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哪裡能夠找到一些國內優秀中小學語文教師的講課視頻呢,有資源的朋友可否百度雲分享下,萬分感激!
其實你可以來看看易直播的,免費的手機直播APP,它有一個話題功能,可以在裡面找到教育話題,裡面有很多相關資源,都是免費查看的。
當然你也可以加入他們,發布自己的直播,交到更多好的朋友。
❷ 求小學數學說課視頻百度雲鏈接求分享
到辛培網路資源網可以下載英語數學語文 歌曲舞曲DJ 豫劇 京劇 黃梅戲 二人轉等內等
網路網盤容下載方法
1.下載網路網盤資源需要先免費注冊一個網路賬號.
2.打開下載鏈接,勾選需要下載的文件,然後點擊 保存到我的網路網盤 或 保存到網盤(如果提示容量不夠,請先轉存一個壓縮包)會自動彈出轉存位置選擇,選擇後點擊確認.
3.保存文件成功後,點擊網頁右上角的 客戶端下載,電腦上安裝需要下載PC版,安裝客戶端。
4.打開安裝後的網路網盤客戶端,登陸賬號,選擇下載的文件,就可以下載了.
❸ 求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案視頻百度雲資源下載
去校訊通上看,挺好的
《我愛大海》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感受大海的浩瀚無際和變幻無窮,體會作者對海的深厚情感,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閱讀中揣摩課文的順序,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感受大海的浩瀚無際和變幻無窮,體會作者對海的深厚感情,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弄清敘述順序,學習表達方法。
教學准備:
請學生課前搜集、交流描寫大海的成語、詩詞、圖片等。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剛才朗誦了不少描寫大海的詩詞,老師也准備了一首,想聽么?
生:想。(興奮地)
師:(朗誦)圓天蓋著大海
黑水托著孤舟
簡單學習網最新講座:
王大績講高考詩歌鑒賞 王大績講高考作文 王大績講文言文閱讀
林斌講英語完形填空 林斌講英語閱讀理解 李俊和講高中英語寫作
遠看不見山
那天邊只有雲頭
也看不見樹
那水上只有海鷗
師:是的,大海以它博大的胸懷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遺憾的是老師沒有親眼目睹過大海的壯麗。咱們同學有見過大海的么?
生:有。(個別學生舉手)
師:你們可比老師幸運多了!今天我們就隨作者再次走近大海,感受它的魅力。繼續學習第三課我愛大海。(板書:我愛大海)
二、找中心句:
師:老師搜集了一段大海的畫面,請大家欣賞一下。(出示大海的視頻)
生:(傾聽著大海的聲音,欣賞著大海的畫面)
師:大海給了你什麼感受?
生:我看見了波瀾壯闊的大海,聽到了它的海浪聲。
生:我真想馬上到海邊去玩一玩!
師:這是你們心目中的大海,與大海朝夕相處的作者,他心目中的大海有是怎樣的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到作者直接贊美大海的段落。
生:(快速瀏覽)
師: 請找到的同學讀一讀。
生:我愛海,愛海的浩瀚無際,也愛海的變幻無窮。
師:齊讀這段。(板書:浩瀚無際 變幻無窮)
三、整體感知:
師:作者是怎樣把大海的浩瀚無際、變幻無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畫出你喜歡的語句,並在文中做好批註,寫出喜歡的原因。
生:邊讀邊畫。(師巡視)
師:咱們先從整體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時段的大海?
生:我喜歡清晨的大海,因為此時風平浪靜。(板書:清晨)
師:還有不同看法么?
生:(喜歡上午、傍晚、夜晚的大海,並分別說出喜歡的原因)
師:(相機板書:上午 傍晚 夜晚)
師:老師和這名同學是知音,因為我也喜歡夜晚中的大海,那是為什麼呢?請一名同學美美的朗讀這一段,其他同學想一想你喜歡這一段中的哪一句,並說出喜歡的理由。(全體看電子白板)
四、重點學習
生:朗讀課文。(飽滿地)
師:請同學們匯報交流。
生:讀第一句。這一句寫出了大海的顏色。
師:的確是黑,太黑了,相當的黑,和作者比較哪一句更好,為什麼?
生:象一個黑箱子倒扣在海面上,這是比喻句,更生動形象了。
師:你真會讀書,把這句再讀一讀。(畫出:黑箱子)
生:有感情的讀句子。
師:真不錯,繼續匯報。
生:狂風驟起這個詞用得好。說明海面風很大。
師:驟怎樣理解?(畫出:驟)
生:突然的意思。
師:你能把這一句讀一讀么?
生:朗讀(語氣不夠)
師:海面黑漆漆的一片,又突然颳起狂風,應該怎麼讀?
生:朗讀(讀出了恐懼的感覺)
師:接著往下談。
生:巨浪在征服了海洋之後,到達岸邊逐漸筋疲力盡,最後用盡全力,口吐白沫倒在海灘上。這是擬人句,把海浪咆哮後的樣子寫得很生動,形象。
師:你理解得很好哦!試著讀一讀。(畫出:口吐白沫)
生:朗讀(讀得不夠形象)
師:聽到你們朗讀,我也著急了,老師很想讀一讀,可以么?(師范讀,邊讀邊做動作:口吐白沫。)
生:認真傾聽。(笑出聲來)
師:怎麼樣?你們模仿一下吧!
生:模仿朗讀。
師:你真了不起!我們繼續體會。老師有個疑問:一葉孤舟之上的人是作者看到的么?如果用萬噸巨輪替代一葉孤舟可以么?為什麼?
生:這是作者想到的,此情此景,作者很自然地想到一葉孤舟之上的人,這種聯想很自然,合理,更有身臨其境之感。
師:你是個善於思考的孩子呀!
生:用萬噸巨輪就沒有特別恐懼的感覺,一葉孤舟與巨浪的強烈對比更突顯環境的險惡。(板書:恐懼)
師:可見作者用詞的准確。狂風驟起,海浪呼嘯,一葉孤舟之上的人需要多麼巨大的勇氣,多麼堅定的意志,才能度過這漆黑漫長、驚濤駭浪之夜啊!到此為止,你們想沒想到老師為什麼喜歡這一段呢?(畫出:多麼、多麼、才能)
生:因為這種環境磨煉人、鍛煉人。
師:那好,讓我們用戰勝困難的勇氣,堅定的齊讀:只有這種時候(生齊讀)
師:就是因為夜晚中的大海更富於挑戰性,只有經歷這種險境,才能磨煉你的意志,才能有「一覽眾山小」的成就感,才能有「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豪邁。
師:學習要善於總結,本段作者是怎樣表達出身臨其境的效果的呢?
生:作者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使描寫更生動、形象。
生:作者的聯想讓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
生:狂風驟起、一葉孤舟等詞語用得很准確。
師:你們總結得可真好。(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比喻、擬人、想像、聯想在這一段中的表達效果。)
五、自學匯報
師:下面就讓我們用剛才的學習方法來自學2、3、4自然段。輕聲朗讀,一會匯報交流。(片刻後,學生匯報)
生:2自然段中好像大海剛剛睡醒。擬人手法突出大海的風平浪靜。
生:我聯想到嬰兒在悠床中熟睡的樣子。
師:你真富於想像。(指導學生讀中體會)
生:早晨的海是沉靜的海,顯示了海的博大胸懷。每個在海中航行的人都充滿了希望。作者從大海的沉靜聯想到航海人,使我有身臨其境之感。
師:(板書:沉靜)大家的想像力可真好!繼續匯報交流。
生:3自然段中彷彿一塊碩大無朋的調色板。是比喻句,形象的再現了上午的海色彩豐富、變幻無窮的特點。
師:(板書:變幻)再讀一讀這句話。
生:有感情的朗讀。
生:(生讀:)我想當年遠航探險的人......那種失望,恐怕不在海邊就住的人是難以想像的。作者由此聯想到航海者孤寂的情感,又讓我們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這時的海是凄涼的,所以有這種感覺。
師:(板書:凄涼)讀一讀凄涼的、孤寂的感覺吧!(生朗讀,師指導)
六、聯想拓展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彷彿在大海中航行了一天,經歷了一次喜怒哀樂的心路歷程。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大海中航行,會產生怎樣的感受呢?(師分別出示不同時段的大海圖片。)
生:我在早晨的大海中航行,從它的風平浪靜感受到了大海的博大胸懷。
生:我航行在色彩變幻無窮的上午的大海中,享受了大海給我的美麗與生機。
師:你們說的太好了!如身臨其境呀!
生:在傍晚的大海中航行,我會產生凄涼、孤寂的情感,好像被人冷落一樣,很孤立無助的感覺。
七、全課總結
師:(結合板書)是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在學習作者寫法的同時,也同作者一同感受著大海的浩瀚無際、變幻無窮。其實,人生也如大海一樣,有潮起潮落,有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只要我們經受住險境的考驗,就一定能到達勝利的彼岸,體會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板書設計:
清晨 沉靜
我愛大海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我愛大海》說課
九井小學 張福軍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我愛大海》一文是小學語文版五年級
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是一片借景抒情的文章,作者以時間的順序描寫了清晨的大海是沉靜的,上午的大海是變化的,夜晚的大海是凄涼的,傍晚的大海是恐懼的,突出作者對大海的喜愛之情。
2、說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和單元訓練重點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交流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學生感受能力需要培養
教學重點則確立為: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准備:查找的圖片進行展示。
(二).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海嗎?說說你見到過的大海。」 學生發言之後,教師出示海面以及海底風光圖片,再請同學說說此刻見到的大海的樣子,真實感受大海的美麗。「大海的美深深地讓人陶醉,它的博大、它的美麗、它的純凈深深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來表達出我們對它的愛……」。由此導入本課「我愛大海」。
(三).初讀課文,初步認識大海的容顏。
(四)、精讀課文,觸摸大海的靈魂。
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感受大海的形象。
畫出寫大海在不同時間的顏色。動態和人們感受的語句。然後填寫課文思考練習中的表格。
其次讓學生品讀形象理解海的特點,這一步我設計了如下兩步:
1. 讀一讀大海給你的印象?
2. 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海里會產生什麼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聯想。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才能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感悟的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大海的變幻無窮,在讀中升華對大海贊美,熱愛的情感。
最後讓學生誦讀課文。銘刻對海的記憶。
1. 選擇段落讀
2. 背誦
3. 領悟表達方法
(1)朗讀課文
(2)從課文學到表達方法講述鞏固。讀最後一個問並解答。
(五)、總結結束:大海有哪些特點?
三、說板書設計
每個教師都懂得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特性。這節的板書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板 書: 我愛大海
清晨 沉靜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我愛大海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我愛大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交流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學生感受能力需要培養
教學重點: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大海的圖片。
教學流程:
一.課前准備:查找的圖片進行展示。
二.導入新課:
「你見過大海嗎?說說你見到過的大海。」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出示海面以及海底風光圖片),現在請同學說說此刻見到的大海的樣子。(學生發言) 「大海的美深深地讓人陶醉,它的博大、它的美麗、它的純凈深深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來表達出我們對它的愛……」。板書課題「我愛大海」。
三.初讀課文,初步認識大海的容顏。
(1)注意准確的把握故事結構。
(2)根據課後思考題填空。
在課文中作者按照( )順序,寫了大海的( )
以及人們對於大海的( )。讀了課文,你覺得大海的容顏是( )的。
四、精讀課文,觸摸大海的靈魂。
第一步:默讀課文,感受大海的形象。
畫出寫大海在不同時間的顏色。動態和人們感受的語句。然後填寫課文思考練習中的表格。
第二步:品讀形象理解海的特點
1. 讀一讀大海給你的印象?
2. 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海里會產生什麼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聯想。
第三步:誦讀課文。銘刻對海的記憶。
1. 選擇段落讀
2. 背誦
3. 領悟表達方法
(1)朗讀課文
(2)從課文學到表達方法講述鞏固。讀最後一個問並解答。
五、總結結束:大海有哪些特點?
板 書: 我愛大海
清晨 沉靜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我愛大海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我愛大海》說課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我愛大海》一文是小學語文版五年級
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是一片借景抒情的文章,作者以時間的順序描寫了清晨的大海是沉靜的,上午的大海是變化的,夜晚的大海是凄涼的,傍晚的大海是恐懼的,突出作者對大海的喜愛之情。
2、說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和單元訓練重點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交流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學生感受能力需要培養
教學重點則確立為: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准備:查找的圖片進行展示。
(二).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海嗎?說說你見到過的大海。」 學生發言之後,教師出示海面以及海底風光圖片,再請同學說說此刻見到的大海的樣子,真實感受大海的美麗。「大海的美深深地讓人陶醉,它的博大、它的美麗、它的純凈深深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來表達出我們對它的愛……」。由此導入本課「我愛大海」。
(三).初讀課文,初步認識大海的容顏。
(四)、精讀課文,觸摸大海的靈魂。
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感受大海的形象。
畫出寫大海在不同時間的顏色。動態和人們感受的語句。然後填寫課文思考練習中的表格。
其次讓學生品讀形象理解海的特點,這一步我設計了如下兩步:
1. 讀一讀大海給你的印象?
2. 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海里會產生什麼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聯想。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才能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感悟的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大海的變幻無窮,在讀中升華對大海贊美,熱愛的情感。
最後讓學生誦讀課文。銘刻對海的記憶。
1. 選擇段落讀
2. 背誦
3. 領悟表達方法
(1)朗讀課文
(2)從課文學到表達方法講述鞏固。讀最後一個問並解答。
(五)、總結結束:大海有哪些特點?
三、說板書設計
每個教師都懂得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特性。這節的板書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板 書: 我愛大海
清晨 沉靜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我愛大海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我愛大海》教學設計
九井小學 張福軍
教學目標:
1.正確交流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學生感受能力需要培養
教學重點:感受大海的特點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大海的圖片。
教學流程:
一.課前准備:查找的圖片進行展示。
二.導入新課:
「你見過大海嗎?說說你見到過的大海。」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出示海面以及海底風光圖片),現在請同學說說此刻見到的大海的樣子。(學生發言) 「大海的美深深地讓人陶醉,它的博大、它的美麗、它的純凈深深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來表達出我們對它的愛……」。板書課題「我愛大海」。
三.初讀課文,初步認識大海的容顏。
(1)注意准確的把握故事結構。
(2)根據課後思考題填空。
在課文中作者按照( )順序,寫了大海的( )
以及人們對於大海的( )。讀了課文,你覺得大海的容顏是( )的。
四、精讀課文,觸摸大海的靈魂。
第一步:默讀課文,感受大海的形象。
畫出寫大海在不同時間的顏色。動態和人們感受的語句。然後填寫課文思考練習中的表格。
第二步:品讀形象理解海的特點
1. 讀一讀大海給你的印象?
2. 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海里會產生什麼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聯想。
第三步:誦讀課文。銘刻對海的記憶。
1. 選擇段落讀
2. 背誦
3. 領悟表達方法
(1)朗讀課文
(2)從課文學到表達方法講述鞏固。讀最後一個問並解答。
五、總結結束:大海有哪些特點?
板 書: 我愛大海
清晨 沉靜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我愛大海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❺ 《小學語文教師》編輯朱文君和星辰實驗學校的老師們談如何寫稿、投稿
何江燕:下面我們有請《小學語文教師》編輯朱文君老師來跟我們談一談如何撰寫教學文稿,以及在投稿、發表文章方面的訣竅,她作為一名「業內人士」,一定能給我們許多的指點。另外,朱老師當過語文老師,做過語文教研員,現在成了語文雜志的編輯,可以說她把從事語文工作的角色一一體驗過來了,所以她來講的話,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朱文君:考慮時間關系,我還是站著說吧,另外當慣了老師,不習慣坐,喜歡站(笑)。何江燕老師說我體驗過多種角色,怕大家有誤解,以為我總是喜新厭舊(笑),所以得解釋兩句。我是學教育理論的,在教育局裡做了幾年教育管理工作,然後就到了學校教書,先教自然,然後教語文,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找到了我的價值。在學校一呆就是十年,樂在其中,意猶未盡。98年因工作需要,我做了我所在的區的語文和自然兩學科的教研員,這個教研員一做就又是五六年,尤其是對語文教學教研情有獨鍾。而今我又跨入了出版行業,成為一名雜志編輯,當然,置身的小學語文教學領域沒有變。在決定轉行的時候,我一度很猶豫,在一次會議上,遇到我們武進區教育局的沈克強局長,一位博覽群書、學養深厚、視野宏闊、見解獨到的文化學者和教育專家,他鼓勵我去迎接挑戰,他說,真正具有生機和活力的地帶,不是行業內經過反復爬犁的熟地,而是行業與行業,領域與領域的交界地帶。他的話我一直牢牢記著,在新的工作領域中踐行著。 說到生機,我想說,因為沈局長的緣故,我對武進充滿嚮往。到了武進,我時時被洋溢出的勃勃生機感動著。今天一大早起來,陽光燦爛,我從住的地方出來,沿著寬闊的馬路走一段,我看到路邊林立著正在建設中的高樓,看到路邊青翠欲滴的草木,開得正艷的杜鵑,空氣中更充滿了芬芳的草木生長的氣息,我不禁感慨,武進是一片非常充滿希望的土地。來到星辰實驗學校,我沒有想到星辰這么大,是我所見到的規模最大的學校。在這樣浩如星空的學校,怎能不讓人浮想連翩呢?怎麼不讓人從心底里溢出希望呢?及至走進教室,聽到年輕的小周老師這樣的一節課,沉浸其間,我再一次感受到那寧靜中洋溢出的生機,一種充滿力量的蓬勃的希望。我被這一切感動著,我一顆漸乎老去的心受到了激勵,我想,我不用多說什麼,見到大家,相視一笑,表達我的感激,足夠了。 但奉江燕老師之命,我得說說如何投稿,怎麼投稿命中率高一些?說真的,我做編輯才兩年,經驗並不多,但是這兩年下來,感觸很多,這些感觸里,更多的是依舊從一個老師的角度產生的。我於心裡常常作著一個老師和一個編輯的激烈辯論。那我就把我零零散散粗淺的感受說一說,沒有準備,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請大家原諒。 我想把「投稿」兩個字拆開來說。先來說怎麼投。 第一、給一份刊物投稿,之前一定要了解這個刊物的特點。 不要盲目地投,嘩一下子發出去,像天女散花那樣,可不行。我常常看到我的郵箱里,有的老師給我投稿的同時,還有同時發向很多雜志,抄送欄里密密麻麻的地址,這樣不好,編輯最忌一稿多投。每一種刊物都有鮮明的辦刊特色,你的稿子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用」。比如說《小學語文教師》這個刊物的特點就很鮮明,它特別關注基層一線老師的教學,注重呈現教師的實踐智慧。刊物的廣告這么說:哪裡有小學語文教師,哪裡就有《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師》發短小精悍的文章,發最貼近課改一線的文章,發信息含量大的文章,讓老師們繁忙的工作之餘,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的信息。我這可不是做廣告(笑)。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這本刊物的用稿特點是非常強調實踐性,操作性的文章。比如課堂實錄、課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讀,再比如教學隨筆,園丁故事等等。而有些刊物則不同,可能更關注理論研究,比如人教社的《課程、教材、教法》,那就是一本很強調教育前沿理論的刊物。老師首先了解了刊物的特點,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要了解欄目的特點。 既然設了欄目,那麼不同的欄目對文章內容和形式的要求就不同。欄目也是特點的。老師們可能也經常看各種各樣的雜志,不知你們是否注意了,辦得比較好的一些雜志,例如《讀者》,它的每一個欄目從內容到篇幅,從版式到插圖都有鮮明的特點,隨手打開,熟悉它的讀者立刻知道這是什麼欄目。 我做這本《小學語文教師》也盡量地保持不同欄目的不同風格。 比如教學論壇,主要是發一些教學理論性的文章,體現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文章。錢老師是我們的老作者,他作為一名資深的教育專家,站在理論的高度,密切關注實踐,以其融通理論與實踐的視閾撰寫了很多指導實踐的理論文章,幾乎每一篇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還有我們的「備課參考」欄目,今年,我把這個欄目名改了,叫做「備課室」。希望能更多地體現教師的備課過程,而不是僅僅提供資料性的參考。那麼「備課室」里需要的文章如:教法嘗試、教材解讀、備課思考等等。最常見的文章,如教學設計,教材的重難點分析及教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整節課的教學設計篇幅太長,所以我們往往選擇一些好的、有新意的片段設計。例如,今天小周老師上了這節課,導入很有特點,就可以把它寫下來,題目可以是「談談《古詩兩首》教學的導入,不用寫很多,抓住一點,不及其餘,兩千字,就可以寫得明明白白,放在備課室里最合適。這樣的文章,給老師提供的是「半成品」似的「操作模塊」,便於讀者將其融入在自己的教學中,靈活運用。 「案例反思」欄目,其實也是為老師直接提供教學實踐信息的欄目,和備課室相比,它側重於教學案例的呈現和教師對教學行為的反思研究。比如今天大家聽了小周老師的課,有一些想法,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記錄下課堂片段,然後寫出自己的反思,我們的「案例反思」欄目的文章形式就是片段實錄加上反思。 我也會為大家精選一些名家的課堂實錄,完整地全課呈現,供老師們學習,這就是「精品課堂」欄目。不僅僅是名師的課,我還注意發掘一些在課型上、內容上、設計理念上有創意,有突破的課。或許這樣的課在目前的條件下還不太具操作性,但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不是有「概念車」嗎?課堂是否也可以提出「概念課堂」這一說?加上少許點評,讓老師們通過這個課例,受到啟發,激起思考,語文教學,再往前,我們該怎麼走。 你看,這就是不同的欄目的不同特點。再說我們的「教學隨筆」欄目,隨筆和「備課室」裡面的文章要求就不一樣了。隨筆更強調一種敘事風格的文章,文章不要長,就抓住一個事例去敘說,不見得是教學的,也可是語文教育方面的。也就是說,用敘事的方式和大家去敘談,這就是教學隨筆。老師們如果抓住了不同欄目的特點,你投稿就有的放矢了。寫了一篇的文章,看看吻合哪個欄目的要求,投過去,正中編輯下懷,命中率當然大大提高。 第三點,要了解編輯的流程。 編輯期刊有一個流程。從收到稿件到選稿編稿,再到審讀校勘、付印出刊,要經歷好幾道工序,要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跨度。你看,今天我下午趕回上海立刻要做的工作是把第六期已經三校的稿子最後驗清後發到印刷廠出片。那麼這第六期的稿子是什麼時候開始著手的呢?春節前後。那時開始策劃、組織這期稿子。三月份編稿,四月份審稿、清樣、三校。一期稿子編輯們要一個字,一個標點反反復復看上三四遍,盡可能地將錯誤率降到最低。四月底送到印刷廠出片付印,從印刷到郵局六月一日發到讀者的手裡,一個月時間,也不寬余。了解了這個過程,老師們投稿,特別是投備課類的文章,就要注意時間的提前量了,至少提前教學進度兩個月,具體地說,比如這學期我上了一節很成功的課,課的設計很有新意,課後我把設計和實錄整理出來,但現在投來的稿子,編輯肯定沒法用,你是按正常的教學進度上的,刊物兩個月之後登出來,已經事過境遷了。 你說,沒關系嘛,我先發給編輯,他放著下學年再用好了。那樣當然也可以,但畢竟像食品放陳了,不那麼新鮮了。怎麼才能「保鮮」?我建議老師們寫好一篇稿子,先「雪藏」一段時間,給自己進一步思考的過程。錢正權老師就是這么做的。所以他的文章刊出來,經得起推敲,且歷久彌新。同樣,老師們現在上了的課,感覺不錯,往往過了一段時間又發現問題了,這時候如果能改進一下,一定會比現在完美得多,經得起時間的推敲。把當初寫的稿子拿出來,臻於完善,自己滿意了,編輯拿到手也會如獲至寶。這是我說的時間問題,老師要把握這樣一個流程,你的投稿命中率的「血」又上升了幾格。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你要學會跟編輯交流。 經常發表文章的作者,大都很善於跟編輯交流,他們在投稿前後,會給編輯打電話,交流溝通一下:朱老師,我有一個想法,我寫了一篇稿子,您看看,給我提提意見,我過一段時間再給你打電話。但不能像前段時間我遇到的一位作者,他非常熱切地想投稿,給我打來電話說:「老師,我昨天給您發了一篇文章,我2007年最大的心願,也是唯一的心願就是發這篇文章,您一定要給我發呀。」我一看他的稿子,不行,可怎麼說呢?我只好給他打電話:「我想問問,你2007年還能有別的心願嗎?」(笑) 不能用這種方式來交流。要相信編輯們是會非常重視老師們投來的每一篇稿子的。我和你們一樣是老師,我完全可以體會到老師們投出這篇稿子的滿心希望。所以我這里詳細講一下投稿方面的注意事項。普通的紙質信件投稿,只要注意一點,在稿子上寫清聯系方式:電話,單位、地址、郵編。 電子投稿有這樣幾方面需要注意: 一、一稿一投,切忌利用網路的便利一稿多投。同樣的稿子,好幾本刊物上都有不是件光榮的事,反而會引起編輯們的反感。 二、稿件以附件形式發送,不要直接貼在「正文」上。下載起來麻煩不說,原文格式也無法顯現。稿件里一定要寫清聯系電話、通訊地址,郵編。便於我們和你聯系,便於稿件刊用之後給你郵寄稿費。 三、郵件名稱不要只有「投稿」兩個字,最好直接寫明文章標題,所投欄目。也就是把文章標題作為信件名稱,寫在地址下面的「標題」欄里。讓編輯檢索時一目瞭然。最後一點還請大家原諒,老師們投稿後,都非常希望能盡快得到回復,但我們大部分情況下是沒有時間回復的。除非這個稿子需要修改,需要跟作者交流。如果不需要修改,一般會在稿子審定後通知你,或發用稿通知。這是投稿的基本常識,由於時間關系先簡單跟大家說說,掛一漏萬。其他有什麼,會後再交流。 接下來,我要說說「稿」,怎麼寫稿,什麼樣的稿才能入編輯們的「法眼」。 我確實很想和老師交流這個問題。我們刊物每天的來稿量很大,但不需要怎麼修改,拿來能用的不算太多。原因在哪裡?我一直在想。原先當老師,或做教研員的時候,沒有這樣的感覺。走出來再看,看出點問題:咱們教育系統內部的論文喜歡求全、求大。喜歡追求宏大的題材,喜歡新名詞,新概念。我們的文章通常是這樣:一個宏大的標題,如《論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這樣的題目,恐怕不是你三五千字能說透的;或者一個不知所雲的標題,如《文化生命的課堂》,聽上去更像一本書的名字。 文章什麼樣呢?必定有小標題一二三四五個,沒有五個,至少也得湊齊三個。字數相等,句式相同。為此,少不了一番推敲,頗費些工夫。很多小標題放到哪篇文章用似乎都可以。框架搭好開始填內容,我之所以說「填內容」,就有「填空」的意思在裡面。為了既定的框架填內容,甚至為了框架湊內容,而非為了內容結構文章。這樣的文章看起來四平八穩,不鮮活、不靈動,毫無生氣,好像都說了,其實什麼都沒說透,讀起來味同嚼蠟。一些老師寫例談類的文章,有時候僅僅以一節課為例,也得弄出三、四個小標題,然後再把一個完整的課例一塊一塊地貼到這個標題下,再貼到那個標題下。課例變得支離破碎,好像都說了,好像都沒說。原本可能是很有價值的東西,也被弄得面目模糊了。這樣的文章,可讀性差,編輯不喜歡。老師也最好不要寫。即使教育部門論文評比需要,也盡量少寫些,它會寫壞自己的文風,耽誤自己寶貴的生命時間。 那麼寫什麼? 第一,用鮮活的事例說明問題。 前面我說了,一些小標題往往是一些概念的表述。你提出這些概念,如果不用鮮活的事例來驗證,那麼這些概念什麼也說明不了。鮮活的事例哪裡來?從我們老師的實踐中來,研究理論的專家也得向你討教實踐,你是最有發言權的,在實踐中你每時每刻經歷著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具體事例,為什麼不把這些記錄下來呢?在這里,我想說一個讓我深受啟發的例子。前段時間我有幸聆聽了一位德國著名漢學家的講座,他對中國文學的研究讓世界矚目,他是一位值得中國敬重的人。那天他的報告是關於中西方精神與身體關系的文化差異,標題很有意思,好像叫「中國人不散步嗎?」報告開場半個多小時,他一直在講述他和中國人交往中,發現中國人都不願意無目的地走路(散步)的事例。先講在中國的校園里遇到的學生如何,再講他的中國朋友去德國如何,類似的例子一個接一個,先生操著不太流利的中文,不厭其煩地講述一連串瑣碎的細節,顯得散亂而沒有條理,全然沒有通常所見的報告者無懈可擊的推理和不斷拋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觀點。難道這是一位大學者的研究?散步不散步能說明什麼?這些個別的例子又能說明什麼?看看他莊重嚴肅,若有所思的神情,我真有些詫異。 然而,一個個細節,甚至細節中的細節,不斷地疊放,鏡頭開始聚焦,共性的東西逐漸顯現出來,中國文化中對待身體與精神的態度,在「散步」這一生活細節里得到印證。此刻的我,不能不隨著他的講述思想開去,頭腦里不是被告知,而是被質疑,被激活,被開辟出一片片新的空間留待充盈。散步與不散步所體現出的文化差異孰優孰劣,這位漢學家直到報告結束也沒有作結論。隨後的交流,在座的很多學者從歷史、社會、文化、人類學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領域,提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一些問題又引出了新的問題。中西文化在這里碰撞,不同學科在這里交錯,「散步」的價值顯現出來。研究,就此開始。這段場景我終身難忘。 反觀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研究,卻鮮見這種針對細節的實質性研討。更不用說我們空洞的,充斥著課程理論名詞,甚至哲學名詞,卻鮮有說服力的語文教學論文,好像不這樣,就無法顯示我們學問的「高深」。 學問在哪裡?學問在細節中。哲學家葉秀山先生說:「沒有細節,你的學問到底有多少就很難說,因為學問要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僅僅是有一些想法,提出一些概念名詞。」事實就是如此,理論如果沒有穿過這些細節,就無法真正抵達實踐層面;而對理論的理解如果沒有透過這些細節,就不可能是全面的,是純粹的。歷史學家陳春生先生提出歷史研究要「回到歷史現場」,他認為,真正深刻的有價值的研究作品,不是我們歸納出的所謂「特點」,不是主觀臆想出的所謂「觀點」,而是所能提交和呈現的個案,具體事件等等。 聽講座回來,我寫了篇隨筆,名叫《散步與細節》,我說,研究文化的,能從「散步」這個尋常的生活細節著眼;研究歷史的,力求「回到歷史現場」去關注細小的具體事件,這應該給我們的新課程語文教學研究一些啟示的。教學也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的,恰恰是這些人們司空見慣的細節里,蘊藏著豐富的具有共性的觀念或行為特徵,如果我們能聚焦細節,放大細節,就可能使教學研究擺脫在理念的圈子裡打轉的窘困,走向實質性的突破。平凡的細節被理論穿越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而理論,只有穿越了一個個細節,才能成為指導實踐的理論。真正的研究就從眼下的細節開始。 老師們,珍惜我們身邊每一個細節,把你的細節用你的筆頭表達出來,也許事例之後你沒有說什麼,但是,事例本身就是最好的說明。這就是我說的第一點,文章首先要有鮮活的細節。 第二,要實實在在地說理。 一段時間,我們小語界興起這樣一種文風,文章中大量引用理論,堆砌概念新詞的現象尤為嚴重。比如說,「言語是存在的家」「言語生命的精神欲求」之類,這些詞語倒並非生造,而是一些哲學范疇的概念。我以為,不同范疇的概念拿到我們教育裡面,不是不可以,而是一定要慎重,更不能濫用。當然,我們思考教育問題,教學問題達到一定深度的時候,會需要哲學的介入,會走向哲學層面的思辨。但是,哲學范疇的東西拿到教育實踐裡面,拿到教學當中,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不可自己也沒弄明白,還要拿出來唬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既然如此,倒不如我們就來實實在在地說說道理,用最通俗的話,最朴實的話說道理。這一點我們的錢老師,於永正老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老師們可以去關注一下他們的文章。你們絕對找不到流行的新詞彙和新概念,但是,他們說出來的道理卻那麼深刻,那麼透徹。讓我們看到了,讀懂了語文最本真的東西。真正的大家的文章就是這樣,讀過朱光潛、豐子愷、季羨林、老舍文章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他們不是盛氣凌人的說教,你要怎樣,應該怎樣,而是像一位和藹可親的朋友、長者在和你攀談,商量,你看這樣如何?是不是這個理兒? 所以,不必去追求那些時髦的名詞術語,我們用最朴實的話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我們以最朴實方式呈現自己最本真的東西。昨天聽我們嚴曉東校長說,我們的學校正在倡導「自己的課堂,本真的課堂」,這是做到點子上的。進而再倡導「自己的文章,本真的文章」,教風、文風勢必相得益彰。 倡導開門見山的文風,是我要說的第四點。 雖然我們是語文教師,但我們的學科刊物還是以莊重理性的敘事研究風格為主的。有的老師文筆很好,擅長抒情,寫文章一吟三嘆,柔腸百轉。但我們需要的大部分稿子還是開門見山為好,乾乾凈凈的文字最說明問題。有的老師讀了許多理論專著,寫文章時喜歡引用,我以為,理論的東西不要照搬,要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用你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很多老師寫文章,開頭不說「《語文課程標准》雲如何如何」,就沒法說話。結尾的時候不說,「讓我們一起在新課程的路上奮勇前進」,好像就沒法收尾(笑)。而這樣的文字在編輯看來,既不中用,又浪費寶貴的版面。肯定刪掉——擠干水分。乾乾凈凈地說話,就像今天最後小周老師的說課:今天我上了一節課,我有幾點新體會——直接開始說。開門見山、乾乾凈凈。這樣的文字到了編輯那裡,是賞心悅目的,是很「養人」的。 投稿的事情就說這么多。有道是作文如做人。投稿也一樣,透過稿子,能真真切切地看到你這個人。我做過老師的,做過教研員,我不僅從一個編輯的角度看待一篇稿子,更從一個教師的角度看到你的教學思想和教育情懷,看到你在課堂上的樣子。讀你的教學設計,教例反思,我彷彿身臨其境你的課堂。當你講述你的教學經歷的時候,我彷彿能感受到你一顆真摯的心。穿越文章,我看你這個人,你就站在我面前。你真心地和大家交流,從你自己的教學實踐來,真正發自內心希望跟大家交流的時候,我便能感受到你文章的溫度,我能看文章背後一雙熱切的眼睛,一顆真摯的心。一定不能為了投稿而投稿,那樣的文字再多再美再抒情,也擋不住文字背後一雙冷冷的眼睛。老師們,讓我看到你的心,看到一位老師捕捉到教學實踐的智慧,急切和同行們分享,急切希望得到同行們幫助的熱切的心。 比投稿更重要的是養成動筆的習慣。武進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有著很好的讀書的氛圍,老師們的學養深厚,有著濃郁的書卷氣息。但是,書讀進去,內化之後,還要轉化出來。否則你只能是個書簍子,你所讀的書只能作為你茶餘飯後的談資。轉化出來,一個辦法就是動筆。事實上,閱讀就是思考,只有將閱讀、思考的內容變成文字的時候,你真正才走進自己的內心,真正把書里作者的思考變成自己的思考,系統成熟的思考,而非零散的思想的碎片,進而落實到實踐行為中去,獲得再創造的快樂。昨晚臨睡前我看的一本書名叫《幻想之眼》,作者張文質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名教師,他教學,踐行著他的生命教育理念,也時常參加一些活動,作作講演。但他更會靜下來閱讀、反思、寫作。他說,如果一個人不時時反思的話,那麼,他的靈魂是粗糙而躁動的,他的一生是飄零而混亂的。我覺得很有道理,有一句話說得更好:我們要時常停下來,等一等自己的靈魂。老師們,如果我們能夠養成動筆的習慣,把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及時地記下來,你可能更多地走進了自己的內心,守住自己的靈魂,在豐厚的思想積淀中,體會一份來自靈魂的充滿希望的沉靜與安詳。 第三,養成動筆的習慣很重要,和編輯交朋友也很重要,尤其是和我這樣的編輯交朋友(笑)。這么說,是覺得在跟星辰幾位老師交談時,我們共同捕捉教學中的智慧。比如,金磊老師對語文課上的一些所謂「非語文」問題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就跟我聊聊。我就說,金磊,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你就把這點寫下來,咱們在刊物上做個茶座。這個茶座引起了很好的反響。和何江燕老師聊,她說,朱老師,我覺得「文本研讀」很有意思,我也寫了幾篇「教材研讀」的文章,不知道這樣讀可不可以。我聽她一說,覺得何老師研讀教材的角度很新,於是很快刊出了她的研讀。周艷霞老師在一次閑談中,和我談到了最近一次教研活動的「同課異構」,我覺得這樣一種教學比較,更能體現備課研究的過程,內容的可信度和形式的操作性都能給更多的語文備課以啟發。於是我立即約周老師寫出來,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刊用了這篇文章。大家一起聊一聊,一起共同揣摩,這樣你的文章可能寫起來更有目的性,也能較快地在刊物上刊出。同時,也能通過和編輯的交流,你了解到現在整個學科界在關注什麼,刊物正才策劃哪方面的稿子等等,如果這方面我正好有所思考,和編輯交流一下,按照要求寫一寫。這絕對沒有開後門的意思(笑),寫得不好照樣不用。不過,如果星辰實驗學校的老師們要向我投稿,我看見稿件上寫著星辰學校某某向朱老師投稿,我感情的天平是會向這邊傾斜的(笑)。 最後,非常感謝大家。我更希望《小學語文教師》這本刊物能成為一個平台,為星辰實驗學校做一點事,讓更多的人了解有這么一所學校,有這樣一個充滿希望的團隊,有這么多洋溢活力的老師。我想,一方面,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做學問,另一方面,為了我們的成長,我們更需要放開自己。你想成長嗎,首先你要向大家敞開自己。開放的心態是獲得成長的前提。就像我今天,不管我說的觀點對也好,錯也好,我站在大家面前了,我向大家敞開自己了。我真誠地和大家交流,激起思想的火花,而我便在這樣的火花中得到淬煉。我也希望星辰學校的老師向我,向更多的同行敞開你們自己。謝謝大家! 何江燕:朱老師講話真的非常實在,但是又很受用。她是在教我們怎樣投稿,但又不僅僅在說投稿,她還在說語文,在說文學,在說人學。我覺得投稿是一門學問,我們的教學更是一門學問。兩位專家的講話裡面有大學問,學問、學問要邊學邊問。但是遺憾的是,今天的時間不允許了,好在兩位專家的講話我們安排了現場記錄,一字不漏。我們可以在這次活動以後去好好咀嚼,慢慢消化,否則會消化不良的。因為時間關系,千言萬語我們只能化作最熱烈的掌聲,向兩位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了。好在我們這次活動只是一個好的開端,這次活動雖然劃上了一個句號,但我希望它是一個逗號,後面將會有更多的機會,歡迎他們再次走進我們校園,走進我們的課堂;更希望它是一個頓號,隔的時間再短一些,來的頻率再高一些。相信兩位專家肯定會欣然應允的。
❻ 求語文出版社S版的小學語文全套電子課本和教案,最好百度雲,謝謝!
小學1-6年級全學科下冊電子課本,被大春欽佩
牽手在夕陽下
讓母親倍感榮耀
對只會送老師掛歷
尤其是夏洛後來被檢測出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