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第三課的第一篇課文《蟬》的中心句是什麼,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蟬》
閱讀理解
1.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回好的活答過」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揚的關鍵之處,也是由蟬引發的對於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了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2.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於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
3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後揚的手法,由一隻小小的蟬引發了對生命的感悟。作者對蟬的敬佩之情。
生字詞語:
零落 斷續 收斂 寬恕
Ⅱ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短文兩篇原文(蟬和貝殼)
蟬 小思
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有零落,就聽見斷斷續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的蟬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一天,在樹下拾得一隻病蟬,透明的翅收斂了,身軀微微顫動,沒有聲響。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麼小,卻那麼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那隻不過是一個夏天罷了!
朋友說:知道嗎?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17年埋在泥土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為什麼呢?
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的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
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斜陽里,想起秋風的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貝殼 席慕蓉
在海邊,我撿起了一枚小小的貝殼。
貝殼很小,卻非常堅硬和精緻。迥旋的花紋中間有著色澤或深或淺的小點,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在每一個小點周圍又有著自成一圈的復雜圖樣。怪不得古時候的人要用貝殼來做錢幣,在我手心裡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是捨不得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啊!
在海邊撿起的這一枚貝殼的時候,裡面曾經居住過的小小柔軟的肉體早已死去,在陽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貝殼中生命所留下來的痕跡已經完全消失了。但是,為了這樣一個短暫和細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蒼給它製作出來的小居中所卻有多精緻、多仔細、多麼地一絲不苟呢!
比起貝殼里的生命來,我在這世間能停留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更長和更多一點呢?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苟呢?
請讓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來吧。
在千年之後,也許也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並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
「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
Ⅲ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課文 《蟬》
《蟬》讀後感
當我看到了這篇文章,我便開始審視我自身的所有,以及我是如何對待自我的生命。
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後揚的手法,由一隻小小的蟬引發了對生命的感悟。從寫蟬的聒噪,到寫病蟬的微弱、細小,都刻意表現了蟬的惹人厭煩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當知道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就活一個夏天時,本來無足輕重甚至惱人的蟬令作者驚訝起來。何必這樣受苦而又執著?
是啊!生活歷程就是如此,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不管90年,90天,都要好好地活著,好好活著……
Ⅳ 根據7年級上冊語文書中3課蟬中問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向蟬一樣的無私奉獻者有誰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的短文「蟬」和「貝殼」的主題和課後問題的答案主題應該就是
Ⅳ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蟬》的中心句是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
Ⅵ 七年級上冊語文《短文兩篇》的《蟬》全文
蟬
小思
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零落,就聽見斷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版窗外蟬權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一天,在樹下拾得一隻病蟬,透明的翅收斂了,身軀微微顫動,沒有聲響。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麼小,卻那麼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那隻不過是夏天罷了!
朋友說:知道么?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17年埋在泥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為什麼呢?
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
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Ⅶ 七年級語文上冊蟬的提綱 急急急急急急
煩蟬——知知不休——抑(對蟬聲擾人的不滿)
蟬 知蟬——專好好活著
恕蟬——諒解聒聒——揚屬(蟬雖17年埋泥之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但卻活得認真、活得很精彩)
表達了作者對蟬的敬佩之情。
Ⅷ 七年級上冊語文《蟬》的文眼是什麼
答:「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揚專的關鍵之處,也是由蟬引發的對屬於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了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Ⅸ 人教版語文初一課文 《蟬》全文
1、《蟬》
作者: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白話譯文:
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盪樹林之間。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藉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2、作者簡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其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原有詩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國張壽鏞輯成《虞秘監集》 四卷。
(9)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蟬擴展閱讀:
《蟬》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一、二句以蟬的棲高飲露、蟬聲遠傳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標逸韻;三、四句分別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滿張力,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
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全詩簡練傳神,比興巧妙,以秋蟬高潔傲世的品格自況,耐人尋味。
Ⅹ 人教版語文《蟬》原文
蟬[①] 小思
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零落,就聽見斷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蟬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一天,在樹下拾得一隻病蟬,透明的翅收斂[②]了,身軀微微顫動,沒有聲響。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麼小,卻那麼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③]?那隻不過是夏天罷了!
朋友說:知道么?它等了17[④]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17年埋在泥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為什麼呢?
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
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⑤]了那煩人的聒聒!
1980年6月23日
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後揚的手法,由一隻小小的蟬引發了對生命的感悟。從寫蟬的聒噪,到寫病蟬的微弱、細小,都刻意表現了蟬的惹人厭煩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當知道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就活一個夏天時,本來無足輕重甚至惱人的蟬令作者驚訝起來。何必這樣受苦而又執著?朋友的話揭示了樸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歷程就是如此,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不管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而已。
結尾作者寫自己被這蟬的生命意義感動著,「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又照應到文章開頭的「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的「煩」字上,但已經從開頭的「煩」變成現在的寬恕,形成一個首尾照應又有變化的完整結構。文雖短而理深厚,言有盡而意無窮。它提示著我們,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應該積極面對,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