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充分感悟到繪本的魅力,愛上閱讀,則是每個教師需要思考的。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淺析一下對低年級繪本閱讀指導策略的思考。
一、轉變教師角色,尋找給孩子講故事的感覺
著名特級教師蔣軍晶在研究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多次感嘆現在的孩子大多在一個缺失講故事氛圍的環境中長大。他遺憾地指出:不僅孩子的父母不會講故事,就連老師也只會一味照本宣科,導致孩子從小缺失故事心,童話心。因此,低年級的繪本閱讀指導必須首先轉變教師角色,努力尋找一種爸爸媽媽坐在屋檐下講故事的感覺。如:在指導《猜猜我有多愛你》等情感類的繪本時,教師應該營造一種親密的情境,把自己當做故事的主人翁將故事娓娓道來;在指導《蚯蚓日記》等輕松詼諧的繪本時,教師可以把自己當成是小蚯蚓,給學生講述自己每一天遇到的有趣或不解的事,並用圖文的形式記錄了下來。講到動情懸疑的地方,教師還可放慢節奏,跟學生互動交流,增加他們繼續閱讀的興趣。
二、減少閱讀功利性,增強閱讀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低年級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所以,興趣就是推動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一個人閱讀一本厚重又晦澀的書籍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久而久之便會養成怕讀書的心理。因此,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激發並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繪本本身的圖文並茂就足以吸引學生把它從頭到尾翻完,但如何指導學生精讀一本有價值的繪本,教師可以從以下兩點安排教學。
1.學會觀察發現,培養孩子發現美的眼睛
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發現美。」低年級的學生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也就擁有了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在繪本閱讀指導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仔細觀察圖畫中人物的表情,背景的色彩,周圍環境的變化等,然後去猜測他們的心情,揣摩作者的意圖。例如,教學《我媽媽》時,作者在「我媽媽是一個有魔法的園丁」中的配圖很有意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媽媽背後那些花盆裡都長出了什麼?為什麼作者要這么畫呢?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就一翻而過,忽略了作者為了想要表達「我媽媽真的、真的很棒」的主旨,畫了一幅很有創意很美麗的畫。在教師每一次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繪本的時候,學生會在慢慢觀察中培養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繼而,學生就會更加熱愛閱讀、熱愛生活。
2.引導猜測想像,培養孩子發散性的思維
故事的魅力就在於它引人入勝的曲折性和情節性。一本好的繪本也會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情節。因此,在繪本閱讀指導中,巧妙地抓住繪本的轉折處,設置懸疑,讓學生去猜測,就更能增加繪本閱讀的趣味性。在教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可以讓學生根據上文來猜測接下來小兔子將要說的話,並讓學生模仿小兔子的口氣和動作說一說、演一演,不僅增加了課堂氣氛的活躍性,也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教學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時,在鼠小弟碰到了海獅前可以讓學生猜猜它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你覺得故事會怎麼發展?學生猜測完後,教師再繼續講述鼠小弟遇到了海獅,學生會讀得更有樂趣。在繪本《蚯蚓日記》教學結束後,可以讓學生續編故事或仿寫故事,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生對這本繪本的認識,還開動了他們的小腦袋,進行了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張開了想像的翅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遨遊天空。
三、多元評價,指引孩子閱讀的方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評價要綜合考查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因此,在繪本閱讀指導過程中,教師更應該充分利用評價的作用引導學生走上熱愛閱讀的道路。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接受新知感悟新知的能力不同,所以在學生復述故事,猜測情節時,教師應該以鼓勵評價為主,利用積極的評價語言讓孩子保持對閱讀的興趣,並根據教師的評價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在教學中,教師還可充分發揮同伴的力量,利用學生間的互評來引導學生正確感悟繪本的主旨大意。課後,教師可以利用親子閱讀中家長的評價,給學生閱讀充分的肯定和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感悟到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閱讀是一件可以受人賞識的事情。例如,在教學繪本《獾的禮物》時,教師可以利用有指導性的評價語引導學生對死亡的正確認識,盡管獾永遠離開了,但他所留下來的「禮物」卻像礦藏一樣,永遠都在幫助有需要的人。也可讓學生互相評價他們對獾的認識。最後,可以讓學生將《獾的禮物》講給爸爸媽媽聽,讓爸爸媽媽評價自己的這個故事講得是否感情投入、語氣得當。利用多元評價,鼓勵學生積極感悟讀物的同時,也可充分激發學生對文本多角度、有創意的理解,讓學生真正學會閱讀。
❷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是怎樣用智慧解決問題的案例分析
繪本閱讀中不單單包含文字,更為重要的是從繪畫中讀出含義、弄清裡面所講的故事,這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的認知能力。本文通過具體的繪本閱讀案例,闡述繪本閱讀指導小學生語文寫話能力的策略。一、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連,促其更貼近實際「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也就是說,繪本閱讀雖然可讀的文字少,但圖畫本身就把要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意思更直觀鮮活地展示出來了,所以說,它自身就包含著文字的含義。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均要面臨著書面表達能力培養的目標任務,繪本閱讀本著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原則有序開展。由於小學低年級學生大都處於十歲以下的年齡層,智力正在開發階段,同時,大腦中的語言詞彙量並不完備,所以假若選取文字量較大的資料來提高其寫話能力,則會挫敗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其實際語文水平也尚未達到。有鑒於此,繪本閱讀經由有趣生動地圖畫故事,配上關鍵性的文字注釋與簡介,會激發大家看圖寫話的好奇心。例如,語文教學中在專門指導學生寫話訓練時,教師可請大家閱讀兒童繪本——《鼻孔的故事》,當大家看到漫畫中小男孩說自己的鼻孔比小女孩大,又將自己的鼻孔與祖父比較,發現遠不如老人的大,進而陷入了思考:會否等到自己將來長到那個年齡後,鼻孔也會變這么大,另外還有各種動物的鼻孔比較。學生們看懂這些後,教師再讓大家寫一下閱讀繪本的感想和思考,孩子們會有明確地寫話方向,從繪本中的文字和圖畫場景,推而廣之,聯想到同一種事物總會因人而異,並且總處在變化與發展中。由此可見,拿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繪本資料,會讓孩子們感到熟悉、增強親切感,把寫話合理融匯到學生們的繪本閱讀中,寓教於樂,大家會覺得寫話是非常有趣味的事情。二、引領學生從繪本閱讀中受到心靈上的啟迪,充分挖掘思維潛質誠然,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詞彙量少,存有批量的生字生詞,這就給寫話的順利進行帶來了不小的障礙。然而,繪本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圖書樣式,會更有助於激發兒童寫作的潛能,使之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獲得寫作靈感。例如,教師不能單單停留於讓學生們讀懂繪本的狀態,更為要緊的是要以繪本作為寫話的重要參考依據,促使學生們均能從繪本中得到內心深處的啟示,幫助他們寫出真情實感的文字,啟迪大家的心智。在導引學生們閱讀《坐井觀天》這個繪本時,教師需讓學生們自主探討,集合每一位小學生的智慧和力量,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主閱讀的環境和愉悅的氛圍中感悟繪本閱讀的魅力。大家起初見到坐在水井的青蛙,僅看到水井上方的那一片天空,便自認為天空就那麼大,學生們經閱讀青蛙的對話,會豐富、趣味化的聯想和想像,進而在培養兒童獨立思考、探究繪本材料的同時,使其獲得心靈層面上的感悟與體驗,明白了這個繪本故事所蘊藏的深刻道理。這樣在實際寫話中,學生們便會在闡述圖畫內容的同時,加入自己的一些議論,有利於深化文章的主旨和中心,也能豐富小學生的閱讀經驗。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在繪本閱讀中提升,提高寫話技能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自覺順應新課改的趨勢,教師需著力培養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經由繪本閱讀提高大家的寫話水平,以便於增強人文素養。具體而言,教師可藉由信息網路技術手段,讓學生們在一個全新的情境下開展繪本閱讀,這樣一來,溫馨、和睦的閱讀氣氛便會由此形成,學生們也能受到良好的閱讀體驗,進而提升繪本閱讀水準,從而完善寫作時的素材。例如,教師可開展繪本閱讀分享活動,鼓勵每一位小學生將繪本故事講給大家聽,教師可在學生們欣賞完之後,讓每一位學生寫篇讀後感,寫完後需在課堂上交流,接受大家的評價;必要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將繪本閱讀故事以幻燈片的形式製作完成,藉由動聽的旋律、生動多彩的計算機圖像,著實令學生們感受到無限的歡愉,學生們也會更容易進入繪本閱讀的狀態中,傾聽故事裡面主人公之間的對話,從中真正走近繪本世界,為寫話積累無窮的素材、提供准確的思路。四、在繪本閱讀中強化學校與家長雙方的合作,增強閱讀實效性低年級學生的繪本閱讀不能僅拘泥於學校之中,家長也應下大力氣關注孩子的繪本閱讀進度,經由家長與教師一同合作進行生動活潑、有趣地繪本閱讀活動,進而轉變教師和家長們對繪本閱讀理念的理解,構築完整的、清晰的、正確的繪本閱讀觀念,以持續地啟迪兒童的寫作思維。家長們要把繪本閱讀作為提升孩子想像力、培養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一種良好方式,提高孩子們對美學的感染力,樹立審美觀念,促使兒童都能較早地形成人文素養,進而鼓勵孩子時刻將寫話能力的具備和提升作為繪本閱讀的關鍵性目標,經由繪本閱讀,學生們在實踐中得來的情感、知識涵養、價值觀和觀察、認識、研究事物的方法等均能為寫話服務。在這一基礎上,小學生們內在的感性思維得以強化,在寫話中會派上大用場,寫出的小短文便不再枯燥、空洞、不真實,就會摻入兒童的真情實感,促使寫話練習更有質量和成效。
❸ 探討如何實現小學語文繪本教學的有效性
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閱讀是一種收集資料以及處理資料的重要手段,人們可通過閱讀的形式認識世界、發散思維、獲取情感體驗以及審美體驗,在課堂上的定義可被解釋為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閱讀教學的開展可提高學生對詞語、言語的把握,同時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對閱讀資料的信息獲取能力等,是學生今後對語文把握的重要教學基礎,因此如何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目前較多小學教師的重要研究性方向。下面筆者將根據相關的調查分析進行可行性措施的探討,力圖為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實施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一、創設教學情境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特性尤其突顯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身上。據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課上注意力集中較為薄弱,自製能力較差,但是其具有極強的好奇心以及探究的精神,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教師,應該充滿掌握學生的階段性特點,從小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徵出發,設置具有階段性特點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進而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忱,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情境的設定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學情境是通過根據教學內容設定具有一定氛圍的教學環境,通過環境的情感帶動促使學生受到積極地影響。以《秋姑娘的信》一課為例,若在展開此教學活動時正好是秋季,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在校園里探索、欣賞秋季風景的方式促進學生對秋季風景以及秋季小動物的生活特點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對此教學內容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對此教學內容的學習質量;若不是處於秋季階段,教師可以通過藉助多媒體予以學生觀看屬於秋季的圖片或是秋季的動畫視頻,增加學生對秋季的感官認識,進而可以幫助學生對此篇課文的理解以及把握,同時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慾,進而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二、巧用示範性教學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自我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尚未掌握到較為成熟的技能,但是其模仿能力極強,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性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示範性教學就是其最好的選擇,所謂示範性教學就是通過榜樣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競爭意識,但是這里所說的示範性並不是通過教師本身來進行示範,從而使教學獲得成效,而是通過學生之間的示範展開。據了解,示範性教學在以往的閱讀課堂上是常見的教學手段之一,但是其教學成效不佳的原因就是在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中將示範的主體位置交給教師,讓教學活動圍繞著教師來展開,因此反而降低了教學的傳授成效,而通過學生之間進行示範模式,則可以改變教學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地位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春到梅花山》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先找尋相關的課文朗讀音頻,然後在課上予以學生進行聽覺的欣賞,鼓勵學生跟著音頻的播放進行模仿,接著可以任意選取幾位學生進行課文朗讀的示範,並強調其中應注意的詞語以及情感的代入,例如其中的「挨著」「涌動」等,要凸顯一種梅花爭妍的心態以及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通過幾位學生的示範激發其他學生的朗讀興趣以及競爭意識,教師可以將學生之間進行分組,採用小組之間的比賽形式來促使學生競爭意識的有效形成,從而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水平以及情感的把握。三、增加閱讀活動據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僅僅依靠簡單的教科書形式以及教師的經驗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閱讀的活動少之又少,而閱讀教學是一門具有視覺、思維等綜合性活動量較大行為,僅僅通過教科書來獲得閱讀的技能,達到提高閱讀的質量,是遠不能得以實現的,尤其是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因此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適當的增加學生的閱讀活動,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進行,讓學生通過豐富的閱讀活動來鞏固課堂的閱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感受能力以及對閱讀教材的把握能力,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好學的爸爸》一課為例,該篇課文主要是通過闡述「爸爸」的好學行為,從而培養學生好學的意識以及激發學生好學的興趣,教師除了在展開此教學活動時予以學生講解「爸爸」的行為外,還可以通過更多的課外閱讀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好學行為以及學習的能力,因為單一的教科書內容很難直接促使學生掌握到其中的寓意,因此予以更多的閱讀活動進行輔助性促進,可以在日積月累以及環境的影響下促使學生了解到書中的寓意。例如圍繞著「好學」主題來展開閱讀活動,與學生討論平時生活中的學習行為,討論閱讀過的課外書籍內容以及書中的寓意,還可以為學生推薦具有「爸爸」同樣好學品行主人公的閱讀刊物,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水平。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閱讀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讓人從求知到獲知,再到有知。長期的閱讀不僅可以使人從書中磨煉自我的意志、洗滌自我的心靈、提高自我的品位,而且還可以為人們積累知識,培養欣賞的能力等。小學是接觸新事物、培養一切能力以及興趣的階段,因此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更應重視其有效性。
❹ 如何使用優質繪本進行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論文
繪本是20世紀產生的圖書品種,是人類現代社會的產物。在國外,繪本已經有了100多年的版發展歷史,是發達國家兒童權首選的讀物。在我國台灣,對繪本閱讀的研究也已有20多年的歷史。而在我們大陸,對繪本閱讀的實踐還屬於起步階段。近幾年,我國有一些兒童文學作家與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專家,認識到繪本閱讀對低年級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開始致力於繪本的推薦與繪本閱讀的推廣和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