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英語的幾種課型、基本教學環節及教學方法
一、課型分類
英語課不同於其他學科,如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它是語言學科,但又有別於語文課,鑒於其特殊性,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研究幾種基本課型及其教學方法是勢在必行的。
課型:1、對話課(基本句型課) 2、詞彙課3、語法課4、試卷講解課5、閱讀課二、各課型的教學主要目的及教學基本環節
1.對話課(基本句型課):目的:操練句型,以達到熟練。
教學基本環節: ① 句型呈現
②機械操練:聽說
③創設情景應用句型④鞏固練習主要教學方法:機械操練為主基本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2.詞彙課:目的:記住單詞的音、形、義
教學基本環節: ① 詞的讀音 ② 詞的拼寫形式③詞的釋義
主要教學方法:音、形、義相結合,初期利用直觀教學法基本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3.語法課:目的: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區別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
教學基本環節 ①基本結構
②分析語法的重、難點
③利用直觀手段講解語法
④語法教學與句型教學相結合
主要教學方法:比較法基本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4.試卷講解課:目的:對某一單元或某一段教與學的總結.
教學基本環節: ①總體評價學生的答題情況 :總結 、反思
②分析某一部分的答題情況
③進步的學生④重點講解5.閱讀課:目的:訓練閱讀技能,培養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基本環節①預學 ②導學③聽讀④設疑⑤復述⑥解難⑦查測
主要教學方法:聽、讀、寫基本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初中英語應充分結合這些課型以及調配好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題,認真上好英語課。
⑵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課前學習(檢查)——新課導入——課文朗讀(全讀或部分)——課文分析——學生探究——師生互動——學生反饋——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⑶ 初中語文課型
初中語文課四課型教學法
所謂四課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教材各部分的固有順序,把教材分為幾個單元,每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都依次經歷閱讀、討論、解惑、探索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分別構成一種課型,簡稱「四課型」,下面我將四課型的操作要點闡述如下:
一、 閱讀課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基礎。所以,我先設置了閱讀課。一般是每一單元的第一、二課時,由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和探索,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進行5分鍾左右的必要的啟發講解:或背名言、或講個小故事、或講個成語的來歷等,針對每課的具體內容,確定啟發講解的內容和形式,提出幾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如《鄧稼先》一文時,首先放幾張關於人造衛星升空時的片子—(自製的課件),然後教師對照片子有聲有色地向學生講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的經過,再引導學生回想2003年10月中國「神州五號載人太空梭成功發射」的場面閱讀本文,從而激發學生對鄧稼先的了解和崇敬,使閱讀在美好的氣氛中起步。
第二,指導讀書方法,為學生提供有效閱讀的路標和向導。
關於讀書方法,我向學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閱讀的全過程來說要看到、讀到、寫到。所謂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謂讀到就是心到,邊讀邊思考。寫到就是要動筆進行點、劃、摘、記,以促進思考,加深理解記憶。上述讀書法,從導言課開始逐步向學生介紹,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記好筆記,寫出體會,以推動學習向縱深發展。「發現問題,等於解決了一半」。這話很有哲理。學習中的問題,就是推動學習深入前進的動力。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的時刻,才真正開始了向這個問題的進擊。在學習閱讀過程中,為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我採取了以下四種方法。
1、聯系實際提問題。有些學生在閱讀《中國石拱橋》一文後,聯系實際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見過文中那樣的橋嗎?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橋,和現代人造出的形式各異的立交橋,那個更美、更先進?它們就僅僅像文中所說的『天上的彩虹嗎』」?於是出示了自己製作的關於各種橋的幻燈片(即自製的課件)和一些有關橋的圖片,這樣便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過來想想提問題。如學生在閱讀《口技》一文時,先放幾段有關藝人吹拉彈唱的錄像,再放幾段音樂,問「這幾幅圖畫上的人和錄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聽嗎?為什麼?」「對,好聽,因為演奏技藝高超!」再提出「如果他們的演奏很一般,你願意聽嗎?」這樣反過來想想提出問題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強記憶。
3、前後對照提問題。在學習《故宮博物院》時,首先介紹有關故宮的一些歷史,再出示幾幅有關圖片,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對照《蘇州園林》一文,向學生提出問題「兩文都力圖將有關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識清楚明白地告訴讀者,但在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上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4、聯系各科提問題。如《氣候的威力》一課,先出示自己製作的課件——南極的冰川,然後讓學生聯系地理、數學、理化提出問題。
當然,提問題的方法很多,這是普遍常用的四種方法而已。
二、 討論課
閱讀課之後,我設置了討論課。討論課上教師把學生閱讀時提出的疑難問題加以篩選,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首先討論的重點力求符合教材重點和學生思想實際。有時圍繞對某個概念理解展開討論。針對學生在講解《藤野先生》一文時,展示了關於敬佩教師的幾幅畫面(自製的課件):有名人敬師的,有少先隊員敬師的;有解放軍戰士敬師的……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魯迅敬師的原因。
其次,提出明確討論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認真組織,具體指導,對學生要求勇於發表自己見解,虛心聽取和思考別人意見,在平等的氛圍中展開爭論或辯論,堅持真理。
第三,指導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把握討論題目的中心點;充分運用課本中的要點,針對討論題目進行分析,恰當運用已學文化知識和生活中的實例進討論,分析綜合,提出觀點。然後緊扣要點,理清思路,做出結論。 第四、教師組織重點問題全班討論。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由各組代表圍繞重點問題展開全班討論。這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十分重要,教師應直接參討論,但應做到「引而不發」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應起穿針引線、因勢利導的作用。在全班學生對討論的問題產生興趣時,教師應作畫龍點睛的講解,使學生對問題有明確認識。如講《事物的正確答案不只一個》時,先出示四幅圖畫—(自製的課件)即課前預習中的四幅畫,讓同學們找出正確答案,再學習課文,然後對課文進行討論,要求:找出文中的一個觀點談看法,必須用典型事例證明自己的觀點。有的同學找出文中的觀點「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舉了居里夫人的事例證明這一觀點,有的同學舉了伽利略的事例證明這一觀點還有的同學舉哥白尼的事例證明這一觀點……最後圍繞「讀書有害還是有益」這個問題展開討論。有的同學認為:「讀好書能陶冶人的情操,增長知識,因為『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有的同學則認為:「讀書能使人走向歧途,因為不好的書不僅無益,而且有害……」兩中不同的意見進行了激烈的交鋒。這時教師給以適當的引導和誘發:讀好書,如沐春風;讀壞書,如飲鴆酒。這種課堂討論活動既有學生之間的交鋒,又有師生之間的爭論,經歷了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深化過程,活躍了學生思維,培養了能力。
三、解惑課
討論課上的問題有的解決了,有的尚未解決,特別是全班爭論的重點問題,意見不統一,或理解不夠深透。這時,學生把希望寄託於老師,教師重點講解的時機到了。為此,我設置了解惑課,教師在課上的講解要力求生動有趣,言簡易明,擲地有聲,富有啟發性。
第一、教師講解的重點應放在「三點」上,所謂「三點」指新舊知識的結合點;新知識的關鍵點;前後各節之間的理論與實際的聯系點,這些都是教材最本質的東西。
第二、教師的講解要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興奮點是為學生普遍關注且同教材有緊密聯系的問題,教師應力求把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同學生的興奮點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愉快地進入思考過程。如在學習《安塞腰鼓》時,首先放投影有關安塞腰鼓的圖片(教師自製的),再讓學生思考:平時你見過安塞腰鼓嗎?你打過它嗎?打鼓的都是些什麼人?打鼓的那個場面你見過嗎?如果沒見過,想見嗎?等等,這樣便抓住了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使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本文。
第三、教師的講解要從形象入手,注意指導學生的思維方法。語文課上的內容和有關問題,都是屬於理性的抽象的,學生較難理解。教師應使學生以形象為入門的向導,步步深入的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道理。在學習《土地的誓言》一文時,學生提出「土地怎麼會發出誓言?它為什麼發誓言?如果不會,那又是誰發出的誓言?他發出了什麼誓言?」於是出示圖片並講清本文的要點:原來是作者在『九一八事變』十周年時寫的一篇散文,抒發了對淪亡國土的強烈思念之情,為東北的土地所發出的誓言,在講清本文要點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僅使學生澄清了模糊的認識,同時也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
第四、探索課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應培養具有創造能力人。為達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學生做完幾道教師規定的練習題,還要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前進的能力。於是我就在解惑課後設置了探索課。做法如下:
第一、專題探索。每學習一課,都要引導學生運用有關知識,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問題,進行探索性分析,並在各自分析的基礎上全班交流。如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時,放幾幅有關的圖片(自製的課件)—如果你遇到一個孩子在一個危險的山崖上進退兩難時,你如何讓他下來?學習課文後再組織學生圍繞「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懸崖上,你會怎麼辦?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困難?你怎樣處理?從中受到哪些啟發?」進行專題探索。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分析,既談出了自己的做法,又寫出了受到的啟發,端正了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使學生對困難的處理有了正確的方法,同時也懂得了生活的哲理。
第二、自擬復習題目。引導學生自己擬定本單元的復習提綱和自測題目。不搞束縛學生思想的所謂答案格式,而是引導學生逐漸學會對具體題目進行具體分析,歸納總結出分析各種問題的思路。
第三、單元小結及寫小論文。指導學生書面表達每單元的知識序列縱橫結構,寫出學習每一個單元的心得體會,或小論文,初步聯系實際解決一些思想問題和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如學習《斑羚飛渡》一文後,有的學生把體會小結融為一體,寫出《生命的永恆》讀後感,有的則寫出《我看鐮刀頭羊》,而學習《紫藤蘿瀑布》一文後,他們又寫出了我對「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句話的理解、看法等,這些,都是學生發自內心的體會,在知識上反映出的小論文。它大大的激發了學生自學的熱情。
運用「四課型」教學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於學生牢固掌握知識;並有利於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轉化為覺悟;有利於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⑷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五課型是什麼
初中語文五種課型的教學模式:
單元預習課
單元預習課單元預習課單元預習課。以一個單元為單位,集中利用1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的生字、生詞和文學常識等,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範文讀議課
範文讀議課範文讀議課範文讀議課。以基本篇目作為讀議課,具體做法是:出示目標—感悟課文—討論交流—剖析點撥—總結深化,力求使學生掌握同一類課文的寫作方法、同一類知識的規律,做到舉一反三,形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
遷移訓練課
遷移訓練課遷移訓練課遷移訓練課。將與範文寫法或內容相同或相近的自讀課文或課外文章,放手讓學生運用在範文讀議課中獲取的規去自學,旨在「得法於課內,應用於課外」,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具體做法是:交代目標—自學課文—相互交流—矯正深化。
閱讀活動課
閱讀活動課閱讀活動課閱讀活動課。每周安排3節「自由讀寫課」,列入課程表。基本做法是:規定閱讀書目—指導讀書方法—閱讀做筆記—交流點評,並做到了閱讀與積累、交流、欣賞、練筆的「四個結合」。
寫作訓練課
寫作訓練課寫作訓練課寫作訓練課。主要與單元寫作同步進行。具體步驟:確立寫作目標—單元寫法引路—搜集寫作素材—獨立成文—交流點評—修改文稿—書面謄清。我們還將課內的寫作與課外的精神生活聯系起來,進行了欣賞樂曲、歌曲、音樂電視和電視散文寫感受的寫作訓練,效果很好
⑸ 初中語文課型有哪些
古文課、閱讀課、名著課(這個很重要!關繫到中考!)新聞課、古詩課,大概就這些吧
⑹ 初中語文在五天制下怎麼安排課型比較合理
從我本人還是學生抄的角度來建議您襲可以這樣安排:星期一:語文書和練習冊(練習冊和課本應該是配套的吧,所以老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可以結合練習冊中的問題,);星期二:課文和練習冊(我記得我以前的初中高中老師一節課是講不完課文的);星期三:評估試題在課上可以讓學生做一些大題,因為在課上的集中注意力強;星期四:講解試題;星期五:指導作文寫作,因為星期五了,大家聽作文大家感覺都很輕松,很樂意去聽,所以授課就有很大意義。
以上是自己觀點,如有不適敬請諒解π_π
⑺ 初中語文課的課型種類有哪些
初中語文課文分為必讀課文和選讀課文,必讀多為名篇,字詞和內容要求掌握的更多
⑻ 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幾種課型的思考
課的類型簡稱課型。它是教學過程的基本形態,一般是根據教學任務劃分出來的課堂教學的類型。初中語文課型可以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活動方式的不同、師生雙方作用的不同等來對課型進行命名。按內容的不同可分為:閱讀課、口語交際課、綜合實踐活動課、寫作課。閱讀課按師生教學活動的特徵可再分為:講讀課、半獨立閱讀課、自讀課;按文章的體裁又可分為:古詩詞閱讀課、說明文閱讀課、記敘文閱讀課等。按教學任務作為課的分類基點,主要劃分為: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