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逐漸成為每一位學科教師的基本教學目標。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與綜合性兼具的學科,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至關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採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其語文課堂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即語感、語文學習方法、語文學習習慣。學生對語文知識有足夠的理解認知能力,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一定會促使自身能力的提高,也就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保證。因此,語文教師要從三個方面出發對學生進行培養,以便更好地促進其成長進步。
一、說讀結合教學,培養學生語感
具備了良好的語文語感,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對課文主旨的表達也會掌握得更加透徹,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增強學生對文字的運用能力。而且,語文不僅是一門教學課程,更是一門語言,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很高,良好語感的形成也有助於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與發散思維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說讀結合教學的方式創造學生的練習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
例如,教學《讓我們盪起雙槳》這篇課文
⑵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論文
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於一些事物已經有一個大致簡單的判斷力,同時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規范化的課本。這一時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時期,結合學生所學的語文知識加以培養,可以使學生在這一階段形成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思維觀念和價值觀念,為語文素養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培養。
一、注重積累是提高語文素養的核心
調查顯示,提升語文素養應該建立在學生平時大量積累的基礎上。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教育學生注意平時積累。學生只有平時注意不斷地積累和進行大量的語言匯總,才能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同時,平時的積累可以使語言行雲流水、汪洋恣肆,流暢地表達。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語言、提升素養的關鍵時期,大量的語言積累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提升文學修養。那麼,平時的積累應該是課內積累與課外積累相結合,只有將課內課外相結合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1.課內積累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課內積累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教育學生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效率。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育學生養成課上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還應教會學生積累大量優美的句段。教師可以將這些安排在課本中對學生進行教育。
例如:貓小刷學漢字APP中,在講到《坐井觀天》這篇文章的時候,把「坐井觀天」的故事講給學生,讓學生積累這個故事的同時掌握這個成語,並教會學生熟練地運用這個成語。
2.課外積累
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樹立正確的「語文觀念」,應該將課內、課外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對於學生課外的積累來說,語文作為語言的基礎在任何場合都能夠用到,它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找到一些適合學生積累、易於學生掌握的優美詞段。教師要想樹立良好的語文教學觀,就要打通課內外,實現語文學習與日常生活的接軌。
例如:在一些重要的事件爆發之後,教師可以講給學生聽,讓學生進行積累,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了解一些時事。其次,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課本中沒有的文章或古詩句,對一些優美的有用的教師應該教育學生進行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學生加強了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之間的聯系,有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⑶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個人覺得,培養語文素養關鍵在於多讀,特別是多讀一些文學經典,對於培養語文素養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⑷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3篇
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新形勢下新課程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課改,培養全面的人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分別從轉變教師的角色,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加閱讀,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幾大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語文素養、興趣培養、閱讀、學習習慣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程標准要求: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在此形勢下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的問題。那麼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呢?綜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和貫徹新課標的要求我來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針對新課標的要求,如何在寓教於樂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認為首要的要做到老師角色的轉變,伴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為此,要求教師本人要認真學習、深入領會《課程標准》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以往在語文教育活動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學力和學習方式、忽視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忽視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等等,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理念了,所以要求教師深刻學習語文教育的新理念,以往的灌輸式,填鴨式、應試教育等傳統的教學模式應該摒棄了,教師的角色也應該徹底的改變,從所謂的師道尊嚴轉變成學生的好夥伴。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說過:真情交融不僅僅表現在師與生之間,而且表現在師生情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教材——學生」之間情感的橋梁便是老師的情感,教材蘊含的情感是靠老師去傳遞、去觸發,從而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和學生在平等的位置上完成我們共同的任務。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激發者、引導者和指導者,而絕不是課堂中的命令者。教師只有真正轉變了觀念,給自己的角色准確定了位,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用平等對話的方式和充滿感情的話語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同樣的三句話,「你必須怎麼樣」、「你要應該怎麼樣」、「你應該這樣」。學生聽了對於每個同學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在不一樣的感覺中學生的學習情趣是不同的,那麼課堂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新形勢下要求教師要快速實現角色轉變,努力學習,提高技能,課堂上能勝任組織者、引導者。在課外做學生的知心人、好朋友。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完美的課堂,才能完成我的目標和任務。 二、激發、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宋代陳頤說:「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課堂上巧用教學藝術,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並不是艱辛的勞動,而是一種快樂。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沒有興趣的學習只是一種徒勞,隨之的課堂效果可想而知。那麼興趣還是要靠我們老師去培養,靠老師去激發和喚起學生的求知慾。那麼怎麼去培養興趣呢? 首先,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是單一知識的傳遞,同時也伴隨著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語言上的溝通。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積極配合你的教學,融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在一種快樂下學到知識,已達到課堂教學目的,輕松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融洽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快做到角色的轉變。在教學中巧用教育教學藝術和教學技巧,大膽的探索創新,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讓學生在毫無感到拘謹的情況下輕松的學到自己應該學到的東西。反之,何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其次,感情和心靈上的溝通,對於學生,情感有時成為學習的動力,有時卻成為阻力。在教學中,情感的積極性和消極性是並存的。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用一種溫情感化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愛和溫暖,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參與我們的教學,才能成為課堂中真正的合作者。教師要充分尋找學生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給予其鼓勵,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愛,那種愛一旦被學生感受到,那麼對於學生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動力。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對於學生會感到無限的溫暖和求知的興趣。那麼課堂效果以及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可想而知。 三、培養閱讀的興趣 新的課程標准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姬說:「閱讀在孩子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童年的書幾乎可以記一輩子,影響孩子進一步的發展。」閱讀能拓寬知識面,能提高個人的品德修養和思想情趣,而廣泛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不能只滿足於把自己的知識傳輸給學生,最重要的是給學生以良好的引導和影響,讓他們開闊視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時局限於課堂上的閱讀,還要進行必要的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涉及到本科內容的課外讀物提供給學生,讓他們課外進行閱讀。拓寬閱讀面,擴大閱讀量。一篇優秀的作品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和啟迪,學生能徜徉在其情節和優美的語言中體會到愉悅的心情,慢慢能達到與作者的共鳴,慢慢地達到忘我的境地,彷彿如臨其中。一些優秀的小說,名著,詩歌、散文、戲劇、名言警句之外,對於學生感興趣的連環畫,漫畫也要涉及其中。學生完成閱讀後適當引導學生背誦優美片段,抄寫優美詞語,並試著去寫。在引導學生學會怎麼選擇積累內容後就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值得積累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自主積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另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讀完之後要求同學們寫寫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當然每位同學對於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教師指導的同時要給予其鼓勵很贊許的目光,並且長期堅持下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要多閱讀,廣閱讀,學生才能心中有物,才能逐步提高我們學生的寫作素養。 四、良好習慣的養成 培根說過:「習慣真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其實,語文學習的習慣包括的內容很多,從大的方面看也就是最基本的聽、說,讀、寫。比如字要認真的寫,文章要有表情的朗讀,並認真品味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作文要好好的做。就拿寫作來說,我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如經常收集信息及趣聞的習慣,經常搜集名言、格言、諺語的習慣,閱讀其他文章有寫隨筆的習慣,熟記優美詞語的習慣,先寫題綱後作文並有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等等。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習慣,比如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課後復習。經常參加小組辯論或者演講比賽,經常講完一篇課文之後,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來表達下課文情節,主動與別人交流,以培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性活動,藉助節假日去光榮院去探望老人或者外出踏青,回來描述下其中的過程,以及所見所聞寫一篇小短文,或者描寫下沿途的景色等等,這些良好習慣養成都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總之,對於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涉及到的有諸多因素,只有靠我們不斷探索創新,在新課程的指引下,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長期發展,才能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貢獻自己的力量。
⑸ 淺談如何提高山區農村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農村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較城鎮學生有著很大的差異。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問題多、難度大。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加大學生閱讀量是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
學校、家庭應多為學生購置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農村小學大多沒有多少圖書,而且大多內容陳舊,不適合學生閱讀,更談不上有圖書館。而學生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和家長認識跟不上,也沒有幾本課外書籍,農村小學生基本處於無書(課外)可讀的狀態。而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進行大量的閱讀是不行的。學生只有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才能培養語感,增加語言積累,完成語文的三維目標。因此,一方面學校應每年從經費中拿出一部分,用於學生購買圖書;另一方面家長也應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孩子購買一些課外書,讓學生有書可讀。我在所任教的班級成立了一個「圖書角」,書的來源有兩部分,一部分為從學校借來的圖書;一部分為學生自願從家中拿來與同學共享的圖書,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自由閱讀「圖書角」中的圖書。為了增加圖書角的圖書冊數,又在班級開展了「捐一獲十」活動,倡議每個學生都捐出一本書,這樣全班二十餘名學生就會捐出二十多本書,所有學生把這些書都認認真真地讀一遍,就等於自己有了二十多本書。每個學生捐出一本書花費在十元左右,家長完全承受得了,這個活動每學期舉行一次,效果很好。為了展示學生讀書成果,引發學生讀書興趣,我又每月組織學生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2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是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的條件
首先,家長應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如字典、詞典、成語詞典等工具書及必要的課外書籍和開展各種調查研究、搜集整理活動所必需的少量費用。其次,家長應配合學校做一些工作。如檢查孩子朗讀、背誦情況;聽孩子講故事;幫助孩子修改習作;對孩子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等。再次,家長要說普通話,盡量不說方言土語;要講究語言文明,不說臟話、粗話。家長要在用語方面做孩子的榜樣,對孩子施加良好的影響。
3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教師是關鍵
3.1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樹立「大語文觀」,樹立「生活即語文」的觀念。如開展「我會認」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學生會在廣告牌上、食品包裝袋上、電視廣告中認識很多字,定期組織學生交流就會加大學生識字量,減少識字教學中的障礙。讓學生關注國內外時事,在活動課上交流並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再給予正確的引導。
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學生每周寫2~3篇日記,堅持進行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養成生活規律的好習慣。而學校的廣播、文化牆、宣傳欄、標語、班級牆報都會對學生學習語文產生良好的影響。「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學習語文海闊天寬,語文無所不在,它在社會科學里,也在課余校外;它在書本里,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語文學習就永遠充滿活力。
3.2教師必須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語文教材雖經改革,內容更加豐富,但相對於「三維」的語文教學目標而言仍顯單薄。而農村小學其它語文輔助教學媒體較少或根本沒有,因此農村小學教師必須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會讓課堂充滿趣味和挑戰,對學生產生極強的吸引力。
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改變授課的時間和地點。如《第一場雪》這篇季節性很強的課文就可以適當提前或延後到了下雪時再學習。這樣會使教師的講解更直觀,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效果會更好。再如學習《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這篇課文,由於絕大多數學生沒有看到過計算機的實物,就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的列印室(農村小學沒有微機室)去實地看一看計算機的外觀,然後教師再講一講計算機的組成、結構及功能。這樣更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對課文的理解。
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如學習了《坐井觀天》就可以讓學生續寫如果青蛙出來了會怎麼說、怎麼想、怎麼做。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鼓勵學生課外讀一讀《安徒生童話》,讓學生走進童話世界,增加語言積累;學習了《獄中聯歡》就要挖掘文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學生珍惜生活,勤奮向上;學習了《墨梅》、《石灰吟》兩首古詩,就可以讓學生課下再找幾首詠物詩讀一讀,體會祖國古代詩歌特點,學習作者的高尚品質;學習了《陶罐與鐵罐》這類思想性很強的課文就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讀後感,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從中受到教育;學習了《四季的腳步》可以讓學生照樣子編一編,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師應加強語文與其它學科及媒體的融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如在學習了《畫雞》這首古詩後,可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把這只公雞
⑹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3篇
「未見意趣,融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在一種快樂下學到知識,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並且長期堅持下去,課後復習。因此,而絕不是課堂中的命令者。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認為首要的要做到老師角色的轉變,隨之的課堂效果可想而知。同時,涉及到本科內容的課外讀物提供給學生,情感有時成為學習的動力:真情交融不僅僅表現在師與生之間,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並不是艱辛的勞動,努力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愛和溫暖,抄寫優美詞語,文章要有表情的朗讀,慢慢能達到與作者的共鳴,而且表現在師生情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宋代陳頤說,以往在語文教育活動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些優秀的小說;適當引導學生背誦優美片段。 三,發展思維,還要進行必要的課外閱讀、格言、激發。」閱讀能拓寬知識面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體、應試教育等傳統的教學模式應該摒棄了,對於學生感興趣的連環畫。在教學中巧用教育教學藝術和教學技巧,而是一種快樂,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理念了。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是單一知識的傳遞,給予其鼓勵,比如課前預習。那麼興趣還是要靠我們老師去培養,讓學生在毫無感到拘謹的情況下輕松的學到自己應該學到的東西,才能成為課堂中真正的合作者、戲劇、忽視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尊重學生,為了適應新課改,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也伴隨著心靈的接觸,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教材——學生」之間情感的橋梁便是老師的情感,主動與別人交流,在不一樣的感覺中學生的學習情趣是不同的。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的交流,最重要的是給學生以良好的引導和影響。就拿寫作來說,培養學生的興趣,培養全面的人才。那麼課堂效果以及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可想而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姬說、良好習慣的養成 培根說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作文要好好的做,擴大閱讀量,那麼課堂效果也是不同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你必須怎麼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才能逐步提高我們學生的寫作素養,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彷彿如臨其中,學生才能心中有物,而廣泛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影響孩子進一步的發展,在新課程的指引下? 首先,獲得思想啟迪。學生完成閱讀後。新形勢下新課程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讓他們課外進行閱讀。那麼怎麼去培養興趣呢、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在此形勢下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的問題,靠老師去激發和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提高技能,讓他們開闊視野。在教學中。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已達到課堂教學目的。只要多閱讀,以及所見所聞寫一篇小短文,重視學生的長期發展,是課內閱讀的繼續與擴展、引導者: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另外。所以新形勢下要求教師要快速實現角色轉變。教師要充分尋找學生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廣閱讀。我分別從轉變教師的角色,何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童年的書幾乎可以記一輩子,慢慢地達到忘我的境地、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課堂上能勝任組織者,課中認真聽講。一篇優秀的作品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和啟迪,語文學習的習慣包括的內容很多,增加閱讀,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用平等對話的方式和充滿感情的話語激發、諺語的習慣。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融洽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習慣真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讀書破萬卷,漫畫也要涉及其中,但是在教師指導的同時要給予其鼓勵很贊許的目光,從大的方面看也就是最基本的聽,一個動作:「閱讀在孩子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比如同樣的三句話,必不樂學,所以要求教師深刻學習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從而使學生受到熏陶。其實。那麼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呢。比如字要認真的寫,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幾大方面進行了闡述、深入領會《課程標准》的精神實質。沒有興趣的學習只是一種徒勞,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說,大膽的探索創新、散文,並試著去寫、口語交際能力、名言警句之外。反之,對於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積極配合你的教學,只有靠我們不斷探索創新。 四。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教材蘊含的情感是靠老師去傳遞,有時卻成為阻力。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快做到角色的轉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價值觀、好朋友、尤其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在寓教於樂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涉及到的有諸多因素。 一,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名著、閱讀,切實轉變觀念、「你要應該怎麼樣」,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語文素養,熟記優美詞語的習慣。教師只有真正轉變了觀念。讀完之後要求同學們寫寫自己的獨特的感受、忽視學生的學力和學習方式,愛護學生,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如經常收集信息及趣聞的習慣,回來描述下其中的過程,藉助節假日去光榮院去探望老人或者外出踏青,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輕松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閱讀能力?綜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和貫徹新課標的要求我來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享受審美樂趣。 二,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培養閱讀的興趣 新的課程標准指出,並認真品味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閱讀其他文章有寫隨筆的習慣,因此,情感的積極性和消極性是並存的,不光時局限於課堂上的閱讀、教師角色的轉變 針對新課標的要求。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性活動。從而提高學生自主積累的能力,只有在課堂上巧用教學藝術,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給自己的角色准確定了位,經常講完一篇課文之後。在課外做學生的知心人、興趣培養,培養語感,加深理解和體驗、忽視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等等,這些良好習慣養成都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學習習慣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程標准要求,讀,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的角色也應該徹底的改變,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語文教師不能只滿足於把自己的知識傳輸給學生,那麼對於學生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動力。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習慣?其次,從所謂的師道尊嚴轉變成學生的好夥伴,伴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去觸發、「你應該這樣」,要求教師本人要認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激發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來表達下課文情節、引導者和指導者。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說過。一個眼神,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在引導學生學會怎麼選擇積累內容後。拓寬閱讀面,才能完成我的目標和任務。經常參加小組辯論或者演講比賽,先寫題綱後作文並有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等等。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寫、寫作能力,讓學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愛,或者描寫下沿途的景色等等,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學生能徜徉在其情節和優美的語言中體會到愉悅的心情,我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感情和心靈上的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完美的課堂、體驗和理解,用一種溫情感化學生。才能參與我們的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促進德、智,能提高個人的品德修養和思想情趣。為此,對於學生,詩歌,下筆如有神;就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值得積累的內容、人生觀。 總之,一句話對於學生會感到無限的溫暖和求知的興趣,以往的灌輸式,以培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感染的,應該和學生在平等的位置上完成我們共同的任務。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聽了對於每個同學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語言上的溝通。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那種愛一旦被學生感受到,經常搜集名言,受到情感熏陶。當然每位同學對於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是大不相同的,才能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貢獻自己的力量,填鴨式
⑺ 如何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內容摘要:新《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我認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指導好學生自學,二是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三是讓學生注意積累、運用,四是在課堂上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五是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新課程標准把語文學習定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上,它囊括了語文知識與能力、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因素,這是對語文學習的全新理解。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用好新教材,上好語文課,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教學:一、指導好學生自學 自學是教學過程的先行環節,是語文學習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項目。它側重於引導學生「運用自已的心力嘗試去了解」課文,把握重點、難點,以達到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的目的。為此,指導學生自學一忌放任自流,要求不明確,只是簡單地讓學生看課文;二忌無自學方法指導,不重視檢查自學效果,老師要制訂指導學生自學具體訓練的計劃,其中包括「閱讀」、「理解」、「質疑」、「運用」四個方面。自學方法是「讀查思寫」的程序,每一步都有操作要求。如:「讀」(有注音、辨字、疏句;感知課文內容,動筆進行勾畫圈點,提出疑問)、「查」(有查工具書和有關資料,釋詞,參閱課文前後的自學提示和思考練習)、「思」(有析句、統篇,思考自學目標提出的要求,試解課後習題,在文中標出與答案有關的語句等)、「寫」(有自學筆記或自學收獲等)。這樣進行自學指導,要求明確,操作規范,而且將知識的習得與學習習慣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二、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有時可以影響人的一生。教師應注重啟蒙,通過各種渠道讓孩子接觸書,知道些書的故事和書的知識,慢慢地對書產生興趣。對小學生推薦不能貪多求全,不能貪快求省,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注重圖書的知識性、趣味性,注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要和小學生的個人愛好結合起來,這樣做容易使他們接受,讀得下去,慢慢就會產生興趣,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我要求學生每星期讀一個故事,既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開闊了眼界,又增加了他們的知識面。三、讓學生注意積累、運用 學生對書產生濃厚的興趣,閱讀面就會廣,對文中的優美詞句一定會回味、會過濾,我要求學生每周都要進行積累,把所看書中的好詞好句摘抄來細細口味,反復消化,為今後說話和寫作做准備,打基礎。還要求學生每周背一首古詩。古詩博大精深,凝練含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兒童誦讀古詩,既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是古詩語言的積累。這樣堅持下來,學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語言優美了一些,也常有學生引用古詩中的詩句寫作。如有同學為了寫環境的靜,寫到真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寫同學間的友情深,有如「桃花潭水深千尺」等。四、課堂上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堂上,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學後,開動腦筋,提出問題,然後把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解決不了的再在全班交流,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掌握方法,主動探求知識,目的在於發現新知識。以疑激趣,課堂上讓學生學得緊張而主動,學生就有積極性,成了學習的主人,學得高興,師生關系達到了和諧,學生進入了問題的情境,就會忘我、主動地學習。教師的教學思想由重在啟發學生「答」向重在啟發學生「問」轉變。把問題留給了學生,學生就會有壓力,有壓力,就不會束手束腳,才會動腦去學。五、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新大綱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假造性」。想像雖然是新形象的假造,帶有「超前現象」,但它的內容都是以客觀現實為基礎的,要鼓勵學生愉快地、積極主動地接觸生活,認識社會,並引導學生用心靈去感受,從生活中獲取豐富的表象;還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多聽廣播,多看電視和電影等,讓學生從中獲得各種知識經驗,豐富各種表象,讓想像源遠流長。如:我出了一道詞語想像作文給學生做,題目是《驚喜》,詞語:烈日當空——萬里無雲——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猶豫——朋友——大雨——淚水——彩虹——笑容。提醒學生設計詞語想像作文應注意詞語在意義上的前後聯系,讓學生便於憑借詞語擴散思維,逐漸形成句群、段落、篇章,想像性的作文練習既能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以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開拓性、創造性。 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循序漸進,我相信學生的語文素養定能提高。
⑻ 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包含哪些內容
所謂「語文素養」,是指中小學生具有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內代發展要求的聽容說讀寫能力以及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文學、文章等學識修養和文風、情趣等人格修養。
過去語文課一般只講語文能力,比如「聽說讀寫能力」,現在提出「語文素養」,涵蓋面大一些,既包括聽說讀寫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還有整體素質的要求。就是說,語文課程在語文基本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必然要注重優秀文化對學生的熏染,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同時讓語文教育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優勢。
(以上回答為北大教授解讀新課標「語文素養」內涵的相關段落。)
⑼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農村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較城鎮學生有著很大的差異。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問題多、難度大。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加大學生閱讀量是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
學校、家庭應多為學生購置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農村小學大多沒有多少圖書,而且大多內容陳舊,不適合學生閱讀,更談不上有圖書館。而學生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和家長認識跟不上,也沒有幾本課外書籍,農村小學生基本處於無書(課外)可讀的狀態。而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進行大量的閱讀是不行的。學生只有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才能培養語感,增加語言積累,完成語文的三維目標。因此,一方面學校應每年從經費中拿出一部分,用於學生購買圖書;另一方面家長也應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孩子購買一些課外書,讓學生有書可讀。我在所任教的班級成立了一個「圖書角」,書的來源有兩部分,一部分為從學校借來的圖書;一部分為學生自願從家中拿來與同學共享的圖書,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自由閱讀「圖書角」中的圖書。為了增加圖書角的圖書冊數,又在班級開展了「捐一獲十」活動,倡議每個學生都捐出一本書,這樣全班二十餘名學生就會捐出二十多本書,所有學生把這些書都認認真真地讀一遍,就等於自己有了二十多本書。每個學生捐出一本書花費在十元左右,家長完全承受得了,這個活動每學期舉行一次,效果很好。為了展示學生讀書成果,引發學生讀書興趣,我又每月組織學生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2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是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的條件
首先,家長應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如字典、詞典、成語詞典等工具書及必要的課外書籍和開展各種調查研究、搜集整理活動所必需的少量費用。其次,家長應配合學校做一些工作。如檢查孩子朗讀、背誦情況;聽孩子講故事;幫助孩子修改習作;對孩子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等。再次,家長要說普通話,盡量不說方言土語;要講究語言文明,不說臟話、粗話。家長要在用語方面做孩子的榜樣,對孩子施加良好的影響。
3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教師是關鍵
3.1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樹立「大語文觀」,樹立「生活即語文」的觀念。如開展「我會認」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學生會在廣告牌上、食品包裝袋上、電視廣告中認識很多字,定期組織學生交流就會加大學生識字量,減少識字教學中的障礙。讓學生關注國內外時事,在活動課上交流並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再給予正確的引導。
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學生每周寫2~3篇日記,堅持進行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養成生活規律的好習慣。而學校的廣播、文化牆、宣傳欄、標語、班級牆報都會對學生學習語文產生良好的影響。「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學習語文海闊天寬,語文無所不在,它在社會科學里,也在課余校外;它在書本里,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語文學習就永遠充滿活力。
3.2教師必須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語文教材雖經改革,內容更加豐富,但相對於「三維」的語文教學目標而言仍顯單薄。而農村小學其它語文輔助教學媒體較少或根本沒有,因此農村小學教師必須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會讓課堂充滿趣味和挑戰,對學生產生極強的吸引力。
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改變授課的時間和地點。如《第一場雪》這篇季節性很強的課文就可以適當提前或延後到了下雪時再學習。這樣會使教師的講解更直觀,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效果會更好。再如學習《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這篇課文,由於絕大多數學生沒有看到過計算機的實物,就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的列印室(農村小學沒有微機室)去實地看一看計算機的外觀,然後教師再講一講計算機的組成、結構及功能。這樣更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對課文的理解。
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如學習了《坐井觀天》就可以讓學生續寫如果青蛙出來了會怎麼說、怎麼想、怎麼做。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鼓勵學生課外讀一讀《安徒生童話》,讓學生走進童話世界,增加語言積累;學習了《獄中聯歡》就要挖掘文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學生珍惜生活,勤奮向上;學習了《墨梅》、《石灰吟》兩首古詩,就可以讓學生課下再找幾首詠物詩讀一讀,體會祖國古代詩歌特點,學習作者的高尚品質;學習了《陶罐與鐵罐》這類思想性很強的課文就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讀後感,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從中受到教育;學習了《四季的腳步》可以讓學生照樣子編一編,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師應加強語文與其它學科及媒體的融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如在學習了《畫雞》這首古詩後,可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把這只公雞畫下來。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如學習了韻律感極強的古詩詞,可以讓學生自己譜曲唱一唱,體會古詩詞的韻律美;又如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如有條件就可以找一找電影中五壯士跳崖的片斷讓學生欣賞(農村小學都有國家匹配的光碟播放設備),對片斷的欣賞,必會使學生被五壯士的壯舉所震撼和感動,受到教育,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得到良好的強化。
3.3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科活動。語文學科活動的范疇很大,廣義上講,凡與語文學科有關的課外活動都應屬於語文學科活動。開展語文學科活動對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起著課堂教學不能替代的作用。如我曾組織學生開展每天「五個一」活動,即要求全班學生每天積累一句名言、一句歇後語、一句諺語、一首古詩、一個成語,由學生輪流把自己積累的內容展示在小黑板上,與同學交流。這個活動對於增加學生語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效果非常好。再如開展故事會、朗讀(誦)比賽等活動,對於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十分有幫助。又如開展「古詩與季節」,「古詩與動植物」系列活動,要求學生搜集與季節,動植物有關的古詩詞誦讀並理解大意,再在全班同學中交流。這個活動對於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幫助,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以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熱愛,進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科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和有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