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周活動方案

小學語文周活動方案

發布時間:2021-01-11 01:57:03

①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實施方案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為深化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真正實施「高效課堂」,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關於在全市小學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文件為指導,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積極探索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真正實施「高效課堂」,從而切實提高教學准備、教學過程、訓練檢測、課後輔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二、實施內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學准備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高效的教學准備環節,否則,談不上有效的課堂教學,更談不上高效的課堂教學。
教學准備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的處理、方法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學方案的形成等。 (1)備內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範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內,吃透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同時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例子,不唯教材,力圖出乎其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與課本對話,引導學生感悟文本的內在意蘊。要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提煉出簡練而有效的教學主線,層層推進。 (2)備學生
教師在課前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根據「學情」有的放矢地進行備課。 (3)備訓練
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下發訓練教材,教師必須先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要做到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當堂訓練、快速反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具體策略:
抓實集體備課。首先做到「四到位」:時間到位,地點到位,內容到位,備課主講人到位。其次完善集體備課常規:一人主備、教研組內討論、集體修改,真正將集備制度落到實處。 2.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課堂是教師實現「高效課堂」活動的主陣地,也是關鍵環節。學生的成長依賴的是每一堂課的積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務之急。 (1)提高教學內容的高效性。
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發展的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確立重點,優化選擇。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教學,應切實保證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學活動的高效性。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安排。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准備,周密布置,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高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3)提高教學方法的高效性。
優化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要依據特定教學目標的實現來選擇特定的教學方法。要從教學內容出發,揚長避短地選用各種方法。要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致力於把外在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內在的學習需求,把啟發思想貫穿於教學方法選用的整個過程,不能脫離學生原有基礎,堅持教學方法選用的求實思想,充分反映學生主體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學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和諧、激情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要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的教學互動,尋求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多層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師生間的互動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熱鬧,而應追求實實在在的質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學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體和學科教學整合是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多媒體和教具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要用在該用之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要堅決杜絕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裝點門面、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做法,講求使用效益。
(6)提高問題設計的高效性。
要圍繞教學重點,設計富有啟發性、探究性的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提問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當然,高效課堂教學環節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除以上六條外,教師的專業素養問題、高效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問題、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問題、重難點的突破問題、教師的主體地位發揮與學生主導地位的實現問題、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教師的示範作用與課堂教學細節問題等等,都值得去認真研究。 具體策略:
(1)創新教研課。本學期一人至少一節優質課,以「高效課堂」為主題,拉開過程,展示成果,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2)落實教學反思。本學期要求老師將進行「高效課堂研究」的案例與反思寫在教師筆記上,每學期10篇。 3.提高訓練檢測的高效性。
在強化課內當堂訓練、提高反饋矯正實效性的同時,要注重課後作業訓練的高效性。既要切實杜絕布置大量的重復性作業的現象,防止學生淹沒在題海之中,也不能讓學生只是簡單的抄寫,進行書本知識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學情,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讓學生在作業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科學安排學生的練習時間,做到適時、適量、適度。高效訓練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練教師必先做、有練必選、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堅持做到精選精練,把握難度,刪除繁、難、偏、舊的題目,提高訓練效度;必須做到,及時批改,精批細改;講評之前必須先做統計歸納,切實提高講評的針對性。 具體策略:
抓實「教學六認真」(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認真開展課外輔導活動、認真考核、認真教研)的查評工作,將教導處抽查和組內自查結合起來,搞好學生作業負擔調研。 4.提高課後輔導的高效性。
課後輔導要突出一個「勤」字,堅持「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實現培優補差的落實到位。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教輔結合的思想,不斷強化教學輔導。在注重學生知識輔導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心理輔導,補「差」先補「心」,消除心理障礙,矯正不良習慣,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具體策略:
重視培優補差工作,在校內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針對學困生的薄弱點,加強輔導,促其不斷進步。 挖掘苗子,培養尖子,以好帶差。
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 5.提高教學評價的高效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適度、多元地評價學生,鼓勵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評價既要注重過程又要注重結果。 具體策略:
學校在管理過程中,要實施高效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制度,充分體現發展性。充分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導向作用。
教研室建立各學科全面調研和重點學科調研相結合的常規調研製度,真正切實、全面地評價學生,評價老師。
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對教師本人的評價,如通過聽課、考評、問卷或學生家長參與評價等多元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實施建議
1、各年級組和教師根據本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有效教學專題研究,廣泛學習,統一思想,加深對實施高效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2、教導處、教研組及時制訂與高效教學相適應的各項管理制度,重點是常規管理制度和評價激勵制度,高效運行,確保有效教學順利推進。
3、加強教學常規考核的力度。堅持月檢查考核制度,嚴格考核,與獎勵掛鉤,認真向教師反饋考核情況,促進整改提高。
4、備課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高效課堂」的實施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工作思路及活動方案,進一步優化高效課堂教學管理的的水準。

② 尋一份有關小學課的活動方案(單一主題教師指導)

《雪地里的小畫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北師大)語文一年級上冊第十六單元《冬天》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本課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詩歌。作者以生動活潑的兒童語言,講述了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據新課程標准、本教材的特點和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一、依據新課程標准,確立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進一步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
知識目標:
識字15個,學習多音「哪」,寫字7個,學習筆畫「橫折彎」,學習感嘆句、比喻句,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容是識字、寫字和理解課文;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學習感嘆句和比喻句是本課教學的又一教學難點。
二、確立教學方案,落實教學目標
(一)教學環節設計:
本課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兒童趣味,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加上學習本課時,正是下雪的季節,我們可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幫助我們的教學。為此,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1、課前觀察,激發興趣
在學習本課之前,教師充分利用一切下雪的機會,引導學生觀察,下雪後,小鳥、小狗、小貓、小鴨等動物的腳印。並組織學生,把觀察到的情況說一說,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2、談話導入
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
同學們,你們見過下雪嗎?說一說下雪的情景。
下雪後,許多小動物來到雪地上玩,說一說它們的腳印是什麼樣的?
因為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已經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觀察,所以,學生會興致勃勃的說出許多動物的腳印,很自然的進入新課的學習。
3、學生自讀,感知課文
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下,藉助拼音自讀課文。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有一位詩人看到了下雪的美麗景象,非常高興,就寫下了一首詩,你們想不想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麼?請藉助拼音,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己解決。比如:用拼音、問同桌、聽讀、查生字表、查認字表、猜一猜等)
通過自讀課文,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初步認識字形,使識字與感知課文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
4、魔術激趣,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都較為枯燥,學生普遍不感興趣,但是,識字寫字又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怎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率的完成教學任務呢?為此,我結合本單元《語文天地》中的「學寫字」和「字形小魔術」來幫助學生識字寫字,效果不錯。
5、課文練習相結合,學習感嘆句、比喻句
學習感嘆句、比喻句是本課的又一教學難點,在學習感嘆句時,課結合《語文天地》中的「照樣子說一說」進行教學;教學比喻句時,則結合《語文天地》中的「觀察雪景,或者收集報紙雜志上的雪景圖片,說一說」進行教學。
6、發散教學,突出重點
針對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在教學第三句和第四句後,可啟發學生:你還見過哪些小動物的腳印?它們像什麼?青蛙為什麼在洞里睡著啦?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動物?發散學生思維,把學生引發到大自然中去認識更多的事物。並且把認識事物與理解課文結合起來。

③ 求小學語文文體活動方案~·~

《小學文體活動計劃》
一、目的意義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規范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體育健康知識與技能,學習科學的鍛煉方法,增強體質,錘煉意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積極創新課間體育活動形式和方法,與學校文藝活動相結合,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素養,發現培養優秀的體育、藝術人才,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二、指導思想

以《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蘇州市深化素質教育,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三項規定》和《崑山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八項規定》的精神為指導,積極創造條件,開設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體育、藝術和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三、實施原則

1、教育性、科學性、趣味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要堅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規律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寓學於樂,寓煉於樂。

2、全面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要豐富多彩,能滿足不同特長、不同興趣、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的全面提高,並形成在普及與提高的基礎上良性發展的局面。

3、堅持自主自願與積極引導相結合原則。在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文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引導是必要的,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權和自主活動權,在組織活動時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討論、組織、操作、交流和評價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4、堅持校內校外相結合原則。應以校內教育為主陣地,充分發揮校外教育的獨特功能,促進校內校外教育的有機結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努力創建良好的課外教育環境。

5、堅持安全第一原則。在課外文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範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為由不積極開展活動的傾向。

四、實施范圍:朝陽小學全體學生

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07—2008學年,規范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形式及管理,加強學校文藝、體育傳統建設,進一步健全籃球、冬季三項活動、廣播體操和地方活動等體育項目管理制度。

主要項目有:

體育:冬季三項、籃球、田徑隊、廣播體操

藝術:音樂(舞蹈、合唱、鼓號)、美術(書法和繪畫)

第二階段:2008—2009學年,在第一階段試點的基礎上,推廣先進經驗和作法,形成活動管理模式,確定學校的文體特色項目並建立學生課外文體組織體系。

第三階段:2009—2010學年,將前階段的模式繼續完善,保證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組織體系得到進一步健全,並擴大規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學生經常參加文體活動總數達到85%。

五、工作內容

1、進一步規范學生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對學生每天一小時和假日活動的文體活動加強領導,統籌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計劃、定內容、定時間、定場所、定指導教師。

2、推廣校內班級間文體競賽活動。結合本校文藝、體育傳統項目在課余時間組織開展班級之間的球類、歌詠、書畫等比賽。

3、積極在學生中推廣普及「二操」(眼保健操、學生廣播體操)。

4、加強文藝、體育傳統項目的建設。建立健全籃球、田徑隊等運動項目,注重體育傳統項目的建設,以促進民族文體活動的發展。

5、結合地方特點,發展特色項目。

六、時間安排

周一至周四下午3:30—4:20

七、活動形式

活動形式分為集體活動、分組活動。

集體活動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級的集中鍛煉。其特點是規模大、人數多、地點集中,活動時間、內容便於統一安排,能夠做到統一領導,督促檢查,相互促進。

分組活動是指以班級、興趣小組等為單位活動。分組活動規模小、人數少,地點可以分散,方式靈活,便於組織和區別不同情況,並能發揮文體骨乾的作用。

八、朝陽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何惠興

副組長:舒建鳳 王雪琴

成員:周劍亮 張 英 王美平 盛蘊紅 高 莉

九、朝陽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實施指導教師

體育類活動:

廣播體操——王美平 籃球——張英

冬季三項——周劍亮、王美平 田徑隊——周劍亮

藝術類活動:

舞蹈——盛蘊紅 合唱——徐小芳

繪畫——高莉

十、保障機制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學校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的領導和管理。學校成立校長為組長的學生課外文體活動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同時充分認識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重要性,把開展這項活動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活躍學生課餘生活、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④ 開展小學語文興趣活動具體方案,故事會,書法比賽,等...

開展構建「有效課堂」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縣教委、進修校進一步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我校的教育教研圍繞這一主題,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入手,努力探索「有效性課堂教學」元素構成及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和學生主動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製定學校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有效性課堂教學」元素構成及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和學生主動發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原則:
1、實踐性:本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原則,將研究貫穿於教學始終,堅持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領悟,在領悟中升華。
2、全員性:所有任課教師是實踐的主體,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教研。
3、互動性:通過互相聽課、評課營造平等研討的平台,構建互動的研究方式,在思維碰撞中形成共識。
4、反思性:採取教學隨筆、課後反思等形式,讓教師反思課堂教學行為,引導教師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反思、總結,對教育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共享。
三、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的開展,讓「規范課堂」成為需要,讓「反思課堂」成為習慣,讓「有效課堂」成為素養。
2、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活動形式
數學學科:
以「理論學習,教學設計,集體備課,講課評課,反思研討」為基本形式。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准》,把握好學段教學目標和各學段四大知識領域的具體教學目標。對每一個課時教案,能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目標。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優勢,利用教研組的集體備課、學科網站和其他的網路資源,設計好每一個課時教案,充分預設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在教學中做好預設與生成的處理。要正確把握好情境創設、合作探索、自主練習三大板塊的聯系和時間的分配。對創設的情境要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盡量縮短情境創設的時間。在合作探索環節,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接受學習」和「自主探究」的關系。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操作的要求,把握好「放」與「收」的時間,決不能因為探索時間過長而影響自主練習的時間。要加強練習的設計,體現練習的層次性和思考性。新授課每課時自主練習的時間要盡量控制在10分鍾左右,使學生每節課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並做到堂堂清。
2、加強「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何謂高效課堂?可用七個字加以衡量:真、實、新、活、情、特、效。①真:真實、真誠、真為。真實即教師要尊重事實、講究實際;真誠即用「心」去上課,用真誠感染自己的學生;真為即教師要真正的關注學生,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②實:教學目標實、教學內容實、方法手段實、學習指導實。③新:觀念新、設計新、評價新。④活:問題提出活以激起學生興趣和思考;學生活動活以使學生主動參與且積極探究;教師調控活以使課堂動靜結合,活而不亂。⑤情:教學激情,教師教學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師對教材的體悟要深刻;人情即教師要有親合力。⑥特:鮮明的教學特長及特色。⑦效:教學效果及效率要高。實現高效課堂,在理解了七要素的內涵後,還應把握「三講」「三不講」原則。三講:易錯、易漏的知識講;重難點講;有擴展性內容的知識講。三不講:學生會的知識不講;通過自學能學會的知識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知識不講
小學數學四課型課堂教學常用模式如下:
新授課: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建立數學模型——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練習課:創設情境(導入)——分層練習(基本練習、提高練習、綜合練習、發展練習、應用練習)——矯正評價,總結歸納。
復習課: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憶梳理,形成網路——練習矯正,形成技能——課堂總結,突出重點。
講評課:概述測試成績——錯因探究——自我矯正——反饋練習,拓展鞏固——講評小結。教學模式的主要任務是形成一種學習環境,以最適宜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但是沒有一種模式是為完成所有類型的學習或者是為適用於所有學習風格而設計的。當前,教學模式正從單一性向多樣性發展;從以「教」為主向重「學」的方向發展;從經驗歸納型向理論演繹型發展。作為一個優秀教師,不能只會運用一種教學模式,而應該靈活運用多種多樣教學模式,才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學科:
結合其他學校先進的經驗,根據相關理論以及《語文課程標准》,現在很多前沿學校提出了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不同課型的教學模式:

講讀課:預習——質疑——討論——點拔——拓展

自讀課:引導——自學——練習——小結

文言文:讀——譯——論——背——練

綜合學習課:導讀——導編——導演——導評

一種成功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它應該具有以下特徵:
1、完整性
任何教學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教學理念、主題、目標、程序、策略、內容和評價等基本因素組成,本身具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結構和一系列的運作程序,體現出理論上的自洽性和過程上的連續性。
2、操作性
教學模式是一種簡化了的教學思想和理論,它通過某種便於理解的教學結構和易於操作
的教學程序,把某些抽象的、純粹的理論用比較具體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出來,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教學行為框架,使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能夠理解、把握和運用教學理論。
3、穩定性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形成的教學結構和活動序列的結合體,它通過概括教學經驗,去粗存精,抽取出重要的教學要素組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學活動的普遍性規律,因此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
4、靈活性
雖然教學模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一成不變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隨著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現有教學條件和師生水平的不同,我們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此外,教學模式是一定社會的產物,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教學模式也不斷的吐故納新,只有這樣教學模式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一種教學模式的提出,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由於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的復雜多變,教學模式又不能機械套搬。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教育觀: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完善,以此作為我們構建有效課堂的行動准則。
五:具體措施:
(一)成立機構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為組員的領導小組。
(二)加強學習
1、學習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論。
2、撰寫《有效課堂構建之我見》論文,交流學習。
3、充分利用我校市級、縣級骨幹教師的榜樣帶頭作用,對其他教師進行指導和培訓。
(三)組織實施
按照「集體備課」 「課堂示範」 「評議反思」 「修改完善」 「課堂檢驗」的路子組織實施,構建「有效課堂」。(不同學課,不同類型的課如何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有待探索)
組織過程中應注意:1、成立各科合作小組,確定示範教師,人人上優質課,展開聽評課活動。2、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突出「有效」。3、領導小組督促檢查,將有效課堂和教學常規的落實結合起來,確保活動扎實有效地進行。

六、實施步驟
(一)、組織發動,學習討論。
(二)、試驗探索,初步實施。
(三)、全面推廣、總結提升。
3.注意事項:
(1)理清三個層次:品悟-欣賞-評價
品悟理解: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的核心,也是從語言文字中獲得意義的過程。對課文的理解是有層次的,有對本義、引伸義、深層含義的理解,也有對「不言之意」的領會,這些都和學生的經驗、知識、思維能力相關。對意義的把握是由淺入深的,教師要根據年級不同引導學生以「讀」代「悟」,以「悟」代「解」,逐步實現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切不可硬性分析,以「講」代「悟」。
欣賞朗讀: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中優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蘊、豐富的情感以及用詞造句的色彩、語言節奏的強弱、情調和風格特色等進行欣賞朗讀,使學生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凈化。
評價積累:學生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選材、結構、表達手法進行評價模仿,這是閱讀教學實現讀寫結合的重要環節。
(2)抓住重點句段。
「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如:在文章結構中起關鍵作用的詞語,表現文章中心的語句,突出文中人物性格、品質的段落,描寫和表現手法上的精彩處,學生讀書後最困惑的地方,引發研究學習的知識點,新出現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內容,如文章中第一次出現的詞語、句式、描寫手法等。
(3)重視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學生和作者平等的對話,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由於每個學生的生活積淀、文化底蘊、審美情趣千差萬別,閱讀中的理解、感悟、思考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因為學生常常根據語文的特點,運用直覺、頓悟、感悟等來感知課文,使得培養語感具有不尋常的意義。因此,重視個性化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是這一環節的必要內容。
⑷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針對不同風格的課文,採用合適的方法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情境中體會、感悟,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環節:回歸整體,深化提高
1.學習目標:整體回讀全文,化零為整,融會貫通。
2.操作要領:遵循由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規律。
不管是以自然段或者意義段為單位進行閱讀反饋,還是以關鍵詞或重點句貫穿閱讀反饋全程,從讀通階段的「整體」過渡到讀懂階段的「部分」,是符合閱讀教學規律的,但最後還應回到整體,通過完整地誦讀,將讀懂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融會貫通,進一步「入境悟情」,增強閱讀效果。
3.注意事項:根據課文內容及教學重點靈活選擇讀書方式——分自然段讀、指名讀、配樂讀、分角色讀……
第五環節:適當拓展,學用結合
1.學習目標:鞏固基礎知識,拓展閱讀空間,提升應用能力。
2.操作要領:進行背誦、寫字、詞句積累、運用等方面的訓練,適當進行拓展延伸,提高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
⑴通過誦讀——豐富學生記憶
誦讀記憶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一要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感受課文的文質兼美,體悟情的自然流動,在一遍遍誦讀中提升語感,豐富語言;二要重視背誦的指導,可看板書背、看圖背、表演背、比賽背、情境背等等。
另外,除課文中要求背誦的以外,教師可酌情推薦,能激發學生真實情感的、有利於學生寫作的句段也可要求熟讀成誦,鼓勵學有餘力的孩子多背多記。
⑵通過摘抄——練就學生慧眼
就一篇課文來說,所學到的詞語、接觸到的句式、經典段落很多,教師自己先要有一雙慧眼,把目光放在發掘課文中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沒有的或者不常出現的句式上,尋找出課文語言和學生語言的差異之處,來確定本課的積累目標。
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積累的基本方法。例如,拿到一篇文章,應先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圈圈點點,勾畫出自己認為比較有價值的詞句和段落,並把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行簡要的批註,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讀書時自覺摘抄的習慣。指導學生摘抄的過程,就是讓學生練就一雙慧眼沙裡淘金的過程,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能有效地積累語言,並養成隨手摘抄的好習慣。
但要注意的是,由於低年級孩子書寫技能差、速度慢,因此對摘抄的要求不能高,量也要盡力控制。
⑶通過講、演——使學生內化課文語言
低年級有很多故事情節強的課文,對於這一類文章可採用講故事、演故事等方式積累語言。這種形式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提高語言和思維能力。在教學中,講、演的過程就是學生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過程。
⑷通過遷移——使學生運用書面語言
通過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過遷移性的運用練習,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逐步實現內化,從而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如用新學的詞語造句、仿寫富有感染力的句子、仿寫能激發聯想和想像的段落、為情節跳躍處補白等。
3.注意事項:
(1)字、詞、句、段的積累和應用要根據教材的不同來處理,不必面面俱到。以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宜,不增加負擔。
(2)課文內容的拓展延伸,要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有些問題讓學生走出課堂,自己去尋找答案。
模式所描述的只是課堂教學的大致流程,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對其進行調整和整合,合理的安排在課時內容中。教學應該有一定的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創造性的去應用模式。

⑤ 求小學語文文體活動方案~·~

《小學文體活動計劃》 一、目的意義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規范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體育健康知識與技能,學習科學的鍛煉方法,增強體質,錘煉意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積極創新課間體育活動形式和方法,與學校文藝活動相結合,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素養,發現培養優秀的體育、藝術人才,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二、指導思想 以《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蘇州市深化素質教育,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三項規定》和《崑山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八項規定》的精神為指導,積極創造條件,開設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體育、藝術和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三、實施原則1、教育性、科學性、趣味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要堅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規律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寓學於樂,寓煉於樂。2、全面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要豐富多彩,能滿足不同特長、不同興趣、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的全面提高,並形成在普及與提高的基礎上良性發展的局面。3、堅持自主自願與積極引導相結合原則。在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文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引導是必要的,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權和自主活動權,在組織活動時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討論、組織、操作、交流和評價的良好環境和氛圍。4、堅持校內校外相結合原則。應以校內教育為主陣地,充分發揮校外教育的獨特功能,促進校內校外教育的有機結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努力創建良好的課外教育環境。5、堅持安全第一原則。在課外文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範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為由不積極開展活動的傾向。四、實施范圍:朝陽小學全體學生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07—2008學年,規范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形式及管理,加強學校文藝、體育傳統建設,進一步健全籃球、冬季三項活動、廣播體操和地方活動等體育項目管理制度。 主要項目有: 體育:冬季三項、籃球、田徑隊、廣播體操 藝術:音樂(舞蹈、合唱、鼓號)、美術(書法和繪畫) 第二階段:2008—2009學年,在第一階段試點的基礎上,推廣先進經驗和作法,形成活動管理模式,確定學校的文體特色項目並建立學生課外文體組織體系。 第三階段:2009—2010學年,將前階段的模式繼續完善,保證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組織體系得到進一步健全,並擴大規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學生經常參加文體活動總數達到85%。 五、工作內容 1、進一步規范學生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對學生每天一小時和假日活動的文體活動加強領導,統籌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計劃、定內容、定時間、定場所、定指導教師。 2、推廣校內班級間文體競賽活動。結合本校文藝、體育傳統項目在課余時間組織開展班級之間的球類、歌詠、書畫等比賽。 3、積極在學生中推廣普及「二操」(眼保健操、學生廣播體操)。 4、加強文藝、體育傳統項目的建設。建立健全籃球、田徑隊等運動項目,注重體育傳統項目的建設,以促進民族文體活動的發展。 5、結合地方特點,發展特色項目。 六、時間安排周一至周四下午3:30—4:20 七、活動形式活動形式分為集體活動、分組活動。集體活動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級的集中鍛煉。其特點是規模大、人數多、地點集中,活動時間、內容便於統一安排,能夠做到統一領導,督促檢查,相互促進。分組活動是指以班級、興趣小組等為單位活動。分組活動規模小、人數少,地點可以分散,方式靈活,便於組織和區別不同情況,並能發揮文體骨乾的作用。八、朝陽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實施領導小組組長:何惠興副組長:舒建鳳 王雪琴 成員:周劍亮 張 英 王美平 盛蘊紅 高 莉 九、朝陽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實施指導教師體育類活動:廣播體操——王美平 籃球——張英冬季三項——周劍亮、王美平 田徑隊——周劍亮藝術類活動:舞蹈——盛蘊紅 合唱——徐小芳繪畫——高莉十、保障機制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學校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的領導和管理。學校成立校長為組長的學生課外文體活動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同時充分認識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重要性,把開展這項活動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活躍學生課餘生活、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考醫網 http://www.kaoyii.com為您解答。

⑥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文閱讀教學教研活動方案

一、活動設計的背景
本學期,通過調研發現,當前我校語文閱讀教學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高耗低效的現象,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問題:
1、支解文本:表現在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是以逐段分析講解為主,支解教學內容,阻礙了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悟。
2、以講帶讀: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問題瑣碎,迂迴反復,閱讀質量低下,講解的時間擠佔了學生讀書與動筆的時間。
3、缺乏實效:討論主題隨意設定,缺乏討論價值,討論過多過濫;討論的組織追求形式上的熱鬧,缺乏討論實效;討論的評價以教師為中心,與教師一致則正確,反之則錯誤。
基於這種現狀,在教學研究部門提出「有效閱讀」專題研究的引領下,我校高年級語文教研組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這樣一個小專題,在高年級段開展本小專題的研究。在實踐中來找尋語文閱讀教學中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
二、研究的內容
1、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研究
2. 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3. 教師調控課堂有效性研究
4、教學反思的有效性研究
三、研究的課例
語文S版教材第九冊語文第四單元《十年後的禮物》
語文S版教材第十一冊課文《我的第一首詩》
四、研究的過程與方法途徑:
(一)成立研究小組,開展理論學習
為保證本次教研活動的目標能落到實處,特成立研究活動小組:
組長:梁學軍
成員:陳惠芹(市級骨幹) 路風菊 馬俊虎 馮小琴 余秀芹(市級骨幹)岳寶勝 丁海峰
執教教師:余秀芹 馬俊虎
梁學軍負責活動方案的制定和整個活動的組織以及最終的總結,其他教師參與研討,撰寫反思,提煉研究經驗。理論學習採用集中於自學相結合的原則,主要學習語文課程標准(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標准、閱讀教學的建議)、觀看名師的錄像課和教師合作方面的理論。
(二)以校各種研訓活動為載體,落實專題研究。包括圍繞專題進行教學設計,進行教學診斷及教學反思及開展敘事研究。
(三)圍繞教學設計----行動研究-------問題反思的方式開展活動
1、參研教師獨立進行教學設計(9月10—9月12日)
參研教師首先做出《我的第一首詩》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各環節是如何實現有效性的要做出明確的注釋,並註明設計意圖。
效果預設:《我的第一首詩》這篇課文故事簡單,但含義深刻。文中的對話簡潔明快,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心理活動描寫也很生動。學習這篇課文,要指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體會作者怎樣逐漸認識到「如何對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認識到這兩種評價「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我的風帆」。從而進一步感悟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深深的愛。
各位教師的教學設計尤其在朗讀的指導、內容方面會因對教材的理解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設計方案,這是本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2、教學設計交流(9月16日)
要求全體老師暢所欲言,把自己所設計的案例的構思、想法在會議上進行交流、討論,重點要突出在:一是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指導學生朗讀;二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課堂中如何操作。兩位授課教師根據大家的設計理念和意圖,選擇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設計方案進行整合,然後對自己的設計進行修改並定稿。
效果預設:這個過程相當於集體備課的過程,目的是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來,實現教學設計的最優化。但是由於參與教師的理解角度不同,要把六個人的意見完全同意起來有點不符合現實,所以最後推薦馬俊虎老師本著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既要在解決關鍵問題上體現大家的智慧,又要在授課中發揚出自己的特色,再次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准備上研討課。
3.課堂觀察。(9月23日)
由馬俊虎老師在六三班上《我的第一首詩》,要求聽課老師做好課堂觀察記錄,觀察教師在課堂上對教材的把握和處理,如何體現提高學生朗讀活動的有效性,並寫好評課記錄。聽課中關注的焦點:一是教師是如何理解和處理的;二是關注教師在課堂上是如何有效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三是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是如何評價的。
效果預設:授課教師基本能體現教學設計中的意圖,但不可能像設計中體現得那麼理想,同時也可能會產生一些新問題:承擔記錄的教師能否將各自的記錄按要求記錄全面,為後面研討提供真實的的依據;授課教師在執行設計方案的過程中會因為長期的教學習慣而不能很好的貫徹設計意圖,從而會出現預設和執行相矛盾的新問題等等。
4.課例研討
聽課後,組織教師們討論案例,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討論案例是一種互動的研究,是一個共同參與、共同構建的過程。鼓勵參與者主動通過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斷提出新的設想、新的思路。在研討中可以就大家共同關注的環節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所在。這一環節大家重點研討授課教師在解決朗讀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方面取得了那些突破,還存在哪些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因該如何進一步改進。
效果預設:這是第一輪研究的最後一個環節,大家討論的越是激烈,越有利於下一步的研究。通過這一輪研究預計要在解決前面發現的問題上有一些突破:如教師如何通過精講來節省教師在課堂上佔用的時間,把更多的時間教給學生去朗讀;怎樣豐富評價的語言和方式,可以通過眼神、動作等手段來評價,提倡讓學生相互評價。
5.再設計再觀察再研討
經過以上議論研究,將大家的智慧集合起來,由馬俊虎老師對所授的《我的第一首詩》一課進行反思,之後與大家共同設計《十年後的禮物》一課,這次備課余秀琴老師主備,其他教師參與到兩位教師的設計中,設計好後按原來的程序進行第二輪觀摩研討。這一輪力爭在上一輪的基礎上取得更全面的突破。
(三)總結提升階段(10月21日——11月5日)
所有參與研究的教師對整個教研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反思、總結,將自己在本次教研活動中的收獲、看到的不足以及對本次教研活動的意見和建議以文本的形式寫下來,然後再教研會上進行交流。尤其是在活動中大家在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方面的認識,要進行全面細致的總結,最後通過研討得到初步的結論(在研討過程中如果出現分歧,可以通過回放錄像課的形式,進行再探討。在大方向與課程標准一致的情況下,允許求同存異)。
(四)嘗試推廣驗證階段(11月5日以後)
將大家總結出的結論在各自的課堂上嘗試應用,驗證結論的科學性、有效性,對不正確的結論及時進行修改。並在實施中將一些新產生的有效的方法及時補充在原來的總結中。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周活動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