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四課課文全文
雨中去訪靈隱(西湖附近飛來峰畔的著名寺院),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道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都是綠的。飛來峰上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的發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的發藍,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覺得遍體生涼,心曠神怡。亭旁溪水錚琮;說是溪水,其實表達不出那奔流的氣勢;平平穩穩也是壁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飛濺,如飛珠滾玉一般,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
西湖勝景很多,各處有不同的好處,即便一個綠色,也各有不同。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溪十把澗綠得閑。不能一一去說。漫步蘇堤,兩邊都是湖水,遠水近煙,近水著了微雨,也泛起一層銀灰的顏色。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奇怪,一棵棵樹身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走近看時,原來是樹身上布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蔭蔭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有青苔,形狀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樹木,如雲霞,有的整片看來,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綠山水。這種綠苔,給我印象是堅忍不拔,不知當初蘇公(即蘇軾。他在杭州任職期間曾浚湖築堤)對他們印象怎樣。
在花港觀魚,看到了有一種綠。那是滿池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亭亭立於水上,或婉轉靠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地。綠色,本來是生命的顏色。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再加上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滾著,簡直好象滿池荷葉都要裙袂飛揚,翩翩起舞了。
從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遠山青中帶紫,如同凝住了一段雲霞,波平如靜,船兒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槳聲 乃,愈增加了一湖的幽靜。
對不起,我只找到節選
Ⅱ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第8冊《大廈的由來》告訴我們了什麼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所擁有成就的人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
Ⅲ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原文人教版
菜園小記
作者:吳伯蕭 文體:散文 作者簡介:吳伯蕭(—1982)原名熙成,筆名山屋、山蓀,是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和散文家。1906年3月13日生於山東省萊蕪市吳花園村,1982年8月10日病逝於北京。吳伯蕭從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資聰慧,十四歲便考入曲阜師范。1924年畢業後,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三代孫孔德成的英語教師。1925年,因不滿封建婚姻,婚後三天即離家出走,暑期考入北京師范大學英語系。1931年師大畢業,在青島大學(現為山東大學)當過三年多校長辦公室職員,之後在簡易濟南鄉村師范當過一年半教務主任兼國文教員。抗戰前,還在山東省教育廳擔任過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員、萊陽簡易師范學校校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滿懷報國之志,毅然放棄了優裕的生活,於1938年4月投奔革命聖地延安,先在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一大隊政治班學習四個月,後到晉東南前方工作,寫了《潞安風物》、《冰州行》、《響堂鋪》、《路羅鎮》等大量作品。1941年8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2年5月,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和整風運動,聆聽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思想境界有了很大提高。在延安期間,他先後擔任陝甘寧教育廳教育科長、文化協會秘書長、延安大學和華北大學教授,並發表了《戰斗的豐饒的南泥灣》、《一壇血》、《黑紅點》、《化裝》等大量反映當時抗戰軍民英勇斗爭的文章,後來這些文章由作家出版社收入在《煙塵集》中,於1955年出版。解放戰爭至建國後,吳伯蕭先後擔任了東北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東北師范大學副教務長兼文學院長;1949年7月,參加新中國第一次文代會,被選為中華全國文化工作者協會全國委員會理事,同時被任命為秘書長,後又連續擔任了東北教育學院副院長、人民出版社付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文聯委員、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務。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國參加「海涅學術會議」;1981年11月,年逾古稀的吳伯蕭又在英國進行訪問。 吳伯蕭同志一生鞠躬盡瘁,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更可貴的是他利用業余時間勤奮筆耕,以其精美的散文作品豐富了我國的文學寶庫。他自己曾說:「在文藝戰線上我只是一個民兵,寫作業余進行,不脫產。」事實正是如此,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餘,他撰寫了大量的充滿革命激情的散文,並翻譯過海涅的詩《波羅的海》,成為我國當代有突出成就和重大影響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書》、《黑紅點》、《北極星》、《忘年》、《吳伯蕭散文集》中。散文《南泥灣》、《一壇血》、《記一輛紡車》、《菜園小記》、《我沒見過長城》等,作為範文收入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其數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這些作品以其真摯深厚的情感,朴實動人的描繪,嚴謹縝密的結構,清麗洗煉的語言,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喜愛。正如他的戰友、文藝工作者張志民同志所說:「他的文章質朴、味厚,他把濃郁的感情揉進樸素的文字里,從不使用華麗的詞藻,從不多加一點可有可無的裝飾,那簡潔的語言,淡雅的敘述,象一位身穿土布衣褲、家做布鞋的村姑,她臉上沒有脂粉,但那種自然的美,那種天然的健康,比艷麗的濃妝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在幾十年革命征程中,吳伯蕭始終保持著黨的優良傳統,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對人民有著樸素深厚的感情。無論是當革命順利或受挫折時,還是個人愉快或苦惱時,都以黨的事業為重,樂觀向上,充滿信心。十年動亂期間,他被批鬥下放工廠,沒處交黨費,就自己作了一個紅布口袋,每月按時把黨費放在裡面,把向黨的匯報寫在小本子上。吳伯蕭人如其文,有著崇高的思想境界。他身居高位而不謀私利,在北京工作多年,一直住在一個大雜院里,經常和普通百姓一樣,上下班擠公共汽車,他秉性耿直,對人誠懇,從不計較個人恩怨。臨終時他對子女們說:「我死後不要給人民添任何麻煩,不通知親友,不舉行任何儀式,希望把骨灰撒在家鄉的泰山。」吳伯蕭同志作為一個有高尚情操、一身正氣的化名人,給我們留下了永恆的紀念。 寫作時間:1961年4月9日 內容: 種花好,種菜更好。花種得好,奼紫嫣紅,滿園芬芳,可以欣賞;菜種得好,嫩綠的莖葉,肥碩的塊根,多漿的果實,卻可以食用。俗話說:「瓜菜半年糧。」 我想起在延安藍家坪我們種的菜園來了。 說是菜園,其實是果園。那園里桃樹杏樹很多,還有海棠。每年春二三月,粉紅的桃杏花開罷,不久就開綠葉襯托的艷麗的海棠花,很熱鬧。果實成熟的時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聯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果園也是花園。那園里花的種類不少。木本的有薔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鳳仙,石竹,夜來香,江西臘,步步高,……草花不名貴,但是長得繁茂潑辣。甬路的兩邊,菜地的周圍,園里的角角落落,到處都是。草花里邊長得最繁茂最潑辣的是波斯菊,密密叢叢地長滿了向陽的山坡。這種花開得稠,有絳紫的,有銀白的,一層一層,散發著濃郁的異香;也開得時間長,能裝點整個秋天。這一點很像野生的千頭菊。這種花稱作「菊」,看來是有道理的。 說的菜園,是就園里的隙地開辟的。果樹是圍屏,草花是籬笆,中間是菜畦,共有三五處,面積大小不等,都是土壤肥沃,陽光充足,最適於種菜的地方。我們經營的那一處,三面是果樹,一面是山坡;地形長方,面積約二三分。那是在大種蔬菜的時期我們三個同志在業余時間為集體經營的。收成的蔬菜歸集體伙食,自己也有一份比較豐富的享用。 那幾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學習,戰斗的空隙里種蔬菜。 機關,學校,部隊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給。那個時候沒有提出種「十邊」,可是見縫插針,很自然地「十邊」都種了。窯洞的門前,平房的左右前後,河邊,路邊,甚至個別山頭新開的土地都種了菜、我們種的那塊菜地,在那園里是條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經有人侍弄過,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費太大的勞力(當然要費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澆澆水,出了九就能發出鮮綠肥嫩的韭芽。最難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個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亂石沉泥,石縫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石窠不大,但是積一窠水恰好可以澆完那塊菜地。積水用完,一頓飯的工夫又可以蓄滿。水滿的時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點像童話里的寶瓶,水用了還有,用了還有,不用就總是滿著。泉水清冽,不澆菜也可以澆果樹,或者用來洗頭,洗衣服。「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比滄浪之水還好。同樣種菜的別的同志,菜地附近沒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裡去挑,不像我們三個,從石窠通菜地掏一條窄窄淺淺的水溝,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澆了。大家都羨慕我們。我們也覺得沾了自然條件的光,彷彿幹活掂了輕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決心要把菜地種好,管好。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為了積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時候到大路上拾糞,那裡來往的牲口多,「只要動動手,肥源到處有」啊。我們請老農講課,大家跟著學了不少知識。《萬丈高樓從地起》的歌者,農民詩人孫萬福,就是有名的老師之一。記得那個時候他是六十多歲,精神矍鑠,聲音響亮,講話又親切又質朴,那老當益壯的風度,到現在我還留著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師,我們學種菜,種瓜,種煙。像種瓜要浸種、壓秧,種煙要打權、掐尖,很多實際學問我們都是邊做邊跟老師學的。有的學會烤煙,自己做挺講究的紙煙和雪茄;有的學會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醬能吃到冬天;有的學會蔬菜腌漬、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種菜是細致活兒,「種菜如綉花」;認真干起來也很累人,就勞動量說,「一畝園十畝田」。但是種菜是極有樂趣的事情。種菜的樂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時候,像蘇東坡在《菜羹賦》里所說的:「汲幽泉以揉濯,待露葉與瓊枝。 或者像他在《後妃菊賦》里所說的:「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西河南陽之壽。」種菜的整個過程,隨時都有樂趣。施肥,鬆土,整畦,下種,是花費勞動量最多的時候吧,那時蔬菜還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算種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給人很大的鼓舞。因為那希望是用成實的種子種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的,人勤地不懶,出一分勞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驗證不遠,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濕潤的菜畦吧,就從那裡會生長出又綠又嫩又茁壯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條播的行列整齊,撤播的萬頭攢動,點播的傲然不群,帶著笑,發著光,充滿了無限生機。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詩句吧,清新極了;老圃種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詩? 暮春,中午,踩著畦壠間苗或者鋤草中耕,煦暖的陽光照得人渾身舒暢。 新鮮的泥土氣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陣陣沁人心脾。一會兒站起來,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額頭的汗,看看苗間得稀稠,中耕得深淺,草鋤得是不是干凈,那時候人是會感到勞動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澆完了,三五個同志趁著皎潔的月光,坐在畦頭泉邊,吸吸煙;或者不吸煙,談談話;談生活,談社會和自然的改造,一邊人聲咯咯羅羅,一邊在談話間歇的時候聽菜畦里昆蟲的鳴聲;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發脈脈的香氣: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種真正的田園樂趣。 我們種的那塊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蔥、蒜,有白菜、蘿卜,還有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等等。衣諺說:「穀雨前後,栽瓜種豆。」「頭伏蘿卜二伏菜。」雖然按照時令季節,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但是除了冰雪嚴寒的冬天,一年裡春夏秋三季,菜園里總是經常有幾種蔬菜在竟肥爭綠的。特別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蘿卜紫的茄子,紅的辣椒,又紅又黃的西紅柿,真是五彩斑斕,耀眼爭光。 那年蔬菜豐收。韭菜割了三茬,最後吃了薹下韭(跟蓮下藕一樣,那是以老來嫩有名的),掐了韭花。春白菜以後種了秋白菜,細水蘿卜以後種了白蘿卜。園里連江兩臘、波斯菊都要開敗的時候,我們還收了最後一批西紅柿。天涼了,西紅柿吃起來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我們還把通紅通紅的辣椒穿成串曬幹了,掛在窯洞的窗戶旁邊,一直掛到過新年。 主要內容: 本文寫了勞動的美好。其實勞動是艱苦的,勞累的,不過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享受自己的成果時的確是愉快的,此時,回過頭來看勞動就會感到勞動是美好的。 寫作特色 1、即小見大的寫法。題為小記,寫的只是菜園,寫了種菜的感受和體會,卻放在了大生產運動的背景下,反映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偉大號召的巨大作用,表現了延安軍民熱愛勞動的崇高品質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 2、抒發了濃烈的思想感情。直接抒發的不多,作者善於把感情融會在記敘描寫之中。如菜園的環境描寫及種菜的各個環節的記敘和描寫都有無限喜愛的感情 4、 語言富有特色。 A准確生動,絢麗多彩。「花種得的好」——奼紫嫣紅;「莖葉」 ——嫩綠;「塊根」 ——肥碩;「果實」 ——多漿。十分准確 B、動詞疊字,生動形象,讀來十分親切。施施肥、培培土、澆澆水、抬抬手、吸吸煙、談談話 C、富有色彩美。青蘿卜、紫茄子、紅辣椒、紅黃西紅 D、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童話里的寶瓶」「新詩(擬人、比喻、排比、引用、反問「一首更新的詩」)」 E、使用家諺俗語。「瓜菜半年糧」「一畝園十畝田」具有生動性和表現力。
Ⅳ 學習了人教版第八冊語文實驗教材,我的收獲是……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八冊》,是根據教育部2000年3月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在原《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試用本)語文第八冊》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修訂後的教材,更加註重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培養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喜歡學語文,學會學語文,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了幫助教師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使用教材,現對本冊教材作如下說明。
一、教材內容及其編排
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精選課文,減少課文類型,將課文分為精讀和略讀兩大類。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看圖學文2篇,精讀課文15篇,略讀課文15篇。此次修訂,對課文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新。保留了原教材20篇課文,新選了12篇內容豐富、時代感強的課文,它們是:《西湖的「綠」》《尊嚴》《父親的菜園》《鳥情》《丑菊》《山雨》《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黃河魂》《桂花雨》《有趣的生物共棲現象》《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地球萬歲》,課文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在訓練項目上,既注意圍繞重點設計一個大體的序,又注意訓練的整合以及訓練重點的循環往復、螺旋上升。教材將課文分為8組,每組4篇課文,每組課文之前設「導讀」,之後設「積累?運用」。每篇精讀課文前面設「預習」,後面設「思考?練習」。略讀課文前面設「閱讀提示」。本冊設2個重點訓練項目,它們是《從內容中體會思想》《分清文章的主次》,
分別安排在第二組和第五組。
1、導讀。安排在每組課文之前。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簡要說明本組教材的組成、提示學習方法以及學習中要注意的問題,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和學之前對整組教材的內容、要求有一個總體的印象。
2、課例。包括預習(閱讀提示)、課文和思考?練習。
預習。從本冊開始,精讀課文之前安排「預習」,目的是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主要要求學生自學生字新詞,初讀課文了解大意,提出不懂的問題,收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等等。
課文。所選課文強調語言的典範性,思想性強,適於教學。每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系。
思考?練習。安排在每篇精讀課文之後。一般出3―4個題目。一些課文後安排了選做題,用「△」標明,供學生選做。增設選做題,體現了教材的彈性和課內外的結合。
閱讀提示。安排在略讀課文之前。閱讀提示從激趣入手,一般提一兩個要求,側重在理解內容、提示閱讀方法或引導學生從閱讀的文章擴展開去。
3、讀寫例話。安排在一組課文之後,是重點訓練項目的概括和歸納小結。調整後的訓練重點,減少了數量,簡化了頭緒。所設的訓練項目,努力體現試用修訂版大綱精神,體現中年級讀寫訓練要求。安排訓練項目的兩組,要圍繞訓練項目進行讀寫基本功的訓練。沒有安排訓練項目的各組,要注意綜合運用以前學到的讀寫基本功,使教學前後銜接,環環相扣。
4、積累?運用。安排在每組教材最後。每個積累?運用大致包括以下內容: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或實踐活動、習作共四項。第三、七組各安排了一次語文實踐活動。
將每組之後的「基礎訓練」改為「積累?運用」。首先,體現了指導思想的變化,由過去比較重視字、詞、句的單項訓練,轉為重視語言的積累和運用,重視在整合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積累語言和在語文實踐中綜合運用的能力。其次,是內容和形式的變化。「讀讀背背」側重引導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了解中華優秀文化;「閱讀」通過閱讀成語故事和其他短文,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蘊,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口語交際」旨在交流互動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習作」降低了要求,調整了內容,減少了命題作文,增加了想像作文和應用文的比重,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實用的習作能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研究性學習,以培養探究的意識和語文綜合能力。
在設計積累?運用時,還注意到閱讀短文與課文、習作之間的聯系,注意到積累?運用內部各項訓練之間的聯系。
由導讀到積累?運用,體現了由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由上一組教材到下一組教材,體現了循環往復、逐步提高的訓練過程。
本冊教材要求學會的字為180個,分別安排在看圖學文和精讀課文中。每課要求學會的字在課後田字格和書後生字表中標明。要求會認的字為75個(只要求認讀),在看圖學文和部分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後,用生字條標明。課文中的生字,包括二類字和多音字,均隨詞注音,生字表中的字注的是該字的本音。如,「麻煩」的「煩」,在課文中隨詞注f?n,在生字表中注本音fán。生字用圓括弧,多音字用方括弧標明。
導讀、思考?練習、讀寫例話、積累?運用,採取難字注音的辦法。上述內容出現的生字和課文中的其他生字不要求掌握,也不在統計之列。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教材編繪了多幅圖畫。這些圖畫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陶冶愛美的情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圖畫,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圖畫教材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本冊教材的學習目標
1、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了解革命戰爭的艱苦,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革命前輩的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從小樹立為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受到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等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
2、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學會180個生字,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並能正確書寫;會認75個生字,只要求讀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有一定的識字能力。
4、能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6、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把握課文內容。默讀有一定速度,讀後能提出問題,並討論解決。
7、能藉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復習、課外閱讀的習慣。整個學年課外閱讀不少於30萬字。
8、認真傾聽別人說話,了解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做到語句完整通順,說話有禮貌。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9、留心周圍事物,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像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和引號。
三、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分析
本冊設2個重點訓練項目,它們是「從內容中體會思想」、「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本冊教材的難點內容分析
本冊難點訓練項目是「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五、突破本冊教材重點難點的可行性教學策略
1、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閱讀一篇課文,不僅要理解詞句,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要透過內容,進一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這樣,就對課文有了較深的理解。那麼,如何從內容中體會思想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反復讀課文,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再認真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
2、如何教學生分清文章的主次
在小學中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分清文章的主次是訓練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是讀懂一篇文章的手段之一。通過分清主次,進而抓住主要內容推敲,才能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因此,如何教學生分清文章的主次在閱讀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明確以下三點:一、要使學生了解每篇文章的內容都有主有次,課文的主次是根據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決定的;二、要使學生懂得閱讀時分清主次,抓住重要內容認真閱讀,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三、讓學生在表達時分清主次,有助於突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如《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在教學生分清文章的主次時,首先應該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再引導學生了解圓明園是怎樣的一座園林?它是怎樣被毀滅的?這兩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自讀課文,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就是: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基於此,課文用較大的篇幅寫了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是為了突出作者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從而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這一思想。因此,這部分就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文章的主次就讓人一目瞭然了。
綜上所述,如何教學生分清文章的主次?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首先,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根據課文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分清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其次,抓住主要部分認真、深入地閱讀,仔細琢磨。因為這樣可以加深對文章所要表達思想的理解,也可以從中學到表達思想的方法;再次,要讓學生學以致用,把分清文章的主次運用到表達中去。如:習作和說話時,要根據所表達的意思確定哪些內容寫(說)得詳細些,哪些內容寫(說)得簡略些,以達到所寫(說)的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的目的。使人對你要表達的意思理解得明白、透徹。
六、本冊教材教學建議
精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精讀課文,題材、體裁多樣。充分考慮了與兒童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的聯系,具有較強的時代感。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和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主要憑借。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繼續重視字的教學。
識字始終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任務。要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要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自學生字,逐步具有自主識字的能力。要加強寫字的指導,要求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不斷提高寫字的技能,養成良好的習慣。識字教學應借鑒新世紀教材的經驗,作好與「津版」教材的銜接。「生字」指下面三類字:A教材沒有出現過,自己也不認識的。B學過的字,在新詞中換了讀音(實際上是形同而音義不同)的。C雖然學過,但自己仍然不認識,需要重新學習的字。在默讀中,很容易漏掉生字:自己認為認識的字,實際上不認識或不能正確讀音。教學時,要注意表揚那些能及時發現生字的同學,糾正那種以為「誰找不著生字,誰的語文水平就高」的片面認識。要養成發現生字及時查字典、注音後再默讀一下帶生字的句子的習慣。不要把生字攢到最後一塊兒查,那樣雖然省點事,可是不利於分散難點學習生字,不利於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也不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繼續加強詞句訓練。
詞句訓練也是整個小學階段的一個教學重點。在中年級訓練的基礎上,應提高要求。要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查工具書、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准確理解詞語,特別是那些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要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積累詞語,摘抄好詞佳句;重視詞句的運用,學習作者用詞造句的方法,加強與說、寫之間的聯系。
畫生詞也應當與默讀同時進行。要注意不能把詞畫斷,一時畫不準的,可以把原文反復讀幾遍;也可以暫時用鉛筆在旁邊標上問號,在精讀時確定;問老師同學也可以。詞語訓練還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注意詞語訓練的時機,要防止千篇一律地要求學生在課前大量地查字典,然後在課上對證的現象,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又不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一些名詞和難以理解的詞語,應引導學生在講讀課文前查字典,與課文關系不大的專門用語、術語,不必深究它們的意思,了解個大致輪廓就可以。教材中大量的詞語需要學生在讀中感悟,一些難理解的重點詞語在查字典的基礎上還需進一步聯繫上下文理解;有些涉及全文內容理解的詞語,還需在講讀後進一步全面地理解。二要注意理解詞語的方法要靈活,重點突出在讀中有所感悟,啟發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三要注意不要強求答案統一,對詞語的感悟應珍視學生個人的見解;有些詞語的意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不必非讓學生說出確切的解釋,可以引導學生用讀來表現自己的理解。
「理解詞語的意思」,就無須下完整准確的定義。「理解」的方法,主要是學過的幾種方法:A根據漢字表義的特點,去合成詞語中幾個漢字的意思。B從上千文中推知詞語大概意思。C從字面展開聯想和想像。D用近義詞替代,用反義詞從反面理解。E查字典或詞典。因為學生情況差異較大,畫出的詞語在數量上、內容上都會不同,教師不必強求統一,但是應當要求學生認真作筆記,
3、注意「思考?練習」的變化。
修訂後的「思考?練習」,去掉了原教材中一些繁瑣的理解課文內容和孤立進行詞句訓練的題目,強調了整合性、開放性和擴展性,把理解內容和訓練語言有機結合起來,培養整體把握和綜合運用的能力。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發表個人的感受和見解。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努力體現讓學生自主選擇,主動積累。加強了朗讀、背誦,而且增加了彈性,許多課文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背誦的部分。教學時,要注意把握好修訂後的「思考?練習」這些特點,充分利用「思考?練習」中的問題,啟發學生閱讀、思考和討論,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學到讀書、作文的方法。課後安排的選做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決定是否選做,教學時不要作統一要求。
4、繼續加強朗讀、默讀訓練。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讀課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安排比較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通過朗讀加深理解,並使朗讀能力不斷得到訓練和提高。從當前閱讀教學的狀況看,教師分析講解多、學生讀書時間少的現象較為普遍,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克服這種弊端,堅持多讀少講,是改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不僅要重視朗讀,還要注意默讀的訓練,默讀的訓練要努力達到「課標」的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 要重視讀的指導和訓練,首先要在時間上給予保證,我們提倡每課時讀的時間應不少於1/3。第二要注意讀的要求合理,要體現由初讀到細讀、深讀、熟讀的過程,由正確到流利、有感情,到背誦。第三要注意讀的形式的合理變化,指名讀、小組讀、自由讀、齊讀、默讀等等,應根據不同的需要合理安排,同時還要逐步培養學生學習自主地選擇讀的形式,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的方式。
略讀課文的教學
略讀課文一般故事性強,文字淺顯,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便於閱讀和理解。略讀課文的教學,要著重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用於閱讀實踐。教學略讀課文,教師更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要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憑借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一般不要逐段講讀,不要把略讀課文上成壓縮的精讀課文。可以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逐步提高自學能力。略讀課文具有較明顯的獨立閱讀的性質。安排略讀課文,主要是引導學生把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用於閱讀實踐,逐步培養獨立閱讀能力。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容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理解詞句不作為訓練的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閱讀提示」獨立閱讀、思考,然後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抓住一兩個重點的或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全班學生討論、交流,還可以用指名朗讀的方式,檢查讀書的效果
讀寫例話的教學
讀寫例話重在提示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同時擔負著指導閱讀或習作的任務。讀寫例話屬於獨立閱讀性質,可以由學生自學完成。指導學生學習讀寫例話,可以讓學生先讀讀例話,知道例話在讀寫的哪一方面作了提示;然後聯系本組的精讀課文,對例話中提示的閱讀或習作方法進一步加以理解;最後聯系自己的讀寫實際,說說從例話中得到的啟發與體會,重在引導學生把從例話中學到的知識用於今後的讀寫實踐。
積累?運用的教學
安排在每組課文之後,訓練內容與課文有一定的聯系,又有相對的獨立性。
第一部分:讀讀背背
本冊8組安排了兩次名言警句、兩首古詩、兩次成語和1次三字經(節選)、1次對聯。教學「讀讀背背」,重在引導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了解中華優秀文化,能夠熟讀成誦。教師千萬不要講解具體含義,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引導討論或適當點撥。
第二部分:閱讀
在每個積累?運用中都安排了閱讀短文訓練。教學時可憑借短文後面的思考題,讓學生明確閱讀要求,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並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最後再交流、討論。指導學生閱讀短文時,注意將學到的語文基本功運用於閱讀實踐中,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第三部分:口語交際
本冊在「積累?運用」中安排了6次口語交際,分別是「自己選自己好不好」、「過生日請同學吃飯好不好」、「推薦一本好書」、「小學生結伴出門旅遊行不行」、「客人來我家」、「暑期怎麼過」。安排口語交際的目的是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
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時,要從啟發興趣、激發說話的慾望入手,使學生產生說話的願望,知道怎樣去說。要加強說話通順、連貫的訓練,使學生把話說得清楚明白。要體現學生間雙向或多向的互動,體現交際性。口語交際的訓練僅靠積累?運用中安排的幾次是遠遠不夠的。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要採取多種形式,面向全體,使人人都有訓練的機會,從根本上扭轉重讀寫、輕聽說的不良傾向。
第四部分:習作
本冊安排了8次習作訓練,分別是「寫觀察到的春天的景物」、「縮寫」、「寫一件自己後悔的事」、「寫建議書」、「寫最想對他人說的心裡話」、「寫未來的人或事物」、「寫第一次做的事」、「寫我家的星期天」。指導習作,要引導學生留意觀察和熱愛周圍的生活,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打開思路,不拘形式自由表達。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要激發學生大膽想像,展開聯想甚至幻想,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靈活地運用教材,創造條件使學生樂於表達。
第五部分:實踐活動
本冊安排了兩次,分別是調查社會用字情況和評選優秀的小發明文章。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實踐的特點,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語文實踐活動是課內語文學習的擴展,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必過於受課時的限制。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應該因地制宜。教師要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語文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教材中的安排僅供參考。
Ⅳ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第8冊《奶奶該做哪》的主要內容和寫法
這篇文章講了三年級的四個同學在玩過家家的游戲,春燕扮演奶奶,高內曉亮扮演孫容子,福福扮演爸爸,小翠扮演媽媽。做好飯後,一家四口開始吃飯。可孫子,爸爸,媽媽都坐下吃飯後,奶奶還沒坐下,他們就開始議論奶奶該坐哪。
寫法以小見大,用小事情引出大事情,使文章的主旨升華。
Ⅵ 小學第八冊語文 古詩都有哪些啊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古詩:
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回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答(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就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鄉村四月(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漁歌子(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個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的啊!我上學期剛學完的
Ⅶ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文內容
日
為著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於死在燈下,或者浸在油中,飛蛾是值得贊美的。在最後的一瞬間它得到光,也得到熱了。
我懷念上古的誇父,他追趕日影,渴死在山谷。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倘使有一雙翅膀,我甘願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的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
7月21日
月
每次對著長空的一輪皓月,我會想:在這時候某某人也在憑欄望月么?
圓月有如一面明鏡,高懸在藍空。我們的面影都該留在鏡里吧,這鏡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對鏡,只覺冷光撲面。面對涼月,我也有這感覺。
在海上,山間,園內,街中,有時在靜夜裡一個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著明月,總感到寒光冷氣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見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覺得自己衣服上也積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確,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會發出熱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為什麼還有姮娥奔月的傳說呢?難道那個服了不死之葯的美女便可以使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鏡中看見了什麼人的面影吧。
7月22日
Ⅷ 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
一. 教學目標設計
認知目標:了解長城的悠久歷史;了解長城的構造;了解長城的軍事價值;了解有關長城的文學作品;了解長城的現狀;關心長城的未來。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情感目標:初步了解「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探究中華民族文化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1.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2.歌曲欣賞,激發情感。
3.對比閱讀,引起思辨。
4、重讀《國歌》,升華情感。
三.課時安排:(共5課時)
1、閱讀「文章選讀」,討論文後的「討論•研究」題。(1課時)
2、6—8人組成學習小組,選擇感興趣的角度,確定學習主題,制定學習計劃;按學習計劃,分工、合作、探究學習,搜集有用的資料;分析資料,提取信息,推薦發言人。(1課時、課後)
3、小組總結,話說長城;對比閱讀,引起思辨,初步探究長城精神。(1課時、課後)
4、探究長城的現代價值,培養憂患意識,升華愛國情感。(1課時)
5、以「長城」為話題,課堂作文。(1課時)
第三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
一個不了解自己民族歷史文化的人是可恥的!
一個不懂得反思自己民族歷史的民族是可悲的!
二、主問題:
1、話說長城
(1) 歷史組:建造萬里長城的功績究竟歸誰?
資料卡片:
長城的修建綿延持續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人們提到萬里長城的時候,往往會把它同秦始皇聯系起來。秦始皇修萬里長城,已成了人所熟知的事,但是遠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長城就早已開始修築了。根據歷史記載,有二十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其中泰、漢、明三個朝代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一萬里。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的長度加起來,大約有十萬里以上。
(2) 建築組:長城由哪幾大部分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麼?結合資料,發揮想像,簡述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建造長城的。
資料卡片:
城牆——城牆是長城的主要建築工程,它翻山越嶺,穿沙漠、過草原、經絕壁,宛如一條巨龍,飛騰在我國遼闊的大地上。
牆台、敵台——在長城城牆上,隔不多遠有一個突出牆外的檯子,叫做牆台和敵台。有了突出的牆台若遇故人登城就可從側面射擊,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兩方的射擊。
烽火台——也稱作烽燧、烽堠、烽台、煙墩、墩台、狼煙台、亭、燧等等。是利用烽火、煙氣以傳送軍情的建築。如遇有敵情,白天燃煙,夜間放火。
城、堡、堠——這里所說的城,是指與長城關聯的防禦性城,非為州、郡、縣城。在河北省圍場縣境內秦漢長城遺址旁邊,發現了與長城緊密相聯的小城,城的面積不大,城與城之間相距數十里不等。城內有官兵駐守,有的也有居民。 「堠」也即是候,又稱作「斥候」, 是一種用來守望的建築。 堡,往往有城牆圍繞,也稱作城堡。堡也有住居民的。有些堡內也有烽火台,把駐防與通訊結合起來。
關、塞、隘、口——長城的關、塞、隘、口非常之多,是長城防守的重點,也是平時出入長城的要道。
(3) 軍事組:在戰爭中長城能發揮什麼作用呢?在現代社會,長城還有軍事價值嗎?結合時代特徵進行分析。
資料卡片:
一、防禦擾掠,保護國家安全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安定。
這是長城的主要任務。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長城,主要是諸侯國家的互相防禦。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主要的是防禦匈奴奴隸主的擾掠。以後的許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區的統治者為防禦游牧民族統治者的擾掠而修築的。在這一功能上,長城確是起過不小的作用。許多王朝的前一階段,政權得以鞏固,生產得以發展,與長城的保衛作用是分不開的。
二、開發屯田、保護屯天和保護邊遠地區生產的發展。
秦始皇時期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在長城沿線設十二郡,並且移民前往開發,進行農牧業生產。郡治所轄范圍,不僅在長城內而且也有遠出長城以外的地區。這種屯田和移民開發荒辟通遠地區的措施,以後一直延續了下來。屯田和發展生產,都需要比較安定的生活。長城、烽燧便是保護屯田和開發這些地區最好的屏障,使飄忽無定的匈奴等游騎不得進行擾掠。
三、保護通訊和商旅往還。
秦始皇時在北部地區都有寬大的直道和馳道,與首都咸陽相聯系,沿著長城十二郡也有大道相同,傳遞文書,商旅往還絡繹不絕。長城和烽燧正是保證這些交通大道通暢的重要條件。在漢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使節來往,商旅往還都是走這條大道。長城烽燧正沿著這條大道修築,用以保護被稱作「絲綢之路」的中西交通大道。
(4) 文學組:孟姜女哭長城哭訴的究竟是什麼?從眾多長城詩詞中摘錄幾句你認為精彩的,然後把它背下來。
資料卡片:
提到秦始皇築萬里長城,往往聯繫到孟姜女的故事。多少年來,人們總是借孟姜女的故事來斥責秦始皇對勞動人民強暴奴役,同時也以此抒發對一切殘暴統治者的不滿。其實孟姜女故事的原始依據與秦始皇沒有關系。
慟哭六軍皆縞素
沖冠一怒為紅顏
吳梅村《圓圓曲》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
(5) 導游組:假如你是長城的導游,請你對遊客做一個簡要而又精彩的介紹。
(6) 保護組:從自然力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簡述長城的破壞情況,提出幾點可行的保護措施。
資料卡片:
1、對於保存相對完好的長城牆體與附屬建築進行重點保護。
2、對於長城遺址進行全面保護。
3、對於長城遺址進行適當還原。
4、阻止一切對長城的人為破壞。
5、防止部分具有毀滅性的自然現象對長城造成的破壞。
6、提高公眾對長城的保護意識。
2、辯論:你贊成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這個說法嗎?為什麼?
正面的聲音: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最偉大的工程。」
「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長城的歷史便是中國北方的發展史和民族交往史;長城表現了人類的創造力和建設力,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人類文明遺產。」
「萬里長城舉世聞名,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堅強毅力的象徵,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歷史財富。」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萬里長城、絲綢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書,我一輩子都學不完、用不盡」
「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於世。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伊斯坦布爾的聖•索非亞教堂等一起被譽為世界的奇跡。」
另一種聲音:
資料卡片一:「有人認為,花費這么長的時間、耗費這么多人力物力造長城,只是為了防禦來犯之敵,求得平安,是不值得的。從保衛疆土、保護人民的安全來看,更應該多造進攻性武器。比如利用好火葯等。」
資料卡片二:秦始皇一方面派三十萬大軍修長城,防禦北方匈奴的侵犯;另一方面卻「焚書坑儒」、橫征暴斂,實施酷刑,最後到秦二世就亡國了。從戰國時的秦國、趙國、燕國開始到明朝末年修築的長城,歷來就是中原農耕民族對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手段。且不說長城沿線埋下了多少屍骨,耗費了多少財產,就是以軍事上的作用而言,長城又何嘗達到了中原統治者當初的目的呢?實際上一旦中原王朝失去軍事實力,長城就形同虛設。秦始皇死後匈奴就越過長城佔了河套地區,明朝末年清兵出入長城如入無人之境,真正沿著長城作武力對峙的例子並不多見。
資料卡片三:
長城固然多少遏制了北方游牧民族對南方的入侵和破壞,但同時也限制了民族間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農牧業的界線。所以歷史上修築長城次數最多、工程量最大、質量最高的明朝,正是對西北和北方最保守、最無作為的王朝。隨著長城的最終完成,明朝的勢力再也沒有越出嘉峪關一步。相反,能夠把農業和牧業民族同時 統一起來的政權就不需要、也絕不會修築長城。到了清朝,長城內外歸於一統,殘留的長城開始還作為地區間的關卡,以後就被完全廢棄了。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
秦朝人、漢朝人、明朝人的愛國主義自然只能以長城為界,因為長城外面就不是全心全意的國了,而是另一個政權或民族的疆域了。但唐朝人、清朝人的愛國主義就絕不會受到長城的限制,因為長城外邊同樣是他們的國。到了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在長城內外的各族人民早已融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豈能再用歷史上部分中原王朝狹隘的民族立場來認識長城?豈能用它來象徵中華民族?
資料卡片四:
長城
(作者:鮑昌)
因為深秋的季節已至,下山的時候已晚,我看見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紅。在獵獵西風撲刺下,磚縫間的野草開始黃枯,基石下的酸棗變了顏色。這時,聽不見秋蟲之低吟,卻在仰天一瞥時,看到了黃雲間的歸鴻。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嗎?那是飛向蘇武牧羊的北海嗎?在佇立的凝思中,我想像那飛鴻乃是悠悠歲月的見證。曾幾何,黑雲掩沒了月色,雨雪紛紛地襲來,胡馬長嘶,(上咸下角)篥(音bili,漢代從西域傳入的一種管樂器):漢代從西域傳入的一種管樂器。)哀鳴,狼煙在山頭升起,矢刃在石間摧折;當將軍戰死、燕姬自刎、旌旗橫倒、死屍相撐,戰場上的一切聲音沉寂之後,只有紅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誰家的「春閨夢里人」了。
所以我說,你是一卷凄婉的歷史,長城!
於是,在人們的一種執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來。那是自我保護、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牆高六七米,牆厚四五米,隨山就坡,險峻萬狀,自渤海之濱, 絕荒漠,蜿蜒竟達六千七百公里。戌樓高聳,斥堠(註:斥堠(hou):瞭望敵情的土堡)連綿。你用一座座雄關,卡住咽喉古道,構成北門鎖鑰。這使得互市的商旅,為之蹙眉;卻又使歷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們自以為統治下的「中央之國」固若金湯,無求於人,萬壽無疆。
所以我說,你又是民族封閉的象徵,長城!
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現:邊牆不再是屏障,它變得可笑,彷彿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志,長城!
正因為如此吧,現在你敞開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來了四面八方的億萬遊人。他們之中有總統,有商人,有教師,有學生,有開心的演員與體育明星。照相機咔嚓咔嚓響著,但響聲又被嘩嘩地笑聲淹沒。我不知道他們各自的目的,但是他們來了,來了。他們的來,使你顯得十分開放,而又充滿自信。我看到一位風姿瀟灑的外賓,踏上烽火台的頂端,向什麼人頻頻飛吻,接著高舉雙臂,做成一V字,彷彿向著美好的未來,發出爽朗的笑聲。
哦,長城!我不知你對此作何感想。你那雖然古老但仍堅固的軀體,願意接待異域殊方的雜色人流嗎?你能承受住歷史的再沖盪和新世紀的胎動嗎?
你不語,群山不語,晴潔氣爽的長天也不語。
但人們告訴我:外層空間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跡,就是你呵,長城!
三、課後思考:
警鍾長鳴,看完長城抗戰、南京大屠殺及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資料圖片,你有何感想?
四、結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巍巍的萬里長城,保護了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用鮮血維護了祖國的安定,也維護了長城的尊嚴。落後就要挨打,長城抗戰的悲壯畫面猶歷歷在目。今天,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同學們,你們肩負著祖國的未來,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萬里長城永不到!讓我們以長城為榮,也以長城為鑒,要有憂患意識,眾志成城,自強不息,為使我們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Ⅸ 小學語文第八冊課文
什麼叫「12」生啊
麻煩你說清楚點吖╮(╯▽╰)╭
Ⅹ 1∼8冊的語文古詩是哪些
【一年級上冊】畫唐朝•王維靜夜思李白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年級下冊】春曉唐•孟浩然村居清•高鼎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所見清•袁枚小池宋•楊萬里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二年級上冊】贈劉景文宋蘇軾山行唐杜牧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回鄉偶書唐賀知章贈汪倫唐李白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二年級下冊】草唐•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望廬山瀑布唐李白絕句唐杜甫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宋葉紹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天門山唐李白飲湖上初晴後雨宋蘇軾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三年級下冊】詠柳唐•賀知章春日宋•朱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乞巧林傑嫦娥李商隱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四年級上冊】題西林壁宋蘇軾游山西村宋陸游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四年級下冊】獨坐敬亭山唐•李白望洞庭唐劉禹錫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憶江南唐白居易漁歌子唐•張志和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鄉村四月宋•翁卷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五年級上冊】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秋思張籍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長相思清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五年級下冊】牧童呂岩舟過安仁宋楊萬里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清平樂(yuè)•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六年級上冊】詩經•採薇(節選)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天凈沙•秋元白樸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六年級下冊】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七步詩三國.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鳥鳴澗唐.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芙蓉樓送辛漸唐五代.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石灰吟明於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己亥雜詩清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浣溪沙宋.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人教課標版一到六年級日積月累集錦第四冊:1.讀讀背背(寫景對聯)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2.讀讀記記雷聲大作傾盆大雨陽光燦爛隨風舞動芬芳撲鼻黑白相間太陽高照群山環繞風光秀麗樹木茂盛湖水碧綠名勝古跡隱隱約約點點燈光蒙蒙細雨夜幕降臨華燈高照金碧輝煌燈光閃爍銀光閃閃光彩奪目絢麗多彩煥然一新從天而降千方百計3.讀讀背背(互相幫助格言)花要葉扶,人要人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誠心能叫石頭落淚,實意能叫枯木發芽。幫助別人的人,能得到別人的幫助。4.《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5.讀讀背背(勤學格言)知識是我們飛向天空的翅膀。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勤奮而又謙虛的年輕一代。第五冊:1.讀讀背背P32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列寧)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毛澤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宋慶齡)2.讀讀背背P49《笠翁對韻》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秋月白,晚霞紅,水繞對雲橫。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3.讀讀背背P64正月菠菜才吐綠,二月栽下羊角蔥;三月韭菜長得旺,四月竹筍雨後生;五月黃瓜大街賣,六月葫蘆彎似弓;七月茄子頭朝下,八月辣椒個個紅;九月柿子紅似火,十月蘿卜上秤稱;冬月白菜家家有,臘月蒜苗正泛青。4.《論語》(選段)P69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5.讀讀背背P98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前山後處處梅。(王安石)6.讀讀背背P114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無完人,金無足赤。7.讀讀背背P131《三字經》(選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第六冊1.讀讀背背(詩句)P32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2.讀讀背背(諺語)P49繩在細處斷,冰在薄處裂。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3.讀讀背背(時間格言)P5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4.讀讀背背(氣象諺語)P104日落胭脂紅,無雨必有風。夜裡星光明,明朝依舊晴。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陽紅。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久晴大霧必陰,久雨大霧必晴。5.讀讀背背(友誼格言)P120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汪洙)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無名氏)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邢俊臣)6.讀讀背背(歇後語)P137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孫悟空大鬧天宮——慌了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張飛穿針——粗中有細包公斷案——鐵面無私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第七冊1.日積月累P19(對偶)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樹。2.日積月累P38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裡裝,三月桃花連十里,四月薔薇靠短牆,五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梔子頭上戴,八月丹桂滿枝黃,九月菊花初開放,十月芙蓉正上妝,冬月水仙供上案,臘月臘梅雪裡藏。3.日積月累(對聯)P98一徑竹陰雲滿地,半簾花影月籠紗。(北京頤和園月波樓)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東濟南大明湖)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江蘇蘇州滄浪亭)4.日積月累(名人警句)P141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劉備)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5.日積月累(名言警句)P158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牛頓)在新的科學宮里,勝利屬於新型的勇敢的人,他們有大膽的科學幻想,心裡燃燒著探求新事物的熱情。(阿.費爾斯曼)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去探索無窮的真理吧。(郭沫若)第八冊1.日積月累P1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王士禛)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辛棄疾)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2.日積月累P33言必行,行必果。《論語.子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3.日積月累(氣象諺語)P50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春霧風,夏霧晴,秋霧陰,冬霧雪。4.日積月累(名言警句)P97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巴金)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愛因斯坦)5.日積月累(古詩詞)P117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扉。(王駕)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白居易)6.日積月累(歇後語)P16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早開的紅梅——一支獨秀砌牆的石頭——後來居上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九冊1.日積月累(名人名言——讀書)P18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2.日積月累(思鄉詩句)P37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張九齡)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杜甫)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馬戴)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袁枚)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盧綸)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3.日積月累(四季之風)P55-56(春)春風能解凍,和煦催耕種。裙裾微動搖,花氣時相送。(夏)夏風草木熏,生機自欣欣。小立池塘側,荷香隔岸聞。(秋)秋風雜秋雨,夜涼添幾許。颼颼不絕聲,落葉悠悠舞。(冬)冬風似虎狂,書齋皆掩窗。整日呼呼響,鳥雀盡潛藏。4.日積月累(格言——刻苦)P74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5.日積月累(歇後語——諧音)P79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上鞋不用錐子——真(針)好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6.日積月累(名言警句)P112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7.日積月累(詩詞)《卜運算元.詠梅》【作者】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