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課後題答案人教版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課後題答案人教版

發布時間:2021-02-05 13:31:36

㈠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課課後練習第2題答案

一、給同學復述這「第一本書」的故事,探討下面的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設置本題是希望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本文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蘊含。

「我的第一本書」,不僅僅指那半本課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課。這人生的第一課,蘊含著生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情也是復雜的、百感交集的,因為那本書里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境,同時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不幸的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二、聯系全文內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回答括弧中的問題。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間感應到的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怎樣的?聯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是什麼?)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怎樣理解「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的「本」在這里指什麼?)

設置本題是希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重點語句進行品評,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1、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辛酸的,「童年沒有幽默」,寫其童年生活的艱苦而沉重,不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幾乎所有同學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畢竟是童年,無論生活多麼艱苦,也抹不去與生俱來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氣,能和小夥伴們在一起,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間,就是快樂的(這也許是他們覺得上學有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吧),而且童年時代只要玩起來,什麼困苦都會忘。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樂。

2、這里「枉」字可以理解為:白白地,無價值地,無意義地。作者的第一本書,意味深長。它不僅表明第一次跨進學校的大門,走進了知識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書里鑲嵌著父親的深情、同學的友情、童年的樂趣和生活的苦難以及在苦難生活中抗爭的一段心路歷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書,更是人生的第一本書。如果這第一本書不寫出來,那麼這幾十年的讀書和寫書(詩)則失去了意義,變得毫無價值,因為你忘記了知識的源頭和人生的中國,你忘記了過去,即忘本。作者最後說「人不能忘本」,巧妙地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本」這里指課本,那第一本國語教材,也指人生成長歷程中最初的最有價值的奠基性的東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後者。

㈡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後習題答案

1、愛國青年:諷刺。指當時一些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狹隘的青年。
正人君子:反語,諷刺那些為軍閥政客張目而自命為「正人君子」的文人。
2、「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的含義?在結構上的作用?
這是激憤時的反語,揭露了他們荒唐的邏輯,表達了魯迅先生極為憤慨的感情。在結構上起過渡的作用。
3、「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劃線的詞語反映了什麼?作者的情感?
反映了中國民眾麻木的精神狀態,對此作者深表痛心和憤恨。
4、「我」放棄學醫並離開仙台的原因是什麼?
「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深深刺激了魯迅,他認為要改變中國國民的精神,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於是萌發了棄醫從文的思想。
5、「每當夜間疲倦……深惡痛疾的文字。」含義?作用?
作者決心以筆做刀槍,與反動勢力斗爭到底,為中國的光明繼續奮斗。結尾把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與愛國主義思想結合起來,把對往事的回憶和現實的政治結合起來,從而深化了主題,使文章更具現實意義。
6、「嗚呼,無法可想!」是針對什麼情況而言的?作者為什麼認為「無法可想」?
「無法可想「是針對中國群眾閑看槍斃犯人而言的,作者深切地認識到當時中國國民的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程度,要改變他們的精神是很不容易的。
7、如何寫出「藤野先生的形象更高大了」?
正面描寫藤野先生的語言、添改講義的情形,直接表明他認真負責的精神。用「愛國青年」來反襯藤野先生的正直無私、心胸廣闊的精神品質,通過對比反襯,藤野先生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8、本文的線索?
本文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明線,寫了到仙台見到藤野先生的緣由、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別離,最後寫離開仙台後的懷念。暗線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9、「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前後句序能否調換?
不能,添改講義是分內事,改文法是分外事。原文是遞進式表達,更能突出藤野先生工作極端認真負責。
10、「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作者為什麼「不安」、「感激」?
「不安」是因為自己當時太不用功,講義上的錯誤太多給先生添了那麼多麻煩。「感激」是因為先生幫我認真添改講義,給了我太多關心。
11、讀下面幾段話,回答問題
一也有解散辮子……實在標致極了。(這表明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怎樣的情感與態度?從句中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表明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和嘲諷。這幫清國留學生留著辮子,以示是大清國的臣民,而且「盤得平」「油光可鑒」,表明他們精心打扮,「扭幾扭」寫出他們招搖過市、自我陶醉的丑態,「實在標致極了」,作者用反語表達了強烈的憤懣、諷刺之情。
二他的性格……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只是個普通人,作者為什麼說他「偉大」,請結合具體事例談談你的看法。)
他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治學嚴謹,教學認真,能以公正之心對待來自弱國的學生,而且給予了極大的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等等,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能夠做到這些尤其難能可貴。所以,他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
《我的母親》
1.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表現了母親什麼品性?
寫母親對「我」的管教,表現了母親對「我」既嚴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寫作為當家的後母如何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表現了母親容忍、溫和的性格。寫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表現了母親「剛氣」的一面。
2.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麼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這主要不是體現在母親如何「教導」上,而更多的體現在母親平是怎樣待人接物對自己的影響上。因此,可以說,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同樣也是在寫「母親是我的恩師」,寫她一生示範隨「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也就是不僅寫了母親對「我」的「言教」,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
3.品味劃線詞語的分寸感
一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兒底子。
用「不能不」雙重否定,表達了作者對「打了一點兒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這一能願動詞的雙重否定表達一種主觀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觀認為之意,這樣既表明了態度,又不顯得斷然和絕對。
二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說自己「混」了20多年,表現了作者謙遜的態度。盡管作者當時已是文化名人,而且這一「混」字與下句「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又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應該有人來管束「我」,但卻沒有,表達了作者遠離母親之後對母親的懷想;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我」還能在人海里「混」了20多年,說明了母親給「我」的教益是多麼大。
三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事實上,作者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說到這些美德時,前面都加了「如果」這一表示假設的詞語,意在表明只是一種假設,而不是自己已經具備了這些美德,表現了作者不溢美、不自誇的品格,同時也非常符合自傳的語體特點。
4.文中寫「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是否離開了中心?
沒有,這從側面體現了母親對「我」的嚴格教育。
5.為什麼母親選擇在夜深人靜時責罰「我」?
作者母親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促使孩子自我反省,而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這就保護了孩子的尊嚴。
6.作者說母親是他的「慈母」「嚴父」「恩師」,具體表現在哪裡?
主要從學習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訓導兩方面來表現。在學習方面,天剛亮時,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在做人方面,除寫了每天早晨對我的教育外,重點寫了我因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的重重則罰。
7.說說下列語句表現了母親怎樣的品質。
Ⅰ「每天天剛亮時……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
從側面寫出了母親每天都很早醒來,持家教子,十分辛苦。作者深感母親不容易。
Ⅱ「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一萬分之一二。」
質朴的語言表現出母親承受的痛苦之深,流露出作者心疼母親、理解母親的感情。
Ⅲ「但她有時候也有剛氣……侮辱。」
剛直有氣節,為捍衛名節,不受一點人格的侮辱。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崇敬。
《海燕》
1、文中的象徵意象
「海燕」象徵勇敢自信、富於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
「大海」象徵革命高潮時人民群眾排山倒海的力量。
「狂風」、「烏雲」、「雷聲」象徵反革命勢力和黑暗的社會環境。
「海鷗」、「海鴨」、「企鵝」象徵形形色色的害怕革命破壞他們的安樂窩的怯於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
2、文中多次用「高傲」形容海燕,說說你對這個詞的理解。
這里是形容其對敵人的藐視,因為它知道,狂風烏雲只是在作垂死前的掙扎,他們的最終滅亡馬上就要到了。
3、這篇散文詩要塑造的是海燕的感人形象,中間為什麼要大段描寫海鷗、海鴨、企鵝?
描寫海鷗、海鴨、企鵝是為了對比烘托海燕的勇敢、執著、不畏強暴和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寫其它海鳥驚恐萬狀的丑態,通過對比反襯出海燕非凡的勇氣和威猛的形態。
4、品味以下語句
「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勾勒出海燕矯健、敏捷、高傲、銳不可當的雄姿。
「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勝利的信心」渲染了海燕朝氣蓬勃、鬥志昂揚的氣概。
「這個敏感的精靈……遮不住的!」揭示了海燕懷著必勝信念的精神源泉。他的勇氣來自與她對無產階級革命前途的高度的預見性和敏銳的洞察力。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運用擬人、反復的手法,突出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強調了革命風暴就在眼前,歷史潮流不可逆轉,抒寫其豪邁的戰斗情懷。
「這是勇敢的海燕……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寫出了革命戰斗的進一步激化,大海與閃電的斗爭,在斗爭中顯示了大海磅礴的氣勢和力量,沙皇反動勢力必將葬身於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中。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說明了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表現了自信豪邁的戰斗情懷和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海鷗……掩藏到大海深處。」「掩藏」表現了海鷗懼怕暴風雨卻又要掩飾自己的恐懼。
「看吧,狂風……摔成塵霧和碎末。」運用擬人和比喻,寫出了風的猖狂氣焰。
5、海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文中贊美海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態度?
海燕是勇敢堅強、樂觀自信、富於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作者在文中贊美的事像「海燕」一樣的無產階級戰士,鞭撻的是「海鷗」「海鴨」「企鵝」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烏雲」「狂風」為代表的反革命勢力,表現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6、描寫烏雲風雷等形象,對表現海燕的形象起什麼作用?
反襯出海燕的戰斗英姿和樂觀的革命豪情。
7、將海燕放在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大海場景中寫,能收到什麼效果?
從正面襯託了海燕勇敢無畏的戰斗形象。

㈢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課後題 虛構喬元貞的故事600字以上 謝謝 急需

自從喬元貞走後,史承漢也跟轉走了。鐵三角在二年級時就只剩下二黃毛了。二黃毛不會念書,家裡也不是很富裕,讀了一年多後也就回去了,天天幫父母挑水種地,雖然智力上比不上別人,但勞動起來卻非常賣力。他的父母因此也很欣賞他。
日子平凡地過著。一天,一支軍隊進入了村子。人們放下手中的活,圍著街道,圍看這群「不速之客」。二黃毛也擠在人群堆里,看著一個個士兵,彷彿在看著一尊尊佛像。後來經過打聽,才知道是八路軍的隊伍,剛剛從前線撤回來,馬上要到東北去抗戰日本鬼子。二黃毛再也按奈不住了,跑回去給他爹說,他想參軍。他爹當時就給了他一巴掌。
他爹說:「你給老子好好在家種地。」他爹的話好像給了他一個當頭一棒。然而,二黃毛並沒失望,卻自己私下做了一個決定。
第二天,他趁爹不留神,扔下手中的活兒,溜到八路軍住的那個破寺廟。來到大門口,站崗的士兵攔住了他,好說歹說都不讓他進去。他只好到後院,翻牆而入,他來到一間房子外在,從紙窗里看見一個長官,於是他敲了敲門。
「請進。」
二黃毛推門進來了,那個長官仍然埋頭伏案。二黃毛不知所措,恐慌了一會兒。長官見沒聲音,便抬起頭來。
「喲?你是誰呀?」長官驚奇地問。
「我……我叫二黃毛,是這個村子裡的人,我想參軍。」二黃毛「吱吱唔唔」地回答。
「呵,參軍?你參軍嗎?」長官笑了笑說。
「我要消滅敵人。」二黃毛堅決地說。
「消滅敵人,你知道敵人是誰嗎?」長官問。
「不知道,但敵人就是敵人。」二黃毛說。
「你多少歲了,小同志?」長官笑著問道。
「十五,十六,不,是十七,噫?」二黃毛急了。他開始摸腮。
「喲,歲數都數不清,還是數清楚了再來吧。」長官說道。
二黃毛連忙說:「長官,給我一次機會吧,我一定會幹得很好的……」
長官:「……」。
二黃毛就這樣隨著八路軍去東北抗日擊倭。
在北平,他們遇到了埋伏。
「快撤離,到佔領的戰壕里去。」班長叫道。
由於傷亡慘重,連二黃毛這樣的炊事員也不得不端起槍,上了前線。看著戰場,二黃毛驚呆了,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場面,只聽見爆炸聲和槍聲,渾在一起,不停地在耳邊響。這時,長官沖了過來,給了他一巴掌說:「你還愣著干什麼?你不是要機會嗎?來了。快打呀。」
「轟——。」
血和土拌在一起,像草莓漿一樣,灑在他的臉上,二黃毛以為他自己死了,便躺下了。
…………
一個日本鬼子用槍瞄準了他。「啪」,血濺了一地。二黃毛用剩餘的力氣抓住那把槍,打中了鬼子。鬼子倒下了。草莓漿從鬼子的頭上湧出來。
二黃毛醒了,他發現自己坐在床上,再看看旁邊的那個人,也負了傷,他從那一層層綳帶里,終於認出了那是長官。他拚命地叫他,但他始終不答應他。
從這以後,二黃毛再也不害怕了。他帶領大家沖鋒戰斗。也負過幾次傷,但都不太嚴重。後來,因功勛卓著調入了偵察隊里。
夜裡,二黃毛隨著幾個兄弟去敵人陣里去偷資料。他們成功地翻鐵網,沒有被人發現,他們繼續深入營地時,一個鬼子看見了他們,大叫起來,二黃毛聽見了拔腿就跑。這時,一個鬼子瞄準了他。「啪」,像草莓漿一樣,血濺了一地,二黃毛倒下了。草莓漿從他的頭上湧出來。他用剩餘的力氣去抓那把槍時,槍是那麼近,卻永遠也抓不到。

㈣ 誰能幫我發一下八年級下人教版語文課本的第三課和第二課的課後題啊有好評

第三課
一、給同學復述這「第一本書」的故事,探討下面的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設置本題是希望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本文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蘊含。

「我的第一本書」,不僅僅指那半本課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課。這人生的第一課,蘊含著生
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
情也是復雜的、百感交集的,因為那本書里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境,同時也映照著那
個時代人們不幸的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二、聯系全文內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回答括弧中的問題。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間感應到的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作者對童
年的感覺是怎樣的?聯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是什麼?)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
人不能忘本。

(怎樣理解「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的「本」在這里指
什麼?)

設置本題是希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重點語句進行品評,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1.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辛酸的,「童年沒有幽默」,寫其童年生活的艱苦而沉重,不僅自己家的
生活是窘困的,幾乎所有同學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畢竟是童年,無論生活多麼
艱苦,也抹不去與生俱來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氣,能和小夥伴們在一起,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回到大
自然中間,就是快樂的(這也許是他們覺得上學有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吧),而且童年時代只要玩起來,什
么困苦都會忘。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樂。

2.這里「枉」字可以理解為:白白地,無價值地,無意義地。作者的第一本書,意味深長。它不
僅表明第一次跨進學校的大門,走進了知識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書里鑲嵌著父親的深情、同學
的友情、童年的樂趣和生活的苦難以及在苦難生活中抗爭的一段心路歷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書,更是
人生的第一本書。如果這第一本書不寫出來,那麼這幾十年的讀書和寫書(詩)則失去了意義,變得毫無
價值,因為你忘記了知識的源頭和人生的起點,你忘記了過去,即忘本。作者最後說「人不能忘本」,巧
妙地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本」這里指課本,那第一本國語教材,也指人生成長歷程中最初的最有價
值的奠基性的東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後者。
三、課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親」外,還有同學二黃毛、喬元貞和老師「弄不成」。這三
個人的言行寫得不多,卻讓人難忘。試從中任選一個,在課文提供的資料的基礎上,發揮想像,虛構一個
小故事(如《二黃毛的故事》)。

設置本題是希望學生閱讀課文有所感,有所悟,能調動、激活生活體驗,展開聯想和想像,並通過
寫作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課
一、通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
1.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表現了母親什麼品性?
概括地說,寫了母親三個方面的事:一是對我的管教;二是作為當家的後母如何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具體說來,寫對我的管教,主要寫了學習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訓導。在學習方面,天剛亮時,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在做人方面,除了寫每天早晨對我的教育外,重點寫了我因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的重重責罰。寫母親對我的管教,表現了母親對我既嚴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寫母親作為當家的後母當家之難,主要寫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對付敗家子大哥的債主。通過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寬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與我的大嫂、二嫂相處和如何對待她們妯娌之間的矛盾。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容忍、溫和的性格。(3)寫母親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直到叫那個說了不負責任的話的五叔當面認錯賠罪才罷休。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剛氣」的一面。

2.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麼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2.在本文中,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較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這看似游離「母親是我的恩師」的主旨,其實不然。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這主要不是體現在母親如何「教導」上,而更多地體現在母親平時怎樣待人接物對自己的影響上。因此,可以說,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同樣也是在寫「母親是我的恩師」,寫她以身示範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也就是不僅寫了母親對「我」的「言教」,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

二、結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語句中劃線詞語的分寸感。
1.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試【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兒】底子。
2.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3.【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1.用「不能不」雙重否定,表達了作者對「打了一點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這一能願動詞的雙重否定表達一種主觀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觀認為之意,這樣既表明了態度,又不顯得斷然和絕對。

2.說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現了作者謙遜的態度。盡管作者當時已是文化名人,而且這一「混」字與下句「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應該有人來管束「我」,但卻沒有,表達了作者遠離母親之後對母親的懷想;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我」還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說明了母親給「我」的教益是多麼大。

3.事實上,作者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說到這些美德時,前面都加了「如果」這一表假設的詞語,意在表明只是一種假設,而不是自己已經具備了這些美德,表現了作者不溢美、不自誇的品格,同時也非常符合自傳的語體特點。

三、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這「極大極深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親影響呢?回憶一下,並與同學交流,然後寫一個片段。

㈤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課後題第三題答案,急

第三抄大題 見過的寫游戲 沒見過的寫想像作文 沒見過的話你這么寫
冬天,北國的雪都一點點的變成了冰一樣的堅固,而江南的雪卻像是姑娘一般,柔軟細膩。
見過的話你這么寫……
冬天每到下雪的時候,窗戶上總會結上一層厚厚的冰花,外面的雪一到可以堆雪人的時候,總會有很多不管年幼的年輕的還是年老的人們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我最喜歡打雪仗,因為那樣會使整個身體都暖和起來,大家也不會因為被雪球打到身上有什麼不高興,相反,大家會組成兩個隊伍,互相攻擊,直到有一方勝出,一時間好不熱鬧。

㈥ 初二語文課本第三課《我的第一本書》課後題第三題的答案 [

(一)自從喬元貞走後,史承漢也跟轉走了。鐵三角在二年級時就只剩下二黃毛了。二黃毛不會念書,家裡也不是很富裕,讀了一年多後也就回去了,天天幫父母挑水種地,雖然智力上比不上別人,但勞動起來卻非常賣力。他的父母因此也很欣賞他。
日子平凡地過著。一天,一支軍隊進入了村子。人們放下手中的活,圍著街道,圍看這群「不速之客」。二黃毛也擠在人群堆里,看著一個個士兵,彷彿在看著一尊尊佛像。後來經過打聽,才知道是八路軍的隊伍,剛剛從前線撤回來,馬上要到東北去抗戰日本鬼子。二黃毛再也按奈不住了,跑回去給他爹說,他想參軍。他爹當時就給了他一巴掌。
他爹說:「你給老子好好在家種地。」他爹的話好像給了他一個當頭一棒。然而,二黃毛並沒失望,卻自己私下做了一個決定。
第二天,他趁爹不留神,扔下手中的活兒,溜到八路軍住的那個破寺廟。來到大門口,站崗的士兵攔住了他,好說歹說都不讓他進去。他只好到後院,翻牆而入,他來到一間房子外在,從紙窗里看見一個長官,於是他敲了敲門。
「請進。」
二黃毛推門進來了,那個長官仍然埋頭伏案。二黃毛不知所措,恐慌了一會兒。長官見沒聲音,便抬起頭來。
「喲?你是誰呀?」長官驚奇地問。
「我……我叫二黃毛,是這個村子裡的人,我想參軍。」二黃毛「吱吱唔唔」地回答。
「呵,參軍?你參軍嗎?」長官笑了笑說。

(二)村兒里人都叫俺二黃毛,可是俺不真姓二,俺爹也不姓二,俺爹姓武,俺也姓武。俺爺爺當年希望俺爹長得壯實,能幹活兒,就給俺爹起名叫武松。等有了俺,俺爹也想給俺起個好名字,讓俺沾沾名字的吉祥氣兒。俺爹希望俺長大有出息,以後天天都能吃大米飯,就給俺起名兒叫「武飯」。可是,俺到底還是吃著苞米碴兒快樂地度過了俺的大部分人生,因為有時候斷糧,就得餓著。
俺生下來頭發就黃,村兒里人就喊俺黃毛,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在前邊兒加個「二」字。俺打生下來頭發就超過兩根兒了,只是有一回夏天天兒熱,俺娘就把俺頭發剃光了。可是村兒里人還叫俺「二黃毛」,卻不叫俺「二禿子」,俺這才明白原來村兒里這幫人兒都沒文化兒,不識數兒,從來也查不準俺到底有幾根兒頭發,所以就編造了個數目,好不讓別人發現他們不識數的秘密。結果叫俺發現了吧!哈哈!俺把這個秘密公之於眾,結果挨了頓打。俺看這幫打俺的,都是不識數的!要不然他們怎麼都這么怕俺把秘密說出來?原來是正說中了他們的要害!
俺上學的時候,把把靠第三。俺聽說城裡學生要考個第三,可不容易了!可是俺毫不費力,把把都能整來,這就說明俺比那些城裡的都強多了!俺要是上城裡發展發展,就能當上城長!俺就是不希罕去,再說俺娘也不讓俺去,還說俺就知道做夢。哼!等俺以後有出息了,一定弄個城長當當!讓他們看看!
後來,俺長得比俺老師還高了,俺就不念了,給俺家種地。俺在田裡背上犁跟俺家老牛賽跑,俺都跑到壟那頭兒了,老牛還在中間磨蹭呢!俺爹說俺大了,該給俺說個媳婦了。可是俺村就那麼幾個姑娘,肉少狼多。俺眼巴巴地瞅著她們都嫁給王狗子、劉大智他們了,就是不嫁給俺!俺正愁呢,小日本鬼子不好好在家呆著陪媳婦兒,跑俺們這兒得瑟來了!聽說小日本鬼子上咱中國殺老百姓,抓姑娘,還抓嫁了的媳婦,連老太太、小孩兒也抓!可能是日本人都是單性繁殖,一輩子沒見過女的。俺越想也不爽,俺要把鬼子都打死,再把姑娘都救出來,然後再問問她們有沒有願意嫁給俺的。這個宏偉的志向讓俺很興奮,俺終於可以不當光棍兒了!孫二丫不嫁給俺就算了,居然還說俺沒出息,一輩子當光棍兒。哼!俺就不信了!俺就要找一個給她看看!
不長時間俺就入了伍,當了八路軍。俺在戰場上每天跑來跑去,跟俺的戰友殺很多鬼子,俺的很多戰友也被鬼子殺了,可是自始至終,都沒找見究竟哪兒有姑娘。有一回,俺按住一個鬼子,問它把姑娘都藏哪兒了,可是它不聽俺的,還想殺俺,俺一來氣,就把它打死了。俺漸漸想,或許是當初上了當,打鬼子是打不出媳婦來的。俺就更來氣,就拿鬼子出氣。結果後來鬼子都投降了,俺也立了功。村兒里再沒人喊俺「二黃毛」了,都叫俺大名兒「武飯」。別村兒有的姑娘聽說了俺的大名兒,還聽說俺是光棍兒,就毛什麼自薦來了。俺就挑了一個最漂亮的。俺是地球上最幸福的人了!

㈦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課後題答案

我知道你們又失來去了一位源好戰士,心裡特別難過,我也同樣心痛。你們這些孩子真不簡單啊!為了打擊法西斯,年紀輕輕就離開了父母,在異國他鄉浴血奮戰……我的孩子也曾馳騁在沙場上,如今,卻已英勇捐軀……孩子們啊,以後的戰斗將會更加凶險。勇敢些,父母的心總伴隨著你們沖鋒陷陣;小心些,父母放不下的心還在等待你們的凱旋呀!我祝福你們!
我抬起頭看了他們一眼,他們各個精神抖擻,只是戰火的硝煙讓他們俊俏的臉龐上塗了一層漆黑,可明亮的眼睛裡卻透露出了仇恨與善良,我知道這矛盾的眼神里蘊涵著什麼。我在心裡默默的祝福,願上帝保佑他們早日取得勝利,保佑他們能夠平安活著。我深深的鞠了一躬,因為他們的英勇讓我感動……

㈧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第三課<蠟燭>課後的答案

練習說明

一、閱讀全文,朗讀令你感動的一些片段。說說你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並說說結尾兩句話的含義。

本題通過默讀、朗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老婦人飽受德國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她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她為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結尾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二、揣摩下列語句,回答問題。

1.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里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蠟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為什麼要對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2.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這里又提到圍巾的顏色,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3.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這段文字如果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同原句比較一下,說說原句好在哪裡?)

本題引導學生精讀課文,細細領會語句的深層含義。啟發學生怎樣抓住關鍵詞語,怎樣在假設、比較中品味。

1.補充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烈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2.黑色,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這一著色,渲染了肅穆氣氛,表達了老婦人的哀悼之情。

3.原句勾畫了經戰爭破壞後的環境,勾畫了燭光的背景,「炮火燒焦了的土地」,「炸彎了的鐵器」,「燒死了的樹木」,控訴著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原句再次點出這支蠟燭是結婚的花燭,是老婦人惟一珍愛的東西,點出非同尋常的意義,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原句不寫老婦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說「南斯拉夫母親」和「一個蘇聯青年」,揭示這種感情的意義,是兩國軍民感情的集中表現,這種感情達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三、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來表現。試揣摩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段中表現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並用一二百字寫下來。

本題根據課文寫作特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蘊,培養理解和想像能力。宜啟發學生就文句提出一個個問題加以推想。例如,就「老婦人也沒有說話」一句想想,老婦人為什麼不說話,她心裡是怎麼想的;「她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庄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就這幾句想想,她為什麼鞠躬,心裡是怎麼想的,如此等等。這樣去思考,思路就打開了。

㈨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課課後練習第三題答案

①重一百多斤的書壓在六十多歲的父親的肩上。 ②我幾次請求父親放下擔子讓我挑一氣,都被頂了回來。沒辦法,我只得借著電筒發出的可憐的光跟在父親修長的身子後面,背上背著裝有幾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紅色吉它,樣子瀟灑的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親此刻的心情。中學時我因母親病逝,被迫從滇東北轉學到滇東南就讀。六年多來,父親都是形單影只地過著獨身生活,一大把年紀了,仍起早貪黑地勞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學畢業,在眾親友的勸說下,我最後放棄了在昆明一報社工作的機會,到了離別多年的家鄉。這一決定做出後,最高興的當然是父親了。「這回有個說知心話的地方了!」父親逢人便說。 ④一路上,父親重復著那句重復了很多年的話:「做人不要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魚人。」碰上熟人問:「要干什麼去?」他就抬高本來就很洪亮的聲音:「秀才搬家——凈是書。幫娃娃挑書到他舅舅家,請他家的客車送到城裡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裡上班去了。」「這回算得了!」對方回敬了一聲。「嗨!」 ⑤農村人的「要干什麼去」是路上打招呼的客套話,今晚做的事又是父親盼了很多年的,於是,在回話時父親便理所當然的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幾十年就是為了等這幾句讓人欣慰的話從心裡流出來,以至於每個字都吐得相當有力,像釘子落到玻璃上一樣,發出的聲音樂曲般悠揚。尤其是那個「嗨」字。只可惜,父親的身子搖出的每一個動作,都使我聯想到「蹣跚」這個詞,加之腳下不時地打滑,父親幾乎是踉蹌而行了。 ⑥我沒有再要求父親讓我挑一氣了。這個時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書——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賦予我智慧的書,父親也會固執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後面,看著被書的重量擠壓成弓形的父親的身子,眼裡溢滿了一種閃亮的東西,讓我覺得滿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著這滿天的星星發出的光前進了。 ⑦希望賦予人的力量是何等巨大啊! ⑧從今以後,我想我會更加珍愛這些書——即使不能為父親做些什麼。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讓它像春風跟隨種子一樣跟著我——我忘不了這個雨夜,白發蒼蒼的父親為我挑著沉重的書踉蹌在一條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
3.試端摩文中括弧內句子的真正含義。
⑴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魚人。
做人不能甘心漂泊,要有自己的理想,要做有本事的「捕魚人」
⑵我也像是借著這滿天的星星發出的光前行了。
朝著自己的理想邁進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課後題答案人教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