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才能達到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
怎樣才能達到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
高效課堂,是對課堂不斷優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讓所有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現代教育理念認為,要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構建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模式。 一、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單一的教學方式。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進而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改變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多、主動思考少的現象。 在教學方式手段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教學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生動地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更容易把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認真學習課標,努力鑽研課本,備好每一節課,做好課堂反思。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方法,打造適合自己的高效課堂,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課本是教師教課的依據,是最權威的參考資料。所以,老師要慎用參考書,認真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對教材做到爛熟於心。 備課是教師積累知識,不斷提高的過程,提高備課實效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打造高效課堂之關鍵。 課堂反思是一節課上完之後,對自己本節課的一個反思,包括值得繼續發揚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做好課堂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後的課堂上提高效率。 三、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具體明確。 充分的課前准備是高效課堂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其次,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最後,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不能相同。 四、認真研究並設計好課堂提問。 第一,課堂問題設計必須有效。首先,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學生認真思考。其次,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能引導他們快樂地學習,能使他們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提問的方式必須有效。好的提問方式應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提出一些能夠與學生基礎相適應並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課堂提問不在數量,而在提問的思維含量。 第三,問題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 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 課堂節奏把握的好壞是一堂課是否高效的關鍵。課堂上,有的教師給學生提出了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六、積極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制度。 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於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我們廣大教師所喜用。 「合作學習」把問題放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體地位會更加突出。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學習,使學生互相檢查、幫助、促進。同時還要投入小組活動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現,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七、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教學,創建學習型課堂。 在師生合作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兩者地位是平等的,應該平等交流,合作學習,創建學習型課堂。 教師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掌握應學知識、積極思維、提高能力。學生則完全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參與學習,對所學知識主動探索、認真思考、深刻鑽研、相互討論、敢於質疑、主動提問,變過去的被動聽講為主動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靈活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八、優化練習布置,鞏固學生知識。 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可以使學生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更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九、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小學課文絕大部分是情文並茂的美文,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因此,教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鬆的心態投入學習中。然後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要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認真備課,創新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使課堂教學成為開放的、雙向的、多面的、立體的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真正發揮好教學主導作用,構建高效課堂。
㈡ 小學語文課堂上怎樣有效使用的信息技術手段
1 課堂因「你」而精彩 —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 關鍵詞:多媒體、創設情境、語文教學、語言的魅力、文思泉湧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是人才競爭的時代,是追求高效率的優化效果的時代,以現代技術教育為手段的教學給教育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個新的天地.多媒體具有生動形象、音形兼備等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學習效率倍增,使課堂充滿快樂感.同時,運用多媒體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為語言增添色彩.在作文教學方面,發揮多媒體優勢,可以增強學生的創作能力,使學生文思泉湧. 語文課堂自古以來一直是令人感覺充滿魅力的課堂.語文教師的工作也是高尚偉大的.教師們站在三尺講台上聆聽自己的聲音是一種快樂,沉浸在學生求知的目光中是一種享受,感受到學生與家長由衷的敬意是一種幸福.而教師的工作單調單一,教學也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久而久之教師會產生倦怠感,學生也會產生「審 2 美疲勞」.作為一位從教五年左右的新教師來說,照道理還應該保持原有的那份激情,但隨著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老師和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竟然就出現了視覺疲勞的現象.曾有位老教師說過:從教數年後,大部分老師的稜角都被磨得光光的.所以,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讓相當一部分學生感到乏味,喪失信心與熱情.而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總抱怨學生缺乏學習語文興趣、語文學習效率低下,這也一直成為困擾語文教學的難題. 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語文教師也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我們勤勉苦幹,嘔心瀝血,為語文教學付出了生活中大量時間和精力.我們雖然很努力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卻沒有我們預想的那樣發自內心喜歡語文課,反而覺得語文課比其他課更枯燥無味.面對這樣的現象,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該怎樣上好我們的語文課呢?怎樣令語文課變得精彩呢?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而如今的中國教育,已經進入了信息技術時代,多媒體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十分廣泛,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更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利用多媒體可以創設課文的情境,可以拓展課文內容,可以展示事物變化的過程,增大課堂容量, 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感,優化教學環境.多媒體已迅速走進了我們的課堂,作為一種現代常用的教學手段.如果有效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它可以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告別枯燥乏味,令我們的課堂耳目一新,充滿生機,精彩不斷,使我們的學生在企盼和享受中度過一堂堂回味無窮的四十分鍾的美好時光.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 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令我們的課堂變得精彩呢?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看法和措施. 3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看視頻,賞情境,讓我們的課堂其樂融融. 在教學中,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聽說體育課因故不能上,同學們都不高興;如果語文課不能上,則喜形於色.對此我並沒有責怪學生,我深知他們不是不願意學語文,而是語文課沒能引起他們的興趣.而適當的情境必能激起兒童的情趣,讓兒童純真的情感參與學習活動,學得輕松、愉快,讓學生學習語文感到「易」 「趣」「活」,從而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令學生愛上語文課,對語文課充滿期待.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和緊扣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感情色彩,富有魅力的具體的場景或氛圍,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開啟思維.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接受知識、掌握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有效的情境能夠讓學生「觸景生思」,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他們更多的聯想,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我們的課堂快樂無限. 情境教學法,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多媒體課件涉及動畫、靜畫、聲音和視頻技術,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能夠提供良好的視覺美感和精神上的愉快感,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持久的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經過實踐,多媒體教學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在教《海底世界》這篇課文時,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錄象片.動聽的音樂、優美的畫面,不僅使學生欣賞了海底美麗、神奇的景象,而且讓學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4 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看完了錄像片後,學生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興致勃勃,熱情高漲.這樣的教學情境,學生學起來,既輕松又愉快,讓課堂營造著快樂的氛圍. 又如,我在教《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盡管文中對海底世界的生物作了生動的描繪,但只靠教師的語言進行說教,有的學生還是難以感知的.聽不懂的時候就會感到乏味,失去興趣.倘若我們利用多媒體把五光十色的海水、蠕動的海參、全身皮甲的大龍蝦、形態各異的魚、顏色不一、千奇百怪的貝殼?6?7?6?7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此時學生會感到興奮不已,從而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僅獲得美的享受,而且還會讓他們其樂融融,樂此不疲.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為我們的語言增添色彩. 前蘇聯教育家蘇姆霍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 上語文課的老師不同於上數學課的老師,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教給學生的一些道理和知識.我們的語言除了要教會學生懂得判斷外,我們的語言還肩負著感染和熏陶學生的責任.因為我們語文教師的語言是學生最重要學習和模仿的對象.那麼,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的語言有文學色彩嗎?我們的語言有感染力嗎? 其實,如果巧妙運用上多媒體,我們語文教師的語言,是充滿引力與誘惑的「吸鐵石」,是永遠令學生期待而又充滿驚喜的.我們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有聲的語言、文字、音樂、圖像有機結合的感性閱讀材料.在這優美和諧的音樂、生動活潑的圖像的映 5 襯下,在此情此景下,我們的語言就會增添色彩.抑揚頓挫講述聲,聲情並茂的朗讀聲,把學生帶入美妙的藝術仙境中.這樣的語文課堂,有誰能抵制誘惑,不深深陶醉呢? 例如,我在教《走進麗江》一課時,大多學生沒有去過雲南旅遊, 要親眼目睹麗江美麗迷人的風姿很難.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中描寫麗江的美景,我在課前從網上下載了一部分麗江的圖片,在美的音樂聲中,同學們陶醉於那美麗迷人的麗江美景中,有的竟然達到忘我的境界.結合這些美妙的圖片,在柔和的納西古樂中,然後學生對課文那精美的語言多次品讀,很自然就讀出了麗江之美,讓我們感受到語言的美.這樣不僅提高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的語言更具感染力.不僅如此,這樣還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達到美感、樂感、語感和情感的和諧統一. 再如,我在教《周總理,你在哪裡》這首詩時,首先我挖掘詩歌中傾注作者的情感,然後為學生充滿深情地介紹總理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崇高品格和光輝一生,使學生增強了對總理偉大人格的了解,同時引發他們的情感,渲染創造出一種庄嚴的氣氛.在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聲中,我不失時機地在屏幕上播放一些總理在電影資料中的感人鏡頭:總理逝世後,靈車經過長安街時,十里長街數萬名群眾的哭泣聲.這一幅幅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畫面,配合學生情真意切的傾情朗讀,將教學氛圍推向了高潮.無須教師多言,學生已牢牢把握住了詩歌的意境,作品中奔涌的情感與師生的情感深深交匯融合,認識與情感達到了高度和諧統一.在這多媒體的輔助下,教學效果顯而易見.在這優美的語言,錯落的節奏中,學生聆聽著自己傾情朗讀的聲音,真切地感受到了語言的美. 6 可見,巧用多媒體教學,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語言的魅力,為我們的語言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三、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勢,讓學生創作的源泉噴涌而出. 提起作文,學生常常感到寫作文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而以往的作文教學是教師出一個作文題目或一段材料後學生們便靜坐下來冥思苦想,這樣難以激發靈感,收效不大,也令教師非常頭痛.如果能將信息技術或豐富多彩的網路資源運用於作文教學中,就能有效地緩解了這一矛盾.現代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既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又便於教師指導學生說話,在練習說話時,教師藉助課件,創設情境,在觀察思維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性復述課文,編故事、想像說話等多種訓練表達方式,啟發學生動腦,合理想像,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強化語言與思維的訓練.小學生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雖然有一定的說寫基礎,但把握不好尺度.通過聲、圖、文並茂的情境引導,激發學生去說,然後再將心裡想的,准備說的寫出來,培養學生寫的能力.讓學生從無話可說變成有話想說,有話可說,使他們文思泉湧. 例如,我在指導四年級下冊第二篇作文「有關環境方面」時,我認為這個主題很寬泛,學生們不知從哪裡下手,於是我將搜集到的關於環境破壞、動植物被人致死致傷、亂扔垃圾和亂貼亂掛等等的讓人痛心的圖片展示給同學們看,大家看了後感觸很深,紛紛舉出自己身邊發現的破壞環境的現象,表示要做個環保小衛士.學生們再也不用愁沒有話可寫,這真的比老師說的天花亂墜都要強. 又如,我在講授三年級上冊《寫一種你喜愛的小動物》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事先收集了很多有關於學生喜歡的小動 7 物的資料,包括圖片和音像.當上課時,一聽說是作文課,學生滿臉的無奈,我微笑著不作聲,打開多媒體.隨著優美的旋律響起,一幅幅五彩繽紛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一隻只可愛的小動物蹦蹦跳跳地出來了?6?7?6?7我似乎從來沒有看見學生上作文課時如此專注過,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激動.悅耳的音樂,誘人的畫面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贊美著:「小猴子多調皮啊,小花貓多可愛啊,小白兔小熊貓?6?7?6?7」學生爭先恐後地講述著自己比較了解的小動物,講述著它們的外表特徵,講述著它們的生活習性,整堂課上學生興趣盎然.當學生動筆寫的時候,個個文思泉湧,如有「神」助. 綜上所述,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麼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意境,從而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在現代,我們的語文課堂因為有多媒體的輔助變得非常精彩.學生喜歡上語文課,愛上語文課,對語文課戀戀不忘,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彭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王梅菊.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要求.文教資料,2006 年9 月中旬刊 〔3〕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旦戶測鞠爻角詫攜超毛 2004 8 〔4〕楊九俊,姚烺強.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概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劉明華.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06
㈢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的基本特點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語文本身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腦思維的工具,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同時語文可以傳承文化,可以傳達社會價值觀,從而維系社會的正常運作。而所謂人文性其實就是說語文是人的生存空間、生存條件與生存方式,語文活動就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離開「人」,「言」無從依附,離開「言」,「人」難以自立。其次,語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工具。一直以來,語文教學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都很重視思想性,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總之,語文教學是各學科學習的基礎。那麼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一、定位教師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教師是一堂課的組織者,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必須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為圓心,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維為半徑「畫」好一節課。這就要求教師不再是純粹的知識傳遞者的角色了,而是學生學習和探究的啟發者、合作者、促進者和參與者,是課堂教學中的「婚姻介紹人」,教師只是把教材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交流,自讀自悟。學生在讀中悟到的方法往往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提出的問題往往是文章的重點、難點,結合問題加以疏導,就能水到渠成。對於文中的朗讀,應讓學生自己品讀,讀出感情,讀出體會。教師在學生讀中伺機指導,或矯正目標,或提出要求,或糾正錯誤,或進行激勵,或梳理歸納。要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發揮其獨立精神,奇跡就會出現。
二、准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科學合理的組織課堂教學
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就要講究動靜互補。只有「靜」,教學成了老師的演講或個人表演,學生就會被動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動」,也不成其為教學。所以教師在每講一個內容時,要給學生留有相互探討,積極參與的時間,讓他們在活動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也應講究「疏」與「密」的技巧,對非重點的內容,學生自己可以學得懂的部分,則或放手自學,或以讀代講,是教學上的粗線條,是寫意;而對重點部分,特別是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則必須是「工筆畫」,濃墨重彩,認真描畫。同時,要講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在教學中,教學內容簡單的,學生自學可以學懂的,或內容比較有趣的,可以快節奏進行。內容比較難的,比較枯燥的,比較抽象的,或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則要「慢動作」,提問後要留出較多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老師適當的講解也要放慢些語速,讓學生來得及消化。在教學中,應張弛有度,「張」,時間不可太長,應以學生身心不會過度疲勞為度;「弛」,也不可過度,應不致使學生注意力渙散。
三、教師要巧妙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求知慾,思維能力,有利於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於挖掘學生的潛能。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揚民主精神,融洽師生關系,教師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教師把信任留給學生,把溫暖送給學生,形成平等、寬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悅的氛圍,創設活潑、輕松、有趣、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主動參與學習。由此可見,語文教師應要盡可能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落後狀況,多利用現代教具。如小黑板、掛圖、多媒體小車、錄音機等,這樣既可節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效率,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利於學生立體思維的發展。
四、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選擇和運用正確、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因此,對不同類型,不同體裁的課文應該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閱讀課文就應該以學生自學為主。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所以,教師應採用自讀筆記、模仿類比、合作討論、練習互評等方法,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相應的講讀課文學到的學習方法,運用到閱讀課文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學實踐證明:教給學生正確的自學方法,是交給學生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它,一定會受益無窮。因此,在教學中要時時提醒學生把讀和說、讀和寫結合起來,即在閱讀時口、手、眼、腦並用,以提高閱讀效率,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講讀一篇講讀課文,教師更可以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但無論採取哪種方法,都應該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主,教給學生鑰匙,讓學生學會自己開啟知識的大門。
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它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是一篇大文章。讓我們真正走進新課程,樹立為學生多方面主動發展服務的教學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學生學習方法有哪些
小學語文的高段(五、六年級)教學,著重是進行篇的訓練,要在加強對課文條理、層次、內容理解、篇章結構訓練的基礎上,突出布局謀篇的訓練。這時的學生,年齡已達十一、二歲。從心理特徵上看,他們已能長時間地、有效地知覺事物,能區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徵,思維的發展已達到以抽象思維為主,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強。從學習方法上看,他們已基本學會和掌握學習語文知識基本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是:熟練掌握學習語文知識的基本學習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有新的提高。
1.學會用「比較法」掌握不同類型課文的內容、結構、特點。
2.學會用「質疑法」閱讀課文,通過邊讀、邊質疑、邊釋疑的過程得到新的知識。
3.學會用「連綴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審題歸納法」、重點段落歸納法」、「課後問題歸納法」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4.學會用「課題分析法」、「重點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內容法」、「找文中總結、小結、過渡或議論等關鍵句法」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學會逐步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
6.學會用「總結提高的方法」檢查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使自己的學習方法更科學,更系統,更完善。
教師或家長在這個階段中,結合課堂教學,著重注意訓練學生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並注意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總結學習經驗,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激發學生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一個涉及面廣、內容豐富、並相互聯系的系統。它受學習內容、個人基礎知識的限制。因此,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特徵,分階段地、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提出學習要求和重點,對學生的心智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㈤ 小學語文教學中高年級常用哪些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回者。」素質教答育要求教師把學生從傳統的被動的受教育地位轉變到主動的求知地位上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養成自覺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為此,我們必須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地位。
㈥ 如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高效
可創設情境來,增加直源觀性、形象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設身處地的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會,並進而主動的創造。而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情境,讓學生聽聽聲情並茂的錄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通過聲像並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產生激動人心的情境效果,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並且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新大綱」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㈦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
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任務驅動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
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拓展資料: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