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幾種方式
實驗演示導入法是指教師採用直觀演示法導入新課,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了材料,能引起學生尋求探索方法的興趣的一種導入方法。
❷ 如何讓快樂走進小學語文課堂論文
隨著新課標的強力推進,對於在新課標、新形勢下如何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人們眾說紛紜。而「自主、合作、快樂、高效」的課堂教學理念適應了新課標的要求,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是改革傳統教學、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智、情商並進的法寶。下面就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例,談一談對這種教學理念的理解和實踐中的一些經驗。
在「自主、合作、快樂、高效」的教學理念中,自主是最重要的基礎,合作是最有效的手段,而快樂是最大的亮點,高效是最終極的目的。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如何合理調控使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達到快樂—這個實施教學的最佳的切入點,從而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是實施這種教學理念的重中之重。
一、快樂地自主學習
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精神之一就倡導學習方式的改變,即一改變過去學生「教而獲知」轉變為「學而獲知」。現代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的態度和程度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在動力才是產生有效學習的關鍵。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以「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為我學而快樂」精神為指引,著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啟發學生智慧,關注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正如我國學者龐國維所說:自主學習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而保證保證學生自主學習高效、持續進行的內動力正應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方方面面體驗到快樂。學生體驗到快樂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佳時機,也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最佳切入點。
在實際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調動學生的自主快樂學習並使他們體驗到快樂。
1、創設教學情境,讓課堂充滿童真童趣。
創設一個童話般的情境,課堂上讓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帶領孩子們學文識字,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在給孩子們上第一節識字課時,我就帶著剪貼好的小熊、小兔子、小蜜蜂等的笑臉走進課室,告訴小朋友:在一座美麗的森林裡住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它們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很愛學習,很想跟我們交朋友,和大家一起學習。瞧,他們現在派來了小熊、兔子、小蜜蜂……大家快跟他們打個招呼,以後他們就帶領大家學習課文和生字啦……
每節課,我都輪流帶這些小動物的笑臉走進課室,讓這些可愛的小動物貫穿整個識字課堂,讓它們帶領、激勵孩子們讀書識字。例如在導入新課時,我創設這樣的情景進行引導:「今天,小熊將帶領我們一起學習古詩《登鸛雀樓》,小鹿姐姐說,誰學得認真,積極,進步大,跟課文里的生字寶寶玩得熟悉,她就送她一顆小星星……」在間休時則創設情景引導:「看大家學生字學的這么認真,小白兔姐姐現在要請大家聽聽音樂,欣賞他們的動物朋友的照片……」學生學生字注意力不集中時,我又通過語言創設情境:「小公雞提醒第二組的小朋友,加油啊,你們都是學習專心的好孩子!」激勵、引導時也通過學生喜歡的情境:「真棒啊!小鹿姐姐真感動,這么多這么難記的生字,小朋友們這么快就記住了它們的名字。她真想知道大家是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難字的呀,誰願意告訴小鹿姐姐呢?」 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在這些小動物的帶領下,學生們在課堂上讀讀說說,唱唱跳跳,始終踴躍參與學習活動,學得不亦樂乎。
2、激發興趣,誘發良好學習動機。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能激發和引導人們從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種事物的底蘊,直接促進其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學大師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於最活躍狀態,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有效地誘發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教與學就能得到了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說開發高效的語文課堂,激發興趣對語文教學而言、對學生的學習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策略,能達到語文教與學的雙贏效果。
二、快樂地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現代社會中,不會合作的人是無法生存的。交流與合作是現代人必備的能力。合作學習能滿足個體與他人交往的需要,在這種交往中學生不僅會看到自己在小組合作中的力量,又能感受人與人之間達成的融合、溝通的快樂。
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學生合作學習活動
1、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創建合作學習環境。
首先把全班按學習表現平均劃分為5個學習小組,然後再在每個小組中根據學習表現用結對子的方式建立互助學習小組,結對子時做到一名好一點的學生與一名或兩名較差的學生相結合。劃分好後,徵求所有同學的意見,爭取建立和諧的互助關系,為以後愉快合作,共同進步打好基礎。
2、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大力開展幫教活動,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在合作學習中組長要發揮好作用,組織好、調控好本組的學習活動,把每個學習任務首先自己要學會弄懂,然後教會其他同學,帶頭回答、提出問題,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自主合作學習活動;學生要相互幫助,提倡學生相互提問、相互檢查,並且在學習成績的評定上也以結對子兩人的平均成績來定,哪一個同學出了問題,兩個人教要承擔責任,再加上一段時間的訓練,現在我所教的學生教者願教、學者願學,互幫互教已蔚然成風。在這種一對一的幫教活動中,學習好的同學以教會了其他同學為榮,以小組順利通過測試點取得好成績為樂;學習差一點的同學因學會了知識而感到欣慰,因合作過關而感到快樂。
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導入
提高教學質量復的方法頗多,制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件、情況的具體措施來完善常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❹ 淺談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課堂導入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導入的意義
對於語文課堂教學而言,有效回導入是關鍵中的關鍵,發答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導入階段,教師應採取相關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願意學習,樂於學習,主動學習,如此一來,課堂教學質量自然得到明顯提升。
二、導入原則
一是求准,突出針對性,即找准教學目標,並將其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二是求簡,突出概括性,即導入要短小精悍,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三是求精,突出科學性,即論證有憑有據;四是求新,突出創新性,即推陳出新,避免千篇一律。
三、導入策略
1.懸念導入法
2.故事導入法
3.音樂導入法
4.多媒體導入法
❺ 小學語文課前導入研究的內容有哪些
課前的導語設計內容要充實,要緊扣課文,還要益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能高效地接受知識,從而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素質。但小學語文的新課導入同其他教學環節不同,只是教學的橋梁。對它的安排,應全盤考慮,不能佔用過多的時間,以免喧賓奪主。 1、導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的角度進行綜合考慮。我們應發揮自身的睿智,有意識地創造與開發,創設行之有效的導入語,關注課前導入的細節,把這些細節生成教學活動的亮點,使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多樣,我們的新課導入應該各具特點。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著重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著重於渲染「情感」,幫助學生由表及裡領會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可以著重於身邊事,平常事,理性地喚起生活經驗,去認識事物、去感知事物,提高寫作表達能力。如《家鄉的橋》,在學生的記憶里,家鄉只有極普通的水泥橋,由「橋」導入,激起學生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出家鄉各種橋的名稱、特點等,進而體會作者的濃濃思鄉之情。 2、導入的內容安排應與新課的教材內容有內在的邏輯聯系,使之成為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上課導入的好,不僅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還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這一點已在教學實踐中被驗證。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前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如果把全世界各國的國土合起來,這樣就變得更大了。而地球還有沒有什麼地方的面積比陸地面積更大呢?學生回答後,教師揭示課題《海底世界》。並緊扣課題提出疑點:海底到底有多大呢?海底裡面的世界又怎樣的呢?抓住課文重點造成懸念,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激起了學生急於從課文中尋找答案的迫切心情,提高學習興趣。 3、新課導入的設計,除了要根據學生情況、教師自身業務水平、教學內容、還要根據學校的設備、媒體的功能等因素作整體考慮,進行有效組合和調整。媒體的適當運用猶如「強心劑」,引起學生探新尋勝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慾望。如《智燒敵艦》一文,用投影儀出示阿基米德的圖象,「這樣一個人,就能燒掉敵人的戰艦?」讓學生在質疑中產生疑惑,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順勢導入新課。 幾種常用的導入方式 1、開門見山法 教師的開場白就直接點題,用准確精煉的語言,主動提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一個整體入微的感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課題直接或間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或點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學這類課文時,為了使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表現,教師就要抓住有利時機設計簡短、精彩的導語直接揭示學習的內容。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我們的祖國是美麗的。她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壯闊秀美的江河湖泊,還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祖國南方的桂林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風景聞名於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現在我們一同來領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教師言簡易賅,簡潔明快的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 2、激情渲染導入法 「激情」就是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俗話說:若要學生動心,教師先要動情。學習新課時,教師要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去。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的導入:1976年1月8日,為人民勞累一生的周總理去世了,他靜靜地躺在鮮花翠柏中,五星紅旗覆蓋著他的身軀。1月11日,周總理的遺體要送到八寶山火化。披著黑紗的靈車,緩緩地開過來了,那年冬天特別冷,寒風猛烈地吹著,但是首都幾十萬人湧上了街頭,默默地站在人行道兩旁,等待著,等待著靈車開來,他們要向敬愛的周總理告別。因為從今以後,我們再也看不到周總理慈祥的面容,再也聽不到總理那親切的聲音了。十里長街到處是白花,就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在低低地哭泣……同學們,這是32年前的事情,你們沒有經歷那讓人心碎的時候,但是《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會讓我們了解當年的情景……這段感人至深的導語,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3、懸問設置導入法 小學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學習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如課文《驚弓之鳥》的導入: 師:現在空中飛著一隻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辦法能把它打下來? 生:用箭射,用槍打…… 師:你們所用的方法都可以,可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更羸,卻是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聲把這只大雁射下來了,這究竟是什麼緣故呢?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看誰先把答案找到。 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義,有的甚至會把學生弄糊塗。 4、演示法導入 如何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這一節課的關鍵所在。無論是學習興趣還是學習動機都會對學習產生巨大的動力作用。因此,在每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來設計巧妙的導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產生強烈的求知的慾望。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說: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小動物的畫像,你們誰認識它?然後出示用水彩畫畫成的動畫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動的,可以摘掉。學生驚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師接著問:「誰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動物?」學生交流說到它吃蒼蠅、蚊子後,教師趁機說:「壁虎雖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蒼蠅、蚊子,是人類的朋友。你們看,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麼了?」學生驚奇地緝碃光度叱道癸權含護說:「哎呀,斷了!」教師馬上因勢利導:「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麼斷的,斷了以後又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學的《小壁虎借尾巴》講的就是這只小壁虎尾巴斷了以後的事。」學生便迫不及待地讀起課文來,並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5、前後知識聯系法 「前後知識聯系法」就是指在已學過的舊知識的基礎上導入新學知識,從已知的領域轉入未知的領域,這種方法的使用關鍵在教師,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找出新舊知識的銜接點,過渡要自然連貫,既起到調整學生思維方向,又為新課學習創設良好環境的作用;既讓學生感到新知識不陌生,又讓學生順利地掌握新知識。「溫故」只是手段,而「導入」才是目的。 如:第十冊《古詩三首》都是描寫春天美麗的景色,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內容,我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有關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詩歌。學生的思維馬上活躍起來,想起了《春曉》、《詠柳》等古詩,有的學生還一口氣把這幾首詩背誦了下來。我因勢利導,表揚好的,鼓勵差的,向學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學生充滿活力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6、音樂感染法 播放一首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歌曲,喚起學生的想像,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記得從前一位教師教《草原》這篇課文時,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第一段歌詞:「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白鳥齊飛翔。」接著用抒發感情的格調描述了內蒙古遼闊的大草原美麗的景象:「那兒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氣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馬壯,繁花似錦,白鳥歌唱……現在就讓我們跟著老舍爺爺一起去風景如畫的內蒙古大草原瀏覽一番……」這樣的導入,使學生神往於內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喚起他們豐富的想像,從而對學習這篇文章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設計導入時要懂得「三宜三忌」。 1.宜簡潔明快,忌冗長拖沓 這里的簡約明快,不是簡單敷衍,而是指抓緊課堂時間,用短短幾分鍾引導學生很快進入新知探尋,不要再導入上花費大量時間,影響了新知識的教學。因而教師的導入時間一般不宜超過5分鍾。 2.宜靈活多變,忌千篇一律 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奇感,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境界中。在導入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靈活處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把學生引向新知識,使整堂課有血有肉,充滿活力,充滿創造。切忌千篇一律,平鋪直敘,否則只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對課堂失去興趣,對教師失去興趣,消磨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3.宜回歸本真,忌牽強附會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當教學中創設的情境生動有趣時,學生才會把課堂當成「樂園」,才會產生探究的慾望。然而情境創設過於追求生動有趣,就不免會嘩眾取寵,牽強附會。教師要用語文教學自身的魅力引領學生步入語文教學的神聖殿堂,由此而產生的興趣,才能持久不衰。
❻ 有沒有詳細整篇的關於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畢業論文
淺談如何引導學生提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
課堂提問是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增強師生間溝通和互動的一種有效途徑.所以,廣大教師都應該充分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並在課堂上採取科學有效的提問策略,使它的功能和價值充分地發揮出來.
一、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有效性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思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提問有重要作用.但運用不當,也會造成不良的效果,出現了許多問題:
視頻時長:24:34達照法師回答學生提問播放:8176次 評論:9431人
1.提問過於簡單.這會導致雖然讓學生思考但沒有思考價值.有些老師喜歡這樣問:「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等,這樣的提問毫無價值,只會讓學生的思維得不到訓練.
2.提問表達不明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們藉助它來交流思想感情,課堂中教師提問的語言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然而,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卻常常使用模稜兩可、含糊不清和諷刺等不恰當的語言,這些語言不僅不能科學准確地傳遞信息,使學生產生誤解,茫然不知所雲,而且還有失師德,無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融洽學習氛圍.
3.問題空泛、難度大.有些提出的問題空泛、難度大,沒有教學的針對性,讓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一開篇就問學生「課文寫的是什麼?」、「寫作特 是什麼?」,對學生只能啟而不發,因為他們對課文內容還沒有感性的全面的認識,怎麼會回答呢?
4.提問急於求成.有些提問過於急於求成,有些教師發問後,還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就立刻作答,這樣只會壓抑學生的思維訓練.甚至有些提問沒有創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問,「這篇課文寫了怎樣一件事?」、「文章中心是什麼?」長此以往,讓學生生厭.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
1.提有益於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發思維,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因此,課堂提問,問題涉及要講究發問方式,改變提問角度,使問題提得巧,發人深思,要力求新穎,講求新意,切忌問題平平淡淡,老調重彈.例如:在講《蘇州園林》時,教師導入新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問題:同學們,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蘇州美在園林,蘇州園林有什麼特點呢?它美在何處呢?請同學們默讀《蘇州園林》之後,回答老師的問題.」這樣的設疑導入,既創設了問題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 ,又使問題的指向性非常明確,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提有益於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發思維,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因此,課堂提問,問題涉及要講究發問方式,改變提問角度,使問題提得巧,發人深思,要力求新穎,講求新意,切忌問題平平淡淡,老調重彈.例如:在講《蘇州園林》時,教師導入新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問題:同學們,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蘇州美在園林,蘇州園林有什麼特點呢?它美在何處呢?請同學們默讀《蘇州園林》之後,回答老師的問題.」這樣的設疑導入,既創設了問題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 ,又使問題的指向性非常明確,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重視學生質疑,發展學生能力
現代的課堂提問已不僅僅是教師的特權,還是學生探求知識的有力手段.學生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都有著多種多樣的原因.良好的班級氛圍往往和教學教學效率有很大關系,而一個相對寬松的課堂氛圍會使學生更加愉快,更勇於提問不同見解,形成良好的提問觀.例如,在教學《走,我們去植樹》時,我開門見山地出示課文題目,直接提問:「看完這篇課文的題目,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嗎?」學生各抒己見.根據課文題目讓學生提問,接著教師可以完全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教學.這種方式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內在潛力,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提出問題、獲取新知的成就感.
4.教師要給出學生適時的評價
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予學生適時的評價.課堂提問的評價對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是為激勵學生能更好開展思考.學生回答之後,如果教師立刻給予正確評判,這樣就會誘發其他學生產生思維趨同的情況,也就自然失去了個性化的思索.在聽到學生給出錯誤的答案之後,教師如果給出錯誤答案,就會讓學生立刻產生一種挫敗感.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後,教師不僅要廣開言路,還要注意保護好廣大學生的積極性,要多採用鼓勵性評價,即便出現了批評也不要打擊學生別的自尊心.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教師還需要允許學生能有不同的見解,不能輕易就給出正確或者錯誤的結論,需要將學生出現的暫時性的錯誤,作為教學的重要資源.比如,在進行《一面》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分析描寫外貌的句子,然後再問:魯迅先生為何那麼瘦之後,學生在思考一段時間後,學生回答,是因為魯迅先生將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都放在工作上.從這里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是忘我工作.這時,教師給予鼓勵性評價:這名同學善於將課外學到的知識巧妙運用到課文的分析中,這種學習方法值得大家借鑒.這樣,學生在回答之後,從教師那裡及時掌握到了一些反饋性信息,這樣學生就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審視自我,有效改進語文學習方法,便於在今後的學習中,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參考文獻:
[1]蔡海燕.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問題及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04).
[2]何淑珍.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有效提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09).
[3]程曉樵,吳康寧,吳永軍等.教師課堂交往行為的對象差異研究[J].教育評論,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