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活動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活動

發布時間:2021-01-13 01:51:50

1.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 程,是以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以綜合為重要特徵, 與學生自身生活、社會生活和時代發展緊密聯系的一門課程.小學語 文綜合性學習就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它是以生活為源泉、實踐 為根基、綜合為特徵、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的學科綜合實 踐活動.綜合性學習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小學語文課程中一 項嶄新的教學形式. 《語文課程標准》將「綜合性學習」與 「識字與 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並列,共同組成了語文學習內 、 、 、 容的五大板塊.它體現著新課改的精神,將成為引導語文教學改革的 亮點. 關鍵詞:綜合性實踐活動、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新課改、研究性、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 是新課改的 一個重要內容,是小學語文課程中一項嶄新的教學形式.它依據 學生所學習的語文知識為基礎, 結合學生的實踐經驗和知識能力 水平,根據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需要,以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綜合 素養為目標,指導學生圍繞某一課題積極開展社會研究性的學 習.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 》對第三學段「綜合性學習」提 出具體的目標要求是:1 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 圖書館、網路等信息資源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2、 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 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 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 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 專題演講, 學習辨別是非善惡.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 法.那麼,如何有效地在小學高年級開展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課 呢, 我在這里結合五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談一下我的一 些看法與認識. 五年級上冊第五組教材《遨遊漢字王國》 ,這是一種全新的 教材形式——獨立的綜合性學習單元.教材對「綜合性學習」的 內容、呈現特點,及具體的目標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從過去的與 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及單元主題的整合發展到既有整合,又有 分離而獨立為一個單元組.無疑,這是對《課標》重視「綜合性 學習」的最好詮釋.對於這種新型課程,學生在進行綜合性學習 時所採取的方式必須要走出傳統的學習方式的藩籬. 但是在實踐 中, 學生往往缺乏綜合性學習的意識或者還沒建構綜合性學習的 方法;同時,教師也還沒有在綜合性學習這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沒有積累相關的經驗, 所有的這些現狀都必然影響這一課程形態 的正常進行,同時對老師的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在這一單元綜合性學習活動中, 教材內容和教材的編排形式 上都有許多不同於以往教材的特點,教師必須明確這些特點、充 分把握教材,做好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安排,才能實施正確的教學 策略. 這個單元主體部分包括兩個綜合性學習主題活動——「有 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 .單元的導語是全組學習的綱領, 為我們指出了漢字的三個特點: 歷史悠久 2、 1、 使用人口最多 3、 書法是獨特的藝術,又緊接著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三個任務:1、 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 2、了解漢字文化 3、為純潔漢字做些實事. 完成每一個活動都要以學習閱讀資料為先導, 但閱讀資料和一般 的課文不同,在教學中不能以學習閱讀資料為主,而要把閱讀資 料作為學生搜集、查找相關材料的例子,利用閱讀資料的學習為 開展活動做一個引領. 「有趣的漢字」這個板塊的重點是讓學生 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教材建議開展的活動有:搜集和編寫字 謎,開展猜謎活動;查找利用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後語、對 聯或笑話;搜集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 「閱讀材料」是圍繞著活 動提供的,分為字謎、有趣的諧音、漢字的來歷三個部分.字謎 是中國特有的文字游戲形式.教材提供了一些字謎範例,有文字 謎、畫謎、動作謎,學生會很有興趣.通過猜字謎,學生可以體 會到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漢字的字型往往表示一定的意 義.學生在搜集使用諧音的文字作品中,可以進一步感受漢字的 有趣. 教材提供的運用諧音的傳統語文形式, 有歇後語、 笑話等. 《倉頡造字》是一個傳說,介紹了漢字的來歷.學生閱讀這個傳 說,並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從中了解到漢字的歷史非常久遠,最 早的漢字是從模擬事物的形狀開始創造的.「冊」「典」「刪」 《 、 、 的來歷》是一篇有關漢字知識的短文.它告訴我們,我國歷史上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在竹子和木頭上寫字, 「冊、典、刪」三個字 和這段歷史有關.從這三個字可以舉一反三:漢字是一種表意文 字,如果我們明白了一些漢字的來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字義, 識記字形. 「我愛你,漢字」這個板塊,重點是讓學生會初步認識漢 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但也面臨著如何正確、規范地使用漢字的 現實問題.建議開展的活動主要有:初步了解漢字演變的歷史; 欣賞和學習漢字書法;通過搜集有關錯別字的笑話、社會用字調 查等,認識錯別字造成的危害,自覺規范地使用漢字. 「閱讀材 料」分漢字的演變、錯別字的危害、 漢字書法欣賞三個部分. 《漢 字的演變》以「日、月、車、馬」四個字為例,顯示幾千年來漢 字的演變過程.從這四個字的發展變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漢字 有著悠久的歷史,漢字的字形逐漸趨向簡約.讀讀《甲骨文的發 現》 ,我們可以知道,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甲骨文是我國現存的 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四五千年了. 《一點值萬金》是一件真實 的事,講由於一「點」之差使價值 18 萬的塑料袋成為一堆廢品, 警示我們要防止錯別字.目前街頭招牌、廣告、電視上的錯別字 相當多, 《街頭錯別字》的照片就是一個例子.以此為例,引導 學生去調查社會用字,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出一點力. 《贊漢 字》 《書法作品欣賞》 和 分別用文字和圖片的形式表現漢字之美. 《贊漢字》用凝練的四言句式,概括了篆、隸、行、楷、草等不 同的字體特點, 贊美了漢字書法藝術. 本組最後一篇閱讀材料 《我 愛你,中國的漢字》是當代作家劉湛秋的一篇文情並茂的散文. 在作者眼裡,一個個漢字「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 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 .作者覺得每個字 都有不同的風韻,而它們在書法家的筆下,更能生發出無窮無盡 的變化.本文語言生動,比喻形象,通過對漢字的贊頌,表達了 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讀來令人振奮.這篇文章可以讓學生有感情 地朗讀,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作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小結.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 者,又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課程標准關於綜合性學習教學 建議指出: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 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 和研究的過程. 」所以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學中既要體現綜合 性,又要凸顯學科個性.所以特別要注意: 一、開展有效活動,完善學生能力. 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雖然都是在語文學科領域的內部, 但 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模式,通過猜字謎,搜集有漢字諧音特點的詩 詞、歇後語、對聯,調查街頭錯別字,舉辦書法展覽等活動,讓 學生充分體驗漢字的神奇和有趣. 教材為我們提供了比較廣闊的 空間,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空間,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 綜合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實現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說到 讓學生活動,我們難免會擔心:有些活動城市裡容易開展,教學 資源豐富的地區容易開展,農村和邊遠地區做起來就會有困難. 好在教材的彈性相當大,教材提示的活動,不必全部去做,可以 根據地區和學校實際選做幾項. 比如調查招牌廣告等社會用字的 活動,在農村開展起來有困難,可以改成調查自己和班上同學習 作中的錯別字.教材為我們提供了活動的基本材料.如猜字謎、 搜集諧音歇後語等, 資料缺乏的學校可以用教材上的材料作為主 要活動內容. 二、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 動. 」這是綜合性學習與普通單元教學上重要的差別.教材的提 示是: 「我們可以自由組成小組,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了解漢 字……活動結束以後,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展示活動的成果. 」 「自主性」 的一個重要內涵, 就是要學會分析和判斷, 學會選擇. 這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綜合能力. 學生自由組成 小組,小組同學一起商量開展哪幾項活動,怎樣開展以及用什麼 形式呈現學習的成果等,是鍛煉自主與合作能力的極好機會.值 得注意的是,小學生畢竟年齡較小,又是初次開展時間較長的綜 合性學習,要避免放任自流.教師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就適 合開展哪些活動、 不適合開展哪些活動, 積極地向學生提出建議. 例如, 「辦一個書法展覽」 ,如果當地有書法展覽,可以組織學生 去參觀;如果學校里學生、教師、家長中有書法好的,可以請他 們提供作品,舉辦展覽;如果班上喜歡書法的同學很多,也可以 辦班級書法展.這些需要教師作通盤的考慮.教師對學生自由組 合小組的過程以及小組的活動進展,要及時了解和關注. 三、不可忽略探究過程. 從目前的教學情況開看,教師對知識形成以後的「實踐」相 當重視:設計多種練習讓學生鞏固,聯系生活實際組織活動,包 括課外實踐活動, 而對知識形成以前的探究性實踐活動卻重視得 不夠.比較多的情況是,教師匆忙導入新課,盡快得出結論,學 生沒有經歷理解、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皮亞傑的認知結 構理論認為,個體的認識起因於主體對客體的不斷同化、順應和 平衡.在皮亞傑看來, 「復制的真理只能算半個真理」 ,真正理解 一個概念和理論, 就意味著主體對它們的重新探索、 發現和創造, 而不是簡單地接受、重復和記憶.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 究的學習方式, 在綜合性學習中更能夠得到體現. 在這個單元中, 學生接觸到的有關漢字的材料比較豐富,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引導 學生探究,掌握方法和規律.如猜字謎,不能猜出來了就完了, 還要引導學生說說你是怎麼想的,琢磨猜字謎的方法,還可以嘗 試用這些方法編字謎;讀了《 「冊」「典」「刪」的來歷》 、 、 ,知道 了漢字跟我國古代的生活,文化關系密切,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些 漢字的來歷;從《漢字的演變》表中,可以發現漢字的發展有由 繁到簡的趨勢,離實物形狀越來越遠;再如調查錯別字產生的原 因,研究防止和糾正錯別字的辦法等.其實,研究結果如何並不 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參與了,學生的興趣得到了培養.學生在研 究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在研究過程中真正的實踐,在研究過程中 使思維活躍,在研究過程中提高了語文素養. 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 素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最為有效的途徑,老師、家長、社會 有責任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營造合適環境!作為一名語文老師, 只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本著將「活動」與「語文」有機地融為 一體的原則,就能抓住時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促進學 生的全面發展

2. 淺談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提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語言文字的積累,其途徑是聽和讀;語言文字的表達,其形式是說和寫。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樹立大語文觀,去引導學生在會讀一本書的基礎上,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博覽群書,吸收名家名篇的語言精華。開展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於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學生積累語言,豐富知識的有效方法。
一、激發興趣
為了貫徹落實《語文新課程標准》中規定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我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課外閱讀的內容安排、組織形式等盡可能滿足於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徵,使學生樂讀、愛讀,使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我根據小學生愛看電視的特點,鼓勵他們看動畫故事、兒童節目,並利用早讀、語文活動課讓學生聽故事錄音,還經常讓學生上台講故事。那生動的語言、曲折的情節、聲情並茂的誦讀都對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我告訴學生,這些故事書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書,書中的故事無窮無盡。學生便開始自覺地閱讀一本本課外讀物,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同的閱讀方式也是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的關鍵之一。在組織課外閱讀活動時,我不僅採用了指名讀、互讀、分角色讀等多種讀的形式,還採用了游戲、表演等方式。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認識水平,從而增強閱讀的興趣。
二、推薦材料
1、學生合適的課外書。
當學生讀自己喜歡讀的書時,他會讀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裡,和書里的人物同喜同悲。當學生讀自己不喜歡讀的書時,會感到枯燥無味,不知所雲。因此,學生閱讀的興趣激發起來後,就要適時地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書,讓學生有好書可讀。推薦時課外書要考慮以下幾點:
(1)要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比如《金色童年》、《校園趣事》、《假日行動》等,這些文章的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文章的語言很容易與學生的已有經驗建立聯系。學生讀這類文章,感到十分親切。因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理解起來也沒有困難。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經驗積累能幫助學生找到更准確的表達語言,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如果當一篇文章能使閱讀者全身投入其中的話,文章對人的影響將會是持久而深遠的,不僅內容可能終身難忘,而且有關語言也可能永遠難忘。
(2)要與學生的心靈世界息息相通。小孩子天生愛幻想,這就決定了他們愛讀帶有幻想的故事。童話故事具有幻想性,故事裡面的人物是虛構的,環境是假設的,情節、事件也不是生活中實有的,但幻想中卻往往寄託了孩子們的希望和理想,折射出他們內心的精神追求,因此,對於孩子們來說具有很大的魅力。科幻小說不僅具有幻想性,而且還帶有一定的科學性,是人們美好願望的一種體現,和童話比起來,更具有現實意義。人們想戰勝死亡,渴望生存,古往今來的童話里便出現了不老的仙人、不滅的生靈;而科幻小說里則出現了神奇的新葯,發明了新的醫療器械。這一切都是孩子們所希望的,所以他們喜歡讀科幻故事。好奇是孩子們的又一天性。孩子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總想問個「為什麼」。他們喜歡讀一些探險和科幻的書籍,就是因為好奇心的驅使。所以像《太空歷險記》、《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魯濱遜漂流記》等作品都能引起他們的極大興趣,值得推薦。
2、結合語文課本開展拓展閱讀。
學寫人的文章,可以選擇與這個人相關的其他文章來讀,從而對這個人有更深更廣的了解。也可以選擇與這個人物相似的其他寫人的文章來讀,讓學生在比較閱讀中獲得更多的語言,獲得對人物更深更廣的認識。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課前,我組織學生查閱和魯迅生平相關的文章。在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前,發動學生廣泛閱讀《西遊記》中的故事。這些拓展性閱讀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心靈空間,為學生理解課文的語句,領悟內容提供了經驗支撐。
學寫景的文章,可以選擇其他寫景的文章來讀。如:學習《桂林山水》時,可以選擇朱自清在我們溫州寫的《梅雨潭》來讀,也可以選擇我們當地寫景的文章來讀。同時,這樣的閱讀,由課文這個「點」擴散成一個較大的「面」,學生的語言積累不斷增加,領悟力也不斷提高。
3、拓展課外閱讀的渠道。
當今世界已進入了信息時代,應讓學生明白要通過各種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我們的課外閱讀也不能限於書本。除了班級圖書角里的書籍和學生訂閱的雜志以外,還可以學會用各種途徑進行廣泛閱讀。雖然沒有上網閱讀的條件,電視中一些優秀的欄目等也是獲取知識的好渠道。
三、指導課外閱讀方法
學生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離不開科學的閱讀方法。因此,我們要利用課堂,把閱讀方法的指導寓於課堂教學之中,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如:精讀法、略讀法、瀏覽

3.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文閱讀教學教研活動方案

一、活動設計的背景
本學期,通過調研發現,當前我校語文閱讀教學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高耗低效的現象,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問題:
1、支解文本:表現在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是以逐段分析講解為主,支解教學內容,阻礙了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悟。
2、以講帶讀: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問題瑣碎,迂迴反復,閱讀質量低下,講解的時間擠佔了學生讀書與動筆的時間。
3、缺乏實效:討論主題隨意設定,缺乏討論價值,討論過多過濫;討論的組織追求形式上的熱鬧,缺乏討論實效;討論的評價以教師為中心,與教師一致則正確,反之則錯誤。
基於這種現狀,在教學研究部門提出「有效閱讀」專題研究的引領下,我校高年級語文教研組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這樣一個小專題,在高年級段開展本小專題的研究。在實踐中來找尋語文閱讀教學中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
二、研究的內容
1、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研究
2. 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3. 教師調控課堂有效性研究
4、教學反思的有效性研究
三、研究的課例
語文S版教材第九冊語文第四單元《十年後的禮物》
語文S版教材第十一冊課文《我的第一首詩》
四、研究的過程與方法途徑:
(一)成立研究小組,開展理論學習
為保證本次教研活動的目標能落到實處,特成立研究活動小組:
組長:梁學軍
成員:陳惠芹(市級骨幹) 路風菊 馬俊虎 馮小琴 余秀芹(市級骨幹)岳寶勝 丁海峰
執教教師:余秀芹 馬俊虎
梁學軍負責活動方案的制定和整個活動的組織以及最終的總結,其他教師參與研討,撰寫反思,提煉研究經驗。理論學習採用集中於自學相結合的原則,主要學習語文課程標准(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標准、閱讀教學的建議)、觀看名師的錄像課和教師合作方面的理論。
(二)以校各種研訓活動為載體,落實專題研究。包括圍繞專題進行教學設計,進行教學診斷及教學反思及開展敘事研究。
(三)圍繞教學設計----行動研究-------問題反思的方式開展活動
1、參研教師獨立進行教學設計(9月10—9月12日)
參研教師首先做出《我的第一首詩》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各環節是如何實現有效性的要做出明確的注釋,並註明設計意圖。
效果預設:《我的第一首詩》這篇課文故事簡單,但含義深刻。文中的對話簡潔明快,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心理活動描寫也很生動。學習這篇課文,要指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體會作者怎樣逐漸認識到「如何對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認識到這兩種評價「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我的風帆」。從而進一步感悟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深深的愛。
各位教師的教學設計尤其在朗讀的指導、內容方面會因對教材的理解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設計方案,這是本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2、教學設計交流(9月16日)
要求全體老師暢所欲言,把自己所設計的案例的構思、想法在會議上進行交流、討論,重點要突出在:一是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指導學生朗讀;二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課堂中如何操作。兩位授課教師根據大家的設計理念和意圖,選擇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設計方案進行整合,然後對自己的設計進行修改並定稿。
效果預設:這個過程相當於集體備課的過程,目的是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來,實現教學設計的最優化。但是由於參與教師的理解角度不同,要把六個人的意見完全同意起來有點不符合現實,所以最後推薦馬俊虎老師本著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既要在解決關鍵問題上體現大家的智慧,又要在授課中發揚出自己的特色,再次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准備上研討課。
3.課堂觀察。(9月23日)
由馬俊虎老師在六三班上《我的第一首詩》,要求聽課老師做好課堂觀察記錄,觀察教師在課堂上對教材的把握和處理,如何體現提高學生朗讀活動的有效性,並寫好評課記錄。聽課中關注的焦點:一是教師是如何理解和處理的;二是關注教師在課堂上是如何有效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三是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是如何評價的。
效果預設:授課教師基本能體現教學設計中的意圖,但不可能像設計中體現得那麼理想,同時也可能會產生一些新問題:承擔記錄的教師能否將各自的記錄按要求記錄全面,為後面研討提供真實的的依據;授課教師在執行設計方案的過程中會因為長期的教學習慣而不能很好的貫徹設計意圖,從而會出現預設和執行相矛盾的新問題等等。
4.課例研討
聽課後,組織教師們討論案例,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討論案例是一種互動的研究,是一個共同參與、共同構建的過程。鼓勵參與者主動通過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斷提出新的設想、新的思路。在研討中可以就大家共同關注的環節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所在。這一環節大家重點研討授課教師在解決朗讀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方面取得了那些突破,還存在哪些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因該如何進一步改進。
效果預設:這是第一輪研究的最後一個環節,大家討論的越是激烈,越有利於下一步的研究。通過這一輪研究預計要在解決前面發現的問題上有一些突破:如教師如何通過精講來節省教師在課堂上佔用的時間,把更多的時間教給學生去朗讀;怎樣豐富評價的語言和方式,可以通過眼神、動作等手段來評價,提倡讓學生相互評價。
5.再設計再觀察再研討
經過以上議論研究,將大家的智慧集合起來,由馬俊虎老師對所授的《我的第一首詩》一課進行反思,之後與大家共同設計《十年後的禮物》一課,這次備課余秀琴老師主備,其他教師參與到兩位教師的設計中,設計好後按原來的程序進行第二輪觀摩研討。這一輪力爭在上一輪的基礎上取得更全面的突破。
(三)總結提升階段(10月21日——11月5日)
所有參與研究的教師對整個教研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反思、總結,將自己在本次教研活動中的收獲、看到的不足以及對本次教研活動的意見和建議以文本的形式寫下來,然後再教研會上進行交流。尤其是在活動中大家在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方面的認識,要進行全面細致的總結,最後通過研討得到初步的結論(在研討過程中如果出現分歧,可以通過回放錄像課的形式,進行再探討。在大方向與課程標准一致的情況下,允許求同存異)。
(四)嘗試推廣驗證階段(11月5日以後)
將大家總結出的結論在各自的課堂上嘗試應用,驗證結論的科學性、有效性,對不正確的結論及時進行修改。並在實施中將一些新產生的有效的方法及時補充在原來的總結中。

4.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

一、營造閱讀氛圍,提高閱讀興趣
「一花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積極營造和諧、融洽、積極的氛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參與的熱情,是學生能夠全員、全程參與課外閱讀的基礎,也是課外閱讀有序、有效、正常開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我精心設計並開展了三個活動(搜集、辯論、演講)、兩個會議(課外閱讀班級動員會、學生家長會)。首先,我安排學生課外搜集有關閱讀的名言警句。由於採取競賽的形式,看誰搜集得最多最好,學生們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我還要求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格言寫下來貼在自己的桌面上,讓它時刻警醒自己。通過班級交流學習,同學們初步感知了閱讀的意義。接著,我又舉行以「課外閱讀好不好」為主題的辯論活動和以「我愛課外閱讀」為主題的演講活動,讓全班同學進一步感知閱讀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然後,我趁熱打鐵,相繼召開兩會進行再動員、再升溫。在兩會上,我公布了班級課外閱讀的實施方案和具體做法,對家長提出了「親子伴讀」的要求,對自己做出了「師生共讀」的規定,並提出了營造「書香家庭」、「書香班級」的構想。兩會之後,全班學生課外閱讀的情緒高漲,個個厲兵秣馬,躍躍欲試。為了激發所有學生的興趣,照顧到各個層面的需求,我精心設計了「五星」評選活動,即定期評選「閱讀之星」、「進步之星」、「朗誦之星」、「背誦之星」、「創造之星」等,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活動,都在閱讀中有所收獲,在活動中受到鍛煉,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二、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
讓每一個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是有效開展課外閱讀的關鍵。這一環節把握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如何掌握讀書方法上,我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做到「讀思結合」。古人雲:「學而不思則罔。」光閱讀而不去理解,不去思考,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書蟲。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是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我要求學生看過書刊後,要有自己的見解、思想,並把它記在《課外閱讀隨筆》上。哪怕只有一句話,這也是學生經過思考得出的東西。只要堅持,學生就不會是「書蟲」、「書櫥」或「書呆」了。第二,做到「讀記結合」。即把讀過的書籍或文章中優美的詞語、動人的故事、閃光的思想,都記錄到自己的收藏夾中,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用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第三,做到「讀寫結合」。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注重學生學以致用,要求學生以讀促寫,把閱讀中學到的優美的語言、精彩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只要運用恰當,我及時作出中肯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讓學生品嘗到閱讀的甜頭,進一步提高閱讀的興趣。第四,做到「循序漸進」。在課外閱讀中,我還注意要求學生不要貪多求全、貪大求洋、囫圇吞棗而流於形式,讓他們懂得「把一頁書好好消化,勝過匆匆忙忙地閱讀一本書」的道理。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學生,也提出不同梯度要求,讓他們適得其所,學有所獲,不斷提高。第五,做到「注重取捨」。書籍是一把「雙刃劍」。優美、健康的書籍是凈化心靈、指引光明的向導,而低級庸俗的書刊則是踐踏靈魂、引人誤入歧途的魔鬼。菲爾丁說:「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農村中小學圖書室大多是圖書種類較少,破損嚴重,雖然這幾年教育局電教站為各學校配備了部分圖書,但這些遠遠不能完全滿足學生旺盛的讀書慾望,因此,我通過查閱圖書室圖書目錄索引,為學生准備了一份「備讀書單」,供學生選讀、搜集。
課外閱讀多是自主活動,良好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而它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會經常反復。老師和父母要有耐心和恆心,在「共讀」中發揮榜樣作用的同時,要不斷指導、認真督促、及時糾正,可通過「強制」、「暗示」、「引導」、「肯定」等多種途徑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習慣。
三、開放閱讀方式,延伸閱讀時空
有人說,課外閱讀是個性化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是依據學生的愛好和興趣而維系的獨立的讀書活動。如果學生廢寢忘食,說明他對讀物有濃厚的興趣;如果學生心浮氣躁,不能進入,說明讀物不是學生想讀的。鑒於此,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方式要開放一些,可採用教師「備讀書單」與學生自由選擇相結合的形式,最大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選擇性心理,以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同時對閱讀量的要求也需要寬容,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允許數量有所增減,內容適當調整。
課外閱讀活動不論是時間、空間,還是內容,都不能拘泥,應當開放,可以把它作為課堂閱讀的延伸和補充。因此,我要求同學樹立「圖書大天地」的理念,除了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家庭「圖書架」外,還要充分利用書店、親戚、鄰居、熟人等的圖書資料,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更多的時間,擁有更多的機會,能歡快地遨遊在圖書的海洋里,盡情地吮吸圖書的文化精髓。
四、拓展閱讀活動,講求閱讀實效
課外閱讀不是單純的讀書活動,而是一個綜合的復雜的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像在內的一系列心智活動,因此其效果取決於讀者的閱讀慾望、閱讀興趣,以及意志、情緒、思維力等。在開展課外閱讀的實踐中,我十分注意閱讀活動外延的拓展,寓閱讀於交流、競賽、運用、評比等系列興趣濃郁的活動之中,諸如晨讀的「感情誦讀」,中午的「美文欣賞」,傍晚的「閱讀大比拼」,每周進行《課外閱讀隨筆》交流等。這些活動寓讀於樂、生動有趣、吸引力強,貫穿於整個課外閱讀活動的始終,學生參與其中,其樂無窮。

5. 小學語文閱讀常見的實踐活動的種類有哪些

就語文閱讀常用的實踐活動種類,我覺得當然有很多種,其實一種實驗調查,課外研究和課外書的閱讀相結合,這種情況下都有很多種,所以我們把理論落實到實際

6. 如何開展小學閱讀推廣活動

引言:
小學生正處於人生的起步時期,如一株株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採集。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在談到課外閱讀的作用時曾經說過:「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於老師課堂上講的佔多少,得之於課外閱讀的佔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於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對語文課來說,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最便捷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是要靠長期的大量的積累才能形成的,正如莊子所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並且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閱讀總量應不少於150萬字。要讓學生有大量的積累,必須讓其廣泛地閱讀,不能只滿足於課內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閱讀內容。而要讓學生在課外能廣泛地閱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成為兒童生活中的一種人生體驗,成為他們的一種新的自覺的生活方式。
一、 課外閱讀的概念
閱讀是一個人個體生命的擴展,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應該關注學生內部動力的生成,形成課外閱讀場。同時,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提供適合其閱讀的讀物,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促進孩子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對課外閱讀推崇備至,他曾說過:在小學里,獨立閱讀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道德發展和審美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給教師的建議里》一書中不下百次談到了閱讀,他認為那種只會死讀教科書不會真正閱讀的人,是「不善於思維」的人,是將「受到精神空虛的威脅」,並由此「產生許許多多的災難」的「命運不值得羨慕的」人。我國歷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對閱讀的價值給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指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也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說。的確如此,我們從各種課外書中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跨越時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和各種名人對話。而且,多讀課外書還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也可以這樣說,凡是作文寫得好的同學,都是喜歡課外閱讀的,因為我們可以從課外書中學到一些好詞佳句,可以學到一些寫作的方法,可以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當然,讀課外書的好處還有好多,我想喜歡課外閱讀的同學都能深切地體會到。
三、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小學生都喜歡課外書,但主動閱讀的卻很少。每周兩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已經算較多的,並且這些課外讀物大多是與語文教材相配套的《自讀課本》或父母選定的作文指導之類的書。學生對這類書興趣不大,大多是應老師或家長要求才去看,也沒有認真仔細的看,讀書筆記自然也沒寫。這是讓學生為完成任務而讀書,這樣讀書有何樂可談?雖然部分家庭有與教材無關的課外書,但書的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書的質量不高,使學生收獲較少,學生自身素質不利提高。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誘惑讓學生沉迷於網路,根本無心於讀書。這些必然導致小學生知識面狹窄,學習或閱讀的興趣下降,最終導致無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嚴重點會誤人子弟。
四、指導小學生搞好語文課外閱讀的方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在當今信息量激增的社會里,讓學生學會搜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較強的課外閱讀能力至觀重要。那麼該如何指導小學生搞好語文課外閱讀呢?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需求的內驅力,只有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已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激發學生興趣:
1 、榜樣激勵。榜樣能使學生產生看齊的向上心理。平時,老師可以有意地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學家高爾基、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老舍、葉聖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樹立典型來激勵學生,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只有多讀書,肯讀書,才能有較高的閱讀能力,鼓勵學生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無窮無盡的語言營養,精神食糧。
2 、賞析片段,激發興趣。教師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聲有色地向學生朗讀,或介紹文章的開頭、結尾,來激發學生對文章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有興趣主動的把該篇文章閱讀完。
3 、活動激趣。開展與課外閱讀有關的活動,在有趣、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可以開展與課內閱讀有關的收集活動,以課外促課內,相得益彰,體驗收獲的喜悅。還可以定期舉辦各類主題競賽,如故事大王賽、詩王競賽、手抄報賽、成語接龍賽,.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二)做好讀物推薦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正確合理的選擇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確的運用閱讀方法,做好讀書筆記,課外閱讀才有效率,才有收獲。由於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課外書包羅萬象,良莠不齊,並不都適合學生閱讀。作為教師,必須做好帶頭作用,平時就要多積累,老師的知識面豐富,就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推薦工作。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所以教師不光要熟知圖書內容,更要加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書時才會游刃有餘。在讀物推薦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途徑向學生推薦書籍:
1、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推薦讀物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如上完了《卡羅納》,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愛的教育》,學習了《景陽岡》,可以向學生推薦《水滸傳》。
2、推薦與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小學六年,跨度較大。我們推薦讀物時,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每一級段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提供書籍名單。如:三、四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識字量比較豐富,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我們就可以向他們推薦《格林童話》、《兒童科幻小說》、《十萬個為什麼》、等書籍。
3、推薦與習作要求相關的文章:習作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大量的閱讀可以為習作作鋪墊。如學習《新的跨越》,明確了消息的寫法,動員學生閱讀報刊上的新聞報道,進一步明確報道的寫法,為習作《寫板報稿》打下基礎。
4、從時空結構上推薦有關內容:在實踐中,大膽地將報紙、雜志、小說、影視、廣告、標語等語文信息引入課堂,豐富深化教材內容。教師授課的時候盡量多講些書本上沒有的內容,但又與課文有點聯系的內容,並告之學生是在哪個地方看到的。讓學生懂得老師所知的知識也是通過各個渠道閱讀得來的。從而讓學生關注各方面的信息,等到機會展示,讓老師刮目相看。
(三)教學生如何閱讀
閱讀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千篇一律的方法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教師應根據文本的特點,給學生傳授最為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以提高閱讀效果。根據相關資料我認為閱讀四字訣是:一「想」、二「畫」、三「寫」、四「讀」。
1、想,即想像。學生的想像力非常的豐富,無論讀什麼樣的文章,甚至是一個小故事、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讀後讓學生養成閉上眼睛想一想的習慣,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畫,即勾畫和繪畫。就是邊讀邊按要求畫出有關內容,或邊讀邊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加深理解,根據閱讀內容,描繪出表述的物象。如學習古詩只要藉助繪畫,效果更佳。
3、寫,即仿寫和摘記。就是照某個精彩片斷或句子仿寫一下,以加深理解;邊讀邊記文中的佳詞佳句,不斷積累素材,以後寫作文才有詞可寫。
4、讀,即精讀。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讀這類文章時要熟讀精思,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和作者同悲同喜同愛同恨,讀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四)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類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詞好句,科學珍聞,生活常識等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啟迪思維,陶冶情操。提綱型:在讀過一本讀物後,把其中的要點或基本內容提綱挈領寫下來,掌握讀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路,從中學習表達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讀完一本讀物後,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及感想和體會,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像型:主要是續編故事,改寫故事,發展聯想和想像能力,從而培養創新思維。「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應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我們要通過提示範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
(五)鞏固和擴大閱讀效果。
1、辦班級圖書角。 讓學生走近圖書,讓圖書靠近學生。我號召學生和自己一起把自己家裡的好書捐獻到班級圖書角,讓學生有書可讀。規模不大的圖書角可以為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課外閱讀園地,創設課外閱讀環境。成立專門的圖書管理員,制定嚴格的借閱制度。
2、建立讀書興趣小組 。 組織一部分平時在課外閱讀中表現較突出,取得效果較好的學生,建立讀書興趣小組,通過興趣小組的活動進一步提高閱讀水平和動用知識的能力,再讓這部分學生到自己的班級中帶動其他同學,使班級的整體閱讀水平有所提高。
3、創辦班級「百草園」讀書交流展示角,學生可以自由

閱讀全文

與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