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有人教版初中語文的教案(說課稿),全部的,部分的都可以,謝謝!
人教版-初一(七年級)語文上冊全套教案,內容很多,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春
學習目標:
1、 學會細致地觀察並生動地描寫自然景物;
2、 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 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領會語言的准確性、生動性
2、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重點切入法
學法指導:精讀、摘錄
教學工具:多媒體、錄音機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創景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著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課文題目及學習目標)。
一、 師生共賞:
1、 師生同讀
(配樂配畫)師:深情朗誦。生:深情朗誦。師生齊誦。讀後說說文章的行文線索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啟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致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裡的人們
2、 師生同賞
⑴小聲讀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填在表格中並寫出喜歡的理由。(師生分組同時進行以春草圖的描寫為例)
喜歡的詞語 ⑴嫩嫩的、綠綠的、⑵偷偷地、鑽⑶ 理由:⑴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⑵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 無意識的、無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喜歡的句子「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理由: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⑵分小組交流,讀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說喜歡的理由(老師參與在一個小組內)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後師交流並總結。
3、 師生同寫
師生讀最後一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寫一組比喻或擬人句構成排比,看誰寫得多、寫得好。
4、 師生同繪
出示畫板,共同描繪美好的春景圖。(重點讀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然後描畫)
三、 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贊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裡》,唱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說:春天究竟在哪裡?或在哪裡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應該是怎樣的(描繪你眼中的春天)?(口頭作文)
四、 友情鏈接
作業布置:⑴課外在網上查閱朱自清簡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簡介及作品篇名寫在摘抄本上。⑵在網上查閱並摘抄描寫春天的詩或文章,並在讀書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第二課時
鏈接交流;:朱自清簡介、朱自清作品誦讀、贊美春的文章朗讀比賽
作者簡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和傑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樸素,描寫細膩,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讀後令人回味無窮。他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描繪自然,他的寫景散文,無不寄託著他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
寫作訓練:
以「家鄉的春」為話題寫一篇寫景散文
詞彙參考:
朗潤 醞釀 賣弄 宛轉 嘹亮 黃暈 烘托(見課後讀一讀、寫一寫,盡量用上這些詞語)
交流創作:
選出佳作,全班范圍內進行交流賞析。
板書設計:
春
一、 盼春。
盼、來、近(總領 全文,開啟下文)
二、 描春
一春的總的輪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二細致描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 圖、迎春圖)
春草圖(草報春):偷、鑽、嫩、綠、滿——草
坐、躺、打、踢、賽、捉——人
春花圖(花爭春):態——桃、杏、梨,趕趟兒。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風圖(風唱春):觸:撫摸
味:泥土的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笛聲嘹亮
春雨圖(雨潤春):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狀:密密地斜織、屋頂上籠著層薄煙
景:樹葉綠得發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燈、人、房屋
迎春圖(歡迎春):城鄉、老小、舒活、拌擻、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頌春:三個比喻句(春天像……)
課後記:誦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學習本文,更要在誦讀中體會美感。此外,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教師課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開闊視野,拓展思路。
『貳』 初中語文<故鄉>的說課稿
《故鄉》專題性說課稿
《故鄉》教學中如何確定和突破教學難點?
《故鄉》寫於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浙教版語文教材第三冊第三單元選用了魯迅先生這篇名著,並在單元要求中明確:學習這篇小說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特點及在小說中的作用,並通過學習掌握這兩種描寫方法,提高閱讀小說和記人敘事的能力。
閱讀小說,欣賞名著,最重要是讀懂、讀透,能比較好地體會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魯迅小說的內容博大精深,但文筆卻質朴無華,語言精練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節理解,技法學習上並不需花大力氣,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細細品味。
一、難點確定
魯迅的小說內涵深刻,哲理豐富,在《故鄉》中則主要體現在關於希望的闡述上。《故鄉》中關於希望的闡述,是一段寓意深長的獨白,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覺悲涼的成年知識分子,對前途對未來難以確知的希冀的表露。要恰當理解話中的含義,對老師來講也需凝神一思,對初二學生來講,更不是件易事了。
另外,少年不知愁滋味,十三四歲的少年還是生活與社會的門外看客,他們對近距離的師長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難體會。要他們把握半個多世紀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文中三個人物:「閏土」、「楊二嫂」、「我」,若說有差別就是「閏土」,這個人物在小學教材中已出現過,而且魯迅在刻畫這個人物時濃墨重彩,前後對比鮮明,所以把握起來還較容易。「楊二嫂」及「我」則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他們的性格成因相當復雜,且文中介紹不多,但能否准確掌握兩個人物形象所蘊含的意義卻與把握好主題有較大關系。因此,我們確定本文的教學難點為:第一,如何引導學生把握「我」和「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義及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准確理解文中關於「希望」的含義。
二、難點的突破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設定難點時是以學生的理解能力為依據的,所以要突破難點,也就必須設計學生易於接受的方法。
根據初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首先,娓娓敘述,介紹背景,為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通讀課文進行聯想,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最後,聯系實際,引人人勝,深究作品表現的哲理。
在實施過程中則採用教師引導、總結與學生課內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引導。如何引導呢?最好的辦法是講故事,孩子都愛聽故事。那麼,我們就從課文的時代背景講起,可以講講辛亥革命的成敗,敘敘魯迅的生平經歷,談談魯迅的家庭成員,說說紹興的風土人情,最後當我們講到1919年12月初,魯迅從北京回故鄉紹興接母親時,可以把學生的視線拉回課文,再牽出一條學生已有所了解的承前啟後的線索——閏土。接著便可過渡到分析學生不大熟悉的與閏土相關的「我」和「楊二嫂」了。
第二步:啟發。由於學生對作家、作品及時代背景已有所了解。第二步我們可以以啟發為主,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積極地去理解掌握人物形象的內涵。啟發可從三個角度人手,「我」與「閏土」有何不同?今日的楊二嫂與昔日的楊二嫂有何變化?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不同與變化?並以此為綱,再派生出若干小問題,要求學生思考,目的是最後給兩位人物定位。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我們可以展開課堂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還能促使學生深入閱讀課文,鑽研課文,最後在討論中明確兩位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義。「我」是一個具有民主進步思想傾向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形象,是當時社會進步希望之所在。而「楊二嫂」則是一個在當時社會既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小私有者形象。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義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襯託了閏土的純朴善良;二是她的變化說明城鎮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破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
第三步:深化。分析到這里,學生們對整篇課文的內容已基本掌握和理解,現實是殘酷的,我們當然憧憬未來,但未來是有希望的嗎?希望又是什麼呢?魯迅說:「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是一句比喻,把希望的存在比為「路的開創」,含義是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奮斗,必然落空,等於沒有希望;希望看去遙遠,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奮斗,百折不撓地去干,去實踐,希望終能實現。但這樣的解釋,對初中學生來講仍顯拗口難懂,我們不妨先撇開「抽象」的希望,而從「路」談起。
請設想,洪荒年代,荊棘遍地,要想到達遠方,無路可走,束手無策,則永遠離不開原地;只有奮斗,披荊斬棘,才有可能到達遠方的目的地,怎麼辦?只有「開路」,才有希望。那麼,行動吧!
有行動,才有路,有實踐,才有希望。希望來自奮斗,魯迅先生要我們明白的就是這一點。
三、教學總結
通過《故鄉》的難點教育,學生們解決的不僅僅是對課文主題的准確把握問題,同時也要求初步學會抽絲剝繭、求真探微的分析能力。另外,還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魯迅,了解魯迅筆下的故鄉,為以後學習魯迅的作品打下較好的基礎。
『叄』 語文怎樣說課步驟ppt
一、 說課的作用
說課其實也是一種集體備課的形式,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之間進行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通過說課,教師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預設學習中的各種「教學事件「,反饋教學中的得失,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學研究。具體有以下作用:
1. 可以更好的吃透教材
教師在備課中,雖然對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處理,但這些分析和處理是淺顯感性的。而通過說課,從理性上審視教材,這就可能發現備課中種種疏漏,再經過修改教案,疏漏就會得到彌補,從這個意義上說,它能幫助教師更好的吃透教材,優化教學設計過程。
2. 可以提高理論水平
說課不僅要說明怎麼教,還要說明為什麼要這樣來做,這就迫使教師要認真去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要認真去思考如何解決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幫助教師從理論上去認識教學規律。
3. 簡便易行,共同提高
4. 提高表達能力
二、 說課的內容
1. 說教材
說課首先要說明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說教材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確定學習內容的范圍與深度,明確「教什麼「;二是揭示學習內容中各項知識與技能的相互關系,為教學順序的安排奠定基礎,知道」如何教「。說教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說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說明課標對所教內容的要求,脫離課標的說課那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會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還有說明所教教學內容在節、單元、年級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說明教材編寫的思路與結構特點。
『肆』 初中語文說課稿
初中語文說課稿《鶴群翔空》
http://www.jyzxw.net/Soft/ShowSoft.asp?SoftID=3218
http://www.ylhxjx.com/Soft/ShowSoft.asp?SoftID=1223
初中語文說回課答案例
http://www.download88.com/downinf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