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怎麼學
對於語文這個學科來說,就一個詞可以概括學習方法,那就是「積累」。積累字詞、積累好句、積累好文。所以,語文不太可能突飛猛進,只能通過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取得進步。
最後,學語文還有一個百變不離其宗的方法,那就是課外閱讀。現在網上有很多語文特級老師推薦的小學生必讀書目,我的做法是把這些書都買回來擺在書架上,然後由孩子根據個人喜好,自己選擇讀的書,然後每天堅持讀書半小時。有些家長喜歡規定孩子讀哪本書,個人覺得這樣孩子容易有逆反心理,不如讓他自己去選擇,讀得開心,效果自然也更好些。
Ⅱ 小學語文要一個什麼樣的課堂
一、給學生一個「溫暖」的課堂1.保護學生的尊嚴教育是一種保護,保護學生固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保護學生的童心和純真。教育的真諦在於寬容、理解、尊重「人性的弱點」。課堂應該是一個保護學生人格尊嚴的場所,在充滿敏感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最初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有位詩人說過:哪裡有愛哪裡就是你的家;哪裡有尊嚴哪裡就有你的歸宿;哪裡有鼓勵哪裡就是你的起點。課堂留給學生們最美好的印象就是家的溫馨,歸宿的安全感,起點的期待。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多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想法。當面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時多說幾句鼓勵的話,比如,「你很棒。」「你有了很大的進步。」「你的想法很獨特,說出來讓大家分享。」這樣給學生一種親切的感覺讓他們感覺到家的溫暖。2.允許學生犯錯誤人是在犯錯中不斷嘗試、不斷成長的,只有尊重學生的錯誤,才能讓學生不斷地成長。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因錯誤而美麗,課堂因錯誤而精彩。課堂中的「錯誤」有豐富的獨特價值。如在教學《我很重要》一文時,有一個學生就說:「老師,本文的作者太驕傲了,我認為人人都要虛心一點,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高,而他卻說他很重要。」筆者聽後及時肯定你太愛動腦筋了,讀了課文之後我相信你就明白了。筆者順勢讓學生通讀課文,有助於理解文章。其實一節課,沒有展示出學生的思維誤區,沒有思考的失誤,沒有探索的歧路,這樣的課看起來一帆風順,然而折射出來的智慧的能量和思想的含量又有多少呢?如果把課堂中的錯誤當成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會使課堂更具生機。3.用愛感化學生愛是學生成長的動力,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梁。愛是生命之源,是教學之本。教育是一顆心感動另一顆心的事業。在平時教學中,努力去尋找每一位學生的發光點,真誠地和學生談心,用愛撫平學生受傷的心靈,淡化他們對社會產生的不滿,發動全班集體的力量,創設一個友愛的集體。在學期開始,筆者就努力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生活狀況,知道班上的一位學生父母離異,在他生日之際,發動全班學生為他說生日賀詞。在大家的祝福中,他感動地哭了。在大家的關心和幫助下,他融入了班集體。二、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1.讓學生多展示自己課堂的自由程度決定了學生思想的創造程度,課堂是學生自由展示和探索他們多種多樣的人生目的的地方;是他們求知、創造、體驗成功的平台;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學生的創造力有時讓我們難以想像,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他們足夠大的平台。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是一個難點。筆者先讓學生思考,竟得出一個這樣的答案:對於「烏」的理解:「烏」代表黑色,比「鳥」字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看不見它的眼睛了。另一名學生說:「喝水要用口,而且必須張大嘴,所以用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筆者驚奇地對他們的回答表示鼓勵表揚,並進一步認識到:教師只有賞識學生的異樣想法,重視學生的不同思想,才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就如顧炎武所說: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聲音,不讓學生出新,那麼他的教學將是十分平庸的,沒有創造力的。2.把生活知識帶到課堂上課堂要向生活開放,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會讓學生更加自信,主動地學習,能讓他們心靈的泉水自然流淌。如筆者在教學作文課《尋找春天的足跡》時,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親自去體會那剛鑽出的小草、樹枝上的嫩芽、星星點點的小花、濕潤的泥土。這樣學生很輕松地寫作,抓住生活中的點滴,眼裡有源,心裡有教育。三、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1.把別人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天才在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只有把自己平時看到的好詞、好句、好段積累下來,經過加工變成自己的語言,才能在學習中很好地利用。課堂練筆是吸收、積累語言文字的重要方法,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思想營養和情感熏陶。在閱讀教學中先讓學生談認識、談體會,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最後讓學生練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又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利用。例如在教學《爛漫的點地梅》一文時,先讓學生講述,再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篇短文,一位學生寫的《螞蟻》,通過螞蟻成群結隊搬運糧食的描述,揭示了人們只有團結合作才有力量的道理。2.把別人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總之,語文教師要努力給學生一節節撞擊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及時點撥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的修養,讓學生快樂學習,讓語文成為學生們成長的雞湯,在學習語文的過程與體驗中快樂成長。
Ⅲ 小學語文一周幾節課為標准
分別為:
低年級(一、二年級)8節;
中年級(三、四年級)7節;
高年級(五、六年級)6節。
2001年教育部關於印發《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通知如下:
(3)小學語文一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有關說明
1、表一為義務教育階段一至九年級的課程設置,表二為義務教育階段各年級周課時數、學年總課時數、九年總課時數和各門課程課時比例,每門課的課時比例有一定彈性幅度。地方與學校課程的課時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共占總課時的16%~20%。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同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課程計劃;學年課時總數和周課時數應控制在國家所規定的范圍內;根據教育部關於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管理與開發的指導意見,提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管理與開發的具體要求,報教育部備案。
民族學校、復式教學點、簡易小學等學校的課程設置,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自主決定。
2、每學年上課時間35周。學校機動時間2周,由學校視具體情況自行安排,如學校傳統活動、文化節、運動會、遠足等。復習考試時間2周(初中最後一年的第二學期畢業復習考試增加2周)。寒暑假、國家法定節假日共13周。
3、晨會、班隊會、科技文體活動等,由學校自主安排。
4.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其具體內容由地方和學校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要求自主開發或選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可與地方、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各門課程普遍增加了實踐活動,學校在做學年教學安排時,應根據活動的性質和內容,統籌合理安排。
5、初中階段的學校再選擇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時,若西安著科學、歷史、地理、可相應減少自然地理的內容;若選擇歷史與社會、生物、物理、化學,則應參照相關課程標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內容。
6、各門課程均應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機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環境、健康、國防、安全等教育應滲透在相應課程中進行。
7、一至六年級設體育課,七至九年級設體育與健康課,均應貫徹「健康第一」的原則。七至九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識,應在學生進行相關體育活動時,使學生了解,但不得組織筆試。
8、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目標和步驟。
初中階段開設外語課程的語種,可在英語、日語、俄語等語種中任選一種。外國語學校或其他有條件的學校可開設第二外語。民族地區的中小學校,外語課程的設置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決定。
參考資料:中國教育部官網-《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
Ⅳ 小學語文課本第一篇是什麼
第一頁是教小朋友握筆姿勢、看書姿勢的。
第一課是學拼音與簡單古詩的。
真正是課文的第一課,是《一去二三里》。
Ⅳ 怎麼教好小學語文
1、尋求課堂開放性,培養綜合能力
《新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要"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這就需要教師實現教學觀念的開放,採取開放性的教學形式。語文是一門極其生活化的學科,課文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學生正處於開始關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齡階段,對一切充滿好奇和熱情。語文教學應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
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縮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開拓學生視野,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願望。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以點燃其創新之火,綻放其天賦之花。
在完成一活動的基礎上,可以舉一反三地溶入課外知識――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電影、電視及文學作品中的某些情節、人物等。除此,還要鼓勵學生走出狹窄的課堂,讓學生在與大自然、與社會、與家庭的接觸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知識是教不盡的,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接觸中具有了一定的語文能力,便可以自學知識,再生知識,自覺提高語文綜合素質。這樣,就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標。
2、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像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後感等,以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
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如:我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一課時,讓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去仔細揣摩、感受老木匠、小木偶、小紅狐、熊警官、小兔子、老婆婆、小女巫的心理活動,自己有感情地朗讀,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的有感情朗讀,在課堂的最後還讓學生分小組自編自演了課本劇。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朗讀、表演中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得到情感的升華。
3、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
"如在教學《蟋蟀的住宅 》一課時,揭示課題後,我讓學生自己上網查找有關蟋蟀的資料,讓學生藉助視覺、聽覺更好地了解蟋蟀,同時培養了學生自己動手查找、篩選資料的能力。自學課文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Ⅵ 小學語文換一種說法有哪些
1 他太使抄我傷心了
2 蘇里奧看襲到這樣子,不得不傷心
3 這樣的事絕對不能做下去,必須停止
4 在我生日進行的正開心時候,王叔叔急急忙忙地趕來祝賀,並送給我一株不起眼的花苗.
5 河水的聲音跟雷鳴一樣的驚天動地
6 爺爺的臉上地像無數條傷疤一樣,讓人心痛.
Ⅶ 小學語文應該怎麼教學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差不多10年的經驗,不敢說經驗豐富,但是有些自己的教學感悟,趁著這個機會交流一下,具體如下:
一、先從小學語文的組成板塊說起,為什麼呢?因為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應該教,才能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把語文教好,我是這么認為的。
1、閱讀板塊:這是一個基礎的板塊,也是最重要的板塊,這里要分兩個方面來論述一下:
①考試閱讀:學生從4年級起,閱讀丟分非常嚴重,主要原因有答題沒有思路,答題不夠規范,基本知識點沒有掌握好,因此,對於這部分閱讀,我的觀點是要做到四步法閱讀:
第1步:掌握基本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有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寫作手法等。
第2步:學會區分題型,因為不同的題型,有著不一樣的答題思路,這些題型有:細節題、概括題、作用題、含義題等。
第3步:掌握答題思路,知道什麼題型之後,我們馬上要知道這類題型有什麼答題思路,例如:加點詞有什麼含義?這類題屬於含義題,那麼思路是本義與語境義。
第4步:答題公式:還是馬上這道題,那麼我們應該這么答:這個詞語的本義是,在文中的意思是。
②課外閱讀:小學階段的時間比較充裕,同學們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這次不僅可以拓展知識面,還積累素材,為作文積累材料。
2、作文板塊:
小學的作文,很多學生會出現流水賬和湊字數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就是孩子無法把內容寫得詳細具體,描寫方法掌握不好,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要讓孩子把基本的描寫方法學好。
3、古詩文板塊:
先談談古詩,很多家長和老師會要求孩子背誦古詩,但是,在背的過程中,孩子只是快速的背誦,完全不知道詩詞要表達的意思,甚至有的孩子連作者是誰和哪個朝代都記不牢,更不用說知道作者的生平事跡了,那麼這樣的效果就非常低了。
因此,對於古詩,我們不僅要背,更要知道意思,還要知道作者生平事跡和時代背景。
再接說說古文,古文不是小學的重點,要到5年級才開始說,那麼怎麼學呢?
我的實踐方法是,讓孩子先翻譯,無論翻譯得怎樣,把內容先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接著再講解,讓孩子記住一些實詞等。
二、教好語文的方法有哪些呢?
1、朗讀法:朗讀不僅可以使孩子對文章理解得更加深入,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力,這里要強調重要的一點是,朗讀要有感情。
2、背誦法:沒有什麼比背誦更重要的了,但是我們不提倡死記硬背,而是理解記憶地背誦。
3、寫作法:只讀不動筆肯定效果不佳,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動筆寫與記,平時要多寫日記、感悟等。
4、演講法:演講是最可以鍛煉孩子,同時檢測知識點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更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以上觀點,您同意嗎?歡迎留言評論,同時關注小謝語文,如果您覺得好的話,請為我點贊,您的鼓勵是我答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