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語文課本中的魯迅作品有哪些(人教版)急!!!!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課本第九冊:《少年閏土》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迴文課本第一冊答:《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社戲》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阿長和<山海經>》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四冊:《魯迅自傳》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五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故鄉》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藤野先生》、《孔乙己》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吶喊》自序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祝福》、《拿來主義》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記念劉和珍君》、《燈下漫筆》(節選)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四冊:《葯》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五冊:《阿Q正傳》
『貳』 求魯迅初中(人教版)篇目總結
初中語文課本魯迅文章編排淺談
蘇州市陽山實驗學校 姚建平
這些天,有一個想法,這一想法,在我顯得是那麼的難,以至於我自己也感覺無從下手。這一想法就是去思考語文課本中魯迅文章的編排的合理性探究以及魯迅文章在現行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本中的意義。
先從九年級談起,九年級選編魯迅的文章有三篇,分別是《故鄉》(選自《吶喊》)、《藤野先生》(選自《朝花夕拾》)、《雪》(選自《野草》),這三篇文章,就這三篇文章來看,分別有選編的目的和意義存在。
在九年級上課本第二單元里,選編《故鄉》,並且把《故鄉》作為第一篇,足見魯迅文章的重要。而本單元是讓學生學會讀書,感悟品味和欣賞,強調文學是人學,小說是生活的教科書,文學是人學,所以讀文學作品就是讀自己、讀社會、讀人生。這些又必須建立在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深入感悟、品味和欣賞的基礎上。對文學作品濃厚的文化內涵、情感表達的方式,以及語言藝術的特色,應該是閱讀文學作品的基本要求。編排《故鄉》在九年級上第二單元,也是小說單元,就是為了讓學生來感悟品味《故鄉》中的深層文化內涵,情感表達的方式。在《故鄉》中,魯迅通過回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三個片段,刻畫了以潤土為代表的系列在社會變革過程中行為意識和情感扭曲的人物。通過學習,九年級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去把握品味自己所生活的現代社會的幸福感。本篇課文,魯迅在最後表達了自己對希望的理解,學生通過學習,亦可以和自己進行比較,確定自己的發展目標,明確自己以後的人生路程。
可以說《故鄉》放在這里是很適合初中尤其是初三學生的發展的。對學生的教育方向和重點,也應該放在讓學生通過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後,去品讀文章的現實意義,進而指導自己的人生。
在九年級下語文書中,同樣是第二單元第一篇文章,但本單元的標題是迅速捕捉閱讀信息,掌握基本信息的能力,能在單位時間內盡可能多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提高閱讀效率。
在本單元課文中,《藤野先生》課文材料眾多,表現了魯迅自己中青年時代的心路歷程和魯迅在日本求學時所碰到的令他難忘的老師藤野先生,魯迅抓住藤野先生的語言和行動表現藤野先生的精神和人格。在本文中,魯迅著重表現藤野先生對自己在學業和生活上的幫助,由藤野先生的平等對待學生聯想到自己應該為了國家和民族而努力改變國人的面貌。對今天的學生,教育意義也是深遠,在這篇文章中,魯迅沒有教育式的語氣,而是通過自己的愛國主義的滲透,在無形中感染著當時的讀者和今天的學生,非常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本文編排在九年級下第二單元,對經濟開放和經濟高速發展前提下的現在學生有著編者的明確的目的,我們的學生無論如何,都要尊敬自己的老師,都要以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為重,無論我們去從事哪一行,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心中都要存有愛國主義情感。
所以,我感覺在九年級下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此文意義在現實中最為顯著。想到了一句歌詞: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魯迅就是這樣,這也是本文最大的教育意義。
在九年級下冊書的第五單元,教材專門開設了一個魯迅文章探究課單元,就是一篇魯迅的文章《雪》和四篇關於《雪》的評論文。在這個單元中,魯迅在語文教學中的的地位更加突出的顯現出來了。在所有初中教材中,沒有哪一位作者的作品如此重要,沒有哪一篇文章被如此評論,沒有哪一單元如此安排內容。只有一個單元,一篇文章,一個作家。在以前的人教版也沒有這樣。這足以證明魯迅文章的意義和作用,這足以讓我們來站在魯迅的高度來申時本單元,本冊書和初中的教學任務。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與畢業班學生的發展密切相關,也與單元學習目標密切相關,最後一單元的要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文學作品通過形象來反映生活、表達感情,所以更容易產生不同的理解。為了讓學生的思想靈活,表達不同觀點,且能夠有理有據,所以編者設計了本單元。是針對同一對象,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分析它,讓學生得出不同結論,克服學生單一的片面的僵化的思維模式。同時,指導學生深刻理解魯迅的文章,不要流於表面,而要進行咀嚼品位。當然,還要鍛煉學生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具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而要完成這些任務,最好的方式就是藉助於魯迅的文章,讓學生與魯迅對話,理解魯迅比較深刻的文章,在學生的心中形成自己的理解,並且讓學生把自己的理解與其他批評家對《雪》的認識分析進行比較,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明確自己的不足,再進行整理,修改,最後使自己的評論文章完善起來。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看,初中語文教材最後一單元安排魯迅的文章,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升華,亦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總結。當然,不盡如此。
在《雪》中,魯迅用了繪畫上的兩種筆法,對自己所認識的朔方的雪和江南的雪進行描述,表達對少年時期的生活和中年時期的生活的看法。其中對雪的描述中,傾注了作者魯迅的很多思想,很是值得學生去推敲去玩味品讀。本文在內容、寫法、思想等方面都很有內容去挖掘,在這里,用這種方式來指導學生做這些,教育意義不言自明,可以這樣說,本文以及本單元的設計是恰倒好處。
在初二年級的語文課本中,魯迅的文章只在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有一篇文章,就是《孔乙己》。這一單元單元標題為小說之林。屬於小說單元。
把魯迅文章如此安排,就是為了讓學生從閱讀小說過程中,了解小說的豐富內容,並理解小說中謳歌美好、神聖、庄嚴,鞭撻社會生活中的醜陋、污穢、邪惡……可以說,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為小說表現的對象。小說的表現力極強,三言兩語,便能寫活一個人物,短短幾百字,便能折射一個時代。通過小說的閱讀,更好地認識社會,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孔乙己》選自《吶喊》是魯迅在「五四」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孔乙己作為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裡人們嘲笑的對象,從而暴露當時的社會普遍的問題。
八年級學生在心理上處於急劇變化階段,正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教育學生時,語文教師就可以通過《孔乙己》這篇文章對學生進行教育,防止因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而導致心理發生畸變。在這一點上,八年級安排本篇文章可謂用心良苦,其教育導向也把握到位。
在這篇文章中,《孔乙己》的寫作技巧也可以讓學生學習積累,指導學生正確認識魯迅文章的寫作技巧,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在對比中對孔乙己的描寫運用動作、神態,刻畫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只有通過正確合適的技巧和方法,文章的人物才可以鮮活起來。
孔乙己這樣的人物在魯迅筆下是誇張和扭曲的,在當時的社會形勢下,孔乙己這樣心理畸變的形象其實很多,但魯迅只是以小說為手段,在典型環境中樹立典型人物,深刻揭示當時的社會現實。有很多學生會聯想到自己的周圍,在自己周圍也有這樣那樣的「孔乙己」,其實,有許多現實中的人也會被自己的遭遇而心理扭曲。
把這樣的文章放在身體和心理都處在關鍵期的八年級,其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深遠。
七年級語文課本中的魯迅文章有兩篇,其中一篇在七上第三單元篇目為《社戲》,另一篇在七下第二單元篇目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兩篇文章很是適合七年級的學生,這些學生剛從小學升到初中,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沒有過多的理性思考,所以比較適合七年級的學生。
七年級上第二單元對學生的要求是了解民俗風情,在斑斕多彩的中華文化中,中國的民間習俗和傳統節日雖平常,但加入了人的活動後,這些民俗活動就顯得熠熠生輝。魯迅的《社戲》就是如此。
在《社戲》中,魯迅寫了「我」十一二歲時在平橋村夜航到趙庄看社戲的一段生活經歷,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達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些主題,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都是非常容易理解且感興趣。
教師在給七年級學生上這一課時,應重視描寫手法和人物的美好形象。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在這樣的文章中,學生可以讀進去,也有自己的想法。當然,小說的語言也很幽默,這也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七年級下冊書選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與七上的安排大致相似,也是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更多感性的理解,因為本冊書第二單元單元標題為「童年趣事」,而本文就正是魯迅自己小時讀書的一段經歷,這對學生來說,定可以感興趣,也可以了解到魯迅那個時代學生的艱辛。同時可以理解自己的身邊的一些事情,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和靈活性。在本文中,最重要的是給學生快樂,從文章中去尋找快樂,在生活中體驗快樂,在身邊發現快樂。在快樂中健康成長。這是本文對七年級學生的最大的教育意義。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也有很多寫作技巧值得讓學生注意,主要的有如何敘事寫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如何突出文章的中心,如何使語言生動等。都是可以去讓學生去練筆去作文。
綜合來看,初中語文課本中的魯迅文章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抓住各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二是逐步加深,不斷增強理性思考的因素。三是在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范圍內,所選文章的內容還算簡單。四是注重所選文章的趣味性。
『叄』 初中語文課本中魯迅的文章都有那些
小說有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朝花夕拾》,社戲《朝花夕拾》,故鄉《吶喊》,孔乙己《吶喊》 藤野先生《朝花夕拾》 阿長與山海經《朝花夕拾》
議論文有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散文
雪《野草》
『肆』 收錄在中學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
魯迅的《一件小事》、《祝福》、《葯》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在各種版本的語文課本中慢慢淡出。
『伍』 人教版語文書初一到初三學過魯迅的哪些文章
七上《風箏抄》選自散文詩集《野草》七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散文 《朝花夕拾》 《社戲》是散文 八上《阿長與<山海經>》選自散文《朝花夕拾》 八下《藤野先生》選自散文《朝花夕拾》《雪》是散文詩 九上《故鄉》是小說。
『陸』 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課本的魯迅作品都有哪些
《一件小事》、《故鄉》、《社戲》、《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版》、《葯》、《〈吶喊〉權自序》、《祝福》、《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己》、《狂人日記》、《阿Q正傳》
在2000年新編的語文教材中魯迅作品增加了《阿長與<山海經>》、《魯迅自傳》、《燈下漫筆》(節選)、《流產與斷種》等篇目,《阿Q正傳》由節選改為全文,並附加了《〈阿Q正傳〉成因》一文,
『柒』 初中語文課本中的魯迅作品有哪些(人教版)急!!!!
人民教育出版社抄,小學語文課本第九冊:《少年閏土》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社戲》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阿長和<山海經>》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四冊:《魯迅自傳》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五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故鄉》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藤野先生》、《孔乙己》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吶喊》自序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祝福》、《拿來主義》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記念劉和珍君》、《燈下漫筆》(節選)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四冊:《葯》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五冊:《阿Q正傳》
『捌』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哪些是魯迅的作品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課本第九冊:《少年閏土》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社戲》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阿長和<山海經>》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四冊:《魯迅自傳》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五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故鄉》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藤野先生》、《孔乙己》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吶喊》自序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祝福》、《拿來主義》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記念劉和珍君》、《燈下漫筆》(節選)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四冊:《葯》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五冊:《阿Q正傳》
『玖』 初中語文學過哪些魯迅的課文
人民教復育出版社,初中語制文課本第一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社戲》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阿長和》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四冊:《魯迅自傳》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五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故鄉》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藤野先生》、《孔乙己》
『拾』 中小學(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本中有哪些魯迅的文章
小學課本:《少年閏土》
初中課本:
第一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第三冊《社戲》、《故鄉》
第四冊《孔乙己》
第五冊《論雷峰塔的倒掉》
第六冊《藤野先生》
高中課本:
第一冊《吶喊》自序
第二冊《祝福》、《拿來主義》
第三冊《紀念劉和珍君》、《燈下漫筆》
第四冊《葯》
第五冊《阿Q正傳》
高中語文讀本:
第一冊《孤憤》《未有天才之前》《我怎麼做起小說來》
第二冊《再論雷峰塔的倒掉》、《隔膜》、《一點比喻》、《搗鬼心傳》
第三冊《為了忘卻的紀念》、《春末閑談》
第四冊《狂人日記》
第五冊《阿Q正傳》的成因、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示眾》
魯迅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靈活,風格鮮明獨特,語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創作的作品,體裁涉及小說、雜文、散文、詩歌等。有《魯迅全集》二十卷1000餘萬字傳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對新中國的語言和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1921年發表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1918年5月15日發表《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
(10)人教版初中語文魯迅雪原文擴展閱讀:
魯迅的人物評價:
毛澤東(無產階級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金良守(韓國文學評論家):「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郭沫若(詩人、學者):「魯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類解放的國際主義者。」
竹內好(Takeuchi Yoshimi,日本文學評論家):「魯迅是現代中國國民文化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