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四年語文閱讀理解

小學四年語文閱讀理解

發布時間:2021-01-03 18:35:49

1. 小學四年級,語文的閱讀理解一直是個難題

這是小孩子學語文的通病,只有日積月累才能逐步提高。
一、培養學語文的興趣內。經常講一些不容學好語文帶來的不良後果或鬧出的笑話等,講一些語文知識重要的故事,如一些精彩對聯等,提高小孩學語文的興趣。
二、可以適當訂閱一些課外讀物,如《小學生作文報》、《故事會》等,買一些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籍,加大閱讀量,適當抄錄一些優美的詞句。
三、經常小練筆,不管長短,要經常寫。要求要寫出自已的親身體會和真情實感,不能無病呻吟。也可模仿好的作文練筆,多用一些優美的詞句。
語文水平的提高需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祝您小孩學習進步!

2. 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理解材料

勇敢的孩子
一輛大客車載著19個6至11歲的小學生去參加活動。途中,駕駛員因病昏迷,汽車失控,在美國第40號公路上急駛亂竄。一些孩子嚇得哭泣起來:「我們快要死了。」突然,汽車又開始橫沖直撞,孩子們都摔倒了,有的還撞在車窗上。這時,車上10歲的五年級學生拉里的頭腦異常清醒,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勇敢地從座位上一躍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盤,並用力踩住剎車踏板,使汽車猛然剎住。拉里隨後招呼三位同學一起把司機拖起來。這時,恰巧有輛汽車路過,他們立即報警。幾輛救護車聞訊趕到,將受傷的五位同學送到醫院,其餘的換乘另一輛大客車返回學校。在車上,孩子們個個淚流滿面,滔滔不絕地傾訴對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後,拉里平靜地對表揚他的校長說:「這算不了什麼,只是我常跟爺爺一起擺弄一輛貨車的緣故。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總是想方設法做好事,幫助過許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會為我高興的。」
1、根據意思從文中摘錄成語。
⑴ 比喻極其危急。 ( )
⑵ 形容話多,連續不斷。 ( )
⑶ 形容毫無顧及地亂沖亂撞。 ( )
2、縮寫句子。
⑴ 失控的汽車在40號公路上急駛亂竄。

⑵ 淚流滿面的孩子們滔滔不絕地傾訴對拉里的感激之情。

3、第一節末的省略號省略了孩子們的話語,請展開想像,補寫一、二位同學說的感激的話。
同學們有的說: ,
有的說: 。
4、簡要回答問題:
十歲的拉里為什麼能成功救出一車小學生?

舍棄
古希臘的佛里幾亞國葛第士以非常巧妙的方法,在戰車的軛(e)上打了一串結。他預言:誰能打開這個結,就可以征服亞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的將繩結打開。這時,亞歷山大入侵小亞西亞,他來到葛第士繩結之前,便拔劍砍斷了繩結。後來,他果然一舉佔領了比希臘大50倍的波斯帝國。
一個孩子在大山裡割草,被毒蛇咬傷了腳。孩子疼痛難忍,而醫院在遠處的小鎮上。孩子毫不猶豫地用鐮刀割斷受傷的腳趾,然後,忍著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館應征做鍾點工。老闆問:「在人群密集的餐廳里,如果你發現手上的托盤不穩,即將跌落,該怎麼辦?」許多應聘者都答非所問,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盡力把托盤倒向自己。」最後,朋友成功了。
亞歷山大果斷地用劍砍繩結,說明他舍棄了傳統的思維方式;小孩果斷地舍棄腳趾,以短痛換取了生命;服務員果斷地把即將傾倒的托盤投向自己,才保證了顧客的利益。在某個特定的時候,你只有敢於舍棄,才有機會獲得更長遠的利益。即使遭到難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選擇最佳的失敗方式。
成功往往蘊涵於取捨之間。不少人看似素質很高,但他們往往難以舍棄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忽視了更長遠的目標。成功者有時僅僅抓住了一兩次被別人忽視了的機遇,而機遇的獲取,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進行果斷的取捨。
1、短文講了哪三個小故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這篇短文說明了什麼道理,找出有關句子,用「 」畫出來。
3、亞歷山大劍砍繩結,你認為他舍棄的傳統思維方式是怎樣的?

4、孩子果斷地用鐮刀割掉中毒的腳趾,你認為是否值得,為什麼?

5、寫出近義詞。
舍棄——( ) 果然——( )
果斷——( ) 蘊涵——( )

野 鴨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見在一束枯草旁邊躺著一隻野鴨。
起初,我以為這只野鴨是害怕被人發現,故意藏在那兒的,就用樹枝輕輕地(撥、拔)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來,可她卻一動不動。我覺得奇怪,便彎下身仔細看,才發現她已經死了。她身體的一側微微向上翹起,脖子向前伸著,嘴張著,裡面(賽、塞)滿了雪。她的翅膀(稍稍、捎捎)張開,一條腿伸向後面。在她的腿跟前有兩只蛋。看見這兩只蛋,我就把這只死鴨提起來。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個巢,裡面有十一隻蛋,連同外面的兩只,一共十三隻。
我把她仔細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沒有發現一處傷痕或(遭、糟)受暴力的跡象。從她身上的各種情形來看,她是被凍死的。雖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現象,但是我還是毫不遲疑地做出這樣的結論:她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同那場暴風雪進行一番殊死的斗爭以後死去的。
我望著這只野鴨 思緒久久不能平靜 我想 這種深沉的愛 多麼感人肺腑啊
太陽已經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個小小的坑,把野鴨放進去,用泥土把她埋起來,再用手帕把十三隻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劃去( )內不正確的字。
(2)給課文第五自然段加上標點符號。
(3)課文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發現死鴨→猜測死因→掩埋死鴨。其中的次要內容是 ,主要內容是 。
(4)從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體現野鴨與暴風雪搏鬥的詞句,用「 」畫下來。
(5)任選一題做:①文中的人稱本應用「它」來稱呼野鴨,卻用了「她」,從中你 體會到什麼?②從「我」掩埋野鴨,包好十三隻蛋的動作,你體會到了什麼?

(6)你認為野鴨這樣做值得嗎?從野鴨身上你體會到什麼?

3. 小學四年級語文 ,《挺起你的胸膛》 閱讀,求答案!!!

一位挪威男青年來到法國,他要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可惜,主考官沒有看中他。身無分文的青年男子來到學院外不遠處的繁華大街上,勒緊褲帶在一棵大榕樹下拉起了小提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無數的人駐足聆聽。飢餓的青年男子最終捧起了自己的琴盒,圍觀的人們紛紛掏錢放入琴盒。

一個無賴鄙夷地將錢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青年男子看了看無賴,最終彎下腰拾起地上的錢遞給無賴,說:「先生,您的錢掉在地上了。」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到青年男子的腳下,再次傲慢地說:「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無賴,深深地對他鞠了個躬,說:「先生,謝謝您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彎腰為您拾起,現在我的錢掉在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無賴被青年出乎意料的舉動震住了,最終撿起地上的錢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後灰溜溜地走了。圍觀者中有一雙眼睛一直默默關注著青年男子,是剛才的主考官!主考官將青年男子帶回學院,最終錄取了他。

這位青年叫比爾·撒丁,後來成為挪威小有名氣的音樂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1、根據意思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填在括弧里。

身上沒有一分錢。 ( 身無分文 )

停下腳步,仔細地聽。 ( 駐足聆聽 )

超出人們的預料。 ( 出乎意料 )

2、概括第一、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第一自然段:青年去法國報名音樂學院,沒有成功,演繹
音樂乞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他非常誠實,取得了主考官的信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挪威青年比爾面對無賴的傲慢無禮,是怎樣做的?在文中用「______________」畫出。
青年男子看了看無賴,最終彎下腰拾起地上的錢遞給無賴,說:「先生,您的錢掉在地上了。」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到青年男子的腳下,再次傲慢地說:「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無賴,深深地對他鞠了個躬,說:「先生,謝謝您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彎腰為您拾起,現在我的錢掉在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
4、一開始,男青年的命運是怎樣的?後來,青年男子的命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一開始男子是身無分文的人;後來,因為他的善良、包含取得了主考官的信任;我們做人要誠懇、善良、學會寬容和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題目就在文章里,你能找出來寫在文前的橫線上嗎?
《挺起你的胸膛》

望採納

4. 小學四年級語文短文閱讀中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1·舉例子:根據文抄章內容舉例說明
2·列數字:利用數字詳細說明文章
3·做比較:用其他例子與說明物體進行比較說明
4·下定義:將事物進行評價
5·打比方:一、用一種形式表一說明物體
6·作詮釋:將說明事物進行解釋說明
7·摹狀貌:說明事物的形態
8·分類別:將事物進行分類評價
9·畫圖表:利用圖畫.表格的方式對事物進行更直觀的說明
10·引用:引用一些例子說明事物

5. 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理解題,一般注意什麼,怎麼做

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理解題,
一、平心靜氣審題,切忌粗心。
一般注意在內解答閱讀題時,千萬不要容慌,要靜下心來,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先從容易的入手,逐漸的打開思路。粗心是學習的大忌,對於語文的閱讀理解也不例外。在審題的時候,要像對待數學試題中的數字一樣,認真看清每一個字、詞、句、甚至每一個標點,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分析問題的提問要點。
二、熟讀全文,整體把握。
一般來說,做題時,我們要先把文章讀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後再開始做題。如果沒看懂,還要再讀,直到弄懂為止。當然,讀第二遍前,可以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因為後面的問題中有時會隱匿著文章的主要觀點、中心意思及寫作思路、行文線索,對我們理解文章很有幫助。
三、確定區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體感知後,我們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深入思考,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6. 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方法

怎樣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就個人知識的獲得來說,一般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親自實踐獲得大量感性知識,然後通過思考上升為理性知識,這些構成了個人知識的一小部分來源。另一方面則是直接把人類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知識繼承過來,把社會的知識轉化為個人的知識,這是中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或大部分來源,正如恩格斯所說:「每一個體都必須親自去體驗,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個體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他的歷代祖先的經驗的結果來代替。」在繼承知識的各條途徑中,可以說閱讀是一條主要途徑。

實際上,在校學習時,僅僅依靠上課是無法理解全部知識的。可以說,學生時代的學習一天也離不開閱讀,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要用書,離開書,離開閱讀,學習就會十分困難。要知道,老師上完課就走了,而書籍卻始終伴隨著我們。

中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代,要珍惜這無憂無慮、精力充沛的寶貴時光。要充分利用這一階段多讀點書,多繼承點人類的寶貴知識財富,為一生的事業打下雄厚的基礎。同時在閱讀活動中增長起來的閱讀能力,將為一生中不斷地自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要不斷改進閱讀的基本條件

閱讀需要哪些條件呢?

(1)要掌握常用的字、詞、句、段、篇的基本知識

閱讀就是要通過與字、詞、句、段、篇打交道,從中獲取知識,如果不掌握這些知識,那麼,閱讀就變成看「天書」了。

中學生如能掌握5000個字,閱讀一般文章就問題不大了。有的學生之所以閱讀能力差,就是因為沒掌握足夠數量的字、詞(主要是實詞)和片語的表達概念,而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句是用詞按一定的語法規律聯結而成的語言單位,一般用來表達判斷,表達相對完整的思想。對句的理解不單要求掌握詞義,還要求掌握語法。沒有語言,思維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見,閱讀的重重困難,往往是由不識字詞,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帶來的。因此認真學好語文,在閱讀中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科學家用他們的親身體會,明確地指出了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數學家說:「很難想像一個文理不通、錯字連篇的人,能把邏輯嚴謹的數學內涵表達出來。」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說:「我從小打好的語文基礎,對我學習其他學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還覺得學好語文對訓練一個人的思維很有幫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條理。這些,對我後來學好數學都有很大好處。」人們贊譽蘇步青為「數學詩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

不掌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就會給閱讀帶來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難重重。有人說,到了21世紀,如果不懂生物化學,不懂生態學,可能連報紙都看不懂。現在報上經常出現「生態平衡」、「生態系統」、「遺傳工程」、「基因」等專用名詞,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礎知識。可見,要想在現代化社會里提高閱讀能力,必須盡快掌握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行。

(3)要會用工具書

在閱讀時難免有些字不認識,也有的一時想不起來,這時,如果手頭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和《漢語成語詞典》等工具書,就可以及時地查一下,以掃除閱讀中的障礙。當然,根據閱讀的需要,准備一些相應的參考書籍,准備隨時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書齊備,查找熟練,閱讀起來就會順利得多。當然,通過查找工具書,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識進一步豐富起來。

(二)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讀書

面對浩瀚的書海,如果讀書沒有目的和計劃,將會無所適從。

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每天又要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因此,可供閱讀的時間,尤其是課外閱讀的時間並不多,如果讀書再沒有目的和計劃,就會使寶貴的閱讀時間得不到充分地有價值地利用。

中學生的閱讀應以達到這樣的目的為出發點:

有利於基礎知識的學習,有利於發揮自己的特長,有利於彌補自己的弱點,有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

安排閱讀計劃時要注意:

圍繞課本閱讀一些有關的課外書。例如,讀一些與課內學習有關的科技史,人物傳記,這樣有助於提高課內學習的興趣,充實課內學習的內容,使思維更加活躍。

圍繞自己的愛好或特點讀一些有關的課外讀物,一個愛好理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到閱覽室讀有關的報紙雜志,一個喜歡文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去讀各種文學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閱讀文學名著。

至於課外書的選擇,可以請教老師,請教高年級的優秀生或同班的同學,也可以請教家長。把他們的好經驗學過來,實在是一種省時間的好辦法,選好一本書,就可以用較少的時間得到較大的收獲。

書選好了,再把讀書的時間分配好,不僅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也不至於沖擊課內的學習。長期堅持下去,學習中的弱點就可以得到彌補,個人的特長就可以得到發展,既促進了課內的學習,又豐富了課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學生讀書缺乏目的和計劃,一昧地從興趣出發,常常看一些偵探小說、武俠小說,達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為看這些書而開夜車,不完成作業,結果嚴重干擾和影響了課內的學習,這是一種不好的讀書傾向。

(三)要處理好博覽和精讀的關系

博覽就是廣泛地看書,目的是針對書的內容作一般了解,以發現書內精華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識。廣泛閱讀可以博採眾長,正如魯迅所說:「如果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覽就是觀大略,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書籍,為精讀創造條件。觀大略的方法是:看目錄,從目錄中發現有用的內容,再翻閱有關部分,到書店選書就是用這種辦法;看內容提示,看書的開頭幾段和結尾幾段,以掌握書的大概內容;也可以用快速閱讀法,就是用較快速度讀一遍,了解大致的內容。

在博覽的基礎上,在同類的書中選出一本最好的進行精讀。精讀之後再閱讀同類的其他書籍。精讀時,要「細嚼慢咽」,要多動腦筋,要反反復復地讀,還要認真做讀書筆記。

數學家張廣厚在談起學習一本數學小冊子時說:「這篇論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老用手摸這幾頁,白白的書邊上,留下了一條明顯的黑線。這樣反復學習,對我們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的愛人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和吃書一樣。』」

精讀過的書,要做到:一懂,就是對書的基本內容要達到理解的程度;二記,就是要記住所理解的內容;三會,就是會運用這些理解了的知識;四熟,就是能熟練地將從書本內學到的知識表達出來或運用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中學是基礎教育,是打基礎的階段,因此要把精讀的目標指向教科書和主要參考書。

(四)要勤於思考

愛因斯坦說:「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求的一切。」就是說,閱讀時要抓住書中的精髓,實現由淺入深的轉化。

英國詩人柯勒律曾把讀者分為四類:第一類好比計時的沙漏漏沙,注進去,漏出來,到頭來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第二類好像海綿,什麼都吸收,擠一擠,流出來的東西原封不動,甚至還臟了些;第三類像濾豆漿的布袋,豆漿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類像開掘寶石的苦工,把礦渣甩一邊,只要純凈的寶石。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閱讀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華羅庚說:「高中程度的同志可以回想一下過去學過的小學算術、初中代數在腦子里還有那麼多嗎?沒有那麼多了。因為我們理解了,會運用了,這就是說書變薄了。」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閱讀時要實現由多而雜到少而精的轉化。

綜上所述,閱讀時,要竭盡全力,力求做到「留下寶石」,「引向深處」和「把書讀薄」,為此,就要勤於思考。

具體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力求理解

讀書應當邊讀邊想,力求理解,弄懂書中所說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閱讀時,應當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在全文讀完之後,再串起來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間的聯系,以便從整體上理解一篇文章,一節課文或一章內容。

(2)理清思路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文章有思路,遵路識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體現著作者的思路,遵循這一思路閱讀,才能理解文章的實質。可見理清思路對閱讀多麼重要。

在閱讀自然科學著作時,對書上提出的原理、規律、定律、公式,不僅要理解結論,尤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這些結論是怎麼推導出來的。李政道博士說:「當讀完一段之後,就應當把書合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來,再去看書,想想自己為什麼走不出來,別人為什麼走通了。」閱讀時,只記現成結論,而不考慮這些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那麼思維能力就很難在閱讀中提高。

(3)要能提出問題

閱讀中發現的問題一般有兩類:一類是根據自己所具備的知識,認為書中的一些見解不正確、不完整,提出異義或補充;一類是因為自己具備的知識還不夠,因而有不懂的問題。中學生隨著知識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閱讀時發現第一類問題會逐漸增多,而第二類問題會慢慢減少。

一旦發現問題,再深入閱讀有關書籍,並且深入思考,收獲會更大,還有可能發現新的知識,獲得新的見解。

(4)要獨立回憶,學會准確表達

閱讀後,要通過回憶再檢查一下閱讀的效果。對已經理解的內容要善於用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來,寫在讀書筆記上,以備日後查用。錢偉長說過:「讀一本書,只要清楚它的梗概,了解它的主要精神和主要問題,先把最重要的東西學到手,然後回顧一下,看自己解決一些什麼問題,還有哪些沒有解決?對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最好用小本子記錄下來,以便以後解決。」

(五)要記好閱讀筆記

威廉·李卜克內西在《憶馬克思》一文中說:「只要有一點可能,他任何時候總要工作的。就是去散步,他也要帶一本筆記簿,並且時時在上面寫點什麼。」為了寫《資本論》,僅在 1850年 8月至 1853年 6月,馬克思就摘錄了70個不同作者的著作,寫了24本有關政治經濟學的筆記。在寫《資本論》的過程中,他摘錄的書有1500多本,寫的筆記至少有100多本。

馬克思在筆記的封面上寫明做筆記的時間和地點,編上筆記的序號,有的還加上標題……每本筆記都編有頁碼,為了日後查閱方便,很多筆記都做了目錄和內容提要。

黑格爾讀書學習,也有一個獨特的習慣,就是把讀過的書,按語言學、美學、幾何學、心理學等分類,把它們放到貼有標簽的文件夾里。這樣,當需要什麼材料時,隨時可以拿到。這種習慣,他堅持了一生。

魯迅寫作《中國小說史略》光摘抄的卡片就有5000張。

(1)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做筆記的過程,就是一個加深理解、加強記憶的過程。有人說:「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簡單的摘錄,也需要動動腦筋,以摘錄最精彩的地方,至於寫體會,那就更要動腦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筆記」的願望,必然會促使你專心閱讀。再加上與書籍相比,筆記自然要簡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僅利於理解,也利於記憶。

(2)利於積累資料,使知識「外貯」

經過長期閱讀之後,就可以通過筆記積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資料,彌補頭腦記憶的不足。因為用頭腦記憶,往往不夠准確和持久,難免忘記、記錯或記混。如把資料分門別類保管好,則可以長期為學習及以後所從事的工作服務,只要不丟,就沒有「忘記」的問題,只要使用之前看一看,這些「外貯」的資料又可轉為「內貯」的記憶,使知識的運用得心應手。保爾·拉法格在回憶馬克思時說:「他有這么一種習慣,隔一些時候就要重讀一次他的筆記和書中做上記號的地方,來鞏固他非常強而且精確的記憶。」

不少中學生在閱讀時,輕信自己的記憶力,懶得動筆,以致到需要運用閱讀的收獲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忘記得一干二凈,感到很後悔。

還有的中學生筆記記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類、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當需要運用時,又因太亂而難以查找,使筆記成了「死材料」。

一般精讀的書,可用筆記本做筆記,而博覽的書,可用活頁紙做筆記,然後定期分類、整理。

如果在中學時代,就學會做讀書筆記,學會積累和整理資料,那麼,天長日久,不僅可以促進課內的學習,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學會一套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能力,這必將給走上工作崗位後的自學帶來極大的好處。

閱讀全文

與小學四年語文閱讀理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