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必修二里的詩三首里的那三個詩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專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屬居,憂傷以終老。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䜩,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歸園田居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2. 高一語文必修二文言文古詩有哪些重點句
字詞。
1、讀准下列加點的字。
輪廓(kuò) 翌(yì)日 孩稚(zhì) 虔誠(qián) 跌宕(dāng)
恬靜(tián) 禁錮(gù) 憧憬(chōng jǐng) 絢(xuàn)麗 豐饒(ráo)
如醉如痴(chī) 毋(wú)寧 瞥(piē)一眼 粗糙(cāo) 駭(hài)人
曙(shǔ)光 蓓(bèi)蕾 奢侈(shē chǐ) 祈禱(qí dǎo) 隱遁(dùn)
鏗鏘(kēng qiāng) 亘(gèn)古不變 坍圮(tān pǐ) 熨貼(yù tiē) 攫(jué)
捋(lǚ)著觸須 撅(juē) 步履(lǚ) 雋(juàn)永 時髦(máo)
昵(nì)稱 人寰(huán) 突兀(wù) 搖曳(yè) 昊天(hào)
倉猝(cù) 一幢(zhuàng) 凜冽(lǐn liè) 拯救(zhěng) 攫住(jué)
創痛(chuāng) 田鳧(fú) 椋鳥(liáng) 潺潺(chán)
2、正確書寫下列加點的字。
翌日 虔誠 恬靜 禁錮 憧憬 絢麗 毋寧 攫住 瞥一眼 坐落 亘古不變
坍圮 熨貼 捋著觸須 撅 步履 雋永 昵稱 人寰 餘暇 鏗鏘 緣分 蓓蕾
突兀 搖曳 倉猝 凜冽 拯救 田鳧 椋鳥 潺潺 昊天 奢侈 祈禱 曙光
3. 人教版語文必修一必修二最重要要背的古詩詞一共幾句急
20句
4. 人教版語文必修二有哪些古詩文共多少字
人教版語文必修二
(大約2300字)
第二單元
4《詩經》兩首
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採薇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家靡室,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飢載渴。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5離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盪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鬱邑余佗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7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歸園田居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第三單元
8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9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本文摘自《網路文庫》)
5. 高一語文必修一必修二必備的古詩詞,文言文有哪些,請詳細說明(作品名,內容)
高考語文教材文言文考點化復習:必修二
[教材篇目]——《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
考點知識鞏固
一、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1.寫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並解釋其義
《蘭亭集序》
(1)悟言一室之內 通「晤 」,面對面
《赤壁賦》
(2)舉酒屬客 通「囑」,飲酒
(3)馮虛御風 通「憑」,乘
《游褒禪山記》
(4)長樂王回深父 通「甫」,古代男子名字後加的美稱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
《蘭亭集序》
(1)列坐其次:旁邊
(2)足以極視聽之娛:樂趣
(3)信可樂也:實在
(4)向之所欣:以前,過去
《赤壁賦》
(5)凌萬頃之茫然:越過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駕
(7)山川相繆:繚、盤繞
(8)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享有
(9)苟非吾之所有:如果
(10)縱一葦之所如:任
(11)知不可乎驟得:屢次
(12)而卒莫消長也:到底
(13)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和「不」連用譯為「連……都……」
《游褒禪山記》
(14)褒禪山亦謂之華山:稱、叫
(15)其文漫滅:模糊、磨滅
(16)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持、拿
(17)有碑仆道:倒
(18)夫夷以近:平坦
3.解釋下列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
《蘭亭集序》
(1)是日也
古義:代詞,這。
今義:判斷詞。
(2)有感於斯文
古義:代詞,這次集會的詩文。
今義:常指「文化」「文人」。
《赤壁賦》
(3)七月既望
古義:農歷每月十五。
今義:希望,遠望。
(4)馮虛御風
古義:名詞,太空。
今義:空虛,虛假。
(5)縱一葦之所如
古義:動詞,往。
今義:表列舉,如同、適合。
(6)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義: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聖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徵。
今義:容顏漂亮的女子。
《游褒禪山記》
(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表分數,十分之一。
今義:數字。
(8)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古義:不平常。
今義:程度副詞,很、十分。
(9)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義:動詞+介詞,「至」意為「到達」;「於」,介詞,引出後面的處所。
今義:動詞,表示達到某種程度;介詞,表示另提一事。
4.解釋下列加點的多義詞
《蘭亭集序》
(1)引
引以為流觴曲水:引導
將軍夜引弓:拉
(2)一
一觴一詠:數量詞,一些
俯仰一世:數詞,一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動詞,把……看做一樣
(3)臨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動詞,面對、迎
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動詞,面對,引申為閱讀
居高臨下:動詞,從高處往低處看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副詞,將要
(4)致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思想情趣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不愛珍器重寶肥 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赤壁賦》
(5)危
正襟危坐而問客曰:端正
危言聳聽:嚇人
(6)屬
舉酒屬客:勸酒
序屬三秋:屬於、為
《游褒禪山記》
(7)觀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動詞,觀察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名詞,景觀,景象
(8)道
有碑仆道:名詞,道路
何可勝 道也:動詞,說
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方法
(9)文
獨其為文猶可識:名詞,文字
皆披發文身:動詞,刻花紋或文字
(10)名
莫能名者:動詞,識其本名
有仙則名:動詞,出名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動詞,命名
5.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並釋義
《蘭亭集序》
(1)群賢畢至:形容詞用作名詞,賢才。
(2)少長咸集:形容詞用作名詞,年輕的人、年長的人。
(3)映帶左右:名詞用作動詞,圍繞。
(4)一觴一詠:名詞用作動詞,飲酒。
(5)引以為流觴曲水: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流。
(6)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都作動詞用,「一」,把……看做一樣;「齊」,把……看做相等。
《赤壁賦》
(7)歌窈窕之章:名詞用作動詞,歌詠。
(8)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均為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9)下江陵:名詞用作動詞,攻佔。
(10)順流而東也:名詞作動詞,向東進發。
(11)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名詞用作動詞,打魚砍柴。
(12)侶魚蝦而友麋鹿:均為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
(13)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形容詞用作動詞,走到盡頭。
《游褒禪山記》
(14)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名詞用作動詞,築舍定居。
(15)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詞用作動詞,命名。
(16)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17)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形容詞用作動詞,弄錯,使……錯。
(18)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19)則其至又加少矣: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20)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二、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6.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1)於
①當其欣於所遇:介詞,對
②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介詞,在
③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介詞,被
④月出於東山之上:介詞,從
⑤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介詞,引出處所
(2)其
①獨其為文猶可識:代詞,它(石碑)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代詞,自己
③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代詞,那、那些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
⑤其孰能譏之乎:副詞,難道
(3)以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介詞,因為
②可以無悔矣:介詞,憑
③余與四人擁火以入:連詞,表修飾
④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連詞,表並列
⑤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連詞,來
(4)雖
①雖無絲竹管弦之盛:連詞,雖然
②雖一毫而莫取:連詞,即使
7.重點虛詞系列練
將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句子歸類。
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侶魚蝦而友麋鹿
③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④耳得之而為聲
⑤扣舷而歌之
⑥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
⑦窮山之高而止
⑧箕踞而遨(áo,遊逛)(《始得西山宴遊記》)
⑨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⑩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⑿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表示修飾關系的:③⑤⑧
B.表示承接關系的:④⑥⑦⑾
C.表示並列關系的:②⑿
D.表示轉折關系的:①⑨⑩
三、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之盛」,定語後置句
(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之大」「之盛」,定語後置句
(3)當其欣於所遇:「於所遇」,介賓短語後置句
(4)不能喻之於懷:「於懷」,介賓短語後置句
9.將下列句子按要求歸類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而又何羨乎
③月出於東山之上
④客有吹洞簫者
⑤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⑥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⑧而今安在哉
⑨寄蜉蝣於天地
⑩渺渺兮予懷
⑾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⑿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⒀然力足以至焉
⒁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⒂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1)判斷句:①⑤⑥⑦⑿
(2)賓語前置句:②⑧
(3)狀語後置句:③⑨⑾⒂
(4)定語後置句:④
(5)被動句:⑤
(6)主謂倒裝句:⑩(我的心裡想得很遠啊)
(7)省略句:⒀⒁【隨從(別人)而停止(不前)】
四、重要語句翻譯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蘭亭集序》
10.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解析 「相與」「諸」「因」為關鍵詞。
答案 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把自己的胸懷抱負,在室內面對面地暢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自由放縱地生活。
11.每覽昔人興感 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解析 「一契」「臨」「喻」為關鍵詞。
答案 每當我看到古人(對死生)發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未曾不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在心裡又不能清楚地說明。
《赤壁賦》
1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解析 關鍵在後半句的翻譯,除把「曾」譯出外,一定要譯出「以一瞬」的意思。
答案 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麼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13.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解析 前半句為判斷句,後半句中的「適」是關鍵詞。
答案 這是自然界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游褒禪山記》
14.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解析 瑰怪:珍貴奇特。非常之觀:不平凡的景象。
答案 但世上的奇妙雄偉、珍貴奇特、不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險阻僻遠的地方,因而又是人們很少到達那裡的地方。
15.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解析 所以:……的緣故,判斷句。慎取:謹慎地採取。
答案 這就是今天研究學問(或「治學」)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謹慎地選擇的緣故了。
五、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6.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蘭亭集序》)
17.白露橫江,水光 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桂棹兮 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赤壁賦》)
1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禪山記》)
考點對應訓練
【課內語段精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殊:不同
B.修短隨化 修短:長短,這里指壽命的長短
C.終期於盡 期:約定
D.雖趣舍萬殊 趣:趨向,取向
解析 期:至,及。
答案 C
2.下列虛詞的用法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悟言一室之內(助詞,的)
B.不能喻之於懷(介詞,在)
C.及其所之既倦(句中語氣詞)
D.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的原因)
解析 其:代詞,「他們」。
答案 C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古人雲:「死生亦大矣。」
(2)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答案 (1)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人生的大事。」
(2)我本來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完全一樣的說法是虛妄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看成相等的說法是妄造的。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子愀然 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來源:Zxxk.Com]
B.釃酒臨江 釃酒:把酒灑在江中
C.哀吾生之須臾 須臾:片刻,形容生命 之短
D.托遺響於悲風 遺響:餘音,指簫聲
解析 應為「斟酒」。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①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②師不必賢於弟子
B. ①知不可乎驟得
②悠悠乎與顥氣俱
C. ①挾飛仙以遨遊
②以為輪
D. ①渺滄海之一粟
②不知東方之既白
解析 A項介詞,表被動/介詞,比。B項均為詞尾助詞,……的樣子。C項連詞,而/介詞,把。D項結構助詞,的/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答案 B
6.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2)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
答案 (1)何況我和你在江中小洲上打魚砍柴,把魚蝦作為夥伴,把麋鹿當做朋友。
(2)哀嘆我們的生命如此短暫,羨慕長江無窮無盡。
【課外達標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游萬柳堂記
(清)劉大櫆
昔之人貴極富溢,則往往為館以自娛,窮極土木之工,而無所愛惜。既成,則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終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為之。夫賢公卿勤勞王事,固將不暇於此,而卑庸者類欲以此震耀其鄉里之愚。
臨朐相國馮公,其在廷時無可訾,亦無可稱。而有園在都城之東南隅。其廣三十畝,無雜樹,隨地勢之高下,盡植以柳,而榜其堂曰「萬柳之堂」。短牆之外,騎行者可望而見。其中徑曲而深,因其窪以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雲水蕭疏可愛。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師,則好游者咸為予言此地之勝。一至,猶稍有亭榭。再至,則向之飛梁架於水上者,今欹(qī,傾斜)卧於水中矣。三至,則凡其所植柳,斬焉無一株之存。
人世富貴之光榮,其與時升降,蓋略與此園等。然則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貴。彼身在富貴之中者,方殷憂之不暇,又何必朘(juān,剝削、搜刮)民之膏以為苑囿也哉!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窮極土木之工 工:精巧
B.其在廷時無可訾 訾:指責,非議
C.累其土以成山 累:堆積
D.好游者咸為予言此地之勝 勝:盡,完
解析 勝:勝景、美景,名詞。
答案 D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既成,則不得久居其中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B.①窮極土木之工
②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C.①其與時升降
②吾孰與徐公美
D.①其中徑曲而深
②其疾病而死
解析 B項助詞,的。A項①轉折連詞,卻;②假設連詞,那麼, 就。C項①介詞,隨著;②連詞,和、同。D項①連詞,表並列;②連詞,表因果。
答案 B
9.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萬柳之堂」是臨朐相國馮公為自娛而建,佔地廣,清一色植柳,亭榭池塘與假山,點綴其間,足見馮公建園用心之深。
B.文章以對比手法,寫臨朐相國馮公「萬柳之堂」的昔盛今衰,形象地揭示出 「人世富貴之光榮,其與時升降」的道理。
C.通過對「萬柳之堂」佔地之廣、植柳之多、亭榭池塘與假山之互襯,流露出對馮公繁忙公務之餘閑雅情趣的欣賞,贊揚馮公富貴而能賞山樂水的可貴品質。
D.文章敘議結合,由議論引出遊歷「萬柳之堂」一事,因「游」而「記」,「記」而生發感慨,婉諷富貴而淫樂者,勸誡士大夫不要羨慕富貴,富貴了更不要搜刮民膏建園自樂。
解析 「欣賞」「贊揚」有誤,是暗含諷喻。
答案 C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夫賢公卿勤勞王事,固將不暇於此,而卑庸者類欲以此震耀其鄉里之愚。
(2)臨朐相國馮公,其在廷時無可訾,亦無可稱。
(3)彼身在富貴之中者,方殷憂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為苑囿也哉!
答案 (1)那些賢能的公卿大夫忙於國家事務,根本沒有時間顧及這種事,只有庸俗貪卑的人,大都想用建造豪華別墅向家鄉那些無知的人誇耀,使他們感到震驚。
(2)康熙朝的宰相、臨朐人馮溥,他在朝任職時,所做過的事既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也沒有什麼可以稱贊的。
(3)那些已經置身在富貴之中的人,正應當深憂也來不及,又怎麼能搜刮百姓的脂膏來建造園林呢!
參考譯文:
過去的人富貴到了極點,就往往要建造別墅來供自己享樂,竭盡建築藝術的精巧,而不惜一切代價。等到建成,卻不能常常住在別墅中,只是偶然去一次而已,甚至有的終生都沒有去過。而能夠常住在裡面的人,卻又無力去建造別墅。那些賢能的公卿大夫忙於國家事務,根本沒有時間顧及這種事,只有庸俗貪卑的人,大都想用建造豪華別墅向家鄉那些無知的人誇耀,使他們感到震驚。
康熙朝的宰相、臨朐人馮溥,他在朝任職時,所做過的事既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也沒有什麼可以稱贊的。只是他有座別墅園林在城的東南角。園的面積有三十畝,園中沒有一棵雜樹,隨著地勢的高低,全部種的是柳樹,因而題寫園中的堂名為「萬柳之堂」。在矮牆的外面,騎馬經過的人可以望見。園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處,利用園中低窪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積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邊都長滿了蘆荻,雲彩和池水疏落映襯,可愛極了。
雍正初年,我剛到京師,喜歡遊玩的朋友都向我介紹萬柳堂的勝景。我第一次到萬柳堂,還多少有些亭台水閣。第二次到那裡,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橋,現已斜卧在水中了。第三次去,凡是園中所種的柳樹,都像斬過一樣,沒有一棵留存了。
人世間富貴的榮耀,它總是隨著時間有升有降,大概也和這個萬柳堂一樣。那麼士大夫如果能夠自己有所領悟的話,就應該不再羨慕富貴這樣的身外之物了。那些已經置身在富貴之中的人,正應當深憂也來不及,又怎麼能搜刮百姓的脂膏來建造園林呢!
課本素材活用
1.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蘭亭集序》)
適用話題 自然、環境、環保、人與自然的和諧
精彩運用 人在面對眼前優美風景時,斟滿一杯酒,「流觴曲水」,那份悠然和沉醉,是令無數文人雅士追慕的個性釋放,沉醉於酒中方能使人忘卻世俗之累,掙脫人生羈絆。很容易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感悟有限的人生,從中領悟永恆的哲理,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柳宗元在生之絕境時移情於山,「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古代文人多在逆境中因自然萬物欣欣向榮而喜,使精神超脫外物的羈絆,而在天地間獲得永生!
2.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蘭亭集序》)
適用話題 死亡、生命、人生
精彩運用 人總是要面對死亡的,任何生命都無法抗拒時間的無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強大而不可抗拒,因而個體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誰都無法迴避對死亡的思考。林語堂說:「能見到死亡的人也能見到人類喜劇的意識,於是他很迅速地變成詩人了。」王羲之是這樣的詩人。他深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忘生死,輕成敗,是基於對生命本質和人生真諦的感悟。 因而他們對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從從容容中書寫出生命價值的箴言。
3.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蘭亭集序》)
適用話題 自由、個性
精彩運用 生活中,我們可以對所愛的事物寄託情懷,不受約束,自由揮灑青春,譜寫人生,「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
4.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赤壁賦》)
適用話題 自然、永恆、變與不變
精彩運用 流水像這樣不斷地流淌,而並沒有流去;時圓時缺的月亮像那樣不斷地圓缺卻終於沒有增減。從認識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又何必羨慕江水、明月、天地呢?這啟示我們從多角度看問題而非把問題絕對化,即便我們身處逆境中也應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 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我們要勇於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戰勝和克服它們。
5.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禪山記》)
適用話題 盡吾志,永無悔
精彩運用 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三個「不能至」表達了三層意思,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志」「物」「力」。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6. 高一語文必修二【語文版】教材需要背的文言文和古詩有哪些
《詩經》里的一些名句。《離騷》里德一些名句。詩三首包括〔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內,歸園田居一〕《蘭亭容集序》《赤壁賦蘇子愀然——最後》《游褒禪山記第2第3段》《蜀道難》
這是必修3的。柳永的《望海潮》《雨霖鈴》大綱雖不要求背誦,可是我們老師要求我們背誦了。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辛棄疾的《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李清照《醉花陰》《聲聲慢》《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既罷歸國———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我就要高2了,希望能幫助你。
7. 《高一語文必修二》中的文言文和古詩有哪些
古詩有:
1.《沁園春·長沙》
現代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2.《蒹葭》
先秦 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3.《飲酒·其五》
魏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文言文有:
1.《離騷》
先秦 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掔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盪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姱節?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
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余之中情?
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依前聖以節中兮,喟憑心而歷茲。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敶詞:
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
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
後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長。
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
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鬱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駟玉虯以桀鷖兮,溘埃風余上征。
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紲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謇修以為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於窮石兮,朝濯發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游。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
雄鳩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索瓊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
曰:「兩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
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雲察余之善惡?
民好惡其不同兮,惟此黨人其獨異!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
蘇糞壤以充禕兮,謂申椒其不芳。
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
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並迎。
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湯、禹儼而求合兮,摯、咎繇而能調。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說操築於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
寧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恐鵜鴃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何瓊佩之偃蹇兮,眾薆然而蔽之。
惟此黨人之不諒兮,恐嫉妒而折之。
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豈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
委厥美以從俗兮,苟得列乎眾芳。
椒專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幃。
既干進而務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時俗之流從兮,又孰能無變化?
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惟茲佩之可貴兮,委厥美而歷茲。
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沬。
和調度以自娛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飾之方壯兮,周流觀乎上下。
靈氛既告余以吉占兮,歷吉日乎吾將行。
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侖兮,路修遠以周流。
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
朝發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
鳳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
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
路修遠以多艱兮,騰眾車使徑待。
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軑而並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節兮,神高馳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樂。
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
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亂曰:已矣哉!
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2.《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節選)
兩漢 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雲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綉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朝成綉夾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後,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願,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3.《燭之武退秦師》
先秦 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4.《荊軻刺秦王》
兩漢 劉向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樊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葯 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秦武陽 一作:秦舞陽)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wèi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 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葯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5.《鴻門宴》
兩漢 司馬遷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庄,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庄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6.《召公諫厲王弭謗》
先秦 佚名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雍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朦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8. 高一語文必修二文言文和古詩
★阿房宮賦(背誦全文)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六國論(背誦全文)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念奴嬌•赤壁懷古(背誦全文)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背誦全文)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必修二古詩詞和文言文都在這兒。
還有荷塘月色,我們老師讓背了,不知你們讓不讓(我是江蘇的)。我也給你搜出來了,你自己決定要不要看
荷塘月色
原文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 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 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 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 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 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 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 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瞌睡人的眼。 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
盪舟心許;
鷁首徐回,
兼傳羽杯;
欋將移而藻掛,
船欲動而萍開。
爾其纖腰束素,
遷延顧步;
夏始春余,
葉嫩花初,
恐沾裳而淺笑,
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英文
The last few days have found me very restless. This evening as I sat in the yard to enjoy the cool, it struck me how different the lotus pool I pass every day must look under a full moon. The moon was sailing higher and higher up the heavens, the sound of childish laughter had died away from the lane beyond our wall, and my wife was in the house patting Juner and humming a lullaby to him. I quietly slipped on a long gown, and walked out leaving the door on the latch.
A cinder - path winds along by the side of the pool. It is off the beaten track and few pass this way even by day, so at night it is still more quiet. Trees grow thick and bosky all around the pool, with willows and other trees I cannot name by the path. On nights when there is no moon the track is almost terrifyingly dark, but tonight it was quite clear, though the moonlight was pale.
Strolling alone down the path, hands behind my back, I felt as if the whole earth and sky were mine and I had stepped outside my usual self into another world. I like both excitement and stillness, under the full moon, I could think of whatever I pleased or of nothing at all, and that gave me a sense of freedom. All daytime ties could be disregarded. That was the advantage of solitude: I could savour to the full that expanse of fragrant lotus and the moonlight.
As far as eye could see, the pool with its winding margin was covered with trim leaves, which rose high out of the water like the flared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And starring these tiers of leaves were white lotus flowers, alluringly open or bashfully in bud, like glimmering pearls, stars in an azure sky, or beauties fresh from the bath. The breeze carried past gusts of fragrance, like the strains of a song faintly heard from a far-off tower. And leaves and blossoms trembled slightly, while in a flash the scent was carried away. As the closely serried leaves bent, a tide of opaque emerald could be glimpsed. That was the softly running water beneath, hidden from sight, its colour invisible, though the leaves looked more graceful than ever.
Moonlight cascaded like water over the lotus leaves and flowers, and a light blue mist floating up from the pool made them seem washed in milk or caught in a gauzy dream. Though the moon was full, a film of pale clouds in the sky would not allow its rays to shine through brightly; but I felt this was all to the good - though refreshing sleep is indispensable, short naps have a charm all their own. As the moon shone from behind them, the dense trees on the hills threw checkered shadows, dark forms loomed like devils, and the sparse, graceful shadows of willows seemed painted on the lotus leaves. The moonlight on the pool was not uniform, but light and shadow made up a harmonious rhythm like a beautiful tune played on a violin.
Far and near, high and low around the pool were trees, most of them willows. These trees had the pool entirely hemmed in, the only small clearings left being those by the path, apparently intended for the moon. All the trees were somber as dense smoke, but among them you could make out the luxuriant willows, while faintly above the tree-tops loomed distant hills - their general outline only. And between the trees appeared one or two street lamps, listless as the eyes of someone drowsy. The liveliest sounds at this hour were the cicadas chirruping o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croaking in the pool; but this animation was theirs alone, I had no part in it.
Then lotus-gathering flashed into my mind. This was an old custom south of the Yangtse, which apparently originated very early and was most popular in the period of the Six Kingdoms,* as we see from the songs of the time. The lotus were picked by girls in small boats, who sang haunting songs as they padded. They turned out in force, we may be sure, and there were spectators too, for that was a cheerful festival and a romantic one. We have a good account of it in a poem by Emperor Yuan of the Liang dynasty called Lotus Gatherers:
Deft boys and pretty girls
Reach an understanding while boating;
Their prows veer slowly,
But the winecups pass quickly;
Their oars are entangled,
As they cut through the ckweed,
And girls with slender waists
Turn to gaze behind them.
Now spring and summer meet,
Leaves are tender, flowers fresh;
With smiles they protect their silks,
Drawing in their skirts, afraid lest the boat upset.
There we have a picture of these merry excursions. This must have been a delightful event, and it is a great pity we cannot enjoy it today.
I also remember some lines from the poem West Islet:
When they gather lotus at Nantang in autumn
The lotus blooms are higher than their heads;
They stoop to pick lotus seeds,
Seeds as translucent as water.
If any girls were here now to pick the lotus, the flowers would reach above their heads too -- ah, rippling shadows alone are not enough! I was feeling quite homesick for the south, when I suddenly looked up to discover I had reached my own door. Pushing it softly open and tiptoeing in, I found all quiet inside, and my wife fast asl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