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86年後五年制小學語文課本
一選出注音沒有錯誤的一組。(3分)(A)乾涸(hé) 閑暇(xiá) 桎梏(gào)(B)熾(zhì)烈 檄(xí)文 鞭笞(chī)(C)憤懣(mèn) 締(dì)造 鞭撻(tà)(D)真諦(dì) 酗(xiōng)酒 澹(dàn)然二、下列標題中加點的字各有四種解釋,選出正確的一種。(3分).《察今》( )(A)察看(B)明察(C)視察(D)觀察.《原君》(A)推究(B)究竟(C)原意(D)原因3.《甲申三百年祭》(A)典禮(B)追悼(C)祭文(D)祭奠三、在括弧里加上標點符號。(5分).魯迅先生連忙掉轉話頭,親切地問( )「你真個姓唐嗎?」「真個姓唐,」我說(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興( )「我也姓過一回唐的。」2.直到十幾天之後,這才陸續地知道她家裡還有嚴厲的婆婆( )一個小叔子( )十多歲( )能打柴了( )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 )他本來也打柴為生( )比她小十歲:大家所知道的就是這些。四、下邊是四組作者或作品,從文學知識的角度看,每一組中有一個與其他三個不同類,把它選出來。(4分)1.(A)《水滸》(B)《西遊記》 ( )(C)《紅樓夢》(D)《聊齋志異》 ( )2.(A)范仲淹(B)歐陽修(C)姚鼐(D)蘇洵 ( )3.(A)《我們打了一個大勝仗》(B)《為了忘卻的記念》 ( )(C)《包身工》(D)《為了周總理的囑咐》 ( )4.(A)莫泊桑(B)巴爾扎克(C)都德(D)海涅 ( )五、《崇高的理想》(陶鑄)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民英雄就揭竿而起,把反抗強權,救民於水火之中作為自己的理想。」「揭竿而起」一語見於 時期文學家 寫的《 》。其中講到陳涉起義時,說他「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 之中,率 之卒,將 之眾,轉而攻秦; ,揭竿為旗,天下 , 糧而 從」(6分)六、排列下邊四句詩的順序,把題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3分)(A)楊柳青青著地垂(B)借問行人歸不歸(C)楊花漫漫攪天飛(D)柳條折盡花飛盡( )→( )→( )→( )七、按要求改寫下邊畫橫線的文字。(6分)1.象「蘆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鍾都有的可能,可是他們還在那兒支撐,直到帶工老闆榨完他們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後的一滴血汗為止。改寫成被動句:2.度過了討飯的童年生活和在財東馬房裡睡過覺的少年時代,青年時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過短工,他簡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麼叫做困難。改寫成排比句:八、閱讀下邊三組句子,注意其中加紅的字。讀後填空,每個括弧里只填一個字母。(3分)甲(A)逝將去汝,適彼樂土。(B)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C)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D)適大病,不能行。乙(A)公輸盤不說。(B)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C)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D)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丙(A)遂與秦王會澠池。(B)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C)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D)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在甲組中,( )和( )中的「適」意義相同。在乙組中,( )和( )中的「說」意義相同。在丙組中,( )和( )中的「會」意義相同。九、下邊(甲)(乙)兩段文字分別見於《世說新語》和《資治通鑒》,二者記的是同一件事而略有不同。閱讀後回答問題。(17分)(甲)諸葛亮之次渭濱關中震動魏明帝深懼晉宣王戰乃遣辛毗為軍師。宣王既與亮對渭而陳,亮設誘譎(jué,欺詐)萬方,宣王果大忿,將欲應之以重兵。亮遣間諜覘之,還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黃(yuè,黃,帝王用的儀仗),當軍門立,軍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 〕。」(《世說新語》)(乙)司馬懿與諸葛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懿怒,上表請戰,帝使衛尉辛毗仗節為軍師以制之。護軍姜維謂亮曰:「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 〕。」亮曰:「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 〕?」(《資治通鑒》)1.給(甲)中畫橫線的文字加上標點符號。(2分)2.為兩段文字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和解釋。(3分)(1)陳(A)chén陳列 (B)zhèn陣地(C)zhèn陣容 (D)zhèn列陣(2)覘(A)zhān察看 (B)chān窺視(C)zhàn看望 (D)zhān偷看(3)數(A)shuò屢次 (B)shù很多(C)shǔ數說 (D)sù經常3.從下列語氣詞中選出三個,分別填到文中相應的〔 〕里。(3分)邪 也 矣 焉 耳4.(甲)中的「晉宣王」是誰?(乙)中的「帝」指誰?「辛毗」和「辛佐治」是什麼關系?(3分)5.(甲)中說得「亮設誘譎萬方」,(乙)中是怎麼說的?摘出(乙)中相關原文,並把它譯成現代漢語。(2分)原文:譯文:6.諸葛亮不能把對方引誘出來作戰,按照(甲)的說法是因為:按照(乙)的說法是因為:(用現代漢簡要說明)(2分)7.《資治通鑒》的作者是誰?它成書比《世說新語》早還是晚?(2分)一○、閱讀下邊的文字,回答文後的問題。(20分)①稍具動物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哺乳類和鳥類是分別屬於兩個不同類群的動物,哺乳動物屬於哺乳動物綱,鳥類屬於鳥綱,這兩個綱的動物無論在形態結構上還是在生理特徵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②從起源上說,鳥類和哺乳類都源於爬行動物。③然而,哺乳動物起源於3億年前從古代爬行動物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鳥類則起源於2.6-2.4億年前從古代爬行動物中分化出來的另一支,這一支除了進化成今天的鳥類,還進化成今天的蜥蜴、蛇和鱷等動物。④因此,鳥類和蜥蜴、蛇、鱷的親緣關系更為接近,而與哺乳動物卻沒有直接的共同祖先。1982年,英國伊麗莎白皇家學院的科學家加德納卻提出了一種新的學說,這一學說認為(a),鳥類和哺乳動物並不象傳統觀點所認為(b)的分別起源於兩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動物,而是起源於共同的祖先棗「哺乳鳥」。這一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是2.25億年前從古代爬行動物中分出來的,因而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親緣關系比鳥類和爬行動物更接近。與眾不同的是,加德納提出這一學說時,並不象以往的動物進化研究者那樣主要依據古代動物的化石資料,而是依據對不同動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徵的比較。加德納提出,在哺乳動物和鳥類之間存在著22個引人注目的共同特徵,而且在動物界中,只有這兩個綱的動物才具有這些特徵。例如,這兩類動物都是恆溫動物,體內有調節體溫的機制。此外,在心臟、頭骨、腦的結構上,在蛋白質分子結構、生理和行為上,鳥類和哺乳動物都具有顯著的共同特徵。根據這些共同特徵,加德納推論:這兩類動物一定有共同的祖先。加德納的學說一提出,在學術界就產生了強烈的反響。一部分生物學家認為這個學說站不住腳,加德納提出的證據並不可靠,他那種完全不依靠化石資料的方法也不足取。而另一部分生物學家卻十分推崇加德納的學說,一位法國古生物學家甚至描繪出設想中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共同祖先棗一種熱血恆溫的、身上同時長有羽毛和毛發的樹棲食蟲動物:「哺乳鳥」!於是,在這一本來被人認為早已解決了的問題上,研究動物進化的科學家們展開了爭論。1984年8月在倫敦自然歷史和地理博物館,300位來自英國、美國、歐洲大陸的專家學者聚會,對加德納的學說進行了研究和討論。討論會不僅探討了鳥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在進化起源上的關系,而且還對當前動物進化研究中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傳統的動物進化觀點與加德納的學說究竟誰是誰非?在倫敦的討論會上還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似乎為時尚早。然而,多數科學家樂觀地認為,在這樣重大的動物進化理論上,學術界出現「裂縫」,傳統觀點面臨挑戰,這都是好事。它將促使動物進化的研究出現新的學派和新的進展。1.下邊的句子是從第一段中摘出的,指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原文中已用①②③④標出句碼,請注意)。(3分)傳統的動物進化理論告訴我們,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關系,遠不如鳥類和爬行動物那樣密切。(A)本段①句前面 (B)①句和②句之間(C)②句和③句之間 (D)④句後面 ( )2.在第二段畫橫線的句子中,兩個「認為」所認定的內容各是什麼?(4分)認為(a):認為(b):3.科學著作中常常用樹枝形圖表顯示同類事物間的系統關系,這種圖表叫「系統樹」。參照下邊按傳統觀點畫出的系統樹,在它的右邊畫出加德納學說的系統樹。(4分)4.下列論斷中的三項,兩種學說在看法上有分歧,把它們選出來。(6分)(A)地球上存在過「哺乳鳥」。(B)鳥類和哺乳動物有共同的祖先。(C)在動物界中,只有鳥類和哺乳動物之間才具有共同特徵。(D)鳥類和哺乳動物之間的共同特徵大於不同特徵。(E)鳥類和哺乳動物應分屬於不同的綱。(F)鳥類與哺乳動物的關系比鳥類和爬蟲類的關系近。(G)鳥類起源的時間早於哺乳動物起源的時間。(H)哺乳動物起源的時間早鳥類起源的時間。5.加德納的研究方法與傳統研究方法的不同是:(3分)(A)傳統觀點藉助歸納,加德納藉助演繹。(B)傳統觀點主要用化石資料推論,加德納用現代生物的形態和生理特徵推論。(C)傳統觀點依據動物分類方法,加德納則依據現代生物科學研究成果。(D)傳統觀點依靠事實推導,加德納利用想像建立學說。作文(50分)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只有森林才能改變氣侯,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溫度濕度適宜,樹木就迅速生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現,會使氣候變得更好。這里說的是一種自然現象,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現象也有類似之處。請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用上述現象作比喻,發表自己的見解。全文不少於600字。副標題自定,寫在橫線上。題目:樹木·森林·氣侯棗談一九八六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一(3分)C二(3分)1.B;2.A;3.D(答對一小題給1分)三(5分)1.依次是:。,(對一處給0.5分,對兩處給1分,對三處給2分)2.依次是;,,;;(,),(對一處給0.5分)四(4分)1.D;2.C;3.B;4.D(答對一小題給1分)五(6分)西漢、賈誼、《過秦論》、阡陌、疲弊 數百、斬木為兵、雲集響應、贏、景答對作者、篇名各給1分,答對其他一處給0.5分六(3分)(A)→(C)→(D)→(B)全對給3分,A、C的順序與答案相反而其他處對給2分七(6分)1.……直到他們被(帶工老闆)榨完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後的一滴血汗為止2.他童年時候討過飯,少年時候在財東馬房裡睡過覺,青年時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過短工答對一題給3分,其他改法符合題目要求的也算對八(3分)甲組A和C乙組B和C丙組B和D答對一處給1分九(17分)1.(2分)諸葛亮之次渭濱,關中震動。魏明帝深懼晉宣王戰,乃遣辛毗為軍師。(「震動」後用逗號也不算錯)錯一處扣1分,扣完2分為止2.(3分)(1)D(2)B(3)A答對一處給1分3.(3分)也矣邪答對一處給1分4.(3分)晉宣王即司馬懿,「帝」指魏明帝,辛毗字佐治(或辛毗即辛佐治)答對一問給1分5.(2分)原文: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譯文:諸葛亮就送給司馬懿頭巾之類婦女穿戴的服飾摘對原文給1分,譯文對給1分(「巾幗婦人之服」譯成「婦女的衣服」不扣分,「遺」譯錯扣0.5分)6.(2分)(A)辛毗制止司馬懿出戰(B)司馬懿本來就不想打答對一處給1分,意思相同即可7.(2分)《資治通鑒》的作者是司馬光,它成書比《世說新語》晚答對一問給1分十(20分)1.(3分)B2.(4分)認為(a):從「鳥類和哺乳動物並不象」到「『哺乳鳥』」認為(b):分別起源於兩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動物由於題目要求的是寫出「所認定的內容」而不是「認為」的賓語,答案不要求與原文字面完全相同答對一處給2分3.(4分)全對給4分,所畫直線方向錯誤不給分直線方向正確而沒有注意時間坐標要求的(分枝點位置不對),扣1分沒有標明時間數字和「哺乳鳥」的,分別扣0.5分4.(6分)A F H答對一處給1分,答對兩處給3分,三處都對給6分5.(3分)B作文(50分)說明1.評卷宜從三類捲入手,以此為分界線,確定類別。2.要恰當地運用題中所提供的比喻,可以議論,也可以描述、抒情。至於涉及自然科學知識的深淺、是非等,不宜深究。3.不寫副標題的扣2分。4.三個錯別字扣1分,重現的不計;標點錯誤較多或模糊不清的酌扣1-2分。5.字體端正、美觀,卷面整潔的,加1-2分;反之,字跡潦草、卷面不潔的,酌扣1-2分。6.加、減分數,不能超出本類卷的上下幅度。7.對於不足600字或沒有寫完的作文,應區別情況,參照評分類別酌情處理。8.凡認為思想內容有所錯誤或其他方面有嚴重問題的試卷,提請評卷領導小組研究處理。一九八七年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 語文試題一、下列四個詞語中加紅字都有幾種不同的解釋,選出正確的一種。(2分)1.不遺餘力(A)漏掉 (B)剩下 (C)丟失 (D)贈送〖答〗( )2.將信將疑(A)將要 (B)拿 (C)帶、領 (D)且〖答〗( )3.大相徑庭(A)直 (B)比喻達到目的的方法(C)經過 (D)門外的路〖答〗( )4.咸與維新(A)交往 (B)贊許 (C)參加 (D)給〖答〗( )二、選出字形、注音全對的一組。(2分)〖答〗( )三、下列成語典故都跟歷史或古代傳說故事中的人物有關,從後面的四組答案中選出正確的一組。(3分)1.隨俗為變 2胡服騎射 3雞犬升天 4封狼居胥 5望帝啼鵑(A)1.李冰 2.漢元帝 3.成名 4.賈誼 5.關漢卿(B)1.李冰 2.趙武靈王 3.劉安 4.劉義隆 5.竇娥(C)1.扁鵲 2.漢元帝 3.成名 4.辛棄疾 5.白居易(D)1.扁鵲 2.趙武靈王 3.劉安 4.霍去病 5.杜宇〖答〗( )四、下面的四段選自要求背誦的課文,找出其中字句、出處無誤的一段。(3分)(A)不是年輕的為年老的寫紀念,而在這三十年中,卻使我目睹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魯迅《記念劉和珍君》)(B)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C)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六國論》)(D)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去義者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答〗( )五、下面三組列出的都是課文的篇名,畫線的三篇是同屬一類,分別從A、B、C、D中選出與畫線的三篇同類的一篇。(3分)1.《甘薯疏序》《<吶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A)《送東陽馬生序》 (B)《魯迅的精神》(C)《陋室銘》 (D)《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答〗( )2.《小石潭記》《長江三峽》《游黃山記》(A)《威尼斯》 (B)《蘇州園林》(C)《桃花源記》 (D)《雁盪山》〖答〗(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石壕吏》《夢游天姥吟留別》(A)《敕勒歌》 (B)《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C)《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D)《過零丁洋》〖答〗( )六、以「犁花院落溶溶月」為上句,下面四個句子中哪個能作為下句與它組成對偶句?選出最恰當的一個。(3分)(A)柳絮池塘淡淡風 (B)榆莢臨窗片片雪(C)帶水芙蕖點點雨 (D)丁香初綻悠悠雲〖答〗( )七、從句子A/FONT>E中,分別找出同甲、乙兩句語法結構相同的句子。(4分)甲 人們才發現自己馬群里的馬在一夜間忽然變多了。乙 他的報告能使聽講的學生了解課本以外的新知識。(A)人家看見你在大街上拿著書走來走去。(B)天才的布魯諾要叫所有的人看見類似太陽的別的星星。(C)他曾經看見兩位虎頭虎腦的青年從這個桃園茶社裡慢慢地走出來。(D)交通局派來的一輛由最好的司機駕駛的最好的汽車,早已等在縣委會門口。(E)他曾經密切地注意電學方面各種發現的發展情況。〖答〗與甲句語法結構相同的是( )與乙句語法結構相同的是( )八、「對愛好文科的學生,加強文科輔導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視理科的學習呢?還要不要他們學好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呢?」從下面的四句中選出能與它銜接的句子。(4分)(A)從長遠的觀點看,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很不恰當的。(B)如果我們缺乏戰略眼光,在實際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錯誤的回答。(C)為了使學生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我們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D)只要認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我們就會說:不可以。〖答〗( )九、下面的五句古文的譯文,只有兩句是符合原意的,把它們找出來。(3分)(A)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譯文)醒來時只看到枕席,方才的煙霧雲霞都不見了。(B)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譯文)我所喜歡的是「道」,進入了技藝的階段了。(C)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譯文)在那時,商鞅輔佐秦孝公,在國內建立法度,致力耕織,修治攻戰的器械,在國外實行連衡而和諸侯相鬥。(D)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譯文)樊噲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將豬腿放在上面,拔出劍切開來吃。(E)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寶重器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譯文)諸侯都很恐懼,在一起會盟商議削弱秦國,不吝惜珍器重寶和肥沃的土地,來送給天下之士。〖答〗( )( )十、下面句子中的加紅的詞,有的是人稱代詞,有的不是。各句分別屬於A、B、C、D中的哪一種?請回答。(4分)(A)兩個都是人稱代詞(B)兩個都不是人稱代詞。(C)前一個是人稱代詞,後一個不是(D)後一個是人稱代詞,前一個不是。1.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答〗( )2.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以結盟好。〖答〗( )3.予我千金,吾生若。〖答〗( )4.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答〗( )十一、現代文閱讀(24分)1. 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話,後面列出的四種分析中,哪一種更能確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圖和表現方法?(2分)得分……但是把人的心靈帶到一種崇高的境界的,卻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矯」的松樹。它們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懸崖絕壁的縫隙,身子扭得象盤龍柱子,在半空展開枝葉,象是和狂風烏雲爭奪天日,又象是和清風白雲游戲。有的松樹望穿秋水,不見你來,獨自上到高處,斜著身子張望。有的松樹象一頂墨綠大傘,支開了等你。有的松樹自得其樂,顯出一副瀟灑的模樣。不管怎麼樣,它們都讓你覺得它們是泰山的天然主人,誰少了誰,都象不應該似的。(A)作者運用借代、擬人等修辭方法,表現了松樹在逆境中奮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B)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表現了松樹的千姿百態、各具情趣的自然美。(C)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表現了松樹在逆境中奮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D)作者運用借代、擬人等修辭方法,表現了松樹的千姿百態、各具情趣的自然美。〖答〗( )2.下面引號的三段話反映了作品中人物當時什麼樣的心情?分別選出貼切的一種,把答案填入表格內。(3分)得分(1)(魯大海被打後,魯侍萍說)「你是萍,……憑棗憑什麼打我的兒子?」《雷雨》)(2)(祥林嫂第二次回魯鎮後,經常說)「我真傻,真的,……」(《祝福》)(3)(小菲利普把50個生丁給了於勒,心裡默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我的叔叔於勒》)(A)感慨萬端,意在譏諷(B)滿腹辛酸,欲說不能(C)生性懦弱,本質善良(D)隨機應變,不露痕跡(E)骨肉相離,難舍難分(F)憐憫同情,感到不平(G)痛苦不堪,悔恨莫及(H)驚疑不定,閃爍其詞〖答〗(1)( );(2)( );(3)( )3.「又如槲寄生,它從某些樹木吸取養料,它需要鳥類傳布它的種子,更因它是雌雄異花,又必須依賴昆蟲才能完成傳粉作用。我們假使僅取外部環境,或習性的影響,或植物本身的傾向,來解釋這種寄生植物的構造以及它和好幾種其它生物的關系,必定是同樣不合理。」《<物種起源>導言》中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4分)(A)以槲寄生為例,說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構造和相互之間的關系都是十分復雜又難以解釋的。(B)我們想正確解釋生物的構造、生物之間的關系,就不能歸因於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個例證。(C)若只以外部環境、植物習性的影響以及它本身的傾向來解釋植物(如槲寄生)的構造和相互關系,必然是不合理的。(D)在研究槲寄生時,往往同研究其它生物一樣,對它的結構以及它和其它生物的關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釋。〖答〗( )4.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後的問題。(15分)寫說理文究竟難在哪裡?在推理還是行文?問題的這種提法本身就有問題。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續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續才用語言把理表達出來。這種相當流行的看法是對的,但也不完全對。說它對,因為語言總是跟著思想走,思想明確,語言也就會明確,思想混亂,語言也就會混亂。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而就下筆寫,那就准寫不好。所以學好說理文,首先就要學會思考,而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實,再加上對分析和綜合的思想方法的長期辛苦訓練。談到究竟,難還是難在這個方面。為什麼說兩道手續的看法又不完全對呢?因為語言和思想畢竟是不能割裂開來的,在運用思想時就要運用語言,在運用語言時也就要運用思想。(1)a語言和思想都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在生發的,在生發時語言和思想在密切聯系中互相推動著。據我個人的經驗,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後把它原封不動地謄寫出來,那是極稀有的事。(1)b在多數場合,(2)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對所要說的道理總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對它毫無情感,勉強敷衍公事地把它寫下去,結果就只會是一篇乾巴巴的應酬文字,索然無味。如果對它有深厚的情感,就會(3)a,全神貫注,思致風發,新的意思就會(3)b地涌現出來。(4)A這是寫作中的一種樂境,往往也是寫作的一個難關。(4)B新的意思和原來的意思不免發生矛盾,(4)C這個意思和那個意思也許接不上頭,原來自以為明確的東西也許畢竟還是紊亂的模糊的乃至於錯誤的。有許多話要說,究竟從何說起?哪個應先說。哪個應後說?哪個應割愛,哪個應作為重點?(4)D主從的關系如何安排?這時候面前就象出現一團亂絲,「剪不斷,理亂」,思路好象走入一條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亂。就是難產的痛苦,也是一個考驗的時刻。有兩種經情況要避免。一種是鬆懈下去,矇混過關,結果就只會是失敗,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種是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勉強繼續絞腦汁,往往是越絞越亂,越想越煩。這時候最好是暫時把它(5)a放下,讓頭腦冷靜下來,得到了足夠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時再把它(5)b提起來,進行一番冷靜的分析,做到「表裡精粗無不到」,自然就會「一旦豁然貫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樂趣。在這種情況寫出的文章總會是(3)c,文從字順,內容與形式都是一氣呵成的。所以在說理文的寫作中,思想和語言總是要維持辯證的關系:不想就不能寫,不寫也就很難想得很周全。多年來我體會到:讀一部理論性的書,總要等到用自己的語言把書中要義復述一遍以後,才能對這部書有較好的掌握;想一個問題,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東西凝定下來之後,才能對這個問題想得比較透。我發現不但思想訓練是寫說理文的必要的准備,寫說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訓練思想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因此,我認為理先於文或意在筆先的提法是片面的。參考資料:http://lqx2.xinwen365.net/gaokaojuan/11111111.htm
⑵ 60年代的小學課本里都有啥
文革中的課本是個什麼樣子?當時的科目和現在差不多:語文、數學、音樂、思想品德一樣不落。只不過封面又紅又專,內容「文理」相依.
⑶ 60年代初小學語文課本手拍胸堂想一想
小學語文課文:手拍胸膛想一想
這是1958年第一版、1964年第六版的小學《語文》課文(第七冊),叫《手拍胸膛想一想》。這篇課文念起來全是大白話,土得掉渣,像是文盲老農民的順口溜,或是大躍進時期農村歌謠體裁。實際上,它屬於正兒八經的文人創作,類似短敘事詩。作者借鑒古典詩歌「賦比興」表現手法和古樂府敘事體,兩句一段,句句押韻;通篇採取農民口語形式,熟練運用許多農村俗語、諺語,朗朗上口,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是比較成功的工農化、通俗化文藝創作嘗試。
這也不是一般業余詩人或詩歌愛好者寫的,而是知名作家、詩人張長弓早期作品,很有語言藝術表現力,因此令人記憶猶新,數十年難忘。
《手拍胸膛想一想》
一九五七年冬天,農村裡展開了大辯論。在一次辯論會上,農業社有個社員要退社。這時候,一個白發的老貧農站起來,手指著他說:「老弟呀,你忘本啦!」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
莫嫌老漢說話羅嗦。
你錢大氣粗腰桿壯,
又有騾馬又有羊。
入社好像吃了虧,
窮人沾了你的光。
手拍胸膛想一想,
難道人心餵了狼!
老漢心裡有本帳,
提起帳來話兒長。
地主逼租又逼債,
擔起兒女跑關外。
你爹你娘來逃荒,
一條扁擔兩只筐。
你那時餓得像瘦猴,
三根筋支起一個頭。
天下窮人心連心,
收留你家在咱村。
一場春雨滿地新,
來了親人八路軍。
斗爭地主把地分,
你爹當上農會主任。
他打土匪掛了花,
咽氣時候跟我說了知心話。
「我不長命沒福氣,
孩子們趕上了社會主義。」
哪想你這陣有了錢,
入社腳踩兩只船。
棉花腦瓜豆腐心,
跟著富農瞎胡混。
他說是燈你就添油,
他說是廟你就磕頭。
農業社裡千般好,
你跟富農往哪裡跑?
你糧食吃在肚皮外,
又換酒肉又倒賣。
想囤下糧食當糧商,
撐死你一家餓死一方。
人心不足蛇吞象,
好了瘡疤忘了傷。
千畝地里一棵苗,
合作社是咱寶中寶。
黨的話你要聽清,
心裡就象掌上燈。
你擦亮眼睛仔細看,
覺悟回頭當社員。
⑷ 上世紀60年代的一篇課文《我愛我的紅領巾》,原文誰知道
我們少先隊員胸前飄揚著的紅領巾是眾多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它是我們少先隊的驕傲!
記得第一接觸紅領巾是我5歲的時候。那天下午,表哥的書桌上放著一塊「紅布」,我興趣濃厚地盯著那塊長三角形的「紅布」, 好奇地想拿過來玩一會兒的時候,表哥馬上過來阻止我並語重心長地說: 「這是紅領巾,是少先隊的象徵,它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我們要愛護紅領巾,當你將來成為一名少先隊員時, 也一定要愛護它……」我聽了,眼裡閃著羨慕的的光。心裡想:我以後一定也要當一個少先隊員,一定會愛護好紅領巾,讓它整天一塵不染、乾乾凈凈的。也不會讓任何人污辱它的!
懷著這個夢想我跨進了小學的大門;懷著這個夢想我努力學習;懷著這個夢想我在一 年級就如願以償的加入了少先隊,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當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我胸前時,我那洶涌澎湃的心情難以用言語來形容。從此,我更加了解紅領巾,更加熱愛紅領巾,成了我最心愛的寶貝。
有一天,我看見鄰居家的楊楊和他的夥伴們在做游戲,他們在一沙堆里埋了一件「寶貝」,幾個夥伴要找到它,誰找到了它,誰就獲勝了。我饒有興趣,就坐下來看誰是贏家。游戲開始了,大家東瞧瞧,西看看,北找找,南挖挖,那「寶貝」就是不肯現身……「找到了!找到了!」楊楊欣喜若狂的叫到。大家飛也似得跑到他面前,我定睛一看,一塊紅紅的東西呈現在我的面前,不!不!那,那是紅領巾。「你們怎麼把紅領巾當玩具了?快,快去洗洗!……」當我看到他們竟然拿紅領巾這樣玩耍,我深感氣憤。
「你們這種做簡直就是在污辱紅領巾,污辱少先隊!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你們應該對這樣行為感到羞恥!」我上前大聲的說
楊楊和他的夥伴慚愧的低下了頭……
有一天下午,我和幾個同學戴著紅領巾一起走在放學的路上。當我們說說笑笑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剛要過斑馬線時忽然聽到身後「嘩啦」一聲,我們循聲望去,只見到一位老奶奶的一大筐土豆灑落在地上了,我們不約而同地跑過去幫助老奶奶把土豆一個一個地撿起來,放入筐中。把土豆撿完後,我們問老奶奶為什麼土豆掉在了地上,老奶奶說:「土豆太重了,我背不動啊!」 「我們幫你抬,我們幫你抬!」「那謝謝你們了!」我和幾個同學抬著土豆,一路上哼著歡快的歌兒,把土豆送到了老奶奶的家。放好土豆,老奶奶邊拿蘋果邊連聲道謝「你們這幾位紅領巾可真是熱心腸啊,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此時,聽到老奶奶的表揚,作為一名少先隊員,讓我深深感到胸前的紅領巾讓我無比的驕傲與幸福,更為自己是一名少先隊員而無比自豪。
我熱愛胸前的紅領巾,更熱愛少先隊,我們是祖國的希望!(王栩濤)
⑸ 請高手提供一些小學時代(1956-1962年版)語文課本中的課文
少年閏土
魯迅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里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年;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彷彿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弶捉小鳥雀的。
我於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地去看。他正在廚房裡,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於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麼,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後,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日里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刺蝟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不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八
⑹ 誰能找到60、70年代中小學的教科書圖
一兩本還是容易湊齊,多的話有點問題,你去一些賣二手書的地方找找啊
⑺ 誰還記得6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秋天到,秋天到》這篇課文
《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田裡的莊稼長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
粒粒飽,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 ,地里的蔬菜長得好,冬瓜披白紗,茄
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綠油油,又青又紅是辣椒。
⑻ 誰還記得60年代小學語文課本《秋天到,秋天到》這篇課文有幾個小節
後天到秋天到,我覺得這個應該是兒歌,大約分為五個場景
⑼ 小學語文課本有幾個版本
目前在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有人教版、語文A版、湘教版、長春版、蘇教版、語文S版 、鄂教版第十一冊、教科版、冀教版、西師大版、滬教版、人教版、魯教版、北師大版、浙教版等多套教材。
1、語文A版:語文版小學課標語文A版教材由語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編寫,史習江、李守業主編,因其最先通過教育部教材審定專家的立項審定和編寫審定,故按音序排為A版。
2、語文S版:語文版小學課標語文S版教材由語文出版社和十二省小學語文教材編委會共同編寫,王均、楊曙望主編,因十二省編委會打頭字母是S,故稱S版。
3、科教版:教育科學出版社,是一家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科學專業出版社,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實行總社架構(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音像出版社、教育科學電子出版社等)的管理模式。
4、滬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成立於1958年,是一家面向中國的教育專業出版社,以服務教育、傳播文化為宗旨,上海教育出版社為配合學校教學和社會教育,出版了大量有影響的圖書。
5、北師大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的核心企業,成立於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為主體、以專業出版和大眾出版為兩翼的綜合性出版社。
(9)60後小學語文課本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教材,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時間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目前在中國大陸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有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鄂教版、西師版、語文版等多套教材。
⑽ 誰知道八十年代「五、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的網址
80年五、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目錄(部分)
第一課 春天
冰雪融化 種子發芽 果樹開花
我們來到小河邊,來到田野里,來到山岡上。我們找到了春天。
第二課 桃花 蘋果花 海棠花
我們村裡種了許多果樹。現在是春天,滿樹都是花,我們村是花園。到了秋天,樹上結滿果子,我們村就成了果園。
第三課 耕地 播種 施肥 澆水
第四課 藍天 降落傘
姐姐的膽子真大,
敢從天上跳下 !
藍天上花兒朵朵,
也不知道哪朵是姐姐的花
第七課
海南島 鮮花盛開
長江 柳枝發芽
大興安嶺 雪花飄舞
大興安嶺,雪花還在飄舞,
長江兩岸,柳樹開始發芽,
海南島上,鮮花已經盛開。
我們的祖國多麼廣大。
八課 烈士墓 紀念碑 花圈
清明節到了,我們去掃墓。
我們排著隊,來到紀念碑前,獻上親手做的花圈。
第九課 烏鴉喝水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邊的水不多,它喝不著。怎麼辦呢?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它想出辦法來了。 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來,放到瓶子里,瓶子 的水漸漸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
第十課 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一隻小猴子下山來。 它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 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見 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 瓜。 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走著走著,看見一 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 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 家去。
第十一課 司 馬 光
古時候有個人叫司馬光。他小時候,有一回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有個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叫著喊著,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第十二課 一 只 小 羊 羔
放學了,巴特在回家的路上,聽見咩咩的叫聲。他東找西找,在一條小溝里找到一隻小羊羔。
是誰丟了羊羔呢?巴特抱著小羊羔,到處去打聽。人家都說沒有丟。
天黑了,巴特只好把小羊羔抱回家去。 第二天,巴特一早起來,就去看小羊羔,還給它奶喝。
巴特放學回來,媽媽說,小羊羔是五隊丟的。巴特顧不上吃飯,抱起小羊羔,飛快地向五隊跑去。
小羊羔又回到了羊媽媽身邊。
第十三課 春風吹
春風吹,
春風吹,
吹綠了柳樹,
吹紅了桃花,
吹來了燕子,
吹醒了青蛙。
春風吹,
春風吹,
春風微微地吹,
小雨輕輕地下。
大家快來種蓖麻,
大家快來種葵花
第十四課 小 河 流 過 我 門 前
小河流過我門前,
我留小河玩一玩。
小河搖頭不答應,
急急忙忙去澆田。
小河流過我門前,
我請小河站一站。
小河搖頭不答應,
急急忙忙去發電。
小河不肯玩一玩,
小河不肯站一站,
一分一秒也不停,
日日夜夜奔向前。
第十五課 燕子飛回來了
春天到了,小燕子跟著媽媽從很遠很遠的南方飛回來。
飛呀,飛呀,她們飛過大海。小燕子往下一看,奇怪地問:「媽媽,海面上 哪兒來那麼多鐵塔?」媽媽笑著說:「 孩子,那是井架,工人在開采海底的石油呢。」
飛呀,飛呀,她們飛過高山。小燕子往下一看,奇怪地問:「媽媽,那火車為什麼不冒煙呢?」媽媽笑著說:「 孩子,那是電力機車。你看,車頂上還有電線呢。」
飛呀,飛呀,她們飛過田野,飛到去年住過的地方。小燕子奇怪地問:「媽 媽,這里哪兒來那麼多新房子?」媽媽笑著說:「孩子,農民過上好日子啦。你看,那寫 字的孩子不是秋成嗎?」
小燕子高興地說:「媽媽,秋成也上學了。」媽媽說:「是呀!農村的變化可真大啊!」
第十六課 謎語
有時落在山腰,
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象個圓盤,
有時象把鐮刀。
雲兒見它讓路,
小樹見它招手,
禾苗見它彎腰,
花兒見它點頭
第十七課 這個辦法真好
毛主席七歲的時候,有一回,和小夥伴們到山上去放牛。怎樣又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還能撿些野果子呢?他和大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分成三個組,一組放牛,一組砍柴,一組撿野果子。
天快黑了,放牛組把牛喂得飽飽的,砍柴組砍到許多柴,撿果子組撿了滿筐的野果子。他們把柴和果子分成幾份,每人一份。大家高興地說:「 這個辦法真好。」 毛主席把自己的一份讓給了最窮的夥伴
第十八課 送雨衣
夜很深了,周總理還在燈下緊張地工作。突然一陣雷聲,下起大雨來了。
不一會兒,鄧媽媽一手打著雨傘,一手拿著雨衣,來到小郭站崗的地方。她對小郭說:「總理讓我給你送雨衣來了,快披上吧。」
鄧媽媽幫小郭披上了雨衣,又說:「總理讓我告訴你,打雷下雨的時候,不要站在大樹下。」小郭聽了,激動得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