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教學流派

小學語文教學流派

發布時間:2021-01-04 14:43:18

『壹』 當代語文教學流派有哪些他們的教學特點是什麼

情感派 特點:熏陶感染塑心靈。其教師觀強調教師要有激情,對語文教育要「傾情」。在教育學生方面,主張「只有丹心一片,才能心心相印」;在教學上,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要「教之以情,授之以趣」。於漪說:「我們語文教師要懷著春風化雨的熱情,在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能力的同時,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們,在他們心靈深處撒下美的種子」。語文教學要講出「美」來,悟出「巧」來,點出「活」來,練出「實」來。情感派的重點區域是上海、遼寧。
導讀派 特點是:強調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訓練,把語文教學過程當作學生訓練過程。錢夢龍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是主線。「何謂訓練?訓,指教師的教導、指導;練,指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就是以課程內容為中介,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的師生協同活動過程。」蔡澄清:「教學之道無他,求其善導而已。」錢夢龍在「三主」教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四式」課堂教學結構:自讀課、教讀課、練習課、復讀課,其中自讀課是導讀的主要課型。他構建了「導學五步教學法」:認讀感知、辨體析題、定向問答、深思質疑、復述整理。代表作《導讀的藝術》。
思維派: 特點:用創造理論指導語文教學改革,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素質。提出為21世紀培養人才的未來教育觀。「創造性思維訓練不是另搞一套,而是指導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進行聽說讀寫活動,運用創造性思維進行課內的正常學習活動。」在長期的實踐中提出了「寧氏教學三原則」: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師。三個歡迎:歡迎質疑,歡迎發表與教材不同的見解,歡迎發表與教師不同的見解;三個允許:允許說錯做錯,允許改變觀點,允許保留意見。
管理派 特點:將控制論、管理論運用與語文教育,把教育管理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強調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管教育能力。主張把「自強」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育人」,第三是「教書」。教學中主張民主和科學。魏書生認為,民主化主要是解決學生願學的問題,科學化解決學生會學的問題,教師科學地教,學生科學地學。教學結構上,構建了旨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六步教學法」: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張富提出了「讓學生都跳起來摘果實」的「跳摘」理論。
語感派:以洪鎮濤為代表。特點:以加強語感訓練為切人口,引導學生遵循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途徑學習語言,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主張優化語文教學的基本程序,建立「感受語言、觸發語感——品味語言、領悟語感——實踐語言、習得語感——積累語言、積淀語感」的新模式。提出「三主一副」的教育思想:「三主」即以精粹語言(蘊涵傳統文化精髓的古代漢語精品的語言)、目標語言、夥伴語言為主線,「一副」就是語文知識,以增強對語言的理性觀照為副線。
大語文教學派 特點是:以課堂教學為軸心,把語文學習與各種學生活動,學語文與學做人,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讀寫聽說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整體訓練。提出「教大語文,育小能人」觀點。張孝純「一體兩翼」的大語文教學結構:以課堂教學為主體,開辟第二語文學習渠道和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姚竹青創立了「十能」語文教學體系:育能人、練能力、設能項、編能序、排能課、分能級、記能分、評能稱、標能號、建能會。
目標教學派 特點:以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為指導,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制訂語文教學目標。目標教學程序包括:目標展示、前提測評、導學達標、達標測評、學習反饋、查漏補缺等。在導學達標中,強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對目標的雙重作用,即教師為達標而教,學生為達標而學。制定目標是,注重目標的層次性和科學性。在層次上,一般分為記憶、理解、運用、綜合四級。與傳統的目的教學相比,有顯著的特點,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是以系列的教學目標為核心。
快速寫作派 特點「以人的大腦具有快速編碼功能的巨大潛能為依據,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快速寫作能力為主要目標」為理念,第一個提了了「小學40分鍾500字」、「初中40分鍾600字」和「高中40分鍾800字」的寫作速度目標,並且創造了實現上述寫作目標的168種快速寫作的具體方法,而且創造了運用快速作文的方法訓練學生的快速作文教學法。這在作文教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快速閱讀派:以程漢傑、晏茂心、王學賢、潘意敏為代表,「以人類大腦具有調動視覺掃描意識、攝取文字元號功能的巨大潛能為理論依據,通過強化訓練,以提高閱讀速度、閱讀效率和閱讀能力為主要目標」, 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語言學、思維學、腦科學等學科的有關原理,借鑒國內傳統的優秀讀書方法和國外盛行的快速閱讀法,綜合我國中學生的閱讀實際和現代漢語的特點設計而成。從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入手,以規律化和量化訓練為主要手段,達到迅速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的目的。

『貳』 小學語文怎麼教

賈志敏老師以他高超的教學藝術,把我們帶入了一堂朴實無華卻又扎實有效的作文指導課中。他的講座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語文老師該怎樣去教好語文。下面是賈老講話的內容,寫下來與同行們共勉。

賈老的開場白是這樣的:「我教了54年書,直到現在,還在研究、改進、提高。」賈老對待語文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令人感佩不已,另一方面又讓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受到了極大的鞭策。一位七十三歲的大師,在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之後尚且如此虛懷若谷地鑽研探求,更何況是我們這些正站在講台上的後輩。

賈老說學生不喜歡現在的語文課,學生不會寫字,不會作文。老師費再大的勁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賈老首先告訴大家什麼叫語文。他用葉聖陶的話來說:「語就是口頭語,文就是書面語言。語文課就是老師在課堂上借一篇篇課文教會孩子說,教會孩子作文。衡量一個班的語文教得好不好,就看你班上的孩子是否能說會道。賈老說他曾寫過一篇題為《老於的憂慮》的文章。老於就是於永正。於老師說全國95%的學生不會讀書(朗讀),不會讀就不會寫。賈老說今天上課這個班的學生寫得不錯,但不會讀書。讀書有三個標准:正確、流利、有感情。現在的學生朗讀存在這很多問題:一字一音,拖泥帶水,拿腔捏調。老師要用課文教會學生朗讀。賈老用他那親切而又充滿磁性的聲音為我們范讀了《雪地里的小畫家》和《兩個名字》。他說《13 兩個名字》這個課題不應該讀成「13 兩個名字」,而應該讀成「第13課 兩個名字」。這個題目應該把重音落在「兩個」上。接著,賈老又朗讀了《驚弓之鳥》,他說朗讀要自然,像說話一樣,要根據人物的身份採用不同的語氣讀。讀好了才能讀出味兒。現在的語文課成了分析課,分析得頭頭是道,從頭到尾都在提問,老師要把學生問累問倒,而讀得太少。

賈老講的第二個內容是:語文該怎麼教?語文是一門大課。語文有三大功課:閱讀、作文、寫字。閱讀是基礎,作文是表達,寫字是口頭語變成書面語的載體。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閱讀是重點,作文是難點,寫字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輕點。閱讀訓練要扎實,一學期八次作文要落實,寫字教學要認真踏實。說到寫字教學,賈老講了這樣一件事:在一次中考研討會上,老師們坐在一起反復推敲中考卷上的「鬼畫符」。賈老還講了兩個笑話,一個是身份證上的四個語病:一是正面寫著「公民身份號碼」,背面卻寫著「居民身份證」,到底我們是「公民」還是「居民」?二是「公民身份號碼」, 應該是「公民身份證號碼」,因為只有囚犯才編號。三是正面的「出生」一欄,既可以是日期,也可以是地點。應該明確地說「出生日期。」第四是有效日期,一般人的上面都有規定時間,而賈老的上面寫著從他辦證開始到長期。長期是什麼時候,長期還是有效期限嗎?第二個笑話是:前段時間博物館失竊案被公安機關破獲,博物館給公安機關送了一面錦旗「撼祖國強盛 衛京都泰安」,捍衛的「捍」,竟然寫成了撼動的「撼」,真是荒唐之極。所以賈老說:「我們的語文正在被邊緣化,語文岌岌可危。所以要挽救我們的語文,只有從我們語文老師做起。」

賈老講的第三個內容是:語文課堂的三個實。第一是真實,語文課來不得半點虛假。現在社會上虛假的東西太多了,什麼瘦肉精啊,地溝油啊,假牛奶啊,這些都是社會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上,也有很多假的東西。就說賽課吧,有50%都是假的。賽前一個團隊集體備課,課前試教,暗示學生等等。第二是朴實,很多老師上課廢話都很多。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慎言。薛法根說過語文老師有三不說:學生懂了的不說,你說了學生不懂得不說,跟語文課無關的話不說。另外,語文課上要慎用課件。課件是個好東西,但常常因此忽略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第三是扎實。語文課要有語文味兒,要緊扣「字詞句篇聽說讀寫」這八個字來落實教學。好的語文課可以用十六個字來形容「環環相扣 絲絲相連,行雲流水,滴水不漏。」語文課要以學生為本,以訓練為主,以鼓勵為輔。學生教師要把課堂上的時間盡量留給學生,讓語文課「書聲朗朗 議論紛紛」,要實實在在讓學生有所得。賈老不贊同語文課分流派,語文課就是語文課,就是讀書認字寫字寫文章。賈老送給語文老師八個字「目中無人」,不要去關聽課的人;「目中有人」,始終關注學生。

賈老還跟我們分享了他最近的一篇文章《語文老師的看家本領》,提出了語文老師四要:一、眼睛要「獨」。他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例,談到教師要透過這片綠綠的爬山虎,感受到肖復興對葉聖陶先生深切的懷念,而不是文中寫到的關於寫作方面的知識或者是對爬山虎的描寫。二、目光要准。以《兩個名字》為例,談到在教學這一課時從課題入手,可以抓住課文的牛鼻子。三、心地要善。視學生為子女弟妹,對學生要有愛心。愛學生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發自內心的對孩子的關愛,對他們的成長擔負起一份責任。四、嘴巴要甜。賈老回憶起了他小時候的親身經歷過的一件事。有一次他老師被抽起來讀生字,十個生字有三個不會讀,老師沒有批評他,而是親切地表揚他說:「你讀得真好,十個生字就讀對了七個。」這一句話給他了極大的鼓勵,從此讓他有了學習的信心。賈老還講到在一堂語文課上,一個小女孩兒聲情並茂地朗讀了《十里長街送總理》後,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老師沒有表揚她,而是俯下身請這個小女孩兒為他擦去臉上的淚水。小女孩兒為老師擦了淚水後,老師要把紙拿來扔掉。沒想到小女孩兒說:「我可以不給你嗎?我想保存著。」而這位被感動的老師就是賈老本人。

賈老講的第四個問題是怎樣教作文。他說,葉聖陶先生不教他兒子寫作文。他要兒子每天讀書,每天寫一段短文。黃昏時,他叫三個孩子一次讀給他挺。他從不評價,只說:「我不懂」。小孩就去該,再讀,直到他說:「我懂了。」葉聖陶先生倡導的「智能作文」給了我們三個啟示:多讀,朗讀課文,多讀課外書;多寫,天天寫;多改,在改中找到寫作文的方法。賈老說,教作文分兩步走,第一步:教他;第二步:放手。怎樣教學生寫作文呢?1、抄寫好的句子、段落和短文。2、聽寫句子、短文和段落,讀一句寫一句。3、視寫,發一篇文章給學生看十分鍾,在寫下來。4、改寫,給一個故事,改寫人稱,變化寫作的順序。5、續寫,接著給的一段文字寫下去。6、擴寫。第二步放手,就是讓學生自己寫,變日記為作文。

『叄』 小學語文教學流派研究

小學生作文時,學生群體模式化現象是常見的弊病,尤其是中年級學生在文章的取材、立意、表達上更為司空見慣。主要表現在:
取材統一化:寫貓總是寫貓是捕鼠能手,寫做好事總是拾金不昧,寫父母總是寫他們怎樣關心自己。
立意標准化:寫一件事不會寫一件做錯的事,寫游記就要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寫我們的校園就應該是反映校園的美。
表達模式化:開頭結尾大同小異,三段論,甚至用詞都用一樣。
作文之所以會模式化與教師的指導有關,粗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教師未能開拓學生的取材思路,課堂中的取材作文,存在著時間和空間的問題,即「寫什麼」大多來自廣闊的生活空間,指導「怎麼寫」多在狹窄的課堂中,「有什麼」在先,「怎麼寫」在後,空間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無法即時聯系,再則學生還未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因而學生作文時只好捏造事實,拾人牙慧,人雲亦雲了。
②教師未能引導學生我筆寫我思,總喜歡「請君入瓮」的教學方法。教師指導時先擬提綱,再定中心,然後讓學生填寫內容。學生有「從眾心理」,他們習慣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來,還習慣於依據課本和老師講課的內容為准則。為此,使學生用自己的嘴巴說老師的話,用自己的手寫老師的感受。
③教師在作文指導上,盛行機械地仿寫範文,背誦現成文章,致使學生在表達上「依葫蘆畫瓢」。從模仿到創作是學生作文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機械的模仿,「學別人的文章說別人的話」會束縛學生的思想,容易造成鸚鵡學舌的局面。
怎樣避免中年級學生命題作文模式化現象呢?培養和訓練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無疑是一種可行的辦法,具體做法是:
(一)同一題目,取不同的材
由於學生對生活中原有感知的事物,隨著空間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除了印象特別深刻的以外,其他的將會日趨模糊、淡忘、消失。要讓學生能夠有話可說而不雷同,就應該開拓其取材思路。
如在指導學生寫「我學會了——」這個題目時,通過引導,讓學生知道家裡的事可以寫,學校的事可以寫,勞動方面的可以寫,學習方面的也可以寫。同一方面也可以選不同的內容來寫。如:從體育方面想到跳繩、打乒乓球、踢足球、下軍棋等;從節日中想到吹氣球、包餃子、包粽子等;從不同的季節中想到游泳、做冰棒、堆雪人等。這樣,可以讓學生思維的觸角伸向不同的方位,使文章有不同的內容。
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教給學生取材方法的同時,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如聯想思維、側向思維、逆向思想、想像思維等。教師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這對於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寫出不同的作文,是不無裨益的。
(二)同一活動,立不同的意
對於寫游覽、參觀一類的文章,學生往往容易跳進某種模式,習慣於記敘游覽途中看到的賞心悅目的美景,給人以千人一面的感覺。要改變這種現象,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如何確立中心。因為不同的中心可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帶著感情投入寫作,文章就富有個性。例如學生在遊了東方山後,教師指導習作時,先從確立不同的中心入手,讓學生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去選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確立了以下幾個中心。
活動 材料 中心
登山途中看到賞心悅目的景物 熱愛大自然或對家鄉的贊美
登山途中的感受 做任何事要獲得成功,必須腳踏實地的努力。
登山途中的好人好事 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即使是同一活動,同一材料,因立意不同,文章也各具風采。如教師指導秋遊東方山時,要求學生抓住登山途中看到的某一景物去細微描述,不僅要寫外在的美,還要寫內在的美。
活動 登山途中看到的景物 中心
松柏依然蒼翠 要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田野美麗如畫 贊美五彩繽紛的秋天
果園里果實累累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學生把游東方山這一活動作為思維對象,根據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景物,經過分析、推理得出不同的思維結果。古人說:「情動而辭發」,不同的思想感情也就表達了不同的中心思想,帶著感情投入寫作,寫作也就各具特色了。
(三)同一內容,用不同的表達
葉聖陶先生主張學生的作文「先求平實,後求文采」。對於中年級學生來說,教師不能對他們提過高的要求,只要求學生在語句通順的基礎上盡量用上不同的句式,或者啟發他的改變一下思考的角度,就能寫出不同的話。
句子是語言的基本結構單位。教師指導寫話時,可選用不同類型的句式來表情達意。雖然意思大致相同,但表達形式各異且效果也不同。例如,「一個同學來遲了」。可以表達:①你來遲了。②啊喲,你怎麼來得這么晚。③你有什麼重要的事?④你來得太早了吧。⑤你這個人做什麼事都磨磨蹭蹭,再晚來一步就看不見我了。不同的思維形式就把不同的思維內容表達出來了。
針對學生開頭雷同的情況,在指導時,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藉助於模仿,發展自己理解、表達事物的能力,寫出不同形式的開頭。例如,同樣寫運動會內容的,可以讓學生說說課文的幾種開頭方法,然後讓學生進行仿寫,並讓學生變換角度去思考,學生就可以寫出不同的開頭,可以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當開頭;也可以截取運動會上最精彩的鏡頭;還可以採用回憶的方式開頭等等。這樣,既能使學生由機械仿寫轉向靈活仿寫,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學別人的文章說自己的話」,同樣,結尾也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如首尾呼應法、啟發式結尾法,言盡而意無窮結尾法等等。
總之,在命題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進行一事多作的訓練,既能提高學生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等作文能力,又能使學生走出作文模式化的誤區。

『肆』 小語界"詩意語文"教學流派的是誰

王崧舟的「詩意語文」。王崧舟是全國著名青年特級教師中的佼佼者,當我們感佩他創導回的詩意語答文課堂時,會強烈地感受到他已不再把「學語習文」單一地定格在技能操練的層面上,因為這只是一種不完全的精神建設。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把人的完全精神定性為乃「幾何學式的精神」(物質、理性的)與「微妙的精神」(直覺、感性的)相結合。這便是「詩心」。王崧舟的「詩意課堂」正是他踐行中的妙悟。
望採納謝謝

『伍』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潮流是什麼

從「教學流派」論「理念」
李定仁、李如密先生曾為「教學流派」這一概念作過一個描述性的介定:所謂教學流派,是指一些教學主張相近、教學風格相似的教師在教學藝術實踐中自覺或不自覺、正式或非正式地結合在一起並在一定范圍內產生影響的教學派別。從這里我們不難理解作為流派趨同性的內涵是豐富的,它可以是教學理念的共識,也可以是教學模式的相似,還可以是教學方法的認同,或者教學風格的相近。另一方面流派的形成過程是比較自然的,是一種或自覺或不自覺,或正式或非正式的結合。再一方面,流派的影響面較大,一個「流」字體現了它所具有的流傳面和生命力。「流派」與「風格」既有一定的聯系性,更有各異的區別性。就教學而言,「風格」多指一種經營教學的個人方式,側重於隱性的那種藝術精神和內在的教學品格,別人往往是從中「悟得」;而「流派」所體現的教學理念總是和外顯的某種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聯系在一起,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遷移性,別人可以從中「習得」,這才使它具有了流傳性。「流派」與「群體風格」也是有區別的。「群體風格」從根本上說還是一種「風格」,只是因風格相近而形成了一個群體。而「流派」的流傳性與影響力很大,它不限定於某一地域(地緣群體),不限定於某一師門(學緣群體),不限定於某一研究組織(契約群體),不限定於某一夥伴(情緣群體),當然更不限定於某一親屬之中(血緣群體)。它有很大的流傳性,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產生影響」,所以應當說有別於「群體風格」。
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有著不少頗具影響力的教學流派。數其要者略舉幾例如下,

『陸』 現代語文作文教學流派有哪些

最近,「中國教育新聞網」以《作文教學的記憶與反思》專版,評述、介紹了目前國回內流行的幾種作答文教學流派:

1.重視「模仿」的作文教學流派。

2.重視「思維」的作文教學流派。

3.重視「過程」的作文教學流派。

4.重視「興趣」的作文教學流派。

該版還以《近30年來部分作文教學改革實驗》專欄,介紹了九種作文教學模式:

1.有領導的茶館式教學法。

2.寫作基本訓練分格教學法。

3.三級作文訓練模式。

4.小學作文訓練序列方法。

5.情境作文教學法。

6.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實驗。

7.中學快速作文教學實驗。

8.大作文改革實驗。

9.個性化作文實驗。

該版介紹,有利於教師對當前國內作文教學流派的了解,進一步學習、掌握各種作文教學方法,有效提高作文教學水平。

『柒』 小學語文的主要名師有哪些分別有哪些教學法或者教育流派

斯霞,女,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諸暨縣斯宅鄉,取名碧霄;8歲時,進族裡辦的"斯民小學"讀書,改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畢業後到紹興第五中學附屬小學任教,1929年轉浙江省嘉興縣集賢小學工作。次年經人介紹到肖山湘湖師范學校工作。婚後轉到南京東區實驗小學教書,不久又轉入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小學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學實驗小學(1952年學校改名南京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工作。1956年被評為南京市先進工作者,小學一級教師,同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並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教群英會。1963年,《江蘇教育》、《人民日報》先後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報道,著重宣傳介紹斯霞和學生的關系。1973年,江蘇省教育廳調她到省教材編寫組,編寫小學語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師附小,擔任一年級班主任,次年,被評為小學特級教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勞動英雄,全國"三八"紅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80年辭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職務,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離開了心愛的講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經驗選編》、《我的教學生涯》。

霍懋征,女,漢族。中共黨員。1921年9月出生。1943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曾任北京第二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至今從教60年。是我國50年代就蜚聲全國教育戰線,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國首批特級教師,榮獲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獎。多次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她光榮地被評為中國現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師一家三代八人選擇了教師這一光榮職業,1991年這個教師之家當選「全國優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師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師,她在半個多世紀的教育教學生涯中為我們的基礎教育進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實踐,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經驗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袁瑢(1923-)江蘇南通人。女。交通大學肄業。建國後,歷任上海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校長,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婦聯執委會常委。特級教師。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1983年兩次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60年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於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系。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歷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楊浦中學語文教師、上海第二師范學校校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學會理事,上海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等職。著有《於漪文集》、《於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學海探珠》、《教你學作文》、《語文教學談藝錄》等,音像教學輔導材料有《於漪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精析》、《妙筆生輝》等數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畢業於江蘇省南通女子師范,畢業後在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任教。1978年被評為江蘇首批特級教師,現任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長。李吉林老師長期堅持教學改革,創立了情境教育理論體系及操作體系,得到教育部領導及專家的高度評價。出版《訓練語言與發展智力》《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李吉林情境教學詳案精選》等6本專著,發表近二百多篇論文,計300多萬字。這些科研成果先後榮獲國家教委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新聞出版暑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等。她主講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電視講座21集,由中國教育電視台通過衛星向華語地區播放,1999年獲全國電化教材師范最高獎。她應邀外出講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歡迎與尊重,是基礎教育界卓有影響的小學教育專家。

支玉恆,1939年生於河北省張家口市,1959年於河北體育學校畢業後在小學上體育課,後由於種種原因,1977年,近40歲時改教語文課。當時他連漢語拼音都認不全,於是虛心地向低年級老教師求教。踢球多年的腳很靈活,而用手寫字卻很費勁,於是苦練三年,無論寫教案、改作業、批作文、寫總結等,均用小楷毛筆書寫。語文教學起步較晚,然而他以勤補缺,刻苦鑽研,終於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張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為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

賈志敏,上海市人,漢族人,1939年出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民進市委普教委員會副主任,民進浦東區委委員。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已有46個春秋。由於他創造性的勞動,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獎。1994年,獲上海市特級教師稱號。1999年「五一」前夕,獲「浦東新區開發建設特殊獎」。2000年獲「浦東名師」稱號。現任上海金蘋果學校小學部校長,浦東新區首屆政協委員。賈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幾經磨難。文革期間,賈志敏教師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殘,但是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他的課堂形成「以學生為主,以訓練為主,以激勵為主」的風格。在作文教學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實」的特色。提任校長以後,他大膽試驗,積極探索,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取得了經驗獲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電視台錄制的電視系列片《賈老師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錄制的作文教學系列片《錦上添花》相繼在許多省市播出,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果。1999年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錄制了《賈老師教小學生作文》的光碟並面世,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前年暑假,賈老師應邀赴新加坡為當地華文老師傳授語文教學經驗,並獲得極好的反映。

於永正,男,中共黨員。1962年從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1985年,於永正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於永正同志勇於革新,敢為人先,以語文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為小學素質教育工作帶來了一縷清新的風。他把如何啟迪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天賦作為主要研究課題,形成了「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情趣、重習慣」的教學特色。在小學作文教學上,他實踐了「言語交際表達訓練」,在全國有較大的影響。中國教育電視台、山西教育電視製作中心、吉林教育電視台將有關教學實況拍成電視片向全國發行,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於永正老師多次應邀赴外省、市講學,他的課和報告受到專家、老師們的贊譽。1992年12月14日—16日,國家教育部在南京專門召開了「於永正語文教學研討會」,推廣於老師的「五重」教學法。於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記》、《於永正課堂教學與經驗》等專著,並在全國、省級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

靳家彥,男,1944年12月生,畢業於天津教育學院中文系。從教38年,現任天津南開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榮獲天津市模範教師、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被國家授予「人民教師」獎章,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學專家。創立「小學語文導讀法」,應邀赴30個省、市及大專院校講學,做示範教學,受到廣泛贊揚。出版《小學語文導讀法》等專著17部,發表《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教小學語文》等論文200餘篇,多篇獲全國及省市獎。《中國教育報》開辟專欄介紹「靳家彥教育教學藝術」。參加多種教材編寫,培養徒弟20餘名,均取得優異成績。

張化萬,男,江蘇揚州人.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杭州市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協會副會長,全國小學作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現代小學語文>編委會主編,杭州市小語會副理事長.曾榮獲全國曾憲梓先進教師二等獎、浙江省優秀教研員、浙江省十佳校長、區勞動模範、杭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994年,倡議並參與組織實施了"杭州市上城區跨世紀園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國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的觀摩會上執教示範課;先後帶出了浙江省最年輕的特級教師曹曉紅、王鶯,培養了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省教壇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內外有相當知名度的優秀教師. 曾在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上示範課,作學術講座;有6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主編或撰寫<寫好作文的金鑰匙><豬八戒學作文><小學作文教學心理學><小學教育研究入門><小學教師教育科研基礎><小學語文典型課示例>等;出版專著<現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出版<張化萬閱讀教學><張化萬作文教學><中國名師張化萬>等課堂教學錄像資料;主編<浙江省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11、12冊)<現代小學語文><小學語文國情教育補充教材>等教材12本.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王崧舟校長醉心於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追求。他主張以發展學生的語感素養為核心,從生命成長的高度觀照和深化語文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他的語文課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語感教學法》入選教育部《中國名師》音像專著工程。他認為「語文素養」就是「人」的素養,「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語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認為母語應該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靈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張語文教學應在繼承傳統的「雙基」教學的前提下,著力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積累」和「語文基本習慣」的培養;他認為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關愛生命、著眼發展、依學定教、發揚民主、以讀為本、以情感人、強化語感、鼓勵創見、引導質疑、敏於點撥」,並獨創「自讀感悟——開放引導」教學模式。

竇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從教於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副校長),現任清華附小副校長。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研究生課程班畢業。國家九五重點課題語文教材編寫組的編委及編寫人員。國家「十五」課題「現代教學藝術研究」課題組專家組成員。海淀中心學區課程改革領導組副組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全國反饋教學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教育學會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師研究會副理事長。從1994年開始搞「語文教學民族化與現代化研究」。具體目標是「繼承工具性,打牢語文基礎;注重人文性,弘揚主體精神;體現民族性,遵循漢語學習規律。」

孫建鋒,男,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骨幹教師培訓對象。曾獲江蘇乍小學語文說課比賽一等獎,江蘇省「教海探航徵文」比賽一等獎;近年來,他應邀到山東,河南,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地上課,課堂教學扎實,靈活,富有創意,深受一線教師的喜愛。在《小學語文教師》《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河北教育》等刊物發表文章60餘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吉春亞,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中文本科學歷。1964年生於美麗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聰慧靈氣,再加上她博採眾長、開拓進取,使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吉老師有很強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6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並由國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學,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學。吉春亞老師就是這所學校的唯一特級教師。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校長、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從教以來,潛心研究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致力於小學語文組塊教學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綜合、走向運用」的教學新理念。曾先後在《人民教育》等報刊雜志發表教學論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學》一書。1995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榮獲江蘇省「紅杉樹」園丁獎金獎,1999年被評為江蘇省名教師,2001年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2002年獲第五屆全國「十傑教師」提名。

孫雙金,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江蘇省小學語文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和中華名師叢書《美麗課堂》等專著。

盛新鳳,女,1970年生。著名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中學高級教師,任教於浙江省湖州市湖師附小,大學本科畢業,中共黨員,湖州市第四屆政協委員。她潛心研究,碩果累累,先後獨立進行了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的研究。30多項研究成果和論文公開發表,80多次在省內外公開示範教學,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城市。事跡曾多次被《語文教學通訊》、《小學教學設計》、《浙江教工》、《湖州日報》、湖州電視台「奉獻」、「關注」欄目等報刊雜志、新聞媒體作專題報導。出版個人教學專著《構建詩意的語文課堂》。

虞大明,男, 1972年4月出生,中學高級教師,省教壇新秀。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副校長。1995年5月獲浙江省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榮獲一等獎;1999年獲浙江省首屆學科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2004年榮獲浙江省首屆中小學教師才藝大賽金獎;2004年被評為上城區首屆特級教師。工作10餘年來,一直以開拓、創新、勤奮的態度實踐著「用心成長,享受課堂」的理想與追求。應邀拍攝「名師講壇」、「中國名師」專輯,出版發行。應邀赴全國各地講學百餘次,獲廣泛好評。2003年出版個人第一本著作《走過10年——我的語文教學求索之路》,參與主編《新班級教育的實踐探索》。10餘年來共有3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學流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