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具體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1、新教材的學習更注重學習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各個年級之間的知識體系聯系緊密,中間如有一環節掉隊,就很難補上去。而農村師資配備並不完全到位,難免中途有個別教師對新教材的把握不夠,而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出現斷層。接任教師再去彌補,效果不像老教材那般顯著,從而導致語文成績下降。
2、新教材的編排中,二、三年級之間跨度太大。二年級對閱讀、作文教學的要求不明顯,但三年級就要求會寫250字左右的文章,且近幾年來作文的題目艱澀,習作要求與五六年級相差不明顯,使學生倍感吃力,也使教師教的幸苦。而且萬一脫節,很難彌補。
3、農村孩子的家長配合難以到位。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但是,農村學生目前有三種狀況讓教師感到頭痛。一種是,想配合而無能為力。許多家長學識有限,對現代教學提出的問題感到很茫然,無法談的上讓家長進行家庭輔導。二種是有能力而不配合,這類家長都比較忙,忙於掙錢,忙於農活,連學校開家長會都沒時間參加。也許,在他們認為孩子交給了學校就是老師的事了。第三種情況是沒有人配合。許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等長輩上學,只管孩子的吃穿住行,不過問學習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家長良好「照顧」只有靠孩子的自覺學習,幼小的孩子又有多少能有自覺學習的習慣呢?頂多是為完成作業而已。這是語文教學也是各科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4、新教材內容變廣、變活,雖說題型變化不大,但閱讀量、識字量大增,也導致許多教師無從下手,只能更大范圍的進行題海戰術,更長時間的「折磨」學生,教師教的痛苦,學生學得痛苦。
二、建議:
1、加強師資培訓,尤其對年齡偏大的教師的培訓,現階段對年輕教師的培訓不少,但對中老年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加強教師的對新教材的認識,加強對教師的新教材培訓。使教師對整個教材體系有比較,全面系統的認識。引導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學校進行有針對性的校本培訓。
2、學校對各年級教師要重點安排,同時學校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指導。
3、積極開辦家長會,加強學校、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系,努力宣傳現代教育理念,使教育至上的觀念深入人心。
2. 隨筆小學語文校本研修課題有那些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詩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專顏.」這是杜甫認屬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寫照.司馬遷用「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詮釋著自己對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陽樓的范仲淹面對滾滾的江水,吟誦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此為幸福.
感嘆古人對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漸漸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麼樣的.它不是千金的財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為人,為別人著想的奉獻,是付出,這就是我要的幸福.
一份有自己聲音的幸福
作家朵拉有一句至理名言:第一個孩子都是一滴有自己聲音的水.因而引發了我,我覺得每一份幸福也正如那一滴有自己聲音的水,你可以選擇其滴落的方式,但它的聲音你別無選擇.
人打一落地,便是一個生命個體,有自己必須經歷的人生,有自己的理想抱負,更有著對幸福不同的詮釋.假如,真的只有當幸福失去後才知道幸福的可貴,那麼還有誰有勇氣去追尋幸福呢?
3. 小學一年級語文校本培訓講稿
共同編織「互聯網」
董繁繁
六(7)班是一個擁有41名少先隊員,團結互助、積極進取的班級體。六年來,同學間互學互助,共同進步,大家手拉手,肩並肩,從無知到有知,從bpmf到ABCD,在互助中成長,在互學中成熟。老師與同學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老師與家長之間,聯系互動,取長補短,和諧進取。有困難大家互幫助,有快樂大家齊分享,組成了一個和和美美、朝氣蓬勃的大家庭。六年來,老師、學生、家長共同編織了這張啟迪的網、知識的網,承載著每個孩子夢想的網,前途的網,寄託著老師、家長、社會希望的「互聯網」。
一、互學互助,實現班級從他律到自我管理
1.互相討論,建立班級管理制度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優秀的班級應有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而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氛圍,使每個學生在群體輿論的約束下,嚴格要求自己,摒除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針對本班級特點和學生的個性特徵,班級學生和輔導員老師互相討論、整理,建立了班級管理制度。制定了「眾星閃耀」個人競賽制度,「互幫助,齊進步」小組競賽制度,班幹部輪換競爭制度,「每月之星」評比制度,圖書管理制度、勞動衛生制度……結合校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制定了班級行規章程。在實踐中,我們又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在每次班規制定或修改後,通過召開隊幹部會議和班會課的形式,讓學生明確班規。班級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是由孩子們自己出謀劃策,這樣能變老師的管束為內在的需要,實施起來就更加有效了。
2.互相合作,共同參與班級管理
班幹部是聯系班主任與學生的橋梁,是老師的助手。成為班幹部,不僅能讓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更能培養和鍛煉孩子的能力。因此,我們班鼓勵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班幹部競選」的活動中來。班幹部競選一個月進行一次,可以是同學、老師推薦你,也可以你自己自我推薦。成為班幹部的學生在班長和各個部門委員的帶領下,進行班級工作分工和合作。你可以服從分配,也可以自己安排工作,甚至可以創設新的工作崗位。像整理講台桌、擦黑板由專人負責就是在管理中學生自設的新崗位。班級里的大部分學生成了班級的幹部,班級工作分工更加細致,責任到人。為了讓當上班幹部的孩子更好地開展工作,培訓和表彰工作必不可。每一次輪換前,我們都要對上一屆班幹部工作進行評議、表彰,或留任或轉崗並將工作成效納入小組競賽活動中;每一次輪換後,都要進行新一屆班委上任培訓,召開隊幹部會議。學生輪流參與班級的日常管理,負責班級大小事務,讓班幹部不再只是優等生的專利,工作中學生學會發現自己的長處,賞識別人的優點;工作中,學生體會到了當家作主的辛苦,增加了他們強烈的責任感,從而進一步熱愛和關心自己的班集體。
3.互相幫助,爭取在小組競賽活動中勝出
我們將班級的各項工作都容納在「互幫助,齊進步」小組競賽活動之中,以加分換星的方式確定優勝小組。小組競賽一月一評,獲勝小組將得到由家委會家長為孩子們精心准備的獎狀和獎品。競賽活動不僅有精神鼓勵,又有物質獎賞,學生積極性很高。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誰有問題大家幫,每人都為自己小組在月評比中能勝出而努力。
互學互助,實現了孩子從他律到自我管理。五年來本班連續被評為校行為規范達標班級,先後獲得「校先進班集體」、「城南學區先進班集體」的稱號。
二、家校聯動,搭建學生自主成長的平台
1.讓學生走進家長會,和家長、老師對話
本班改變以往家長會一家講壇的單一模式,在家長會上嘗試讓學生參與其中。家長會內容根據班級情況和學生一同商量確定;會議由學生主持;會上安排學生各項學習成果的展示。這樣的家長會,讓學生與家長、老師對話,家長喜歡,孩子高興,更重要的是它成為孩子展示才能的平台。
2.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上好屬於他們自己的班隊課
班隊課是一門既讓隊員學習道德知識,培養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又能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課程。為了充分發揮各個隊員的自主性,班隊課分小隊負責組織。由扶到放,剛開始小隊成員和我一起確定主題,一起組織。現在,各小隊的隊員經過幾年的鍛煉,知道結合學校主題教育、傳統節日、各門學科、本班情況、生活實際等確定主題,並有序地組織開展活動。「走進溫州名小吃」、「小小新聞發布會」、「走進魯迅的故鄉」、「母親河在哭泣」、「徜徉書海快樂成長」,
這一堂堂豐富多彩的班隊課,展示了學生實踐的成果。
3、創新設計,讓孩子在活動中積累寶貴的精神資源。
活動是培養隊員各項素質、增強中隊凝聚力的最有效的載體,是培養優秀種子的最好的土壤。在開展小隊活動,學校活動的同時,我們中隊每年開展一次大型的富有創意的親子活動。
「趣味知識運動會」——把課本知識搬到了運動場,讓孩子們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給家長進行了小學知識的復習;在其樂融融的親子運動中,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情感。
「探訪永嘉古村落——埭頭村」之行——參觀古村落,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溫州古老的地方文化;孩子們自己動手搓麻繩、編草鞋、搗穀子、挖地瓜、做麥餅,感受農村生活,樂在其中;用編好的麻繩開展跳繩活動、拔河活動,孩子們更團結了,家長們更年輕了。
「走進魯迅的故鄉」 紹興之行暨「我十歲了」生日慶祝會更給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活動前,我們先召開了一次「走進魯迅的故鄉」的主題班隊課,讓孩子們對紹興、魯迅有了一定的認知。在參觀魯迅故居後,孩子們對這位偉大的文學巨匠就有了更深的了解,活動回來,學生紛紛看起了魯迅的作品。而當晚的「我十歲了」學生生日party,家長們深情的祝福,孩子們精彩的演出,家長孩子默契的表演,快樂的游戲活動,我想這也許是孩子過的最難忘的生日吧。
黃岩蜜橘採摘活動、丹璐廣場運動會、……
班級親子系列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家委會家長的支持和協助,受到了家長和學生們的歡迎,它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增長了他們多方面的知識和實踐能力,成了本班的常規活動,也是本班一項富有特色的活動。
三、積極引導,師生共同編織「互聯網」
六年來,學生在老師與家長的積極引導下,培養了自己課余的興趣,鍛煉了自身的才能:本班共有50人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鄭佳泓同學在德國國際舞蹈比賽中獲一等獎;吳悅茜同學在韓國國際「首爾杯」器樂比賽中獲二個最高獎,一個大金獎;吳悅茜同學還作為校朗誦小明星被推薦到北京參加全國朗誦比賽獲一等獎;黃詩雅同學在全國找錯別字競賽中獲二等獎;陳加根、祝伊穎、曹方銘、陳溫雅、朱晨雅、謝雨初等同學分別在各級各類書法比賽中獲一、二、三等獎;高源同學獲鹿城區科技三小「小發明」三等獎;鄭雯軒在區徵文比賽中獲三等獎;陳信儒獲區智力七巧板三等獎;葉舒霖、鄭雯軒、黃詩雅、陳溫雅的作文在各報刊、《學生時代》刊登;金航仕同學獲校藝術節「美術小明星」稱號;王逸環同學獲校藝術節「習作小明星」稱號;楊凌風獲校藝術節「英語小明星」稱號;班級課本劇《啄木鳥和大樹》獲校藝術節一等獎,並被推薦參加學校藝術節匯報演出;班級榮區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競賽三等獎;班級先後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城南學區先進班集體、校十佳班級、校文明班級;班級榮獲校科技節「報紙承重」賽二等獎
六年來,「樂學、善思」的班風逐漸形成,班級凝聚力逐漸增強。學生在朝氣蓬勃的大家庭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在互幫互助中,在家校聯動的各項活動中,學生、家長、老師齊心協力,共同編織著承載每個孩子夢想的網,寄託著老師、家長、社會希望的「互聯網」。
4. 小學語文教研組提高語文教學成績
一、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作為教研組,我們深深地感到,教研組就應始終站在課程改革浪潮的前頭,為學校的語文教學,為推動學校整體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發揮教師群眾的智慧和才能。因此,本學期,我校語文教研組以教研組為中心,注重加強教師的校本培訓工作,多渠道的對教師進行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開學初,語文教研組要求語文教師繼續加強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學習,個性是學習資料的充實,使新的課程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師的自主學習中,每位語文教師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高。[由www.anmeiwen.com整理]
2、開展好教研活動,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討論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教育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學習、交流、實踐的過程中,把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了教學中,教學注重了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實踐創新潛力為主,注重了尊重學生的需要,培養了學生的自學潛力。
3、加強校本培訓中的骨幹教師引領作用。要求全體語文教師加入到校本教研課題研究中,結合課題研究的資料,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和研究,提高了教師們的課堂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的潛力,牢固地樹立了評價要以學生發展為宗旨的思想。
4、重視了多層次、多級別的校本培訓活動。鼓勵教師用心外出或在校內聽課或參加培訓或自主學習,個性是教研培訓。在多次的培訓中,我校語文教師的各方面潛力與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二、用心開展各種教研活動,提高教師教學潛力和教學水平
1、認真用心地開展校內聽課活動,促進教師群眾教學水平的提高,一向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傳統。本學期,這個光榮的傳統繼續在我校語文教研組得到發揚。應對此種狀況,我校教導處和語文教研組立即調整了教研活動計劃,扎實開展的開展了有趙鳳英老師的公開觀摩課、王莉、趙曉嵐老師開展的教學研究課和低、中年級的閱讀交流、高年級的作文教學等多項交流活動。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一齊討論,共同參與,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每次活動,我們都認真抓好以下環節:一幫一指導備課(六幫五、三幫四,二幫一),組織聽課,評課、診斷、總結。其中趙鳳英老師在閱讀教學課給大家帶給了成功的示範。這樣在全組范圍的相互聽課、研討中,大家集思廣益,發言用心,共同探討了一些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見解,為各個層次的教師帶給了鍛煉的舞台、搭建了成長的階梯,也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交流中,教師的教育科研潛力也得到開發,從多方應對一堂好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2、結合學校各階段工作的進展來開展教研活動,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到達教學相長的目的。比如,在期中考試後,組織教師開展「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方法」的交流活動。在期末復習中開展教師復習計劃、復習教案和復習測試等交流活動等。在這些活動的開展中,教師互幫互學,共同進步。這樣的教研研氛圍,不僅僅加深了教師間的相互了解,更促進了教師教學技術和藝術上的提高,到達了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目的。
三、教學常規檢查常抓不懈,落實到位
為了使教學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條理化,每個月的常規檢查,都很抓落實,不走過場形式,認真細致,發現問題
及時整改。透過督促、檢查教師們構成了工作習慣,每到月底總能及時完成各項任務。
在「實」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本學期真正把教研與提高課堂效率結合起來,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與教師的成長結合起來,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潛力和業務水平。
加強教研組成員之間的緊密協作。互相聽課、評課,互相交流、探索,做到聽課必評。善於在教學實踐中學習、研究,及時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四、用心開展課題研究
教學改革和教學科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我們語文組在學校、教導處的帶領下,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不斷地進行探索、改革、創新。利用教研活動進行學習、交流,取長補短,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潛力和教研水平,用心參與課題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用心參與課改實驗。這學期,我校語文教師緊緊圍繞學校申報的的一個市級課題實施研究工作。全體老師根據教研組確定的主課題選定子課題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做到人人都有明確的目標,個個都有自己的實驗操作。以此來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做好隨機的監測、統計等資料的積累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主課題。在研究過程中老師向科研要質量,用心撰寫教科論文。
五、重視教研,搭建教師分享、交流與討論的平台。
網路教研是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著眼於在真實的教學情景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及構建信息環境,不斷優化、改善甚至變革傳統教研的手段、過程和結構,從而整體推進課程實施、學科教學和教研活動。
5.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校本實施途徑與策略有哪些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校本實施途徑與策略 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最便捷有效的途徑是實施有效培訓策略,開展校本培訓。 校本培訓是以問題為切入點,以教師的迫切需求為培訓內容,以教師自覺參與,主動發展為原動力,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教師自身發展為最終目標。為了提高對語文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開展校本培訓中,採取有效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1.模塊培訓策略 按著教師專業發展領域,把校本培訓內容劃分成不同的模塊,以模塊的方式向教師進行培訓,按著這種形式,把培訓內容劃分為師德培訓、學科知識培訓、教育教學理論培訓、教育教學技能培訓。 2.全員培訓策略 (1)是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縣級以上主管部門組織的通識培訓,學科培訓。(2)是通過觀看錄象講座,請上級教研員進行課改理念,學習方式,評價策略方面的講座。(3)是學校主管業務的領導組織教師研究、學習、討論、領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程標准》等有關理論精髓,樹立了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 3.行動研究策略 行動研究是校本培訓主要策略之一,簡單地說行動研究就是教師在自然、真實的教育場景中對自身實踐的系統反思。它不是一種獨立研究方法,而且對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是教師反思的一種有效形式,行動研究提出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為了倡導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對教師來說,參與行動研究的收獲之一就是實踐智慧的提升。 (1)層次目標策略:即按教學經驗和專業水平的不同確定不同層次的培訓目標,使教師即能達成,又能經過一定的努力達到自身的發展目標。 (2)領導與教師互動策略,即培訓者,學校領導,教師相互之間的互動,首先培訓者與教師一起座談交流,進行教情情況分析,把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結合點,撐握校本培訓資源,確立互動培訓核心,其次選准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讓局內人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形成民主、和諧、融洽的氛圍。 (3)任務驅動策略,即教師帶著任務參加校本培訓,通過「任務驅動」,提高教師學習,研究的積極性,如學期內做一節校級以上公開課,每月寫一篇教學反思,每周搞次問題研究交流會,搞一節課堂教學設計,每月寫一篇案例分析,每學年讀一本著作,寫一篇教學體會等等,這樣教師在任務驅動下,便會進行自主教育、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與理論水平。 (4)科研管理策略,結合本課題實驗,開展了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的「校本培訓」,這對於提升教師素質,轉變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改進教師教育教學方式,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針對學校的實驗課題,以課題研究為先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心,以系列化研究為主要形式,把科研貫穿於課改的全過程,每學年要求教師立一項專題,每學期開展一項樣本研究交流會,以科研推動教研,在教科研的互動中,對教師進行了培訓。 (5)開展研培互動策略。面對新課程改革中語文教育的諸多問題,以校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校教研也成為當前把學校建成為學習化組織,提升教師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和學校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使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有計劃有實效,有質量的平移進行,實行研培互動:①是實行集中培訓和自學相結合,引領教師走進新課程。為加大課改實驗培訓的力度,加強課標、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研究,我們採用學--研--培--評互動的行動研究方式,開展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的活動。②學校現應每周四下午為集中研究日,針對教學中存的問題,困惑進行集中研究交流,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進行互動研究,共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找准課改研究方向,探索學科有效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確保課改,培訓的有效運行。 (6)課堂培訓策略。新課程理念的鞏固,需要一個鮮活的教學來實踐課程理念轉化成行為又需要一定的示範,有些理念的落實,需要在嘗試上實現。為此,對教師的培訓也要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使培訓走進課堂,為了促進教師在教學崗位上更好地踐行新課堂理念,更好地運用新課程呈現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我們從校本實踐出發,挖掘校本資源,充分發揮學校教學能手,骨幹教師的作用,進行課堂「校本培訓」這既能鍛煉教學能手,骨幹教師,也迫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理論,大膽科學實踐,促進他們持續發展,又能使廣大教師受到培訓,每次課堂教學之後,授課教師與看課教師都進行廣泛交流與充分的討論,使參加訓教師在觀摩他人的課堂教學與評課的過程中,感悟和理解新課程理念。在如何把新課程理念轉化成為教學行為的問題上獲得一定的啟示,在此基礎上,專家面向全體教師進行課堂培訓,專家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面對面的交流,重點指出教學行為與理念沒有結合好的一面,並提出如何改進建議,類似這樣的培訓我們主要動用專題研討課,示範課,嘗試課等。這樣的培訓形式,執教者直接受益,旁聽者也得到啟發,效果非常明顯,這種培訓形式是「校本培訓」的一條持續可行之路。
6. 如何科學設置小學語文作業的研修計劃
一、研修目標和內容:
1、進一步研讀《語文、數學課程標准》,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點。
3、結合學情,探索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4、探索適合學生運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願學、樂學。
5、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研修方式
(1)專題培訓
交流研討、教學設計、說講評課等形式,將培訓學習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2)專題總結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對以優化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專題總結。對其他教師的專題總結、論文、教案等進行分析與系統整理。
(3)網上學習
充分利用我校網路資源優勢,在網上查找所需學習資料,進行互相學習和交流。
三、研修內容
(一)積極參加教師集體學習活動。
1、認真參加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好學習筆記,與專家、學者、其他教師主動交流。
2、參加教師讀書活動。補充新知識,改變理念,開拓眼界,並做好讀書筆記。
3、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公開課聽課、評課的活動。
(二)進行自主研究
1.在研讀《語文、數學課程標准》的基礎上,學習新教材,通過與舊教材比較,把握新教材的編排體系。
2.要掌握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知識的生長點,達到掌握傳授知識的深淺程度。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及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的養成。
4.認真總結課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並形成書面材料,在不斷反思中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三)進行自我剖析
1、堅持每學期高質量地完成三節公開課。
2、每節課後認真完成反思。
3、積極與組內老師交流。
(四)參加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
1、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活動。
2、以學校發展和教師發展為主旨的講座、研討。
3、專題培訓。
4、收看教育教學的光碟、錄像。
計劃二:小學語文教師研修計劃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積極進取,努力工作,特製定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 「求真、求實、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後盾,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前提,開展個人研修。
二、研修要求
1.提高自身素質。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敬業愛崗,任勞任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把提高自身修養作為第一研修內容,從小事做起不斷進取,超越自我。
2.加強理論學習。
通過參加集體學習及自學等方式認真學習新理念,及時把握課改的前沿信息,並努力運用於課堂教學實踐之中。
3.立足常規教學。
潛心鑽研本學段教材,以上好每一節課為前提,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漸突顯出個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4.注重經驗積累
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案例和論文,將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感悟記錄下來;隨時上傳到小學語文論壇和個人博客里,以便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效果。
三、研修內容
按照個人工作特點制定一年的發展研修計劃,努力結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升,使研修、工作、發展同步推進。
1、研讀課標
研讀《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習作階段目標要求,交流課標研讀體會,以便准確把握各學段習作目標要求。
2、鑽研教材
鑽研本學段教材中習作內容,整理歸類,總結出本學段習作內容的共同特點,找出難點問題並交流研討,以便全面把握小學教材中的習作類型及習作難點。
3、課堂教學
設計一節本年段習作指導課,上一節作文研討課,可結合區域合作體教研活動進行。
4、案例分析
對習作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和再設計,以此鍛煉對習作指導課的駕馭能力。
5、撰寫經驗
撰寫關於作文教學的經驗論文,要求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關於習作的文章一篇。
6、研修總結
在年末時把近一年的研修歷程,把自己在研修過程中的學習、進步和體會結合起來寫一篇個人研修分析與總結。
7、參與論壇
必須具有參與意識,每星期至少在論壇回帖一次,每月至少在論壇發主題帖一個,無條件參與小學教研部組織的論壇里每一次教研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全體教師主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