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語文必修二模塊終結測評答案
參考答案
1.B
2.B
3.B
4.C
5.D
6D
(
A「
傳來
……
的聲音
」
與
「……
說
」
句式雜糅。
B
、
濫用介
詞,把
「
對
」
刪去。
C
、搭配不當,刪去
「
的壽命
」
。
)
7
、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
8
、比喻、擬人。荷葉像舞女的裙,美又富有動感;荷花裊娜、羞澀,正是女人的表情,
美;荷花像明珠,是形容荷花在月光下很亮,像星星,是寫多;像剛出浴的美人,是寫天然
之美。
9
、指代
「
不能朗照
」
。這同作者當時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的心情相吻合。
10
、通感。由視覺向聽覺轉移,化靜為動,把景物寫活了,激發讀者的聯想和想像,增
添了意境的溫馨和幽雅。
11
、
A
12
、
B
13
、
D
14
、
B
15
、
(
1
)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心腸,殺人唯恐不能殺盡,懲罰人唯恐不能用盡酷刑,所以
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
(
2
)特意派遣將領把守住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那些盜賊進入和意外的變故。
16.
①
描繪了春晚寂靜、昏暗、風雨凄迷的景象。
②
表達了作者歲月蹉跎、事業無成的無限感慨與悲嘆。
17.
(
1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2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
3
)少無適俗韻
性
本愛丘山
18.
陳與義詞中的這句話的意思是,
「
月光隨著東流之水靜靜的流著
」
,
暗寫時光的消逝。
文章中的引用,目的是說,水是有聲音、語言的(只要靜心去體會,就能感受到水的美麗語
言)
19.
除流水本身的聲音外,主要是流水給人的感受:讓人明心見性的清涼(或能洗滌人
的心靈)
、對人間的關注和情愛。
20.
純潔(赤子最初的心境)
、寧靜的心。
21.
(說明陳簡齋只顧飲酒吹笛,沒有欣賞流水的美麗)最重要的是過渡的作用,作者
盪開一筆,化用詩句引出下文對水的議論。
22.BE
(
B
不是議論,
E
沒有哀傷)
23.
②
⑤
③
①
④
24.
示例:
①
不管心裡充滿幾多創傷
②
碰到初春的和煦的風,
③
這一切豈不都隨風飄去?
25.
略
B. 有誰有高中語文必修二。模塊綜合1 2,幫忙拍幾張圖片嗎
高中的我沒有但是我可以幫你查一查。我現在暫時是沒有的,有了我馬上就發給你
C. 語文作業本必修二答案綜合測試給我
綜合測試
1.C(A獷ɡǎnɡ,唯wěi;B杼zhù;D咽yè)
2.A(B寒喧—寒暄;C婉然—宛然;D一愁莫展—一籌莫展)
3.D[凝視:聚精會神地看;注視:注意地看。(1)中用「凝視」更能體現出看得十分投入。震盪:震動,動盪。振盪:電流的周期性變化。很明顯,(2)應該選擇「震盪」。「只要……就……」表示充分條件,「只有……才……」表示必要條件。(3)應該選「只有……才……」。]
4.D(A「少不更事」指人年紀輕,經歷的事不多,缺少經驗;B「果不其然」即果然,強調不出所料;C「顧盼」與開頭「看到」重復;D「不經之談」指荒誕的、沒有根據的話。)
5.D(A「正」與「方興未艾」語義部分重復,應刪去「正」;B「平均」指把總數按份兒均勻計算,「平均」所跟的數據應該是具體的,而「50萬至60萬」是一個概數;C結構混亂,應刪去「關鍵在於」或「是十分重要的」。)
6.B(A「寫道」後面的逗號應改為冒號;C第一個句號應改為冒號,表示對上文分列的幾件事的總結;D「東西可搬進來了」後面應該用問號,因為這是連續問,而不是選擇問。)
7.C8.C
9.(1)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又如碧天里的星星(2)復道行空不霽何虹(3)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4)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10.不同意。(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更符合前兩句所揭示的情境。詩人貶居嶺外,又長時間得不到家裡的任何音訊,這樣,就會形成思念家人又擔心家人遭遇不幸的矛盾心理。(2)「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表面看起來合乎情理,但卻使詩顯得平白乏味,流於一般。原詩中,詩人那種強烈的思鄉之情及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則顯得更真切,更富於情致,更耐人尋味。
11.這是索科洛夫對和自己孩子未來的設計,他希望凡尼亞快快長大,他自己也能找到一種家的歸宿。寫出了他對孩子的愛,對未來的希望。
12.索科洛夫是司機,「活塞」是汽車的要件,它的運動與心臟極為相似,把心臟比喻成「活塞」,自然貼切。這個比喻用在其他場合未必恰當,但由作為司機的索科洛夫說來就有很鮮明的職業特徵。
13.不矛盾。為了給失去父母的凡尼亞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不讓幼小的心靈再受創傷,索科洛夫在孩子面前必須表現得很堅強,但對親人的思念時時困擾著他,使他不能從戰爭的陰影中徹底走出來,所以他在夜晚總是會流淚。
14.小說雖然寫的是一個人的遭遇,但從索科洛夫身上可以折射出那個時代的廣闊背景,實際是寫一代人在戰爭中的遭遇,一個民族在戰爭中的遭遇。
15.「我」在地壇體味到生命的意義,即超然解脫一切,歸於寧靜。
16.生命的意義,心靈的困惑。
17.(1)遠離喧囂(「地壇的安靜並非無聲」亦可);(2)不與世隔離;(3)恆久而遼闊;(4)放棄榮華、強權與阿諛。
18.以往地壇所代表的那種「安靜」已紮根在「我」的心中。
19.B(「之」字前者為代詞,後者為結構助詞;「而」字前者表轉折,後者表承接。)
20.六國不愛其民。秦驕奢淫逸,殘酷剝削百姓。
21.①指六個國家,②③指六國統治者。22.借古諷今,規勸唐統治者勿蹈秦統治者的覆轍。
23.C(此處「可憐」是可嘆意,並非「同情」。)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