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教師具備哪些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具備哪些能力

發布時間:2021-02-05 08:05:25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具備哪些核心素養

一、職業道德素養

(1)熱愛教育事業。

熱愛教育事業,教師就能夠從素質教育的高度,研究、探索教育規律,奉行教書育人的宗旨,積極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

(2)熱愛學生。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尊重、了解並嚴格要求學生。教師要以自己堅定的信仰去指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求做真人,求做真事;以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去影響學生熱愛知識,熱愛生活;以自己樂觀的精神去培育學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質。

(3)熱愛學校。

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校,關心學校的發展,教師之間要謙虛禮讓,團結協作。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勞動、衛生等習慣,為學生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勞動習慣、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熱愛所教學科。

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熟悉和精通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各方面知識,如在追求新的教育觀念、教學思想、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上,在探尋最科學、最有效的讓學生獲取知識、能力與受到思想教育的途徑上,在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主導與主體,知識與能力,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諸多矛盾上,都要作出不懈的努力。

二、文化科學素養

(1)語文專業知識。

(2)教育基本理論。

這是教師專業科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教師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

(3)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

教育科研是一種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發現、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的認識活動,是一個立足於已知去探求未知的過程。教育測量、教育評價等有關進行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

(4)相關學科知識。

小學數學教師除了應具備數學專業知識、教育基本理論、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外,還應該具有與數學學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其他方面的知識,既有數學專長,又廣泛涉獵其他知識領域,其中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生活常識及新興學科等。

(1)小學語文教師具備哪些能力擴展閱讀

1、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Ⅱ 一個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養

欲求教好書,必先做讀書人。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即版語文文化理論知識,提權高文化素養,廣泛涉獵經典童話名著。教師只有了一定寬度和深度的閱讀,才能口吐蓮花,妙語連珠,才能讓我們的課堂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訓練場,更是傳遞思想,啟迪智慧,充滿人文情懷和生命活力的大課堂。 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結合文化理論知識,做些課堂內外的小游戲,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 除此之外,還要具有心靈美,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這種純粹的精神猶為可貴,兒童的心靈是純潔無暇的,只有教師首先具備了心靈美,對孩子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要有高尚的情操,才能與兒童們有思想上和心靈上的交流; 性格隨和,如能心懷一顆童心,愛說愛笑愛唱,逗樂孩子並與他們完成一片就更好了。

Ⅲ 語文老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第一,語言素養。結合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在課堂上給學生呈現知識的形式,更多來自於語言表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副好口才。我著重從語言表達方面來談談課堂上教師的語文素養。我發現,很多語文教師的話語沒有語文味,刻板,粗糙,不打動人心,無法讓學生感到語文的可愛。如果教師的語言不打動人心,無法讓人有傾聽的慾望,怎麼能要求學生好好地感受語文,學習語文呢?老輩人形容教師,是「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這不無道理。因此,必須從細節做起,以語言為起點,抓好語文素養的提升。
課堂上的語文教師,既有運用課堂語言講解的聲音,也有面對教材書面語言朗讀的聲音……這都是語文的聲音,都反應出語文教師的基本語言素養。現在很多教師,包括我在內,基本的語言素養都需要提高。比如,朗讀是否能做到聲情並茂,有效傳遞出文章的情感,為靜止的文字賦予生命的活力。講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達意,在准確地用語言完成教學內容的流程中,同時使學生身心得以的灌溉與滋養。其實,講解也好,朗讀也罷,身為語文老師,應當把每一節課當作自己語言素養修煉的課堂
第二,語文素養。這的「語文」指語言文字的知識與相關常識。不是僅僅是指對課本上那些課文的字詞句段篇的認識,語文老師要具備一定的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理論的基本知識,對於各種文體要有準確把握的能力。
比如面對一篇童話,語文教師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童話,基於童話體裁應該如何教學。這正如美術中的素描課,老師的課堂要有素描課的特色,而不能用油畫的方法來教學一樣。童話課應該上出童話的味道;詩歌應該上出詩歌的感覺;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而不是像大部分老師那樣,所有的課文一律用「講讀」的方式來上。回顧我的教學,適應民間故事文體——《牛郎織女》的「聊」的教學形式,絕不會出現在,講《秋天的懷念》那樣文質兼美的散文的課堂上。選自古典小說《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的教學,那對「小說三要素」的強調,也絕不會等同於《游園不值》中對「蒼苔」、「柴扉」、「紅杏」等詩歌意象的推敲。基於文本的文體特點來體會文本表達的特點,是需要教師深思和加強的。唯有如此,我們的語文課才能真正說得上獨具特色,不至於溫溫吞吞,任由別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評說。

Ⅳ 小學語文教師最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轉貼】1、豐厚的文化 我覺得一個語文教師首先要有文化品位,那麼文化從哪裡來?那就是從閱讀中來。一個勤奮的教師,不僅讀教材,讀參考,更重要的是博覽全書。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現在教師不是不想讀書,而是沒有時間去讀書,大部分是*以前的積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積累的多,還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師不是這樣,這可能與自身的成長有關。比如,以前,在小學任職的教師,一般是從初中再到師范,師范學校所學專業知識與高中的還不一樣,比較重視教師的特長發展,如果不是對文學特別愛好的話,對語文的學習也就是一帶而過。這樣等他們參加工作以後,面臨著再學習的問題,雖然小學語文比中學簡單,可是基礎的東西還是很廣泛的,尤其是新課程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學方式的轉變就意味著教師文化的再生產。從我的經歷來看,課改前覺得語文沒有什麼,無非是學字、解詞、背課文、分段、歸納中心,並且都有一定的標准答案。教師教起來很順手,幾乎你不用認真備課,也能教語文。現在的情況就不同了,對語文的定位,即要落實工具性,還要拓展人文性。一下子,使教師摸不著了邊際。最近幾年,我們還提倡大語文教學觀,生活處處皆語文,這就使教師更難把握語文教學了。其實,語文無論怎麼定位,語文始終是母語教學,語文始終離不開文化。那麼,一個教師缺少了文化內涵,怎麼說也不會把語文教好。小學生雖小,但是他們在課堂中,問題多,他們什麼都問,什麼都敢問,一個教師總是支支吾吾的,或者和學生「踢球」玩,也有失教師的職責。我看到一個網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會語文也能教語文?」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怪現象,也確實,在實施新課程的時候,由於主張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想怎麼學就可以怎麼學了,教師除了方法的組織,其他也沒什麼可做的了。教師似乎成了多餘的人。我覺得這是不正常的,是對新課程的玷污,古語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個功能什麼時候也不能丟失。轉變教師角色與教學方法,不是把教師的文化也一起扔掉了。所以,一個語文教師始終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地從閱讀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2、精美的語言 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是語文教學基本任務之一。一個語文教師不能正確運用祖國語言與學生交流是不可原諒的,一個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用詞豐富、嚴密,而且要流暢、純正。我見到許多語文教師說話很隨意,想什麼說什麼,一句話重復幾遍,並且時常帶著口頭語,一聽到這樣的教師上課,就感到不舒服。還有的教師方言很重,語氣平淡無味,在范讀課文的時候,不讀倒好,一讀還不如一個學生。這樣的語文教師怎麼能有語文感染力。相反,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往講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說起話來,鏗鏘有力,抑揚頓挫,聲聲悅耳,從語氣和音質上就技高一籌。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應該是語言簡練、准確,字字句句,條理嚴密,並且有很強的邏輯性。一個非常有修養的語文教師,不僅注意自己的語言,也非常注意學生的語言,他總是認真地傾聽學生的語言,抓住時機去規范或矯正學生的語言。如果學生在這樣教師的影響下,那麼他們的語文能力能沒有提高嗎?語文教師的語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決定語文課成敗的關鍵之一。記得以前,我們很重視教師基本功的訓練,特別對年輕教師,每年都要驗收與考核,可是,近幾年這樣的活動少了,教師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語文課誰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話說:「近珠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況且小學生正處於發育時期,他們有極大模仿傾向。我看到一個孩子,說話總帶個尾音,問其家長,家長說原來不是這樣的,後來換個班主任教師,就變這樣了,很難糾正。據了解,那個老師說話很不注意,這個孩子覺得好玩,也就模仿了,後來成了語言習慣。可見,教師的語言素養是多麼的重要。3、燃燒的激情 語文課要有語文味,這個「味」是什麼呢,我認為「激情」是語文味之一。語文是情感的語文,因為語文不僅學語文知識,還承載著傳承文化,文化具有豐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詩,一句名言,哪個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語文,教師首先有情感,這種情感來自於對文本的解讀,來自於對生活感悟,來自於對學生熱愛。有人批評說,教師的激情是一種造作,我認為這樣的認識不正確的。教師是教書育人的,教師雖然不是演員,但必須能做到以情激情。舉個例子說,即使你有很多不愉快的事,那麼,你面對學生,也不能把你內心的傷感留給學生,虛偽的也是善良的。一個激情的教師始終是想著孩子所想,始終和孩子一起共享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激情需要點燃,需要走進文本與讀者的內心。我聽過很多教師講《十里長街送總理》,那是一個悲壯的場面,可是,能觸動學生傷痛的很少。一個原因是課文離學生生活較遠了,學生沒有那樣的體驗。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師自己也沒有讀進文本,語言的平白,情感的淡漠,學生就好像在了解一個故事。這樣的課文,如果說教師缺少了情感基調,怎麼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呢?學生悲與喜,不是簡單的文字就能觸發的,還要*教師滿懷激情的感染。一個語文教師,沒有情感的豐富性,也不可能教出語文的激情。4、專業的知識 對於學生來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那麼對於教師來說呢,現在有一種傾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不講究系統的知識體系了,教師也無需要具備那麼多知識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學觀念的轉變上,用在教學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師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斷的江河。」此話完全是教師在自我推卸責任,是對新課程的曲解。的確,在當今時代,一個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識,況且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可以儲存在電腦里了,但是電腦永遠也不替代人腦。知識是人腦創新的基礎。語文不講究完整的知識體系,但不等於不教知識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話,甚至每個詞語,每個字,都蘊涵著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有的是*學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教師講解的,所以教師沒有知識是不能勝任的。現在,有的小學語文教師知識貧乏的可憐,比如,小學教材中,常見的語法或修辭格都不能正確的判斷;對於寫作知識更是一塌糊塗。這也難怪教師,教材幾乎什麼知識都不講了,原來學過的,也就隨著時間淡化掉了。所以說,一個教師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補充鮮活的血液,連自己也變得陳舊了。一個教師始終要有知識的緊迫感,無論教材怎麼編,無論課程怎麼變,你必須是一個知識的擁有者,這樣你才無愧於自己,無愧於學生。「知識用時方恨少」,這是不變的真理。5、敏捷的思維 一個語文教師,光有閱讀積累、專業知識、豐富情感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所謂思維能力,就是指判斷、推理、概括、頓悟、應變等能力。思維也就是智慧。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學有預測,但又不能完全預測,尤其我們主張「以學論教」,「順學而教」,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挑戰。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的對話」,「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閱讀中,教師要參與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如果教師沒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是很難駕馭課堂的。比如,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開讀書,而問題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麼教師就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沒有必要的。有問題還要優化問題,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再如教師與學生對話,教師不僅要注意傾聽,同時要迅速的分析學生的語言,要敏捷的判斷出學生發言的價值所在,然後是有針對的點撥或概括。有的教師,不能機敏的反應學生的問題,學生發言就點頭,說什麼都挺好,或者一味的要求學生自己評價,教師是十足的指揮官。我覺得這樣的教師不是非得要那樣做,而是自己的思維節奏跟不上,也就是說不能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當然,教師也就跟著學生一跑到底了。有敏捷思維能力的教師,不僅表現在對話中,還表現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和突發事件的處理上。比如,很多公開課上,教師准備的課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師,反復的嘗試,越著急思路越亂;可是有的教師一看不能用了,馬上改變教學思路,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也不失是一節好課。這種應變能力,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 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 怎樣提高語文素養: 一、拓展視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學作品所展示的畫面,幾乎遍及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它的內容無不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文學對人性的塑造和對社會風尚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優秀文學作品表現出來的高尚的理想,堅強的意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真善美的心靈,無不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學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相比的。它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對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對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二、通過積淀,增強文化底蘊 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關鍵在於個人對語文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當語文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而積淀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廣泛閱讀和識記背誦。在重視廣泛閱讀的同時,還要重視識記背誦。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記誦,把它作為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學生在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多讀多背,熟讀成誦。歷代的文學大師,無不滿腹經綸,具有很好的記誦功底。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拋棄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理解,輕視識記背誦。我們的改革並非要改掉傳統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而是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識記背誦,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化素質,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三、發展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文學欣賞是一種審美認知活動,遵循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一般認知規律。同時它還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它由感覺器官對作品進行感知,再調動生活積累,產生共鳴,再經過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分析,進而領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內涵。通過理解、玩味,得到賞心悅目的、怡情養性的審美享受和思想認識。掌握並遵循這一規律,可以引導學生去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1、激發情感,增強感知能力。情感在文學教育中有特殊作用,教師的教學情感、作品的創作情感和學生的學習情感,三者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影響著教學的效果。教師要用飽滿地熱情,真摯地情感,牽引著學生步入文學殿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創設一種和諧美好的課堂氣氛,領著他們登堂入室,去發現美、認識美。2、加強訓練,提高表達能力。審美活動是一種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生的個體感知體驗,又要重視學生的理性分析、口頭表達。課堂上,要求學生用口頭語描繪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分析作品美的結構、美的語言,分析文學形象的社會意義和得到的思想啟迪。通過口頭表達,使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模糊的、不大鮮明的文學形象,經過梳理後變得更清晰、更鮮明。在分析鑒賞的基礎上,推薦有關評論文章讓學上閱讀,讓學生了解別人對作品的評價,參考別人的見解,以啟發學生的思維。

Ⅳ 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教育教學能力

教育學、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兒童心理學、愛心、良好的學識及心理素質。

Ⅵ 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是什麼

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面對新的社會變動來尋思新的世紀的教育。《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這是一個新時代對於教育提出的呼喚,同時也對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者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個教師都面臨著一個新的"角色學習"、"角色規范"、"角色適應"和"角色創造"的問題。而作為一名從事基礎學科建設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大力倡導新課程的今天,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具備什麼樣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師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將主要從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 --人格 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使學生成為完整意義上的人,是未來教育非常強調的最終目的之一。未來社會評價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程度的尺度已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增長的指標與數字","民族精神振奮、國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揚、民主的健全"也被作為評價其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這就使個體人格的塑造顯得猶為重要。然而,我認為人格的塑造不是"自發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過程中所能完成的,因此,我認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到人格的發展和規定"。這才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關節所在。故作為育人主體的教師首先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這是整個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 小學語文教師由於語文學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點,使他們在塑造學生完善人格的過程中承擔著更重要的職責。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盡量使自己成為"真的種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幟,誘發、引導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使每個學生都能認識自身人格發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們的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發揮理智的最大潛能"。因此在這之上就需要一個平台。 那麼師范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師資培養基地,在師范學習中我了解到,有一部分學生對各種考試很緊張,壓力很大;相反,還有一部分學生走向另一個極端,能及格就行,在學校以玩為主,課余無所事事。因此,對師范生不能僅以考試成績來評價其優劣,應從思想品德、各科基礎知識、語言表達、組織管理能力、模擬設計教學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體素質等多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價,特別要增設寫作能力的評價。這里的寫作能力,主要指通過進行科學研究活動,總結教育教學經驗的能力,通過這些方面的綜合評價,使學生在畢業後很快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總之,一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人格素養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前提是教師首先就應具備相應的素質。 二、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基礎所在 --知識 德、識、才、學、體才是一個未來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具備的素質。其中德是第一位的,特別是對於中小學教師來說,師德是核心,是靈魂。第二個是識,主要指知識。教師應掌握淵博、豐富的知識,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把這些知識教給學生。所以教師既要知道知識是怎麼回事,更要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還有一個"識"就是教師一定要有見識,教師站得有多高才能看得有多遠,教師看得遠近對學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 總而言之,從我個人而言我最終認為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都要歸結為一種語文素養,而小學語文素質要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全面提高師范學生的人文素養;小學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要重視師范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小學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要培養學師范生信息化社會的生存能力;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要適應開放社會的需要,培養師范學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增進國防理解;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要增強民族共同的規范意識。同時,隨著國際間交流與合作的日益加強,文化領域也表現出多元代趨向。為了順應這種時代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一方面應及時了解、掌握有關新科技、新領域的基本知識,以此來滿足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感的學生們的求知慾,培養他們愛科學、學科學了的興趣。另一方面又要意識到,在文化多元化的趨勢中,多種文化的交織與碰撞(如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外來文化與本士文化)也許會使學生們不知所措,無從選擇。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自身豐富的人文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素養,以一種透闢的辯證觀,對各種文化進行選擇、整合,有效地引導、教育學生,在充當文化傳承者角色的同時也充當文化構建者的角色。因此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既是一個教育者,又是一個研究者。掌握一定的教育學科類知識可以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展開科學的教學活動來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掌握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的心理規律和特點,並按照這些規律和特點設計語文教學,選擇語文教學方法,有效組織語文教學活動。掌握了基本的教育學科類知識時避免盲目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理論素養和科研水平。總之,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再僅僅是語文學科方面的專家,更是一個具有廣博學識和開闊眼界的學者。 三.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關鍵所在--能力 未來社會對小學語文教師能力素養的要求變得更多、更高,它不僅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銳的觀察能力、熟練的語言表達能力、正面處理教材和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合理的板書設計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世紀要求的特殊能力。以及各種全面能力則成為了課堂和教學成果的引領者、奠基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如下能力: l、獨立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的能力 獨立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的能力是小學小學語文教師最重要的一項教學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正確",就是要講求科學性,字詞句章,聽說讀寫,知人論世,均不發生差錯。其次是"深入",就是要多問幾個為什麼,不只淺層次地弄清文章寫了什麼,還要深層次地進而清楚文章是怎樣寫,為什麼這樣寫,應該引導學生學什麼等問題。在正確深入地理解單篇課文的基礎上,還要正確深入地理解單元課文的量、序、度。即單元教材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想教育結構,全冊教材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想教育結構。處理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合理",教學目標的科學合理,課時切割的合理,一 節課的密度容量的合理。其次是"巧妙",教學突破口選擇得巧妙,小高潮設計得巧妙,啟發引導得巧妙。再次是有新意,課堂教學結構的新意,聽說讀寫能力組合訓練方式的新意等。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是備課的兩項基本任務,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培養和提高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把語文課上得有序、有理、有趣、有味、有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學風格。 2、選擇和運用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長期教育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優選出來的,並經過一定理論的概括,加工而形成的具有獨特的結構,階段和程序的施教形式或樣式。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選擇和運用"聽話和說話"、"寫字"、"直接教學"、"合作學習與激發動機"、"閱讀教學"等模式的能力,以提高教學效率。小學教育過程中還需要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操作能力。 3、設計教學與管理教學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型的系統工程,它牽涉到教師、學生、教材等多種因素。組織與管理教學是保證課堂教學正常進行的手段。要優化語文教學過程,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師自身的素質條件,精心設計教學。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強化設計意識,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千方百計帶著學生走向教材,使學生越學越聰明。組織與管理教學就是把安排課堂教學的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中,使教師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地駕馭調節課堂和駕馭調節學生的能力。一個好的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常規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認真學習、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全面運用創新的能力。 一名新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師還應具備開拓創造能力,記得一位學者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創造沒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創造的機會。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發掘孩子身上蘊藏著的無限創造的潛能,這要求教師木身就要具有全面創新的能力。重視教師的知識更新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新課程對教師的能力所特別強調的。小學語文教師向學生傳遞語文知識,實際上就是向學生傳遞語文信息,教師必須具有非常靈活地適應教學技術和時代迅速變化的綜合性的能力,主要指語文信息處理能力(即吸收、更新語文知識的能力)和語文創新能力(即獲得語文新知識,擴充語文新知識的能力)。例如,可以用手勢語教漢語拼音,及一些具有直觀形象的事物,如《鵝》;又如《一次成功的實驗》一文可以師生共同設計小實驗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如《趙州橋》中趙州橋的結構和獨特之處的解釋和《孔子拜師》一文中的人字形路線的哲理性教育。通過科研,可以校正自己頭腦中的一些陳舊的教育觀念。可以形成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自覺意識,逐步養成對自己教學活動的經常的反省,而教學反省是教師自身成長的必經途徑. 回顧總體我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則必須有一套成熟的德育本領,因而用公式可表示為:優秀小學語文教師=學者型人才+科研型人才+道德型人才。可見,小學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半點鬆懈不得,不僅要博學"文史哲"向學者型教師發展,還要孜孜追趕世界潮流,吸納最新科研方法和成果,使自己始終處於教學科研的前沿,還要以身許教,誨人有方。如此,才能無愧於學生,無愧於時代。

Ⅶ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技能

1、閱讀技能

需要教來導小學生的,源所以你作為老師一定要提前把要上課的文章通讀了解,才能更好的更透徹的解釋給學生聽。

2、說話技能

因為是小學的而且是語文老師,所以說話很重要,在很多人的小學時代語文老師都是一個天使的形象,而保持就需要做到:說話輕柔,有耐心,可以一句句的說明學生不懂的問題。還有就是對待家長,也一定要耐心在耐心

3、書面表達能力

一定要有好的書面表達能力,因為小學是基礎,基礎打好了什麼都會很容易的,所以在給學生布置寫作或者閱讀理解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說明每個地方的不懂的問題,在修改學生作業的時候也要把每一個錯的點都寫清楚寫明白。

4、設計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在每次上課前一定要做好該課程如何講解的教案,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到方法,不能只是死學,課堂氣氛也很重要,所謂寓教於樂。

Ⅷ 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1、首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朗讀水平是必備的。普通話要專達到二級甲等水平,也有極少地屬區可以放寬到二級乙等。
2、其次,小學語文教師要有一手好的粉筆字。語文老師承擔著學生文字書寫規范的重要任務。語文的課程標准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文字的書寫,課堂上文字書寫的指導,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必要內容。如果一個語文老師不能有一手好的粉筆字,那對小學生的文字學習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練一手好字。即便不能在短時間內,改變自己的寫字風格,那麼也要在面試備考時,橫平豎直,認認真真寫好板書,並且要注重板書的規范和整齊,用形式來彌補書寫的不足。
3、最後,小學語文老師要懂得調節課堂氣氛,這也是每個老師都應該注意的。但是語文老師尤其如此,語文承擔著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要注重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語文老師要靈活地把握運用教材,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對學生生活實踐的指導。

Ⅸ 小學語文教師最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應該要具備以下的素養:
一、一個語文教師始終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地從閱讀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精美的語言
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是語文教學基本任務之一。一個語文教師不能正確運用祖國語言與學生交流是不可原諒的。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用詞豐富、嚴密,而且要流暢、純正。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應該是語言簡練、准確,字字句句,條理嚴密,並且有很強的邏輯性。一個非常有修養的語文教師,不僅注意自己的語言,也非常注意學生的語言。他總是認真地傾聽學生的語言,抓住時機去規范或矯正學生的語言。如果學生在這樣教師的影響下,那麼他們的語文能力能沒有提高嗎?語文教師的語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決定語文課成敗的關鍵之一。記得以前,我們很重視教師基本功的訓練,特別對年輕教師,每年都要驗收與考核,可是,近幾年這樣的活動少了,教師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語文課誰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可見,教師的語言素養是多麼的重要。
三、燃燒的激情
語文課要有語文味。這個「味」是什麼呢,我認為「激情」是語文味之一。語文是情感的語文,因為語文不僅學語文知識,還承載著傳承文化,文化具有豐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詩,一句名言,哪個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語文,教師首先有情感,這種情感來自於對文本的解讀,來自於對生活感悟,來自於對學生熱愛。
四、專業的知識
對於學生來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那麼對於教師來說呢,現在有一種傾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不講究系統的知識體系了,教師也無需要具備那麼多知識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學觀念的轉變上,用在教學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師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斷的江河。」此話完全是教師在自我推卸責任,是對新課程的曲解。的確,在當今時代,一個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識,況且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可以儲存在電腦里了,但是電腦永遠也不替代人腦。知識是人腦創新的基礎。語文不講究完整的知識體系,但不等於不教知識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話,甚至每個詞語,每個字,都蘊涵著豐富的知識。 五、敏捷的思維
一個語文教師,光有閱讀積累、專業知識、豐富情感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所謂思維能力,就是指判斷、推理、概括、頓悟、應變等能力。思維也就是智慧。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學有預測,但又不能完全預測,尤其我們主張「以學論教」,「順學而教」,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挑戰。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的對話」,「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閱讀中,教師要參與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如果教師沒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是很難駕馭課堂的。當然,教師也就跟著學生一跑到底了。有敏捷思維能力的教師,不僅表現在對話中,還表現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和突發事件的處理上。比如,很多公開課上,教師准備的課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師,反復的嘗試,越著急思路越亂;可是有的教師一看不能用了,馬上改變教學思路,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也不失是一節好課。這種應變能力,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

Ⅹ 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具備哪些素養

1、語文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
這應該是作為一個老師的必要條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語文教師要善於傾聽,敏銳地捕捉學生在表達中存在優勢與不足而加以鼓勵與引導。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口語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因此能說一口標准、規范、流利的普通話,掌握一定的口語表達技巧,是一個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技能。我們很多語文教師的話語沒有語文味,刻板,粗糙,不打動人心,無法讓學生感到語文的可愛。如果教師的語言不打動人心,無法讓人有傾聽的慾望,怎麼能要求學生好好地感受語文,學習語文呢?老輩人形容教師,是「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這不無道理。當代一些優秀的教師如斯霞、李吉林、霍懋征、於永正、王崧舟等都非常重視口語表達技巧,他們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探索語言運用的規律,努力追求語言的藝術,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語言風格。可以說,他們教學上的成功,在極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對語言的運用。所以,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口語表達技巧。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比如,朗讀是否能做到聲情並茂,有效傳遞出文章的情感,為靜止的文字賦予生命的活力。講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達意,在准確地用語言完成教學內容的流程中,同時使學生身心得以的灌溉與滋養。其實,講解也好,朗讀也罷,身為語文老師,應當把每一節課當作自己語言素養修煉的課堂,將課堂上的每一處的講解語、小結語、提示語都做精心地准備,將每一篇課文都當作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反復品讀其中的滋味,熟讀甚至成誦。於是,面對手中的語文教材,也許不要學生長篇大論地發言,或沒完沒了地質疑,慢慢的,也許你會以朗讀的方式和學生對話、以交談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語言,慢慢地,你和學生的語感就這樣涵養起來了——這也許是我們最簡單可行的語文方式。所以,語文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做到「低吟而體其味,誦讀而達其情」,真切動情地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文本表達的特色,讀出文本的價值。
語文教師必須能寫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筆字、鋼筆字。字要寫得端莊大方,筆順要正確,你要求學生有一個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書龍飛鳳舞,雜亂無章,你哪裡還有說服力呢?
語文教師會寫、擅寫應該是分內事。不僅要寫教學論文、教育故事、教學隨筆、教育案例,積極探索教育規律,研究科學、高效、有序的教學方法。還要寫雜感、詩歌、小說等,尤其是下水作文。語文教師寫文章不是為自己增添一層油彩,而是從心底深處去感應、領悟和闡釋教學生活和人生;語文教師能寫,不僅在於指導學生作文,還可以產生「青出於藍」的「桃李效應」,語文教師寫文章,還有更深層次的作用,那就是能影響自己對教材的分析把握,或是影響自己講課時的層次安排、語言表述和課堂結構設計等。叔本華說「讀書是走別人的思想路線,而寫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線,只有經過自己的思想路線,把讀書得來的知識消融掉,才會變為自己的東西。」能寫的人往往對教材的分析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對作品的本質特徵獲得高於一般人的敏銳感悟力和評判力。
2、語文教師要具備較強的解讀文本的能力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一個好的教師,要想高質量地傳道、授業、解惑,必須要具備較強的鑽研教材的能力。鑽研好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可以說教師鑽研教材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只有鑽研教材深了、透了、廣了,才能很好地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系。
我們備課時的資料往往就是課本、教參、網路上下載來的教案,教師沒有深入解讀文本,缺乏個性體驗,沒有見解力和創造性閱讀。這樣的話,教師就不能文本知識進行有效的擴展和深化,教學自然就沒有深度和厚度。備課時,首先要深入文本與主人公對話,讀出個性體驗來,理解主人公的內心情感;而後透過文本與作者對話,作者的寫作背景是什麼?寫作意圖是什麼?最後,我們要思考編者的意圖是什麼?把它編入小學課本的目的是什麼?搞清楚這些,我們再去備教案,效果會好的多。
3、語文教師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設計能力是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核心專業能力之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可以說教學設計能力是最能彰顯教師智慧和素養積淀的。
所以教師要有以下教學設計能力:
1.設定具體教學目標的能力
具體教學目標的設定應有利於學生今後的發展,有針對性、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達成目標。能從認知、情感和心理驅動這三個領域,制定出更好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達到高級的認知水平,從而成為更有深度的思考者和更成功的問題解決者。
2.確定教學結構的能力
教學結構是一個縱橫交錯的結構。橫向結構指教學目標、教學原則、教學流程、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內容的相互聯系。縱向結構是教學環節的相互聯系,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教學流程。一個完整的教學結構,自然應包括學生的預習、導入、講解或討論、作業布置、小結等各個環節,也就是主題的呈現、主題的展開、主題的完成。在研究教學結構對課堂教學的作用時,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節奏緊湊。該花力氣的地方要捨得花力氣,在不必糾纏的地方作簡潔處理。
3.選擇教學策略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師具備哪些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