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語文的背誦有意義嗎
背誦,可謂是中國語文的一個「經典」項目,一道「獨特」的風景。可有時候,不禁讓人想問:背誦的意義何在呢?
翻翻兒子的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就有幾篇課文有背誦的要求,有的要求全篇背誦,有的要求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一般說來,選入課本的詩詞名篇,因其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家喻戶曉,影響深遠,可以進行背誦。如課本中的《春曉》、《村居》、《所見》、《小池》等。
另有一些屬於現代兒歌,比如《柳樹醒了》、《兩只鳥蛋》、《快樂的節日》等,有詩歌的形式和韻味,適當背誦,也不為過。
我所質疑的,是有些既不是詩歌,也不是散文精品,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課文,居然也在背誦之列。比如《烏鴉喝水》、《司馬光》、《畫家鄉》之類,就是一些小故事或散文,記住內容,可以復述,或者了解了解即可,無須背誦。但不知怎麼這些課文就濫竽充數要求背誦了。
其實,我上學的時候也深受背誦之苦,每次都是戰戰兢兢、忐忑不安,比如背誦魯迅的名篇和朱自清的散文。至今記得上高中時,幾個人到語文老師宿捨去背誦的情景,不過老師只和我們聊了聊天,最終並沒有背誦。背誦課文,尤其是現代文,真的對閱讀和寫作好嗎?一點兒沒覺得,徒增學生負擔而已。你想,現代文很難背得一字不差,而為了百分百的精確,學生要付出好幾倍的努力,有這工夫,多看點課外書不更好?語文成績和語文能力豈是背誦得以提高的?歸根結底,還是要多看書,養成讀書的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才能提高。
毫無疑問,背誦是中國語文教育的「傳統」。從古時候私塾教育要求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到今天讀經運動所提倡的素讀背誦,不都是如此嗎?古人為何如此熱衷背誦?想來有幾點原因:古人要學的科目少,著作少,篇幅短,學習任務不繁重;古代圖書攜帶、查閱不便,記在腦子里用起來方便快捷;古代知識不普及,特別崇拜知識和知識階層,奉經典為圭臬;典故、辭章在文人交往和科舉考試中佔有重要地位,成為炫耀才學的重要手段;以知識淵博,而不是以思想創新為求學理想等等。
反觀今天,除了文學作品,我們的寫作崇尚的是文從字順、平實嚴謹、明白曉暢。即使引用名言典故,平日閱讀積累只需記個大概,用時拿電腦、手機搜索即可,何須大段大段填塞在腦子里?就算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語文能力,除了閱讀紙質的出版物之外,還可以進行電子閱讀,網上的信息浩如煙海,一個人一生是根本受用不盡的。在不知不覺的閱讀之中,交流溝通不成問題,甚至寫點東西,也不在話下。尤其是BBS和自媒體的存在,使人們跨入了人人能寫能讀、在網上發表意見的時代,知識再也不像古代那樣具有神聖的地位,壟斷在少數精英的手中了。
網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變了,變為如何收集知識、鑒別知識,並創造新思想、新觀點了。讀經的人們膜拜古代典籍,讀上幾百遍,倒背如流,試圖從中尋求什麼永恆東西的做法,就有些荒誕可笑了。而那些編寫教材的「專家」,又何嘗不是沿襲舊觀念,在用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的方法折騰著「零零」後的新一代呢?
② 小學語文4年級5年級6年級重點要求背誦課文(人教版)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
1、文言文兩則
1.《學弈》選自《孟子 告子》。通過寫弈秋教兩人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 湯問》,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敢於提問,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3.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編成《論語》一書。《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4.理解句子。
(1)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3)孰為汝多知乎?
注釋:1、弈:下棋。2、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3、通國:全國。 4、誨:教導。5、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6、之:指弈秋的教導。7、鴻鵠:天鵝。 8、援:引,拉。 9、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10、之:他,指前一個人。11、俱:一起。 12、弗:不。13、矣:了。14、為:因為。15、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注釋:16、本文選自《列子?湯問》。17、辯斗:辯論,爭論。18、以:認為。19、去:離。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23、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24、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25、決:判斷。26、汝:你。 27、知:通「智」。
2、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的作品還有《荷塘月色》、《背影》。
2.文章緊扣「匆匆」,寫了時光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3.課文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開頭、結尾都用了反問句,首尾呼應,突出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
4.寫出珍惜時間的語句。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運用反問的方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運用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③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④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形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獨特,聯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
3、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們學過他的《和時間賽跑》。文章借樹的生長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的重要意義。
2.樹的生長「不確定」指老天下雨,種樹人澆水沒規律。人生活的「不確定」指生活中不可預知的坎坷、曲折、磨難。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拚命紮根,就能長成百年大樹,顯示出勃勃生機。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為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的人。樹似人,人如樹,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3.表達文章主旨句子是「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所作為的人。
6、北京的春節
1.本課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
2.文章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2)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廟會。(3)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3.課文按時間順序,對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三部分寫得詳細,其它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課突出的表達方法是以時間為順序,有詳有略。
7.*藏戲
《藏戲》開頭運用了三個排比反問句,它的作用是強調藏戲的三個特點,強烈表達作者對藏戲藝術魅力的驚嘆。文章還運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唐東傑布是藏戲的開山鼻祖。
不同的地方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樣式,如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浙江的越劇,四川的川劇。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說明文。作者用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舉例子等方法,介紹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9.*和田的維吾爾
《和田的維吾爾》運用了對比的寫法,作用是突出了維吾爾的豪氣與樂觀,運用了首尾呼應的方法,文章出現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反問。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1.本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寫的一篇回憶錄,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害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全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使整篇文章顯得緊湊,同時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記在心裡的感情。
2.本文按時間順序寫了四件事:(1)被捕前,李大釗同志堅持革命工作。(2)被捕時,李大釗同志從容鎮定。(3)法庭上,李大釗同志與敵人作斗爭。(4)被害後,李大釗的妻兒悲傷的情形。
3.課文前後照應,作用: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4.理解句子
(1)那年春天,父親夜裡回來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
體現了他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
(2)局勢越來越嚴重……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
李大釗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體現了他堅決無私和大無畏的精神。
(3)他們奪下父親的手槍……父親保持著他慣有的嚴峻態度……
表現了李大釗在敵人面前的鎮定、從容和大無畏的精神。
(4)在法庭上……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沒戴眼鏡」和「亂蓬蓬的長頭發」說明了李大釗遭受了苦刑;「平靜」說明了他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依舊堅強;「慈祥」表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護。
(5)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對革命事業的信心……
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充滿信心,所以在極端困難、危險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不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他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傷為力量。
12、為人民服務
1《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於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會議上所做的演講,是一篇議論文。
2.文章從三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1)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2)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3)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3.解釋詞語
固:本來 或:有的 於:表示比較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1.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他的作品還有:《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本課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爐,是因為她十分寒冷,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噴香的烤鵝,是因為她十分飢餓,渴望得到食物;最後擦燃整把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是因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飛走,遠離寒冷、飢餓、痛苦。
3.文章之所以打動,是因為作家巧妙的表達方法: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想和殘酷的現實交替出現。
4.寫出下面兩段話的理解。
(1)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離開人世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就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
(2)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曾經」指的是火柴擦燃後的幻想。前一個「幸福」指小女孩臨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過的,是幸福的;後一個「幸福」指小女孩死後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
15、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契訶夫,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2.本文由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凡卡的回憶和想像三部分穿插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過吃不飽,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負三方面寫了學徒生活的痛苦,並回憶了鄉下生活的兩個情景:爺爺守夜的情景和過聖誕節的情景。
3.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是:
(1)講凡卡的悲慘遭遇時,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寫信過程中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插組成;
(2)採用了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3)課文以凡卡的夢結尾,暗示了他願望的破滅,給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們對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憤怒。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1.本課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和人格。
2.文章採用倒敘的手法。
3.理解句子:
(1)這種可貴的性格和高遠的追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
這種可貴的性格和高遠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堅定、剛毅,有遠大執著的追求。
這項偉大的自然發現:是指居里夫人發現放射性元素鐳。
人生意義的發現: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年輕美貌,金錢名利,而在於為科學作出貢獻,為人類作出貢獻。
(2)他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這個句子採用「從……變成……」的句式,這種「變」不是一般的變成,而是一種人生價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飛躍。四個「變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奮鬥了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績。
4.課文為什麼以「跨越百年的美麗」為題?美麗的含義是什麼?
(1)答:「百年」是虛指,意即「永恆」,她的偉大發現對社會的貢獻永恆。她的優秀品質和人格精神永存。
(2)美麗的含義:美麗不僅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容貌,也不光是她偉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學精神———對科學執著追求,為科學奉獻終身,以及淡泊名利。
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1.課文主要用事實論述了人要善於觀察,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2.課文的寫作思路是: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3.理解句子。
(1)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要敏銳地發現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決問題。
(2)最後把「?」拉直成「!」找到真理。
這里的「?」和「!」各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
「?」指發現問題。「!」通過探索,解決了疑問,發現了真理。好處:把一個抽象的道理,用直觀形象的方法進行表述,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
這句話用「只要……就……」這樣的句式說明了「科學並不神秘」,「真理並不遙遠」。發現真理的前提條件就是「見微知著,能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問題,看到本質,並不斷探索」。
③ 如何評價小學語文的朗讀背誦能力
摘要:閱讀與背誦是語文學科中的主體內容,它貫穿於語文教學的整個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背誦習慣,教給學生科學的背誦方法,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語文教學;背誦能力;習慣培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對於小學生的背誦要求是: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160篇段。然而,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只注重了識字教學和品讀感悟教學,而忽視了學生背誦能力的培養,學生根本達不到課標規定的背誦要求。那麼,語文教師怎樣才能使學生對背誦優秀詩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背誦效率呢?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背誦習慣
1.培養認真背誦的習慣。首先,表現在背誦的時候能夠聚精會神,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背誦的詩文上,防止漫不經心、匆匆過目、不求甚解的背誦。這要求教師從低年級培養學生抵制外界干擾的能力,形成專心背誦的習慣。認真背誦的習慣越好,背誦的效果也越好。
2.培養一邊背一邊想的習慣。「熟讀精思,學而不思則罔。」學起於思是我國傳統的閱讀經驗。背誦離不開動腦思考,沒有思維的背誦,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背誦主要是靠思維接受文章的信息,思維是影響背誦效果的極為重要的一個條件。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經驗的教師都會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發展學生的思維。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在背誦時邊背邊琢磨或背後掩卷而思,慢慢地就會養成一邊背誦一邊想的習慣,這樣背誦效果非常好。
3.主動克服背誦困難的習慣。背誦過程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為他們在背誦中往往會遇到種種困難:有的是屬於語言文字的理解方面的,有的屬於知識方面的。這就需要學生不怕困難,想盡辦法克服困難。如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翻查工具書,不理解的問題向別人請教,解決背誦中的問題,在這種自覺的背誦活動中,學生的意志得到磨礪,背誦的信心得到增強,背誦的能力得到提高。
4.培養課外背誦的習慣。學生背誦能力的培養,首先是在課內憑借課文學會背誦。但是,課內背誦時間、數量都很有限,需要靠課外背誦來擴大背誦量,進一步提高背誦能力。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增益於課外」。課外背誦為學生開辟了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鞏固課內學習,培養背誦能力的廣闊天地。然而,課外背誦不像課內那樣,有規定的時間和內容,是在一種寬松自由的狀態下進行的。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主動的學習態度,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學生一旦養成課外背誦的習慣,將會終生受益。
二、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
1.利用繪畫,快樂背誦。有些優秀詩文,意境很美,文章里包含著詩、情、畫、意。在背誦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把課文內容用畫筆描繪下來,雖然有的學生畫技不是很好,但這樣可以使背誦內容形象化,降低了背誦的難度,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背誦興趣。
2.情境表演,讓學生體會背誦之樂。教師可以創造輕松、愉快的背誦環境,把學生從枯燥的背誦中解放出來,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背誦。有些詩文在背誦之前,不僅告訴學生要進行情境表演,還要評選表演明星。教師對背誦的內容再適當點撥,學生就能認真背誦,積極排練,然後進行課堂表演。利用這樣的形式進行背誦,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背誦興趣,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培養學生的背誦能力,鞏固背誦內容。
3.目標分層,讓學生體會成功之樂。收獲成功,是激發學生繼續學習興趣的動力。在背誦過程中,教師設立不同的背誦目標和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成功。比如優秀生,由於他們的基礎好,思維反應敏捷,背誦也快,就應鼓勵他們不要滿足於現狀,而是要設立新的目標,使他們更上一層樓。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妨幫助他們定一個更為實際可行的目標,比如,長一點的文章可分幾次背,每次背誦的錯誤不多於5個,並在他們達到目標時給予及時表揚和鼓勵,從而使學生對背誦產生興趣,充滿自信,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背誦。
4.師生互背,調動學生的背誦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背誦能力的培養,啟發於低年級,得益於高年級。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背誦時有畏難情緒,教師可以把背誦的詩文示範性地背給學生聽,然後再要求學生背,在課堂上師生相互比一比,看誰能既有感情,又能准確流利地背誦下來,這樣學生的背誦興趣一下子提高了,而且會產生一種想要背誦的渴望,這種強烈的渴望之情一直延續下去,將終身受益。
三、指導學生掌握背誦的方法
1.利用聯想法指導背誦。聯想就是搭起一座記憶的橋梁,利用我們熟悉的事物去連接新的信息,並能節約時間並強化記憶效果的方法。在背誦的過程中,聯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指導學生背誦三年級《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時,我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找出和課文內容相關的聯系點,然後讓學生聯想這些相關的知識點,對課文內容進行集中背誦,避免死記硬背,從而使課文內容記憶深刻。學會聯想的方法,不但有助於背誦,而且有助於迅速回想起所背的內容。
2.利用多媒體指導背誦。許多優美的詩文,圖文並茂,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圖文結合,為學生創設情境,使背誦內容形象化,可以增強背誦的效果。如指導學生背誦古詩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動畫的特點,將古詩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通過觀察、朗讀、想像,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詩的意境,就會牢固地記住古詩的內容。再如,指導一年級學生背誦《春天來了》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春天美麗景象的視頻,美麗的畫面、生動的解說,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對背誦的內容一目瞭然,毫不費勁就能背誦會全文。
3.利用肢體語言指導背誦。在背誦詩文中,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有利於幫助學生准確、深刻地理解背誦的內容,形象生動地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地提高背誦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指導三年級學生背誦《讓我們盪起雙槳》這篇課文時,要求學生一邊背一邊用雙手搖槳,用眼睛欣賞北海公園紅牆綠樹,白塔倒映的美景,用點頭、微笑釋放快樂的心情。肢體語言把學生引領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中去了,背誦效果自然非常好。
總之,語文教師應該把學生背誦能力的培養置於閱讀教學之中,放在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高度,不斷地探索行之有效的背誦方法,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④ 小學人教版語文所有要求背誦課文,詩詞
1.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2.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4.詠鵝 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5.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6.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7.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8.登鸛鵲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9.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11.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12.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13.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14.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5.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16.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1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20.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21.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葯成,
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
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
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
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
凄愴摧心肝。
22.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23.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24.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25.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26.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27.秋浦歌 李白
白發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28.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29.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30.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31.贈花卿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32.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33.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34.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35.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柢。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36.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37.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38.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39.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40.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41.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42.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43.塞下曲 (其一) 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其二)盧綸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44.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45.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還有晴。
46.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47.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
48.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49.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50.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51.憫農 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52.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53.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54.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55.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56.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57.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58.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
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
鳧燕滿回塘。
59.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60.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61.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6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63.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朝曦迎客艷重岡,
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
一杯當屬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廟。
)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64.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65.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66.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67.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68.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69.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7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71.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72.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73.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聞鷓鴣。
74.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當汴州。
75.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76.墨梅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77.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78.朝天子 詠喇叭 王磐
喇叭,
嗩吶,
曲兒小,
腔兒大。
官船來往亂如麻,
全仗你抬身價。
軍聽了軍愁,
民聽了民怕,
那裡去辨什麼真共假?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
吹傷了那家,
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79.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
任爾東西南北風。
80.已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⑤ 背誦小學語文課文有什麼訣竅
抄誦法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背誦詩詞或短文時,可以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幾句抄幾句;最後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讀再抄,抄完再讀。
這樣下來,不僅會背也可以順利完成古詩文的默寫要求一舉兩得。
情節法
記住要背內容中表示時間、方位順序的詞語。掌握事情的發展過程、結果等具體情節,據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比如背誦《觀潮》三四段結合觀潮時間變化、潮水位置變化、人群反應變化順序的詞:午後一點左右,遠處.....人聲.....;過了一會.....響聲...人群....;再近些,白浪....;浪潮越來越近........,大家.......
按照這樣列出關鍵詞,對應填空就更容易背誦了。
人物法
記住文章中依次(或分類)出現的幾個人物,這樣憶人思情,憶人思言,就有助於理解與背誦。
情境法
創設具體情境,根據情境熟讀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優美的詩歌與散文,運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門山》《江南春》《敕勒歌》《錢塘湖春行》等,我們可以繪畫出多幅圖畫,根據圖回憶,圖文結合,快速有趣地借圖成誦。
對比法
把課文中具有對比的部分找出來,記住這個對比的性質、特點、作用,就容易背誦了。
如背誦《大自然的聲音》第二段,抓住風的特點(大自然的音樂家),當他翻動樹葉時,樹葉像歌手........;當微風拂過時,像呢喃細語.......;當狂風颳起時,像雄偉的樂曲.......
這樣,從比較中抓住了特點,背得快,記得牢,有效果。
問題法
提出幾個具有連貫性、系統性的問題,根據問題答案的順序,記取背誦內容。
如《走遍天下書為侶》第七段:
①首先「我」會思考什麼?
(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麼這樣做;作家為什麼這樣寫?)
②然後「我」會怎樣做?
(續寫--回頭品味--讀其他部分內容找到別忽略的東西--列單子。)
③最後「我」還要做什麼?
(關於作者的想像:怎樣的人?怎樣的生活經歷....)
利用這三個問題,同學們就能正確而快捷地背誦出這一段了。更多知識點可關注下北京新東方小學全科教育的小學語文系列課程。
⑥ 小學語文的背誦技巧
背誦小方法; 1.多讀課文 保證課文字音都讀正確 2.反復記憶 不斷地背誦 找到不連貫的地方 3加強練專習屬 再把生疏的地方反復進行練習【注意;一定要反復記憶練習 每天過一遍 持之以恆 多復習 這樣一輩子都記得】
⑦ 怎樣指導小學語文背誦
背誦精美的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傳統方法,要學好語文,必須背誦一定量的優美課文。從我們語文教學的實踐來看,熟讀,背誦,對於詞彙的積累,語言的形成,甚至對於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正說明了熟讀背誦的重要性。
既然背誦在語文學習中佔有如此高的地位,我們應該大力地提倡背誦,但現今小學的教育中卻存在著這樣的一派景象:一群依偎在書包旁的孩子們,蹲坐在各教室門口,手裡捧著一本語文書,含糊不清地朗讀著優美的詩歌、文章。這群被所謂的關晚學的孩子是他們不願背書嗎?不是。他們知道沒有把該背誦的課文背誦完成將受到老師的批評,他們也不願意晚上留下來繼續受折磨。但為何卻有那麼多學生遭受如此待遇呢?原因在於學生沒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背誦方法,老師沒有教給學生這些必要的方法。經過幾年的探索,積累,總結了以下幾點背誦的方法:
一、熟讀成誦法
熟讀為了記憶,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於小學生而言,熟讀便是通向背誦最直接的方法。有的學生成績不是很理想,但通過一段時間的熟讀課文,就會有所進步,所以,熟讀課文是至關重要的。熟讀課文,要做到邊讀邊思考,這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一些一開始難以領會的詞句在讀的過程中將慢慢理解消化。在讀的過程中,特別是一些語言優美、描寫入微、含義深刻的課文,更應該通過多讀多思的方式,將課文理解透,在此基礎上,就算是一篇篇幅比較長的文章要你背誦,你也會出口成章。熟讀成誦法,對於平時帶有點口吃的小學生來說,簡直就是福音。記得我們班級當中有一位帶有口吃的學生,與其他同學交往自信心不足,因為他的缺陷。我要求他每天必須熟讀一篇優美的課文,直至能流利背誦為止,不到一個學期,那位學生竟然會在課堂上大膽地舉手要求來朗讀課文,並且我發現他的口吃已不復存在,替代那的是一口標准流利地有感情朗讀。
二、摘抄式背誦法
「摘抄式背誦法」不是讓你把課文拚命地抄下來然後再背誦,而是要求把重點的,難寫難記的關鍵詞,摘抄下來,可以抄每段的開頭幾個詞語,也可以抄錄重點句中的重點詞,邊背邊想,為背誦提供了很多方便。
如在讓學生背誦《草原》這一課的第一自然段時,我要求學生摘錄每句的開頭幾個字,以便於背誦。如「那裡的天」、「在天底下」、「四面」、「羊群」、「那些小丘」、「這種境界」等等一些提示性的詞語,都要求學生寫下來,背的時候就看著這些提示性詞語,學生能輕松自如地把第一自然段背誦完。
三、提綱式背誦法
顧名思義,要求在有課文提綱的前提下,進行記憶背誦。這個文章的提綱,可以老師給學生提供,有的課文結構非常清晰,環環相扣。如游記型課文《記金華雙龍洞》,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板書:
金華――羅店――路上(映山紅、油桐、沙土、新綠、溪流)――洞口(突兀森郁)――外洞――孔隙(泉水的來路,孔隙的大小,進出洞的辦法)――內洞(光線,雙龍,石鍾乳,泉是上源)――出洞
這樣的一個提綱,很容易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找到路,為提高背誦的質量創造了一定質量的條件。如果沒有了提綱,學生的背誦便無從下手,給教學效果帶來一定的影響。
四、區段整篇法
對於學習基礎比較差,難以面對大篇幅的文章而整篇背誦的話,「區段整篇」背誦法將是最好的選擇。看到一篇優美的文章而需要背誦時,我們不妨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來背誦,等把你喜歡的背誦完了,再時把那些分開的段落再聯合在一起來背,這樣可以節省很多背誦的時間,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分成若干個層次去背,然後連接成段;而篇幅較長的文章可分成一段一段加以背誦,最後連綴成篇。這樣的背誦,提高了學習效率。
班級中總有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不妨讓他們先背幾句試試,等能流利地背誦這幾句時再連起來試試,這樣地層層遞進背誦既減輕了學困生的背誦負擔,又消除了他們面對大篇文章背誦的心理恐懼。
五、逐句延伸法
背短文或詩歌,可從開頭逐句延伸背誦,即背會第一句,背第二句時把第一句帶上,背會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時再把第一、二句帶上,知道會背出一整段,進而延伸到會背出整篇課文。
六、歌曲吟唱法
這個方法運用在古詩詞背誦,我在教學古詩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有感情地讀,通過讀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還要求學生會唱詩。「古詩吟唱」即以唐詩宋詞為內容,將古代詩詞以優美的歌聲展示出來的一種新型文化表現形式。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對於唱詩存在著十足的新鮮感,學生樂意學,也樂意唱,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在學唱中,學生早已將古詩熟記在心了。就算「背」不出,照樣能「唱」出來。
這種歌曲吟唱法在學生的演繹中變的鮮活起來,傳統的文化慢慢地熏陶著他們幼小的心靈,並且營造一個極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
⑧ 如何指導小學語文背誦
背誦精美的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傳統方法,要學好語文,必須背誦一定量的優美課文。從我們語文教學的實踐來看,熟讀,背誦,對於詞彙的積累,語言的形成,甚至對於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正說明了熟讀背誦的重要性。
既然背誦在語文學習中佔有如此高的地位,我們應該大力地提倡背誦,但現今小學的教育中卻存在著這樣的一派景象:一群依偎在書包旁的孩子們,蹲坐在各教室門口,手裡捧著一本語文書,含糊不清地朗讀著優美的詩歌、文章。這群被所謂的關晚學的孩子是他們不願背書嗎?不是。他們知道沒有把該背誦的課文背誦完成將受到老師的批評,他們也不願意晚上留下來繼續受折磨。但為何卻有那麼多學生遭受如此待遇呢?原因在於學生沒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背誦方法,老師沒有教給學生這些必要的方法。經過幾年的探索,積累,總結了以下幾點背誦的方法:
一、熟讀成誦法
熟讀為了記憶,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於小學生而言,熟讀便是通向背誦最直接的方法。有的學生成績不是很理想,但通過一段時間的熟讀課文,就會有所進步,所以,熟讀課文是至關重要的。熟讀課文,要做到邊讀邊思考,這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一些一開始難以領會的詞句在讀的過程中將慢慢理解消化。在讀的過程中,特別是一些語言優美、描寫入微、含義深刻的課文,更應該通過多讀多思的方式,將課文理解透,在此基礎上,就算是一篇篇幅比較長的文章要你背誦,你也會出口成章。熟讀成誦法,對於平時帶有點口吃的小學生來說,簡直就是福音。記得我們班級當中有一位帶有口吃的學生,與其他同學交往自信心不足,因為他的缺陷。我要求他每天必須熟讀一篇優美的課文,直至能流利背誦為止,不到一個學期,那位學生竟然會在課堂上大膽地舉手要求來朗讀課文,並且我發現他的口吃已不復存在,替代那的是一口標准流利地有感情朗讀。
二、摘抄式背誦法
「摘抄式背誦法」不是讓你把課文拚命地抄下來然後再背誦,而是要求把重點的,難寫難記的關鍵詞,摘抄下來,可以抄每段的開頭幾個詞語,也可以抄錄重點句中的重點詞,邊背邊想,為背誦提供了很多方便。
如在讓學生背誦《草原》這一課的第一自然段時,我要求學生摘錄每句的開頭幾個字,以便於背誦。如「那裡的天」、「在天底下」、「四面」、「羊群」、「那些小丘」、「這種境界」等等一些提示性的詞語,都要求學生寫下來,背的時候就看著這些提示性詞語,學生能輕松自如地把第一自然段背誦完。
三、提綱式背誦法
顧名思義,要求在有課文提綱的前提下,進行記憶背誦。這個文章的提綱,可以老師給學生提供,有的課文結構非常清晰,環環相扣。如游記型課文《記金華雙龍洞》,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板書:
金華――羅店――路上(映山紅、油桐、沙土、新綠、溪流)――洞口(突兀森郁)――外洞――孔隙(泉水的來路,孔隙的大小,進出洞的辦法)――內洞(光線,雙龍,石鍾乳,泉是上源)――出洞
這樣的一個提綱,很容易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找到路,為提高背誦的質量創造了一定質量的條件。如果沒有了提綱,學生的背誦便無從下手,給教學效果帶來一定的影響。
四、區段整篇法
對於學習基礎比較差,難以面對大篇幅的文章而整篇背誦的話,「區段整篇」背誦法將是最好的選擇。看到一篇優美的文章而需要背誦時,我們不妨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來背誦,等把你喜歡的背誦完了,再時把那些分開的段落再聯合在一起來背,這樣可以節省很多背誦的時間,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分成若干個層次去背,然後連接成段;而篇幅較長的文章可分成一段一段加以背誦,最後連綴成篇。這樣的背誦,提高了學習效率。
班級中總有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不妨讓他們先背幾句試試,等能流利地背誦這幾句時再連起來試試,這樣地層層遞進背誦既減輕了學困生的背誦負擔,又消除了他們面對大篇文章背誦的心理恐懼。
五、逐句延伸法
背短文或詩歌,可從開頭逐句延伸背誦,即背會第一句,背第二句時把第一句帶上,背會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時再把第一、二句帶上,知道會背出一整段,進而延伸到會背出整篇課文。
六、歌曲吟唱法
這個方法運用在古詩詞背誦,我在教學古詩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有感情地讀,通過讀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還要求學生會唱詩。「古詩吟唱」即以唐詩宋詞為內容,將古代詩詞以優美的歌聲展示出來的一種新型文化表現形式。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對於唱詩存在著十足的新鮮感,學生樂意學,也樂意唱,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在學唱中,學生早已將古詩熟記在心了。就算「背」不出,照樣能「唱」出來。
這種歌曲吟唱法在學生的演繹中變的鮮活起來,傳統的文化慢慢地熏陶著他們幼小的心靈,並且營造一個極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
⑨ 小學語文的背誦有意義嗎
記住,任何時候背誦都是有意義的。
比抄寫有意義,比不停的做題有意義。
可能普通人在長達一生的生涯中,和別人交流用的都是上學時記憶背誦的東西。
想下你最近背誦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