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傾聽的習慣的方法
關鍵是吸引,可以通過講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小故事、展示圖片等等方式來吸引學生,還可以提問,給一些小獎品。能吸引學生,他們自然就會傾聽了。
Ⅱ 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缺乏傾聽能力的原因有哪些
發現小學生由於諸多原因沒有形成良好的傾聽能力,導致語文課堂學習效率低專下。聽、說、讀屬、寫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技能,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小學生思維還處在初步的發展階段,對於事物的好奇心特別強,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難以集中注意力,因而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堂傾聽習慣,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Ⅲ 如何培養小學低段語文學生課堂傾聽習慣論文
1)課前暗示自己這堂課很重要
多想這些重要性,並以此引起我們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就能專心聽講。
(2)要自覺意識到老師講課的重要性,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
同時還要認識到,沒有老師的授課和指導,我學習的困難就會增大,甚至學不下去。要常提醒自己聽好老師的講課,不要錯過學習的好機會!
(3)排除內外影響和干擾
當發現自己有輕視講課內容的苗頭,或教師講課方式不合口味,或思想不自覺開小差的時候,當出現不安靜時,就要排除干擾,保持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狀態。課堂講援的各種科學知識有它的知識體系,概念系統,比較抽象概括,這需要藉助意志力的幫助自我控制,去戰勝分散注意的各種干擾因素,做到有意識的注意。
(4)有意追蹤課堂內容和老師講課理解,那麼老師的聲音就會變成催眠曲,使你慢慢進入瞌睡狀態。因此,要一邊聽講,一邊很快地思考,弄懂所講的意思,主動地記住它們,則會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也就能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講解的內容上。
(5)要善於分配注意
課堂不僅要聽、看、記憶,而且還要記筆記。會聽課的學生善於轉移和分配注意,在聽講時還要快速地思考、去記,當聽到重點的內容或老師補充教科書上沒有的材料時就簡要地記一下筆記。以理解內容為重點,兼顧各方面,結果大大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還培養了注意的轉移和合理的分配能力。
Ⅳ 小學語文課堂上孩子不願傾聽怎麼辦
一、感知「傾聽」,領悟「傾聽」的重要性
(一)營造有情趣的氛圍,暗示「傾聽」重要性。我們都知道用乾巴巴的語言描述傾聽的重要性,學生不願去聽,也不願領會。我們可以隨時暗示孩子傾聽的重要,比如在教室的黑板上,寫著 「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 「聽也是讀,用耳朵來讀。」等提示性的話語。 在布置作業時,不寫在黑板上,而是用「我來說,你來聽」這種方式去記住。以潤物細無聲的、富有情趣的方式暗示、引導孩子善於傾聽,化有限的空間為傾聽的樂園。
(二)以充滿情趣的語言,訴說「傾聽」的重要性。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留意 「聽眾」的狀態,隨時予以調整,以充滿情趣的語言激起孩子「傾聽」的興趣。在傾聽學生發言的時候,注意聽的孩子,以了解學生聽的情況,並用極富情趣的語言對聽得認真的孩子及時表揚,對聽得不認真的及時提醒。比如 「大家看,XX不僅聽明白了,還加進自己的想法,值得學習!」 「XX真厲害,有一雙金耳朵!」「聽得認真的孩子將會得到一個獎勵」……小學生的模仿意識強,往往表揚的是一個,受益的是一大片。長期的引導下,「傾聽」的重要性將會根深蒂固地「長」在孩子的腦海里。
二、體驗「傾聽」,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人的成長其實就是一些習慣的累積,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起來,需要耐心,需要勇氣,更需要方法。
1、細化要求,養成傾聽習慣。老師和學生共同制定傾聽的要求:專心、耐心、細心、虛心,並嚴格履行。
2、設置游戲,提高傾聽潛能。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游戲是深受學生喜歡的活動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有趣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不露痕跡地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3、榜樣示範,潛移默化。小學生的向師性強,老師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求學生養成傾聽的好習慣,老師首先要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
三、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習傾聽的方法。
由於年齡特點,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為此,要採取有效的方法,對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了傾聽能力的培養。
1、聽寫訓練。聽寫時,老師不再是讀一個學生寫一個,而是連續讀兩個或三個,乃至更多。要求學生在聽過兩到三次之後一次性寫出來。在訓練了一段時間之後,則增加「讀」詞語,縮短「聽」的次數。我們也可以進行聽寫句子的訓練。
2、聽讀訓練。學生傾聽老師的范讀,同學的朗讀,錄音機朗讀。當然,每次傾聽都有明確的傾聽要求。比如:在老師的朗讀中,哪個句子特別吸引你?聽著朗讀,你彷彿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如:你聽出他朗讀的錯誤之處了嗎?……從而讓學生明白傾聽不僅用耳朵,還得用心,用腦,從而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主題辯論會。為了培養學生敏銳的傾聽能力,迅速聽懂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並作出反應。
4、布置聽的作業。在平時可以布置如 「聽故事」之類的作業,檢查時,可讓學生講講記住了故事中的哪個詞語,哪個情節,對能力較強的同學可讓他們講講故事的大概內容或聽完故事的感想。
5、「傳話」游戲。課堂中穿插「傳話」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它輕松有趣,能拂去學習的疲勞,而且這短短的2分鍾往往能讓學生集中心智,側耳傾聽。「傾聽」一詞的意義就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四、實施多元評價,提高傾聽的能力
1、即時評價——贊揚。課堂中,我經常會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
2、終結性評價——獎勵。下課前,表揚上課認真傾聽的學生,給予加分、獎五星和紅花等的獎勵。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以評價為導向引發學生自覺、積極、認真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傾聽是把金鑰匙,它能為學生打開更廣闊的交流空間。傾聽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只有真正學會傾聽,才能實實在在順順利利將語文學習進行到底。讓我們喚起學生傾聽的興致,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學生在聽中生疑、聽中解惑、聽中積累、聽中成長,聽出智慧的頭腦,聽出精彩的人生。
Ⅳ 當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交流有什麼啟示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站上講台,就充當了這個藝術家的角色,但是這門藝術又有著它特殊的含義。它不是藝術家一人表演的舞台,也不是藝術家一人完成的任務,這是一門需要互動的藝術。所以,教學要成為藝術,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和學生同呼吸,共歡樂。所以我們提出要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首先要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而這兩點又必須先從教師做起,再培養學生。下面就結合我個人的實踐經驗,談一些實際的做法。
一、有效溝通從教師做起。
(一)進行積極地傾聽。
有的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講多聽少,只當講者,不願當聽眾,其不良後果有:第一,教師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當教師僅憑自身的知識、經驗對學生作出評價時,就難免產生偏見和成見;第二,使學生覺得教師高高在上,師生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第三,無法知道學生懂了多少,學到什麼程度。因此有經驗的、會積極傾聽的教師能夠將自已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學生身上,給予對方最大的、無條件的、真誠的關注,能夠用非口頭與口頭的暗示來表達對學生的共鳴和專心。比如點頭、身子往前傾、微笑、蹙眉等身體動作,用得恰當,都可讓學生知道你真心地在聽。口頭的暗示如喔、是的、我懂了等都讓學生知道你的注意和興趣,你接受他繼續講下去。再更高一點的水平,教師可以使用一些語句來鼓勵學生注意。這樣與學生面對面地傾聽、給予回應的傾聽會產生一些良好的效應。
(二)准確的表達。
在傾聽學生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與學生及時對話,教學是一種社會性的溝通現象,自然少不了對話,對話則需要教師真誠的態度,准確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得自己說話盡量做到完整正確、通俗易懂、形象有趣,盡量做到適合孩子的口味,這樣持之以恆,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表達能力。另外在課堂溝通的實踐中,常常出現的障礙正是教師威脅式的語言、貶仰式的語言。還有一些教師的語言中經常夾雜著評多不是標點符號的標點符號,如這個這個,那個 就是說
啊、啊等等,學生聽來會感到十分心煩,甚至還會有人幫你義務記數數一數在一切課里你一並說了多少個口頭禪。很明顯這種語言表達能力只能是教師在單方面的個人意思,對課堂問題的解決以及師生關系的改善和促進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教師的表達要促進課堂內的有效溝通。
二、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讓學生學會傾聽。
大多數學生表達的慾望是很高的,喜歡說,喜歡自己的回答得到老師的肯定,即關注的大多是自己和老師,而不會關注其他學生。特別是一年級剛入學的學生更不會聽其他小朋友的回答,所以傾聽的習慣必須要從小培養,在實踐中筆者主要是從認真聽、主動聽、積極聽三方面進行訓練的。
認真聽指聽人說話要有始有終,聽時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聽得准確;要有禮貌,尊重說話人發表的意見,不隨便插話,打斷別人說話,尤其聽到不同的意見時,更要有耐心,積極思考,找出合理的內容或問題。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常犯聽前不聽後,聽經過不聽結果的毛病。所以,在教學中要經常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逐步讓學生養成認真聽的習慣。
(二)讓學生學會表達。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說就得先想,沒有脫離思維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講,只有當學生用准確、清楚、簡練的語言將有關概念表述正確,才能反映出他思維過程的正確性,才能說明他理解了所學知識,才能說明他能與老師、與同學進行溝通了。而語言的培養我認為在小學階段的各個年段訓練的重點又不盡相同。低年段應重視細心指導,讓學生會說中年段應重視提供寬松的環境,使學生敢說高年段應重視培養說的興趣,使學生想說。只有這樣堅持不懈地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地培養學生學會表達,才能在課堂中開展有效的溝通。
溝通是否有效給每一位老師都提出了很多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它需要教師持之以恆的努力,需要教師把自己的愛心、需心、靈性與悟性融入到課堂溝通的實踐中去,融入到學生的成長中去。然而正是這一點卻能使教師消除障礙,更有效地實施課堂溝通,並能體味到課堂溝通的詩意和樂趣。
Ⅵ 如何優化小學語文課堂結構 有效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
如何優化小學語文課堂結構 有效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其實簡單的說:「語文素養」就是不僅要求我們的學生要有比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作文能力、口語交際的能力,既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還要表現為比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就是學生在生活當中運用語文能力和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呢?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眾所周知,語文的「聽說讀寫」四大能力中,「聽」位居之首,可見聽的重要性。放眼社會生活,傾聽能力的運用非常廣泛,大到聽報告、聽廣播、聽音樂,小到日常交流對話,時時處處都需要傾聽。傾聽的能力不是天生得來的,需要後天的培養和訓練。良好的傾聽習慣是發展學生傾聽能力的前提和必備條件,它不僅是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體現,它體現了學生對說話人的尊重,學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像的能力,學生接受和掌握知識技能的能力。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非常重要。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性去聽別人說,甚至認為別人說的都不對,只有自己說的才是對的。因而就不在乎別人說什麼怎麼說,只關注自己有沒有機會發言。針對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在教學中經常結合教學內容、生活實際和名人故事,引導學生認識到「傾聽」在學習、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傾聽」的自覺性。
作為教師,我們常常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模糊,老師應該給他們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細化了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學中明確提出「學會傾聽要四心」,即在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一定要等他把話說完了再用適當的方式指出;三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四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最後還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
(二)讓學生大膽的說起來
口語交際對我們來說非常熟悉,在生活生產中、工作中無時不存在著。大到論文答辯、演講。小到與人溝通、待人接物、見面問好等。要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對說的興趣,有些學生性格內向,言語少,老師要多採取措施,激發他們的表達欲,學生只有對口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熱愛口語,才能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作為教師要起模範帶頭作用,小學生的向師心很強,任何事都喜歡向老師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從每一節語文課開始,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課、深鑽教材。我們教師一段生動優美的導語,幾句精闢的總結„„都給學生起著模範表率作用,學生也會在平時交際中努力地要求自己盡量把話說流暢、連貫。經常這樣的練習也會使學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其次,還要給學生創設情境,例如配樂詩朗誦,想像文中的情景,在此情此境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慾望,要他心中有話可說。最後,老師要經常鼓勵學生、表揚學生,讓他們知道自己很不錯、很棒,使自己充滿信心,這樣,便會更好地激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願意與人交流。 (三)夯實閱讀指導
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閱讀也當然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他所關注的不是一個單純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體語言素質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發孩子一生的嚮往。因此課外閱讀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和指導課外閱讀呢?1、自覺運用課內掌握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將語文課內習得的讀書方法和經驗遷移運用於課外閱讀,使方法經學生的熟練操作躍升為閱讀技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如:用含義不同的符號圖畫重要內容;在書頁的天地頭作批註;做內容摘要,整理閱讀提綱,將書讀薄;展開想像、推理,進行分析、評價,寫心得體會,將書讀厚實。2、抱著研究的目的讀。美國的教育十分重視研究性閱讀,學生總是帶著一定的研究專題,主動地搜尋和閱讀相關的課外讀物,並寫出研究論文。這種做學問式的閱讀不是以囤積知識為目的,而是圍繞某個問題去閱讀相關材料,因而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將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向縱深。這個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在指導課外閱讀時,我定期向學生拋出一些有研究價值且學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課題,介紹一些閱讀材料,指引查尋資料的途徑,教給做學問的方法,讓學生在研究性閱讀中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意識,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得到長久的保持。3、變眼讀為心讀所謂眼讀,就是一般性地看書,只用眼睛掃瞄即可;而心讀,指的是入乎其內,心無旁騖,用慧眼去捕捉,用心靈去感受,用生命去體驗,仔細咀嚼品味作品的思想內涵,科學人文魅力和出色的文筆。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好文章、好詩詞,就要讓他們用心去理解,去領悟,從眼讀升格為心讀。4、文質兼美的文章熟讀。記憶是語言內化和運用的前提,是智力發展的生長點。讀書需要記憶,尤其是那些充滿智慧和人文思想光華的精美語言,應該爛熟於心。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第二次閱讀與第一次閱讀相比,由於閱讀的時間、環境、方法以及讀者的心境、閱歷、對世界的看法都可能發生變化,因而對文本的讀解就可能有新的見識、感受和發現。熟了,才能鑽得深,悟得透,將語言的精品、思想的精華納入自己的知識寶庫,經發酵產生新的思想,鑄出新的語言,遷移運用起來也才能得心應手。5、帶著明確的任務讀。小學生正處於學語言、長知識的黃金時期,他們通過自主的閱讀活動,除了吸納語言文字所負載的文化、思想、科學等領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對這些信息進行一定的思維加工。另外,還要學習閱讀材料中典範的語言模式,積累各種各樣的語言素材,從中獲取表達的經驗。引導學生帶著這樣的任務去讀書,他們就有了明確的獵取對象。教者再指導他們讀思結合、讀寫結合、讀書與社會實踐結合,每次閱讀也就容易在思想認識、思維方式、語言積累和實踐能力等方面有所收獲。 總之,課外閱讀要發揮應有的作用,教師就必須給予適當的指導方法,使得課內、課外閱讀相輔相成,共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學生的作文,是語文教學成果的體現,是學生語文能力的展示。但卻有許多的孩子怕寫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剛剛學寫作文的小學生而言,要教他們如何寫好作文,首先應該注意培養和激發他們寫作文的興趣。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任何新鮮的東西都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如果在他們學習寫作的開始就注意培養他們的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那麼以後的作文教學就是一件很輕松的事了。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僅有濃厚的興趣是不行的,還要教給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是例子,也是習作的例子,讀範文指導我作文、習作文、效法作文、評作文,這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經驗。」葉老這段話,精闢地道出了語文教學中讀與寫的關系。讀與寫是語文教學的最基本的教學方式,也是作文教學的兩個密切相關的教學手段,讀課文(範文)不僅可以得到寫作方法、技巧上的啟示,並且還可以激發寫作的興趣。還可讓學生模仿本文的結構寫作,例如學完《找春天》後,仿寫《找秋天》。學了《我會變》,學生嘗試以第一人稱寫自己喜歡的物體。這樣,學生學有例子,寫有樣本,每次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寫作任務。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作文無素材,就等於愚婦無米,炊就更難了。怎樣才能讓學生有豐富的作文素材呢?這就得深入生活、廣開文源。小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喜新求異的思維定勢,引導他們進入多彩的生活,不僅能開闊眼界,增加其知識的積累,而且能活躍其思維,激發其提筆表達的慾望,因此我除了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細心觀察外,還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創造寫作素材。如兒童節,我便組織學生開展「慶六一大聯歡」的活動;在母親節,開展「我為媽媽獻禮物」的活動;教師節,開展「老師,我想對您說」的活動。經過這些活動,學生的親身經歷多了,視野擴大了,積累的寫作素材就豐富了,拿起筆來就有大量的內容可選擇,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摸索前行的過程。總之,提高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素養的法寶,讓語文學習成為老師和學生普遍感到快樂和輕松的事情。
Ⅶ 語文課怎樣培養「觀察,傾聽,思
一、分析學生不會傾聽的原因
高效果的課堂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傾聽,學生不會傾聽的原因有兩種,一是自身原因,二是老師原因。
(一)學生原因
小學生自製能力差,好動,沒耐心聽別人講話,即使是在強迫傾聽的時候如果旁邊的一個新事物是小學生沒見過的,那他就不會再聽你的話而把注意力轉向了別處。
小學生一般沒有傾聽的習慣所以也不會有傾聽的態度。有的是因為長久的生活習慣造成的,有的是對於課堂知識的不喜歡。這樣的傾聽態度會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繼而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
小學生從小時候起就沒被教育進行傾聽,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沒人幫忙指導他學著傾聽,久而久之,即使小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但他們不知道怎麼傾聽,如何傾聽。
(二)老師原因
老師上課的時候,話語說的過多,沒有主次之分,這讓學生抓不住重點去聽,學生不明白聽課的主要內容在哪裡,老師也沒有及時去引導學生去傾聽重點,這就導致了學生對於傾聽的不重視。
老師在設計教案時候,設置的問題太多,學生答完之後,老師也沒有補充說明,這使得學生的傾聽效果受阻。而且老師設置的問題太過簡單,學生失去了傾聽的興趣。
老師在課堂上進行閑談,不講課本知識,課本之外的話語繁多,嘮叨話語過多讓學生產生厭惡之感,不僅沒有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反而在學生心裡失去了說服力。
二、培養傾聽的方法
(一)對學生的傾聽意識進行強化
西方有一句格言是這樣說的:上帝給了我們兩只耳朵卻只給一張嘴。這句話明確地指明讓我們學會傾聽。老師要給學生講述傾聽的重要性,傾聽別人可以拉近我們與別人之間的距離;傾聽別人可以讓我們加深對一個人的了解;傾聽別人可以讓我們的思想不斷更新。傾聽是一項技能也是一個必需品。語文知識的傳授就是通過老師的講學生的聽來實現。傾聽老師講課,配合老師的授課節奏是一個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
(二)明確知識重點,讓學生學會傾聽重點
當一節課里,老師傳授的知識點過多時,學生就會分不清重點在哪裡。在教學過程中,書本的內容也許比較少需要老師自己去補充,然而有的知識是小學階段難以掌握的,遇到聽不懂的學生會自己停下來思考,繼而無法跟上老師的講課節奏。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對於一些重要知識,老師可以展示在黑板上,這樣學生不僅會聽到也可以用眼睛看到。
(三)設置獎賞制度
小學生的愛好簡單,思維簡單,對於小學生的傾聽習慣,老師可以設立獎賞制度,對於聽課認真的小學生,老師可以獎勵大紅花或一支漂亮的筆等迎合小學生喜好的物品。老師對於表現好的小學生要提出表揚,讓小學生獲得喜悅和成就感。老師善於觀察小學生,了解小學生的優點並給予贊賞,使學生越來越懂得傾聽,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傾聽的好處。
(四)專門訓練傾聽
語文老師可以利用課堂進行文字游戲接龍,一個學生組個詞,下個同學用結尾那個詞作為開頭再進行組詞。或者老師可以利用文字進行傳語游戲,學生排成人數相同的幾排,給每個排頭的學生一張紙條,然後第一個學生趴在第二個學生的耳朵旁悄聲傳遞,接連如此。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聽話能力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
「聽」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習慣。但是光聽不思考,學生的知識就不會得到深入研究。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考對於學習至關重要,就要從小學生開始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
三、培養小學生深思品質
(一)設立問題情景
提問題是幫助孩子訓練思考的最好辦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出其不意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去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有意設立問題情景,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智力,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通過問題情景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於課堂的積極參與性,慢慢地學生的自主思維性也會提高。
(二)鼓勵學生自主創新
創新是考驗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准則,所謂思維靈活性是指學生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去考慮一個事物,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學生思考問題的途徑往往比較單一,老師可以適當地給予指導,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不同側面,要讓學生從不同側面對於問題進行不同的理解。
(三)培養學生的質疑思維
對於課本知識,學生不會提出質疑,這種思維壓制學生的想像力,魯迅敢於對幾年來的封建文化做出批判,小學生入社未深,對於一些知識不理解但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所有的知識都不是自古有之,是被人所發現再不斷修改保留至今。小學生對於知識有權利提出自己的質疑之詞,老師不能斥責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查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結語
小學語文是充滿各種畫面感的課文,那些課文可以幫助小學生去想像課文所描述的模樣,小學生學會傾聽語文知識不僅會積累文學常識還可以自己創作文章。小學生學會思考不僅可以訓練思維感而且有利於自身的健康成長。老師要學著幫助學生去解決傾聽的困難和改善小學生不善思考的習慣。
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
舉報| 評論
0 0
Ⅷ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傾聽能力開題報告
教育心理學家對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動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在人們的各種交往方式中,聽占%,說佔30%,讀佔16%,寫佔9%。一連串的數據告訴我們,人有約一半的時間在聽,聽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不管採用何種學習方式,都是以「會聽」為必要前提。因此,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學會傾聽」這里所指的「傾聽」又比前面的「聽」要更深一個層次:它不但要求學生「聽見」,還要求學生對所聽的內容進行欣賞、理解、批判等處理。
一、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
傾聽能力是人們日常進行交際的重要手段。人際交往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是進行對話的保證。傾聽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態度,是尊重他人、與人合作、友善待人、虛心求解的心態的表現,也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因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一種前瞻性--從小培養學生傾聽,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這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而且對學生以後走入社會將是一種財富。
由於學生年齡小、心理發育不成熟,要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我們不能靠硬性灌輸,應在和諧的氣氛中滲透,通過講道理、擺事實讓學生明白「聽」是一種本領,讓學生腦中有一種「傾聽是重要的」表象。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體驗的增多,學生就會明白傾聽的重要性。
二、營造安靜和諧的傾聽氛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學低年級學生有著很強的向師性,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那麼作為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名耐心的傾聽者,只有善於傾聽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傾聽習慣的學生。教師有效的傾聽,可以幫助學生傾訴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得到表達的機會,享受表達的愉悅;教師有效的傾聽,能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器重,認可和尊重,能激起學生發言的慾望。1、做到聽懂學生的心聲
教師在與學生對話時,應該面帶微笑,用眼睛注視著對方,聽的過程中,還在點頭示意對方「我聽懂了」。無論學生說對了還是說錯了;無論是說明白了還是語無倫次,教師都要專注地傾聽,不能有半點不耐煩,偶爾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斷學生的發言。努力在傾聽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困惑的焦點、理解力的偏差、創新的觀點、有價值的批評。長此以往,教師總是以一幅專心致志地聽別人講話的姿態呈現在學生面前,耳濡目染,學生也會模仿老師的樣子傾聽。
2、適時恰當地評價學生
小學生的情緒色彩很濃,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常常由於興奮,不聽同學發言而大聲說話。因此,我常常有意坐到「聽眾」中間和孩子們一起聽,讓他們明白「傾聽」的重要性。在傾聽學生發言的時候,我注意環顧四周,以了解學生聽的情況,並對聽得認真的孩子及時表揚,對聽得不認真的學生及時提醒。這樣,既表揚了認真聽的學生,又給其他同學指明了努力方向。低年級的孩子模仿意識強,往往表揚的是一個,受益的是一大片。
3、注重平時的接觸、交流
教師平時在課外也應用欣賞的心去聆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才能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明白他們的需求,認同他們的觀點。一些不同的見解、希奇古怪的想法,更應得到教師的尊重、理解和鼓勵,不能輕易否定或不加理睬,只有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裡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話。
三、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激發傾聽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傾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才能夠真正懂得如何進行傾聽。然而對這些活潑,好動的兒童來說,傾聽是一件很枯燥的事,那如何讓學生覺得其實傾聽也是一件趣事呢?這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為傾聽尋找和創造樂趣。
1、利用教材激發興趣
新教材中,引入許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如「淘氣貓」」笑笑」」智慧老人」和「機靈狗」,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提供了許多故事情節,如同學們去野炊,在草地上捉蝴蝶、看到叔叔摘向日葵、池塘里的動物遊玩等。上課時,我我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同時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題引入一定的故事或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兒歌組織教學
兒童喜歡唱兒歌,教學時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在教學時,經常變換兒歌,能消除學生厭煩心理、維持課堂紀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四、讓學生的傾聽能力不斷加強
1、細化要求
上語文課時可以這么做:在學習每篇課文時,初讀環節中教師可以安排通讀課文的步驟,幾個同學讀,其他同學注意聽,在聽的過程中發現有讀錯字音,多字少字的現象畫下來,等同學讀完後指出。還可以採用一人讀大家聽的方式,聽的同學如果聽出同學讀錯了,可以隨時指出錯在哪兒並改正再接著讀。日積月累,學生傾聽別人講話的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2、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我想採用兩人合作比較理想,一人講,一人聽,分工更加明確,也讓學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建議,也樂意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相互傾聽可以了解他人對問題的不同理解,有利於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也有利於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當然,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昔養成的,除了課堂這一實施課程改革的主渠道外,課外也是學生培養傾聽習慣的好場所。我們可以與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注意觀察學生在家裡傾聽情況,及時糾正不良習慣。這樣家校共同引導,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也就不難了。讓我們共同能力,使學生們聽出聰明的頭腦,聽出精彩的人生。
Ⅸ 漫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專注力與傾聽力
集中注意力聽課法: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高效理解和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總結提升: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