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的資料
童年的發復現 對吧?
費奧多羅夫制(1873~1936),俄國兒童文學作家、莫斯科國立A.H.,柯西金紡織大學實用藝術系教授、蘇聯美術科學院通訊員士。其編著的資料集《伊·伊··列維坦:書信、文件與回憶》(回憶錄部分出版是名為《回憶列維坦》)是研究俄羅斯最偉大的抒情風景畫大師列維坦必備的最基本的資料匯編。
本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像力。
一個字一個字打的,希望被採納。O(∩_∩)O~
❷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原文人教版
菜園小記
作者:吳伯蕭 文體:散文 作者簡介:吳伯蕭(—1982)原名熙成,筆名山屋、山蓀,是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和散文家。1906年3月13日生於山東省萊蕪市吳花園村,1982年8月10日病逝於北京。吳伯蕭從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資聰慧,十四歲便考入曲阜師范。1924年畢業後,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三代孫孔德成的英語教師。1925年,因不滿封建婚姻,婚後三天即離家出走,暑期考入北京師范大學英語系。1931年師大畢業,在青島大學(現為山東大學)當過三年多校長辦公室職員,之後在簡易濟南鄉村師范當過一年半教務主任兼國文教員。抗戰前,還在山東省教育廳擔任過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員、萊陽簡易師范學校校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滿懷報國之志,毅然放棄了優裕的生活,於1938年4月投奔革命聖地延安,先在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一大隊政治班學習四個月,後到晉東南前方工作,寫了《潞安風物》、《冰州行》、《響堂鋪》、《路羅鎮》等大量作品。1941年8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2年5月,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和整風運動,聆聽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思想境界有了很大提高。在延安期間,他先後擔任陝甘寧教育廳教育科長、文化協會秘書長、延安大學和華北大學教授,並發表了《戰斗的豐饒的南泥灣》、《一壇血》、《黑紅點》、《化裝》等大量反映當時抗戰軍民英勇斗爭的文章,後來這些文章由作家出版社收入在《煙塵集》中,於1955年出版。解放戰爭至建國後,吳伯蕭先後擔任了東北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東北師范大學副教務長兼文學院長;1949年7月,參加新中國第一次文代會,被選為中華全國文化工作者協會全國委員會理事,同時被任命為秘書長,後又連續擔任了東北教育學院副院長、人民出版社付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文聯委員、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務。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國參加「海涅學術會議」;1981年11月,年逾古稀的吳伯蕭又在英國進行訪問。 吳伯蕭同志一生鞠躬盡瘁,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更可貴的是他利用業余時間勤奮筆耕,以其精美的散文作品豐富了我國的文學寶庫。他自己曾說:「在文藝戰線上我只是一個民兵,寫作業余進行,不脫產。」事實正是如此,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餘,他撰寫了大量的充滿革命激情的散文,並翻譯過海涅的詩《波羅的海》,成為我國當代有突出成就和重大影響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書》、《黑紅點》、《北極星》、《忘年》、《吳伯蕭散文集》中。散文《南泥灣》、《一壇血》、《記一輛紡車》、《菜園小記》、《我沒見過長城》等,作為範文收入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其數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這些作品以其真摯深厚的情感,朴實動人的描繪,嚴謹縝密的結構,清麗洗煉的語言,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喜愛。正如他的戰友、文藝工作者張志民同志所說:「他的文章質朴、味厚,他把濃郁的感情揉進樸素的文字里,從不使用華麗的詞藻,從不多加一點可有可無的裝飾,那簡潔的語言,淡雅的敘述,象一位身穿土布衣褲、家做布鞋的村姑,她臉上沒有脂粉,但那種自然的美,那種天然的健康,比艷麗的濃妝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在幾十年革命征程中,吳伯蕭始終保持著黨的優良傳統,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對人民有著樸素深厚的感情。無論是當革命順利或受挫折時,還是個人愉快或苦惱時,都以黨的事業為重,樂觀向上,充滿信心。十年動亂期間,他被批鬥下放工廠,沒處交黨費,就自己作了一個紅布口袋,每月按時把黨費放在裡面,把向黨的匯報寫在小本子上。吳伯蕭人如其文,有著崇高的思想境界。他身居高位而不謀私利,在北京工作多年,一直住在一個大雜院里,經常和普通百姓一樣,上下班擠公共汽車,他秉性耿直,對人誠懇,從不計較個人恩怨。臨終時他對子女們說:「我死後不要給人民添任何麻煩,不通知親友,不舉行任何儀式,希望把骨灰撒在家鄉的泰山。」吳伯蕭同志作為一個有高尚情操、一身正氣的化名人,給我們留下了永恆的紀念。 寫作時間:1961年4月9日 內容: 種花好,種菜更好。花種得好,奼紫嫣紅,滿園芬芳,可以欣賞;菜種得好,嫩綠的莖葉,肥碩的塊根,多漿的果實,卻可以食用。俗話說:「瓜菜半年糧。」 我想起在延安藍家坪我們種的菜園來了。 說是菜園,其實是果園。那園里桃樹杏樹很多,還有海棠。每年春二三月,粉紅的桃杏花開罷,不久就開綠葉襯托的艷麗的海棠花,很熱鬧。果實成熟的時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聯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果園也是花園。那園里花的種類不少。木本的有薔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鳳仙,石竹,夜來香,江西臘,步步高,……草花不名貴,但是長得繁茂潑辣。甬路的兩邊,菜地的周圍,園里的角角落落,到處都是。草花里邊長得最繁茂最潑辣的是波斯菊,密密叢叢地長滿了向陽的山坡。這種花開得稠,有絳紫的,有銀白的,一層一層,散發著濃郁的異香;也開得時間長,能裝點整個秋天。這一點很像野生的千頭菊。這種花稱作「菊」,看來是有道理的。 說的菜園,是就園里的隙地開辟的。果樹是圍屏,草花是籬笆,中間是菜畦,共有三五處,面積大小不等,都是土壤肥沃,陽光充足,最適於種菜的地方。我們經營的那一處,三面是果樹,一面是山坡;地形長方,面積約二三分。那是在大種蔬菜的時期我們三個同志在業余時間為集體經營的。收成的蔬菜歸集體伙食,自己也有一份比較豐富的享用。 那幾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學習,戰斗的空隙里種蔬菜。 機關,學校,部隊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給。那個時候沒有提出種「十邊」,可是見縫插針,很自然地「十邊」都種了。窯洞的門前,平房的左右前後,河邊,路邊,甚至個別山頭新開的土地都種了菜、我們種的那塊菜地,在那園里是條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經有人侍弄過,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費太大的勞力(當然要費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澆澆水,出了九就能發出鮮綠肥嫩的韭芽。最難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個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亂石沉泥,石縫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石窠不大,但是積一窠水恰好可以澆完那塊菜地。積水用完,一頓飯的工夫又可以蓄滿。水滿的時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點像童話里的寶瓶,水用了還有,用了還有,不用就總是滿著。泉水清冽,不澆菜也可以澆果樹,或者用來洗頭,洗衣服。「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比滄浪之水還好。同樣種菜的別的同志,菜地附近沒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裡去挑,不像我們三個,從石窠通菜地掏一條窄窄淺淺的水溝,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澆了。大家都羨慕我們。我們也覺得沾了自然條件的光,彷彿幹活掂了輕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決心要把菜地種好,管好。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為了積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時候到大路上拾糞,那裡來往的牲口多,「只要動動手,肥源到處有」啊。我們請老農講課,大家跟著學了不少知識。《萬丈高樓從地起》的歌者,農民詩人孫萬福,就是有名的老師之一。記得那個時候他是六十多歲,精神矍鑠,聲音響亮,講話又親切又質朴,那老當益壯的風度,到現在我還留著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師,我們學種菜,種瓜,種煙。像種瓜要浸種、壓秧,種煙要打權、掐尖,很多實際學問我們都是邊做邊跟老師學的。有的學會烤煙,自己做挺講究的紙煙和雪茄;有的學會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醬能吃到冬天;有的學會蔬菜腌漬、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種菜是細致活兒,「種菜如綉花」;認真干起來也很累人,就勞動量說,「一畝園十畝田」。但是種菜是極有樂趣的事情。種菜的樂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時候,像蘇東坡在《菜羹賦》里所說的:「汲幽泉以揉濯,待露葉與瓊枝。 或者像他在《後妃菊賦》里所說的:「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西河南陽之壽。」種菜的整個過程,隨時都有樂趣。施肥,鬆土,整畦,下種,是花費勞動量最多的時候吧,那時蔬菜還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算種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給人很大的鼓舞。因為那希望是用成實的種子種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的,人勤地不懶,出一分勞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驗證不遠,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濕潤的菜畦吧,就從那裡會生長出又綠又嫩又茁壯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條播的行列整齊,撤播的萬頭攢動,點播的傲然不群,帶著笑,發著光,充滿了無限生機。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詩句吧,清新極了;老圃種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詩? 暮春,中午,踩著畦壠間苗或者鋤草中耕,煦暖的陽光照得人渾身舒暢。 新鮮的泥土氣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陣陣沁人心脾。一會兒站起來,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額頭的汗,看看苗間得稀稠,中耕得深淺,草鋤得是不是干凈,那時候人是會感到勞動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澆完了,三五個同志趁著皎潔的月光,坐在畦頭泉邊,吸吸煙;或者不吸煙,談談話;談生活,談社會和自然的改造,一邊人聲咯咯羅羅,一邊在談話間歇的時候聽菜畦里昆蟲的鳴聲;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發脈脈的香氣: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種真正的田園樂趣。 我們種的那塊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蔥、蒜,有白菜、蘿卜,還有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等等。衣諺說:「穀雨前後,栽瓜種豆。」「頭伏蘿卜二伏菜。」雖然按照時令季節,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但是除了冰雪嚴寒的冬天,一年裡春夏秋三季,菜園里總是經常有幾種蔬菜在竟肥爭綠的。特別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蘿卜紫的茄子,紅的辣椒,又紅又黃的西紅柿,真是五彩斑斕,耀眼爭光。 那年蔬菜豐收。韭菜割了三茬,最後吃了薹下韭(跟蓮下藕一樣,那是以老來嫩有名的),掐了韭花。春白菜以後種了秋白菜,細水蘿卜以後種了白蘿卜。園里連江兩臘、波斯菊都要開敗的時候,我們還收了最後一批西紅柿。天涼了,西紅柿吃起來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我們還把通紅通紅的辣椒穿成串曬幹了,掛在窯洞的窗戶旁邊,一直掛到過新年。 主要內容: 本文寫了勞動的美好。其實勞動是艱苦的,勞累的,不過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享受自己的成果時的確是愉快的,此時,回過頭來看勞動就會感到勞動是美好的。 寫作特色 1、即小見大的寫法。題為小記,寫的只是菜園,寫了種菜的感受和體會,卻放在了大生產運動的背景下,反映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偉大號召的巨大作用,表現了延安軍民熱愛勞動的崇高品質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 2、抒發了濃烈的思想感情。直接抒發的不多,作者善於把感情融會在記敘描寫之中。如菜園的環境描寫及種菜的各個環節的記敘和描寫都有無限喜愛的感情 4、 語言富有特色。 A准確生動,絢麗多彩。「花種得的好」——奼紫嫣紅;「莖葉」 ——嫩綠;「塊根」 ——肥碩;「果實」 ——多漿。十分准確 B、動詞疊字,生動形象,讀來十分親切。施施肥、培培土、澆澆水、抬抬手、吸吸煙、談談話 C、富有色彩美。青蘿卜、紫茄子、紅辣椒、紅黃西紅 D、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童話里的寶瓶」「新詩(擬人、比喻、排比、引用、反問「一首更新的詩」)」 E、使用家諺俗語。「瓜菜半年糧」「一畝園十畝田」具有生動性和表現力。
❸ 有沒有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的讀後感
《路旁的橡樹》這篇短文,是我在無意中看到的,但是這個小故事卻讓我內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容撼。
這篇短文,講述了人們在修築公路時,計劃將路修得寬闊而平坦。但在途中發現了一片不大的灌木林,為了讓那片灌木林不再消失,為了讓那些挺拔的橡樹不再倒下。施工隊花費了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臨時改變了計劃。繞過了那片灌木林,讓原本設計的筆直公路在一個地方突然彎曲成馬蹄形。人們保護環境,保護自然的意識從此處體現。
讀到這里,我聯想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小細節。雖然很不起眼,但也很重要。
有的人走在大街上,隨手將塑料瓶置於地上,這對於他來說也許是一件小事,但對於環衛工人來說要付出多倍的勞動和汗水,對於一個城市來說也是一個污點;有小朋友踐踏草坪,出於貪玩與嬉戲,這對於這些孩子來說無所謂,但是少一片小草,我們的城市就少一點綠色,少凈化了一些空氣;當我們漫步於操場、小區,隨手揪下一片綠葉,對於我們來並沒有什麼,但讓樹木多了一份痛苦,讓我們少了一絲陰涼。
這些都是生活中再小不過的事情,都是舉手之勞。而修築公路的人們為了保護環境,保護自然,不惜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把公路修成了馬蹄形。難道我們連這些舉手之勞都做不到嗎?
❹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8課《三顧茅廬》全文
8 三顧茅廬
劉備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實現統一中國的大業,但都沒有見著。
冬去春來,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都不同意。張飛嚷到:「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用一個麻繩就把他捆來了!」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張飛答應不再無禮,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裡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卧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出來開門的童子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階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諸葛亮翻了一個身,有朝里睡著了。有等里一個時辰,諸葛亮在悠然醒來,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諸葛亮分析了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後取勝的策略。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雲霧見到了青天。
諸葛亮出山後,劉備把他當做自己的老師,兩人同桌吃飯,同榻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劉備高興地對關羽、張飛說:「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
=可能會有一些小錯誤,請諒解。
❺ 人教版小學5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的生字組詞
胚胎
車暢埂扳忌殖渙幫惟爆隸禍
禍患
手臂
天賦
淘氣
妨礙
豈有此理
痴心
絞刑
果汁
厘米
羞愧
吃虧
我學的也是人教版的。
❻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的反義詞有哪些
人教版_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月球之謎》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
遐想──幻專想
懸掛──高掛
巨大──很大屬
奧秘──秘密
估計──估量
奇異──奇特
費解──難懂
皎潔──潔白
探索──探究
荒漠──荒涼
【反義詞】
奇異──平常
燦爛──暗淡
美好──丑惡
巨大──渺小
黑沉沉──亮堂堂
❼ 小學三年級語文第八課
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課
我不能失信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過早餐,准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准備送她一隻呢!
她剛走到門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來找她學疊花籃。
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麼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約好了,今天她來我們家,我教她疊花籃。」慶齡說。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嗎?改天再教小珍吧。」父親說完,拉起慶齡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那……回來你去小珍家解釋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學花籃,好嗎?」媽媽在一旁說。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並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們的慶齡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說:「那你就留下來吧!」
慶齡點點頭,甜甜地笑了。
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八課
路旁的橡樹
從北方到南方的兩座大城市之間,人們打算修建一條公路。這條公路將會寬闊、平坦又漂亮。
開始築路了。一天,工人們來到田野上,那裡長著一片不大的灌木林。工程師批示未來的路要鋪在哪裡,工人們就往土裡埋進排水管。
突然,工人們停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麼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築路計劃,然後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師說。
「橡樹也不可以砍。」工人們說。
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他輕聲地說。
幾年過去了,一條寬闊的瀝青公路從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❽ 人教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第八課《童年的發現》的資料
本課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項科學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像力。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麼會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做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課文的難點是幾個對學生來說較難理解的句子。
一句是:「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本來,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里絲毫沒有惡意。那麼,為什麼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從課文中看,這位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講的又是「人的發育和進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婚姻和性,可能這位老師對這類問題非常敏感,所以講課時是「一本正經板著面孔」。「一本正經板著面孔」,顯然是要用這種表情控制學生不許胡思亂想,事實上也達到了這個目的,「教室里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就在這時,「我」笑出了聲音,所以老師認為我「不懷好意」。
另一個句子是:「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世界上的大科學家尚且如此,我為我的發現被轟出教室又算得了什麼呢?這句話也是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與紀念。
胚胎:在母體內初期發育的動物體,由卵受精後發育而成。人的胚胎借臍帶與胎盤相連,通過胎盤從母體吸收營養。
滑翔:某些物體不依靠動力,而利用空氣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飄行。
細胞: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形狀多種多樣,主要由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等構成。植物的細胞膜外面還有細胞壁。細胞有運動、營養和繁殖的功能。
繁殖:生物產生新的個體,以傳代。
草履蟲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體圓筒形,前端較圓,中後部較寬,後端較尖;從背上看,形狀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布滿大致同長同細的纖毛,縱行排列,用以行動。體的一側有一條自前端斜向腰部的凹入小溝,稱「口溝」。口溝底有口;口溝內有較為長密的纖毛,可鼓起水渦而攝取水中的細菌和其他有機物作為食料。
一、詞語積累
1.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禁」讀jīn。如:聽爺爺講他過去的苦難,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2.輕盈:這里形容動作輕快。如:她邁著輕盈的步子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
3.隨心所欲:一切都由著自己的心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如:在集體生活中要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4.絞盡腦汁:費盡腦筋,拚命地思考。如:這道難題我絞盡腦汁也沒找出答案。
5.一本正經:形容很規矩,很莊重。如:周老師很嚴厲,講話時總是一本正經的樣子。
二、近反義詞
近義詞:禍患-災難迷戀-痴迷妨礙-阻礙驚訝-驚奇
反義詞:輕盈-笨拙澄澈-混濁
三、難句講析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我」被轟出教室,是因為在老師講課時發笑,被老師誤解,受到了處罰。「我」把自己的這種遭遇與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有時還受到驅逐與迫害的人聯系起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當人們還不理解、甚至誤解了某位科學家的發明與發現時,他難免會受屈甚至受到迫害。當然,「我」只是從中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並不是說老師在「迫害」他。
在科學史上,科學家受迫害的事例很多。如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就曾因為在天體運動上的發現受到審判並被投入監獄。
四、難段講析
課文第三部分(「又過了三四年」到課文完)
這部分課文,講的是「我」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之後三四年的事。上課時,當老師講到達爾文的觀點時,「我」興奮異常:因為自己早在九歲時就已經發現了相同的規律,因此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把「我」轟出了教室。但「我」在困窘中也明白了世界上一些有重大發明、發現的科學家為什麼會受到驅逐和迫害了--那是因為他的發明與發現還沒有被人們理解或被人們誤解為異端邪說了。
這部分講的「我」童年的發現的最終結果。雖然這結果是悲劇式的,卻也使「我」深有感悟。
五、篇章學習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開頭到「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講「我」九歲時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卻在後來因此受到懲罰。第二部分(「我的發現起於夢中飛行」到「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講「我」發現有關胚胎發育規律的前後經過。第三部分(「又過了三四年」到全文完),講「我」在課堂上得知自己幾年前的發現竟然與達爾文的理論完全相同,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結果被老師誤解受到處罰。但「我」從中也深有感悟。
本文是對往事的回憶,回憶的內容按時間先後安排。文中有多處內心活動的描寫。這些描寫把「我」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過程中及受老師懲罰前後的內心世界展現出來了。
❾ 五年級下冊語文配套第八課答案人教版
2.(1)「我」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2)「我」發現的過程是這樣的:「我」在夢中飛行,其他同學也有這樣的天賦,於是產生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卻激發了「我」的想像力,於是產生了好奇,渴望弄明白,人是怎麼來的;「我」想的是那樣痴迷,以至於親自來抓魚,仔細觀察,想從魚的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3.(1)這句話一語雙關.奇異,他將除了科學發明、發現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事情的看法,意思是說,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現的人列在一起,這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這句話可以作為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當然,話里不乏憤概的成分.(2)在世界上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和新學說的創立都有類似「我」的遭遇,如義大利的科學家布魯諾,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他指出與眾中有許許多多像太陽系一樣的星系,而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這些學說極大地動搖了教廷的統治地位.由於熱衷於傳播這一新天文學說,他被教會對到審判異端的宗教法庭,在監禁中受盡了酷刑,最後在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布魯諾為了他的發現,為了堅持真理而被迫害致死. (4)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像的孩子.從他常做飛行的夢就認為自己有飛行的天賦,可以感受到他的天真無邪;從問老師在夢中人為什麼會飛行這件事能看出他求知若渴;他想弄清人是怎麼來的都想痴迷了,看一條魚都翻來覆去的,恨不得從它身上發現什麼,這寫出他善於探究;他從畫地圖聯想到了人的變化過程,並且把每個階段分了時間,摺合成月正好是九個月,可以看出他善於想像.
❿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8課《路旁的橡樹》
【近義詞】
延伸──延長
挺立──挺內拔
結實─容─壯實
粗壯──強壯
責備──責怪
長久──長遠
平坦──平整
寬闊──寬廣、寬敞
【反義詞】
寬闊──狹窄
粗壯──細小
責備──贊嘆
結實──瘦弱
筆直──彎曲
平坦──陡峭、崎嶇
沉默不語──誇誇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