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學科本質

小學語文學科本質

發布時間:2021-02-05 09:19:27

❶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語文課程標准》在給語文學科定性時,除了繼續突出語文的交際工具性質之外,更強調語文專的人屬文性質,語文的內涵進一步拓展了,明確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由過去強調語文的工具性質轉向重視語文的雙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質。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僅一個「工具性」或「人文性」是無法概括語文這一復雜學科的本質屬性,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又是處於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關系之中。說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絕對不是排斥它的科學精神;說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也絕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這一個,張揚另一個的問題。 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是指: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推行,語文課程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並有助於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❷ 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

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

1、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是人類獨有的區別於世間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但又不僅僅是工具和載體,其本身就是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人文,泛指一切與人類切身利益有關的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等。這種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提法更准確、更寬廣,更深刻。言語技能的獲得,創新思維的超越,文化內涵的豐富,使語文課程更貼近整體素質的培養與熏陶。

(2)小學語文學科本質擴展閱讀: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有一定的審美性與實用性。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一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運用書面語和口語的能力;一是記憶和理解語言和文化的知識,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化學。任何語種都屬於語文的范疇,文藝文和實用文都是語文中的文章體裁,不僅僅是指文學的東西才是語文。

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你學習質量的好壞。葉聖陶認為:「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學方面的良好習慣」。由這句話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好的習慣的重要性,其實好的習慣,主要還是靠自己去養成的。

農村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果你堅持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則會成為雷打不動的「自然」。那怎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從學習實踐中,文章作品中去領會。《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就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們的學習之中。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則又給我們敲響要「學」「思」結合的警鍾。「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有許多的名人對學習做出了總結,我們不妨一試(但不可盲目)。

其實,更重要的是要我們從學習中去總結,比如說,在一個幽靜的地方,我們不妨坐下靜靜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類,不但更能愉悅心情,而且還增深了印象。如果說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位獨具匠心的建築師,那好的學習方法則是精美實用的建築材料。

❸ 為什麼說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

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科學與學科沒有國界,部分學科有區域性和民族專性特徵。中國大屬陸地區漢語區的語文特指漢語文,它是以現代漢語為表述的形式。

選取文學庫里優秀、經典的作品,通過教師的指導,用來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境界,陶冶情操,激發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一個傳承人類文明的基礎平台的一門重要學科。

(3)小學語文學科本質擴展閱讀

新的教學觀念要求人們,教學不但要以學生活動為主,而且還要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創新精神。研究性學習已經列為中學階段不可少的學習方式。

創新觀點,應用到了整個社會發展的廣闊領域。語文教學不再是死記硬背和口耳相傳,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方式,帶領學生去探討、去研究、去創造。學習的過程,就是探究的過程,也是創造的過程。探究性和創造性,同樣是語文科必不可少的特點。

❹ 什麼是語文,什麼是語文教學,語文教學的本質是什麼

伴隨語文教學改革,小學語文出現了不同風格的教學流派。老師們在教學中容易跟風,失去了自我,出現「種別人地,荒自己田」的後果。
近期隨「樂山教育名師團」赴北京研修,聽取原江蘇教科所所長成尚榮老先生對教學本質的講解後備受啟迪。正如尚老所言:教學改革千變萬化,最終還是需要回到教學的基本問題上去。以兒童為本,從教堂走向學堂,從知識到素養,立德樹人。「特色、多樣、選擇、合適」才是語文學習之道。
解讀到語文課堂改革上就是以下幾點主張:
一、容量大一點。如何容量大一些呢?其一是主題閱讀,圍繞一個主題,教一篇帶幾篇,突出主題理解。如清華附小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研究」獲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其教學效果及學術價值就獲得專家們認同。其二,文體閱讀,圍繞某一文體,突出文體特色。其三,指向寫作的閱讀,圍繞寫作技法,教一篇帶幾篇,突出寫作方法。
二、教學直接一點。教學中朝著目標直線行進,不人為設置不必要的障礙,讓學生在學習的路途上走得自然順暢。其一,開門見山。有專家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就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的導入要開門見山,簡潔明快,富有實效。其二,有的放矢。「思維都是由問題而起的。」一個好的問題勢必成為溝通教師、教材和學生的橋梁,成為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創新精神的催化劑。其三,基於文本,回歸學習本位。在自然、真實的課堂上,扎扎實實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簡約是智慧的靈魂。指向學生學習目標的教學方式越簡單,學生體驗越深刻。真理是樸素的,好課是簡單的。
三、課堂輕松有趣一點。從學生的認知原點出發,運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給他們一個寬松的學習場所,讓他們在循序漸進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情趣。「親其師,信其道」,師生在學習上有情感共鳴,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引領閱讀,讓課堂富有情趣,學生定在興趣盎然中獲得成長。
四、積累厚一點。「厚積薄發」,厚積的是語文經典。積累分成兩類,一類是熟讀成誦,比如唐詩宋詞,歷代美文,國學經典。「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是質的積累,是語文的童子功。另一類是開卷有益,博覽群書。「學愈博,則思愈廣」,這是量的積累,是思想的積累。

❺ 葉聖陶語文學科的性質

一、相關性

談到語文學科的性質,真可謂眾說紛紓。有人曾統計,僅1980年-1989年間公開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學法》專著中,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表述竟有十二種之多。有人進一步從本質屬性和一般屬性上加以區分和概括。到底哪種表達比較正確呢?

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語文學科的質的規定性,其中「螺旋性」、「直線性」、「統一性」、「綜合性」、「知識性」、「科學性」等,顯然可以用以表述許多學科的特性,沒有將語文學科在「質」上與其它學科區分開來;其次從邏輯角度看,有人將「基礎性」和「工具性」、「綜合性」和「統一性」、「知識性」和「科學性」等並列用於一種表述中,而這些概念本身界限模糊,有的甚至是交叉和包含關系的概念,這里一並使用,在邏輯上是欠斟酌的。

另外,「實踐性」、「技能性」都應歸之於語文教學操作原則與方法范疇,不是對語文學科的內質的界說。盡管如此,這些見解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語文學科從內到外的縱橫關系,包括語文內部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內容編排的前後關系,以及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與學習主體的關系等。各種關系無疑都是我們進一步探究語文學科性質所必須觸及的立體界面。 

《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徵。」語文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中,語文老師都在尋求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希望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高耗低效」說再見。

語文課堂教學價值的價值體教學中,既要將語文知識與能力這一顯性目標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將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隱性目標滲透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實踐活動中,成為學生自身的感悟,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於語文一體。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

二、工具性

「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工具性作為語文的基本性質:首先,語文是思維的工具。葉聖陶先生認為:「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

語文課實際上就是通過言語來學習語言,也就是通過課文,一些具有漢語典範性的文作品來學習語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學字、詞、句、章、等知識的。語文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就是指導學生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

❻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什麼

一、相關性

談到語文學科的性質,真可謂眾說紛紓。有人曾統計,僅1980年-1989年間公開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學法》專著中,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表述竟有十二種之多。有人進一步從本質屬性和一般屬性上加以區分和概括。到底哪種表達比較正確呢?

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語文學科的質的規定性,其中「螺旋性」、「直線性」、「統一性」、「綜合性」、「知識性」、「科學性」等,顯然可以用以表述許多學科的特性,沒有將語文學科在「質」上與其它學科區分開來;其次從邏輯角度看,有人將「基礎性」和「工具性」、「綜合性」和「統一性」、「知識性」和「科學性」等並列用於一種表述中,而這些概念本身界限模糊,有的甚至是交叉和包含關系的概念,這里一並使用,在邏輯上是欠斟酌的。

另外,「實踐性」、「技能性」都應歸之於語文教學操作原則與方法范疇,不是對語文學科的內質的界說。盡管如此,這些見解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語文學科從內到外的縱橫關系,包括語文內部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內容編排的前後關系,以及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與學習主體的關系等。各種關系無疑都是我們進一步探究語文學科性質所必須觸及的立體界面。

《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徵。」語文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中,語文老師都在尋求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希望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高耗低效」說再見。

語文課堂教學價值的價值體教學中,既要將語文知識與能力這一顯性目標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將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隱性目標滲透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實踐活動中,成為學生自身的感悟,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於語文一體。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

二、工具性

「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工具性作為語文的基本性質:首先,語文是思維的工具。葉聖陶先生認為:「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

語文課實際上就是通過言語來學習語言,也就是通過課文,一些具有漢語典範性的文作品來學習語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學字、詞、句、章、等知識的。語文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就是指導學生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

其次,語文是交際的工具。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生活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存在。語文是人與人交流和交際的必不可缺的工具。現代信息技術的傳播速度的提高和廣度的擴大,是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使語文的交際功能達到了新的高度。語文學習的過程是人獲得語言,規范語言的過程。

對於其他學科來說,語文具有基礎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

因為所有學科的教材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要靠語言文字來傳達和表達信息,建立和學生的聯系,學生也只有在通過語文知識理解了教材內容後,才有可能將信息進行內化,藉助語言在大腦中形成相關的知識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語文既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更是學習其他學科必備的工具。

三、人文性

「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強調語文學習的過程,既要學生實現自我成長,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於漪老師認為: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裡品質等。具體到語文課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著:

1、應該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來制定語文課程目標和選擇整合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2、語文課程應凸顯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獨特體驗受到保護和尊重。

3、教師將在關注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注重人文關懷和語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四、統一性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主要體對學生的人格、個性、精神世界的關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高尚的審美意識。語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是人文性的載體;而人文性則是對工具性的升華,它使語文的工具性充滿了活力和靈性。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內涵。

(6)小學語文學科本質擴展閱讀: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漸增強,現代科學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斷出現。

給社會語言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規范帶來新的挑戰。時代的進步要求人們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對人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語文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

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❼ 小學教師語文學科專業知識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及閱讀
一、基本文體知識識記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常見的表現手法:象徵、對比、襯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物喻人、寓理於事、寄情於事、運用典故、先(後)抑後(先)揚、欲揚先抑。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引用(名言、資料等)
兩大說明方式: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
(六)說明文語言特徵:准確(科學性)、生動(趣味性)、
議論文語言特徵:嚴密
記敘文語言特徵:生動、形象、准確
(七)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八)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與環境
(十一)小說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十二)描寫的方法:
1、概括介紹與具體描寫;
2、肖像(外貌)描寫、行為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三)議論文分類:立論、駁論
(十四)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
2、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
3、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十五)議論文結構
1、引論:提出問題 2、本論:分析問題3、結論:解決問題
(十六)論據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十七)常見論證方法:
1、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2、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十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二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十一)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風格: 柔婉 豪放 靈秀 庄嚴 綺麗 朴實 繁復 凝練生動

二、現代文閱讀 答題技巧
(一)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
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別。
2、選好之後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
(二)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2、倒裝句的作用:往往是強調前置(即調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為了強調「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並不見佳,我以為」一句是為旗幟鮮明地強調作者對「雷峰夕照」這一勝景的評價是「並不見佳」。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徵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准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7、議論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論點(或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或是所在段的分論點)以及議論文語言的特色。
8、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①點明題旨的句子;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③總結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轉合的句子(如相互照應的句子和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⑤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反語、設問、反問,特別是引用的句子)。理解關鍵句子主要是指能體味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褒貶態度及思想傾向等。同時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點。
指明語句所用的寫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體特徵和名詞使用的准確性。
(三)問答題型、常規答題術語及技巧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題。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採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於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翻譯句子法,適用於文言文語段;
③解釋重點詞法,適用於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④變換句式法,適用於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❽ 結合自身教學學習中,談談對語文學科的性質的認識

由「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引發的思考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是一種教育理念,這種理念朴實無華,值得肯定。
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教師是組織引導學生學習的導師。教是為了不教,不教方是真正的教,不教並不是教師不作為,而是教師化有形之教於無形之中,讓學生受教於無聲無息之中,這是教學的大境界,這種思想源自於老子的「無為」思想。《道德經》言:「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想想看,我們的教學是一種什麼狀況,我們在課堂到底在做什麼啊,真是慚愧啊!
我們在課堂上耐心的講解。
我們不厭其煩的叮嚀。
我們無休止的強化訓練。
可我們曾意識到:
我們耐心的講解,封閉了學生的慧眼,封殺了學生原本開放的思維。
我們不厭其煩的叮嚀,我們無休止的強化訓練,麻木了學生的靈魂,腐蝕了學生原本「靈敏,靈動」的心。
我們的「好心」,寵壞了學生,讓學生失去了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喪失了積極思考的功能。我們的熱情,熄滅了學生求知的火焰,他們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施捨,他們只是被動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這樣的教學,有什麼好的課堂效果可言?
「不放心學生」「放不下教師的架子」。
是我們普通教師的普遍心理,「不顯擺一下自己,彷彿自己就不是教師」是我們普通教師共同的心結。
放下不是放棄,放棄是錯誤的,而放下是一種智慧。只有教師的放下,才有學生的擔當。只有放下的教師,才能教出拿得起的學生,這是人生的至理。
學生是可以信賴的。
我曾經考察、研究過我所執教的每一級學生,我們發現:不論性別,不分年齡,每一個學生(人)都有無窮的智慧可待開發,每一個學生都有無限的潛力可待培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片無限的值得開墾的肥沃的荒野。而我們,我們教師,我們人類,大多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一直因循生活在「知我所知,好我所好,做我會做」的怪圈中,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實在是一種悲哀,這是學生的悲哀,這是人類的悲哀,我們至死都不知道:我們竟然是一個具有大智大慧根基的人,我們至死都不明白,我們為什麼不如別人。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教育理念的精義就在於:讓學生高度緊張的學習。「讓他們動腦,動得緊張得不得了」;讓學生的大腦動也得動,不動也得動;讓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有無積極主動的思維,是勤奮與懶惰的分水嶺,勤奮就是通過積極主動深入的思考,獲取知識,開發智慧,提高自己。
因此,會教的教師,教學生思維(會學的學生學思維),
不會教的教師,教學生知識(不會學的學生學知識),
半會不會的教師,教學生方法(半會不會的學生學方法),
什麼是真正的啟發式教學?
啟發就是翹動學生固化的思維,
啟發就是翹開學生閉鎖的心靈,
啟發就是驅動學生靜止的步伐,
啟發就是喚醒學生沉睡的求知慾。
「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雖然沒有花樣繁多的問答形式,卻是啟發學生的最佳手段。
談到這里,我們就不能不說一說我們的教學。
一堂變了味的語文課
我有幸聽了某校一位老師的語文示範課,他是這樣執教的:
一、 激情導入
二、 查預習
生字詞的讀音、讀法、書寫
三、 明確學習目標
四、 按照分工,自主學習討論
五、 學生按練習要求,回答問題。
六、 分組回答問題
七、 仿寫片段
這堂課從表面上看無可挑剔,它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主先,講練結合,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
在課後教師評議的時候,這個老師坦率的告訴我們,這是一堂展示課,為准備這節課,他用了兩節課的時間。聽到這些話,我有一種大上其當的感覺:這算什麼示範課,連最基本的誠信都沒有,這樣的人,怎麼能做教師呢?
我們要聽的是一堂原汁原味的原生態示範課,你怎麼可以拿一堂展示課來胡弄我們呢?如果我們每講一節都用兩節課的時間來准備,我們哪有那麼多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呢?
再說,這位教師上的是語文課,如果是其他學科的課,我還真的無話可說,可偏偏他上的是語文課。
「語文課怎麼可以這樣教?」
「那你說語文課該怎麼教?」
「語文課怎麼教,豈能由我說了算呢?」
語文課怎麼教,應由語文課的功能和性質來決定!
(某門課怎麼教,有三個因素決定:一是學生的狀態——知識狀態、能力狀態心理狀態,二是該門課程的功能和性質,三是執教教師的教學風格,其中最主要的是該課程的功能和性質)
還是讓我們從學生的語文素質說起吧。
學生的語文素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寫字(書寫)素養,二是閱讀(理解)素養,三是寫作(表達)素養。這三個方面的素養,雖然不是語文素養的全部,但卻是整個語文素養的核心。
學語文,首重文字書寫。字如其人,什麼樣的文字書寫形態,對應什麼樣的人,字寫的不好,是人心態不好。換句話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字體,書寫好字體,不僅僅是練字的問題,而且是練(修養)人的問題。唯有練(修養)好人,才能寫好字。字要寫得工整、整潔、利落、流暢,人要做得規矩、公正、直爽、自然,心要修養得平靜、坦然、安詳、自在。從表面上看,文字問題只是一個書寫問題,其實文字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書寫問題,而是人品問題、人生問題,人的心態問題。我們不能要求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書法家,但,我們卻可以要求我們的學生做到:書寫正確,書寫工整,書面整潔,落筆利落,行筆流暢,這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做到的,因為這關繫到人生,這個需要用一生的精力來解讀的大課程。
第二是閱讀素養。閱讀問題,從本質上來看,就是一個理解問題。一個人,理解能力的大小與高低受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人生的經驗和閱歷,二是語感的靈敏與強弱。作為一個具體的人,人生經歷和閱歷的獲得,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直接的人生經歷和閱歷,它來源於主體我的生活經歷和對生活的思索,作為正處於成長發育時期的初中生或小學生來說,這個途徑獲得的人生經驗和閱歷是有限的。二是間接地人生經驗和閱歷。這種人生經歷和閱歷,可以來源於閱讀,及對閱讀內容的思索與感悟,也可以來源於對他人、對社會人生現象的觀察與思索,作為正處於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閱讀是獲取人生經驗和閱歷的主要途徑。這又涉及到一個怎樣閱讀和閱讀什麼的問題,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論。接下來,我們要談的就是語感問題。可以這樣坦率的告訴大家,語感問題,是制約學生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問題的一個核心問題,語感的強弱,直接決定了學生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能力的高低。語感的強弱靈敏與否,雖然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更大程度上受制於後來的練習與訓練,語感的獲得有兩個根本途徑,一個是傾聽,一個是朗讀。傾聽聲情並茂的朗讀,傾聽真切流暢的談話;朗讀思維嚴謹、行文流暢的經典,朗讀自然流淌的心音之作。這是獲得高度靈敏語感的唯一捷徑。(有關語感的奧妙與培養,本人另有專文論述)
第三是寫作素養。寫作問題,也就是表達問題。從本質上看,寫作問題,本身並不在寫作,而在於人的心靈的感受,在於人的思想。一個人心靈的感受豐富而真切了,思想豐富了,就會有話可說,有話可談,就會有話想說,這樣,寫作問題,也就不成其為問題。要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刺激學生,豐富學生的心靈體驗,豐富學生的思想是關鍵,教學生學會主動思考,是學生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根本保證。一個人,豐富的心靈體驗,豐富的思想,來自於這個人持久地對人生、生活、社會、自然的關注、觀察與思索、思考;來自於這個人,對經典文本的朗讀與感悟。一個人,一個學生,只有做到了這兩點,才可能有豐富的心靈體驗,才可能有豐富的思想,才可以沉澱出豐富的思想。這一切,都從激發培養學生的愛心開始,愛學習,愛生活,愛生命,愛人類,愛祖國,愛社會,愛自然,愛思索。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語文問題,從本質上看,就是語感問題和思想問題,就是朗讀問題與人生問題,就是心靈體驗與思索的問題,就是愛的問題。明白了這些,我們就可以總結語文課該怎麼教了。
語文課,應以朗讀為主要手段,應以思維為核心內容,應以豐富學生的心靈體驗為目標,應以豐富學生的思想為根本目的,應以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為價值取向,以培養學生的愛心為出破口。
課文課要讀,但並不是簡單的看,與默不出聲的讀,而主要應是適當的朗讀(朗讀藝術有專文論述)。
課文要講,但並不是機械的肢解式的泛泛的講,而應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深度為目的地精講。
語文課要練,但並不能向練習式的機械化訓練,而應以練促讀,以練促深思。
語文課要正確處理好讀講練的關系。
正確處理好語文教學中的讀講練問題,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試卷成績,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讀講練,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成份,其中讀是基礎,講練是鞏固與提高,而思想是核心,思維是關鍵。一節課45分鍾時間,讀至少應佔25分鍾,而講與練,所佔時間的總和不能超過20分鍾,這樣才算抓住了語文教學的中心,這樣才有利於學生良好的語感的培養與形成,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復制流暢清晰的思維程序。
讀,主要應以朗讀為主,間或默讀;朗讀應以全體學生都參與為宜。講與練是讀的延伸,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的閱讀教材,熟悉教材,加深對教材的記憶。
講,不應是肢解式的某字某詞的解釋,講應該有一個明晰的思維順序,講應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講應有一個基本的條件(學生會的不講)。
練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思維,練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思想,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感,與此三者無關的不練,或少練,最好是不練。
談到這里,我們就不能不說一說我們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
基於傳統語文教學中的以講為主,有些有思想的語文教師,便提出了以練為主的語文教學理念,於是一堂語文課,學生的大半時間用在語文試題的練習之中。練,我們不反對,但關鍵是看怎麼練,練,好象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試捲成績,但實際上卻很難,因為制約學生語文素養高低的,不是學生練習的多少,而是學生思維的正確與否,而是語感的靈敏與否,而是學生心靈體驗的豐富與否,而是學生思想的有無。練應圍繞著思維展開,練應有利於促進閱讀,練應有利於豐富思想,練應有利於培養語感。
語文教學,你剛走出以講為主的誤區,你又步入了以練為主的誤區,你什麼時候才能進入正途呢?
附:
良好的思維順序
一、誰?什麼——什麼人、什麼事、什麼物、什麼理、什麼問題?
二、 干什麼,怎麼樣——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特點?有何功能、作用和用途?
三、為什麼——什麼原因、什麼規律、什麼原理、什麼定律?
四、有何感想?受何啟發——聯想到什麼?

❾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關於學科教學,你怎樣看待

理解能力、閱讀能力、聽力、記憶力、寫作和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養孩子的朗誦興趣,提高孩子們的朗誦能力非常重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希望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滿腹詩書,才華橫溢,人人都能成為一名小小朗誦者。接一個新班,我就給孩子們定了一個明確的培養目標就是讓孩子們學語文可以學有所獲,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達到這一目標的一個途徑就是朗誦,而朗誦的前提是正確流利的朗讀,朗讀達標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讀准確、讀流利、讀出感情」是小學生讀課文的基本標准,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講這三個標准操作性不是很好把握,仍然感到不是很清楚。因此,確立學期學年朗讀標准就顯得尤為重要,達到標準的即為達標。對此,確立的如下朗讀達標標准:讀准確,聲音響亮,讀出自信;讀流利,不磕絆,讀出流暢;有感情,抑揚頓挫,讀出自己。評分標准:滿分為10分,出現一次磕絆或錯字減一分。達標分為8分以上。操作模式如下:公布朗讀達標的標准,讓孩子們根據標准加強練習;確立達標時間,第一次達標活動為小組同學互查。公布結果,讓孩子們根據結果,查缺補漏,並提供二次達標機會。讓孩子們明確了朗讀怎麼樣才算好,勤加練習,就能達標。隨著年級的提高,達標標准會逐步提高,達標內容也會逐步變化。最後爭取達到朗誦的目標。

朗讀,我們在行動。每日一誦,讓孩子們樹立朗誦意識。每天讀一首古詩,張嘴就要注意語氣、咬字、停頓、節奏等,怎麼朗誦才能感人,才能感動自己,讓自己的朗誦更加富有感染力。藉助「為你誦讀」APP模仿讀,每天一首,從「走近李白」「走近杜甫」到經典詩詞,孩子們每天浸潤在經典的世界裡,模仿之而心嚮往之,將自己的作品傳到qq群里,每天的qq群就成了一場班級經典詩詞朗誦會,跟著名家讀經典,讓自己更加優秀。

朗誦,我們在行動。「百篇小古文,百日背誦」雙百讀經典活動,開啟經典積累新節奏。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齡段能接受祖國源頭文化的熏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

朗誦,我們在行動。朗誦展示讓孩子們找到朗誦自信。只學了方法,自己會朗誦了還不夠,還要敢於在大眾面前展示。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詩詞朗誦會,讓孩子們不斷得到鍛煉。班裡的小小朗誦家逐漸增多,朗誦愛好者層出不窮。

朗誦作為一門語言表現藝術形式,涵蓋了口語表達、經典積累、肢體表達等方面。這些都需要一個長時間不斷練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堅持,需要不斷激勵自己,需要不斷變換形式。讓朗誦成為自己的一種愛好,愛上朗誦。經過一學年的努力,班級里愛好朗誦的孩子越來越多,必將更好地推動孩子們愛好讀書,愛好寫作,愛上語文這一門學科

❿ 如何看待小學語文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的關系

一、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
1.異中求同
異中求同是指通過甄別、篩選、提煉,揭開不同閱讀材料的表面現象,找出它們共同特徵的方法。它培養的是學生的求同思維,目的在於找到閱讀材料在內容或形式上的共性,從而認識規律,掌握「定法」。教師要注意啟發學生對比較的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概括,探尋其共同點,領悟其規律性,以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
求同之妙,在於使學生在比較歸納中將新舊知識自然聯系起來,迅速掌握同類知識的規律性,從而完成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提高學生分析、歸納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2.同中求異
同中求異就是通過分析、解剖、探尋同類閱讀材料的相異之處,從而找出閱讀材料個性特徵的方法。它培養的是求異思維,目的在於通過比較,尋求差異,認識文章或人物的個性,以便掌握「變法」。通過求異比較可以探求事物各自不同的特點,使我們更准確地認識和把握事物的個性。
求異之妙,在於使學生更准確、更具體地體會閱讀材料的個性魅力,從而汲眾家之長,補己之短。
比較思維有兩個翅膀:一是求同思維,一是求異思維,兩翼協同扇動,才能飛得高遠。所以,在比較閱讀中求同和求異這兩種思維方法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二、比較閱讀的優勢
客觀地講,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比較閱讀並不是一個全新的話題。教學中,不少教師會採用比較詞語或句子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但據我們的了解,小學語文界對比較閱讀還缺少系統、深入的研究與實踐。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認為,比較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以下優勢:
(一)自身優勢
1.是思維深化的重要手段
在強調培養創新人才的今天,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而比較閱讀對發展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流暢性、靈活性和變通性、新穎性和獨創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都極具優勢,尤其值得大力提倡。
比較閱讀不同於一般的接觸性閱讀,它是一種透視現象的思考性閱讀,在比較閱讀活動中,無論是同中求異,還是異中求同,學生對閱讀材料必須經過一個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認識過程,才能達到閱讀的目的。因此,比較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而且能引導學生的思維向多層次、多側面縱深發展,提升他們思考問題的廣度,激發學生提出富有個性色彩的新穎見解,使學生的思維靈活而具創造性,開闊而具深刻性。比較閱讀的過程,有時就是質疑的過程,鼓勵學生不迷信權威和前人的定論,大膽質疑,並在此基礎上認真分析、求證,使學生的思維朝著深刻性和批判性發展,從而激發思維的創造性。由此可見,比較閱讀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2.省時高效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都和自己周圍的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篇課文也是如此。在教學中,如果我們單篇講讀,僅僅就課文論課文、就句論句、就詞論詞,往往容易一葉障目,使學生難以准確地或者在更深層次上把握住課文內容和形式上的特點,難以體會作者用詞遣句的精妙,難以使知識、方法系統化、條理化。但是,如果我們把課文、段落、句子、詞語等,與它們的同類進行比較、歸納、概括,就可使學生高屋建瓴,深入准確地把握住本質特點、個性特徵,加速對知識的消化、遷移、運用,從而由點到線地構建知識體系,提升閱讀水平、思維能力、欣賞評價能力,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省時高效的效果。
3.體現了「言意兼得」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本質屬性。把字、詞、句,或是題材、寫法、立意等內容,與它們的同類進行比較閱讀的過程,就是研究作者是如何利用它們表情達意的過程,如何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過程,也就是「言意兼得」的過程,而「言意兼得」正是語文教學的本質屬性。
(二)體現了課標、教材的新理念
《語文課程標准》在「前言」和「總目標」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這些年來,學語言、學表達是語文教學改革深入的關鍵,也成為小語屆的共識。比較閱讀正好適應了這種需要,在發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語言、學習表達方法、培養欣賞評價能力、寫作能力等方面,顯現出較大優勢。
縱觀我們正在使用的北京版、人教版教材,「比較」的思想也體現得非常明確。
例1第5冊《小喜鵲的兩個家》課後第3題,就是一道句子比較題:讀一讀,比一比,體會它們的不同。
(1)白天,小喜鵲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會飛到她們面前。
(2)白天,小喜鵲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會飛到她們面前,歡快地跳躍不止。
(3)白天,小喜鵲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會飛到她們面前,歡快地跳躍不止,像一個撒嬌的孩子。
例2第7冊《古詩三首(一)》第3題:想想每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說說這三首詩描寫的內容、表達的情感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學科本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