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質疑方法抓矛盾之處

小學語文質疑方法抓矛盾之處

發布時間:2021-01-24 07:56:27

㈠ 淺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一、營造民主課堂氛圍——質疑的土壤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
「教學相長」,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相互促進的,特別在信息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教師在各個方面都沒有絕對的優勢了。教師在課堂中並不是絕對的權威,在地位上大家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分工不同,師生之間應該互相尊重。我們應該努力營造出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才能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敢問,敢學,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
但做教師的還是會有一種慣性,認為自己永遠比學生看問題更准確,常會對於課堂中的不「和諧」音打斷或批評,這樣做容易使師生關系對立起來,影響了課堂氛圍。
在我的課堂里,人人可以發表看法,不用怕說錯;人人可以提出問題,這個問題哪怕與課堂離得再遠;人人可以對別人的發言進行質疑和補充。「老師,我想提問……」「老師,我不同意某某某的看法……」「老師,我有補充……」這樣的聲音比比皆是,我的課堂是民主的課堂,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孩子們愛問的天性被激發了出來,學生真正愛提問,也會提問了。
二、教給方法,使學生尋疑有方
培養學生質疑能力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學會"質疑"的方法。"質疑"的方法很多,筆者嘗試的是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三處、三點"進行三個層次質疑。這"三處"為:(1)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質疑;(2)似懂非懂的問題要質疑;(3)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細節要質疑。這三點為:(1)對題目要質疑;(2)對篇章結構要質疑;(3)對寫法要質疑。這三個層次為:設問性質疑、推敲性質疑和疑難性質疑。其中設問性質疑也就是自問自答式質疑,這類疑問實質上是學生自己選定自學的方向,通過自學解決。例如,初讀課文時,對字詞、課文內容的疏通性質疑。推敲性質疑就是學生對上文所提到的"三處"、"三點"的自學研究,此時學生往往會在所讀文章中做出記號,並試圖解疑,形成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一部分"疑問"將會因自己無法解答而成為疑難性質疑。需要指出的是,這三次質疑中的前兩次提出的疑問並不一定是學生不懂的,而是要求學生自我設疑、存疑,學習在似乎無疑之處產生疑問。經過這一番尋疑之後提出的"疑",大多是有價值的、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找到了這些解不開的疑,心理上就產生了適度的焦慮,上課時就能更好地聽老師講解,這尋疑的過程事實上也就是學生"自能讀書"的實踐活動,尋疑有方,無疑是語文學習能力提高的標志。
1、巧妙設問,導疑有法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地設疑問難,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尋疑,對發展學生的質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師教每篇課文,總要提出很多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文章,老師的提問,實際是老師給學生"設疑",讓學生按照這些"疑"去學習、思考,看課文作者是怎樣把每個問題寫具體的。老師的提問要准確、恰當、有規律可循,因為學生不但通過老師的"設疑"解決了知識,也從老師"設疑"的示範作用中學到了怎樣去設疑。教師的提問切忌多而碎,教師課堂提問的藝術在此不再贅言。筆者在教學中發現,"課題猜謎"可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設問性質疑。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踐——質疑的源泉
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實踐,語文的學習永遠為生活服務。生活的真實性和廣泛性會催生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更多的問題和探究。新課標提出:「學生要在活動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
在課堂中,我常常會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探討,提出疑問,發表看法,解決問題。對於一些鮮活的生活實踐得來的事例更是及時地進行創造性利用。

㈡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使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但從教學現狀來看,教師並未把學生真正放在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能得到發揮;教師累、學生苦、效率低的現象普遍存在。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教師應轉變以「教」為中心的思想,
把課堂的自主權還給學生,
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一、激勵學生自我表現
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著力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成長的各種需要,把關愛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確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意識,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看法,保護學生自我表現的慾望,為每個學生盡可能地創造機會,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並時時把微笑的鼓勵、活潑的風格、適度的幽默帶到課堂上,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愛護、尊重和期待中主動探索、自主學習。
二、給足學生活動時間
素質教育旨在使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和諧地發展。教師應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能真正地參與學習活動。在教學中,讓學生以讀為基礎,以思為核心,以議為形式,通過讀、劃、查、說等不同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充分的讀書、議論、交流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並從中領悟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藉助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交流、表達的效率,使學生彼此之間相互學習,從而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
三、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教師要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一提倡,二鼓勵,三引導」。通過老師的提倡和鼓勵,使學生從「敢問」起步,逐步過渡到「會問」、「善問」。
教師要教給學生在何處質疑。一般來說,應抓住課題質疑;抓住關鍵的詞語、句子質疑;從「看似矛盾,又是合情合理」處質疑;還可以從課文的語言運用、內容的中心、標點符號的運用、課文的前後聯繫上質疑。在學生想知道處、易出錯處、理解片面處,多角度地引導他們質疑。使學生的思維產生興奮點,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學生質疑後,教師應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同時發動學生互助解疑。鼓勵學生充分地進行辯論,在辯論中逐步統一觀點,統一認識,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在自由、活躍的教學氛圍中培養學生的解疑能力。
四、允許學生自主選擇
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為不同水平的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能調動他們積極進取的主動性。
(一)教學目標適度靈活
每節課最好有上限目標和下限目標,下限目標是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達到的最基本目標,是全體學生都要達到的,上限目標則是讓基礎好的學生有充分發展的餘地。這樣做既明確了多數學生必須達到的基本目標,又滿足了基礎較好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課堂提問分出層次
課堂提問必須考慮全體學生,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回答某一層次的問題,這樣能使其享受成功的愉快。難度大些的問題,可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回答,對其他同學也有所啟發。這樣會使全體同學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三)設計自主性作業
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盡量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給每一類學生都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在作業的難度、量度上分等級,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水平選擇作業,就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這是專門為我設計的作業,我一定能完成好!」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布置個性化的作業,以激發他們對作業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才幹,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四)對學生反饋進行評價
對學生的回答、作業分別進行評價,即對學生的要求不按一個標准,對完成作業的時間要求也有松有緊。對錯誤較多的同學,待他們弄懂糾正後再予評論,使他們在反饋評價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他們去爭取更大的成功。
總之,教師要堅持正確的教育思想,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愉快地學習,主動地發展,由「要我學」成為「我要學」,培養開拓創新的精神。

㈢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質疑

萬二中心南坡小學 朱小文 一、課前預習,帶問學文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有些課文題目以精練的詞語揭示了文章的線索、中心事件或主題,教這些課文時,這就宜引導學生預習要從題目入手,抓題目質疑,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我布置學生預習《將相和》一文,要求從題目中說說你想知道什麼,有什麼有疑問。在我新授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匯報預習時的質疑:有的問題目中的‘將’指的是誰,‘相’指的是誰?,有的問題目中的‘和’是什麼意思?,有的問他們為什麼不和,最後為什麼又和了等。學生提出問題後,我不用忙著幫他們解答,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細讀課文,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找答案。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二、緊扣重點,質疑解惑 引導學生緊扣重難點設疑問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用聯系的觀點思考分析問題,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和讀書方法。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段統領全篇課文,抓住這一句讓學生質疑,可引發這樣的思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各表現在哪裡?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議議畫畫來釋疑解難,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如水到渠成一般。又如教《草船借箭》一文,學生學習借箭這一重點部分時,有學生提出曹操為什麼不用火箭呢?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改寫如果曹操用火箭後的故事發展。使學生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讀中質疑,以讀促解 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質疑問難更應該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學生自由讀課文,在讀中提出問題,最後再讀課文,以求解決問題。如教學《將相和》一文時,讓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再讀課文。當讀到藺相如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這一句話,有學生問:藺相連秦王都不怕,為什麼如此害怕廉頗?我並不急於回答,而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藺相如對手下說的一段話展開討論: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是什麼功?有廉頗的功勞嗎?從哪裡看出?引導學生讀前文,從而理解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友藺相如。再讓學生討論將相不和會給趙國帶來怎樣的影響?最後反問:藺相如真的怕廉頗嗎?學生迎刃而解了。 四、抓空白處,引疑發散 課文有時在人物的心理活動處留下空白,有時在故事的結尾處設下懸念。有時在人物對話中安排省略,有時在事件情節之間出現跳躍。這些空白、懸念、省略、跳躍本身是有內容的,可啟發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去填補空白。如教學《凡卡》一文,這篇課文以夢結尾,為了點燃學生發散思維的火花,我引導學生質疑:凡卡能收到信嗎?凡卡的最後命運會怎麼樣呢?留給學生去推測、去判斷,培養思維的獨創性,鼓勵學生續寫凡卡的命運。 常言道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貴知疑,學固然重要,但先要學會提問題,那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思考問題的動力。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地、長期地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將會促進學生積極思維、自主學習,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㈣ 如何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質疑的能力

如何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質疑的能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們不遺餘力地通過字、詞、句、篇章的教學,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師們既抓雙基,又著重發展學生智力、思維、思想認識水平。老師們在這些方面已有許多卓有成效的實踐。在此我僅從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思維,學會自學的角度談談我在實際操作中嘗試著運用的一些方法:
1、調整質疑心態,鼓勵質疑。
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首先要掃除學生在質疑方面的心理障礙,調整他們的心態。有的學生習慣於聽老師講,滿足於一知半解,不願深入思考,不主動尋疑。對於這種學生,應使他們了解質疑的重要性,鼓勵他們要學也要問,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必要時教師要多對他們問難,使他們明白自己學習上的欠缺,引起他們的適度焦慮,從而養成他們不但求知其然,更求知其所以然的學習習慣,學習質 疑。有的學生有疑,但怕提出的疑問不得要領,受老師責怪、被同學恥笑。對於他們,我熱情地鼓勵,肯定他們質疑的勇氣。還有的學生,把握不住學習要點,對所學內容不知所雲,提不出問題。老師就要多指點,引導他們去找疑問,從字、詞等難度較小的方面入手,學會質疑。只要學生開始問了,便會越問越多,越問越難,進而越學越深。
2、教給方法,使學生尋疑有方。
培養學生質疑能力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學會質疑的方法。質疑的方法很多,我嘗試的是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三處、三點進行三個層次質疑。這三處為:⑴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質疑;⑵似懂非懂的問題要質疑;⑶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細節要質疑。這三點為:⑴對題目要質疑;⑵對篇章結構要質疑;⑶對寫法要質疑。這三個層次為:設問性質疑、推敲性質疑和疑難性質疑。其中設問性質疑也就是自問自答式質疑,這類疑問實質上是學生自己選定自學的方向,通過自學解決。例如,初讀課文時,對字詞、課文內容的疏通性質疑。推敲性質疑就是學生對上文所提到的三處、三點的 自學研究,此時學生往往會在所讀文章中做出記號,並試圖解疑,形成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一部分疑問將會因自己無法解答而成為疑難性質疑。需要指出的是,這三次質疑中的前兩次提出的疑問並不一定是學生不懂的,而是要求學生自我設疑、存疑,學習在似乎無疑之處產生疑問。經過這一番尋疑之後提出的疑,大多是有價值的、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找到了這些解不開的疑,心理上就產生了適度的焦慮,上課時就能更好地聽老師講解,這尋疑的過程事實上也就是學生自能讀書的實踐活動,尋疑有方,無疑是語文學習能力提高的標志。比如:我教《跳水》一課時,安排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預習性嘗試閱讀,學生先後提出下列問題:為什麼船長用槍逼著兒子跳水、他是船長的兒子一句,為什麼要用括弧、文章最後一段四十秒鍾後面為什麼要用破折號、課文寫孩子氣急了,為什麼一處用急一處用文章為什麼以《跳水》為題從這些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學 生的學習水平。其中第一問對於有些語文能力強的同學來說,屬於設問性問題,已在自學中能解決了;第四問可歸於推敲性疑問,只要稍加點撥學生也能解答;其餘幾句,則在精讀課文時,老師要注意講解。只要堅持訓練學生進行三處、三點、三次質疑,學生定會在實踐中學會尋疑的方法,掌握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
3、巧妙設問,導疑有法。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地設疑問難,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尋疑,對發展學生的質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師教每篇課文,總要提出很多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文章,教師的提問,實際是教師給學生設疑,讓學生按照這些疑去學習、思考,看課文作者是怎樣把每個問題寫具體的。教師的提問要准確、恰當、有規律可循,因為學生不但通過老師的設疑解決了知識,也從老師設疑的示範作用中學到了怎樣去設疑。我在教學中發現,課題猜謎可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設問性質疑。例如:《做風車的故事》的課題猜謎中,學生就提出了是誰做風車、為什麼要做風車、怎樣做風車、做風車的故事說明了什麼等一些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的疑。詞語辨析引出了推敲性的疑;文中探寶更引出了有助於推敲詞句、理解精彩段落、欣賞文章神妙之筆與精巧布局的疑,使學生在找寶、析寶的過程中不斷生疑、思疑、釋疑,提高理解分析能力。例如《白楊》一文,語言含蓄、言簡意賅、立意深遠,是構思縝密、充滿詩情畫意的優美散文,表面寫白楊,實際上寫人。作者用比喻和象徵的手法勾畫了一幅抗風暴雨雪、斗乾旱灌水的白楊挺秀圖;以朴實無華的語言抒寫了一首借物寓意、托物言志的清麗小詩;以豪邁飽滿的深情譜寫了一曲建設者紮根邊疆的頌歌。真是看的是一幅 美麗的畫,聽到的是一首贊美的詩,心底唱的是一曲動聽的歌。學生在探寶過程中紛紛找出佳詞、佳句進行質疑探究;有的則找明線尋暗線,抓住文章中父親的?神情變化的詞大作文章。這

㈤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進行創新教育

【英盛觀察】
小學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創新因素,為開展創新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如何有效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呢?
一、教要創新,常教常新
筆者不久前作一調查,採用問卷的方式,問及高年級學生最不喜歡上什麼課時,約百分之八十的皆言是語文;問及原因時,他們認為語文教師講課,千篇一律,長此如往,就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如果學生一旦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的話,即使教師再認真備課,再認真講課,收效也是微乎其微,往往高耗低效。這種結局正是教育一大忌。要改變這一局面,教師的教必須創新,百花齊放,常教常新,以滿足小學生好奇好新的天性。實際上,我們不少在第一線的小學優秀語文教師根據自身的優勢、風格和個性,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以及課文的內容與形式,創造許多有特色、效果顯著的教學法,很值得借鑒。下面舉些方法供教師們參考。
(一)印證中心法。
「印證中心法」就是在明確中心句統帥全文、突出要旨的前提下,通過分析閱讀,了解文中事例是如何一步步印證中心、深化中心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能使學生明確文章內容與中心的聯系,通過析讀,明其要旨,得其意趣。這種教學法的適用范圍:有中心句通領全篇的課文。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最適宜採用這種教學法,因其最後一個自然段有一評價魯迅的中心句:「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課文就是以此去選材的。又如《苦柚》一文也適宜採用這一種教法,因為伯父贊美賣柚子小姑娘的一段話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二)題眼導讀法。
這種教學法指的是在閱讀教學時緊緊抓住課題向全文輻射,將文中的知識點與課題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一種教學方法。如《珍貴的教科書》以「教科書」為線索,以「珍貴」為中心。有一位教師在教這篇課文時就採用了題眼導讀法,效果奇佳。
(三)討論填表法。
這種方法是讓學生以閱讀教材的內容為依據,在教師設計的表格的問題引導下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強化教學活動中的操作意念,通過群體的共同討論、研究、互相啟發、補充修改,從而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運用此法時,要求課文具有如下基本特點:①文中的時間、地點、空間方位、事態的變化等交代比較清楚;②描述的主要對象有鮮明的對比性。如《斧子的故事》宜採用這種教學方法。
(四)圖示板書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板書中輔之以有一定意義的線條、箭條、符號等,組成某種文字圖形的一種板書方法,在語文教學板書設計上運用圖示法,可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常見的有如下幾種:①階梯狀。如《跳水》可設計如此的板書。②放大式。如《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可設計如此的板書,讓學生深刻地把握課文的主旨。③線條式。如《東郭先生和狼》可設計如此的板書,讓學生一目瞭然地弄清課文中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
(五)觀察實驗法。
這法是教師在教學時,配合其它教學方法,向學生作示範性實驗或通過學生自己實驗,以說明或印證學習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較好地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魚和潛水艇》、《撈鐵牛》等課文比較適合採用這種教學法。
(六)比較法。
這種方法充分利用課文中相似或相對的方面,通過同中之異或異中之同的比較,使之互為映襯,有利於學生明白通曉課文,並提高理解客觀事物的能力。
另外還有情境教學法、討論法、中間切入法、嘗試法、演示法、引讀法、讀寫結合法、逆順法等等,總之不勝枚舉。
二、讓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同見解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創新,我們不能不顧及語文教學的性質、任務和要求,在落實「雙基」的基礎上,在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的前提下,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同見解。
(一)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但在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有部分教師讓學生幾乎是圍繞自己提的問題轉,使他們處於被動的狀態。而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又往往以自己的標准來衡量,而標准又幾乎以教參書為依據。當然,我們並非一味地反對教師提問題。教師提問題在教學中是必要的,關鍵是提什麼,怎麼提。提的問題,問域要廣,有一定的思維度,要少而精,突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難度適宜,體現全體性、層次性和循序漸進,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等。這里筆者想側重談一談如何教學生質疑。其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可教學生從課題入手,如《草船借箭》可啟發學生這樣質疑:誰向誰借箭?為什麼要借箭?用什麼去借箭?怎樣借箭?結果如何?可教學生從疑難詞與句入手;可教學生從文體寫作特點入手等等。這方面,筆者想側重談,因為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教會學生質疑,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眾所周知,無論是寫景狀物的文章,還是記事寫人的文章或說明文等,雖文無定法並各具特點和寫作風格,但各類文體皆有它們各自共同的寫作特點。如前者的寫作都要抓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展開具體細致的描述。描述時,要恰當地運用比喻、比擬、誇張、映襯、反復、排比等修辭格,注意動與靜結合,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同時,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的情感。當學生明白寫景狀物之文是如此時,在學習這類文章時,他們就會質疑。總之可質疑之處,無處不有。作為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子,大膽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服從多數是社會生活中一條普遍有效的原則。從眾思考方式,從表面上看,多數人的意見都很接近,甚至討論也很熱烈。但實際上許多人根本就沒有認真思考,新的創意無從談起,有的人即使有創新的見解,也不願意或不敢說出來。因此,「從眾思考」方式對創造力的抑製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語文的閱讀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從眾心理」也普遍存在。不少學生習慣於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習慣依據課本、教師的看法和優生的發言為准則,生怕自己的意見、見解與大家發生矛盾。這顯然與創新教育的精神和目的背道而馳。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消除「從眾心理」,大力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發表個人的獨特見解。即使離譜也採取寬容的態度,在肯定的前提下,啟發他們重新思考,使見解切合實際,合情合理。有一位教師講完《將相和》一課後,他問學生喜歡課文中的誰及其理由。同學們紛紛道出喜歡藺相如和廉頗及其理由,而教參書和課堂上也是評析這兩個人物形象。眼看要結束課了,突然有一名學生把手舉得高高的,教師說意見相同就不用重復了,如有異就發言。這位同學立刻站起來,一鳴驚人地說他喜歡趙王,並陳述理由:藺相如本來是一位官職卑微者,趙王看他有膽有識就委以重任。每次斗爭勝利後,趙王就破格提升他,位居廉頗之上。這種不拘一格,不論資排輩,只要德才兼備者就大膽起用的選拔人才的做法難能可貴,值得贊揚,即使今天也很值得肯定的。
三、拓寬狹窄思路,激發思維馳騁
目前為數不少的教師,沒有利用好語文教材的創新因素,仍然沿用「應試教育」的那些做法,滿堂灌,就課文教課文,搞繁瑣哲學,逐字、逐詞、逐句地串講串問,左分析,右提問,引著學生往「標准答案」上靠,往教案劃定的圈子裡鑽,極少涉及課文相關的材料,也幾乎沒有引導學生閱讀有關的刊物書籍。學生的閱讀面只局限於教材,其中又難得自己去感受、領悟、思考和發表個人見解,思維受約束。殊不知,語文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離不開博覽群書,離不開語言的深厚積累,離不開對一定信息量的佔有。只有這樣,才能為放飛思維、使思維具有創新的特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因此,教師要想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創新教育,就必須對教學內容的認識要寬泛。教材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是教學的憑借,但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無非是個例子,要由此引申開去,拓寬教學內容。現實生活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適合青少年兒童閱讀的中外文學名著,其它人文科學讀物,科普讀物,廣播、電視節目、錄音帶、錄像片、光碟等電子音像資料,網路資源,博物館、紀念館以及鮮活的現實生活都可以經過篩選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廣納百川,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教學時,完全可以適當引用相關的材料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拓寬學生的視野,在充分佔有相關材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更深刻地去理解課文,感悟課文並提出自己對課文的獨特見解。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可播放有關電影的片斷,介紹相關人物的資料,還可以有側重地介紹在抗日戰爭時期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可歌可泣的事,甚至還可讓學生自己去收集古今中外的民族英雄的事跡,並寫讀後感。如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可以介紹安徒生其它的童話故事,讓學生課後去閱讀。
當學生的思維有了依託時,有了活水源頭時,教師就可以得心應手地利用課文創新因素進行教學。可引導學生聯想、想像、幻想,或填補課文的空白,如《小珊迪》一文,由於採用的是第一人稱的寫法,小珊迪被車軋至重傷的情節沒寫。對此可讓學生去想像補寫;又如《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也是由於採用第一人稱寫,因此,當邱少雲被無情的烈火焚身的時候,其內心活動如何?課文不可能寫也無法寫。作為教師可考慮讓學生根據課文去想像。等等。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過程中,教師不要拘泥一格,要從教材的內容和形式入手,不斷注入創新活水,推陳出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其思維天地,讓他們大膽質疑,善於質疑,樂於提出獨特的見解。只有這樣,創新才能落到實處,結出碩果。

㈥ 如何培養小學語文質疑能力 論文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思維的火花,思維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以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而不斷發展。改革小學語文教學就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注重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怎樣才能調動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和提高他們的質疑水平?本人在教學中嘗試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語文教學中保護小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表現出感興趣,即使是很幼稚的問題,也不要表露出輕視的態度,以免刺傷學生的自尊心,挫傷積極性。例如學習《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這一課的時候,有一個學生提出\"嘹亮的沖鋒號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這一句話中的\"嘹亮\"是什麼意思?有一些學生一邊露出瞧不起的神情,一邊把手舉得高高的要求解答。教師沒有細想,隨口說了一句:\"誰來幫助他。\"隨即點了一位舉手的同學進行解答,那位同學解答得也比較出色,老師讓同學們掌聲表揚。對這個教學中比較普遍的現象,我們從保護提問學生的積極性方面提出了幾點看法:首先,在剛才那種情況下,對解答的同學掌聲肯定間接表現了對提問題學生的否定,提問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了傷害,將會影響到他下一次質疑的積極性甚至終身提問的勇氣。其次,這種做法產生的負面影響是間接使學生權衡\"答好\"與\"沒問好\"這兩者之間的取捨關系,鼓勵學生舍\"問\"取\"答\"。最後大家達成共識:教師面對學生的提問要謹慎處理,不可先鼓勵一百遍而後毀於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二是對學生的問題不可置之不理,即使是課堂內解決不了,課外也給學生一個答復。

二、教給學生提問的要領,提高問的質量

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問的例子,讓他們看譜彈琴。范問的例子可來自於課文後面的思考問題,來自老師設計的問題以及學生提出的問題。例如《登山》一課,我針對第18自然段設計了一個問題:這一自然段景色的描寫與列寧戰勝害怕、鍛煉意志有什麼關系?學生通過認真讀書與思考討論,有的說:列寧登山目的是看日出,所以要描寫日出的美麗景色,不然就不完整。有的說:這是作者寫作的技巧,寫列寧他們登到山頂就該往回走,山頂景色描寫有總結過渡的作用。有的說:列寧冒著生命危險過峭壁,應該要看到日出的美麗才合算。無限風光在險峰哪。有的說:這一段是對列寧戰勝害怕、鍛煉意志的贊頌。學生的解答從段的主要內容、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寫作特點以及人物思想感情做了一個比較全面中肯的分析。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了這一自然段的存在價值。我緊接著啟發學生:\"老師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學生一下子有點冷場,接著就從剛才的回答開始思考,一部分學生認識到:這個問題啟發我們去思考課文中段與文章的關系,指導我們學習作者的寫法。老師小結:這一段就段來理解沒什麼難度,但與上下文聯系起來就可以顯示它的重要性,有思考的價值。以後我們閱讀也需要想一想,多問自己幾個怎麼樣?為什麼?從分析\"問題\"著手,逐步指導學生提問要有清楚地指向,語言要明白,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有一定的思考量與思考度。通常是從閱讀文章的普遍規律上去找問題:第一、理解的重點處;第二、理解的困難處;第三、產生疑問的地方。但是更要重視打破規律的提問,往往這些問題的含金量更高。

三、把提問的優先權交給學生

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首先要相信學生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要把提問的優先權讓給學生。而不是想放又捨不得放,表面形式設計了學生提問的環節,而實際教學還是引著學生在老師設計的問題圈子裡轉。這樣的教學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浪費學習時間。要立學生質疑的風氣必然要破教師主宰課堂提問的模式。

四、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揉合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

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揉合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隨著進程,問題一個一個相應地得到解決。這樣處理的好處是:一不佔用單獨的大塊時間來解難釋疑,教學時間比較經濟;二是把問題置於各自的語言環境中,使提出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緊密結合,語言文字訓練體現於其中,訓練比較到位,比較科學。這種\"一切都在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不但對學生的學習是一種促進,同時,對教師的教學藝術也是一種促進。教師需要對學生所提的問題時刻胸中有數,能夠及時納入到教學情境之中。

五、把學生的提問和老師備課時的思考設計緊密地結合起來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通過分析,進行篩選,或通過合並使問題的歸納性較高,削枝強干,突出思考的重、難點。例如:教《再見了,親人》一課,學生學習\"小金花\"一段後,圍繞詞、句、人物表現提出了七個問題。老師並不忙於解答,而是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哪一個問題能夠說明小金花對志願軍有很深的感情。學生從中肯定了一個表示矛盾的問題,既然小金花是個剛強的孩子,為什麼和志願軍分別時卻哭了?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他幾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是有一些問題顯然是脫離了教師的備課思考,這時教師就要具備敏銳的辨別水平與發現能力,處理得當,對教學有促進作用,對學生有激勵作用,處理不得當,可能丟掉金子,失卻良機。學生提出的有些問題質量是很高的。例如有位同學在《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一課中問到一個詞語:\"火舌\"是什麼意思?我思考了一會,沒有就詞解詞,而是引導學生聯系後文的\"火網\",通過比較辨別它們不同的含義。學生聯系句子環境\"噴出六條火舌\",\"交織成一道火網\",通過畫圖、做手勢、討論等活動,體會到董存瑞炸暗堡前進道路的艱難,感受到作者用字的准確。這個學生提出的問題促使教師對原授課計劃進行了調整,卻起到了揭示人物品質的良好效果。
總之,把小學語文課堂變成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主陣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待於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夏家發、楊再隋主編.小學語文教育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㈦ 家長質疑小學語文教材 為啥這么多字不標聲調

不知道這是對還是錯?」 昨天上午11時許,在這所小學門口我們見到了來接孩子的姚先生。他從孩子書包里掏出一本語文教材說:「這本書里好多字拼音上面都沒有標注聲調。」 姚先生說,他發現有100多處的漢字都沒有標聲調。 我們看到,這本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出版的蘇教版。 「你看,這些字都沒有標注聲調。」姚先生拿著教材翻開,在89頁第七課《秋姑娘的信》中,他指出,「上、下、去、娘、友」等字都沒有標注聲調。在111頁《口語交際》一文中,「過、候、晨、們、不、得、一、歡」等字未標注聲調。 姚先生說:「這都是學校發給學生的正規教材,小孩正在學習拼音,聲調也很重要啊。」他說,他給孩子輔導時發現了這個問題,還專門查過字典,但自己也不能確定這是對還是錯。 就此問題,一網路編輯咨詢了河南省教育廳小學語文教研室的時光鄭先生。他說,這些省去的聲調都屬於輕聲,如「樹上」、「裹上」、「上面」、「下面」等這些詞的後一個字都可以用輕聲,如「兒子」、「桌子」等詞中的「子」也可以用輕聲。但如果是動詞、形容詞,是不能用輕聲的。他認為,如果同樣版本的教材輕聲標注全都一樣,就不能算錯,「每個出版社編輯教材時著重點不太一樣」。 隨後,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教育部,一位姓周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些教材是經過層層把關才出版發行的,不會錯。「課改後的語文教材,好多字都沒有標注聲調,目的是為了方便孩子更好地學習,讓說話更加口語化。家長不必為此擔心。」

㈧ 如何上好一堂規范的小學語文課 論文

一、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會形成一種獲取知識的強烈慾望,並會輕松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把學習看作快樂的享受。在教學過程中,師范生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在教材中努力尋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合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在學習《桂林山水》一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桂林山水美麗的圖片,展現灕江的水清、靜、綠,桂林的山奇、秀、險。再配以悠揚的輕音樂,令學生在視覺、聽覺上都耳目一新,把他們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里。在這樣的情境中,品讀文章文辭優美的語句,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形成強烈的共鳴與震撼,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師范生們要善於採用適當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語文特別感興趣,使之想學、愛學、好學,進而達到真正學好語文的目的。

二、創設良好的氛圍

新課程標准倡導主動參與、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師范生們,在課堂教學中需面向全體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並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多方位、多角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採取靈活多變的形式,使學生在愉悅中學習知識,達到教學目標。
1.機動靈活地發動學生參與活動。要想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就需要認真設計、巧妙安排活動形式,巧設疑點,激發學生靈感,促使人人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在學習《稱贊》一文時,可設置一個懸念:如果小刺蝟不稱贊小獾,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稱贊帶來的神奇效果。針對二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採用小組集體活動的形式,同桌或前後桌討論,最終選一個代表來回答,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換位思考,人人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2.根據教材設置活動。在課堂上,可以依據教材的具體情況安排各種各樣的活動。如學習《落花生》這篇課文時,可以啟發學生把兄妹幾人和父親議花生的情況真實再現出來,揣摩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特點,分角色來朗讀,如此既可加深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又可鍛煉他們的朗讀能力和技巧。又如《葡萄溝》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藉助多媒體課件,安排一個摘葡萄的識字環節,如果學會一個字,就可以得到一串葡萄的獎勵,這樣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又貼近課文學習內容,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所以師范生們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應考慮教材難易和學生的理解程度,盡量採用全體學生敢於並樂於參與的形式,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在各個活動層面上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三、讓學生學會質疑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字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的真正進步。」所以,上好語文課還需要激發學生的質疑精神。
師范生在教學中,應逐步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學生的發問能體現學習語文的「個性」特點。學生提問會出現漫無邊際的現象,而每節課都有學習要求,所以師范生要根據教學實際,教給學生方法,找准途徑,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質疑。
1.抓住課題質疑。課題是一篇課文的高度濃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課題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的則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能培養質疑能力。如《魚游到了紙上》一文,可以引導學生提問: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魚怎麼會游到紙上呢?
2.抓關鍵詞語質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時抓住一些關鍵詞語進行質疑問難,深入探討,常常會成為理解一篇課文的突破口。它能幫助學生准確地感知課文描述的情境,理解課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養成准確的語言表達習慣。如在《落花生》學習時有一句:「過了沒多久,居然收獲了。」可以引導學生質疑:「這里為什麼用『居然』,而不用『果然』、『竟然』?」通過這個詞的質疑,學生能體會文中一家人收獲花生時的欣喜與激動,更能夠體驗到用詞的形象准確。
3.從難句入手質疑。句子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一篇文章的句子不可能每個都講,只有突出重點,抓住難句,質疑問難,舉一反三,有計劃有步驟地從內容和結構上予以指導,學生才能建立句子概念,掌握運用各種句式的能力。如在《葡萄溝》的教學時,有的學生會問:「為什麼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聯系前文中對葡萄溝的描寫,葡萄溝的葡萄量多、味美、色鮮、人熱情,還有地道的葡萄乾吸引著,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啊。通過對課文重點句子的質疑,學生不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體驗到各種句式的用處。
四、講究提問的方法和技巧
漢語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語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語調語氣不同,表達的效果也不同。教師提問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學習的興趣。所以師范生們在課堂提問時,一定要結合具體課文內容給學生設置相對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讀課文,認真思考,踴躍發言。
1.問題要明確。首先,師范生在設置問題時,問題的指向要明確,即需要明確要尋找什麼樣的答案。如果范圍太大,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其次,給學生回答問題的途徑也是使問題明確的一個重要方法。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課程學習目標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過程與方法,強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新的學習方法。
2.要保證有思考問題的時間。在問題實施的過程中,要給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提出問題後,學生沒有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是許多初登講台的師范生們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精心設置的問題,本來需要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答案,但是幾分鍾後,自己就按捺不住,開始以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明知應該放手讓學生自讀思考,可又擔心課堂任務無法按時完成,於是一路開講,卻使學生養成了懶於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總是放棄思考,等待答案。新課程標准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師范生把課堂的重心從自己如何教轉移到學生如何學的目標上來。在這樣的要求下,師范生必須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思考的時間,多聽聽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在與學生的反饋交流中,檢驗自己提問的效果。
3.規范提問語言。教師用語講求「規范」兩字,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更要求精煉、簡潔、准確。師范生絕不能對問題的語言組織掉以輕心,有時往往是因為教學語言啰唆重復、不夠簡練而導致學生對語句的理解產生偏差,出現「啟而難發」或答非所問的現象。
師范生應精心設計每一個提問,做到恰如其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但是,提問不是課堂教學的唯一的手段。現代教育思想強調學生的主動發展,所以,提問的前提應當是學生充滿興趣、信心地自主學習。不應當用提問來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應充分掌握提問的藝術,適時、適當、適度地提問,充分發揮提問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總之,要上好一堂語文課,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備學生、備教材、備教師,課後練習的安排與難度,等等,但是只要端正態度、認真負責,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就會獲得寶貴的經驗,向成為優秀語文教師的目標逐步邁進。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質疑方法抓矛盾之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