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六大法寶: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准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大綱,領悟教學大綱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麼樣的語言講,用什麼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麼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願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去閱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課的發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准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准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明白「自學催生自信」的道理。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去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著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學生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主動性。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葯的導火索。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便是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言最積極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採用分組討論、說笑話、分角色表演、做游戲等活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後進生的表現,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於發現其優點,並及時給予表揚。上課回答問題時,不能只局限於好的學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練習的機會。後進生回答問題時,只要比原來人有所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在那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想像不到。這時如果採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瞭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間接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六、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新因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學生自主創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辦法還有很多,我們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去創新,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多用心、用腦、用眼,去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辦法。
② 小學語文說課技巧
要把教學過程說詳細具體,但並不等同於課堂教學實錄。對於重點環節,諸如運用什麼教學方法突破重難點要細說,一般環節的內容則可少說。盡量避免師問、估計生答,師又問,估計生又會答......,這種流水帳式的說法。
如何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沒有固定模式,可以把一課書的內容分為幾課時,再逐課時安排教學環節。可以把整個環節的安排先說出來,再逐環節再說,可以把一個環節的內容說完後,再依次說下個環節的內容,環節之間盡量用上恰當的過渡語,使整個說課內容渾為一體。
一、關於說課與備課的聯系和區別
1.備課著重研究解決課堂教學中的「教什麼、怎樣教」等教學內容及實施技術問題,說課除要研究上述問題外,還要研究「為什麼這樣教」的教學理論問題。
2.備課所寫的教案,為適應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順利進行的需要,要求對教學方案的書寫具體、詳細,甚至教學倒題的求解都詳細羅列,以利課堂教學中重視;說課所寫講稿,為滿足聽說教師的需要,只需對教學方案作綱目式、摘要式、論理性的述說,課堂上對學生展現說明的問題可少說或不說(如例題的演示等),所述說的內容也不都在課堂上重現,反對上課起一種導演的作用。
二、注意說課中的語言運用
1.獨白語言
說課時大部分用的是這種語言,切忌從始至終一個腔調地念稿或背講稿,要用足夠的音量,使在場的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速度要適當,語調的輕重緩急要恰如其分,讓聽者從你的抑揚頓挫、高低升降中體會出說課內容的變化來。具體地說,教材分析要簡明,理論根據要充分,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要用慢速說清楚,教學目的要分條款一一敘述,重、難點則用重音來強調。
2.教學語言
因為說課不僅要說「教什麼」,還要說「怎樣教」。說「怎樣教」實際上就是要說出你准備怎樣上課,只是不單純地將課堂上一問一答那麼詳細地顯露出來,但是也要讓聽者知道你的教學設想和具體步驟。有問有講,有讀有說,用自己的語言變化將聽者帶入到你的課堂教學中去,未進課堂卻彷彿看到了你上課的影子,推測了你的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語言在何時用呢?
(1)設計的課堂導語應用課堂教學語言
用新穎有趣或簡明扼要的導語來吸引聽課者。說導語時說課者要把聽課的老師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學生,聲音該高則高,該慢則慢。
(2)課堂的總結語應用教學語言
在說課時設計的結束語應具有雙重性,不但要打動聽者,而且還能讓聽者從你的語言中推測你在課堂上也會深深地吸引學生,這就要求結束語既要精彩,又能將精彩恰當地表達出來。
(3)說課中闡釋和提問語應用教學語言
闡釋語也叫講授語,它主要是對所講知識的解釋、分析和闡發,這種語言以認簡明、准確、條理清晰為要點好的提問語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的學習變得積極生動,並容易把問題引向縱深。讓聽者判斷你提問的質量的高低。
三、注意理論依據
說課中應該說出哪些理論依據?
1.教學大綱是教學的主要依據。
2.學生的實際應成為教師教學的主要考慮對象。
3.教材和學科特點也是重要的理論根據之一。
4.教育理論和名家名言也可做為強有力的理論根據。
不管運用哪一種理論,都要說得具體、、令人信服,切忌出現以下問題:
1.理論堆砌不適用。
例如教學目的要求制定的根據是「從資訊理論、控制論的觀戰出發......」,又根據「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加上「小語大綱的的要求......」
2.理論空洞不管用。
例如:每一課都用「根據大綱要求,我班學生的實際,自己的教學實踐,特製定......」這種理由只是空架子。沒有實際內容,究竟根據大綱的哪一條要求,你班學生的實際是什麼,你的教學實踐又如何呢?別人不得而知,與其這樣說為什麼,還不如不說的好。
再論如何說課
說課,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之後,向同 行系統介紹自己關於某課的教學設想(意圖)及其理論依據,而後聽者評議、交流切 磋的一種教研形式。實踐證明,說課活動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生動、經濟有效的方式。
一、說課的主要內容
1.說教材---說本教材目的、聯系、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課時安排。
2.說教法---說本課選擇何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其教育理論依據。
3.說學法---說本課擬教給學生什麼學習方法,培養哪些能力。
4.說教學程序---說本課的教學思路課堂結構及板書設計等。
說本課不僅要回答「怎樣教」的問題而且要以現代教育理論為依據闡明「為什麼要這樣教。」有利於促進教師積極主動地學習教育理論,用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改進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說課活動有說又有評,特別是課後的說評結合,圍繞這課的教學怎樣落實素質教育要求,怎樣提高深堂教學效益,各抒已見,相互交流,不僅鍛煉了參與者說與評的能力,而且促使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提高。說課一定要抓住、難點,突出教法的特點,說出與眾不同的教學新意,這就是說課的藝術。
二、說課的類型
l.研究性說課
這種類型的說課,一般以教研組或年級 組為單位,常常以集體備課的形式,先由一教師事先准備並寫好講稿,說後大家評議修 改,變個人智慧為集體智慧。這種說課可以一星期搞一次,教研組或年級組里的教師可 以輪流說課,這是大面積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徑。
2.示範性說課
示範性說課一般選擇素質好的優秀教師上,先向聽課教師示範性說課,然後讓說課教師將課的內容付之一課堂教學,最後組織教師或教研人員對該教師的說課及課堂教學作出客觀公正的評析。聽課教師從聽說課、看 上課、聽評析中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示範性說課可以是校級或鄉(鎮)級的,也可以是區級或縣(市)級的,一般一學期可以舉行一次。示範性說課是培養教學能手的重要途徑。
3.評比性說課
要求參賽教師按指定的教材,在規定時間內自己寫出說課講稿,然後登參演講,最後同聽課評委評出比賽名次。評比性說課有時除了說課外還要求說課內容付之課堂實踐,或者把說課與交流有關「說課」的理論和經驗結合起來,以便把「說課」活動推向更高的層次。這是培養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行家的有效途徑。
三、說 目 標
教學目標包括三個方面:《大綱》提出的總目標、年級教學的分目標、單元及課文教學的小目標。說目標,要緊扣總目標,掌握分目標,說清課文教學的小目標,如知識目.標、智能目標、情感目標、學法目標等。如說《直線、線段》的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直線和線段,知道線段有兩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並能區別直線和線段。
2.技能目標
使學生學會用刻度尺量和畫整厘米數的線段。
3.教育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 力,注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直線與線段的認識和 區別。教學難點是正確量一段長度和畫線段。
說好教學目標,一是要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使目標體現《大綱》的要求,反映教材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學倩;二是要闡述清 楚制定目標的依據,做到言之有理。
二說基礎知識目標。
三說基本技能目標。
四說情感培養目標。
三論「說課」
什麼是說課?說課是指說課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其他教師或教研人員述說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的一種教研活動形式。是說課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後向聽課的教師講述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然後由說者和聽者共同討論和評議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說課的重點是「為什麼這樣教」。要把教學設想、教學效果及其理論依據說清楚。說課前,一般都要事先寫說課教案。寫說課教案的過程也是備課的一種形式。說課教案的主要內容不但要寫出教什麼,怎麼教、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寫出為什麼要這樣教,理論依據是什麼。這就是說課教案與課堂教學教案的根本區別,寫說課教案和說課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研能力,是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的關鍵所在。
說課的基本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說教材,說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難點、編者意圖及本書課與其他章節相關內容的聯系和地位;
二是說教法和學法,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說出本節課要選出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說出本節課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如何調動優秀學生積極思維和激發較差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是說教學程序,即說出自己教學思路及理論依據,課堂結構、教學媒體的合理運用實驗設計及板書設計等。
說教材。教材是實施課堂教學的最基本依據,也是說課的基本依據。對教材的整體了解和局部把握是上好課也是說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說課質量的高低,取決於對教材分析的深廣程度。對教材的分析,重在挖掘教材的知識價值、能力價值和思想價值。教材的知識價值,是由這部分知識在整個學科體系中所佔的地位所決定。教材的能力價值,是指知識本身所含有的對人的能力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因素,知識的能力價值有隱蔽性,它凝聚在知識中,因而即使掌握了知識,也不一定就發揮了知識的能力價值。知識的能力價值沒有一定的范圍,不像知識本身那樣有一定的內涵和外延,但知識的能力價值卻是可以發現的,它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同一知識,不同結構能力價值也不同,優化知識結構,實際上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能力。教材中隱含的思想教育價值,主要在教學中通過知識傳授及學科的發展史等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的教育,以及通過觀察、實踐,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依據等。
說教法與學法。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關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說法,確切地道出了教學系統中這兩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的發揮,表現在教學活動的探索中是否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主體作用體現的主要表現在學生是否獨立思考。
教師其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最優化地使學生從現有的水平向更高的一級水平發展,有效地對學生探索嘗試活動進行誘導和評價。為此,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首先應著眼於學生怎樣學。不應以教為中心,而應以學為主體進行設計。既把學為主體作為實施教學的基本點,又使教為主導成為學生主體的根本保證。
說教法,就是根據本節課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標要求,說出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沒有哪一種是普遍適用的。這就是所謂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為了達到教學方法的優化,常常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選擇最基本的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綜合使用,達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目的。教學方法的制定與選擇受教材內容、學生特點、教學媒體、教師特長以及授課時間的制約。一般的情況下,根據教材的知識內容確定主要的教學方法,本源性知識常常採用以觀察、實驗為主的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分析歸納以及獨立思考能力,派生性知識一般採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如講授、討論、自學的方法,培養學生推理能力、演繹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利用舊知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說教學程序。教學程序,也是一個過程,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世界,接受前人積累的知識經驗的過程,是教師根據制定的教學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認識客觀世界掌握科學研究方法的過程,是教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掌握知識、發展智能、提高自身素質的實踐活動的過程。
說教學程序對於新授課教學要說明課堂教學過程和步驟安排以及這樣安排的理論依據,這是說課中更為具體的內容,要說出教學過程中教學各環節的銜接和過渡,一般的說,一節課的教學環節包括新課的引入,課題的提出,新課教學的展開,鞏固練習,課堂小結,作業布置等,還要說出課堂教學的板書設計,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等內容。
通過近兩年的說課實踐,充分地證明了說課在教學和教學研究中對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起著不可替代作用,表現在:
——說課促進教師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掌握。由於在說課中除了要求說清教學設計常規項目外,還要求教師說出進行教學設計所依據的教學理論,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文化專業知識,還必須掌握教育科學知識,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促使教師在鑽研教材的同時,認真學習和鑽研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教法和學法等教育教學理論,促進教師的業務素質從單一的學科文化知識過渡為既有學科文化知識又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多元的素質結構。
——說課促使教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現代的教學,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現代化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特別在說課中,不僅在說教什麼、怎樣教中需要理論指導,在說明理論依據中更需要從教育教學理論中尋找理論依據,如在說教學程序設計時,需要以教學論中課堂教學的類型和結構的理論為指導,而在教與學的關系中就要依據教育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關系的理論,這就極大地促進了教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上課,即課堂教學,至今它仍然是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我們的任務,是如何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面對全體學生全面落實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使所有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從這一點上說,任何教學行為都是為它服務的。各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也是為它服務的.
四論說課
說課是指任課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從教育理論高度,對已備好的課進行概述,以表明對教材的理解情況,以及教學目的的確定、教學總體設計、教學方法選擇等依據。
一、說課的目的在於對教師進行全面了解,並進行綜合評價,在廣大教師積極參與過程中,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進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二、說課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群眾性教研活動,要講究科學性和系統性,要清晰地反映出教學系統的內在聯系,反映出反饋與控制的過程。
三、說課要有說課教案,包括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程序等。
四、說課時教態要自然、親切、大方,有感染力。
五、說課語言要精練、嚴謹、准確有示範性。
六、說課要說板書設計的基本框架,以及板書設計的依據理由 |
③ 小學語文第一課時怎麼講才能出彩
這個問題是所有老師都要面對的,許多大課直接從第二課時上起,也許正是這版個原因。我想也許要注意以權下幾個方面,與您探討。
1.注重三語:導入新奇,創設情景引人入勝;過渡語啟迪思維,小結精巧,語言優美;總結語精煉,富於詩意。
2、讀通課文方法要多樣性,可以用比賽、游戲激發孩子的讀書興趣,同時巧妙評價(師生評,生生評)鼓勵學生。
3、學習生字詞要帶動學生識字興趣,把識字與課文,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互教互學,不要老師一人唱獨角戲,同時要選代表性的字示範寫字。也可以追本溯源,說字的演變,部首的含義教學生熟記,事半功倍。
4、在課後安排拓展環節,可以體現老師的大語文觀,突出課堂的增量。
不過,最根本的是要熟讀課標,做好教學設計,一定要把握好課文與本單元,乃至本冊的關系,突破重難點,用好評價引導學生學習。否則,只會出現課上熱熱鬧鬧,下課啥也不知道的結果。課堂氣氛再好,也不能算一堂好課。
④ 小學教師資格證語文面試怎麼備課
1、時間分配
20分鍾可以劃分成3+10+7三部分。3分鍾看備課紙的要求以及初讀備課紙。10分鍾完成教學簡案。7分鍾再頭腦里過一下試講的內容。第一個3分鍾,是告訴學員,拿到題本後,先看題本的題目,重點看題目的要求,最後帶著這些問題是備課紙上找你要講課的重點內容。
這篇備課紙的要求有以上三條,我們沒看這篇備課紙的具體內容,我們也能知道這篇詩歌重點內容應該掌握象徵手法以及注意節奏和重讀,就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掌握了這些內容後,我帶著這些目的去看備課紙,找文章哪個地方用到了象徵手法,全首詩應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來朗讀。3分鍾把這些問題解決好。
1、教學簡案
10分鍾是讓大家學一份教學簡案,而不是一份非常好的詳細教案。雖然是一份教學簡案,但是它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它能幫你確定你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它還能幫助你梳理一下你接下來試講的內容的整個環節。分不同的考場,如果你遇到的考官是考試開始前就讓你把教案交給他看,這意味著你的教案會佔一定的影響,反之,就試講的內容重要。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什麼樣的情況,這份教案都寫的工整、干凈、教案的基本環節內容要有的。特別是教學的三維目標一定要寫正確,准確,可操作,可測量的。
2、放電影
試講就是自導自演的一場大片,我們用了13分鍾已經把劇本寫好了,接下來的7分鍾我們就應該初步的劇本里的內容在自己的頭腦了像放電影一樣的過一遍。閉上眼睛,想著推門進入考場我們先問候,然後開始試講。試講里的第一導入要新穎,有趣味性又能聯系課題。再把第二個環節的新課講授的環節、鞏固提升以及小結作業的環節想好。在這7分鍾里這些內容要放一遍,還要重點想一下每個環節之間的過渡語,保證過渡語不要過於生硬,導致課堂不自然。還要設計好這節課中涉及到的問題,保證問題是有效的,有啟發性,能引起學生思考的。好的問題能把你整節課都串起來,保證課堂是循序漸進的進行。符合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的。
20分鍾的備課非常關鍵,掌握備課技巧,既能幫助我們節約時間又能幫助我們把接下來的試講講的非常漂亮。
⑤ 小學語文試講模板
我這里有酷六來網的一些源小學語文講課視頻,下面是鏈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http://v.ku6.com/playlist/index_2374868.html
⑥ 小學語文課程需要幾課時
1、首先著裝要合適喲,大方得體,可以化點兒淡妝,這樣在課堂上會很有精神。版
2、課件准備要充分權。先看看說課稿的寫法,以免在限定時間內寫得四不像。還要特別熟悉說課涉及的現行課本的內容,做到抽到題目後不生疏。
3既然是面試也是比賽,那你應該早就試講過幾次了,教案應該也是很成熟的了吧,賽前應該要把整個流程熟記在心,過渡語要自然流暢,正式比賽時不要太緊張,不要去看自己准備的教案,脫稿講課才好哦,課件使用要熟練,不要多說費話,不要多問無謂的問題。
4、說課要放鬆。語速不可過快或快慢,特別是女生要注意壓住自己的高調。要注意詳略得當,不東拉西扯,不喧賓奪主。
5、課堂上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比如學生的回答不是你所設想的,就不能按你預設的程序發展下去,這就要靠你的經驗和臨場發揮了,一定要及時拉回正題來。
6、回答提問要從容。說課完成後,主考提的問題一般都與說課內容有關,不必緊張,回答時一要說對,二要簡潔,三要精彩。
7、最重要的,一定要自信,你要一站上台就讓學生和評委老師感受到你的氣場,當然不是冷冰冰的居高臨下的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微笑。 摘抄的,勿見笑
⑦ 如何教好小學語文第一課時
老城中心學校 李莉 在習慣的思維中,第一課時沒什麼意思,無非是學字詞,讀課文,理文脈,教一點文本,不像第二課時,可以重組文本,品悟文本,容易出彩。然而實踐證明,第一課時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的關鍵點,是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提高語文素養的起始點。我從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已有十一年,語文第一課時的教學一直困惑著我,面對枯燥的字詞、重復的朗讀、對課文梗概的理解這些相對於第二課時略顯乏味的知識,我一直從內心裡抗拒執教第一課時。本學期,聽了張奇春老師執教《「番茄太陽」》第一課時,我不僅感受到了張老師本人深厚的語文素養和大語文精神,也解開了一直以來深埋於心中的困惑:如何上好語文第一課時。之後,我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認為第一課時必須要抓好字詞教學,強化初讀效果。在引導學生讀准、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為精讀感悟做好充分的准備。為了讓這些內容落到實處,第一課時必須要扎扎實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談話導入,激趣置疑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課時學生剛剛接觸新課文,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吸引學生用心去學習,非常重要。為此,新課的開始,教師要努力創建情境,根據文本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導入新課,或故事簡述或激情敘說或資料巧現,讓學生在教師激情的話語中,在生動的畫面中,在動人的音樂中,在恰當的材料中走進文本,拉開課文學習的序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課文的興趣。如:張奇春老師在執教《「番茄太陽」》一課時,首先1、板書「番茄」師:同學們,「番茄」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西紅柿)有誰和老師一樣喜歡它?你為什麼喜歡?(絕大多數孩子都是非常喜歡這種能果能蔬的果子的。)生:因為它酸酸甜甜很好吃。生:因為它圓圓的,顏色紅艷艷的,非常好看。師:同學們真得很喜歡,說起來,張張臉兒都洋溢著笑容,很快樂。2、板書「太陽」,這個詞給你什麼樣的感覺?生:溫暖、光明……3、就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受,齊讀課題。4、激趣置疑。師:讀這一課的課題,在你的心裡會產生哪些問題?生:「番茄太陽」到底是什麼?課文里主要寫了什麼?作者為什麼要以「番茄太陽」為題?師: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翻開課文。經張老師這么引導,從而使學生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閱讀慾望,為學習新課文埋下了鋪墊。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何樂而不為呢? 二、識字學詞,落到實處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識字、寫字、閱讀、作文能力的培養,並指出要十分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依據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進行字詞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習生字新詞,落實識字任務,完成生字教學是第一課時的重點,我們語文教師要捨得拿出一定的時間,把識字教學抓細抓實。例如,張奇春老師在《「番茄太陽」》第一課時教學時,我認為她在識字教學抓得非常到位。她在進行教學生字新詞時,首先在黑板上寫出這篇課文最關鍵的八個詞語:「番茄、盲童、天使、清脆、蔬菜、捐款、親戚、忙碌。」然後請個別學生認讀,全班同學齊讀。張老師特別注重「戚」字的讀音和書寫,她能根據不同的生字新詞進行有重點、有取捨地巧妙教學,而不是面面俱到。最後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與之相應的句子讀一讀,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這節課她讓學生在輕松、活潑、有趣的氛圍中識字學詞,感受語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把識字教學落到實處,出色地完成了識字教學的任務。三、緊扣課題,讀通讀順 文章的標題就像眼睛一樣。出色的題目,准確鮮明,引人入勝,提示文章內容,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閱讀,首先要學會讀題目。文章題目就是學生展開閱讀學習的突破口。例如張老師在教《「番茄太陽」》一課時,注意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品讀好課題,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再由課題質疑,這個「番茄太陽」到底是指什麼呢?課題中為什麼加雙引號?」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讀,學生會比較有興趣地在課文中找到答案: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學生在讀文中理解課題中的雙引號是表示所寫的太陽不尋常,具有某種特別意義。學生就有了成就感,那閱讀的興趣會更濃些,接著張老師再相機引導學生讀通一些難讀的句子,記牢幾個難讀、難寫、難理解的詞,這樣就把課文讀通順了。 四、充分朗讀,理解文本於永正老師說過,書不讀熟不開講。於老師進行第一課時教學時,也是這樣做的。課前,於老師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其中一點就是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課始,他拿出充足的時間給學生自由讀課文,保證每個學生最少讀3遍,然後,逐節檢查學生的讀書效果,指導學生讀通、讀順每一句、每一段。我也認為在第一課時教學中,首先要給足學生讀的時間。不管是什麼體裁的文章,我們都應把讀好課文、讀准確課文作為第一課時的目標。朗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引讀,可以范讀,可以指名讀,可以開火車讀。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細節的處理。如:⑴每一次朗讀都應給孩子確定一個明確的讀的目標。 ⑵注意讓孩子讀好重要的標點符號。⑶在孩子需要抒情時組織有效的朗讀。 在進行精讀感悟時,老師要抓住課文的重點,找到能統領課文的關鍵問題,讓學生去感悟,為下一課時的教學做好鋪墊工作。如:張奇春老師在 教學《「番茄太陽」》(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一課,課文重點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感悟明明美好童心對「我」的感染,理解「番茄太陽」的含義。文中多次描寫了明明的「笑」,張老師先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描寫明明「笑」的語句,再進行重點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其中的含義,不需要過多的講解。讀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這對下文的學習有所幫助。 五、指導書寫,創設氛圍特級教師於永正在《我怎樣備課》中提到:「第一課時,我們要考慮練習什麼的問題?要求學生寫的字和詞語,我一定先寫一寫,每個要求寫的字應注意什麼,特別是每一筆在哪兒起筆,在哪兒收筆,一定把握准,否則就寫不規范。」 當前,小學語文課提倡低耗高效。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上精講精練,盡量壓縮教師講的時間,節約出時間帶領學生練習。即要求我們分配好時間,做到講練結合。而張老師在她的第一課時指導書寫的教學中,她都做到了這點。托爾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寫字教學也是如此。因此我們語文老師要利用各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語文老師根據學生好勝心理開展一些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成立書法興趣小組、開展寫字比賽、參加書法大賽,每周舉辦學生作業展評等,還可以利用櫥窗、板報、展板等向全體師生展示練習成果。向他們講述身邊同學用心習字的故事,欣賞他們的書法作品,再看看他們一項項的獲獎證書。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他們受到熏陶,受到感染,認識到習字的重要性,從而對習字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變成「老師要我寫好字」為「我要把字寫好」。這樣,學生對習字在思想上有了重視,也就有了持之以恆把字寫好的決心與動力。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教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想,第一課時可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可有一定板塊,但不能結構化,必須因文而異,一切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沒有第一課時的扎實,就難求第二課時的精彩。這就要求我們虛心探討第一課時的教學問題,搞清楚第一課時教什麼?怎麼教?從而上出與第二課時同樣精彩紛呈的語文課來。
⑧ 小學語文如何實施情感教學
河北省大名縣龍王廟鎮中心校 劉江麗 【摘要】 語文課是一門極具思想與情感內涵的工具。課文是語文教學中情感信息的主要來源。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培育,是由語文課的本質所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充分發揮情感教學風格,促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感動、凈化,從而達到提高文學修養,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學 所謂情感教育,即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情優教,用積極、高尚的情感去開發、激活受教育者的內在潛能;以積極、高尚的情感為主線,影響、改變、整合受教育者的態度、興趣、動機、心理、意志力和智力等,以滿足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諧發展的需要;從而使受教育者成為既有豐富情感,又有高深智慧的情商並茂的現代人才。情感教育既以情感為出發點,又以情感為歸宿;既以情感為施教的手段和途徑,又以情感為施教內容和目標。情感教育是以素質教育為前提的,尊重人的發展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是對「應試教育」的挑戰和否定。 情感是語文學習中理解和表達的心理基礎。學生有了較豐富的情感體驗後,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寫出有感情的文章。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是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重要課程。任何一堂語文課,無不自始至終貫穿、滲透著「情」的教育,語文的學科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堂必須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把情感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把單一的文字化為優美的意境,把死板的記憶化為主動的想像,把頻頻的說教變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悅誠服的形象,使學生把學習語文當作一種美的享受,當作充實自己的需要。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性處理,探究能激發學生情感的有效手段,誘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使學生情感處於流動狀態,實現教學目標。 「情感」本質上是一種態度的體驗,即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其功能主要是動力作用,體現在對意向的調節、維持和定向上,它與認識一起,從不同角度對教學過程施加重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語文教學融美育、德育、智育於一體,其中有激情的迸發、靈光的閃動,智慧的碰撞,而這一切都以情感因素為基礎。尤其是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挖掘教材豐富的情感資源,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感氛圍中得到美育的熏陶、德育的升華、智育的鞏固,構建一套適合情感教學的模式,讓語文課充滿激情,實為最佳選擇。從教以來,一直在學習與摸索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通過觀摩名師課堂、閱讀教學書籍,加上自己的親身實踐,我覺得自己比較適合情感式教學。因此,我結合本班學生實際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特色研修項目,努力在語文教學中創設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動,營造情感交流的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得雙方互相走進對方精神、情感和整個心靈世界,並以此建樹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礎上,使教學能聽之順耳,理之達心,知之入腦,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境地,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高效、愉快、有序的課堂情境中快樂學習、高效學習。 人的全部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伴隨.情感猶如強大的驅動力,是人類從事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內部力量,是一個人主觀世界的具體表現形式.人是多種感情的融合體,缺少感情營養的滋養,人就不能健康地成長.情感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特點,是語文教育的生命之源.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情感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更強調情感教育.因此在課堂中,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更應善於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動人,融情於事,寓情於理,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則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偽君子。只有在情感活動中,學生的道德認識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裡,成為他自己的觀點,並在他自己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現出來,從而形成堅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為。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於強調人的智商,卻忽視非智力因素,即情意方面的因素,最終導致學生的思想、品德、技能、情感、心理和身體等全面素質的降低。這就迫切需要著情感教育的雨露去滋潤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性情,完善他們的道德品行。小學語文課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當一次次面對學生空洞的說自己的父母如何如何偉大,卻沒有真情的流露時,我感到相當的蒼白和困惑。 語文學科中的情感教育一直都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們重視的重要內容。在小學語文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感和情操,幫助學生在日常的情感體驗中培養自我精神和人格,使情感教育能夠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地、合理地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們學好語文,也能夠更好地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課堂上打動學生的是情,感染學生的是情,震憾學生的依然是情。可以這么說,沒有情感的教學是不吸引人的教學。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出發,把情感、態度、價值觀列為課程目標之一,更可見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 一、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第一,尊重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樹立起師生平等的觀念,做到尊重小學生的內心感受和他們的自我表達,從而使情感教育能夠順利開展;第二,情境體驗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學會創設情境並充分掌握,以便於在課堂上創設出與具體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讓小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從內心與之產生共鳴,從而使情感得以升華,以達到提高語文情感教育的水平;第三,互啟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不僅要用飽滿的情感和高度的熱情來培養小學生們的語文素養,而且還應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啟性作用。 二、找准情感點,引起共鳴 教材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情感的載體。只有挖掘教材,把情感點化出來,展示在課堂上,才能讓學生體會到課文中美麗的景色、生動的人物、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高操的情操。《七顆鑽石》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從教學的角度分析,這篇文章中有三個值得注意的「入戲」點:其一,乾旱帶來危機,女孩出門尋水暈倒,體現出找水極其不易,凸顯水彌足珍貴;其二,女孩拿著水罐回家,母親寧願犧牲自己也要讓水給女兒,母愛感動天地,水壺變為黃金;其三,口渴難耐的女兒接過水,但又讓給了素不相識的討水路人,文章立意提升到「博愛」、「大愛」的高度,於是天地動容,水如泉涌,7顆鑽石從水中躍然而出並變為天空的星星。要想讓學生體會到「愛」從小到大的過程和「讓水」這一看似簡單動作背後的深意,就必須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的背景——「旱」與「渴」。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我是這樣設計學習過程的:先問學生體會什麼是口渴、極其的口渴(口渴)從哪些詞體會到的(學生很快抓住了「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詞)?接著引導學生從「再也忍不住」體會到隱藏於文字深處的情感:那小姑娘忍了多久呀!學生結合上文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找水時忍著,有了一罐水後為了給媽媽喝忍著,給小狗喝水時忍著,到家後遞給媽媽水時還是忍著……這忍需要多大的忍耐力,而這忍耐力是靠她那心中的「愛」支撐著。學生還從「咽了一口唾沫」感受到小姑娘已「渴到了極點」「渴得受不了」「再不喝水就要死了」,而在這種情況下她還要把水給過路人喝。體會到這里,我和孩子們都被那無私、博大的愛震撼了。最後孩子們噙著眼淚讀完了這段話的。由此我感悟到在教學中,只要我們找准了能激發學生情感的「點」,帶著他們走進文本里去,當他們內心受到觸動,心靈受到撞擊,情便由感而發。 當然,迅速找出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能夠理解、容易接受的課文情感的切入點對教師也是一個考驗,在此我拋磚引玉提出一個自己領悟的辦法,即備課時首先弄明白文章的中心(主題)是什麼?然後找出最能表現中心的語句,接著研讀一些關鍵的詞語。教學時抓住這些內容去讀、去思、去品味,例如課文《一面五星紅旗》,我抓住「五星紅旗」這一關鍵詞,讓學生找出文中有關這個詞語的7個句子並細細品讀,這幾個句子把所有的情感都蘊涵其中,且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學生讀完以後被深深的愛國之情強烈地震撼著。我用這種方法還教學了課文《賣木雕的少年》、《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收效都較好。 三、探究情感教學法運用的有效途徑、策略、方法等。 1.「導語激情」策略。教材中的每篇課文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情感的載體。語文學科的特性決定了教師情感的豐富性和外顯性,教師的情感是一種「催化劑」。教師通過動情的導語和過渡語,對學生進行情感渲染,把情感點化出來,展示在課堂之中,從而打動學生的心弦,從而激發學生情感,達到師生共鳴。 2.「以境染情」教學法。「情感的情境觸發規律」告訴我們,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對情感的產生起綜合作用。現代教育設施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現代教育手段,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以其聲像並茂的特點為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發掘課文特點,恰當有效地運用多種手段,適度渲染課堂氣氛,創造濃郁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如多媒體、投影儀等),展示優美畫面,讓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氛圍中,能見其形,聞其聲,感知到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以達到引起共鳴並激發學習熱情的效果。假如配以相應的樂曲來推波助瀾,再加之教師以優美的語言渲染點睛,定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中大受感染。 3.「品讀激情」策略。語文教學離不開讀。朗讀是一種語言藝術的再創作活動,是一種語言環境中的美感體驗。教授課文時,教師要遵循朗讀過程中情感伴隨規律,認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細心品味情感內蘊,然後再通過抑揚頓挫的聲調,輕重緩急的語氣,快慢強弱的節奏,把情感充分表達出來。讀出神韻,以聲傳情,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激起學生內心的情感波瀾。 4.「生活化教學」策略。生活是語文的本源,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通過採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業,開展生活化的課外活動等途徑,促使語文教學的返樸歸真,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心靈相通。在生活中尋找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與語文教材接壤,在生活中生成語文教學,通過聯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語文教學的內容、形式與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體驗實踐的機會,增強情感體驗。 5、由表及裡,體會深意。 葉聖陶先生說:「文字是一道橋梁。橋的這邊宛如站著讀者,橋的那邊宛如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老師應努力引導學生通過文章積極思維、反復品味,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的動情點上合理想像,恰如其分的把激情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掀起他們的情感波瀾。例如教學古詩《嫦娥奔月》(整首詩為: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初步體會整首詩的基礎上,我追了一句:「詩中難道只有嫦娥感到孤獨寂寞嗎?」學生馬上答道:「還有詩人!」「從『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可體會到的。」我又問:「哪些詞最能體會到詩人那寂寞孤獨的心? 「深」;「我從『深』字體會到詩人孤零零地坐到了深夜。」;「我從『深』體會到那時那景非常凄涼。」;「我還從『深』體會到一種深深的寒意。」 ……多深入的體會,多豐富的想像。學生們很快就體會到詩人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意。我不禁感嘆道:「原來詩人有著與嫦娥同樣的心情,聰明的詩人是在借嫦娥抒發自己寂寞的心情。」接著學生朗讀了全詩,情自然而然產生了。 知其然應深究其所以然,這對於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是非常有好處的。詩人為何會有這般感嘆?適當引入詩詞產生的背景和作者的身世、履歷,可以讓學生對於詩詞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知識面也大大拓寬。如帶領孩子們學習古詩《游山西村》,我先抓住題目《游山西村》中的「游」讓學生說說通過讀詩,體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字面的意思。接著進一步介紹陸游寫這首詩的背景:當時陸游正罷官閑居在家。一年前,陸游因在隆興二年(1164)積極支持抗金將帥張浚北伐,符離戰敗後,同樣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以「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從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罷官歸里。再接著讓學生想像此時的陸游是怎樣的心境。最後引導學生體會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表現出的詩人對人生的探索,報國無門時表現出的樂觀但並不輕松的心情。從而感受到這位著名陸游偉大的愛國情懷。 6、活用課件,拓展視野 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於一體,豐富附加資料為學生帶來的聽覺、視覺沖擊,會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讓學生心底里沉澱的情感發酵釋放。如教學《頤和園》一課時,我製作了相關的課件展示了頤和園長廊形式多樣的彩畫。有人物故事、山水樹鳥、花卉翎毛、建築風景四大類。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二百多幅包袱彩畫,它包括古典文學古著、歷史人物傳奇、民間傳說、神化故事、戲曲片段等。學生看後驚嘆畫的精美與種類繁多,體會到「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的深意,同時也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超凡的智慧。 總之, 語文最具情感,語文充滿靈性,因此語文課堂應洋溢生機,真情流淌,成為師生的「情場」。課堂上,教師懷揣一顆關愛學生的火熱之心,演繹文本的悲歡離合,傳遞人間的喜怒哀樂,學生在教師愛的陽光照耀下,溶於文本作者和教師的情感之中,感受世間的真情,激活智慧的種子,點燃情感的火把,在師生情感的互動中,讓語文課堂成為情感流動的磁場。 [2]靳艷琴。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1(23)。
⑨ 課堂教學案例怎麼寫(小學語文),請給個範文或格式,謝謝~
案例名稱: 《《直線、線段和射線的認識》案例》 學年:2008
教學片段:
(一) 教學線段:
1、過渡語:老師手中的毛線真頑皮,瞧,它們一跳就跳到了大屏幕上。(師出示課件1,顯示一條線段)請仔細觀察,有什麼發現?(線段,直的,有兩個端點。)
2、如果給你一把尺子,能量出這段線的長度嗎?
3、說一說你是怎樣量的?生說後,他要求同學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並讓同桌互相檢查是否正確。
4、誰能完整地說一說線段具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
(二)教學直線
……
(三)教學射線
1、請大家再發揮想像,如果把一條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什麼樣的線?(射線,直的、有一個端點、不可以度量長度。)
2、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射線?(課件出示手電筒和太陽的光線,)
學生聯系生活回答。
3、生活中的射線可真不少,我發現這些射線大多都是光線,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五彩繽紛。下面請大家在練習本上過一點畫射線,邊畫邊想,能畫多少條?(出示課件)
(學生匯報總結: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
4、出示一組練習
5、請大家以組為單位,比較線段、直線和射線的異同,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出示課件)
(1)自己獨立完成
(2)小組討論
(3)學生匯報結果。
……
反思:關於獲取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經典的論述: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本節教學注重「以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沿著學生的學習思路與需要去實施教學,促使學生主動的觀察、思考、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與交流,促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時教師關注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具體表現為:
1、充分運用直觀的教具進行展示和演示,動手操作感知,以幫助學生建立表象、發展空間觀念。用電腦演示將線段兩端無限延長變成直線,一端延長變成射線。這樣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條線之間的關系,形象生動。比教師空洞,抽象的語言更有說服力。
2、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時間,自主探究、感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如: 在辨析直線、線段、射線三條線之間的關系時,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
3、 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過一點畫直線,過兩點畫直線和過一點畫射線能畫多少條?的操作題。使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構建的概念。
總之,這節課順應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提供了適合學生構建知識的學習背景,採取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發展的過程,發展了空間觀念,獲得了深刻的:「做數學」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