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現代中國語文教育一直有意無意地躲避著文學,文學在語文教育中一回直背著罵名.「把語文課答上成了文學課」---這是流行於語文教育界的貶義詞.語言(言語)學才似乎是語文教育的正統;「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的口號一直「廣泛深入人心」.五十年代語文教育的大討論,似乎是「語言」學派勝利了,八十年代的「語言文字訓練」浪潮盛極一時,至今仍然熱火朝天--這有對的和有效的一面,實際也是「語言」學派占據上風.看看我們的教材,基本是以語言學的路數和體系編寫;聽聽我們的課,基本是以語言學的「招數」分析文學作品;翻翻我們試卷,基本是以大學語言學系的標准和方法來編擬試題.有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語言學界和語言學家對語文教育的干預遠遠超過文學界和文學家的干預.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是語言學理論一統天下,或者更直接地說,現代中國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理論,是奠定在語言學理論的根基上的,而這個理論又是十九世紀的靜態的語言學理論!
㈡ 想要80年代的五年制小學語文1——10冊的書
已發,請查收
㈢ 八九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文都有哪些
狼牙山五壯士、艱苦的歲月、賣火柴的小姑娘、珊迪、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白求恩大夫、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
㈣ 八、九十年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有什麼特點
一,偏了語言,應重視文學
多少年來,現代中國語文教育一直有意無意地躲避著文學,文學在語文教育中一直背著罵名。「把語文課上成了文學課」---這是流行於語文教育界的貶義詞。語言(言語)學才似乎是語文教育的正統;「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的口號一直「廣泛深入人心」。五十年代語文教育的大討論,似乎是「語言」學派勝利了,八十年代的「語言文字訓練」浪潮盛極一時,至今仍然熱火朝天--這有對的和有效的一面,實際也是「語言」學派占據上風。看看我們的教材,基本是以語言學的路數和體系編寫;聽聽我們的課,基本是以語言學的「招數」分析文學作品;翻翻我們試卷,基本是以大學語言學系的標准和方法來編擬試題。有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語言學界和語言學家對語文教育的干預遠遠超過文學界和文學家的干預。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是語言學理論一統天下,或者更直接地說,現代中國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理論,是奠定在語言學理論的根基上的,而這個理論又是十九世紀的靜態的語言學理論!
我想躲開「語文」兩個字的內涵如何解釋的爭論(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學」抑或其他),只想從社會文化的總的心態上,說說人們為什麼偏重語言輕視文學。五四後,中國總體的社會文化主潮就是「一切要致用」、「一切要實用」。致什麼「用」呢?建國前是民族救亡圖存之「用」、軍事政治斗爭之「用」,建國後,是經濟建設、富民強國、階級政治斗爭之「用」。一切能立竿見影用於上述目標的部門、學科才能得到大發展,而遠離上述致用目標的部門和學科,則不能得到發展,或抑制其發展,或令其「異變」成純粹致用的部門、學科。相比而言,語言與文學,那個更有用呢?當然是語言,語言是交際之用,須臾難離,無論參加軍事斗爭、政治斗爭的人才,還是參加經濟建設的人才,語言對他們是最重要的。 文學,則是消遣的,高雅的,無論於軍事斗爭、政治斗爭,還是於經濟建設,均無法直接致用。中小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培養「急功近利」的社會「致用」人才,語言用得上,文學離得遠,似乎可有可無。而且,文學是致於人的「內在精神」,而語言則是致於人的「外在交際」,當然後者重於前者。所以,教材編選時輕視文學,即使選文學作品,也不是以審美的眼光選那種真正能夠陶冶人的精神和性情的以藝術取勝的篇章,而更多的是用「致用化」(尤其致現實政治之用)的眼光篩選過的、剪裁過的文學作品。對這些文學作品也仍然是用「語言學」的招數和方法來講析,(再加上用「興無滅資」的話語來闡釋其內容)。
其實,文學,之於語文教育的作用,功莫大焉。可以說,一切語言(言語)教學,離了「文學化」的教學方法,簡直寸步難行。高超的語文教育的藝術,完全是藉助於文學的;基本的語文教育藝術,同樣是離不開文學的。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最能體現語言價值和語言真諦的,是文學;最能負載語言價值與語言真諦的,還是文學。一句「蒼黃的天底下,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這是語言學的,還是文學?讓孩子用「種」造句,孩子說「孫中山種了中華民國,毛澤東種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語言學,還是文學的?
二,偏了白話, 應重視文言
魯迅、郭沫若一代人曾大反文言,葉聖陶先生似乎也不大贊成學文言,毛澤東也反對。或者乾脆說,自五四後,一直到本世紀80年代,學文言一直受到整個社會主潮的阻扼。少學或不學文言,是現代中國社會的主流聲音。 因此,尤其建國後我們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文言或極少,或乾脆沒有。
為什麼反對學文言呢?大概意思有三:一,文言中有許多封建思想糟粕,它在「封資修」的名單中排頭號,與現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相抵牾;二,文言是僵死的東西,禁錮學生的思想與精神;三,文言在現代生活中已經不用。
其實,這是十分膚淺的。文言中有糟粕,但更有精華。屈原、司馬遷、李白、蘇軾等先賢大師,以文言構築的詩文,那是輝煌燦爛的「精神燈塔」,足以照徹千萬年,足以沐浴古今人。他們的靈魂,用「文言」「走過」的漫漫的、璀璨的精神歷程,我們再通過「文言」, 去「循跡走過」,對我們的精神就是一次次歷練。不斷地「走過」、不斷「歷練」,就是我們的精神「積淀」、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記憶」與「精神傳承」!
文言與白話,是母子關系,根葉關系。白話絕大部分來源於文言,大部分雙音節詞是文言的附綴、演繹而來;絕大部分的鮮活的成語,源自文言典故。無母哪有子,無根哪有枝葉繁茂!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大陸的整體的語言表達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趨勢,傳媒及文化人的語言表達失去典雅與古風,變得「淺白化」「粗俗化」,---這實際就是整個社會輕視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脈被切斷的惡果!
魯迅、郭沫若一代人反對文言,自有他們那代人的歷史文化背景。因為生在五四前,他們是在文言的「醬缸」中浸泡過的,他們的每個毛孔中都有文言的滋養;也就是說,他們的文言的根底,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奠定得異乎尋常的雄厚了,所以,他們無論怎樣反對文言,他們所受的文言的有益滋養,是反對不掉的,他們的文言的或者說是文化的根底,是不會因此而變薄的。魯迅「『先生之文,上窮遠古,旁及異邦,近逮人生,一言一語,蒼然深邃,情致極焉』。魯迅讀過古書不少,從而『知舊世之弊』,文章『雄厚冷峭,於書卷氣雜以鬥士風采』。仔細閱讀魯迅的白話文,不難發現他筆下其實『白』中處處有『文』,可見文言真是白話的基礎。」(董橋) 而我們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甚至六十年代到七十、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很少或根本沒有一點文言的根底的情況下,如果也跟著魯迅、郭沫若一代人的餘音,再去反對所謂的文言,不是頭腦發昏,就是瞎起鬨!哄來哄去,「哄」掉的是幾代人的文化學養,「哄」斷的是民族的文化血脈,「哄」塌的是中華文化的精神之塔--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三,偏了例子,應重視數量
自五四後,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總體思路,就是四個字--「舉一反三」。
什麼是「舉一反三」?就是每學期以「二三十篇文章」為「例子」,對例子進行非常「科學」細致地「拆解」、深入地「鑒賞」、精心地「把玩」、反復地「歷練」,以此來達到讓學生「循例」學會聽說讀寫、「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語言(言語)的目的。前面師生對二三十篇「例子」文章的拆解、把玩、歷練,就是「舉一」,之後學生「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言語就是「反三」。
「舉一」,講究求甚解、深解,不厭其深、不厭其細、不厭其透,一篇文章講它三四課時不在話下。「舉一」的目的在於「反三」,讓學生通過這個「例子」,看看怎麼運用語言。「舉一」是數量少,「反三」是數量多。每學期最多30篇文章,1年也就60篇,中學6年最多也就360篇。試圖通過360個例子的學習,讓學生「繁衍」遠遠超出360篇的言語。因此,「舉一反三」的妙蒂就在於「以少勝多」。講360篇文章是「舉一」,學生生成、繁衍更多 語言是「勝多」。
仔細考察這種「舉一反三」的現代語文教育總體思路,實際就是一種完全科學化、理科化的路子,學習數學、物理學、化學的路子。學數理化等理科課程,不就是「舉一反三」嗎?教材或教師講深講透一個例題,後面就附著相當數量的習題;學生學會一個例題,就會做數量相當多類似的習題。這種總體思路,有一定成效,但成效不大,幾十年中國現代語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費中徘徊,與此有關。
其實,大量的研究、實踐以及常識告訴我們,語言(言語)的學習規律,恰恰是「舉三反一」。語言學習不太類似於「科學化」的數理化學習、可以「舉一」(如例題)「反三( 做習題)」,「舉少」而「勝多」。語言學習常常是「舉三」而「反一」,「舉多」而「勝少」,「舉十」才「反三」。人類語言的學習,是在「巨大數量」的語言(言語)的「例子」的反復撞擊、反復刺激下,才點點滴滴「說出」,成年累月數量再無限量地加大後,才「奔涌而出」。因此,數量的巨大,例子的極大豐富,才是形成語言(言語)能力的最首要的前提條件!嬰兒學口語的例子頗能說明這個問題。孩子呱呱墜地時,一言不會,1周歲左右說出最簡單的「媽、爸、水」語詞,2周歲左右就能自如運用語言,說出奇妙的句子。為什麼口語學得這么快?效率如此之高。因為他接觸了「天文級數量」語言(言語)的「例子」!以平均每天聽大人100句話計算,每句話10個字,每天就是1000字,一年365天就是365000字,兩年就是730000字!那就是說,孩子學會口語,等於兩年「讀」(用耳)了五六部長篇小說!我們學書面語,中學六年語文教材才多少字!所以我堅定地認為,語言學習的規律是決不是「舉一反三」,而是「舉三反一」,現代語文教育總體思路必須徹底改變!
四,偏了分析,應重視吟悟
自五四後,西方「科學的東西」引入到中國,引入到語文教育之中。這些「科學的東西」有,西方的語法學、寫作學、文藝理論學、閱讀學乃至文章學、詞彙學等,還有諸如所謂「新三論」、「舊三論」的東西等等。這是好事,對語文教育的規范和科學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而,本世紀以來,現代中國語文教育出現了區別於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大奇觀,就是出現了「講深講透」、「析細析微」的現象,西方化的語法學、寫作學、閱讀學等等知識,大量地進入到中小學語文課本之中,不僅僅是西方語法學、寫作學、閱讀學等「知識」的進入,而且是整個西方化的、所謂科學的教材「編寫體例」的進入、西方化的「教材講授方式」的進入。甚至在小學里,一篇《登鸛雀樓》也能洋洋灑灑分析內容20分鍾(張志公語)。
葉聖陶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說:「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現在國文教學,在內容與理法的討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 學生吟誦的功夫 太少,多數學生只是看看而已。這是偏向了一面,丟開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討究,也不忽略吟誦,那才全面不偏 。吟誦的時候……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這是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葉老先生這段話,是針對四十年代的情況說的,四十年代之後的情況怎麼樣呢?熟悉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現狀的人知道,這種「重分析、輕吟悟」的狀況,愈演愈烈。現在五十年過去了,情況怎麼樣了呢?也可以說,仍並無大的改觀。請各位注意,我並不反對「理法」的分析,不主張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全盤吟悟。我是說吟悟這種中國傳統的頗為有效的語文教育方法,與來自西方的所謂理法的分析相比,在成效上絕不比它差,甚至有時遠超過它。
為什麼把我們民族自家的、這么好的語文教育的「看家本領」給丟掉了呢?我想,說透了,這實際是自五四以來的一種泛化的崇仰西方科學的民族自卑心態所致。五四後,似乎各行各業、各門學科,一切都講科學,都講理性分析,講分解和所謂的「解構」,似乎語文教育不講這些、不引進這些,就是落伍的、低效率的。未來中國語文教育,應該揀起這個丟棄「寶貝」了!
五,偏了理解,應重視背誦
人的語言(言語)能力的學習、語言(言語)能力的形成,其實主要是依靠對前人經驗的一種模仿;且基本是一種「不求甚解」的模仿。因而背誦在語言學習中起著十分巨大的作用。
語言能力的形成,當然需要「理性」的參與 ,需要「理法」(如語法、寫作法、文章學等)的幫助,有時這種「理性的參與」 、「理法的幫助」還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譬如弄清結構、分清層次、總結歸納等等。
但是,背誦,對語匯材料的積累、對整體文句的感性的積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更大。背誦,是化別人的語言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縈繞心頭,如發於已心,如出於已口。愈積累愈豐富,愈豐富愈自然貫通,逐漸就積淀成一種語感了。中國傳統的語言教學,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誦。巴金先生能夠背誦200篇的《古文觀止》,茅盾能夠背誦全本的《紅樓夢》,這是他們作為文學家有著超人的語言能力的重要原因。
可是五四後,尤其建國後,以「理」來解語言、來學語言的方法,代替了以「背誦」為主基本不講「理」或少講「理」的方法。幾十年來,中國語文教育的課堂上講「理」過多,而求「背」太少。從偏於分析、輕視吟悟,到偏於例子、輕視數量,再到偏於理法、輕視背誦,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現代中國現代中國語文教育的探索者有一個美好幻夢---即總想走出一條所謂的「科學化」「理科化」的捷徑,但沒曾想,卻走向了「科學主義」的歧路! 繁瑣哲學、玄虛之學、形而上學的純技術化的習題、板滯的操作課型與步法等等,在語文教材和課堂上,泛濫成災!從小學到中學用2700課時學自己的母語仍過不了關--此咄咄怪事的原因就在這里。這是過於崇信所謂西方科學主義理性的結果。要大大提高中國語文教育的實效,在不丟棄適當分析、例子、理法的前提下,非重視吟悟、數量、背誦不可!
六,偏了散文,應重視詩
翻翻我們的教材,散文(廣義的)佔了90%,詩退居到了10%。(我這里說的詩也是廣義的、寬泛的,那種雖以散文的體式寫成,但內核具備詩的精神,也是詩。)對現代詩選得少,對古典的詩選得也少。語文考試也有個流行的不成文的禁令,那就是作文不能寫成詩。
這是否也跟當代中國社會的大的政治文化心態直接關聯?這個大的政治文化心態就是--實用。實用,從大處說,是國家的政治軍事斗爭、經濟建設,小處說是人際交往。而散文是廣泛應用的文體,而詩在現代生活中幾乎「無可用」。
可我們是一個詩的國度!我們有著幾千年的「詩教」傳統,「詩書傳家」--不但可用之於家,還可用之於國。孔子甚至說,不學詩(詩經)無以言。從詩經、離騷到唐詩、宋詞、元曲,中國的詩歌傳統一脈相承。可以說,詩,是中華文化精華中精華,是中華文化寶庫中最光輝燦爛的部分。古代文人,寫詩抒懷,以詩籌答,以詩相贈,是平凡生活中最平凡不過的事。可現代當代的文人(廣義的),還有多少能寫詩!即使能寫詩,可又有多少人能夠寫得好詩,實際情況確是「一代不如一代」。也就是說,中國詩教的薪火已經快沒有傳人了,快要熄滅了!追根溯源,這不正是現代中國語文教育的一個悲哀嗎?
其實,從少年兒童自身的特點講,詩最接近於他們的性情,最接近於他們天真爛漫的心靈。乾脆說,孩子天然就是詩人。三五歲的孩子脫口說出「天空中有美麗的動靜」這樣的話,這不是詩是什麼?這是「天然去雕飾」。中國今天的孩子,詩的天分還沒有得到任何發展,就在語文課上被老師們按著頭去學「實用」性、「交際」性的所謂散文,這無異於摧殘、扭曲。退一步講,即使為了 「實用」、「交際」,通過具有神奇想像的詩來學語言交際,成效其實更大!
詩訴諸於人的「內在精神」,散文訴諸於人的「外在交際」。我們不能只顧實用性的交際,而荒蕪了孩子的「精神」。
七,偏了峻厲,應重視雍容
現代中國語文教育太重了,它太莊重,太沉重,太峻嚴!一直以一副峻急嚴厲的面孔出現在我們面前。
我主要指四個方面,教材的內容、課文的闡釋、教學的方式、教育出的孩子。
教材的內容:社論、領袖的報告、領袖的故事、直接闡釋時政觀點和政策的文章, 太多地充斥於我們的教材之中。相反,諧趣的、幽默的、親和於人的文章,你能從小學到高中的24冊語文教材中找出幾篇?對比一下英國人編寫的《新概念英語》和中國的語文課本,同是語言教材,哪個更有趣、更有人情味?其實,中國的文章中有許多是詼諧有趣、循循善誘、和言悅色的,諸子百家中有許多寓理於詼諧幽默、於日常情事之中的妙文。這是中國文章的一個傳統。 我們古代有《笑林廣記》,現代也有老舍(如他的《老張的哲學》)、錢鍾書(如他的《圍城》《寫在人生邊上》),更有當代的王蒙(如他的《冬天的話題》《堅硬的稀粥》)、王小波(如他的雜文)。他們都是文章大家。可課本均不收。
課文的闡釋:對現行教材中所有課文的解讀和闡釋也太莊重。我們現行教材中,許多篇目中都有幽默詼諧成分,但是我們卻大大忽略了、視而不見。如《拿來主義》、《文學與出汗》(已刪)、《茶館》、《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甚至「山葯蛋派」的趙樹理的作品,均有不少諧趣在。可《拿來主義》只成了「批判賣國主義和怎樣繼承文化遺產」、《茶館》只成了「送走舊時代」、《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成了《紅樓夢》的「階級斗爭的綱」。原本是幽默小說的《警察與贊美詩》、幽默占絕大成分的《變色龍》、《高祖還鄉》,對其詼諧幽默成分, 我們也都從輕淡然處理,以「興無滅資」「息封滅資」思想正襟危坐著來闡釋。
教學方式:我們中國的語文教師還承擔著一個所謂的 「因文解道 」、既「授業」又「傳道 」特殊任務,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師, 每備一堂課,都要自覺地「崩緊一根弦」,想方設法從哪個環節上加以「傳道」;一走上課堂,都自覺不自覺要莊重起來、嚴整起來,換一副面孔。如此,面對庄嚴的教材、庄嚴的「道旨」、庄嚴的文字,再加上中國教師自古古板庄嚴有餘、師道尊嚴意識根深蒂固的傳統,師生們怎敢瀟灑、怎敢詼諧!語文課怎敢「散開懷抱」、怎敢讓心靈飛翔!
教育出的孩子:我們「庄嚴」的語文教育體制下教育出的孩子,寫出的文章、說出的話,跟小大人一般, 沉穩老成,老氣橫秋 ,甚至千文一面,很少有人會在文章中「幽他一默」,來點詼諧,加點調侃,妙趣橫生的文章更是罕見。當今優秀作文期刊和書籍鋪天蓋地,但是真正縱情揮灑、諧趣為勝的作文有幾篇? 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十幾年的課堂上,學的是教師用「庄嚴」的方式講授的「庄嚴」之文,並且把寫文章看成是正襟危坐的、十分莊重的事情,寫文章關乎國運、關乎民生,絕對玩笑不得。因而孩子們攤開作文本面對方格稿紙時,便不自覺地「峻嚴」起來了。再想想,幾十年來,中國的文人也太沉重了,中國文人、作家能夠寫詼諧幽默、嬉笑怒罵文章的,也不多了;即使寫出來(如魏明倫、王小波、王蒙、李敖等),也大多被主流意識所排斥,被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甚至認為是逆流!
㈤ 請問一個80年代小學語文一篇關於「馬」的課文 我是85年小學畢業的,記得小時學的一篇課文中,講述主
是不是這個? 《馬》
德永直 (日本)
我喜歡馬。
最使我感到親近的是馱東西的馬。
我討厭那種昂然作勢、貴公子騎乘的毛色漂亮、骨架好看的馬。因為它使我感到像是受了侮辱。
馬里頭也有性子很暴的馬。還有動不動就發驚發瘋的馬。可是,劣馬,我也是喜歡的。
樣子可憐的馬!
悠閑自得的馬。
像暴君似的威風凜凜的馬!
放在曠野的馬,有一種在都市裡看不到的跟人親近的地方。
馬比別的動物有一對大得出奇的眼睛。馬的深藍色的瞳仁是很大的。睫毛也長得能在瞳仁里照出影子來。當疲憊不堪,或者要走很遠的路程的時候,它把睫毛眨巴兩三次,大顆的淚珠就把瞳仁潤濕了。看到馬哭,也會跟著一道哭起來呢!?
我十四歲和弟弟十一歲的時候。經常總是我跟父親兩個人去幹活,因為父親病倒了,所以只好由我跟弟弟兩個人牽著馬出去幹活。
有一天,我們在夜裡十點鍾左右,裝了滿滿一車冰鎮的魚,要趕到五十幾里外一個叫做「植木」的鎮上去。我們的馬是一匹八歲口的棗紅色小馬。我拉著韁繩,弟弟打著燈籠,一同趕路。
出了鎮子,走到野外的時候,弟弟像是累了。讓他坐到載了貨的車上去,我們不時哼哼著歌子,往前走。
那是漆黑的夜晚,天上一顆星星也沒有。無邊無際的曠野,是那樣荒涼,住在城市的孩子無論怎樣,恐怕也不敢在這兒獨自走路的。我們常常跟父親一道走過這里,所以並不覺得那麼荒涼。
大概走了二十幾里路,天陰了上來,似乎要落雨。我叫醒在車上不知什麼時候好像睡著了的弟弟,把貨遮上了雨布。我和弟弟擔心得不得了。前一天也下了雨,再下一場,金釘那道難關是不是走得過去呢?我們開始不安起來。
過了一棵松樹的茶館,雨嘩嘩地下了起來。
「糟啦!」
我不安地喝住了馬,給馬披上草席,防它受涼,一面抬頭望著漆黑的天空,察看雲行和雨腳。根據父親告訴我的經驗,看到從西面和南面天上,一片黑雲來勢很猛地向只有一點薄雲、還比較睛朗的這邊直壓過來,我想,這會是一場大雨。弟弟的褂子,我的褂子,一下子就濕得滴滴嗒嗒往下滴水了。雨衣,只有父親的一件。我把雨衣給弟弟披上了,他正抱著大燈籠,身子向前彎著,為的是不讓雨把燈籠淋滅。
我一面想著「糟啦」,一面鼓起勁來,拍打著馬的脖子,碰到坡道的時候,就「架、架」地吆喝著。
最使我擔心的是道越來越泥濘了。不是趕車拉腳的人大概不知道這種滋味,對我們來說,再沒有比道路壞更叫人頭疼的了。雨瓢潑似地越下越大。
時候雖是初夏,可是正當深更半夜,冷得沁人肌骨。
馬好像也累了,不停地把脖子和臉湊到我的臉上,腳步也遲鈍起來。可是,這場雨也不像一兩個鍾頭就能停住的樣子,下的時間越長,金釘那道難關就越難過去,這樣一想,就不得不拚命拉著馬韁,噓噓喘喘地打馬趕路。
我怕貨載變得太沉,沒有讓弟弟再坐到車上去。
「緊走幾步,身子就暖和啦!」
我朝著弟弟大聲喊道。弟弟在爛泥里,腳下不住打滑,可是也鼓起勁走著。但個子太小,腳一陷進深泥,身子就要栽倒,燈籠也就被他弄滅。
「媽的,腳底下穩點!」
我性子很暴,雖然明知不對,還是猛地飛起一腳把他踢到一邊去了。
終於來到我們趕車拉腳的人最怕的難關金釘了。在離陡坡還有一百多公尺遠的地方,我們把馬停住,歇了一氣。
「哥,不要緊嗎?」
弟弟滾了一身泥,抱著燈籠,仰起臉問我。
「沒什麼……」
我給他打氣說。隨後從車子抽斗中取出鐮刀,借著燈籠的亮光,割了一點草,喂給馬吃。馬好像累得很厲害,只是叼了幾根草,呼呼地喘氣。
「哥,馬累得夠嗆哩!」
弟弟看見馬連草也不想吃,說。我摘下帽子從旁邊的水坑舀起一帽子渾水,拿來飲馬。
隨後,我們也坐到車上,吃了飯團。腌蘿卜讓雨澆得水淋淋的,已經一點味道也沒有了,可是我們還是吃得很香。
看到雨小了些,
㈥ 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發生變化,從"雙基"傳授轉移到哪裡
我國古代語文教學對現代語文教學的啟示
(本文2000年7月於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美教育研討會」上宣讀發表;2001年9月發表於「全國基礎教育論文集」-P420.(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實驗中心編.中國教育科學出版社)
本文發表時候作者姓名:廣東省汕頭.潮陽市第三中學李統軼)
正文
漢語作為母語,是中國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漢語(作為母語)教學圈內自上而下思想特別活躍,許多專家和教師對語文教學成效持相當嚴肅的態度,反思的內容已涉及到教學指導思想、教材設置、教學方法諸方面,並已達成相當成熟的共識。
問題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8年,呂叔湘先生說:「十年義務教育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習,卻是大多數人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2700課時,接近中小學全部課時的30%。然而,每年全國有幾千萬青工在補課。進入大學後,許多人不會記筆記、寫不了實驗報告、病例。至於硬筆書法更是眾所周知的差。」呂叔湘先生這番話成了語文教學界反思的導火索,也被認為是建國30多年—-主要是文革十年――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非正式「總結」。
1992年3月20日《文匯報》就如何改進語文教學組織了一場很有影響的討論,陳鍾粱老師再次提出那個「引人注目的問題」,即「我們的學生花在語文學習上的時間最多,但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卻不強」。其原因有:①語文教學過去偏重內容與篇章的分析,削弱了最基本的語言訓練。②圍著一張考卷轉,片面追求升學率。③教學形式主義盛行,不講實效。
很多老師緊隨其後,有些老師指出目前的公開課(觀摩、經驗交流、實踐、精講……)已完全流於形式,存在以下幾大弊病:①重講輕練、以聽代練。②刻意求利、獲益不多。③重視聽課、忽視評課。
有些老師指出:「當今中小學語文課的最大弊病就在於老師講得太多」;「在工具性、實用性上下功夫」;「語文教學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有些老師強調改進閱讀教學,開設快速閱讀,以適應信息世界的需要。有的老師發現高考作文題不合理,「試卷越來越長,文字越來越多,內容覆蓋越擴越大」。以1991年高校入學考試題為例,滿滿八大頁,6000字,內容包括漢字讀音、辨形、標點、關聯詞語、文字鑒賞、句子修改、意義銜接、消除歧義句、長句改短句、漢字筆畫、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外加兩篇作文。
1992年第三期《語文學習》刊登了郭宗明老師題為《試論40年來語文教學的總體失誤》的文章。對教學指導思想、教材設置與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存在的失誤進行了探討。
1. 指導思想方面
(1),過於注重研究如何把學生教好,而忽視了兒童和青少年自身蘊藏著學習語文的潛能;只注重在如何教的一些具體問題上下功夫,忽視了人類掌握語文的特殊規律。
(2),過於注重研究教學法,而忽視了教學主導者(老師)素質和水平的提高。
2. 教材設置方面缺乏權威性、規定性、穩定性。
五十至七十年代以來盛行的「五大塊」教學法(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點)只注重師生對課文所表現出來的背景、內容和語言現象的分析及研究,而忽視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消化和吸收。
對「五大快」的弊病,郭老師描述得特別精確:「我們的語文教學不是去引導和要求學生在特定的階段掌握一定量的語言材料,而是幾乎不分階段的大規模地對語言材料提出問題進行分析。」我們的教學目的明明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而實際上的做法卻是在同學生分析語言現象。比如說,不是要求學生會寫一定量的漢字,而是要學生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那實際上是文字家的事);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和正確運用一定數量的詞彙,而是要學生分析詞、短語的組合方法,甚至詞中的語素的原意(那實際上是語法學家的事);不是引導學生猛練作文,而是盡在一些「比喻和比擬的區別、借代和借喻的區別」等純理論問題是兜圈子(那實際上是修辭學家的事)。
漢語老師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非常敏銳,敢於從宏觀高度討論問題。但是,由於未經過現代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的洗禮,他們考慮問題,尤其見之於表述時,更多的用的仍然是舊語文學的范疇,其語言風格帶有更多印象、直觀、非邏輯的色彩。這個問題體現在語文教學的各級專業雜志上,相當一部分爭鳴文章和原則關涉不大,實際上是文字「岐義」之爭,由於未能引進新的理論體系,新的范疇、術語,大量的文章由於限於個人經驗的狹窄,不能上升到規范語言和公認一致的理論層面,造成智慧和經驗令人痛心地損失。葉老生前曾呼籲「願語言老師和語言學科的工作者通力協作研究語文教學,做到盡快改進語文教學。」用心誠然良苦,可惜知音不多。事實上,經過我們的觀察、比較和分析,中國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首先體現在「教室政治」,即師生關繫上,「教師中心」論幾十年沒有被清掃過。學校名義上是為學生設立,但由於事實上的無視學生的根本利益,教師素質從來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教師上
㈦ 尋找九十年代初的小學語文課文越多越好
建議搜搜>>>一點通教學網, 有九十年代初的小學語文課文視頻
㈧ 下列語句摘自不同時期小學語文課本第一課的內容,其中屬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是 A.毛主席,像太陽,
D
㈨ 請問誰知道,六十年代初的小學語文第一冊的內容. 吃水不忘挖井人 ㈩ 尋找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小學語文課本 去舊書市場 與各個年代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