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教案
21 風箏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戲之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戲之於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為小兄弟有出息,那氣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為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恕。同胞手足之情溢於言表。
從游戲的意義上看,「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游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游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願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後的偏見,願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
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於解剖自己的,嚴於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苟,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常可貴。
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為什麼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並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因此並不耿耿於懷。
二、問題研究
(一)第一層面的問題
1.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2.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怎樣理解?
3.「我」懂得游戲的意義後,心情沉重,總想補過,這說明什麼?
4.「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全然忘記了,為什麼「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著」?
初讀後,可以感知魯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傳統觀念有落後的一面。但是魯迅先生可貴的是,一旦接受科學思想,是知錯必改的,魯迅先生充滿自省精神。魯迅又感嘆被虐殺者的健忘和毫不抗爭,在他看來,這正是虐殺者之所以能夠肆意虐殺的原因。
「精神虐殺的這一幕」說明什麼呢?
「我」過去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作為兄長,嚴格管束弟弟,原是為弟弟有出息,現在反思起來,當年為落後觀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徑實在是「精神虐殺」的行為。從這一幕里,我們可以看出魯迅童年時代長幼之間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論長幼,論力氣,他是敵不過我的」,可見作為兄長的粗暴行徑是以暴力為基礎的。魯迅把自己寫得很粗暴,字里行間深含自我譴責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長不許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風箏,被兄長發現,驚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風箏被兄長踐踏,也毫無抗爭的意思,除了絕望,沒有一句抗辯的話。
魯迅一旦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並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麼沉重,可見他是多麼嚴厲的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麼嚴肅認真。
「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輕松,只得沉重著,這又翻出一層意思。被虐殺者並不認為被虐殺,把兄長的行徑視為合情合理,做風箏要偷著做,正說明自己也不認為游戲是「正當」的,一旦被兄長發現,自認該罰。被虐殺者的麻木使虐殺者可以恣意妄為,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魯迅只覺得這世界一片肅殺和寒威。
探究這篇散文,可以悟到這樣一層道理,中國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思想來指導,惟有這樣,才不至於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後的行為,而正當的行為也應該捍衛自己正當的權利。只有科學思想,才能照亮中國人的思想行為。
(二)第二層面的問題
1.為什麼「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驚異」,為什麼「悲哀」。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溫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卻是肅殺的嚴冬。故鄉的風箏時節,楊柳發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於晴朗的天空中」。所以驚異於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放起風箏來了。「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這一幕永遠無法補過。說「驚異和悲哀」,從結構上說,是為了引出下文。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怎麼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麼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盪漾了?
這里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
3.寫風箏事件的兩段文字,感情色彩似乎挺復雜,該怎樣體會?
的確挺復雜。魯迅是用今天的眼光去觀照當年的情景,但是寫的又是當年自以為是的行為,所以褒貶的色彩挺復雜。試看他寫的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憐的。放風箏,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動活動,本是大有好處的,可是因為兄長不允許,只得呆看人家的風箏。他有時驚呼,有時跳躍,天真活潑的兒童天性躍然紙上,這本是極正常的,而「在我看來卻是笑柄,可鄙的」,一臉嚴冬般的肅殺,連看看風箏,連驚呼跳躍都加以鄙棄。魯迅把這樣的壓制寫得多麼嚴酷,這里隱含著對小兄弟的同情,對自己深深的自責。
寫小兄弟偷做風箏,隱隱寫出了兒童的動手能力。上文寫蟹風箏、蜈蚣風箏、瓦片風箏,小兄弟做的卻是蝴蝶風箏,可見他聰明肯動腦筋,很會設計。這樣有益身心的正當行為而要偷偷來做,實屬可憐之至。褒揚與同情是可以體會得到的。作者把自己寫得猶如凶神惡煞,以破獲秘密為滿足,以摧毀小兄弟的心血為勝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態神氣活現,魯迅是在自責當年扮演了精神虐殺者的角色。最後「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看見」。小兄弟的痛苦我們可以想像得到,而自己則是冷酷無情,這里含著同情、後悔與自我譴責之意。
4.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麼說是「不幸」?
跟「懲罰」一詞聯系起來就明白了,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了,對舊「我」來說,良心遭受了譴責,可謂「不幸」。
5.末段的語句怎樣理解?為什麼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為什麼說「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也不可能了。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慄。
練習說明
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這是為什麼?
2.文中所說的「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麼?
3.「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本題除練習朗讀之外,要求抓住三個關鍵,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深入理解思想感情。第1小題要聯繫上下文,分別思考為什麼「驚異」,為什麼「悲哀」。第2小題主要練習概括。第3小題較難,要化成幾個小問題來思考:為什麼「我」的心只得沉重著?為什麼小兄弟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文章是不是局限在風箏事件上,有沒有更加深廣的含義?
1.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過,就放風箏,所以「驚異」。見到風箏,就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無從補過,心頭不禁悲哀。
2.這一幕,是指「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發現他偷做風箏,氣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
3.表達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時候,自己對弟弟那樣管束,簡直是精神的虐殺,而弟弟卻並不認為兄長的行為是精神的虐殺,時過境遷,忘得一干二凈。我也無從補過,無從求得心情的輕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殺者甘受虐殺,毫無抗爭,使虐殺者橫行無忌,這正是舊秩序能夠維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二 課文中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你小時候也做過許多游戲,玩過不少玩具吧?選一個你最難忘的說給同學聽聽。
本題練習口語表達,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玩具可以是自己製作的,也可以是買的,主要說說是怎樣一個玩具,怎樣玩法,怎樣好玩,怎樣開心。
三 下面幾段文字,也是回憶兒時放風箏的。試與課文比較,說說它們所蘊含的情感有什麼不同。(《滿天的風箏》略)
魯迅的《風箏》與《滿天的風箏》,思想感情全然不同。《風箏》籠罩著深沉的悲哀,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後來懂了新道理,覺悟到這是精神的虐殺而心情沉重,想求補過,小兄弟卻全然忘卻,無可補過,因而心情依然沉重,悲哀之至。《滿天的風箏》抒發的是小時候跟二哥一起放風箏的快樂,寫自己糊的風箏放起來又滿足又驕傲。
教學建議
一、從質疑開始
這篇課文難點較多,正是研究性學習的理想教材。要讓學生預習時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發問精神。也不要問一題研究一題。先把問題統統提出來,再整理一下,有步驟地研究。讀難懂的文章,也要「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引導學生聯系語境探究疑難
有些句子之所以難懂,是因為跟常情不合,但是聯系語境便能解讀。例如,見風箏,人之常情是愉快的,而我卻感到驚異和悲哀,這就難懂了,但是從上下文看,就知道為什麼驚異,為什麼悲哀了。
三、依總-分-總的思路安排教學步驟
總,就是全文,全局;分,就是一個個片段,或一詞一句。只有在整體感知本文的基礎上研究一個個局部性問題,才容易准確解題。在研究一個個局部性問題的基礎上,又可以進一步理解全文。所以宜於總-分-總。
四、研讀要以難為樂,要求又不宜過高
本文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徹,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一步就是收獲,理解不透徹的地方將來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講深講透,也不要求面面俱到,兩堂課下來還有些地方不大懂是正常的。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1.默讀:要求整體感知。
2.整體感知。
(1)籠統提問
——這篇散文回憶的是什麼事情?你讀了有哪些感受?
(2)啟發提問
——為什麼小時候會把放風箏看成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
——為什麼說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
——魯迅對待自己錯誤的態度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3.再默讀:要求細致理解。
(1)遇生字生詞,看注釋,查詞典。
注音:蜈蚣( ) 瑟( )縮
解釋:伶仃憔悴肅殺訣別嫌惡苦心孤詣
(2)遇疑難問題,思考鑽研,解決不了的打上問號。
4.朗讀。
5.質疑。
將問題分為四組,1—2段的疑問為一組,3—4段的為一組,5—8段的為一組,9—12段的為一組。
6.內容研討。
學習方式:四人一組,合作研討,教師「蹲點」。抽兩組代表向全班報告,有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加以評述。
第一組問題。
(1)為什麼「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引導法:比較北京與故鄉放風箏的時令,理解「驚異」之情。看下文所回憶的「精神的虐殺的一幕」,注意末段所說的「悲哀」,理解「悲哀」之情。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怎麼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麼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盪漾了?
引導法:提示一下,作者把風箏看作春天的象徵。
第二組問題。
(1)第3段、第4段,一面寫「我」,一面寫小兄弟,對小兄弟的描寫流露出什麼感情?
引導法:專讀有關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2)對「我」的描寫,流露了什麼感情?
引導法:專讀有關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7.朗讀前四段。
8.作業。
「研討與練習」一①②。
第二課時
1.繼續研討。
第三組問題。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為什麼說「不幸」?
引導法:把「我」分為明理之前的「我」與明理之後的「我」,可以理解為什麼說「不幸」。
(2)對待早年的過錯,魯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從魯迅先生身上學到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品質?
引導法:朗讀體會;調動直接與間接的生活經驗。
第四組問題。
(1)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著說「有過這樣的事嗎」,為什麼「我」不覺得寬松反而覺得「沉重」?
引導法:從正面思考,在魯迅先生看來,被虐殺的一方應該怎麼樣才是對的?
(2)為什麼說「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為什麼「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除形容天氣之外,有沒有別的含義?
引導法:從正面思考,魯迅先生正面的主張是什麼?
2.朗讀全文。
3.語言運用。
(1)_______________憔悴可憐模樣。
(2)_______________吐蕾。
(3)__________________嚴冬的肅殺。
(4)呆看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神。
(5)______________,他驚呼;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高興得跳躍。
(6)________________恍然大悟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在塵封的什物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很驚惶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獲秘密。
(10)這樣苦心孤詣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論______________,論__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
4.作業
「研討與練習」之三。
有關資料
一、作者介紹
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02年去日本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7年起發表《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重要論文。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並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大膽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禮教,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猛烈抨擊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為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20年代陸續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篇》等專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政府所迫害,南下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1月至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辭去中山大學職務。1927年10月到達上海,認真研究馬列主義理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參加革命文藝運動,介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其他革命文藝工作者一起同國民黨官方文人及其文學進行了不懈的斗爭,粉碎了反動當局的文化「圍剿」。1936年初左聯解散後,擁護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主張,並提出「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口號。從1927年到1935年,創作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雜文集。這時期的雜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種社會問題,表現出卓越的政治遠見和韌性的戰斗精神,對中國革命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領導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進步文學團體;主編《莽原》《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學作品,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集》《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有多種版本的《魯迅全集》行世。(選自《辭海》)
二、《野草》
散文詩集。1927年北京北新書局初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詩,書前有題辭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徵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這樣的戰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覺》等篇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與憤懣;《影的告別》《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繪了對自我深刻解剖之後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後》等篇寫出了對未來的疑懼,深刻地表現出作者的人生哲學。語言俏奇瑰麗,意象玄妙奇美。(選自《辭海》)
三、《風箏》所受到的歡迎(陳根生)
《風箏》寫於1925年1月24日,這一天恰逢舊歷年正月初一;刊於同年2月2日出版的《語絲》周刊第12期,後來由作者編入散文詩集《野草》。
《風箏》發表以後,它的抨擊傳統的封建的兒童教育思想鋒芒灼然畢露,受到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歡迎和喜愛。當時有的文學青年說:「我所喜歡的是《野草》的《語絲》,是同傳統思想,同黑暗勢力,同虛偽紳士奮斗的《語絲》。」據方誌敏的愛人繆敏說,方誌敏青年時代熱愛文學,對魯迅的《吶喊》《彷徨》《野草》是「非常喜歡的」。由於包括《風箏》在內的魯迅的散文詩雜文、隨筆,思想新進,技巧高超,獲得了廣大的讀者群,於是「《語絲》的銷路,一期比一期好起來,由一千五百份,而二千份,而三千份,再後是五千八千,她的影響是很大的。」這話是不錯的,30年代前期我國城鄉不少中學校使用過趙景琛編的一套《初級中學混合國語教科書》,其第一冊就選了這篇《風箏》,作為中學生學習寫作白話文的楷范。
……
還要介紹的是,《風箏》也曾作為魯迅的代表作品推薦給世界的讀者。1936年9月,亦即魯迅逝世前的一個月,紐約出版的《亞洲》雜志(英文版)刊出了美國進步記者斯諾與中國作家姚莘農翻譯的《風箏》,正巧趕上魯迅生前看到了,而1936年10月斯諾編譯的一本《活的中國——現代中國短篇小說選》在倫敦喬治·哈拉普書局出版,裡面收有魯迅的《葯》《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風箏》《離婚》,作者生前未及親睹,則成為永遠的遺憾了。
1950年莫斯科真理報出版社出了一本魯迅的《短篇小說集》(俄文),都是選自《吶喊》《彷徨》,不知怎麼一來把《風箏》也收進去了。1955年莫斯科兒童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學生讀物叢書,其中有一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風箏》也選在裡面。看得出,這里把《風箏》跟魯迅其他小說放在一起,是沿襲了斯諾的做法;這樣分類是否正確,姑且勿論,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由此可以想見,《風箏》作為魯迅的一篇傑作,受到中國讀者、尤其是其他膚色的少年兒童的歡迎,是我們感到欣慰的。
(選自《魯迅名篇問世以後》,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四、從《我的兄弟》到《風箏》 (陳根生)
《風箏》發表五十多年後,作為魯迅研究的一項重大收獲,北京大學中文系孫玉石老師等發現了1919年8月20日至9月9日在《國民公報》副刊「新文藝」欄內魯迅以「神飛」的筆名發表的一組七篇短小散文詩:《序》《火的冰》《古城》《螃蟹》《波兒》《我的父親》《我的兄弟》,其中《我的兄弟》與《風箏》題材一樣,人物相同,全文如下:
我的兄弟
我是不喜歡放風箏的,我的一個小兄弟是喜歡放風箏的。
我的父親死去之後,家裡沒有錢了。我的兄弟無論怎麼熱心,也得不到一個風箏了。
一天午後,我走到一間從來不用的屋子裡,看見我的兄弟,正躲在裡麵糊風箏,有幾支竹絲,是自己削的,幾張皮紙,是自己買的,有四個風輪,已經糊好了。
我是不喜歡放風箏的,也最討厭他放風箏。我便生氣,踏碎了風輪,拆了竹絲,將紙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著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著,以後怎樣,我那時沒有理會,都不知道了。
我後來悟到我的錯處。我的兄弟卻將我這錯處全忘了,他總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將這事說給他聽,他卻連影子都記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哥哥」。
阿!我的兄弟。你沒有記得我的錯處,我能請你原諒么?
然而還是請你原諒罷!
唐弢同志形容得好:「正如色彩鮮艷的油畫先畫一個簡朴的素描草稿」,他認為《我的兄弟》便是《風箏》成功前的一幅「素描草稿」,一個「雛形」。的確,《風箏》較《我的兄弟》充實、豐滿,人物形象更生動,敘事、抒情技巧更成熟,主題也更深刻。
從主題看,《我的兄弟》只敘寫了拆毀兒童玩具風箏的錯誤,但不免單薄;至於錯在哪裡,為什麼錯,在文章中表現得不夠充分,缺乏必要的深度。而《風箏》則將「我」的驚異、悔恨、補過、悲哀,全都圍繞一個中心了:以封建陳腐思想扼殺兒童自由、活潑的精神是極端錯誤的,悔恨交加,悲憂齊集,深情地揭示了「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一科學道理。主題明確,思想深刻,情詞真切,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選自陳根生《魯迅名篇問世之後》,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五、《風箏》思想內容面面觀
1.從兒童教育角度去理解(陳根生)
正因為《風箏》發表後影響頗大,因而作品中那位施行「精神虐殺」的封建兒童教育的兄長,是不是作者自身呢?亦即作者寫的是不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呢?這個問題一直為人們很感興趣。這樣,魯迅的親屬理所當然地成為人們孜孜請教的對象。魯迅的三弟周建人解放前就寫道:
魯迅有時候會把一件事特別強調起來,……例如他所寫的關於反對他的兄弟糊風箏的文章就是這樣。實際上,他沒有那麼反對得厲害,他自己的確不放風箏,但並不嚴厲地反對別人放風箏。
幾十年來,周建人同志數次回答此類詢問,直到80年代他還給訪問者明確作答:
我不記得有這回事。
但是,魯迅的夫人許廣平同志卻持不同的說法。她在談話中是把《風箏》中的「我」與魯迅、小兄弟與周建人當作同一個人來向人們介紹的。1956年的金色的秋天,北京市北海少年之家舉行魯迅紀念會,許廣平同志應邀在會上向少年兒童們作報告說:
魯迅長大後曾檢討自己對待兄弟有些太凶了。他還說過一件事:有一次,放學回家後他不知道弟弟(周建人)到哪裡去了,後來看見他在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裡糊風箏,他覺得這是件沒出息的事,就把弟弟的風箏撕毀了,當他長大後覺得這樣對弟弟是很不對的。曾對弟弟提起這件事,他弟弟說有這件事嗎?我都記不得了。後來魯迅伯伯就說,他不記得這件事使我更不好受。還說:自己做過的錯事應該牢牢記住,並不是人家不記得就可以過去了。
許廣平同志的講話獲得廣泛的贊賞,不少魯迅研究家寫作魯迅傳記時都是認真使用《風箏》中所提供的材料的。
那麼,周建人同志的話全錯了嗎?問題當然也不會這么簡單。因為《風箏》里明
放不下了。你消息我吧!!
2. 觀滄海教案(備課筆記)
《觀滄海》 ——曹操
教學目標
1、在反復朗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養學生的遠大的志向。
3、品味詩句,感悟詩歌的意境,培養賞讀詩歌的能力,增強古文修養。
4、了解詩歌情境交的特點,培養學生讀古代詩歌的節奏感。
5、揣摩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誦讀詩歌,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數教學時數教學時數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方法 朗讀法;聯想、想像法;討論、點撥法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有人用這樣的話來評價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800年前他統一了連年動亂的中原大地;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他的詩篇流傳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國時期獨領風騷。他就是三國時期的三絕之一——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曹操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組詩中的第一章——《觀滄海》。什麼是樂府?原來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機構名稱,後來演化為詩體名稱。 《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歸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等過的碣石山,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副怎樣的圖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觀滄海》,來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二、 整體感知,充分讀書
1.教師泛讀,正音。
2.學生自讀,整體感知詩詞大意
3.字詞句基礎知識舉要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何:多麼
澹澹(dàndàn):水波盪漾的樣子。
竦峙(snssssǒ):高高地挺立。竦通「聳」,高。
峙:挺立。
蕭瑟:是聯綿字,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若:如同
星漢:銀河。 燦爛:是疊韻聯綿字,光彩耀眼的意思,
幸:慶幸。 至:極。 幸甚至哉:真是幸運極了啊。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願志向。
詠:歌吟 詠志:即表達心志。 志:理想
三、 賞析品讀,深入理解
1、《觀滄海》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意思?「滄海」的「滄」字作何解,能否換「觀大海」這個題目?
討論、歸納、明確:「滄」是暗綠色的意思,「滄海」就顯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動,所以不能換。
2、本詩是寫景詩,還是抒情詩?寫了什麼景?抒了什麼情?
景: (實)海水、樹木、草、秋風、洪波生機勃勃 (虛)日月星漢寬闊、博大
情: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勾畫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圖景,表現詩人開闊胸襟,抒發了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理想。
詩的正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朴。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以敘事發端,起調平穩。「觀「字統領全文。是詩的線索,由以下「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東:方位名詞,這里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臨:到,這里是登上的意思。
以:連詞,連接「東臨碣石」和「觀滄海」兩個短語,所連接的後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觀:看,這里是遠眺、眺望的意思。
滄海:東海,這里是泛稱。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湧起」)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盪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接著描繪登山觀海所見壯麗景色。這兩句寫大海雄渾開闊的氣象,是遠景,全景全景全景全景。
水:指海水。
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譯為「怎麼這樣」「多麼「那麼」等。
竦:同「聳」,高起,高聳。峙:直立。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這兩句寫,,突出其林密草豐的特點,是近景,是局部。
樹木:指山島上的樹木。叢生:(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這里是說林密。
豐:茂密,茂盛。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從結構上看,把海水的正面寫實推向了高潮,也自然的過度到了下面的虛寫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這兩句寫大海波濤洶涌的動態。以上六句描寫,有靜有動,有遠有近,有主有從,都是實。
詩人這時的視線從山島又轉移到哪裡呢?(明確:海面上) 蕭瑟:秋風聲。洪波:巨大的波濤。洪:大的意思。涌:形容大波掀動的樣子。 第三層(最後四行)藉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這首詩的基調是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賞析玩全詩後,想必大家也知道這首詩的大意了吧,下面我們一起描述一下大意。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盪,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湧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深入理解後,大家考慮這樣幾個問題, 全詩是圍繞哪個字展開來寫的?觀。
曹操的這首詩有什麼寫作特點?
明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1. 豐富奇特的想像。 《觀滄海》這首詩最大的亮點就是詩人在表現滄海之壯觀、之雄偉時,他除了直接描寫大海本身之外,還從浩瀚壯闊的海景展開想像寫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樣的佳句。表現出了滄海吞吐日月蘊含群星的氣派。讀到這里,我們眼前就會浮現出天連水、水連天,浩浩盪盪無邊無際的宏偉景象,這一切都歸功於詩人豐富奇特的想像。
2. 合情合理的誇張。 從表現形式上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運用了誇張的手法,運行不息的太陽,星光燦爛的銀河,竟然蘊含在滄海之中,由於前面在描寫滄海本身時,無論是整體,還是局部都表現了它雄壯的氣勢。所以這是用誇張的手法進一步來突顯它的這一特點,使讀者在為滄海的氣勢所折服的同時,覺得誇張也合情合理了。
3. 准確恰當的借景抒情。 如果《觀滄海》僅僅局限在大海氣魄的刻畫與表現上,這樣的滄海雖雄壯但缺乏靈性。詩人巧妙地賦予大海以人的性格,它的雄渾、它的沉穩、它的動盪不安,這些無不是詩人自身真實的寫照,詩文表面句句是在寫景,實則時時又在抒情,結尾「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一句,詩人直抒胸臆,把自己的雄心壯志與滄海的雄偉融合在一起,不僅表現了滄海的宏偉,還抒發了詩人博大的胸襟。
四、 拓展延伸,鞏固積累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是由全景到局部,由遠到近來描寫登海後看到的景物和感受的。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於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全詩語言質朴,想像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 他們以質朴剛健、清新自然的語言、比興的手法真實地再現現實,抒發強烈的思想感情,表現出鮮明的個性色彩和時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後人稱這種文風為「建安風骨」。
建安風骨是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詩文的俊爽剛健風格。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採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 曹操的歷史評價 曹操在亂世中積極追求個人抱負的實現,自我的不斷超越,以最終獲得完全的「優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為己任,以齊桓公、晉文公為榜樣,追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境界。對於自我的掩飾,曹操由於對自我有著許許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信奉「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使得他可以變得極為猜疑和殘忍,行為復雜多變,令人難以捉摸。換言之,人格狀態不協調是曹操的悲劇。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孫權評價曹操:「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鍾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 唐太宗說曹操:「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五、 總結 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為達到目標堅持努力,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社會生活中,不要斤斤計較,要互相謙讓。做一個像曹操一樣有雄心壯志、博大胸懷、遠大抱負的人。不要做有目標,但是不堅持,甚至不擇手段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