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部編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材分析及聽課筆記
部編人教抄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材《我是什麼》。
《我是什麼》這篇課文,我指的是水。
特點:
1、擬人手法,闡述水的形態變化、利害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2、讓讀者去猜,更富有趣味性。
這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誦讀本文,你會不知不覺地走進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彷彿也成了千變萬化的「水」:
先乘著陽光到空中飄浮,連片為雲;遇冷凝結,或為雨,或為雹,或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覺、散步、奔跑、跳舞。
(1)部編人教版語文哪一年開始使用擴展閱讀:
教材簡說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水,是人們生活中天天離不開的東西。雲、雨、雪等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我們很少把水和它們聯系起來,琢磨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
水為人類做了許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壞事。要完全降伏它,還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
❷ 江西小學語文部編版和人教版有什麼區別
不去說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本比人教版語文課本大兩倍。
如果只是看課後的生字,專好像人教版屬更多一些,部編版少一些。
單單拿出三年級下冊的部編版和人教版相比較而言。
部編版語文有28個課文,4個口語交際,7個習作,1個綜合練習,7個語文園地。
人教版語文有32個課文,8個語文園地。
這么排列下來,部編版的課文比較少,而人教版的課文較多。
部編版前四單元的古詩有6首,詞有1首,文言文1篇,語文園地二的日積月累里的成語:邯鄲學步、濫竽充數、掩耳盜鈴、自相矛盾、杞人憂天、畫蛇添足。
❸ 部編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為人民服務》市優質課一等獎教案
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本文實際上講的是人活著為什麼的問題,是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的極好材料。八年級學生正處於人生觀教育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學生掌握中心後,進一步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讀。以加深學生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理解,同時認識思路清楚對表達中心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文版八下第四單元第一篇精讀課文。《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於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為人民服務》是一篇演講稿,屬議論文范疇。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語言通俗、自然、朴實。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培養演講稿的寫作能力和演講能力。從而進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講思路
2、理解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方法。
3、背誦第二段
4、理解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之間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默讀、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討論:本文圍繞主題講了哪些內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張思德的高尚品質,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四、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 :文章難點在於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簡政「這一事例與本段中心句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重點
1、通過通讀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我們都應當向張思德同志學習,做到為人民服務。
2、概括能力訓練,讀懂文章,歸納各段內容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漫步於北京新華門的那段路的時候,你是否注意過那裡有一塊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寫的是「為人民服務「,那你知道這幾個字是誰在什麼情況下提出來的么?這是毛澤東提出來的。
在1944年9月8日,張思德犧牲後三天,在為他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題詞「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之後,毛澤東作了題目是《為人民服務》的演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走近作者
1、 毛澤東、張思德簡介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者,詩人,書法家。作品有《論持久戰》《為人民服務》《矛盾論》《實踐論》他的詞也很有名,例如《沁園春雪》。
張思德:四川儀隴人,中共中央警備團戰士。1933年參加紅軍,經歷長征,負過傷。是一個忠實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1944年9月5日在陝西安塞縣山中燒炭,因炭窯崩塌而犧牲。
他雖然只活了22歲,但他短暫的一生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張思德犧牲的第三天,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講演了這篇文章。
字詞積累
悼dào 炊chuī 受難nàn 送葬zàng 遷qiān遷移。
鴻hóng鴻雁。鴻毛,鴻雁的毛。比喻事物輕微或不足道。通過謎語記字形:一隻鳥落在江邊。(鴻)
鼎dǐng(①三足兩耳器物②正當;正在)鼎盛。鼎共有12劃,第六劃是。
銘míng警示、鞭策自己的文字:座右銘。
死得其所:所,處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
五湖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固」,必。「或」,有的人。「於」,表示比較。
追悼:懷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梳理結構
歸納各段的內容(讀懂文章每段內容,才能從整體上把握全篇,進而領會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隊伍中的一員。
第2段:張思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第4段: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第5段:號召大家追悼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的同志,寄託哀思,團結起來。
語段精讀
(二)學習第一段。
從這段話中找出與中心聯系最密切的一句話,並勾畫出重點詞語。
(第二句與中心聯系最密切,講的是我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重點詞語有「完全」、「徹底」。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為人民服務而外,再沒有任何別的目的。「徹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達目的決不休止。要堅持為人民服務,並且做到「完全」、「徹底」。只有這樣做,才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者,一個人活著才有意義。)
(三)學習第二段。
(1)朗讀課文,劃出中心句。(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2)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句進行論述的?
(先引用司馬遷的話做論據,再具體講什麼樣人的死毫無意義,什麼樣的人死得有價值。最後肯定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3)你怎樣理解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4)從生活中找出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來談一談。(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鋒等英雄人物。)
(5)小結: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一、復習鞏固:
提問:第二自然段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樣圍繞這個主要意思進行論述的?
(第一句是中心句;先引用司馬遷的話做論據,再具體講什麼樣人的死毫無意義,什麼樣的人死
得有價值。最後肯定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
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小結:我們可以借鑒圍繞這一個主要的意思進行一步一步的論述,把自己的觀點說明清楚。
結束語:大家說老師我今天是干什麼來了?(為人民服務了!)
二、作業:
選擇合適的關聯詞語填空:
不管…都… 只要…就… 只有…才… 只要…都… 雖然…但是…
(1)不管是高級幹部,還是普通群眾,( )他做過違反法紀的事情,( )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2)( )是什麼,我們( )不能搞特殊化。
(3)( )他是做過一些有意的工作,我們( )要給他們送葬開追悼會。
(4)( )人人都來關心班集體,我們的班級( )一定能評為「文明班級」。
(5)( )付出辛勤的勞動,( )會有成功的收獲。
❹ 部編人教版2020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
發布者:張華
部編人教版2020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
(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卷面書寫佔5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一、語文積累與運用(35分)1.默寫。(10分)(1)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2)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4)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淵明《桃花源記》)(5)晏殊《浣溪沙》一詞中構成「新」與「舊」對比的句子是:「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6)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表達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願望,又稍含不滿之意的句子是:「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7)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反的是《愛蓮說》中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請運用所積累的知識,完成(1)-(4)題。(12分)A以蔑視的目光,俯瞰著山腳下的敵人,崛立在一塊巨大高聳的岩石上,吸引著全部毒彈的襲擊,A決心讓自己的戰友們贏得時間,轉危為安。
「掃射吧!」A把雙手叉在腰間,一動也不動地分開雙腳,穩穩地踏住岩石。「子彈征服不了共產黨人!」A蒼白帶血的臉上露出冷笑,讓鮮血從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腳下的紅岩……
突然,一陣響亮的沖鋒號聲,在耳邊響起。A猛然聽出,勝利的號聲,已經來臨。這勝利的號角,多麼接近,多麼動人!華子良終於來了,在最危急的時刻趕來了。黨來了。勝利的黎明也來了!
「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