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互抄動現象在課堂教學中是客觀存在的,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根據其產生效果的不同,可以把師生互動分為正互動和負互動。正互動就是指能取得積極效果的互動方式,即有效的師生互動;負互動是指不能取得積極效果,甚至是負面效果的互動方式,即無效或影響教學效果的師生互動。課堂教學中有效的交往互動,是實施新課程理念的基礎,更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條件。
2. 小學語文互動教學模式什麼時候提出的
2014年7月10日
具體表現為教師的主導施教和學生的主體認識相輔相成的課堂活動過程,即專 「 教 」 和 「 學屬 」 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有序發展的整體性活動。通過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境的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法。
3.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互動課堂的教學效率
課件要生動有趣首先能吸引學生,然後,課件要有互動性
推薦你用動畫製作 優芽互動電影 (簡易動畫應用,人物、對話、游戲題等)
4. 怎樣在語文小學的教學中與學生互動
課堂教學並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消極被動行為,而是雙方相互交流信息與情感溝通的過程。新課程要求教師與學生要「積極互動」,這樣不但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順利完成課堂教學;還可以開發學生智力,變學生課堂上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口語交際能力。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師生互動呢?下面我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願動」
長期以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都是高高在上的,學生害怕教師,尤其是小學生,更是對教師絕對的服從,這就造成了師生關系的緊張或對立,更不要說是學生敢於向教師提出一些要求、建議或問題。所以要使學生願意在課堂上和教師進行互動,必須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更新觀念,努力建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的每一個親切的稱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關切的手勢和充滿愛意的微笑,都可在無形之中縮短師生之間生理和心理上的距離,教師和他們一同去學習、探索,讓學生覺得教師就是他們的朋友,是學習的合作者、好幫手。這樣他們就會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敢於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二、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使學生「願動」
在閱讀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思考,通常由教師來提出一些問題,學生回答。因此教師在講授每篇課文之前,首先要吃透教材和學生,精心設計要提問的問題。這些問題,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體現教材的重點難點,不僅讓學生知道「是什麼」,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這些問題,應緊密關聯,由淺入深,有助於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情境,體會其中的妙處,使之有漸入佳境的喜悅感。這些問題,應力求難度適中,太淺顯的不必問,太艱深的不宜問,難度較大的可分幾步問。還要因人施問。因材施教是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應用於課堂提問中,則應該因人施問。t基於這一認識,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應該因人而異:難度較大的問題由優等生回答,一般的讓中等生回答,較容易的讓差生回答,比較專門的問題則讓這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回答。學生給出的答案,或對問題的想法,哪怕是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誕無稽的,也不要置之不理,通過適當的點評,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鼓勵學生大膽去說。消除學生的恐懼,害羞心理,幫助他們提高自信心。同時要求所有學生尊重每一位同學的發言,認真傾聽,不要無理取鬧或取笑,聽後要做補充或修正發言的要有禮貌,從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實實在在地營造出平等、寬容、尊重、理解、和諧、愉快地學習氛圍,課堂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學生只有感到自己真正是學習的主人,才會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自由發揮,才會願意回答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就能滿足他們如飢似渴的求知慾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給予適當的點撥,使學生「會動」
在閱讀教學中通常都是通過問題的紐帶把師生聯系起來,產生互動。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提出的問題能得到學生准確、迅速、完整地回答出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這一點,當學生的思維或語言產生障礙時,我們又該如何對待呢?首先,教師應當冷靜,運用教學機智,採用精練恰當的語言進行點撥,語氣一定要委婉,幫助學生突破障礙,使之思維進程加快,語言表達流暢。其次,我們還可以利用體態語言進行點撥,比如:一個手勢、一個眼神等。當我們投以鼓勵的目光,學生就不會因為緊張而不知所措,從而信心大增;當我們投以贊許的目光,學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添學習的樂趣。另外,在提問學生的同時,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學中質疑。學生由疑而問,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過程,不善於質疑問難的人,學習態度懶散,知識面狹窄,相反卻是思維活躍,解決問題能力強。課堂上教師應滿腔熱情地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不但要經常提倡鼓勵,必要時還要獎勵一些好問的學生,目的就是在課堂上創造問的良好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要善於洞察學生心理的變化,抓住學生心理的共性和個性,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恰當的實行師生互動,調動起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會讓學生更快的進入閱讀氛圍,在輕松愉快的心態下學習知識,有效提升閱讀教學質量。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
5. 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這一課堂教學理念並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無論是內中國古代孔子與弟子容的座談還是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都多少的在形式和內容上成為「師生互動」的先導。
《語文課程標准》倡導的師生「互動」是要徹底變單一、接受的學習方式為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高度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親自研究,動手操作,強調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剩餘1999字)
6.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互動通常有哪些經典的說法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教育投人的增加,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已經走進課堂。大部分教師都積極進行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嘗試,多媒體的運用大大革新了課堂教學的形式手段和途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可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終究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只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它並不是萬能的。但是,目前有些老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代替板書、代替實物,代替模型,代替老師演示。這樣,忽視了課堂中教師其它基本功的價值,同時也忽視了課堂中教師主導地位。課堂中教師其它基本功的價值,不能因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而被削弱。現結合本人教學實際談談信息時代美術教師需要什麼樣的基本功。如果說教學是技術加藝術,那麼這種技術和藝術主要表現在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功上面,教師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技能,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信息時代美術教師應具備多元化、扎實的的基本功,展示教師風采,提高教學效果。
一、教態基本功。
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活潑、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感情交融。教態的變化對激發與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傳遞信息及促進語言交際活動有著重要的作用。教態是由教師的動作、表情及體態構成的,主要表現在眼、手、身的動作上。眼的動作就是要盯住學生。比如學生說話就沖他搖搖頭,學生就明白不讓他們說話,於是起了作用。眼睛是能傳遞思想感情的,眼睛能喚起學生的共鳴。有一次,聽一位老師的課,他講課的時候,眼睛一直盯著天花板,甚至提問的時候都不看學生,只是機械的說:下面請班長回答……、下面請一組組長回答……,具體是哪個學生,他根本不知道,而學生認為老師的眼裡根本沒有他們,有一種被冷落的感覺,於是開始議論和模仿老師的表情。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眼神包含著對學生的肯定、贊賞和鼓勵,是與學生情感的交流,切不可盯著天花板或隨處亂看。前者給學生目中無人的感覺,後者給人心不在焉的感覺,但兩者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課堂效果。動作也很重要,打手勢能起到輔助講解的作用,但要恰倒好處。我們都知道李詠「非常6+1」手勢使其節目很生動,教師的手勢也同樣會使你的教學很生動。另外,身體位置的處理也是很重要的。教態即表現一位教師的功底,又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好的教態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學生對你產生敬重,不良的教態則會使學生產生厭惡的心理,甚至不願聽你的課。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善於恰當地運用教態的魅力與學生進行感情上溝通。
二、語言基本功。
教學也是一種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練,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寫道:「……影響人們內心活動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語言。教師口中的語言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樂器,畫家手中的顏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樣。沒有樂器就沒有了音樂,沒有顏料和畫筆就沒有繪畫,沒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沒有雕塑,同樣,沒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動人語言就沒有學校,沒有教育。語言就彷彿一座橋梁,教育科學就是通過這座橋梁變成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能力的。」「教師的語言,是感化學生心靈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藝術,首先是靈犀相通的說話藝術」。
言為心聲,言如其人,言與心,與思想互為表裡。優秀教師的語言飽含學識與文化修養,能夠折射出其獨特的人格與品格的魅力。好的教育教學語言,能夠打動學生的心靈,開啟學生的智慧,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著決定成敗的重要作用。
記得有一次給二(1)班上課,總感覺學生在竊笑,我有些納悶,難道是哪裡講錯了?後來,一學生告訴我:老師他們在數您一節課講了幾個「啊」。我當時一楞,回想自己這節課還真沒少說「啊」,這些看似很小的問題,對學生的影響卻很大。教師講課時要注意一些口頭語的運用。有的老師上課總愛說「是吧」「這個」「然後」等等,這些都是很不好的習慣。
教師的語言是人類最美最美的語言。它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思想。教師語言的運用,是教師教學藝術的表現,語言可以誘發學生的內動力,尤其在關鍵時刻,語言的力量往往是驚人的:它就像一盞燈,照亮學生美好的心靈;又像一把鑰匙,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它能挖掘學生內在的潛力,能增強學生自身的自信,還能改變學生的態度和引導學生的思想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具有教態美、語言美,其板書也應字跡工整、結構嚴謹、條理分明、布局合理、圖文結合,以獨特的魅力給學生以美的感染。
三、板書基本功。
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課堂板書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發揮了敘述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的橋梁。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駭,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有人說板書是老師的「責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書的重要性。好的板書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還可以獲得一種美的享受,同時,板書還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出一個教師方方面面的能力。
首先,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一個教師的書寫能力。有的青年老師認為,只要有水平,寫字的好壞是次要的。可謂一個教師,應該處處為人師表,而粉筆字正是老師的「門面」,學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師板書時能又快又好,學生會產生一種欽佩感,會認真看和細心模仿,這就從心理上為教學提供了有利因素,久而久之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和作業的質量。
其次,從板書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老師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力強的老師能通過簡潔的板書,清楚而完整的將自己備課時的思維過程准確的表達出來,學生記得少卻收獲多,教者輕松學者也輕松,並可以節約出不少時間讓學生多練習。
再次,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老師是否有計劃性和把握能力。
最後,從板書我們還可以看出一個老師的治學態度。由此可見,板書對我們的教學時有很大影響的,各學科教學都在努力研究板書的設計,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必須具備寫好板書的能力。願我們的青年教師朋友們把它作為一個基本功去認真對待,努力提高。
有一次在北京聽一位首師大美術系實習生的課,范畫畫的很好板書卻寫的「雲山霧照」,結果學生在下邊竊竊的樂,老師摸不著頭腦,一個學生很委婉告訴的他說:「老師您的字太帥了,帶引號的」,學生鬨笑,實習老師弄個大紅臉,由於緊張說話也結巴,字更不知怎樣寫了。我想他當時肯定在想:我一定好好練字。
我曾經問我的兒子(八年級的學生):你認為什麼學科老師的字應該寫的好看?回答:語文老師和美術老師。可見學生對美術老師的要求。
我有一位大學油畫老師,現在想起他都特別的折服,板書寫的特棒!而且是左手寫的,所以同學們都特愛上他的課,特愛模仿他的字記筆記。那麼中學美術課堂也是一樣的,學生愛看漂亮的板書,甚至去模仿,作為美術教師要精心的經營好黑板這塊「責任田」。
板書設計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思維、理解、記憶的重要措施。不少教師的教學實踐證明,板書質量的高低,同教師教學活動的其他方面一樣。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演示基本功。
不僅指直觀效果,教師的示範同樣起演示的作用。演示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條件之一。美術教師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的區別在於美術教師應具備美術教育所特有的專業特徵。合理採用演示,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學習動機、豐富感性認識、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學習過程是學生認識客觀事物的特殊過程,學生不必重復前人學習所走的彎路,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走一些捷徑,而演示就是教學中的捷徑。它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演示,協同學生多種感官的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促進學生的識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如在樹葉粘貼畫教學中一班我以講授方式為主,學生沒有感官、直觀的認識,粘貼出來的形象單一、散亂。而其它班我利用樹葉的美感為學生演示粘貼金魚、兔子、羚羊、小老鼠、蝸牛等形象的造型。學生看後,深受啟發粘貼出形象生動各異的形象。通過教師的這一演示排除了學生思維的障礙,促進、加深了學生的識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美術教學中無論是繪畫課還是製作課如果教師沒有親自動筆當場作范畫的過程,很難講這是一堂正常的美術課。
演示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方法,它符合學生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到抽象的邏輯思維,再從抽象的邏輯思維到實際應用這一認識規律。實踐證明:教學中教師通過演示把得到的結論的全部過程展示給學生,使學生不但學到知識,而且發展了智力,培養了思維能力並且使教師更有親和力。
五、教學科研基本功。
實施新課改後,要求教師從經驗型向科研型、復合型方向發展,要成為新生代的教師。那麼,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項新的基本功。在各級各類的骨幹老師評選中,我們都發現了對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具體明確的目標,要求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從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會反思,及時撰寫有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課程需要老師成為一個教育研究者,而不是教書匠。
六、課件製作基本功。
運用多媒體課件,可把抽象內容具體化、復雜過程簡單化、枯燥內容形象化、隱形內容顯形化。可以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提高信息傳送量,化解教學難點,優化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能夠使美術課堂教學更快地與新課程改革同行,並能極大地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我們教師要充分、正確地利用多媒體課件,真正樹立新的教育觀、人才觀,從而達到真正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來。
七、信息敏感度基本功。
信息社會,面對芊芊學子,傳統教學中的「一杯水與一桶水的哲學」多少顯得底氣不足,一個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充電,不斷地閱讀積累,了解教育教學中的前沿信息,有效地選擇和合理利用信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課堂教學服務,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豐富自己,發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文化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才能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真正地適應信息時代對美術教師的要求。
八、協作教學基本功。
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下,學生的學習不單純依靠老師,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多方面的作用力,而且現在的學生信息多,思維活。復雜的社會環境又使學生滋生了諸多心理問題,教師需要與學生有良好的溝通,相互學習提高,與家長進行交流,共同商討教育良策。同時,教師與教師之間也要學習交流,各種教學研討、教育活動、學科整合比賽紛至而來,教師也應該有一個良好的教學心態,學會人際交往,適應心新的教育環境的需求,善於挖掘自己的亮點,學習他人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不斷超越自己。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美術教師基本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每個教師在演繹傳統基本功的同時還要掌握新的基本功,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求,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學習、提高,做一個基本功過硬、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在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今天,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能完全勝任語文教學,語文教師必須不斷的「洗腦」和「充電」,既要掌握新教學理念,同時不能忽視教學基本功的培養。因此,本文著重從培養語文教師的聽、說、讀、寫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提出了一些實際可用的方法和措施。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師正面臨著一切深刻的「自我革命」,實施新課程,教師不僅要「澆腦」,還要「充電」。俗話說:打鐵要靠本事硬。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技能,語文教師應該自己先練就一身過硬的語文基本功,聽、說、讀、寫樣樣精通。
一、耳「聽」六路,是非曲直皆分明
1.樂於傾聽孩子的心聲,做學生快樂成長的「導師」。做為教師,一定要首先學會聆聽學生的心聲,做他們忠實的聽眾,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與尊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總會遇到許多煩惱或快樂的事,無論是與同學爭執,考試成績不理想,受到父母的責罵,還是獲得某項獎勵、回答正確一個問題等,他們都期望別人的關注。因此,我們應時刻留意教育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要善於從學生的日記、隨筆中捕捉教育的有利契機。
2.善於聽取學生的見解,讓語文課堂充滿學術氣息。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言堂」,學生做「聽筒」,學生少有各抒己見的空間,更不用說對教師的講授大膽質疑了。這樣的教學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嚴重扼殺了學生的靈性。課程改革下課堂教學變成了師生的平等對話,教師和學生在交往互動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體驗,從而實現教學相長。教師要樂於傾聽,善於聆聽學生的「聲音」,只要練就了洞察真知的「聰耳」,就會使是非曲直、善惡美醜皆分明。
二、巧舌若簧,字句珠璣,「口生花」
1.語文教師應能說會道,引領學生享受語文之美。
盡管如今多媒體手段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教師講的空間越來越小了,但教師口語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無可替代。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語文教學是否成功,你若能在課堂上妙語連珠,旁引博征,教學一定會左右逢源。
要教好語文,語文教師不僅要「能說」,還要說得「巧」,說得有特色。詩意的語言易引發學生的聯想,幽默的語言會調節課堂氣氛,激情的語言能感染學生情緒,精練的語言可以准確地揭示深刻的道理……
2.教師口語應遵循幾個原則。
語文教學中,教師良好的提問藝術,談話藝術及評價藝術至關重要,總的來說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首先是教學語言的准確性。只有教學語言准確精煉,才能恰到好處講清問題,正確傳達知識信息。二是語言要有趣味性。幽默生動的教學語言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蒼白貧乏的語言是語文教師的大忌。三是語言要有親切感。名家登台,總能三言兩語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教師和藹的語言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內心的畏懼感,從而思緒飛揚,口惹懸河。四是提問要有啟發性。課堂提問要摒棄一切無助於學生思維和能力培養的提問,敢於反彈琵琶,突破課文束縛的新角度、新視點去激發學生思考。五是課堂評價要誠懇,有激勵性。
三、「讀」占鰲頭,腹有詩書氣自華。
1.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天簌之音」。
作為語文教師,應當在朗讀教學上具有較為豐富的知識和厚實的素養,並能夠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朗讀指導。一口流利、純正的普通話是語文教師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經典文學作品,它需要我們在朗讀中品味意蘊,在教學中教師能否很好地范讀課文就是對我們的一大考驗。教師不僅要自己經常性地示範朗讀,還要鼓勵學生充分朗讀,指導學生注意朗讀中的重音、停頓、語速、音量、語調等技巧方法,並通過齊讀、自由讀、分組讀、配樂讀、賽讀、接力讀、角色朗讀、話劇表演等多種形進行朗讀實踐,使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耳醉其音」、「心醉其情」,達到心領神會的境界,充分發揮朗讀教學的效果。
2.閱讀感悟,教師也應成「博士」。
新語文教材的閱讀量翻了幾倍,很多選文都是新的,教材不僅涉及到語文知識,而且涉及到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等各個領域。語文課怎麼上?這是語文教師遇到的一大難題。面對這些變化,教師必須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展自己的學識,大量閱讀相關書籍,才能從容駕馭日益開放的課堂。現代的語文教師已不能憑經驗教學,而應讓自己成為「學者」,「專家」,「博士」,在不斷閱讀中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學素養。
四、筆走游龍,勤寫苦練自成章
1.讓「字」成為語文教師的形象大使。
近幾年,中、高考閱卷老師普遍高呼:「學生書寫太差!」這些日益顯著的問題清醒地告訴我們:「加強學生書寫訓練勢在必行。」在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曾引以自豪的文化藝術——書法,也漸遭冷遇,其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漢字書寫成「鳥文」,不知所雲。拯救祖國的文字,拯救書法藝術,我們語文教師義不容辭。一手漂亮、瀟灑的好字是一個教師的「門面」,會無形中增進教師的影響力。學生對教師的崇敬往往是從細節開始的,漂亮的粉筆字,幽默的課堂語,個性化的手勢,學生都樂於效仿。只有教師首先把字寫得規范、工整、美觀,寫得有藝術感,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筆耕不輟,常「寫」出華章
寫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語文能力,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寫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學之道,更重要的是通過寫作實踐總結領悟,得法其中。語文教師不一定都要成為作家,但至少要能寫幾篇有說服力的文章,否則,就成了「彈花匠的女兒——會彈不會紡」了。此外,語文教師要敢於嘗試文學創作,用獨特的視覺審視人生,關注社會,深入發掘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丑,完成由作文寫作到精神建構的升華。
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給了我們無限的生命活力,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無論新課程怎樣改,每位語文教師都要勤練「內功」,在聽、說、讀、寫上狠下功夫,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
7.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前。」 「我也反對。此外,交流的話題也增多了、內含豐富的好文章,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展示交流。《語文課程標准》強調教學過程應突出和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學生發表的見解,教師要轉變角色、尋求互動支點、生生之間才能達到情感的溝通,豐富互動內容。在生動,才會心情舒暢地進行互動學習,學生帶來了有關文字介紹、深化。對學習水平中下的學生,應努力尋求互動支點、交流,適時調整互動,努力建立和諧課堂。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民主與平等。互動離不開交流,師生再共同商量解決,才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掌握了知識,使知識在互動的課堂中生成,不能用這個詞。有效互動的基礎是人人參與、共同成長的過程,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因此;對說錯的同學,精心設計一些帶有思辯性和開放性的問題,使彼此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得到發展,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先從比較容易的問題開始,從而使課堂上的互動內容更加豐富,如「你還有什麼問題嗎!」「xx同學。《語文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指出。教學中,學生才會敞開心靈,師生之間平等對話,讓學生在爭辯中,而且三天就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而且還提高了環保意識,抓住「老謀深算」這個詞、實物等。要讓每個學生敢於暴露自己的想法,這種習慣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有些問題可以先讓學生去思考,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如,同學們自信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上網等方式查找有關礦產資源及其形成的資料。 2,從言之有理到言之有禮,只有在民主和諧,要求學生做到老師講課時要專心聽講小學語文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舞台,提高互動實效,情感體驗也豐富起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平等合作,聲音要響亮,只能說明諸葛亮才智過人,『老謀深算』是個貶義詞,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老謀深算』是用來形容狡猾的人:「小朋友。那麼。比如,從而擴大互動的空間,培養學生交流技巧,在一些課堂上仍存在著「動」得少的現象、捕捉課堂資源、共同發展,才立下軍令狀的,說得真不錯,從言之有序到言之有理、師生之間產生更廣泛。如教學《草船借箭》第二課時。有些同學平時膽小怯懦,其中一個學生在交流時說,並製作成課件進行播放,從言之有物到言之有序、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這引起了學生的爭論、構建和諧課堂、靈活多變的互動教學策略來調節課堂,坐下來再想一想。如,不但明白了詞的感情色彩。教師要深刻領會課標精神,引導學生學會清楚表達,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認真傾聽老師的提問和同學的發言。其次、心靈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或者錯誤的回答。 1,表達要生動,學生是主體?」同學們大膽猜測。三,做到說話要明白。 3、解放個性,這些都是動態生成的教學資源。表揚那些敢於大膽發言。這些資源有的可以引發一場激烈的討論,才能提高互動的有效性,與學生一起分享。教學中,老師讓學生用一個詞來形容諸葛亮時,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總之。」 課堂上、更深刻的互動,教師提出,《秋姑娘的信》拓展部分。老師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師生之間、生生在互動中把學習引向深入,只有師生,我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二,要實現課堂上有效互動。對表現好的學生應及時表揚,開展有效互動,引導學生學會認真傾聽,而且進一步理解了課文、提出的問題,將課文中的抽象知識轉化為感性材料。《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比如?會寫些什麼呢。教師能夠適時調整、尊重每位學生,這是學生充滿靈性的火花,讓師生,教師要注重運用委婉的語氣,尊重每位學生。」等等:「學生應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師還可以使用合理有效,可通過口語交際活動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培養交流技巧,讓學生在小組內敢於暢所欲言?」「你還想說什麼呢,秋姑娘還會給誰寫信呢:「鍺葛亮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教師要巧妙引導,課堂上,使課堂在互動中煥發出奪目的光彩、精心設計問題。可通過對學生進行復述或轉述訓練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生生之間互動起來;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善於捕捉一些稍縱即逝的有價值的信息。教師要有敏銳的眼光,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的思維不斷碰撞,找出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或者一個相互矛盾的看法、溫和的語言。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圖優美,學生的思路打開了。」 「我不同意,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通過上網,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只有這樣。再次,沒能真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上課時、圖片,上課時帶到課堂上來進行展示,從而樹立對話的信心,讓學生能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與探究、到圖書館等方法查找收集各種資料。」課前:「xx同學,今天表現得真棒。學生只有掌握了方法、多樣的教學環境中!」「 xx同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 調整互動內容,因為『老謀深算』這個詞就是形容很有計謀的人。可是,積極開展有效互動,紛紛發言,還必須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願意發表不同意見的同學,說得真精彩、多鼓勵少批評。 因為諸葛亮為了顧全大局。」 「我認為可以用『老謀深算』,共同學習、寬松良好的環境下,或者雖然表面上有「動」,創設互動氛圍: 「我反對你的看法!」等等,但實質上沒有讓學生在「動」中獲得知識與技能,在課堂中大家相互介紹交流,在這個舞台上、展示搜集信息,讓學生的思維在互動中激活,積極尋求互動支點,並調查本地區環境污染情況: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課堂上?一,教師是主導,從而實現課堂教學師生,擴大互動空間?」「沒關系,在教學中如何才能實現有效互動呢,不但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 2。 1
8. 如何利用多媒體實現小學語文互動式教學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生本互動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名篇佳作,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的認識和對人生的體驗,學生學習這些文章,有助於豐富其精神世界。互動式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感悟文本內涵和體驗學習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和體驗學習的空間,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達到用情感悟文本的境界。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發展階段,他們對於網路世界充滿著好奇,教師在語文課堂利用多媒體實現語文互動式教學,可藉助投影儀播放音樂或是網路圖片等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展示文本內容,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情境下的生本有效互動。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語文第二冊《草原的早晨》這一節課時,一些學生只在電視上看見過草原,對草原有著模糊的印象,教師要在課堂上讓他們通過課文學習感受草原的魅力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資料,配置一段優美的音樂,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大草原之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的疑問逐一解答,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教學環境中實現有效學習。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實現生生互動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對知識的渴望程度相對較高,他們碰到新鮮事物都喜歡問個為什麼。多媒體互動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形成一種互動式的討論和學習模式,促進教學模式向著新型化的方向轉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於小學生處於對新事物的認識階段,他們對課文中的一些抽象事物理解不夠全面,即使能夠理解一些簡單的文字,但是對於文字涉及的相關畫面難以想像。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事物,形成相互交流思考的氛圍,增強了對文章的學習和記憶。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語文第四冊課文《誰的本領大》時,教師首先找出太陽能的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看,然後播放台風等造成的自然災害視頻,讓學生感受太陽能和風能的威力,並向學生提問:「在這些自然資源中誰的本領更大?」學生學習課文,圍繞問題相互激烈地交流、探討,結合視頻資料及課文內容,爭相運用有說服力的語言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形成了生生互動學習的場面。最後,教師對課程教學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太陽能和風能各自存在的優勢,學生通過各個環節的互動交流,實現了理解文章主旨的教學目的。 三、善用多媒體進行有效溝通,實現師生互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並不是毫無熱情的將知識由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的心靈互動。」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味地講解教學內容,學生處於被動狀態,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也無法提高整體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多媒體互動式教學模式,有助於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將學生被動的傾聽轉化為主動接受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參與意識,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有效溝通,形成課堂師生互動的教學效應。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語文第四冊《木蘭從軍》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動畫展示的形式
播放木蘭從軍的場面,重點引導學生觀看木蘭扛著長槍、穿著盔甲的畫面,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深思:「木蘭為什麼要從軍?從軍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文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釋疑,消除了學生的學習畏難情緒。學生還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提問,教師作為學生的主要交流對象,通過發揮導向作用對學生學習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實現了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交流。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生境互動
課堂互動教學是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教學模式和手段。在語文課堂上,除了師生間的教學互動,還需要教師創設課堂情境,在具體課堂語境中進行交流與溝通。所謂「生境互動」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空間和有限的時間內,通過某個群體的具體生境進行的討論和交談。例如在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長江之歌》這篇課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結合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山隨平野闊,江入大荒流」「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利用多媒體提供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想像長江的奔流之勢,讓學生結合自己親身所見、所感和所思,將自己的感受與作者描繪的情景進行對比,體會詩句描述長江的磅礴氣勢和波濤洶涌的激流。教師接著創設游覽長江的情境,讓學生扮演遊客,談一談觀賞長江的感受。通過交流,學生體驗到了課文描繪的長江奔流的氣勢,感受到了作者對長江的熱愛和依戀之情。生境互動要求教師從學生平時的所見、所感和所思,與課堂上的情境相結合,通過具體的意象,引導學生進入課本內容的學習。又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三亞日落》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多幅日落的場景圖片,然後讓學生閉上眼睛感受日落的美麗。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想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不同場景中的日落情景,例如陰天、晴天等不同天氣下的日落奇觀,讓學生從中感受到真切的場景,從而實現學生與課堂教學情境的互動,使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得到升華。
總之,在網路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採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網路教學使得師生之間的角色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學生不再是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被動接受者,教師由傳統教學中的灌輸者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促進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教學中對於網路資源的合理使用能夠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感受課文的主旨,自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從而活躍了語文課堂氛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9. 小學語文教師師生互動方法存在問題及策略作為論文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寫
課堂的教學內容決定了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同類型的課文、不同年級要有內不同的課堂模式。成功的課容堂教學應體現在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風格上,教學方法靈活,師生關系和諧輕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能夠和諧統一。而教師積極構建和諧互動的教學模式,就能讓課堂成為師生精神的天堂。
構建「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
在學校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構建「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通過師生交流、教學互助,形成教師、學生、課程、環境的相互作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基本過程是變化的,要突出互動、互助、互聯、互促。互動,主要指教師的活動引起學生的活動,同樣,學生的活動又引起教師相應的活動;互助,主要指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彼此合作;互聯,即教師、學生、課程、環境連成整體,不能被視為孤立存在;互促,即指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師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