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語文單元計劃
本冊課本共7個單元,每單元前有本單元閱讀訓練的學習提示,告訴學生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和學習方法。每單元有圍繞這一閱讀訓練項目選編的必學課文3篇。第1、3、5、7單元各有1篇選學課文,用△標明。每單元有1次習作訓練,第2、4、6單元各有1次聽說訓練。每單元還有1個單元練習,主要是復習本單元學過的內容,但在語文知識和能力訓練上有適當的擴展。這樣,本冊課本共有必學課文21篇,選學課文4篇,習作訓練7次,聽說訓練3次,單元練習7個。
本冊教材在閱讀訓練方面的重點有這樣幾項:一是繼續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的訓練。第11冊已安排過兩次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的訓練。一次是理解什麼是課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樣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本冊安排了藉助中心句,領會中心思想(第一單元)。二是指導讀書方法,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訓練。本冊教材安排了三次:養成積累詞語的習慣(第二單元),提高默讀的速度(第六單元),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第七單元)。這樣安排,顯示了對指導讀書方法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的重視。三是有關句子的訓練。本冊安排了兩個訓練點:分辨文章中的事實與聯想(第四單元),注意句子的表達方式(第五單元)。四是為加強閱讀教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本冊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閱讀方法指導(第三單元)。
習作訓練,本學期安排了2次記事(第一、五單元),3次寫人(第二、四、六單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單元),1次寫感謝信(第七單元)。聽說訓練注重提高學生的聽話、說話能力。
本冊教材是以語言文字訓練為序來安排單元和課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無序。綜觀全冊課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1)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傳統教育。(2)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教育。(3)熱愛祖國美麗的風光,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4)熱愛生活、熱愛兒童的教育。(5)關心他人,經受意志品格鍛煉的教育。(6)憎恨剝削制度,憎恨帝國主義侵略的教育。(7)愛科學,科學啟蒙的教育。(8)繼承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教育。
② 多思希望小學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的老師參加趣味游戲比賽,比賽項目有吹氣球、吃橘子、投籃球.每項比
語文組得的名次復如果是3人,則數制學組需有6人得名次,
但這樣一來全部9個名次均被兩組瓜分與題意不符,
因此語文組至多隻有2人得名次.
若兩人中一個人第一,另一個一人拿第二得分:5+3=8(分),
而所有比賽全部得分:[3×(1+3+5)]=27,
所以語文組得分不超過平均分:27÷3=9(分).
據此,語文組和2班各得10分,英語組必然得27-10×2=7(分).
因此2人得名次還只能都拿第一名才能滿足與數學組並列第一的要求.
語文組兩人都是第一名的得分:5+5=10(分),
語文組與數學組並列第一所以數學組得分:10(分)
因此語文組、數學組總分:10+10=20(分)
故英語組得分:27-20=7(分).
答:英語組的老師得了7分.
③ 教師招聘計劃裡面寫的「小學語文A、小學語文B」是什麼意思是按照什麼區分的
教師招聘計劃裡面學科的崗位分為A、B、C、D,但是沒有區別,只是崗位設置的需要,為了專分組。
教師屬招聘基本條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學風,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學位或本學科最高學位;
3、應聘教授職務不超過45周歲(1974年1月1日之後出生),應聘副教授職務不超過40周歲(1979年1月1日之後出生),應聘助理教授、講師、助教職務不超過35周歲(1984年1月1日之後出生);
4、符合相關學校及各學科相應職務的其他任職條件。
(3)小學語文項目擴展閱讀:
教師招聘計劃招聘程序:
1、學校面向全球公開招聘,招聘信息年度有效,崗位聘用情況將根據招聘工作進展情況進行更新。
2、在招聘系統中填寫應聘信息,提交可證明符合聘任條件的相關材料掃描件作為附件(PDF格式,含學歷學位證書,論著、科研項目、專利等科研成果證明,獲獎證明等)。
3、在招聘系統中選擇應聘崗位,並提交應聘申請。
4、學校將根據人才引進和教師職務聘任的相關工作程序進行審核、接洽。
④ 論文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這一課題的研究領域是什麼,研究方向是什麼
一:、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言簡意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2、論文摘要應闡述學位論文的主要觀點。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而不應是各章節標題的簡單羅列。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宜。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3、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標注相應頁碼。
4、引言(或序言)。內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5、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6、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7、參考文獻和注釋。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號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後,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註明來源和出處。
(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號、期數、頁碼。
參考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8、附錄。包括放在正文內過份冗長的公式推導,以備他人閱讀方便所需的輔助性數學工具、重復性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等。
二:本科畢業論文格式要求:
1、裝訂順序:目錄--內容提要--正文--參考文獻--寫作過程情況表--指導教師評議表
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
紙張型號:A4紙。A4 210×297毫米
論文份數:一式三份。
其他(調查報告、學習心得):一律要求列印。
2、論文的封面由學校統一提供。(或聽老師的安排)
3、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Roman字體。
4、字體要求:
(1)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居中。
(2)論文副標題小2號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3)填寫姓名、專業、學號等項目時用3號楷體。
(4)內容提要3號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為小4號楷體。
(5)關鍵詞4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黑體。
(6)目錄另起頁,3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仿宋,並列出頁碼。
(7)正文文字另起頁,論文標題用3號黑體,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號宋體,每段首起空兩個格,單倍行距。
(8)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 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型大小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 1. 」與正文字型大小、字體相同。
⑤ 跪求小學語文課題申報表
小學語文課題申報表
小學語文課題申報表
項目類別:一般課題
課題名稱:如何指導學生朗讀
課題設計論證: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之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朗讀能有聲有色的表達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想像能力、欣賞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從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當一篇課文教完後,成功與否的第一標准就是看學生是否學會朗讀課文。
一、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朗讀的時間太少。
一節課40分鍾,學生朗讀的時間常常不到5分鍾,朗讀練習往往如雁掠過,且又「雁過無痕」, 「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如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准生字新詞,但實際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連一遍課文都未讀完,教師就「啪—啪—」鼓掌示意學生停下,馬上轉入下一程序,朗讀成了教學中的一種形式。
2、朗讀的目的性不強。
齊讀,分組讀,個人讀,看似熱熱鬧鬧,其實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後也沒有及時評價反饋,學生只是被教師驅趕著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而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這樣的朗讀事倍功半,而且容易養成學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的不良習慣。
3、朗讀的面太窄。
語文教學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就是會讀,教師往往盯住幾個尖子,讀來讀去,就是那四五個學生,大部分學生都是規規矩矩坐著當聽眾,這種多數學生得不到朗讀練習的現狀,又怎麼能達到會讀呢?
4、教師的朗讀指導單一。
朗讀教學指導方法單調、機械、生硬,常見教師在分析、理解之餘來一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或「把xxx語氣讀出來」,諸如此類隔靴搔癢的引導,導致朗讀不能溶「導」、「練」於一爐,不能揉理解、感悟於一體。有的教師即使有指導卻不得要領,只重聲音形式,不重內心體驗;只重表層的技巧,不重語言的內蘊。常聽教師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把某一個字(詞)讀得重(或輕)些,把某幾個句子讀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讀表情達意的要義。所以許多學生一遇到感情比較強烈的句子,就認為該讀重音,而不知道有時重音輕讀,表達的效果更強烈。如《再見了,親人》中小金花跺著腳說的一句話:「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學生往往讀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號。其實,體驗小金花內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讀得緩慢而低沉,字字有聲,聲聲有情,更富感染力。
5、朗讀只求形式不求實效。
一節課朗讀安排了許多次,但有朗讀卻未到位,有形式卻無多大實效,往往是朗朗書聲驟然響起,不到1分鍾,又在教師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或者是老師一味的為渲染課堂氣氛,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大聲、再大聲點」,朗讀成了課堂教學的一種點綴。學生喊叫著讀、失去了文本之意,文章之美盪然無存。
二、如何優化朗讀教學:
1、要注意發聲方法,
坐姿端正、發音正確,用普通話,吐字清晰,讀准字音,不讀破句,注意表情。課堂上,我們老師要交給學生正確的發聲,讓孩子用正確的發聲去朗讀。談到這兒,我想起前一段到商丘有幸聽到於永正老師的一節作文課,他已經70歲了,讀文章字正腔圓,聲音洪亮,有情有韻。我想之所以於老師能保持這么好的狀態,主要緣於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及執著追求,還有他在教學中正確的發音、用聲,對嗓子的保養。其實在我們學校也有許多老師很注意用聲的方法,幾位音樂老師較為突出。朗讀就像說話、輕輕鬆鬆、自自然然。
2、要保證充分的讀書時間。
教師可根據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課的朗讀時間,並自我監控達成度。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特別是自學性課文,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後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和調節功能。時間哪兒擠?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讀。讓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
3、擴大朗讀訓練面。
朗續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別是低段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單調的閱讀方法只會使學生讀得口乾舌燥,昏昏欲睡。要適當地創設情境,創設氣氛讓學生願讀、樂讀、爭著讀。如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分角色讀,表演讀,分小組比賽讀,也可把學生的朗讀現場錄音進行比賽等等。
每個班的學生都不是整齊劃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朗讀教學中也應體現層次性。復雜程度不同的語段要因「材」而讀,對不同要求的朗讀練習也應量「材」錄用,對朗讀的評價也要因人而評,讓學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悅。同時,多為「丑小鴨」創造「登台亮相」的機會,要知道美麗的白天鵝也有「丑小鴨」的經歷。
4、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
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與理解截然割裂的現象並非罕見,分析前讀一遍,講解完後再朗讀一遍,甚至根本沒去理解,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朗讀要以理解為基礎,通過朗讀又可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它們相輔相成的,必須有機結合。一次我上《鳥的天堂》,其中有一句:「真是一株大樹。」我請學生試讀,提醒他們:「怎樣才算正確地讀?」結果,有的把重音落在「真是」上,有的一見「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顯然,對上下文的理解還未到位。於是,我引導學生再讀上下文有關句子,弄清楚這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經過比較,學生才恍然大悟,應重讀「一株」,從而強調上文說的「許多株」、「二株」都是錯誤的。朗讀到位了,對榕樹之大體會也更深了。
5、精選練點,錘錘有聲。
葉聖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然而真正能讀出感情來並不容易,需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適當的指導,如停頓、輕重、緩急,語氣等等。但這些指導不可能課課皆有,次次具備。因此,要精心選擇朗讀訓練點,每次訓練有個側重點,錘錘敲打,錘錘有聲。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讀法,可進行音變、氣聲的訓練。「啊」的具體讀法是:「靜啊(nga)、清啊(nga)、綠啊(ya)、奇啊(ya)、秀啊(wa)、險啊(na)」。還可告訴學生,隨著讀「啊」字,氣流也輕輕帶出,以達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之功效。
6、形式多樣,合理運用。
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藉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採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但要注意的是:(1)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一節課中范讀不能太多,要盡可能多地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2)慎用齊讀。齊讀雖有造聲勢、烘氣氛之妙用,但也是「濫竿充數」和產生唱讀的溫床。記得我在擔任我市故事大賽評委時,就發現幼兒園的孩子就能繪聲繪色講述故事,而小學生再講述時唱讀現象極為嚴重,這是因為我們課堂上不正確的齊讀訓練所導致的,孩子們為了讀整齊、聲音大,拖著長腔、扯著嗓子、不正確的斷句、停頓去朗讀,課堂上的這種訓練、這種引導,可以說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損傷身體,降低學習興趣,把文章讀爛了、讀傻了,也失去文章原來意境之美、詞句之美。(3)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節,它的作用又有區別,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後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教者要體現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節讀的形式,讓它們各盡所能。
總之,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只有熟練掌握朗讀教學的技巧,才能靈活地應用於語文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結合學生的學段特點
「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是各個階段表現出來的質的特徵,表現在智力發展水平和語言發展水平。」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都提出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積累、體驗、語感等關鍵詞也表明朗讀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其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位置。
1.低年級
這一學段的學生,他們掌握的詞彙量少,對句子結構也不熟悉,而且內部言語還未很好地發展起來。《新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指出:低年級學生「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低年段的孩子處於記憶的黃金時期,在語文教學中,可以採取朗讀直至熟讀成誦的方式。且低年段的文本主要涉及童話、寓言、故事、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等文體,這些文體整體性強,富有音樂性和情感性,適合學生朗讀。低年段的學生設合直觀的感受事物,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盡量少分析,少解釋,要以學生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朗讀。這個學段可運用「圖文並茂」法,即看圖說話,由圖到文,指導朗讀。比如朗讀《家》中「泥土是種子的家」一句,伴隨著朗讀,老師要求孩子們配上自己的動作,有的孩子把將頭枕在雙手上,做成種子睡覺的樣子;有的孩子將雙手從胸前向上逐漸展開,做種子發芽狀,這是兒童的朗讀,也是他們自己獨到的理解和體會。
2.中高年級
這一學段的學生,語文水平已經有所提高,掌握的詞彙量也在增多。默讀、瀏覽等閱讀方式占據了一定的分量,但是朗讀仍然很重要,但教學時,教師應充分考慮文體特點,正確處理朗讀與默讀之間的關系。
中高年級,記敘文和說明文多了起來。相對來說,記敘文大都描寫細膩,感情豐富,較為適合安排朗讀任務,尤其是對一些優美語句、有豐富內涵的語句,需要重點讀、反復讀。比如《她是我的朋友》第五自然段「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這一段要把阮恆的矛盾心裡讀出來,反復練習、反復琢磨。利用對關鍵句的反復朗讀作為理解課文思想感情的突破口。短短一句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讀出了自己的感悟,使得原本單調的朗讀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四、分析文體特點,合理運用朗讀技巧。
S版小學語文書共有12本,其中包括記事類文章、童話、寓言、說明文、詩歌等體裁。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文體類型,指導學生採用不同的朗讀技巧。經思考與整理,我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概分為四大類,以便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朗讀。
1.童話和寓言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這兩類文章主要出現在低中年級的課本上,大多是通過故事告訴學生一個道理。童話和寓言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很鮮明,每一篇文章至少有兩個人物形象,多是擬人化的小動物形象。處於這個年段的小學生,很善於模仿小動物說話的口吻,並且展開自己的合理想像,能夠分辨美與丑、善與惡。因此,教師在基本指導的基礎上,可以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重視學生個性的張揚。
2.說明文
說明文在小學階段並不多見,我想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知識,體會語言的客觀性,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說明類文章的閱讀興趣。這類文章需要培養學生快速搜集信息的能力,而非體會感悟文章的語言,所以這類文章的可讀性不強。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第21課《恐龍》這一課便是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和特點。這類文章語言朴實,基本沒有什麼波瀾,語氣也沒什麼太大的起伏變化。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於用平行語勢,注意停連以及節奏的控制就可以了。
3.寫景類文章
記景類文章節奏比較舒緩,語言文字優美、波瀾起伏,是比較適合朗讀的文章類型。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自然景物的文章,如《荷花》、《索溪峪的「野」》、《富饒的西沙群島》等等,都用優美的文字描繪出秀麗的自然風光。教學時,教師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用聲音再現畫面,讓學生進入意境,感受自然的美。
4.詩歌
小學語文教材中,詩歌是最適合學生朗讀的。不論是現代詩、童謠還是古詩,都富有音樂性和情感性。,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選擇恰當的語勢,把握好節奏,運用正確的朗讀技巧。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五言詩和七言詩。古詩文字簡略,讀起來琅琅上口,但學生初讀時並不一定能完全體會詩的意思。所以教師在教學這類古詩時,要講究古詩的韻律和節奏,特別要注意學生不能個性地朗讀古詩。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字問題,然後正確讀出這首詩,先不強調分音節,在理解古詩的意思後,再劃分音節,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還有一類是現代詩或者兒童詩。這類詩短小精悍,學生能讀懂字面的意思,教師在鼓勵學生個性朗讀的同時,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所學詩歌的情感基調,引導學生朗讀時一定要深刻體會詩歌中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注意重音、停連、節奏等。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中一種傳統而有效的教學方法,但要注意不同文體的朗讀會帶來不同的感受。朗讀凝聚著語文教學的精華,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在新課程改革的如今,朗讀教學也同樣引起了人們足夠的重視。
完成項目的可行性
研究工作進度和預期研究成果
經費預算
⑥ 求小學語文文體活動方案~·~
《小學文體活動計劃》
一、目的意義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規范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體育健康知識與技能,學習科學的鍛煉方法,增強體質,錘煉意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積極創新課間體育活動形式和方法,與學校文藝活動相結合,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素養,發現培養優秀的體育、藝術人才,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二、指導思想
以《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蘇州市深化素質教育,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三項規定》和《崑山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八項規定》的精神為指導,積極創造條件,開設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體育、藝術和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三、實施原則
1、教育性、科學性、趣味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要堅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規律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寓學於樂,寓煉於樂。
2、全面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要豐富多彩,能滿足不同特長、不同興趣、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的全面提高,並形成在普及與提高的基礎上良性發展的局面。
3、堅持自主自願與積極引導相結合原則。在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文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引導是必要的,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權和自主活動權,在組織活動時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討論、組織、操作、交流和評價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4、堅持校內校外相結合原則。應以校內教育為主陣地,充分發揮校外教育的獨特功能,促進校內校外教育的有機結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努力創建良好的課外教育環境。
5、堅持安全第一原則。在課外文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範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為由不積極開展活動的傾向。
四、實施范圍:朝陽小學全體學生
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07—2008學年,規范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形式及管理,加強學校文藝、體育傳統建設,進一步健全籃球、冬季三項活動、廣播體操和地方活動等體育項目管理制度。
主要項目有:
體育:冬季三項、籃球、田徑隊、廣播體操
藝術:音樂(舞蹈、合唱、鼓號)、美術(書法和繪畫)
第二階段:2008—2009學年,在第一階段試點的基礎上,推廣先進經驗和作法,形成活動管理模式,確定學校的文體特色項目並建立學生課外文體組織體系。
第三階段:2009—2010學年,將前階段的模式繼續完善,保證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組織體系得到進一步健全,並擴大規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學生經常參加文體活動總數達到85%。
五、工作內容
1、進一步規范學生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對學生每天一小時和假日活動的文體活動加強領導,統籌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計劃、定內容、定時間、定場所、定指導教師。
2、推廣校內班級間文體競賽活動。結合本校文藝、體育傳統項目在課余時間組織開展班級之間的球類、歌詠、書畫等比賽。
3、積極在學生中推廣普及「二操」(眼保健操、學生廣播體操)。
4、加強文藝、體育傳統項目的建設。建立健全籃球、田徑隊等運動項目,注重體育傳統項目的建設,以促進民族文體活動的發展。
5、結合地方特點,發展特色項目。
六、時間安排
周一至周四下午3:30—4:20
七、活動形式
活動形式分為集體活動、分組活動。
集體活動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級的集中鍛煉。其特點是規模大、人數多、地點集中,活動時間、內容便於統一安排,能夠做到統一領導,督促檢查,相互促進。
分組活動是指以班級、興趣小組等為單位活動。分組活動規模小、人數少,地點可以分散,方式靈活,便於組織和區別不同情況,並能發揮文體骨乾的作用。
八、朝陽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何惠興
副組長:舒建鳳 王雪琴
成員:周劍亮 張 英 王美平 盛蘊紅 高 莉
九、朝陽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實施指導教師
體育類活動:
廣播體操——王美平 籃球——張英
冬季三項——周劍亮、王美平 田徑隊——周劍亮
藝術類活動:
舞蹈——盛蘊紅 合唱——徐小芳
繪畫——高莉
十、保障機制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學校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的領導和管理。學校成立校長為組長的學生課外文體活動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同時充分認識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重要性,把開展這項活動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活躍學生課餘生活、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⑦ 最近有什麼小學語文比賽項目
1、情抄境中,一些難以控制的因素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干擾正常教學。
2、情境教學不利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會使學生更加樂於接受圖畫、表演的內容,不利於語文基本能力的提高。
3、情境教學比較費時,課前、課中都需要花時間去准備設計情境,甚至需要學生進行表演,需要一些道具等等。
當然,情境教學之所以被提倡,還是有很多優點的,這里不舉例了。
⑧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課題結項報告書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許多教學研究者都在不斷進行課堂觀摩,在觀摩中捕捉學生學習靈感,激情,興趣火花之於何時,何情,何景下閃現。然後進行科學研究,推廣。他們也細心發現課堂教學中微有不足之處,將這一教學片段進行剖析,重新構設新的教學設計。這一系列的教學研究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暫的課堂中,如何學得更多,學得更輕松,學得更快樂,有效地促進他們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實切的發展而進展的教學設計。也就是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它的實效性!對於小學語文課程來說,每一個階段的課程標准都是不同的,但是從低到高,肯定是層層遞進的,循序漸進。因此,想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熟悉課程目標,清晰教材目標,清楚單元目標是關鍵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就應該在課堂教學上狠下工夫。一 教師方面:根據學生,制定科學,適切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不僅是一個教師在教授這一課時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其實,它的設計,不是單純從教師,文本的角度出發的。更多的,應該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教師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教學風格合而成之。所以,教學目標要設立科學,適切。我們都知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差異性,而不同區域的學生的差異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繁華城市與普通城市的教育,城鎮教育與鄉村教育,由於地理差異,家庭環境,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已習得的知識,視野的開闊面,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等等都是間接影響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影響因素。去年,筆者聆聽了幾節上海市區的小學語文公開課。有作文指導課,閱讀教學課,語文教學展示課。聽完之後,我想到一個問題:是市區的教師在教學理論上掌握得比郊區教師多點,還是市區的孩子突出的表現成就了老師呢?這個真的很難說。我記得上海外國語學校有一個境外班,這個班大多是外國人的孩子在裡面學習中國課程。為了便於教學,教師給他們分別取了一個簡單,小朋友自己挑選的,容易記住的外國名字,有peter,Andy,Tom, Jone……上的是二年級的看圖寫話。課堂上,站著是中國的語文教師,坐著的是外國的學生,叫出的是外國的稱謂,說出的是標準的中國話,寫出的也是方方正正的中國字。課堂上,學生表現非常好,說得具體又生動。老師指導得也相當不錯。同是二年級的學生,如果把這堂看圖寫話拿到我的課堂上,某些說話訓練就不可能達到那種程度。這是一種必然的現象。所以,適度地降低教學要求,無論是對於我,還是我的孩子們都是有利無裨。太高的要求,學生達不到,教師有一種挫敗感,學生也有一種沮喪感,從而雙方都失去對教學的信心。而我們的教學,並不是為了打擊學生,也並不是為了拔苗助長,適當的拔高是希望學生能跳起來試一試。是為了幫助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抵達他們的「最近發展區」。所以,有效的課堂教學,適切的,科學的,合理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它會讓你的孩子真實的掌握了他們需要的,想要的知識。而做好這一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該全面考慮,合理篩選,科學設計!二 學生方面:有所側重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一堂有效的語文課,不僅要看優等生的收獲情況,更為重要的是那些學困生是否也有收獲。小學低段語文,注重深層理解還不是學生重點掌握的。因為,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解能力除了跟智力,學習有關外,還跟一個人思想的成熟有關。有些知識,任憑你怎麼講解,若他的思想在這一方面若沒有成熟,都收效甚微。譬如:人的情感。許多調查表明:那些少年天才雖然在學業上精湛過人,但他們的情感智商似乎十分低下。一個14歲的少年才子,坐在大學愛情課堂里,聽著老師講解著那位失戀之人是如何痛苦,如何悲傷,讓學生細細品位字里行間的情感時,對於他來說,這些僅僅是一些凄美的文字而已,他走不進作品當中,因為他從來沒有經歷過,甚至他還不知道什麼叫愛情,所以讓他去深刻體會愛情的滋味,他很苦惱。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關注學困生的學習進展,不是看他是否和好生最終一同站到起跑線的終點。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是同一條起跑線,怎麼會同時站到一塊呢?而是相對於以前他的未知領域,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有了新的進展。而教師應根據自己已有的了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他加快一點步伐,再快一點,再快一點,縮小與優等生的差距為目標。如果一節課一味地關注學困生,對於教學開展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它會讓你的教學計劃滯留,讓你的課堂變得沉悶,讓你的心情受挫,對於那些優等生,雖然他們也會有所收獲,但是你忽略了他們表現的情感,淡卻了他們的學習激情。長此以往,那些平時敢於舉手,想要發表自己想法的人就會習慣於安靜聆聽。我想這樣的教學也不是我們教育者所期待的。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呢?1)不同的教學任務,對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課堂訓練與檢測,選擇互動的學生應有所側重。如: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字詞的掌握是重點,因此,字詞的訓練盡多地照顧學困生,多給他鍛煉,展示的機會,讓他有種成功感,喜悅感,讓他保持對語文課堂強烈的學習興趣。而那些好學生,字詞對於他們來說,已不是他們十分想要挑戰的項目;而對於朗讀方面,應體現一個層次性,先讓讀得不夠好的同學讀,老師適時點撥,讓他有所進步後,再請好同學展示讀,這樣一來,不僅讓差的有了進步,又給好生搭建了一個自如展現的平台。也使整堂課有了不斷進步的過程;而對於那些教學難點,則需要集體的智慧結晶。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探究與討論的興趣。往往在這個時候,學困生,可能會不知所措,毫無頭緒。如果老師不給他們創設一個思維過度的階梯,他們會有畏懼,煩躁,乏味之感。害怕和老師互動,擔憂自己被老師抽中,煩躁自己很迷惘。這些情緒在課堂上都是消極的,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所以在處理教學難點的時候,想要關注那些差生,討論交流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讓他們在小組里,學會傾聽,其實,傾聽也是一種學習。至少可以讓他們有了一絲頭緒。會明白一點。而且在小組討論交流中,也讓他學會了與人合作。經過討論之後的交流,好學生理解的更深更透,而那些學困生也會得到進步。這就是一種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2)教學的整體有效進程還要顧全大局。在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現象:有些老師為了能讓學困生能在課堂中有鍛煉的機會,所以無論什麼問題都要挑挑他們回答,可結果是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有的差生答非所問,老師啟而不發。折騰了半天,答案還是未見雛形。可是下課時間已經到了。一節課就在教師啟發與等待中消磨殆盡。可以說,這不是有效課。所以,要想在一節課,讓教學設計順利地進展下去,顧全大局的意識一定要有,我們的課堂不是個別人的課堂,而是所有學生的課堂,這節課,該要完成的內容還是要完成,個別學困生遇到障礙沒關系,我們要換一種方法讓他們知道問題的答案。三 課堂方面: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切忌課堂結構的單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