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所有學過的宋詞元曲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內音相媚好,白發誰容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賬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貳』 《孟子》中有哪些篇章入選了小學或中學語文教材
高中和初中課文選自《孟子》的有:《寡人之於國也》,《魚我所欲也》,《富貴不能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叄』 小學語文知識大全里《孟子》經典句17句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仁者無敵。 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樂民版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權;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人皆可以為堯舜。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來源:當代黨員
『肆』 小學三年級語文晨讀裡面孟子的文章有哪些
有很多出來是不容易的,給你的那幾個例子,從「莊子」和「健康之路」<br從「莊子」專<BR /
「庖屬丁解牛」/>「逍遙游」 >「孟子見王」,從「孟子」和「梁惠王篇」的上,中,下。 「公孫丑篇」,「藤文公篇」等,都是從「孟子」
「論語號為」從「論語」
『伍』 小學生多學習孔子、孟子如何
應該多學,孔子教育思想對當代小學語文教育的作用 摘要:孔子教育思想對當代小學語文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小學語文學習內容、小學語文學習方法、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孔子;小學語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6-0068-01 中國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的一部分,在源遠流長的歲月長河中,經過不斷地傳承與改革,有著十分豐富的教育思想智慧,在當今的小學語文課堂中,中國儒家教育思想亦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啟發和影響。作為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他的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有巨大的借鑒價值。本文從孔子對當今小學語文的小學學習內容、小學學習方法、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三個方面的作用進行論述。 1.小學語文學習內容 「廣博與專深相統一」。 子曰:「君子不器」,作為大教育家的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該學識廣博,不應當僅局限於某一領域的技能或知識。孔子重視對弟子文、行、忠、信四個方面的教育,他教弟子如何從政,教弟子學習「六藝」,鼓勵弟子周遊列國宣傳禮治,以此拓寬知識面,這正是體現了智育與德育、實踐與書本有機結合的先進教育理念。《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提到:「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_發展。」這也正是傳承了孔子「廣博與專深相統一」的理念,教育不僅僅局限於知識的傳播,也注重學生人格與個性的培養。 2.小學語文學習方法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適合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2.1 「知之為知子,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教育弟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不懂裝懂,這樣的學習態度體現學生的聰明和智慧。語文知識學無止盡,這就要求小學生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在課堂上大膽提問,逐步排疑解惑,才能不斷地獲得進步。 2.2 「多聞、多見、多識、多問」。 孔子鼓勵弟子要在實踐中「多識」,通過「多聞、多見」把學到的知識具象化,再經過消化理解,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識。在學習《風箏》一課,我鼓勵學生課後親身實踐放風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在實踐中體會到課文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情感。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中,要求學生觀察蒲公英、豌豆、蒼耳,在實踐接觸中,使學生對植物媽媽的「好辦法」能有更深刻的印象和體會。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提倡學生大膽提出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發散思維而不局限於標准答案,這也正是對「多問、多見、多識、多問」思想的一種繼承。 2.3 「學以致用」。 從學與行的關系來看,學是手段而非目的,行才是最終的目的,學習最成功的體現是在實踐中得以應用。孔子強調「學以致用」,這一思想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體現最為明顯。許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絞盡腦汁也無法把內容寫得具體生動,歸根到底是因為缺少生活體驗或者語言匱乏。親身實踐了才能有感而發,有素材可寫,日積月累好詞好句才有組織語言的能力。所以說寫作這一「行」,可以檢驗小學生「學」是否致用。 小學語文重視日常積累,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與語文知識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拓寬知識面,再發散地思考所學的小學語文知識,才能使語文知識成為有用的學識儲備。 來源:讀與寫·下旬刊
『陸』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 1、文言文兩則 1.《學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寫弈秋教兩人下棋
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
1文言文兩則
1.《學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寫弈秋教兩人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敢於提問,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3.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稱為「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編成《論語》一書。《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4.理解句子。
(1)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3)孰為汝多知乎?
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5.《學弈》全文:
學弈(yì)[1]
弈秋[2],通國[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4]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為聽[5];一人雖聽之[6],一心以為有鴻鵠(hú)[7]將至,思援[8]弓繳(zhuó)[9]而射之。雖與之[10]俱[11]學,弗(fú)[12]若之矣(yǐ)[13]。為[14]是其[15]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注釋:1、本文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3、通國:全國。 4、誨:教導。5、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6、之:指弈秋的教導。7、鴻鵠:天鵝。 8、援:引,拉。
9、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10、之:他,指前一個人。11、俱:一起。
12、弗:不。13、矣:了。14、為:因為。15、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學弈》全文翻譯: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裡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後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6、《兩小兒辯日》全文:
兩小兒辯日[16]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7],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18]日始出時去[19]人近,而日中[20]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21]日中則如盤盂(yú)[22],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23],及其日中如探湯[24],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25]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26]多知[27]乎?」
注釋:16、本文選自《列子•湯問》。17、辯斗:辯論,爭論。18、以:認為。
19、去:離。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23、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24、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25、決:判斷。26、汝:你。 27、知:通「智」。
《兩小兒辯日》全文翻譯: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2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還有《綠》、《背影》。
2.文章緊扣「匆匆」,寫了時光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3.課文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開頭、結尾都用了設問句,首尾呼應,突出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
4.寫出珍惜時間的語句。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運用設問的方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運用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③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④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形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獨特,聯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
3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們學過他的《和時間賽跑》。文章借樹的生長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的重要意義。
2.樹的生長「不確定」指老天下雨,種樹人澆水沒規律。人生活的「不確定」指生活中不可預知的坎坷、曲折、磨難。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拚命紮根,就能長成百年大樹,顯示出勃勃生機。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為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的人。樹似人,人如樹,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3.表達文章主旨句子是「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所作為的人。
6北京的春節
1.本課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
2.文章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2)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廟會。(3)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3.課文按時間順序,對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三部分寫得詳細,其它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課突出的表達方法是以時間為順序,有詳有略。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1.本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寫的一篇回憶錄,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害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全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使整篇文章顯得緊湊,同時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記在心裡的感情。
2.本文按時間順序寫了四件事:
(1)被捕前,李大釗同志堅持革命工作。
(2)被捕時,李大釗同志從容鎮定。
(3)法庭上,李大釗同志與敵人作斗爭。
(4)被害後,李大釗的妻兒悲傷的情形。
3.課文前後照應有多處
(1) ①我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②後來聽母親說……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作用: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
(2)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親的被難日……
②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日。」……
作用:突出了作者對父親被害這件事印象深刻,表達了對父親的深深懷念。
(3) ①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裡還不見回來。
②在軍警中間,我發現了前三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
作用: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4.理解句子
(1)那年春天,父親夜裡回來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
體現了他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
(2)局勢越來越嚴重……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
李大釗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體現了他堅決無私和大無畏的精神。
(3)他們奪下父親的手槍……父親保持著他慣有的嚴峻態度……
表現了李大釗在敵人面前的鎮定、從容和大無畏的精神。
(4)在法庭上……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沒戴眼鏡」和「亂蓬蓬的長頭發」說明了李大釗遭受了苦刑;「平靜」說明了他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依舊堅強;「慈祥」表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護。
(5)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對革命事業的信心……
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充滿信心,所以在極端困難、危險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不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他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傷為力量。
12為人民服務
1《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於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會議上所做的演講,是一篇議論文。
2.文章從三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1)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2)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3)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1.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他的作品還有:《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本課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爐,是因為她十分寒冷,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噴香的烤鵝,是因為她十分飢餓,渴望得到食物;最後擦燃整把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是因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飛走,遠離寒冷、飢餓、痛苦。
3.文章之所以打動,是因為作家巧妙的表達方法: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想和殘酷的現實交替出現。
4.寫出下面兩段話的理解。
(1)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離開人世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就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
(2)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曾經」指的是火柴擦燃後的幻想。前一個「幸福」指小女孩臨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過的,是幸福的;後一個「幸福」指小女孩死後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
15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契訶夫,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2.本文由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凡卡的回憶和想像三部分穿插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過吃不飽,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負三方面寫了學徒生活的痛苦,並回憶了鄉下生活的兩個情景:爺爺守夜的情景和過聖誕節的情景。
3.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是:
(1)講凡卡的悲慘遭遇時,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寫信過程中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插組成;
(2)採用了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3)課文以凡卡的夢結尾,暗示了他願望的破滅,給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們對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憤怒。
第16課
《魯濱孫漂流記》的梗概部分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遇險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讓我們初步了解了魯濱孫在荒島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表現了魯濱孫(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幹)的特點。
(喜歡這個人物的理由:魯濱孫在嚴酷的現實面前,戰勝了種種困難,頑強生存下來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第17課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歷經百年,魅力不減。梗概圍繞「歷險」寫了湯姆的五次歷險。突出地表現了湯姆(敢於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
《湯姆•索亞歷險記》和《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寫作方法:
細節描寫使人如臨其境;
生動的語言描寫使人如聞其聲;
心理描寫讓人了解事情背後的變化;
側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鮮明;
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使文章條理清楚等。
回顧 拓展四
1、《日積月累》。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邁哈福茲《平民史詩》
眼淚無法洗去痛苦。——(冰島)拉克司內斯《冰島之鍾》
最偉大的見解是最朴實的。——(英國)戈爾丁《蠅王》
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蘇聯)《靜靜的頓河》
守信是一項財寶,不應該隨意虛擲。——(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使卵石臻於完美的,並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只有那些勇敢鎮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瓜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玉米人)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課就是打不敗他。——(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
『柒』 小學語文知識大全里《孟子》經典句17句
[原創]《孟子》名言名句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其進銳者,其退速.(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仁者無敵.(仁德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為輕.)
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人都可以當堯舜這樣的好人.)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養心莫善於寡慾.(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慾望.)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對別人恭敬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搶奪別人.)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尊敬.)
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交朋友時,不依仗自己年紀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們富貴.)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賢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還在糊塗卻硬要叫人明白.)
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的話,仍然是一個廢井.)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種樂處,但是以德服天下並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沒災患,是第一種樂趣;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是第二種樂趣;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第三種樂趣.)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怎麼能趕上別人呢?)
『捌』 小學語文2年級孟子與孟母的教案怎麼寫
課題: 《孟母斷織勸學》
課時數:2
A類:
1. 認識「孟、推、剪」等8個字,會寫「母、淚、孩」等7個字,理解本課詞語的意思。
2. 分角色朗讀課文。
B類:
3、小組合作,演一演這個故事。
4、學生通過學習,自己能體會母親對孩子的教育的良苦用心,懂得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恆,否則將一事無成。。
第一課時
教學板塊
學生課堂練習單
板塊一【目標4;五分鍾】
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由於思念父親,就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集市旁邊去住。到了集市 ,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這里,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學生念書,也跟著他們學了起來。有一天,孟子對媽媽說:「媽媽,我要讀書,你把我送進學堂里去吧。」孟母終於發出了舒心的微笑……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2、導入新課。
在孟子進入學堂以後,發生了一件事,讓孟子的母親非常的生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孟母又是怎樣教育孟子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一個故事,24課《孟母斷織勸學》。
1、聽故事,思考:故事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2、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留待學習課文時解決。
板塊二【目標 1;十五分鍾】
1、初讀課文,理解題意。
(1)自讀課文,生字藉助拼音讀准確。
(2)再默讀課文,思考:「斷織」是什麼意思?「勸學」是什麼意思?勸學的結果如何呢?
所以,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孟母通過( )來( ),最終孟子( )。
(3)現在請同桌當小裁判,看看課後的生字會認了嗎?會給它找詞語朋友嗎?
(4)老師還要考考大家,先讀字卡上的生字,再組詞。小火車開動起來吧!
1、藉助拼音讀准課文。
2、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3、和老師一塊說說這個故事講了什麼。
4、和同桌互認生字。
5、開火車讀生字。
板塊三【目標2、3、4;本課時佔用約二十分鍾】
1、認識劇本。
剛才讀課文時,細心的小朋友就發現了,這篇課文的格式和我們以往學過的課文不一樣,有哪些不一樣呢?
括弧里的話提示了場景、人物動作、神態;括弧外的內容是人物對話。
像這樣的格式的文章,叫做劇本。
2、感悟劇本內容。
(1)這個劇本中有那幾個人物呢?(孟子和孟母)
(2)劇本中的孟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先是不愛學習,逃學,後來知錯就改)
所以,孟子逃學回來,母親問他時,孟子的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不在意)
當孟子看到母親把布剪了,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疑問的語氣)
當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慚愧)
(3)劇本中的孟母是一個怎樣的母親呢?
(嚴格教育孩子、耐心)
孟母的話又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 耐心)
(4)你覺得孟母的那句話最能打動你的心?
(剪斷的布,是一塊沒有用的布;逃學的孩子,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孩子。)
讀了這句話,你會怎麼想?
(5)選擇你喜歡的角色,認真的說一說他(她)的台詞。
(6)我們來合作,老師讀孟母的話,請孟璐同學讀場景,其他同學讀孟子的話,有信心讀好嗎?
(7)臨近三個同學合作,分角色表演讀。
1、找出這篇課文與以往課文格式的不同之處。
2、思考:孟子的話怎麼讀?
孟母的話怎麼讀?
3、選擇一種角色,練習讀。
4、和老師合作讀。
5、三人小組合作讀。
板塊四:布置作業
1、和爸爸媽媽演一演,爭取脫離課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語言,為明天的上台表演做准備。
2、熟練認讀文中的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板塊五: 【目標1;五分鍾】
1、復習導入。
(1)男女生分角色讀課文。
(2)同桌互讀生字。
1、讀課文。
2、讀生字。
板塊六:【目標1;十分鍾】
1指導寫字。
讓學生先觀察,師生共同交流分析要寫的字,教師相機指導難寫字
2 、學生下筆描紅並試書寫
1、觀察、交流,掌握寫字的方法。
2、在田字格內書寫。
板塊七【目標3、4;本課時佔用約二十五分鍾】
1、小組內脫離課本試演。組員提建議改進。
2、請兩組學生到講台上表演。
1、小組內試演。
2、到講台上表演或觀看錶演,提出意見。
板塊八【目標4,八分鍾】
1、學習了這個劇本,你有什麼收獲?
(1)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恆,否則將一事無成 。
(2)感悟孟母斷織勸學的良苦用心。
2、想一想,在你學習不認真時,你的媽媽會怎樣教育你?
可能你的媽媽有時會因為太生氣而批評你、責罰你,但是,作為孩子,一定要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做個孝順、懂事、明理的好孩子。老師相信你們會做到的。
1、梳理自己對課文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學會理解長輩、知錯就改。
板塊九:布置作業
1、搜集孟子或孟母教子的故事。
2、完成課後的練習。
板書:
23、孟母斷織勸學
孟母斷織勸學
孟子逃學 知錯就改
學習、做事要持之以恆
『玖』 小學語文知識大全里《孟子》經典句17句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仁者無敵。 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版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權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人皆可以為堯舜。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來源:當代黨員
『拾』 孟子 學弈 小學語文 蘇教哪一冊
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dé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wéi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wéi有鴻鵠將jiāng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fú若之矣。為是其智弗fú若與?曰:非然也。
注釋
弈:下棋。(圍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數:指技藝。
致志:用盡心志。致:盡,極。
不得:學不會
善:善於,擅長。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惟:同「唯」,只。
以為:認為,覺得。
鴻鵠:天鵝。
援:引,拉。
將至:將要到來。
思:想。
弓繳:弓箭。
為:因為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謂,說。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弈者:下棋的人。
通國:全國。
使:讓(動詞)。
之:他,之前一個人。(指第一個用心聽講的人)
俱:一起。
弗:不。
若:如。
矣:了。(語氣詞)
為:同「謂」,指有人說。
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與:同「歟」嘆詞,相當於「嗎」。
然:這樣。
也:是。
譯文
現在你把下棋作為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就學不到手。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有人讓他教
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話;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但是心裡卻想著天上有天鵝飛過,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起
學習,但後一個人不如前一個人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啟示
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簡明扼要: 這是你在修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無關主題的統統都刪掉。一個短句比一段冗長的廢話更具說服力,大白話比晦澀的專業術語更受歡迎。記得:簡單就是力量。
富於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動詞,當然,並沒有要求每一句都是這樣,你需要變化。但是,多試試能夠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沒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時候再用,你剛開始寫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