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有哪些名師
: 上海特級教師賈志敏 江蘇特級教師於永正、江蘇省特級教師孫雙金 天津市特級教師靳家彥 上海特級教徐善俊 特級教師支玉恆 北京特級教師,竇桂梅
斯霞,女,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諸暨縣斯宅鄉,取名碧霄;8歲時,進族裡辦的"斯民小學"讀書,改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畢業後到紹興第五中學附屬小學任教,1929年轉浙江省嘉興縣集賢小學工作。次年經人介紹到肖山湘湖師范學校工作。婚後轉到南京東區實驗小學教書,不久又轉入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小學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學實驗小學(1952年學校改名南京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工作。1956年被評為南京市先進工作者,小學一級教師,同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並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教群英會。1963年,《江蘇教育》、《人民日報》先後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報道,著重宣傳介紹斯霞和學生的關系。1973年,江蘇省教育廳調她到省教材編寫組,編寫小學語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師附小,擔任一年級班主任,次年,被評為小學特級教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勞動英雄,全國"三八"紅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80年辭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職務,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離開了心愛的講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經驗選編》、《我的教學生涯》。
霍懋征,女,漢族。中共黨員。1921年9月出生。1943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曾任北京第二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至今從教60年。是我國50年代就蜚聲全國教育戰線,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國首批特級教師,榮獲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獎。多次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她光榮地被評為中國現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師一家三代八人選擇了教師這一光榮職業,1991年這個教師之家當選「全國優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師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師,她在半個多世紀的教育教學生涯中為我們的基礎教育進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實踐,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經驗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袁瑢(1923-)江蘇南通人。女。交通大學肄業。建國後,歷任上海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校長,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婦聯執委會常委。特級教師。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1983年兩次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60年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於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系。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歷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楊浦中學語文教師、上海第二師范學校校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學會理事,上海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等職。著有《於漪文集》、《於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學海探珠》、《教你學作文》、《語文教學談藝錄》等,音像教學輔導材料有《於漪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精析》、《妙筆生輝》等數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畢業於江蘇省南通女子師范,畢業後在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任教。1978年被評為江蘇首批特級教師,現任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長。李吉林老師長期堅持教學改革,創立了情境教育理論體系及操作體系,得到教育部領導及專家的高度評價。出版《訓練語言與發展智力》《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李吉林情境教學詳案精選》等6本專著,發表近二百多篇論文,計300多萬字。這些科研成果先後榮獲國家教委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新聞出版暑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等。她主講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電視講座21集,由中國教育電視台通過衛星向華語地區播放,1999年獲全國電化教材師范最高獎。她應邀外出講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歡迎與尊重,是基礎教育界卓有影響的小學教育專家。
支玉恆,1939年生於河北省張家口市,1959年於河北體育學校畢業後在小學上體育課,後由於種種原因,1977年,近40歲時改教語文課。當時他連漢語拼音都認不全,於是虛心地向低年級老教師求教。踢球多年的腳很靈活,而用手寫字卻很費勁,於是苦練三年,無論寫教案、改作業、批作文、寫總結等,均用小楷毛筆書寫。語文教學起步較晚,然而他以勤補缺,刻苦鑽研,終於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張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為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
賈志敏,上海市人,漢族人,1939年出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民進市委普教委員會副主任,民進浦東區委委員。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已有46個春秋。由於他創造性的勞動,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獎。1994年,獲上海市特級教師稱號。1999年「五一」前夕,獲「浦東新區開發建設特殊獎」。2000年獲「浦東名師」稱號。現任上海金蘋果學校小學部校長,浦東新區首屆政協委員。賈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幾經磨難。文革期間,賈志敏教師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殘,但是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他的課堂形成「以學生為主,以訓練為主,以激勵為主」的風格。在作文教學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實」的特色。提任校長以後,他大膽試驗,積極探索,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取得了經驗獲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電視台錄制的電視系列片《賈老師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錄制的作文教學系列片《錦上添花》相繼在許多省市播出,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果。1999年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錄制了《賈老師教小學生作文》的光碟並面世,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前年暑假,賈老師應邀赴新加坡為當地華文老師傳授語文教學經驗,並獲得極好的反映。
於永正,男,中共黨員。1962年從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1985年,於永正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於永正同志勇於革新,敢為人先,以語文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為小學素質教育工作帶來了一縷清新的風。他把如何啟迪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天賦作為主要研究課題,形成了「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情趣、重習慣」的教學特色。在小學作文教學上,他實踐了「言語交際表達訓練」,在全國有較大的影響。中國教育電視台、山西教育電視製作中心、吉林教育電視台將有關教學實況拍成電視片向全國發行,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於永正老師多次應邀赴外省、市講學,他的課和報告受到專家、老師們的贊譽。1992年12月14日—16日,國家教育部在南京專門召開了「於永正語文教學研討會」,推廣於老師的「五重」教學法。於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記》、《於永正課堂教學與經驗》等專著,並在全國、省級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
靳家彥,男,1944年12月生,畢業於天津教育學院中文系。從教38年,現任天津南開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榮獲天津市模範教師、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被國家授予「人民教師」獎章,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學專家。創立「小學語文導讀法」,應邀赴30個省、市及大專院校講學,做示範教學,受到廣泛贊揚。出版《小學語文導讀法》等專著17部,發表《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教小學語文》等論文200餘篇,多篇獲全國及省市獎。《中國教育報》開辟專欄介紹「靳家彥教育教學藝術」。參加多種教材編寫,培養徒弟20餘名,均取得優異成績。
張化萬,男,江蘇揚州人.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杭州市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協會副會長,全國小學作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現代小學語文>編委會主編,杭州市小語會副理事長.曾榮獲全國曾憲梓先進教師二等獎、浙江省優秀教研員、浙江省十佳校長、區勞動模範、杭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994年,倡議並參與組織實施了"杭州市上城區跨世紀園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國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的觀摩會上執教示範課;先後帶出了浙江省最年輕的特級教師曹曉紅、王鶯,培養了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省教壇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內外有相當知名度的優秀教師. 曾在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上示範課,作學術講座;有6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主編或撰寫<寫好作文的金鑰匙><豬八戒學作文><小學作文教學心理學><小學教育研究入門><小學教師教育科研基礎><小學語文典型課示例>等;出版專著<現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出版<張化萬閱讀教學><張化萬作文教學><中國名師張化萬>等課堂教學錄像資料;主編<浙江省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11、12冊)<現代小學語文><小學語文國情教育補充教材>等教材12本.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王崧舟校長醉心於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追求。他主張以發展學生的語感素養為核心,從生命成長的高度觀照和深化語文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他的語文課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語感教學法》入選教育部《中國名師》音像專著工程。他認為「語文素養」就是「人」的素養,「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語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認為母語應該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靈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張語文教學應在繼承傳統的「雙基」教學的前提下,著力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積累」和「語文基本習慣」的培養;他認為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關愛生命、著眼發展、依學定教、發揚民主、以讀為本、以情感人、強化語感、鼓勵創見、引導質疑、敏於點撥」,並獨創「自讀感悟——開放引導」教學模式。
竇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從教於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副校長),現任清華附小副校長。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研究生課程班畢業。國家九五重點課題語文教材編寫組的編委及編寫人員。國家「十五」課題「現代教學藝術研究」課題組專家組成員。海淀中心學區課程改革領導組副組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全國反饋教學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教育學會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師研究會副理事長。從1994年開始搞「語文教學民族化與現代化研究」。具體目標是「繼承工具性,打牢語文基礎;注重人文性,弘揚主體精神;體現民族性,遵循漢語學習規律。」
孫建鋒,男,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骨幹教師培訓對象。曾獲江蘇乍小學語文說課比賽一等獎,江蘇省「教海探航徵文」比賽一等獎;近年來,他應邀到山東,河南,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地上課,課堂教學扎實,靈活,富有創意,深受一線教師的喜愛。在《小學語文教師》《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河北教育》等刊物發表文章60餘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吉春亞,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中文本科學歷。1964年生於美麗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聰慧靈氣,再加上她博採眾長、開拓進取,使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吉老師有很強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6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並由國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學,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學。吉春亞老師就是這所學校的唯一特級教師。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校長、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從教以來,潛心研究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致力於小學語文組塊教學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綜合、走向運用」的教學新理念。曾先後在《人民教育》等報刊雜志發表教學論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學》一書。1995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榮獲江蘇省「紅杉樹」園丁獎金獎,1999年被評為江蘇省名教師,2001年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2002年獲第五屆全國「十傑教師」提名。
孫雙金,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江蘇省小學語文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和中華名師叢書《美麗課堂》等專著。
盛新鳳,女,1970年生。著名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中學高級教師,任教於浙江省湖州市湖師附小,大學本科畢業,中共黨員,湖州市第四屆政協委員。她潛心研究,碩果累累,先後獨立進行了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的研究。30多項研究成果和論文公開發表,80多次在省內外公開示範教學,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城市。事跡曾多次被《語文教學通訊》、《小學教學設計》、《浙江教工》、《湖州日報》、湖州電視台「奉獻」、「關注」欄目等報刊雜志、新聞媒體作專題報導。出版個人教學專著《構建詩意的語文課堂》。
虞大明,男, 1972年4月出生,中學高級教師,省教壇新秀。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副校長。1995年5月獲浙江省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榮獲一等獎;1999年獲浙江省首屆學科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2004年榮獲浙江省首屆中小學教師才藝大賽金獎;2004年被評為上城區首屆特級教師。工作10餘年來,一直以開拓、創新、勤奮的態度實踐著「用心成長,享受課堂」的理想與追求。應邀拍攝「名師講壇」、「中國名師」專輯,出版發行。應邀赴全國各地講學百餘次,獲廣泛好評。2003年出版個人第一本著作《走過10年——我的語文教學求索之路》,參與主編《新班級教育的實踐探索》。10餘年來共有3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
Ⅱ 小學語文精品課如何上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都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實踐著拓展與改革,變更與發展,我們在經歷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馴化之後,開始了新一輪的新課程改革---學生是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的呼聲越叫越響,可是我們的老師卻在「新課標」道路上越來越迷茫,走得也似乎越來越遠了,我們不如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試圖從改變語文課程實施方式來看,以「問題驅動」為基本教學策略,以學生實踐活動為切入口,將老師的講授任務轉化為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現,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探索的積極性,挖掘學生自我感知,領悟的內動力,喚醒自主學習需求的慾望.而打造精品課程就是一個契機,一個切入點,在 打造精品課程的進程中,我們總是想找到一個最有效的方法讓自己的課堂變得多姿多彩,不但適合學生的口味,也能夠保證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實現,那麼到底要用怎樣獨樹一幟,獨具匠心的教學法才能「配得上」精品課程呢?老師們在思索,在琢磨,在探索,在實踐,一次次的試教就是證明,一次次的不合心意就是證明,一次次的抱有遺憾就是證明,一次次的「如果我要是 ……該多好!」要知道原因就在於我們還沒有找到最有效地打造精品課程使用的教學方法。自然而然想到利用問題來帶動學生的閱讀情趣,洞察學生的閱讀情感。
(一) 《問題驅動》教學法實施的背景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一直在向我們展示著「學生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試憶筆記,考後扔筆記」的傳統模式,我們的老師也習慣於用記得多少來衡量學生聽課的效果,如果我們看到滿滿的一頁,密密麻麻,定會心花怒放,原來學生如此中意這一節課,其實,我們的老師就是在做這樣無庸的奉獻,學生究竟收獲了什麼,無非是教師「咀嚼」過的沒有一點營養的垃圾食品,試想想,在這樣的課堂上,孩子們到底學到了什麼,我們不得不深思,迫在眉睫需要我們教師解決的是如何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去發問,去解決,去提高,去成長!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應該遵循的最高規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通過合作交流解決問題」,而在英國哈佛大學的門口處也高高地掛著一塊牌匾,上面鮮明地寫著「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不斷地提出問題思索問題」,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精闢的觀點「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看來,問,是學的前提,是獲得知識的內在動因,可是要如何發問,需要我們的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為學生提供問的機會,創設情景,運用智慧啟迪學生的想像,讓學生們有主動提問的慾望,看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至關重要!而在 打造精品課程中 ,我們更需要將問題意識通過一節活生生的課傳達給學生,在不斷滋養意識教育的同時,完善學生提問、會問、解答、感悟的各項能力,當然,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能一節兩節就能達成目標,所以,精品課程的研磨不但是給教育界帶來了新鮮的血液,還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追求,我們力爭做到最好!
(二)《問題驅動》教學法實施的過程
1、《問題驅動》教學法的內涵
《問題驅動》教學法就其本質是將學生帶入到復雜、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性的問題並發現其背後潛藏的真實情感,以達到「學情並舉」的雙重目的。這樣的做法不但鞏固了學生寬厚而靈活的基礎知識,對其發問的慾望和潛在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激發,使得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越來越濃重,也發掘到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內部動力。在我們曾經打造的口語交際--《小煩惱熱線》精品資源包的時候,授課老師注重了學生思考的重要性,更注重了提問的魅力,比如,教師針對表演的一組同學,當場安排一個互動交流的環節,讓聽的同學提問,表演的同學立即回答他為什麼是這樣安排對話的,學生不僅興趣十足,而且雙方都鍛煉了思考、反應、回答、交流的能力,這就是問題驅動的獨到之處,學生自覺走進老師設計的問題中,在由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再次發問,雙重提高,整一個教學環節都由學生自己解決,自己實踐,這,是最有創意的教學方式。
2、《問題驅動》教學法的實施與操作
《問題驅動》教學法,就其本質是對學生發問的潛意識的再次塑造,這就需要一定的教學環境為學生創造發問的情景,從而受到好奇心的影響而自覺走入問題中來,論其特點和實施的要求來說,就是情景促發問,發問帶情景,提出問題是主體,解決問題是目標,實踐反思是保障。比如在打造《我為你驕傲》這一閱讀課的精品資源包的時候,老師們將老奶奶為什麼沒有責備小男孩反而還意味深長地說:「我為你驕傲。」這個問題貫穿於整個課堂,貫穿於整一篇文章的理解,貫穿於對小男孩及其老奶奶的理解中,也是充分注重到了問題驅動的巨大動力,將問題還原到學生閱讀中來,具體到一個字,一個詞,這樣自然帶動了學生自主閱讀,並由針對性地閱讀。
(1) 呈現問題是主體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問題是學習理解文章,掌握作者所要表達情感的生命線,只有不斷地發問,利用解決問題的驅動力來完成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接受,消化和吸收,那麼,如何提出問題,將問題表現出來,即問題的表徵,將以怎樣的形式展示出來呢?可以通過自主閱讀,反復推敲,小組實踐,討論研究來呈現問題,當然問題可以是多種多樣、各個層面的,可以是詞語,可以是句子,可以是一段話,可以是一處自己的感悟,當然,在這里要強調的是,問題的發現不單單是教師的行為活動,更應該是學生自主發現而獲得的,同時,有了問題也不是根本,關鍵是通過小組討論,同桌說說,相互間互談感受和見解,來進一步完善問題的表徵,以方便更好更加全面細致的解決。這方面,在《小煩惱熱線》精品課程資源包打造過程中,我的印象尤其深刻。教師布置了一個小組活動交流的環節,即小組內一個扮演知心姐姐,一個扮演小煩惱,兩個扮演場外聽眾,學生在掌握了不同角色談話的要求後就自主進行交流探討,小煩惱向主持人說明自己的煩惱,主持人進行開導並出主意化解煩惱,而場外的熱心聽眾也可以隨時「打進熱線」,共同參與。這個環節就是充分注重了課堂的主體—學生的情感,解決問題,化解煩惱不是關鍵,解決問題不是核心,學生的參與、學生的質疑,學生的活動、學生的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提高才是問題驅動教學法想要產生的效能,也是關鍵,也是核心,更是靈魂。
(2) 解決問題是目標
如何合理地解決問題,如何在發問求解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綜合水平,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我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取小組內部分工,最後在整合答案的方式。可以課上討論、交流、互動、研究,也可以課後反思,上網查閱資料,查閱各類書籍尋找答案,自己抽象、概括出一套自己的東西,形成個人單一的獨特見解,當然,我們不要忽視了問題驅動策略的一大優勢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充分地查閱資料,不斷開闊學生視野,拓寬思路,提高認識,相信有很多是我們的教科書無法提供的營養。
(3) 實踐反思是保障。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帶著問題走如文章的情景,就起問題獲得的答案,重新體驗一堂課,在反復的研磨中,更加深刻地感悟文章內容的本質特點,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又有了什麼突破性的問題,可以再一次嘗試解決,相信在這樣的反復發問-解決的輪回過程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更加扎實,情感體悟更加徹底深入。無論是《小煩惱熱線》還是《我為你驕傲》還是《玩具台前的孩子》還是如今正在研磨的《我選我》,他們都離不開一種教學效果提高的模式,那就是反思,反思是精品課程真正成為精品的保障,更是鋪路石。不斷地反思才能發現問題,不斷地反思才會發現不足,由了不足有了問題,才會去改正教學方式,調整教學方法,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有效、才能實效,才能高效!
3、《問題驅動》教學法的效果
(1)塑造了學生主動發問的意識,進一步強化了問題驅動策略的實效,也無形中強化了學生真正的「問題意識」,學會在問題中理解,在問題中感悟,從而做到了學生在思維中收獲知識。「問題驅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實現的,而在精品課程研磨的過程中,要將學生問題驅動的意識提升到日常教學中來,首先老師就要加強問題設置的有效性,必要性,這樣的問題才有必要去刺激學生的發問神經和意識,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2)進一步密切了師生關系,生生關系,也密切了學生與教材的關系,學生完全可以主宰一節課堂教學,因為,一堂課中關鍵的零件都在學生的手中,眼中,心中,教師不再高高在上了,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問題的提出者,解決問題的參與者;而且,在發問過程中,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無形中縮小了距離,學生也會感到輕松無限。
(3)強化了學生合作交流、探究商討的能力,讓孩子們在交流中學習,在針鋒相對中,實現思想的提升,智慧的碰撞,更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精品課程的課堂也是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題,是語文學習的主要參與者,他們不是旁觀者,「沒有學生的課堂將會是一片死寂」,讓學生在思索中學習,在問題中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為,只有發問的學生才能創造性地學習和接受知識,才能靈活地運用智慧,思考和拓展的能力在能不斷地提高強化,讓我們重視「問題驅動」的效應,將學生發問、自主解決的實踐能力挖掘出來,另闢蹊徑,創造小學語文教學的新天地!創造小學語文精品課程研磨路上的新風景!
Ⅲ 小學一年級用的語文典精是什麼樣子
我們知抄道,語文和其他學襲科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知識點和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分析的要求,在不同的階段均呈螺旋形上升的態勢。這也就意味著,以往自己在語文學習中的缺陷,完全可能在新的學習階段有多次彌補和徹底解決的機會。學生的疏理工作做得越是全面細致,缺陷補救、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般來說,閱讀方面那些屬於語文基礎部分的內容,如文言課文常識、文言實詞的理解、文句中別字
的辨認改正、修辭方法的識辨、說明方法的理解、文章中相關詞語和句子的搜尋等等,是大多數學生掌握得比較好的.而文章中某些環境或情景的理解、文中人物或者作者感情的把握、主題的理解及概括、觀點的提煉和表達、對論證或者說明過程的分析等,就不那麼容易透徹、深入地予以掌握了。這些,也往往是不少學生語文學習中的軟肋,需要花大力氣去努力掌握的。因此,如果能在事先充分了解好自身的弱點,從而在初三階段的語文學習中進行有的放矢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就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Ⅳ 小學語文精準語言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回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答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Ⅳ 小學四年級語文怎樣學精
老實交代的認真做該背的一定背把握字詞音形義 形近字多音字等
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
知道重點語段內涵
會默寫生字詞讀一讀寫一寫
Ⅵ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的精細化教育教學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從字詞句到段落篇章,從小學到中學,十幾年的語文教學給了我們什麼?如果是愈教愈困惑、愈教愈不會教,那才說明我們是在用「仰」視的態度「鑽」研語文及語文教學;但倘若只是自信,那在說明你對語文用心之外也反映出你水平與能力處於停滯狀態;而那種拿著「教案書」照本宣科的,可能一輩子也品不出語文的真味、看不清語文的真面、演繹不出自己在語文上精彩。
繼「有效教學」口號之後今年上級教學主管部門又拋出了「高效課堂」這樣一個更顯光鮮亮麗的詞彙。很明顯,有人發現了前者表述不嚴謹,體現不出其對教育效率不斷追求的初衷——跟當年的周扒皮半夜趴到雞窩學公雞叫的目的差不多,也像當年「大躍進」時農業追求高產一樣。可是教育者不是當年那些可以榨出「剩餘價值」的工人和農民,我們可是「幹部」身份,接近於「公務員」;教育也不同於農業生產,且一味追求「高」就不怕催生出類似當年害人不淺的「浮誇風」來嗎?
放下時髦的「高效」,我們不妨先聯系實際談談語文的「精細化」問題。
其實,並非精細的就好、粗放的就差強人意——相反,「精細」倒常與「便秘」「痤瘡」「肥胖」等有染,而「粗放」到能教人想到「五穀雜糧」「營養均衡」「綠色健康」等。在「精細」與「粗放」之間應該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應辯證的認識這一對矛盾,尋找「粗」與「細」之間的巧妙組合與轉化。因此,我這里要說的「精細」不是所謂要「抓字詞句」或「設計好主幹問題」等類似的細節問題,它是立足「有效」、瞄準「高效」、兼顧教育規律和語文學科特點而做出的一個較系統的思考。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的精細化。
1、尊重統一的教材,保持語文的本色。
課程改革已多次,教材也在不斷更迭,而且還會繼續,這是正常的。無論哪種版本的教材,都應當而且都可以使學生學好語文。因為我們遵循著統一的教育方針和課程標准。現就以我們當前使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為例談談如何使用才能實現所謂精細化。
首先,要抓住「經典」篇目。這些往往也是課標中要求或推薦到的。前幾年不就有高中語文老師用自己多年「編寫」的一套教材教出了好成績的傳言嗎?這位老師肯定抓住了經典。這不僅僅是考試會考經典,更重要的是通過經典的東西學生掌握了技巧、養成了習慣、勾起閱讀更多經典的慾望。
其次,要用好語文教材角落裡的東西。新課程理念中的許多東西既打亂了既有的一些習慣和方法,也使新教材發生了諸多變化,比如「淡化語法」體現在教材編排上就是將「詞的分類」「短語類型」「句子類型」「修辭」等逐一分解到了各冊教材後的「附錄」中,取消了以往「劃分句子成分」的內容。同樣被「附錄」了的還有「應用文寫作」「字詞表」等。其實,「附錄」的都是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因為「課標」中的一個「淡化」就不重視各冊教材後的「語法表」。眼下許多學生朗讀不懂句讀、作文病句不會改等,病根就在語法知識缺失所致——人家讓我們「淡化」,我們卻從讓其缺失——改革經常使我們在兩個極端之間跳躍。這樣分析,我們對學生經常拿著格式錯誤的請假條給老師這種現象也就能理解了——不是學生出了問題,是我們長期忽視了這些「附錄」里的東西,舍棄了語文最基本的東西,迷離的雙眼只疲於對琳琅滿目的課文的所謂學習。除了「附錄」,蘇教版中還有「名著推薦」「文筆精華」「口語交際」都繁華的設計,我們都不可小覷其設計意圖。
2、創作自己的、不斷「進化」的教案。
老師依賴市場上的《教案書》或「無憂無慮中學語文網」、學生靠一本《字詞句篇》這種做法是後患無窮的,它會讓我們只習慣於抄襲而不習慣於思考、讓我們忘記查閱資料和工具書應成為人一輩子的習慣、忘記教和學都是創造性的工作------許多老師電腦里都保存著各級各類從網上免費復制或下載的「計劃」「總結」「教案」「論文」等;許多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就堅持每學期都買《字詞句篇》,到中學畢業卻連本《現代漢語詞典》都沒有。我們和學生許多時候不是在思考、在表達,而是在抄寫、在「下載」、在「復制」、在「粘貼」。難道不是嗎?
誠然,抄來的教案往往要比自己編的成熟和精細,但我們用起來也往往不得勁、不順手——除過那些習慣於照本宣科的人。真正的教案應該是自己課堂上的「演講稿」,是可以隨時修改的「草稿本」,應該體現著自己的思路和觀點,顯示出清晰的、從粗糙到不斷精細化的進化痕跡。特別是從初中階段開始,語文教學就不應再過多被「字詞句」所牽掣,不能再滿足於分段、找中心句、明確總分結構這類手段性做法上,領悟主旨、學習技法應成為主要任務。因此,語文老師應更多帶給學生一些新穎的觀點和視角,但不是預設太多的預期或所謂的「目標」「要求」之類,從而使學生學會自主鑒賞、獨立思辨和表達,使每個學生的思想都能成為放盪不羈的駿馬。從這個角度看,昔日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狹隘地套用所謂「目標教學」該有多麼的蹩腳和愚蠢。
要想讓學生獲得感動和啟示,我們首先要靜心去閱讀並從中獲得感動和啟示——越是精彩的、典範的東西,我們越要這樣做,否則我們就是在糟蹋美,是對經典的褻瀆,是語文的悲劇。
在此基礎上編寫自己的教案,這才是得心應手的教案、紮根實際的教案、有生機活力的教案,更是有自己專利的「獨創」。
莫言在談文學創作時說:「重復自己比重復別人更可恥。」對於自己的創作的教案也應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刪改、替換和增補,從而做到與時俱進、不斷修完善。
由此看,教學管理者亟需改變評價教師教學的理念,讓大腦盡快能越過慣常的表象的迷惑和制約,最便捷的方法是:誰的教案改的越多越真實且越有價值,反之則反;誰的課暴露的問題越多越真實且越有增值空間,反之亦反。惟其如此,我們的語文、我們的教育才會是貨真價實、沾泥帶水的「常青藤」,而非飄著油花和熱鬧的舞台秀。
二、教學手段的精細化。
1、「搞笑」的設計。
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它經常要與「思想」和「感情」兩個詞遭遇,這也就決定了語文的本面應當是靜默的、冷峻的、厚重的。但是,社會的紛繁與喧鬧卻很難再讓我們保持住對語文、對母語的那份敬畏和熱愛——影視、游戲成了時尚,讀書、看報倒成了另類;聊天、罵娘口若懸河,寫文章、打字卻總難產;下課活蹦亂跳,上課卻形同開追悼會------語言文字的美被冷落、被扼殺、被邊緣化,語文課堂要想提高和保持「參與率」「收視率」必須增添必要的「搞笑」,如周立波式的滑稽與刻薄,崔永元式的冷幽默等——今天的我們更像販賣知識的商人,也得學會包裝和營銷。
適度的搞笑也是為了「高效」,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2、現代教學媒體的設計。
比如《背影》一課,用歌曲《父親》導入或導出,再聽配樂朗誦都會收到良好效果。小米加步槍式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愈來愈高的審美品位。
3、跨學科內容的設計
如前所述,語文會用到音樂創設氛圍,而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也會經常涉及到。比如介紹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那篇說明文就可以用畫平面圖的方式進一步理清說明順序。還有眾多古詩文教學更離不開歷史知識的加盟。
4、課外作業的設計
生活有多大,語文就要多大。課堂僅僅是學語文的開始。因此語文應當有課外作業,且以背誦積累、查閱資料、拓展閱讀、寫讀書筆記、寫日記等為主,以廣泛涉獵求得厚積薄發。不應總把機械重復的「字詞句」方面的作業才當作業——這類無效的作業只能加大學生課業負擔,使學生學習的勁頭越來越疲、書寫越來越潦草。
三、教學對象認知的精細化。
1、重視群體性差異
北方與南方、農村與城市、學優生與學困生、男生與女生等都可以算作群體性差異,都需要在教學中予以考慮。比如「荷」專題的處理:北方學生就只能從網上查閱圖片資料,而南方就可以實地觀察、訪問、體驗。
2、關注個體性差異。
學生的個體差異既是課題也是資源,這也體現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比如教《甜甜的泥土》,班裡的單親學生、父母離異的學生等就需要提前了解,從而使其在教學獲得更多的積極影響,並為其他同學的學習發揮積極的作用。
四、教學評價的精細化。
1、科學分類。
除了慣常的以成績區分出「優」「中」「差」外,更應嘗試以性格分類或以思想水平分類等,從而讓每個同學在不同的活動中都有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要知道許多學生的自信心正是被我們用單一的成績給砸掉的。
2、動態評價。
路遙在談自己小說中的人物時說:「人不是一個固定的常數。」現實中每個學生的發展變化更是不可斷言的——矮的可以長高,壞的可以變好------有點半年就換一個樣。因此,我們應看好每個學生、相信每個學生。
3、減小考試成績的區分度,杜絕「以成績論英雄」。不要用成績使大面積的學生成為校園里的「窮人」,要盡可能讓每個學生在每次考試中都能獲得成功或保持著繼續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我們的考試應成為激勵的手段而不是傷害的武器。
總而言之,教育不是政治,不需要一天一個口號、一張嘴一個精神;教學是一種藝術,過多的指手畫腳只能讓那些僅有的藝術細胞無所適從,而試圖讓教學「模式化」就無異於痴人說夢。
言而總之,語文太大,從里到外都大。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你可能一輩子都讀不完,而教語文的方法和套路又千差萬別。「是人不是人,都能教語文」——就看誰教得更教學生愛語文。在語文面前不應當有權威。拋掉「文人相輕」的陋習學會欣賞吧!就像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個學生一樣。摘下自信的眼罩不斷審視和修改自己的教學吧!面對浩瀚的語文和多變的學生,我們語文教學的精細化、高效化應是一個永恆的命題。
Ⅶ 小學語文課怎麼上更精彩
這問題好大喲!不過,你該去參加過培訓或聽過講座吧?授課人的幽默、風趣內,會讓你覺得時光飛逝;
多利用容課件,聲、光、電、色……齊上陣;
從重點詞句入手;
讓孩子動口、動手、動腦;學生讀得懂的千萬別講,看得懂的,千萬別說,把課堂時間交給孩子;
經常變換教學方法,避免你一開口,學生就知下文……當然,最終的精彩是由你自身的能力、學生的素質、教材內容的難易及教學設施的配套程度綜合產生的化學效應,有時還是即興的,並非你事前准備能起作用。不過,多去積累,多去留意,滴水也能江成大河!--------
其實,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我雖不認識你,但猜你一定是一位上課精彩的,學生喜愛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