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要一份小學語文教師下鄉輔導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教育發展觀,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引,立足我縣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際,努力通過名優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學科品牌,推動全縣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水平再上新台階,進一步擴大我縣小學語文學科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影響力。
二、工作目標
1、學科建設目標:以全面推進語文學科課程改革為抓手,立足課堂教學,高舉「越派語文」之旗幟,充分發揮我縣小學語文學科中的省特級等名優教師在教科研領域中的領頭羊作用與教學示範作用,在傾心盡力於打造「越派語文」的群體風格下,通過五年的努力形成在全省具有影響力的優質課堂教學模式及一大批精品課典,一大批物化的教學學術成果,探索我縣小學語文有益於學生終身發展的展示成果,鞏固我縣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與學科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我縣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在全省的影響力和引領力。
2、名師培養目標:建立、健全新的教研培訓機制,搭建促進適宜於教師成長和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的平台,形成名優教師梯隊集群。通過五年左右的時間,培育省特級教師1至2名,省教壇新秀2至3名,市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5至6名,縣級名師達到全縣小學語文文教師總數的20%-30%左右,同時充分發揮這批名師的示範與輻射作用,形成良性循環的名優教師培養機制。
三、實施途徑
人的因素是發展的一切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教師的發展,才能有學生的發展、學科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因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打造小學語文優秀教師團隊是促進學科建設的關鍵舉措。
以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建設為基本抓手,努力建構學習型團隊:即(縣)名師工作室——縣教學研究團隊——鎮[街] 教學教研團隊,通過名師工作室與各團隊之間的多元合作與多向互動,從縣級到鎮級,引導人人參與。一方面,以縣小學語文工作室成員為主體,激發其自主學習和善於研究的內驅力,充分發揮工作室成員的優勢和潛能,形成具有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另一方面,增強導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的有效互動,形成合力,打造一個團結協作、奮發進取的學習型團隊,使之成為課改資源的生成站、先進成果的推廣站、專業發展的加油站和優秀教師的培養站,為紹興縣小學語文學科的科學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與人才保障。
1、工作室的組織形式
(1)建立縣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在學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建立縣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由省語文特級教師李文泉總負責,金明東、洪志明為領銜導師,挑選17名「政治思想與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教學理念和管理水平」諸方面優秀的語文教師作為縣小學語文學科名師工作室成員,聘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周一貫為顧問,同時與省內外的一些高等院校、課程專家、特級教師建立廣泛而密切的聯絡。
(2)設立縣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縣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為縣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的核心成員,另在各鎮(街)中挑選38名肯鑽研、有威信、有親和力、有較高小學語文專業素養的教師作為縣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的成員,其培訓與管理由縣名師工作室成員直接抓。
(3)成立各鎮(街)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團隊組長由縣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成員擔任,成員為該鎮街所有語文教師。鎮(街)教學研究團隊是最基本的學術團體,通過教學研究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共同的探索活動將公共知識轉化為個體知識,從而提升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研究水平。其培訓與管理由該鎮(街)的小學語文教學團隊組長負責。
2、工作室的主要職能:
工作室將以小學語文教育為研究領域,以專題研究、學術交流、教藝切磋、互動提高為基本宗旨,實行「自主研修為主,集中研修為輔」的研修形式,堅持「高起點,高規格,高質量」的原則,採用「理論、互動、實踐」三三制板塊,主要包括:
(1)抓規劃引領。①制定名師培養目標,擴大語文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優秀青年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帶動全縣語文教師整體提高。
②具體做法:重點扶植,個體突破,整體帶動。對重點對象發現、幫助、扶植、提煉、總結,採取壓擔子、搭檯子、出點子等方式,五年中,力爭培育省特級教師1至2名,省教壇新秀2至3名,市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5至6名,成長一批教壇新生力量。
(2)抓學科培訓。採用「理念培訓與操作培訓相結合、系統學習與課例研究相結合、理論學習與行動研究相結合、專題報告與個體思考相結合、傳統反思與新思路探索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三級團隊進行全員培訓。
①培訓形式。採用理論探索、課堂實踐、名師講壇、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分類培訓,老教師重在形成風格和特色,新教師重在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並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開創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和諧局面。
②培訓內容。小學語文教學的新動態;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要因素;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小學生聽說讀寫發展規律;小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途徑及方法;小學語文素質檢測方法等等。
③培訓方式。建立工作室專題網站,開展以項目研究為主體的網路教研活動,努力構建平等、民主、高效的對話平台,為教師提供觸及情感、引發思考、生成問題、達成共識的機會,提升各主體對課程與教學的感悟能力,從本質上提高研訓質量和教師素質。
(3)抓集體備課。利用集體備課的平台,積極鑽研教育教學業務。根據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的基本要求,以研究新課程教材、研究教法和學法為重點,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提高活動設計、組織實施和評價反思的能力,提高駕馭教材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為一線教師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優化新課程教材的實施效果。
(4)抓教學研究。以「高質量、創特色、爭一流」作為語文教學研究的要求。
①發揮教學常規作用,規范教學行為,規范校本教研行為,定期進行教學常規觀摩和評比活動。
②深入研究語文學科常態課的特徵和幾種常見課型及基本模式。
③提倡課題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有一個小課題,省、市、縣級名師要有(或指導)相應級別的立項課題,使「科研」的思維方式自覺地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和生活中去,切實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讓教研、科研合二為一,使成長、發展齊頭並進。
④定期開展教學調研活動,按期提交有關本學科建設的調研報告或工作建議,為小學語文學科的整體推進提供借鑒。
3、工作室成員的要求:
(1)制訂成長規劃,促進名師快速成長。工作室研究成員從自身的條件出發,制訂「個人成長規劃」,確定五年發展總目標和分階段目標。要求名師工作室成員每學年開設一次專題報告或講座;每學期上一堂示範觀摩課或課改研究課;每學年參加一次送教下鄉活動;每學年發表一至二篇高質量的論文;每學期開展一次教學調研活動,提交一份有關本學科建設的調研報告或工作建議。工作室創造條件鼓勵和幫助每一個成員努力實現各項目標,定期對各成員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評價,促進每一個成員不斷成長。
(2)開展課題研究,改變教師行走方式。針對語文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有一個小課題 (省、市、縣級名師要有(或指導)相應級別的立項課題),使「科研」的思維方式自覺地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和生活中去,切實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讓教研、科研合二為一,使成長、發展齊頭並進。以「越派語文」為研究核心,著力構建新型的語文課堂教學體系,進一步完善「親醇和美」語文教學特色,設立子課題,在理論和探究的層面進行探究,努力取得一批成果,並進行推廣。
四、考核與管理
1、運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對工作方案目標的達成度進行評價、分析、完善,決定後續年度的工作方案實施計劃。名優教師工作室成員的考核主要由工作室導師負責,主要從思想品德、理論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研究能力、教學質量等方面考察,同時按有關程序吸收符合條件、有發展潛力的新成員。縣名師工作室領導小組負責對名師工作室在本學科建設與教師培養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並予以評定。
2、建立名師培養人選成長發展檔案,跟蹤記錄其成長發展經歷。
❷ 小學語文教研組校本教研活動與送教下鄉實施方案怎麼寫
辦學理念:人文見長、和諧發展。
學校發展目標:特色化、優質化、精品化。
學生培養目標:規范與不凡、大氣與靈氣。
❸ 小學生語文默寫方案
小學語文學科主要是給學生打好學習語文的基礎。
默寫方案設計:
1、組成模塊。默寫版前短時快速復習權模塊(可選)、聽寫模塊(必選)、聽寫後自己翻書查閱模塊(可選)、批改模塊(可選)。
2、默寫原則。模塊自由選擇與組合(必選模塊除外);沒有規律就是規律(針對模塊組合的選擇)
在這個方案設計中,每一個模塊都有其作用,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與組合,這樣以來就會出現好幾種默寫形式。
❹ 導學案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什麼好處
導學案的作用
1、導學案是對教材的「翻譯」和「二度創作」,是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教材而產生的輔助工具。由於教材過於精煉、嚴謹,學生根本無法直接讀懂、理解,所以必須藉助經過教師「翻譯」和「二度創作」形成的導學案來進行學習。但「導學案」絕不能替代教材,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植根於教材,利用導學案的輔助功能,幫助你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困難。拿到導學案,明確學習目標後,抓緊回到課本,先把課本內容提綱攜領地復制到自己的大腦中,形成問題後,再循著導學案指示的方法、搭建的「梯子」,努力獨學,總之,教材是根本,導學案是輔助,兩個一定要結合起來使用,既不能本末倒置也不能只用其一。
2、導學案體現在「導」「學」「案」三個字上。 「導」就是指導、引導,導學案就像旅行用的路線圖、汽車的方向盤、古時航海的指南針一樣,學生從「入口」進入,循著「導」的標志牌,經過自己、同伴、老師的共同努力,可以自己找到最後的「出口」,完成課前的基本預習,以便帶著成就、帶著展示的慾望、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進入課堂。「學」,首先明確老師是為誰設計導學案?不是為了老師講的方便,而是為了學生學的方便。不為講,只為學是根本的要求。所以,導學案到處是「梯子」、「墊子」和「橋梁」;「案」是一個方案,一種設計,而不僅僅是學習材料的堆積。
3、導學案質量的高低,既反映教師專業功底深淺,也是教師是否為學生負責的試金石。好的老師能夠做到「深入淺出」,差的教師只能「淺入深出」甚至是「亂出」了。編寫導學案的水平,是教師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的試金石!學生在「用學案」「品學案」中感受師資的差別!
4、導學案是課堂生成的基礎。學生在獨學、對學時產生的問題,教師在對學生的學案批改時發現,並把問題帶入課堂,針對性強。使每堂課都是從問題開始,從學生感興趣的又充分思考的疑問開始,學生都是有備而來。提高了課堂效率。所以導學案是學生學的基礎,教師教的基礎,是課堂生產的依據。
❺ 怎樣撰寫小學語文教研主題方案設計
一、強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課程背景下的老師,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變成不斷充溢的一桶活水,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為此,我校提出了各學科組定期學習的要求:1、分散學習。為了提高老師們的業務水平,我校倡導「理論先行,實踐結合」的理念,學校為老師們訂閱了相關的教學資料,鼓勵老師訂閱相關的教育書刊,力爭在理論上有一個明確的方向。2、集中學習。每周星期四課外活動時間,是我們語文組集中學習的時間,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學習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也可以是本校學科帶頭人的一些先進的教學經驗。主講人准備的也很充分,其他成員也在認真的進行學習筆記的摘抄。3、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積極組織教師參加進修學校舉的各種進修、培訓活動,讓老師接觸較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培訓學習的老師回到學校後,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進行梳理,然後形成書面材料,再在學校的教研活動中進行二次培訓,以進一步開闊廣大教師的視野。二、立足課堂,開展多樣化的教研活動課堂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主陣地,也是教師成長的主要途徑,一位優秀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有調動學生的能力,有駕馭課堂的機智。為了讓有更豐富的教學經驗,努力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我校開展了一些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1、堅持組織老師開展「公開課」活動。認真積極地開展校內上課聽課活動,讓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有一次上公開課的機會,每位教師聽課不得少於十二節。要求上課的老師認真備課,認真上好課;要求聽課的老師按時到位,認真做好課記錄。通過組織這樣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師集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傳統。本學期,這個傳統繼續在我校語文教研組得到發揚。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一起討論,共同參與,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每次活動,我們都認真抓好以下環節:組織聽課,說課、評課、反思、總結。2、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即開展校內「同級教師同上一堂課」的活動,同級教師圍繞同一主題,針對同一內容,用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別上一堂課,引發幾位教師教學理念的碰撞,提高教師的鑽研教材和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3、年級段同學科教師教研。在我們學校,每個年級組一個公室,這樣同級教師在一起公的時間又比較集中,隨時都可以把教學中的一些狀況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4、積極開展「評課」活動。在有公開課的一周,同級三位教師上完公開課之後,我們組就及時的進行評課,在評課這一環節,首先,上課的老師介紹自己的教學構思及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反思,然後,聽課的老師要積極對這節課進行點評,發現這節課的亮點,的是指出這節課的不足以及一些合理的建議,交流中,大家集思廣益,從多方面對一堂課進行更全面的構思,設計、認識,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得到提高。讓聽課的老師和上課的老師都能從課中受到啟發,獲得一些進步。5、努力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切實落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於日常課堂教學中,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設備,利用網路資源,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