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生聰明識字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起點,是語文啟蒙教育的開端。有識之士提出,小學生識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這樣越有利於學生開展廣泛的閱讀。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是重點,是語文教學的第一關口。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為此,在識字教學中我總結出了如下幾個要點:
一、科學引導 學會自主 提高效率
小學語文老師都知道,《語文課程標准》在識字教學安排上做了較大調整,規定:「低年級(一、二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識字量佔六年識字總量的60%,平均每學期學會500個左右。這么大的識字量,如果不講究方法,必然增加學生負擔。因此,在識字教學方面一定要採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在學習中教會學生自主識字的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1、以本為「本」,抓好課堂識字
從一年級新教材來看,每課生字約十七、八個。這些生字分為兩類,一是會寫的字,二是會認的字。這些字能不能在兩課時讓學生熟練掌握,關鍵在於得法。
(1)課前,指導學生養成預習生字的習慣。
學新課前,告訴學生,課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有的已經認識了,有的還不認識。不認識的怎麼辦?要認識新朋友,第一步是干什麼?先知道它的名字(音),第二步干什麼?認清它的模樣(形)。知道它的特點及用途(義)。教師和學生一起把生字在書上標出來。然後讀一讀,叫准它們的名字。還要注意它的鄰居是誰,它還能與誰交上朋友。時間一長,學生便能藉助拼音養成預習生字的習慣。
(2)課上,教給識字方法
在課堂上,老師的識字辦法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中有讀,讀中有悟。在課堂上,識字方法決不是單調的,枯燥的。
①突出重點,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課文中的字有的可完全讓學生自學,對學生易錯的字,要先強調,給學生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對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別容易出錯的字,要先出示或用彩筆標出。
例如《比一比》中的「堆」字。教師書寫的時候就把「堆」字的「土」用醒目的紅筆標出,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易把它念成「誰」)
②比較聯系,避免孤立識字。
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要讓學生單獨去認識本課中的字,而是把相同或相近的字一並出現,在比較中識字,在聯系中區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講「請」這個字時,要和清、晴、睛一組字相區別,一定要讓學生比較出它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以免混淆。
③理序分類,避免按部就班。
教師在教學中,並不一定要按照課文中先後出現的順序來進行識字,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分類。可把上下結構、左右結構或半包圍結構的字歸為一類,這樣學生學得方便,記得簡單,又符合按偏旁記憶的規律。
④開展趣味識字,避免枯燥記憶
漢字的特點是音、形、義結合緊密。在教學漢字過程中,特別注意聯系實際,進行趣味識字。
例如,學習「目」字,可讓學生摸摸眼睛,口表示眼框,是兩隻眼睛,所以有兩道橫。雨中的「一」表示「天」,再看「冂」,多麼像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點在屋檐上「巴嗒巴嗒」往下滴,一開始,是老師來講,時間一長,教師在課堂上滲透這種做法後,鼓勵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去編字謎。
2、活動中鞏固識字,加深記憶
活動課是學生的第二課堂,由於活動課上有各種各樣的游戲、競賽,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特別高。針對這種特點,我們低年級在每周三下午第二節活動課上,專門開辟一節語文活動課。
活動形式有:猜謎語、摘果子、添筆畫、編順口溜、編故事等。
二、大膽放手 自主識字 感受樂趣
學生在學習生字過程中,掌握了大量的識字方法,我們再給他們自主識字的機會,創造條件,讓他們展示自己的識字才能,使他們充分感受到自主識字的樂趣。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例如:在課堂上的識字教學中,老師讓學生說說,這些字中哪些是你認識的,當學生說出後,我及時鼓勵他說:「你真棒!」並問他你是怎麼認識的。學生會說,我是在閱讀帶音樂讀物中認識的,我是在廣告招牌上請教父母認識的,我是……「你真會識字,繼續努力!」學生聽到老師這真誠的鼓勵,從中獲得了成功的愉悅,增強了自主識字的信心。在活動課上,讓他們盡情發揮,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識字秘訣、絕招等。
有的說出了用猜謎語識字的方法。
例如:什麼圓圓像盤子?(日)
什麼彎彎像小船?(月)
什麼清清嘩嘩流?(水)
學生編的謎語五花八門。如此簡單而有趣味的活動,調動了學生自學生字的興趣。
有的說,用添筆畫游戲很能記住字。
例如:「田」減一筆是日,減兩筆是口,或土。
「日」加一筆可以變成幾個字?(目、旦、白、舊、由、甲、田、申、電)
有的說,我的部件記憶也不錯,然後說出了好幾種。
①例舉法:學生常會在某些由幾個不相關部件組成的字上出錯,可用順口溜把部件列舉出來。如「碧」字可記為:要問「碧」字怎麼記,王白並立石上頭。「解」字可記為:記解字,角刀牛。「贊」字可記為:二先(仙)肩並肩,站在貝峰頭。
②疊字法:如記「林」、「森」;樹木真有用,大家都來種;二木就成林,三木變成森。
③對比法:通過對兩個或一組易混字的某個部件進行比較記憶,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a兩個比較:
衷—衰:順(豎)者衷,逆(橫)者衰。
人—入:一「人」抬頭走,還得抬頭「入」,人的撇長似抬頭,入的撇短似低頭。
烏—鳥:「烏鴉」是鳥兒,黑得不見人。
b一組比較:戍—戌—戊—戎:點shù(戍)橫xū(戌)空wù(戊),十字交叉就讀róng(戎)。
已—巳—己:已(yǐ)半巳(sì)滿不出己(jǐ),想作圍牆記。
c形音比較法:順口溜對區別漢字的部首、讀音也很有幫助。
①比部首:彳—阝:師徒兩人行,路陡直耳鳴。
冫—氵—灬:兩點冰,涼冰冷寒;三點是水,池河江海;四點是火,烹煮煎熬。
②比讀音:用來區別聲調,並藉助聲調順序記字,相得益彰。
如:媽(mā)麻(má)馬(mǎ)罵(mà);削(xuē)學(xuã)雪(xuě)血(xuâ)
三、走出課堂 拓展識字 終身受益
我們在實踐中還發現,由於現在的學生學習任務比較重,接觸社會的面較窄,信息來源少,不利於學生從廣闊的社會生活中獲取知識。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開展生動有趣的識字活動,來拓展學生的識字途徑,增加識字量,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和自己識字的習慣,使學生能多識字,早閱讀,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我們以人教版教材為載體,以《拓展讀物》為補充教材,研究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的優化組合方式。既注重漢字的構字規律,又注重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運用。
(1)隨課文識字,確保識字量的下限。
把課本要求認識的生字作為識字重點,要求四會,確保教學目標要求的每個學生識字的最低數量。同時研究每課生字「分步出現」與「相對集中」的識字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理解詞義,掌握字形,同時讓學生有自主合作識字的機會,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2)一字帶多字,拓展識字范圍。
通過組詞擴詞、說話造句的方法,帶出生字新詞,注重理解運用,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語言環境中拓展識字。以「基本字帶字」(如:由一字帶出一組形聲字)的方法,突出字形規律,拓展識字。
(3)結合課外閱讀,研究識字和閱讀的數量、時間的分配以及要求。
閱讀與識字密不可分,學生的識字量越大,其閱讀能力就越強,同樣,通過閱讀,能增加識字量,加深對字詞的理解,提高識字能力。學生學語文,首先要過識字關,其次就是閱讀關。因此,處理好識字與閱讀的關系,在閱讀中滲透識字,同時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
(4)將拓展的內容、方法整理歸類,建立識字檔案,分階段鞏固所學字詞。
識字教學重方法、重積累,一年級學生自覺積累的能力較弱,更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將學生平時說話造句中交流的詞語,以「看拼音寫詞句」的方式,讓學生拼拼寫寫。一般一個生字組成三、四個詞語,幫助學生積累詞彙。還將學過的生字重新組合成句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辨析同音字,提高識字、運用的能力。通過讓學生讀讀認認,鞏固生字,積累詞彙。除了將《拓展讀物》上學到的字詞印成材料之外,還印發了本班學生姓名、量詞、多音字、句子朗讀等多份材料。幫助學生積累詞彙。
總之,識字是低年級學生最重要的學習任務之一,一定要加強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
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就會學得輕松,學得容易,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貳』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八單元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上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四部分。入學教育有四幅圖,向學生進行愛學校、愛學習的教育。「漢語拼音」13課,為便於鞏固,將13課分為四組,每組之後安排一個復習。「識字」全冊共8課,分兩次安排,每次學4課,獨立成一組。「課文」全冊共20課,5課為一組,編成四組。為了復習鞏固所學內容,進行語文能力的培養,識字和課文後有練習題。每組「識字」或每組「課文」後安排一個「語文園地」。每個園地後安排一次「口語交際」,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書後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共400個,「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共100個。教材中還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圖畫。圖畫是課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極為重要。
下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分為8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有趣的自然科學。這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含教育價值。而且,每個專題內涵都比較寬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局限性。每組教材把語文知識、能力、方法、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體現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形式多樣,包括四字詞語組成的韻語、新三字經、對子歌、兒歌、謎語、數量片語成的韻語、諺語等多種形式。
下冊教材必學課文共34篇(其中兩篇連環畫形式的課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面貌一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系,在雙向交流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特別是課外所得的舞台。八組教材之後有五篇選讀課文。最後是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會認的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
下冊教材中漢字的編排,繼續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550個常用字,會寫250個在本課或以前認識的字。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練習里標明。此外,在語文園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二、教學建議
(一)關於入學教育
入學教育包括四幅圖畫,分別以「歡迎新同學」「學習語文很快樂」和「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這部分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的一些側面,感受學習生活的樂趣,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並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筆方法,為今後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
這幾幅圖為學生提供了觀察講述的材料,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講述自己的感受。另外,根據各學校不同的實際情況,把觀察畫面與觀察校園結合起來,指導學生認識校園,學習初步的學校常規。對讀書寫字姿勢的指導,起步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指導學生模仿圖畫練一練。在之後的長期的教學活動中,一直都要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二)關於漢語拼音
1.語境中學習拼音,培養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充分利用插圖,把觀察畫面、學習字母、音節和說話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觀察、語言的訓練,進行思想教育。
2.觀察情景圖,認讀音節、詞語,並運用音節、詞語說話,在說話中鞏固字詞。
3.在發現中學習拼音,體驗自主、合作、研究學習的樂趣。
(1)在發現圖中與字母的形相象的地方。
漢語拼音教材中字母教學都學配有插圖,以圖中事物的形狀、體態或提示字母的音,或提示字母的形,大都既提示音又提示形。教學時,通過學生觀察畫面,說說圖中的人和物,從中引出本課所學的字母。認讀字母後,還需充分運用插圖,引導學生去發現圖中哪一部分與字母的形相似,從而建立音與形之間的聯系。如「ü」,學生看到「ü」就會想到那條翹著尾巴吐著水泡的魚,這樣有助於學生記憶字母的音和形。
(2)發現j q x與ü相拼兩點省略的規律。
課文中j q x與ü相拼的一組音節旁還有一幅卡通圖:小「ü」碰到j q x,伸出小手,摘帽敬禮。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讀一讀這組音節,發現組合後有什麼變化,再仔細觀察旁邊的圖,明白兩點怎麼不見了,讓學生自己來編編順口溜:小「ü」碰到j q x,摘帽來敬禮。從而揭示j q x與ü相拼兩點省略的規律。
(3)發現鼻韻母的組合規律,按規律發音、識記字形。
鼻韻母第一課「an en in un ün 」:學習字母前,引導學生發現:後面都有一個「n」;都是由一個單韻母和「n」組成的。教師示範發音後面引導學生發現:發音時的口型變化和發音方法和復韻母一樣。正因為這一課的學習規律和方法可以從復韻母中得到遷移,教師就可以放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自主學習。
4.在游戲中學,在玩中學,體驗學習的快樂。
除了用編順口溜,唱順口溜的方法識記、鞏固字母外,還可以設計一些游戲形式來復習鞏固字母的音節。如:趣味兒歌、擺一擺、找一找、貼標簽、給字母找家等游戲來學習鞏固拼音。
(三)關於識字、寫字
上下冊要求認識的字950個,上冊認識400個,下冊認識550個。要求會寫的字共350個,上冊100個,下冊250個。
1.准確把握識字要求。
(1)多認少寫,擴大初入學兒童的認字量,提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教師不要對認字提出過高的要求,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反復見面,讓兒童從整體上把握字形,並通過大量閱讀來復習和鞏固識字。
(2)要承認學生間的差異,不要過分追求堂堂清、課課清、個個清。一篇課文十幾個生字,不一定要全部過關後再學下一篇。要認識到,漢字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造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增加學生與漢字見面的機會,加強漢字的復現和鞏固,相信所有學生最終都會成功地完成識字任務。
2.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發現新知與舊知的聯系,恰當運用識字方法。學生的學習風格不盡相同,教師應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盡快地認識漢字。
3.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要鼓勵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依託教材中的有關內容,如,認姓氏字,認各種標牌上的字,從電視、廣播中認字,激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使生活成為識字的大舞台,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有利條件,使學生形成對識字的濃厚興趣,並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認的字。
4.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
我們不反對採用單獨的生字卡認記漢字的辦法,但建議不把學生認記字卡作為衡量學生是否已經掌握生字的尺度。對識字的要求,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識,就算認識。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鞏固識字。
5.在識字過程中,適當滲透識字知識和識字方法,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如,結合漢字的學習,認識最常見的偏旁,也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熟字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來學習。可以設計多種活動,如,字詞游戲、閱讀競賽活動等,使兒童通過與漢字反復見面,逐步從本課會認,過渡到在其他語言環境也能認識。要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並注意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與成果。
6.寫字教學需要注意:
(1)在一年級起步階段,打下堅實的寫字基礎。
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盡量寫好。寫字指導必須細致、到位,教師可以邊指導邊板書示範。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數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質量上的要求。遵循寫字的自身規律,引導學生把典型字寫好。
(2)每節課都讓學生動動筆、寫寫字,不要集中在一節課上完成寫字任務。
(3)注意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如,要求學生看清字形再起筆;把字寫整潔,盡可能不用橡皮擦字等。
另外,寫字練習要體現彈性,不必對每個學生都提出同樣的作業要求。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可以少寫幾個;自己覺得寫得不滿意的,就多寫幾個;自己還想寫哪個字,就可以再寫幾個。只要能夠達到一定質的要求,應該允許學生有選擇作業的權力。
(四)關於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要牢牢把握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
1.加強識字寫字。
這是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閱讀教學時,要牢牢抓住低年級識字教學這個重點,幫助學生認記生字,做好寫字指導。
2.讀好課文。
(1)要重視朗讀的指導。
要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覺、去體驗、去思考。朗讀要體現層次性,每次朗讀都要有不同的要求。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如集體讀、個人讀、分組讀、領讀、對讀、分角色讀、給畫面配音、讀給小夥伴聽,等等。
要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在教師指導讀書的過程中,學生自悟、自得的,並通過朗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另外,要重視范讀的作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單調的技術性指導,遇到長句子或學生不易讀好的句子,教師要充分發揮示範作用。
(2)要留給學生交流閱讀感受的時間。
在交流時,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
3.重視積累語言。
通過朗讀、背誦,積累好詞佳句,積累好的篇章。
4.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絕不單單是為了理解課文內容,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堂教學中提問一定要精心設計:一要擴大問題的覆蓋面,減少問題的數量;二要努力轉變提問的內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問題要有思維價值。
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充分「動」起來,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表演,以提高准確把握重點字詞的能力。
此外,教師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指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給學生提供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這也是鞏固識字成果的一個重要途徑。
(五)關於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
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的題目,主要應由學生獨立完成,有些題目要倡導合作和互相交流。在學生做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輔導,發現帶有共性的問題,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在進行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的教學時,教師應鼓勵獨立思考,引導發現,舉一反三,形成能力。
(六)關於口語交際
1.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重視創設情境引入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際中去,用自己的語言影響學生、引導學生,並對交際的過程進行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
2.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學生交際過程上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及時肯定、表揚,讓學生感受到交際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在口語交際課上,要充分重視學生的語言,體現由說得少到說得多、由說得不大好到說得比較好的訓練過程,還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除了專門的口語交際課,要重視在日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進行口語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