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高一語文必修三《過秦論》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
1、通假字
①合從締交(「從」通「縱」。讀zòng。)
②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讀jué。)
③ 贏糧而景從(「景」通「影」。讀yǐng。)
④ 鉏耰棘矜,非……鎩也(「鉏」通「鋤」。讀chú。)
2、 一詞多義
① 因
因遺策(沿襲,動詞)
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因河為池(憑借,依據,介詞)
②之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聚之咸陽(到,動詞)
③ 及
非及向時之士(趕得上,追得上,動詞)
及至秦始皇(到,介詞)
④ 北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北方,方位名詞)
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名詞)
⑤ 制
……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動詞)
履至尊而制六合(統治,動詞)
⑥ 兵
……趙奢之倫制其兵(軍隊,名詞)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詞。下文「信臣精座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中「兵」同此)
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⑦ 亡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丟掉,動詞)
追亡逐北(逃亡,動詞。在此用作名詞:逃亡的軍隊)
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
⑧ 舉
包舉宇內(舉起,拿走,動詞)
西舉巴、蜀(攻取,動詞)
⑨利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式}
(鞭子,名詞)
3、 詞類活用
① 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詞「履」帶補語「至尊」,用作動詞:登上。)
②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名詞「帝王」帶省略介詞「於」的補語「萬世」,用作動詞:稱帝稱王。)
③ 將數百之眾(名詞「將」帶賓語「數百之眾」,用作動詞:率領。)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詞「序」帶賓語「八州」,用作動詞:安排,布置,引申為「引,招致」。)
⑤ 尊賢而重士(形容詞「重」帶賓語「士」,用作動詞:敬重、看重。)
⑥ 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名詞「席」、「包」、「囊」分別作「卷」、「舉」、「括」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像口袋一樣。)
⑦ 內立法度……外連衡而斗諸侯(方位名詞「內」、「外」分別作「立」、「連」的狀語,表示行為動作的方法:對內,對外。)
⑧ 流血漂櫓(漂,動詞使動用法:使……漂浮。)
⑨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⑩ 會盟而謀弱秦(弱,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弱,削弱。)
11.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固,形容詞作名詞,堅固的地方)
古今異義
務耕織(從事)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兩手相合)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 承受)
西舉巴蜀(攻取)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來,召納)
相與為一(援助)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鑄以為金人十二(金屬)
臨不測之淵以為固(把;作為,認為)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把;作為,認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雲集而響應(象回響一樣應)
將數百之眾(帶領)
斬木為兵(兵器)
嬴糧而景從(擔負,背)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餚山以東)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復仇)
『貳』 急求:高中人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識點。 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特殊句式,詞類活用等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sāng)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雞豚狗彘(zhì)之畜(xù),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wàng)(稱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piǎo)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編輯本段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也算)是盡心啦!黃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黃河以東,把黃河以東的糧食運到黃河以北;黃河以東遭遇荒年也是這樣。察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但鄰國的百姓並不更少,我的百姓並不更多,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請允許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擊鼓進軍,兵器刀鋒已經相交撞擊,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憑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為)怎麼樣呢?」 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這也同樣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民眾比鄰國增多啦。」 「不違背農時,糧食就吃不完(這句指在農忙季節不應讓人民為公家服役)。密網不進池塘捕魚,魚鱉就不會吃完(古時曾經規定,網眼在四寸[合現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為密網,禁止下池沼內捕魚)。按照季節砍伐樹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時候,那時生長時節已過),那木材便用不完。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樣就使百姓對供養活人埋葬死者沒有什麼不滿。百姓對供養活人埋葬死者都沒有不滿,這就是王道的開端了。 「在五畝(五畝:合現在一畝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五十歲的時候就可以憑此穿上絲織品的衣服了。畜養雞、豬、狗等家禽、家畜(豚:小豬。彘:大豬),不要錯過繁殖的時節,七十歲的時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畝的耕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數口人的家庭就不會有挨餓的情況了(數:幾)。認認真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庠序:學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頭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著或者頂著東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歲的時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餓不著、凍不著,能達到這樣的地步,卻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的,是不曾有過的事。 「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貴族們)卻不加制止,路上有餓死的人(官府)卻不知道打開糧倉賑救災民,老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罪過,是年成不好造成的。』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卻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區別?王不要怪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指別的諸侯國的人)都會前來歸順了。」
編輯本段段解
·第一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 ·第二~四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五~七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通假字
1: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雞豚狗彘(zhì)之畜,【無】失其時。【無】通「勿」或「毋」,不要。 2:【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通「斑」,花白。 3:【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塗】通「途」,道路 。 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過。
古今異義
1.【寡人】之於國也。【寡人】:(古義: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詞。今義:指形單影只之人) 2.【河】內【凶】。【河內】:黃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濟源一帶 【凶】:(古義:穀物收成不好,荒年。今義:1.指人或動物暴躁,心腸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鄰國之民不【加】少。 【加】:(古義:副詞,更。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 起:增加 4.棄甲曳兵而【走】。【走】:(古義:逃跑。今義:行走) 5.【或】百步而後止。【或】:(古義:有的人。今義:表選擇的連詞,或許、也許) 6.是亦【走】也。 【走】:(古義:跑,逃跑。今義:行走) 7.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谷】:(古義:糧食的統稱。今義:穀子) 8.斧【斤】以時入山林。【斤】:(古義:斧頭。今義:重量單位。) 9.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古義:供養活著的人。今義:保養身體。) 10.非我也,【兵】也。【兵】:(古義:兵器。今義:軍隊中最基層人員) 11.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歲】:(古義:年成。今義:年)
一詞多義
·1.數 ①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 cù 密、細密 ②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寡人之於國也》 幾、若干 ③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④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 ⑤願令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後》 數目、數量 ⑥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shǔ計算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 與「曲」相對,不彎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於國也》 僅、只 ③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④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後序》 徑直、直接 ·3.發 ①百發百中 成語 發射 ②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征發、派遣 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於國也》 指打開糧倉 救濟百姓 ④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開放 ⑤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出發 ⑥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⑦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4.兵 ①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於國也》 兵器 ②窮兵黷武 成語 戰爭 ③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後》 軍隊 ④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戰》 士兵 ·5.勝 ①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②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於國也》 盡 ③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超過 ⑤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宏偉的 ·6.時 ①不違農時 《寡人之於國也》名詞,季節 ②無失其時 《寡人之於國也》名詞,時機,機會 ·7.王 ①王無罪歲 《寡人之於國也》大王,名詞,讀wáng ②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於國也》稱王,統一天下,度wàng ·8.食 ①谷不可勝食 《寡人之於國也》動詞,吃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寡人之於國也》前一個「食」為動詞,吃;後一個「食」為名詞,食物 ·9.於 ①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介詞,比 ②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介詞,對 ③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寡人之於國也》介詞,在 ·10.之 ①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填然鼓之 《寡人之於國也》助詞,襯音 ③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於國也》助詞,的 ④五畝之宅 《寡人之於國也》助詞,的 ⑤申之以孝悌之義 《寡人之於國也》代詞,代百姓;助詞,的 11.以 ①請以戰喻《寡人之於國也》 用 ②以時入山林《寡人之於國也》按照 ③申之以孝悌之義《寡人之於國也》把
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 【填然鼓之】 : 一般「鼓」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打鼓,擊鼓進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一般「衣」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穿 【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一般「王」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為王、稱王、統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歸順 【王無罪歲】 : 一般「罪」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歸罪、歸咎 【樹之以桑】: 樹:一般「樹」是樹木(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種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一般「食」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吃 動詞作名詞: 【請以戰喻】 : 一般「戰」是戰斗(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戰爭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 一般「生」是活著(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活著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死去的人 喪,為動用法,為……辦喪事 其他 【謹庠序之教】 : 一般「謹」是謹慎(形容詞),在此活用為動詞:認真從事 【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 一般「移」是移動,在此是使動用法:使……遷移
特殊句式
【判斷句】 1、是亦走也 這也是逃跑。 2、非我也,歲也 這不是我的過錯,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斷肯定判斷) 3、非我也,兵也 這不是我殺的,這是兵器殺的。(同上) 4、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這就是讓百姓對生養死葬沒什麼不滿 5、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生養死葬沒什麼不滿,就是王道的開端。 【倒裝句】 1、狀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 (1)申之以孝悌之義 反復進行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教育 (2)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頭頂著或背負重物行走在路上 2、賓語前置句: (1)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未之有也。 (2)雞豚狗彘之畜。 畜雞豚狗彘 3.介詞結構後置句: (1)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4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當於「只是……罷了」) (2)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或……或……」相當於「有的人……有的人……」) (3)是亦走也("是......也"相當於「這也是......啊」) 【省略句】 1、何也 省主語「此」。 2、棄甲曳兵而走 省主語「將士」。 3、可以無飢矣
課下注釋
1.河內[凶] :收成不好,荒年 2.不 [加] 少 :更 3.[填] :擬聲詞,模擬鼓聲 4.[鼓]: 擊鼓 5.[直]不百步耳 :只是,不過 6.寡人之[於]國也 對於 7.谷不可[勝]食也: 舊讀shēng,盡 8.[數(cù)罟(gǔ)不入洿(wū)池]:細網不進池塘(防止破壞魚的生長和繁殖) 9.[衣帛]:穿上絲製品的衣服 10.[無如]:沒有像......
編輯本段《寡人之於國也》 - 寫作特點
本文寫作上體現出的孟子散文的特點: 1.巧設譬喻,迂迴曲折。 談問題先把主旨藏起來,從側面、反面、外圍人手,逐漸引向本題。如本意要講實行仁政,卻先以戰設喻,從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覺中跟著他走。這樣,文章如曲徑探幽,引人入勝;文勢則波瀾起伏,毫無板滯。 2.邏輯謹嚴,層層深入。 表面看來,文章鋪張揚厲,散漫無紀,實則邏輯清晰,段落分明,層次井然。如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原因,後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實,實行仁政,均是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3.詞豐筆活,理足氣盛。 善用貼切的比喻、有力的鋪排,考究用詞,講求句式。奇句與偶句,單勢句與排比句,交錯使用,筆勢靈活,理直氣壯,談鋒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極富雄辯的氣勢
『叄』 高中語文的全部通假字、詞類活用
文言文復習•詞類活用
教學目標:本節課教學,近期目標力圖使學生弄清楚關於詞類活用高考考什麼,怎麼考;名詞活用的基本規律,以及如何運用規律解答試題。遠期目標引導學生運用本次課的方法,能自行歸納其他文言知識規律,給學生復習文言文一點方法指導。
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把練習中的句子所屬的名詞活用類型正確歸類,分析總結出名詞活用的常見規律,並加以概括化。2、指導學生如何使用這些規律解答試題。
教學內容:以名詞活用為例,引導學生歸納名詞活用的一般規律,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規律解答試題。同時引導學生課後以此為例,總結歸納其他詞類活用的規律。
教學步驟:
一、明確考點
1.明確考綱要求,使學生知道「考什麼」。
2005年《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文閱讀的要求有:
1、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2、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2.明確高考題型,使學生知道「怎麼考」。
主要有兩大類:(課件展示)
⑴單獨設題。
比如,1998年上海高考試題: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項是(D)
A.則群聚而笑之
B.吾得兄事之
C.令兩個蹲踞而背倚之
D.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⑵用某些實詞作為題眼設置在翻譯題中。
比如,2005年高考:
項籍之解而東,高帝亦欲罷兵歸國。(東:名詞活用為動詞,向東敗逃)
皆暮至朝去,寧有顧惜心耶。(暮、朝:名詞活用為狀語)
明確:近幾年的高考更多地是採用這種設題形式,而且與我們學過的課文密切相關。
明確本課內容:以名詞活用為例,引導學生歸納名詞活用的一般規律,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規律解答試題。同時引導學生課後以此為例,總結歸納其他詞類活用的規律。
二、錦囊妙計
引導學生由概念走向課文內容,從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能力。
提問:一、解釋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並說明其用法。(課件展示)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
⑷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⑸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
⑹左右欲刃相如。
⑺人皆得以隸使之。
⑻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⑼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⑽范增數目項王。
⑾吾師道也……
⑿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⒀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⒁吾從而師之。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⒄余自臨安舟行適臨汝。
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⒆無乃爾是過與?
⒇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學生討論歸類,教師根據學生做題情況引導歸類: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⑴、⑷、⑹、⑻、⑽、⑾、⒃、⒅、⒆
名詞活用為狀語:⑵、⑶、⑺、⑼、⑿、⒀、⒂、⒄
名詞活用為使動詞:⑸
名詞活用為意動詞:⒁、⒇
提問:對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名詞活用為狀語中的句子還可以再歸類嗎?請找到歸類的標准。引導學生進一步歸類,思考、歸納活用的規律。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游泳)(《勸學》)
⑹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殺)(《廉頗藺相如列傳》)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下)(《六國論》)
規律一:能願動詞後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課件展示)
⑷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樹:種植)(《寡人之於國也》)
⒆無乃爾是過與?(過:責備)(《季氏將伐顓臾》
規律二:代詞前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代詞不受名詞修飾。(課件展示)
⑻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帝王:稱帝稱王)(《過秦論》)
⑾吾師道也……(師:學習)(《師說》)
規律三:名詞與名詞連用,如果二者不是並列、偏正、判斷等關系,而是主謂關系、動賓關系或動補關系,那麼其中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課件展示)
⑽范增數目項王。(目:使眼色)(《鴻門宴》)
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稱王)(《齊桓晉文之事》)
規律四:副詞特別是否定副詞後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課件展示)
⑵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向上,下:向下)(《勸學》)
⑿日削月割。(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國論》)
⒀南取漢中,西舉巴蜀……(南:向南,西:向西)(《過秦論》)
規律五: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課件展示)
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目:親眼,耳:親耳)(《石鍾山記》
⑺人皆得以隸使之。(隸:像對奴隸一樣)(《五人墓碑記》)
⑼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用船)(《黔之驢》)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鴻門宴》)
⒄余自臨安舟行適臨汝。(船:乘船)(《石鍾山記》)
規律六:就一般情況說,凡動詞前面的名詞在意思上不能認為是用作主語的,就應該認為是用作狀語。(課件展示)
⑸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臣:使……為臣)(《韓信拜將》)
⒁吾從而師之。(師:以……為老師)(《師說》)
⒇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賓客:以……為賓客)(《《傷仲永》)
規律七:不能帶賓語的名詞帶有賓語,活用為使動或意動詞。(課件展示)
提問:以上歸納的規律能用更精煉的語言表述以便記憶和運用嗎?
教師明確:(課件展示)
名詞活用歌
名詞連用多活用,代前副後謂語通。
不能帶兵強帶賓,多是意動或使動。
謂前不願作主語,時間方位狀語共。
區分活用看仔細,切記放在句子中。
三、牛刀小試
引導學生運用規律解決疑難,以形成能力。
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課件展示)
(一)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
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節選自《燭之武退秦師》
⑴夜縋而出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夜:名詞活用為狀語,在晚上)
⑵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很難的。鄙:名詞活用為意動詞,把……作為邊境)
⑶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東:名詞活用為狀語,在東邊;封:名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成為邊界)
⑷秦伯說,與鄭人盟 (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盟:名詞活用為動詞,訂盟約)
(二)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願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國為華,不聞以妾與馬。」
——節選自《國語•魯語上》
⑴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翻譯:季文子在宣公、成公時期做國相,家中沒有穿絲綢的妾婦,馬也不喂糧食。相:名詞活用為動詞,做國相;衣:名詞活用為動詞,穿)
⑵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人們大概會認為您是吝嗇,而且使國家也顯得不光彩。華:名次活用使動詞,使……光彩)
⑶無乃非相人者乎(這恐怕不是做國相的人應該做的吧!相:名詞活用為動詞,做國相)
(三)齊女徐吾者,與鄰婦合燭①夜②織,吾貧而燭不繼,鄰婦請先無與夜③。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後,掃塵以待,為貧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燭不為益明,去一人燭不為暗,何愛東壁餘光?幸分之!」鄰婦遂復與織。
——節選自劉向《列女傳》
(翻譯:齊國有一個叫徐吾的女子,跟鄰家的婦女合夥出錢買蠟燭晚上織布。徐吾家貧,不能繼續出錢買蠟燭,鄰家的婦人就叫她晚上不要來了。徐吾說:「我每天常常是很早就來,常常是最後回去,把房子打掃得乾乾凈凈來等待織布,就是因為貧窮啊。現在整個房子里邊,增加一個人蠟燭不會更加明亮,減少一個人蠟燭不會因此變暗,何必吝惜照在東邊牆壁上剩餘的燭光呢?請把它分給我吧!」鄰家的婦人於是跟她一起織布)
①燭:名詞活用為動詞,買蠟燭;②夜:名詞活用為狀語;③夜:名詞活用為動詞,夜織;④日:名詞活用為狀語,每天。
四、布置作業 (課件展示)
1、閱讀《高考備考指南》(系統復習)P92-131、《手冊》詞類活用內容,按照本課的做法自己總結歸納其他詞類活用的規律。
2、完成《高考備考指南》(專題訓練)P77-96有關詞類活用練習題。
詞類活用課堂練習
一、解釋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並說明其用法。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
⑷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⑸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
⑹左右欲刃相如。
⑺人皆得以隸使之。
⑻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⑼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⑽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⑾吾師道也……
⑿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⒀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⒁吾從而師之。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⒄余自臨安舟行適臨汝。
⒅范增數目項王。
⒆無乃爾是過與?
⒇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二、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
(一)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節選自《燭之武退秦師》
夜縋而出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秦伯說,與鄭人盟。
(二)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願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國為華,不聞以妾與馬。」
——節選自《國語•魯語上》
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
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
無乃非相人者乎!
(三)齊女徐吾者,與鄰婦合燭①夜②織,吾貧而燭不繼,鄰婦請先無與夜③。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後,掃塵以待,為貧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燭不為益明,去一人燭不為暗,何愛東壁餘光?幸分之!」鄰婦遂復與織。
——節選自劉向《列女傳》
『肆』 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文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 分類 翻譯方法 例子
名詞動用
前加動詞 一狼洞其中(打洞)
前加介詞後加動詞 驢不勝怒,蹄之(用蹄子踢)
另外動詞替換 舍於其址(蓋房子)
名詞作
狀語
表形狀 像…一樣 其一犬坐於前(像犬一樣)
表態度 像對待…一樣 吾得兄事之(像對待兄長一樣)
表方位 在…,從…,向… 孔子東游(向東)
表時間 每…,在… 歲賦其二(每年)
表工具 用…,乘… 輦來於秦(乘車)
表處所 在… 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形容詞
作動詞
狀語對譯法 敵人遠我(遠離)
補語對譯法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動詞替換法 私我也(偏愛)
形容詞作名詞
形容詞+的+名詞 勞師以襲遠(遠方的國家)
使動 名詞使動 使…成為什麼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使…成為王)
動詞使動 讓…做什麼 臣活之(使…活下來)
形容詞使動 使…變得怎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變得愚蠢)
意動 名詞意動 把…當作…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
形容詞意動 認為…怎樣 成以其小,劣之(認為…不好)
『伍』 高中語文所有關於詞類活用的句子及具體哪個字活用或其他的
第一冊
1、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燭》
2、越國以鄙遠 《燭》
3、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燭》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燭》
5、朝濟而夕設版焉 《燭》
6、共其乏困 《燭》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鄒》
8、聞寡人之耳者 《鄒》
9、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鄒》
10、則修文德以來之 《季》
11、既來之,則安之 《季》
1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
1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
15、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寡》
16、謹庠序之教 《寡》
17、樹之以桑 《寡》
18、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過》
19、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過》
20、內立法度,務耕織 《過》
21、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過》
22、履至尊而制六合 《過》
23、卻匈奴七百餘里 《過》
24、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 《過》
25、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過》
2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過》
27、會盟而謀弱秦 《過》
28、沛公欲王關中 《鴻》
29、吾得兄事之 《鴻》
30、常以身翼蔽沛公 《鴻》
31、項伯殺人,臣活之 《鴻》
32、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鴻》
33、此其志不在小 《鴻》
34、籍吏民,封府庫 《鴻》
第二冊
1、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諫》
2、則思知止以安人 《諫》
3、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諫》
4、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諫》
5、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諫》
6、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諫》
7、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諫》
8、襟三江而帶五湖 《騰》
9、 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騰》
10、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騰》
11、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騰》
12、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騰》
13、層巒聳翠,上出重霄 《騰》
14、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騰》
15、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騰》
16、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六》
17、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六》
18、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六》
19、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六》
20、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六》
21、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六》
22、李牧連卻之 《六》
23、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六》
24、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游》
25、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游》
26、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游》
27、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游》
28、火尚足以明也 《游》
29、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游》
30、則其至又加少矣 《游》
31、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游》
32、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項》
33、多可喜,亦多可悲 《項》
34、雨澤下注 《項》
3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項》
36、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
37、買五人之脰而函之 《五》
38、緹騎按劍而前 《五》
39、吾社之行為士先者 《五》
40、不能容於遠近 《五》
41、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
42、抶而仆之 《五》
43、安能屈豪傑之流 《五》
44、人皆得以隸使之 《五》
第三冊
1、屈心而抑志兮 《離》
2、步余馬於蘭皋兮 《離》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離》
4、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
5、足以榮汝身 《孔》
6、留待作遺施 《孔》
7、晝夜勤作息 《孔》
8、栗深林兮驚層巔 《夢》
9、雲青青兮欲雨 《夢》
10、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夢》
11、檣櫓灰飛煙滅 《念》
12、大江東去 《念》
13、則以劉病日篤 《陳》
14、謹拜表以聞 《陳》
15、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陳》
16、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赤》
17、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赤》
18、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赤》
19、侶魚蝦而友糜鹿 《赤》
第四、五冊
1、歲征民間 《促》
2、試使斗而才 《促》
3、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 《促》
4、成以其小,劣之 《促》
5、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促》
6、益奇之 《促》
7、成然之《促》
8、與少樂樂,與眾樂樂 《庄》
9、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庄》
附:文言文中常見的固定結構
在文言文中,有許多詞語經常搭配在一塊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達基本固定的意思,現總結部分如下:
1、無以、無從。譯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例如: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鴻門宴》
2、有以。譯為「有用來……的辦法」。例如: 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書博雞者事》
3、有所。譯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魚我所欲也》
4、無所。譯為「沒有……的」(人、物、事) 幾無所逃死。《<指南錄>後序》
5、如何、若何、奈何。譯為「怎麼、怎麼樣、怎麼辦」。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鴻門宴》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6、所以。譯為「用來……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師說》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為。譯為「還要……干什麼」。例如:
何以伐為?《論語》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8、得無……乎,得無……耶,無乃……乎,譯為「恐怕……吧」?
例如: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9、孰與,與……孰。譯為「跟……比較,哪一個……」
例如: 吾孰與徐公美?吾與徐公孰美
希望對你有用o(∩_∩)o...
『陸』 高中語文必修一《鴻門宴》第三段詞語和詞類活用有哪些
劉邦第二天早晨帶著一百多人馬來見項王,到了鴻門,向項王謝罪說:"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但是我自己沒有料到能先進入關中,滅掉秦朝,能夠在這里又見到將軍.現在有小人的謠言,使您和我發生誤會."項王說:"這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如此,我怎麼會這樣?"項王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項王、項伯朝東坐,亞父朝南坐.亞父就是范增.劉邦朝北坐,張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帶的玉玦暗示項王,項王沉默著沒有反應.范增起身,出去召來項庄,說:"君王為人心地不狠.你進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請求舞劍,趁機把沛公殺死在座位上.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項庄就進去敬酒.敬完酒,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里沒有什麼可以用來作為娛樂的,請讓我舞劍."項王說:"好."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張開雙臂像鳥張開翅膀那樣掩護劉邦,項庄無法刺殺.
(2)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來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詞結構後置(狀語後置)
沛公軍霸上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
貪於財貨
具告以事
長於臣
因擊沛公於坐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得復見將軍於此
(3)被動句
①.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若屬皆且為所虜.
吾屬今為之虜矣.
3、詞類活用
A 名詞用作動詞
沛公軍霸上(駐軍)
籍吏民(造戶籍冊或登記)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數目項王(示意)
若入前為壽(上前)
刑人如恐不勝(懲罰)
道芷陽間行(取道)
沛公欲王關中(稱王)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稱王)
發上指(向上)
B 名詞用狀語
於是項伯復夜去(連夜)
吾得兄事之(像對待兄長那樣)
日夜望將軍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樣)
四人持劍盾步走(徒步)
C 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
從百餘騎(使……跟從)
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止:使……停步,內:使……進來)
拔劍撞而破之(使……破)
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使……回去)
樊噲側其盾以撞(使……側過來)
D 形容詞用作動詞
素善留侯張良(與……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觸,沾染)
E 形容詞用作名詞
此其志不在小 (小的方面)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急事)
君安與項伯有故(舊交情)
F動詞用作名詞
此亡秦之續耳(後續者)
『柒』 高中語文必修三重點字詞 人教版 速度!!
A 挨次 挨近 āi /挨宰 挨整 挨時間ái /方興未艾ài[自怨自艾yì] /狹隘ài/諳練 諳熟ān/黯然淚下àn/[萬馬齊喑 喑啞yīn]/盎然àng/ 鏖戰áo/翱翔áo/嗷嗷待哺áo/拗斷ǎo[執拗niǜ]/拗口ào
B 扒車 扒土bā[扒竊 pá]/稗官野史bài/扳本bān/絆腳石bàn/拌和bàn.huo /河畔pàn /臂膀bǎng[膀胱páng] /河浜bāng 蚌殼bàng[蚌埠bèng]/ 傍依bàng /炮羊肉bāo[炮製、炮烙páo ]/ 剝皮bāo[剝奪bō]/ 褒貶bāo /薄餅báo[薄情bó薄荷bò.he] /冰雹báo/ 一曝十寒pù 曝曬pù/曝光bào/悖逆bèi/焙燒bèi/蓓蕾bèi/ 胳臂bì 臂膀bei/瀕臨bīn /綳帶bēng /綳臉běng/綳脆bèng/秕谷bǐ/ 如喪考妣bǐ/俾眾周知bǐ/縱橫捭闔bǎi/柏林bó/ 伯bó父/柏樹bǎi/大伯子bǎi/庇護bì/秘魯bì[秘籍mì、便秘mì]/裨益bì/ 裨將pí/ 蓽(又篳)路藍縷bì/辟邪bì 復辟bì徵辟bì/ 精闢pì/辟謠pì/麻痹bì/針砭時弊biān/便宜行事biàn/黃驃馬biāo[驃勇piào]/蹩腳bié/別扭biè.niu/擯棄bìn/屏棄bǐng 摒棄bìng/ 分道揚鑣biāo /銅箔bó/簸盪bǒ/簸籮bǒ/簸箕bò/哺育bǔ/奴婢bì/
C 拆爛污cā/參見cān/人參shēn/參差cēn/孱頭càn.tou/孱弱chán/寒傖hán.chen/傖俗cāng/粗糙cūcāo/差別chā/差點兒(差不多、差勁 、差生、質量差)chà/差事chāi/古剎chà/剎那chà/剎車shā/儕輩chái/覘視chān/單於chán/姓單shàn/禪讓shàn/禪寺chán 諂媚chǎn/闡明chǎn/顫抖chàn/顫栗zhàn/為虎作倀chāng/ 嗔
怒chēn/瞋目而視chēn/徜徉cháng/市場、廣場、一場電影chǎng/ 一場大戰、一場雨、場院、打場、趕場cháng/天崩地坼chè/稱
職chèn/稱贊chēng/流水琤琤chēng/瞠目結舌chēng/乘興而來
Chéng/馳騁chěng/魑魅chīmèi/褫奪chǐ/整飭chì/鞭笞chī/熾熱、白熾燈chì/不啻chì/憂心忡忡chōng/命運多舛chuǎn/一幢樓
Zhuàng/瞅一眼chǒu/臭味相投chòu[銅臭、乳臭未乾xiù ]/ 重創、創傷chuāng /怵目驚心chù/相形見絀chù/弄巧成拙zhuō/牲畜chù[畜牧、畜養xù]/愴然淚下chuàng/椎心泣血chuí[脊椎
zhuī]/啜泣chuò/輟學chuò[點綴zhuì、拾掇ō 惙然chuò]/伺候cì.hou[伺機sì]/攢集cuán[積攢zǎn]/攢錢[大家湊]cuán/攢錢[自己存]zǎn/篡改cuàn[編纂zuǎn]/璀璨càn/皴裂cūn/忖度cǔn/淙淙流水cóng/崇山峻嶺chóng
D 當真dàng/當時見效dàng/當時有效dāng/一打鉛筆dá/ 一沓信紙dá[紛至沓來tà]/傣族dǎi/大夫[醫生]dài.fu/山大王dài/ 大夫[官職] dàfū/駘盪dài/百戰不殆dài/逮老鼠dǎi/逮捕、未逮dài/ 澹泊dàn/糴米dí/糶米tiào/踮腳diàn/玷污diàn/耄耋màodié/恫嚇dòng/胴體dòng/補裰ō/瀆職dú/連篇累牘dú/窮兵黷武dú/贖罪shú
F 頭發fà/發達fā/悱惻fěi/芳菲fēi/妄自菲薄fěi/氛圍fēn/ 汾酒fén/果脯fǔ[胸脯pú]/阜盛fù/訃fù/流言蜚語、蜚聲文壇fēi/ 纏綿悱惻fěi/成績斐然fěi/孵化fū/驚魂甫定fǔ/作繭自縛fù
G 言簡意賅gāi/罡風gāng/蛤蜊gé[蛤蟆hámá]/給以
gěi/[給予、給付、給養、供給、自給jǐ]/供應、供給、供養gōng[招供、供品、供職gòng]/亘古gèn/股肱gōng/勾當gòudàng/佝僂
gōulóu/詬病gòu/媾和gòu/觥籌gōng/呱呱叫guā[呱呱墜地gū]/汩汩gǔ[汨羅mì]/痼疾gù[乾涸hé]/鰥寡孤獨guān/東莞guǎn/盥洗
guàn/粗獷guǎng/皈依guī/瑰麗guī/焚膏繼晷guǐ/餘勇可賈gǔ/劊子手guì/檜柏guì[秦檜huì]/聒噪guō/巾幗guó/蜾蠃guǒ
H 可汗kèhán/菡萏hàndàn/沆瀣一氣hàngxìè/薅草hāo/ 一丘之貉hé/和棋hé/曲高和寡hè[和牌了hú、和面huó、和葯
huò]/橫行霸道、橫征暴斂、橫眉怒目、橫下心來héng/橫財、橫禍、強橫hèng/鬨堂大笑hōng/哄騙hǒng/一鬨而散hòng/內訌hòng/ 邂逅xièhòu/囫圇húlún/鵠望hú/白樺huà/怙惡不悛hùquān/徘徊
huái/腳踝huái/寰球huán/病入膏肓huāng/腳踝huái/晃眼huǎng/ 晃動huàng/麾下huī/自慚形穢huì/恚恨huì/不容置喙huì/渾金璞玉húnpú/插科打諢hùn/盤桓huán[牆垣yuán]
J 茶幾jī/及笄jī/齎賞jī[賞賚lài]/躋身jī/畸形jī/無稽之談、反唇相稽、稽留jī/稽首qǐ/汲取jí/詰[佶]屈聱牙jí/棘手jí/詰責jié/系鞋帶jì/維系、拘系xì/事跡jì/濟濟一堂jǐ/人才濟濟jǐ/ 犄角jī/掎角之勢jǐ/覬覦jìyú/雨霽雲散jì/成績jì/脊樑jǐ/戛然而止jiá/殲滅jiān/豇豆jiāng/僭越jiàn/矯情[強詞奪理]jiáo.qing/矯情[做作]jiǎo qíng/矯揉造jiǎo/校勘jiào/發酵jiào/孑孓jiéjué/攻訐jié/押解、解元jiè/解數xiè/藉口、慰藉jiè/禁受jīn/禁止jìn/覲見jìn/菁華jīng/粳米jīng/以儆效尤jǐng/痙攣jìng/靚妝jìng[靚女
liàng]/狙擊jū[阻擊zǔ]/沮喪jǔ/巨擘bò/齟齬jǔyǔ/踽踽獨行jǔ/倨傲jù/盤踞jù/裙裾jū/雋永juàn/雋秀jùn/波詭雲譎、詭譎jué/角色、口角、角斗、角逐jué/咀嚼jué/龜裂jūn[龜茲qiūcí]/皸裂jūn[皴裂cūn]
K 神龕kān/侃侃kǎn/鳥瞰 kàn/恪守kè/溘然長逝kè/可汗kèhán/貝殼 ké/甲殼、地殼、金蟬脫殼qiào/一聲不吭kēng[引吭高歌háng]/戎馬倥傯kǒngzǒng/紈絝[袴]wánkù/門框、眼眶kuàng/巋然kuī/喟然長嘆kuì/鏗鏘有力kēngqiāng/同仇敵愾kài
L 丟三落四là/累贅léi/積累 連累lěi/果實累累léi/罪行累累lěi/肋骨lèi/稜角léng/罹難lí/迤邐yǐlǐ/暴戾lì/以蠡測海lí 妝奩lián/風聲鶴唳lì/估量、思量、測量liáng/量入為出、量體裁衣、量力而行liàng/伎倆liǎng/咱倆 liǎ/趔趄liè.qie/囹圄líng/ 一令紙lǐng/ 一綹頭發liǔ/ 捋袖子luō/ 捋鬍子lǚ/ 暴露、吐露、藏頭露尾lù/ 露相、露底、露醜、露馬腳、露面、露一手lòu/ 綠林好漢lù
M 含情脈脈mò/脈搏mài/陰霾mái/埋怨mán/蔓延màn[瓜蔓wàn]/憤懣mèn/ 捫心自問mén/蒙騙、蒙蒙亮、蒙頭轉向mēng/ 蒙受、蒙蔽、矇混、蒙昧méng/蒙族měng/懵懂měng/眯著眼mī/ 眯了眼mí/糜費、糜爛mí/ 靡靡之音、靡麗、所向披靡mǐ/消弭mǐ/分娩miǎn/ 靦腆miǎn/ 乜斜miē/ 泯滅mǐn/ 謬論mìù/ 未雨綢繆chóumóu/ 模範、模仿、模型mó/ 模樣、模具mú/ 抹黑、抹煞[殺]、抹稀泥mǒ/抹布、抹桌子mā/抹牆、轉彎抹角mò/ 秣馬厲兵mò/ 摹仿mó/ 驀然mò/招募、墳墓、羨慕、幕布、暮色mù/ 萬俟mòqí/ 央浼měi/ 聯袂mèi
N 百折不撓náo/ 呶呶不休náo/ 泥淖nào/ 羞赧nǎn/ 忸怩 ní/ 泥古、拘泥、泥牆 nì/ 睥睨pìnì/ 親昵nì/ 釀造niàng/ 妻孥nú/ 弓弩nǔ/ 駑馬nú
P 心廣體胖pán/ 一爿店pán/ 迫擊炮pǎi/ 泡桐、泡貨、發泡pāo/ 泡沫pào/ 炮製、炮烙páo/ 澎湃péngpài/ 胚胎pēi /坯胎pī/ 毗鄰pí/ 媲美pì/ 譬如pì/ 駢文pián/ 胼手胝足piánzhī/ 剽悍、剽竊piāo/ 驃勇piào/ 黃驃馬biāo/ 餓殍遍野piǎo/ 牝雞司晨pìn/ 前仆後繼pū/風塵僕僕、僕人pú/ 漂[飄]泊piāo/漂白
piǎo/ 漂亮piào/ 屏風píng/ 魂魄pò/ 落魄bó/pò/ 一曝十寒pù
Q 蹊蹺qīqiāo/ 蹊徑xī/菜畦qí/ 神祗qí/ 慳吝qiānlìn/ 呼天搶地qiāng/ 將進酒qiāng/ 勉強、強人所難、強詞奪理、強顏歡笑、強求、強迫qiǎng/煢煢孑立qióng/ 悄悄qiāo/ 悄然、悄寂、悄聲、悄然無聲qiǎo/ 翹首、翹望qiáo/ 愀然qiǎo/譏誚qiào/ 綺麗qǐ/愜意qiè/親家qìng/ 齲齒qǔ/ 逡巡qūn/ 麇集qún/ 黢黑
qū
R 姓任rén/妊娠 rènshēn/冗長rǒng/繁文縟節rù/蚊蚋 ruì/ 睿智ruì
S 繅絲sāo/贍養shàn/歃血為盟shà/潸然淚下shān/ 折本、折耗shé/ 損兵折將zhé/ 拾級而上shè/ 哂笑shěn/ 海市蜃樓shèn/ 博聞強識、標識zhì/ 謚號shì/ 狩獵shòu/ 數說、數落shǔ/ 數見不鮮shuò/ 涮洗shuàn/ 嗾使sǒu/ 夙[宿]願sù/鷹隼sǔn/ 浩浩湯湯shāng/ 追溯、溯流而上sù/ 朔風、朔望shuò/ 塑料、塑像sù/ 結束shù/ 速度sù
T 趿拉tā/ 水獺tǎ/ 拓片tà[開拓 tuò]/ 金柝tuò/ 鞭撻
tà/ 舌苔tāi/ 苔蘚tái/ 忐忑tǎntè/ 蹚水tāng/ 叨光、叨擾、叨教
tāo[叨叨 、叨嘮dāo 叨咕dáo]/倜儻tìtǎng/ 絲絛、絛蟲tāo/ 孝悌tì/ 畋獵tián/ 殄滅tiǎn/ 忝列門牆tiǎn/ 不祧之祖tiāo/ 悲慟
tong/ 骰子tóu/ 饕餮tāotiè /彤雲tóng/ 姓佟tóng/ 褪袖子tùn
W 剜肉補瘡wān/ 豌豆wān/ 綰發wǎn/ 大腕wàn/ 倭寇wō/ 崴嵬wēiwéi/ 葳蕤wēiruí/ 腳崴wǎi/ 斡旋wò/ 齷齪wòchuò/ 忤逆、與人無忤wǔ/迕違wǔ
X 翕動xī/ 玉璽xǐ/ 敝屣xǐ/ 狡黠xiá/ 嚇唬xià/ 纖細xiān/ 恐嚇hè/ 兄弟鬩於牆xì/ 罅隙xià/ 秈米xiān/ 翩躚xiān/ 兵燹之災xiǎn/ 庠序xiáng/ 采擷xié/ 畏葸不前xǐ/ 歆羨xīn/ 以饗讀者xiǎng/ 驍勇善戰xiāo/ 餘弦相位、三相電xiàng/相親xiāng/ 相中xiāng/ 寡廉鮮恥xiǎn/ 垂涎三尺xián/ 酗酒xù/ 惟妙惟肖
Xiào/ 肖像xiào/ 流血、血淋淋xiě/ 血債、鮮血xuè/ 褻瀆xiè /楔子xiē/ 省察、省親、省悟xǐng/ 遐邇xiáěr/ 興奮xīng/ 興高采烈xìng/ 三天兩宿xiǔ/ 住宿sù/ 星宿xiù/ 圩鎮xū/圩堤 wéidī/ 氣喘吁吁xū/ 呼籲yù/ 黑魆魆xū/ 勖勉xù/ 噱頭xué/ 戲謔xuè/ 蕁麻疹xún/ 蕁麻qián/ 馴服xùn/ 香蕈xùn
Y 睚眥必報yázì/ 軋鋼zhá/ 傾軋、軋道機yà/ 揠苗助長yà/ 偃旗息鼓yǎn/ 咽喉yān/ 咽氣yàn/ 嗚咽yè/ 暈頭轉向
Yūn zhuàn/ 暈船、紅暈、日暈yùn/ 殷紅yān/ 夢魘yǎn/ 笑靨yè/ 湮沒無聞yān[堙塞不通yīn] 弔唁yàn 贗品yàn 怏然不樂yàng 泱泱大國yāng/ 鑰匙yào/ 國門鎖鑰yuè/ 葉韻xié/ 虛與委蛇yí/ 有求必應、應付、順應、應接、應聲而落yìng/ 應該、應許、應屆、姓應 yīng/ 軼事yì/ 翌日yì/ 雲氣氤氳yīnyūn/肄業yì/ 放肆sì/ 喑啞yīn/ 窨井yīn/ 傴僂yǔlǚ[佝僂gōulóu]/ 負隅頑抗yú/ 庾斃yǔ/ 老嫗yù/ 賣官鬻爵yù/ 不以語人yù/ 尉遲yù/ 熨帖yù/ 慍怒yùn/ 囹圄língyǔ
Z 言之鑿鑿záo/ 穿鑿附會záo/ 裝載、風雪載途、載歌載舞zài/ 三載、刊載zǎi/ 譖言zèn/[僭越jiàn]/ 鋥亮zèng/ 捆紮
zā/ 紮根、扎實、扎眼、扎耳zhā/ 掙扎zhá/ 鍘刀zhá/ 蜇一口
zhē/ 海蜇zhé/ 蟄伏zhé/ 砧板zhēn/ 甄別zhēn/ 箴言zhēn/ 臻於郅治zhēnzhì/ 縝密zhěn/ 症結zhēng/ 對症下葯zhèng/ 咫尺zhǐ/ 飲鴆止渴zhèn/ 抵掌而談zhǐ/ 針黹zhǐ/ 宮商角徵羽juézhǐ/ 桎梏zhìgù/ 中肯zhòng/ 帙卷浩繁zhì/ 鱗次櫛比zhì/ 甲胄zhòu/ 躑躅zhízhú/ 踟躇chíchú/ 爪子zhuǎ/ 爪牙、張牙舞爪zhǎo/ 穿著、著力、著陸、著手、著重zhuó/ 著數、棋高一著zhāo /著急、著火、著涼、著迷zháo/ 洗濯、濯濯童山zhuó/ 擢發難數zhuó/ 訾議 zǐ/ 一撮鹽cuō/ 一撮鬍子zuǒ/ 酬酢zuò/ 衣褶zhě/ 桑梓、付梓zǐ /貯藏zhù /佇立zhù
『捌』 幫我把高中語文必修三人教版知識內容整理一下急求
必修三知識內容整理
第一單元
chì(敕)造 tán(檀)木 cuán(攢)聚(錢) 積zǎn(攢) 赤金盤chī(螭)yīngluò(瓔珞)圈
kèn(裉)襖 lài(癩)頭 dí(嫡)親 翠wò(幄) 金wěi(蜼)彝 biàn(便)宜行事
zàn(鏨)銀 fǔfú(黼黻) 老mómó(嬤嬤) shù(漱)盂 měngdǒng(懵懂)
bèi(憊)懶 chēn(瞋目) píncù(顰蹙) niè(孽)障 皮náng(囊) 笑yè(靨)
guàn(盥)洗 金chuàn(釧) fù(阜)盛 wǎn(綰)發 內wéi(幃) cǔn(忖)度
朱tà(拓) 手zhuó(鐲) 瘦xuē(削) xiāo(削)面 chóu(躊)躇(躊躕) 宮tāo(絛)
miù(謬)論 形hài(骸) 醉xūnxūn (醺醺) xùn(馴)服 shàn(訕)笑 yǎotiǎo(窈窕)
xīn (歆)慕 lǐ(醴)酪 (pánshān) (蹣跚) 炮luò(烙) zhuìzhuì(惴惴)不安
背qí(鰭) nǎng(攮) gā(嘎)吱 郵chuō(戳) qiào(撬)開 雪qiāo(橇)
zuàn(攥)緊 編zuǎn(纂) cuàn(篡)權 sǔn(榫)頭 qīng(鯖)鯊
第四單元
默qì(契) 提綱qiè(挈)領 qiè(鍥)而不舍 咀jué(嚼) jiáo(嚼)舌 倒jiào(嚼)
yuán(羱)羊 tuǒ(橢)圓 撒手人huán(寰) lán闌珊 斑lán(斕) 畏xǐ(葸)
yān(湮)沒 guō(聒)噪 (脊)椎jǐ 裝(卸)xiè 防(御)yù 廣(袤)mào
(璀璨)cuǐcàn 暈(眩)xuàn 腳(踝)huái 鑲(嵌)qiàn 磅(礴)bó (褶)皺zhě
鐵(杵)chǔ (忤)wǔ逆 猙(獰)níng 杜(撰)zhuàn (湮)yān沒
二、掌握下列詞語的意義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腮凝新荔:紅潤的腮頰宛如新鮮的荔枝。
不經之談:荒誕的,沒有根據的話。
放誕:行為放縱,沒有規矩。
風騷:這里指姿容俏麗。
便宜:方便。
磊著:層疊地放著。
內幃:內室,女子的居處。幃,幕帳。
總角:把頭發紮成髻。借指幼年。
憊懶:涎皮賴臉的意思。
偏僻:文中指偏激,不端正。
乖張:偏執,不馴服,與眾不同。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嫵媚的風韻生於含愁的面容,嬌怯的情態出於孱弱的病體。態:情態,風韻。靨:面頰上的酒窩。襲:承繼、由……而來。
斂聲屏氣:恭敬嚴肅得不敢說話、屏住呼吸。斂:收攏;屏:抑制呼吸。
懵懂:糊塗,不明事理。
怯弱不勝:形容身體嬌嫩不能支持的樣子。
間或一輪:偶爾轉動一下。
支吾(書上為支梧):用含混的話搪塞。
不更(gēng)事:經歷世事不多,即缺乏社會經驗,不懂人情世故。更:經歷。
怨府:怨恨集中的所在。這里指埋怨的對象。
淡然:漠不關心的樣子。
儼然:這里指擺出十分莊重的樣子。
沸反盈天:形容人聲喧囂雜鬧。沸反:像沸水一樣翻騰。盈:滿。
訕訕:難為情的樣子。
蹙縮:皺縮。
強(jiàng):固執,不聽勸導。
窈陷:深陷。窈:幽深。
攮:(用刀、叉)使勁兒刺。
畏葸:畏懼。
三、文學常識
1、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小說的情節一般包括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
2、長篇小說《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小說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中心,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感情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作品的主題也沒有局限在個人愛情悲劇本身,而是圍繞著中心事件,展開了許多錯綜復雜的矛盾斗爭,描繪了一幅極其廣闊的社會生活圖畫,說明了整個封建社會已是千瘡百孔,搖搖俗墜。深刻尖銳地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倫理關系,悲憤滿腔地控訴了封建主義的殘酷無情和滅絕人性,歌頌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過叛逆者的悲劇命運宣告了這一社會必然走向滅亡。在中國,《紅樓夢》被評價為剖析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
《林黛玉進賈府》是全書的序幕之一,通過一個從未到過賈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見所聞,對一個龐大的封建大家族進行了介紹,環境描寫細致真實,人物語言、動作描寫栩栩如生。林黛玉的美貌多情、體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謹慎等,王熙鳳的潑辣、精明能幹、刁鑽狡黠、善於逢迎等,賈寶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於反叛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3、《祝福》圍繞魯四老爺家的幾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這樣一位純朴善良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一生勤勞善良,對生活要求極低,到頭來卻掙不到魯迅所說的一個「做穩了」的「奴隸」的資格,只能悲慘的死去。深刻的揭露「四權」(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對中國婦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質。
4、《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後期的代表作,1954年憑藉此作「精通於敘事藝術」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本文通過主人公桑地亞哥與鯊魚的頑強搏鬥的描寫,表現了一種奮斗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憑借著勇敢堅毅、自信和永不服輸的精神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文章贊美和謳歌了不服輸的硬漢子精神。
5、科普說明文是介紹、普及科學知識的說明文體。它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說明文,以傳授一般科學知識為目的,要求有很強的科學性,嚴格遵循科學的原理,語言簡潔、平實,淺顯易懂;一種是科學小品,多用文藝筆調介紹科學知識和闡述科學原理,在表達上經常憑借生動的比喻、有趣的聯想,在講清科學道理的同時,還能使讀者得到某種感情上的陶冶和藝術上的享受。科普說明文的三個特點為:知識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動物游戲之謎》是一篇綜述性的科技小論文,多為客觀性的描述;《宇宙的邊疆》是一篇解說詞,以「我們探索宇宙的旅程」貫串全文,詳細介紹了宇宙的組成情況,有議論也有情感抒發,像與朋友促膝談心,親切自然;《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是一篇自傳性質的文章,講述了自己童年的兩件與科學接觸的趣事。
文言文復習
第二單元 文言常識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所守或匪親。 (匪:通「非」,不是。)
二、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或今義
以手撫膺坐長嘆 (古義:徒,空。 今義:作動詞。)
叢菊兩開他日淚 (古義:往日,過去。今義:以後,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無邊落木蕭蕭下 (古義:樹葉。 今義:樹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義:第二年。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古義:因此寫了。 今義: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婦。 (古義:年紀大了。 今義:長子,長兄等。)
朝來暮去顏色故。 (古義:容貌。 今義:色彩。)
又聞此語重唧唧。 (古義:嘆息聲。 今義:一般指蟲鳴。)
凄凄不似向前聲。 (古義:剛才。 今義:朝著前面。)
三、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義
言:感斯人言 (話語) 為:因為長句 (寫)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初為《霓裳》後《六么》 (彈奏)
自言本是京城女 (說) 為君翻作《琵琶行》 (為,替)
命:遂命酒 (吩咐) 暫:凝覺不通聲暫歇 (短暫)
命曰《琵琶行》 (取名) 如聽仙樂耳暫明 (頓時,忽然)
語:琵琶聲停欲語遲 (說話) 轉: 砯崖轉石萬壑雷 (使轉動)
今夜聞君琵琶語 (曲) 卻坐促弦弦轉急 (更,越)
轉軸撥弦三兩聲 (轉動)
幽:別有幽愁暗恨生 (深沉) 暗:尋聲暗問彈者誰(輕聲地)
幽咽泉流冰下難 (形容隱晦,不暢達) 別有幽愁暗恨生 (隱藏的)
野芳發而幽香 (清幽幽的) 偏聽則暗 (糊塗,愚昧)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昏暗)
可:畏途巉岩不可攀 (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憶 (難道,哪能)
四、指出下列加點詞的詞類活用情況並解釋
使人聽此凋朱顏 (凋:使動用法,使……凋謝。)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為動用法,為……發愁)
側身西望長咨嗟 (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砯崖轉石萬壑雷 (砯:名詞用作動詞,沖擊。 轉:使動用法,使……滾動。)
玉露凋傷楓樹林 (凋傷:使動用法,使……凋落衰敗。)
聞舟中夜談琵琶聲 (夜:名詞用作狀語,在夜裡。)
遂命酒 (酒:名詞用作動詞,擺酒席。)
歌以贈之 (歌:名詞用作動詞,作詩。)
商人重利輕別離(重、輕:形容詞用作動詞,看重,輕視。)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難於上青天 (狀語後置) 感斯人言 (被動句)
轉徙於江湖間 (狀語後置) 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狀語後置)
問其人,本(是)長安倡女 (省略句) 送客(於)湓浦口 (省略句)
使(之)快彈數曲 (省略句) 沉吟放撥插(於)弦中(省略句)
六、要點選析
1、李白,盛唐詩人,字( 太白 ),號(青蓮居士)。現存詩歌九百多首,人稱(詩仙)。他的詩歌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彩瑰麗,語言清新自然,是繼屈原之後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曾稱贊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2、《蜀道難》是樂府舊題,大約作於742年。詩歌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形勢,含有入蜀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末段寄寓了對蜀中軍閥可能割據叛亂的隱憂,意在警戒當局者在形式險要之處應當好好地用人防守。詩歌句式以七言為主,雜以其他長短句。
3、杜甫,字(子美),後世稱為(杜工部)。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時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歷經戰亂,因而能體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意境開闊,後世稱(「詩史」),代表了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高峰。其詩形成了特有的(沉鬱頓挫)的風格,他被後人稱為(「詩聖」)。
4、《秋興八首》(其一):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歌通過對巫山巫峽蕭瑟的秋景的描寫,引發對國家盛衰和個人身世的感嘆,抒發了作者憂國思鄉之情和孤獨寂寞之感。
《詠懷古跡》(其三):《詠懷古跡》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遺跡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為材料,發掘古人的情愫,抒發自己的感慨。本詩借昭君當年想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託自己想念故鄉的心情,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書寫自己的情懷。
《登高》: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遠望,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詩中有對漂泊生涯的感嘆,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執著。讓人感受到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嘆逝的博大胸懷。此詩被後人推崇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5、白居易,中唐詩人,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新樂府,就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式的詩。新樂府專門「刺美見事」,「歌詩合為事而作」,所以作者的《新樂府》50首全都列入「諷喻詩」,這些詩歌廣泛深刻地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統治者的種種罪行,反對窮兵黷武,為婦女鳴不平,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代表作有《秦中吟》、《新樂府》。
6、《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敘事詩。詩歌借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鬱悲凄之情。
在寫作上,雖為敘事詩,但具有相當濃厚的抒情成分。特別是琵琶女彈奏琵琶的一段,由於作者精通音樂,運用細致生動的藝術語言,描寫音樂的音響和旋律以及演奏琵琶的指法,並通過「急雨」、「絲語」、「流泉」、「大珠小珠落玉盤」等具體事物來比擬各種不同音響,寫出音樂的復雜變化,寫出聲音的疾徐輕重,更從這音響節奏中,襯托出彈者、聽者的面部表情和內心活動,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都充分顯示出作者詩歌創作的傑出才華。且「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等對琵琶聲的側面描寫,渲染了當時的環境氣氛,襯託了樂曲強烈的藝術魅力,也使讀者面對如此情境、氛圍、心靈搖盪,不能自已。
7、李商隱,晚唐時期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詩歌創作上繼承了唐代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和嚴謹、深沉、雄渾的語言特點,同時又融合了齊梁詩歌綺麗濃艷的色彩,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流派。與杜牧並稱「小李杜」,與溫庭筠齊名「溫李」。
8、《錦瑟》:這首詩全篇籠罩著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回、凄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沒落的時代中正直而不免軟弱的知識分子典型的悲劇心理:既不滿於環境的壓抑,又無力反抗黑暗社會;既有所追求嚮往,又時感空虛幻滅;既為自己的悲劇命運而深沉哀傷,又對造成悲劇的原因感到惘然。詩歌主要是運用象徵的手法來表達情感,多用典故。
《馬嵬(其二)》: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用倒敘的手法來記敘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敘事中又採用對比、反襯的手法。詩歌批判了唐玄宗的自私虛偽,同時也隱含了人生無常,富貴難安之意,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於動盪、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
第三單元 文言常識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僅僅。)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通「斑」,花白。)
塗有餓殍而不知發。 (塗:通「途」,道路。)
輮以為輪。 (輮:通「煣」,使彎曲。)
雖有槁暴。 (有:通「又」,再。 暴:通「曝」,曬。)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資質,稟賦。)
合從締交。 (從:通「縱」,合縱,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威振四海。 (振:通「震」,震懾。)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頓,失敗。)
陳利兵而誰何。 (何:通「呵」,呵問。)
始皇既沒。 (沒:通「歿」,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傳授。)
贏糧而景從。 (景:古「影」,像影子一樣。)
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和今義。
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古:黃河。 今義:泛指河流。)
(古:穀物收成不好。 今義:凶惡,厲害。)
棄甲曳兵而走。 (古:逃跑。 今義:行,走路。)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古:供養活著的人。 今義:保養身體。)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可以憑借。 今義:表示同意、認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這樣,卻。 今義:轉折連詞。)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歸咎。 今義:沒有罪過。)
金就礪則利。 (古:指金屬制的刀劍。今義:黃金。)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古:檢查。 今義:參加、參見等。)
用心一也。 (古:用,使用;心,心力。 今義: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 (古:足,腳。 今義:兩膝彎曲,單膝或雙膝著地。)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古:安置,安身。 今義:託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流血漂櫓。 (古:盾牌。 今義:指劃船的工具。)
以為桂林、象郡。 (古:把……作為。 今義:認為。)
贏糧而景從。 (古:背負,擔負。 今義:獲得,獲勝。)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東。 今義:山東省。)
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求學的人。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吾從而師之。 (古:跟隨並且。 今義:表因果的連詞。)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無論。 今義:沒有。)
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義:許多人。)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古:風尚。 今義:道路,道德。)
小學而大遺。 (古:在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不一定。 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三、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義
數: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幾。若干) 發: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打開)
數罟不入洿池 (密) 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派遣)
願令得補黑衣之數 (數目) 百發百中 (發射)
扶蘇以數諫故 (屢次)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花開)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 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彎曲) 窮兵黷武 (軍事力量)
系向牛頭充炭直 (通「值」價錢)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軍隊)
草木皆兵 (兵士)
勝: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盡) 焉: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語氣助詞)
驢不勝怒,蹄之 (能承受)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兼詞,於此)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勝利)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優美的)
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湖 (橫渡) 強: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強大,強健)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斷)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有力的弓)
以為絕妙 (到了極點)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有餘)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 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讀qiǎng,竭力,勉強)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終止)
假: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利用) 望:吾嘗跂而望矣(向遠處看)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希望)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不真,假裝) 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圓之時,農歷每月十五日)
聞: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聽見) 制: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統帥、指揮)
博聞強志 (見聞、知識)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控制、制伏)
不能稱前時之聞 (聲譽、名聲)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規模)
終歲不制衣則寒 (製作)
亡:追亡逐北,伏屍百萬 (逃跑的士兵) 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有利的形勢)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丟失)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鋒利)
吞二周而亡諸侯 (使……滅亡)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好處)
河曲智叟以應 (通「無」,沒有)
固: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險固的地勢) 度:內立法度(規章制度)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鞏固)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計算)
汝心固之,固不可徹 (固執)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越過)
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本來) 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 (揣度)
傳: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流傳) 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相當「於」)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表反問語氣)
從:惑而不從師 (跟隨) 所以: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來……的)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自) 聖人之所以為聖 (……的原因)
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老師) 於:師不必賢於弟子 (比,引出比較對象)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從師) 而恥學於師 (向,引出動作對象)
吾師道也 (學習) 不拘於時 (被,引出動作主動者)
師必退 (軍隊) 其皆出於此乎 (在,引出動作的處所)
四、指出下列加點詞的詞類活用情況並解釋。
填然鼓之(鼓:名詞用作動詞,敲鼓。)
樹之以桑 (樹:名詞用作動詞,種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詞用作動詞,穿。)
謹庠序之教 (謹:形容詞用作動詞,認真從事。)
然而不王者 (王:名詞用作動詞,稱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食:名詞用作動詞,吃。)
非能水也 (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泳。)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輮以為輪 (輮:使動用法,使……彎曲。)
用心一也 (一:數詞作形容詞,專一。)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名詞作動詞,登上。)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名詞作動詞,安排次序。朝: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帝王:名詞作動詞,稱王。)
內立法度 (內:名詞用狀語,對內。)
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 (瓮、牖:名詞作狀語,用破瓮、用草繩。繩、樞:名詞作動詞,做窗戶、系戶樞。)
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 (席、包、囊:名詞作狀語,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樣。)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固:形容詞作動詞,險固的地勢。)
尊賢而重土 (重:形容詞作動詞,敬重,看重。)
天下雲集響應 (雲、響:名詞作狀語,像浮雲、回聲一樣。)
贏糧而景從 (景: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困:形容詞作動詞,處於困境之中。)
外連衡而斗諸侯(外:方位名詞作狀語,對外 斗: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相鬥。)
流血漂櫓 (漂: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諸侯(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
卻匈奴七百餘里 (卻: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退卻,擊退。)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
會盟而謀弱秦 (弱: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削弱。)
約從離衡(離: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離散。)
以愚黔首 (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愚昧無知。)
『玖』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文言句式,
一、寡人之於國也
(一)判斷句
① 非我也,歲也(……也,表判斷) 非我也,兵也。(……也,表判斷)
是亦走也(……也,表判斷)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也,表判斷)
②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斷)
(二)倒裝句
1.賓語前置句
①未之有也(賓語前置,應為「未有之也」)
②雞豚狗彘之畜(賓語前置,應為「畜雞豚狗彘」)
2.介賓結構後置(狀語後置句)
①移其粟於河內(「於河內」為介賓結構)
②樹之以桑(「以桑」為介賓結構)
③頓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於道路」為介賓結構)
④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於刺人而殺之……」為介賓結構)
⑤申之以孝悌之義 (「以孝悌之義」為介賓結構)
(三)省略句
可以無飢矣(「以」後省略賓語「之」,句意是:可以憑借它不受飢餓之苦了)
二、《勸學》
(一)判斷句
①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斷句,「……者,……也」表判斷)
② 用心一也(判斷句,「……也」表判斷)
③ 用心躁也(判斷句,「……也」表判斷)
(二)倒裝句
1.介詞結構後置句(狀語後置句)
①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②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定語後置句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三)被動句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輮以(之,省代詞,它)為輪
② 蟹(省謂語「有」)六跪而二螯
三、《過秦論》
(一)判斷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者,表判斷)
2.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也,表判斷)
3.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也,表判斷)
(二)倒裝句
1.介詞結構後置句(狀語後置句)
① 餘威震於殊俗
② 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
③ 謫戌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④ 鋤榎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2.賓語前置句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
② 陳利兵而誰何
(三)被動句
① 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②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四)省略句
① 商君佐之,(秦孝公)內立法度(省主語)
② 以(之)為桂林、象郡(省介詞賓語)
③ 聚之(於)咸陽(省介詞)
④ 委命(於)下吏(省介詞)
四、《師說》
(一)判斷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3)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斷)
(二)被動句
不拘於時(介詞「於」表被動)
(三) 倒裝句
1.介賓結構後置句(狀語後置句)
(1)而恥學於師(於師學,介賓短語後置)
(2)師不必賢於弟子(於弟子賢,介賓短語後置)
(3)不拘於時,學於余(於余學,介賓短語後置)
2.賓語前置句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賓語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賓語)
(2)吾從(之)而師之(省賓語)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語)
(4)(師)位卑(者)則足羞,(師)官盛(者)則近諛(省略謂語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