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教育都有哪些就業方向
小學教育專業在校學習四年以後,如果你選擇出社會工作,我覺得就業范圍挺狹窄的,你可以選擇從事教育方面的小學教師,經過不斷地參加考試,獲得就業資格。不過大多數教育人還是有著熱愛孩子教育孩子的熱血中吧。
總之是一條蠻艱難的路,只要你熱愛,只要你對這一份工作有特別的感情,你會發現,別人眼裡的苦你都沒有體會到,你體會到的是這份工作,這群孩子給你帶來的快樂,所以跟隨自己的內心,放手去闖吧!年輕就是資本,加油加油!!
(一)、加強理論學習
1、加強道德理論的學習。
教師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認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理論,吸取其精華,並在實踐中發揚光大;認真學習共產主義道德理論,用先進的道德理論,武裝自己,教育自己,樹立正確的道德理想;認真學習一般的道德理論和教師的職業道德理論,從多方面獲取道德知識,為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2、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是衡量教師道德是非、指導教師道德行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標准,是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它具體地向教師表明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正確回答了教師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有力保障。要將教師的師德規范,轉化為教師個人的內心信念,需要教師有一個自覺學習、接受教育的過程。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有助於提高教師遵守師德規范的自覺性。
3、加強教育科學理論的學習。
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能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增強教書育人的本領。
(二)、加強在實踐中的磨練
學習理論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將理論付諸教育實踐,因為教育實踐不僅是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現實基礎,同時也是檢驗教師師德修養的唯一標准,是教師師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認識、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只有經過實踐的反復磨練,道德認識才能日益明確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堅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豐富,道德理論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師德品質,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強向優秀教師的學習。
在優秀教師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所倡導的優秀品質,他們的教育實踐和先進事跡,生動體現了新時代師德的特點和要求,他們從不同的側面把教師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具體化、形象化了。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感人事跡,既能幫助我們提高師德認識,又能誘導和激發我們的師德情感。
四、加強內省和慎獨
內省和慎獨,是教師師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內省就是自覺進行思想約束,內心時時檢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孔子曾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教師以師德規范為准則,以品德高尚的人為榜樣,時時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有做壞事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慎獨」一詞源於《禮記·中庸》,書中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古人尚知內省和慎獨,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努力加強自修養,通過自我修養,強化自己的道德意識,磨練自己的道德意志,並在實踐中把道德意志轉化為道德行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師。
3. 教師考試都考什麼內容啊
各地區不一樣,以南京地區為例。教師招聘考試內容有筆試和面試。
1.筆試考查的科目和內容:公共知識60分(包括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教育學與心理學及其他綜合知識)、專業知識100分(包括專業基礎知識、教學設計),總分為160分。筆試卷是公共卷和專業試卷一起下發,考試時間為2.5小時,其中,語文專業總考試時間內為3小時;職業學校專業課崗位和特教專業只考公共知識60分,考試時長1小時。需要注意的是,小學與中學的專業基礎知識試題是一樣的,教學設計這塊,小學做小學的教學設計;中學做中學的教學設計。
2. 面試主要測試履行崗位職責所需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主要採用專業技能、課堂教學、模擬課堂、說課、結構化面試等一種或多種形式的組合。具體面試考核項目各地區不同,以教育部門公告為准。需要注意的是,若有專業技能考查的區,請仔細閱讀公告,按公告要求自備面試用品,如伴奏、樂器、美術用品等。另外要注意著裝、儀容、普通話、板書,說課聲音要洪亮等。
3. 總成績=筆試成績(百分製成績)×30%+面試成績(百分製成績)×70%。(江北區、溧水區、六合區筆試成績佔比40%,面試成績佔比60%)
可見,筆試是敲門磚,通過筆試才能進面試的門;而面試成績好的考生是能逆風翻盤的,因為面試分數佔比至少60%,市直屬、四城區、棲霞區、浦口區、雨花台區、江寧區、高淳區佔比達70%。
4.考試范圍與題型,如下圖:
4. 有關教育的經典書籍都有哪些
1、《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2018年譯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雷、朱梅馥,編者是傅敏。《傅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傅雷家書》的出版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2、《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是當代作家龍應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結集 ,首次出版於2008年12月。
《親愛的安德烈》共收錄35封書信,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記錄了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沖突的努力,也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個清晰而生動的範例。
3、《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4、《夏山學校:《窗邊的小豆豆》》
夏山學校主張尊重孩子的天性,以愛鼓勵孩子自由發展。許多孩子來夏山之前厭學、自卑、叛逆,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來到夏山後,他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覺自發地學習,獨立自主地生活,充滿自信,也懂得愛己愛人,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多年後,他們成為了傑出的藝術家、音樂家、設計師、演員、科學家和數學家。
5、《民主主義與教育》
《民主主義與教育》是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版於1916年。
該著作全面地闡述了杜威在芝加哥實驗學校,以及當時教育改革理論研討中基本形成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為建設新式教育提出了明確的目的和方法。
杜威特別強調教育的實用價值和人本價值,重視教育對人對道德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使教育擺脫了孤立的知識傳授范圍,把教育看做是社會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使得教育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獲得了應有的地位。
5. 如何培養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人類社會面臨21世紀的挑戰,首先是信息化的挑戰,反映新知識、新科技的印刷物以空前未有的速率遞增,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更以目不暇接的態勢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就要求人們的閱讀必須是快速高效和廣泛的。然而,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目前在小學六年中合計的閱讀課文才三四百篇,幾十萬字,這又如何能培養好與時代相適應的閱讀能力?據專家們研究:學生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語文能力,一個人擁有的詞彙量和他的智商才有可能成正比。新課程標准總目標中說:「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400萬字以上(小學六年145萬字以上)。」
從「大語文觀」來看,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閱讀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它所關注的不是一個單純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體語言素質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發孩子一生的嚮往。從「終生學習」的觀念來看,傳統的「學習期——工作期——退休期」的人生固有模式已經改變,人的學習過程不會只在課堂內、學校里進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識和技術都要通過人們未來的閱讀來獲得,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對閱讀的態度,對人生的信念。因此課外閱讀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顯得成尤為重要。
但從學生本身的層面上分析,許多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大量閱讀,普遍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對課外讀物沒有對電視感興趣。電視的視覺沖擊,形象直觀的畫面,逼真的聲音,具有很強的親和力,深深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丟下作業看電視,哪裡還顧得上去讀課外書。
2、對閱讀材料不會選擇,好壞不分。小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的「營養」結構仍不夠合理,武俠小說、卡通漫畫在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中所佔的比例極大,甚至還盛行一種「口袋書」,體積較小,可以放在衣袋中隨時閱讀,可是內容卻不堪入目,其中色情、暴力成分很多。這非常不利於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3、看書圖快不求質,蜻蜓點水。學生中懶於與書打交道的同學具有一定的數量,而且問題之所在的是他們常常把原因主要歸結為客觀的因素,諸如沒時間,沒書或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部分能夠看一些書的學生,也只看些訂閱的報刊,他們的閱讀是「同學看什麼我也看什麼」,有的甚至是迫於父母或老師的規定,不得不讀一些課外書。
4、功利行為。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對閱讀材料的選擇上,錯誤的認為提高作文能力就是要多看作文書,較片面地認為看書主要是為了向人家炫耀看書的數量、贏得老師的表揚和僅僅是為了寫好作文。所以在方法選擇上也較偏重於「好詞好句的摘錄」這一形式上,忽視了知識的積累等重要的目的。特別是文史、科普類也就少人問津了。
當然,從學校教育本身來說,也存在相當多的弊病,如圖書室藏書量小,數量遠遠不足生均15本這個要求,且書籍較為陳舊,新鮮的、與當代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書少而又少,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而添置一些新書,對大部分農村學校來說,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有時連正常的辦公經費都不能保證,校長怎麼能再化錢購置書籍?加之學校的課程設置中,能留給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不能保證,沒有專門用於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個別老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多汲取一些營養,只能犧牲休息時間為學生服務,這並不能代表能向全體老師推廣。
從家庭和社會層面上來說,目前農村絕大多數家庭中父母本身沒有閱讀書籍的習慣,大人的閑暇時間也以電視為主,又怎能引導孩子去看書?學習化的社會還沒有形成,作為學生個人也只能適應這個社會環境。
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是進行新課程標准條件下,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堅持先進文化方向,加強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更是廣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
二、課題界定及理論依據
(一)關鍵詞界定:
1、「閱讀」是指看書、報等並領會其內容。
2、「課外閱讀」則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外業余時間進行閱讀的活動。
3、「農村」是指中心小學一級學校所在地的鄉鎮。
4、本課題研究中的「學習」是指小學生課外知識、技能的獲取,方法、規律的探尋,習慣、個性的形成,人格、品質的塑造。
5、本課題中的「自主學習」是指小學生在學科教育中、校園生活中、家庭教育中和社會實踐等活動中,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並作出相應的調適。
(二)課題界定:
「在課外閱讀中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是指通過調查分析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與原因,促使農村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連續的閱讀活動,以期實現上述「自主學習」中的目標。
(三)理論依據:
1、哲學依據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學生閱讀興趣的形成,閱讀方法的掌握,閱讀能力的培養,都必須以一定的閱讀量為基礎。這一點早已為傳統的語文教學經驗和現代語文教學理論所證實和肯定。椐現代語文教學專家研究統計,一個人閱讀能力的形成,必須以200萬字的閱讀量為底限。我們提倡在小學生中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與習慣,正是以此為理論基礎的。
2、學習理論依據
①皮亞傑的認知結構理論
皮亞傑(1896—1980)是當代一位最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發生認識論專家,他是瑞士日內瓦學派的創始人。所謂認知結構,就是學習者頭腦里的知識結構。個人的認知結構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斷擴大並改進所積累的知識而組成的,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一旦建立,又成為他學習新知識的極重要的能量或因素。小學生課外閱讀中的許多文章是相互聯系且具有共性的,通過列舉個體把零星的、分散的知識加以歸納概括,組建成一定的認知結構,再把獲得的知識運用到一系列新材料的學習中去。這就是從「舉三得一」到「由一反三」的學習策略。
②母語習得的概念
習得在語言學習理論中是指兒童獲得自己母語的過程。人類能夠習得語言,是由於人類具有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語言習得機制,嬰兒出生以後,憑借這套語言習得機制,在環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時間內,就能習得母語口語。語言學家們對兒童母語習得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語言習得理論。小學生學習母語即學習語文有別於學習外語,他們生活在母語環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天天在使用母語,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都是在習得母語,這就是母語的第二次習得(母語書面語習得)。由此看來,母語習得的概念不僅應該包括兒童母語習得,還應該包括中小學生的母語第二次習得。而本課題所提倡的學生多看課外書,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開設學生自由閱讀課,倡導學生寫日記感想,就是按照母語習得規律進行語文教學的具體嘗試。
三、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要點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學生對課外書籍的興趣,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
2、加大學生閱讀量,制定出適合農村學校運用的閱讀序列,達到《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的目標,並努力有所突破。
3、積極探索課外閱讀課的模式,組織讀書活動,使學生擴大知識面,學會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形成自學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研究內容:
1、課外閱讀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
2、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研究。
3、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序列研究。
4、小學課外閱讀課的模式研究。
5、課外閱讀中評價策略的研究。
四、主要觀點及可能的創新之處
1、學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身處農村的小學生,只要給予恰當的指導,其自主學習的潛能會得到充分的挖掘,自學能力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2、從研究的范圍上看,本課題著重從本區域農村小學的實際出發探討在課外閱讀中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具有區域和校本特色。
3、從研究內容上看,本課題側重於重建課堂,改變和重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索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外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4、在研究的類別上,本課題屬微觀、應用研究,主要是借鑒相關理論指導行動研究,在行動中印證、豐富理論,在行動中提升教師的理念,改變教師慣有的思維方式和教學行為,使課堂教學發生結構和性質的變化。這也是本課題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
五、研究過程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過程:
1、准備階段
①2008年5月,完成課題的選題工作,完成課題方案的設計。
②2008年5月,向區教育科學研究室申報個人課題,請求立項。
2、實施階段
①2008年6月—2007年11月
課外閱讀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
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研究。
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序列研究。
②2008年12月—2009年4月
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序列研究。
小學課外閱讀課的模式研究。
課外閱讀中評價策略的研究。
3、結題階段
①2009年4月,個人課題進行總結、反思,搜集材料,撰寫結題報告。
②2009年4月,上交「個人課題」研究成果。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對小學課外閱讀教學的資料和研究的成果進行收集、整理、比較和歸納,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篩選有效經驗,運用於本課題研究。
2、問卷調查:在學生、家長中開展關於課外閱讀興趣、課外閱讀習慣、課外閱讀方法的調查問卷,分析課外閱讀教學的現狀以及學生的學情、心理品質和學習習慣,為針對性地開展課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打好基礎。
3、行動研究:課題研究期間,將在本校同年級各班之間開展行動研究,探討實施策略並制定具體步驟,最後進行科學的經驗總結,以便推廣研究成果。
4、個案研究:選擇一些典型學生,對個體進行跟蹤分析,建立個人檔案,定期、不定期地進行分析,跟蹤觀察學生個體變化。
5、經驗總結和案例研究:及時總結經驗和典型案例,並加以理性分析、歸納。
六、研究的主要策略及原則
(一)研究的主要策略
1、明確實驗研究的重要性
①課外閱讀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引導學生閱讀描寫英雄人物的生活與戰斗的書籍,對兒童和青少年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少年兒童只有讀了這些書,才能掌握做人的標准,並用這個標准來比較和衡量自己,回答「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而生活」這一類問題;也只有當青少年在生活道路上確定了要以英雄人物為榜樣的時候,他才會以高標准要求自己。
②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
課外書讀得越多,知識背景越廣闊,學習就越輕松。每天你讀得越多,能主動掌握的學習時間就越多,智力積極性就越高。蘇霍姆林斯基發現,凡是除教科書以外什麼書都不讀的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並且必然把全部負擔轉嫁到家庭作業上去,而由於家庭作業負擔過重,他們就勢必失去了課外閱讀的時間,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因此,搞好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
2、以課外閱讀為突破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①激發興趣,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型」閱讀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指導課外閱讀同樣應從激發興趣開始。有了興趣學生就回主動地尋找課外讀物,並能自覺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得到教益。
「興趣意味著自我活動」。課外閱讀應遵循自願的原則,因為語文課外活動的主要任務是盡一切可能發展學生的興趣和才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由選擇語文課外閱讀的種類和內容,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自己在精神上、個性上得到充分的發展。但是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既要注意激發和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現象,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有益於身心發展的讀物,有益於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讀物,與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讀物。
②課內嚴格訓練,指導閱讀方法
許多學生有課外閱讀的興趣,但如何有效地讀,並不十分明確。如有的只憑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收技巧,用到寫作上。因此,要進行方法指導,使他們讀得更有效。而閱讀方法的指導寓於課堂閱讀教學之中,以教材為依託,向學生展示科學的閱讀方法,把「教材」變為「學材」。強化幾種基本的訓練: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批註法等。然後放手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讀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閱讀,養成良好的學習心理,主動學習,主動發展。
③要創設一個濃郁的讀書氛圍
從班級、學校、家庭到社區,發動一切力量,創設一個讀書的大環境。班級建立一個圖書角,委派專人管理,負責登記借閱。學生每月自擬讀書計劃,每天擠半小時作為集體閱讀時間,半小時作為讀書家庭作業,與家長配合落實。班級還要圍繞課外閱讀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如故事會、佳作欣賞會、讀書心得會等,強化興趣,提高閱讀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校可以開辟讀書廊,張掛讀書的名人名言,開放「電子閱覽室」和「網上閱覽」等獲取新信息的場所,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廣泛汲取新知識。另一方面在校外建立讀書基地——新華書店、假日讀書小隊等,提高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智力正常的學生都能充分發揮主動性和能動性,開發自己的學習潛能,問題是讓學生自己揭示,知識讓學生自己探索,規律讓學生自己發現,學法讓學生自己創造,學習領域讓學生自己拓寬,學習內容讓學生自己開掘,持續學力讓學生自己發展,並達到會學的境界。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弘揚學生的主動精神,給學生以自由。
2、創造性原則:以學生自己的觀察、探索和實驗為主,發揚創造精神,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己發現知識,自主發現真理,主動探索嘗試發現,幫助學生形成創新的本領。
3、活動性原則:主張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讓學生真正「活」起來,不斷拓寬活動領域,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在自主探究活動或群體交往活動中全面提高素質。
4、成功性原則:幫助學生成功,創設成機會。改進評估機制,對學生學習進行積極的評價,教育者確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的觀念,評價標准多樣化,珍惜學生獨一無二的個性,堅持以多元標准不拘一格評價學生,學生以學為樂,孜孜以求,人人獲得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
5、發展性原則:一是在心理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必須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學生的心理;二是心理教育活動必須立足促進人的心理發展,以發展學出發,而不是僅限於心理健康的要求。
七、課題研究的主要預期成果
1、實驗研究報告。
2、優秀研究課例。
3、發表、獲獎的研究論文、案例等。
4、學生成果展示。
6. 怎樣寫對老師的意見
面對純潔無私的孩子,並不需要什麼天才的班主任,也不需要班主任具有什麼特殊功能。如果我們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會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我們的一顆真愛、寬容、無私的心。當然,這顆愛心裡還要有我們的尊重,我們的關愛,我們的責任。
「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就像高爾基所說的:「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很難想像,一個不愛孩子,把工作僅僅看成是謀生手段的老師,會有什麼樣的教育後果。只有我們的愛心付出了,我們才能觀察出孩子的一舉一動是否與昨天不一樣。我們才不會因孩子太小,覺的啥都不懂而掉以輕心,從而導致這種輕視心裡體現在我們的管理行動中,而失去最好的教育機會。要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隨時分析孩子的心理活動,這樣你才會明白孩子為什麼要這樣或那樣做,他們無數「不合理」的要求才會被我們理解並接受。
要有不怕累不怕煩的精神,凡事從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出發,決不能急於求成,魯莽了斷。可以說,孩子的每一個舉動都有她的理由。教師要細心觀察,耐心詢問,了解幼兒的動機,對症下葯,才能從根本上教育孩子。尤其是對學習上反應慢的幼兒,更要有誨人不倦的精神,循循善誘。
7. 小學語文老師教育教學實績怎麼寫
8. 小學一級教師崗位職責和任期目標是什麼
小學一級教師崗位職責和任期目標:
一、小學一級教師崗位職責:
1、承擔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備課、講課、輔導、批改作業、考核學生成績。
2、在課內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擔任班主任或組織、教導學生課外活動。
3、承擔或組織年級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二、小學一級教師任期目標:
1、掌握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文化專業知識,並運用於教學工作中。
2、掌握教育學生的原理、原則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勝任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組織輔導學生課內外活動,承擔好學校安排的其他任務。
3、系統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大綱、教材及重點、難點。
4、因材施教,合理設計教學過程、備課,講授知識准確明白。
5、定期考核學生成績,編寫好測試題和訓練題,承擔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
6、能承擔和組織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7、指導二、三級教師工作,能編寫好所教學科的工作計劃、總結和教案。
8、每學期向學校上交一篇有一定質量的教學經驗材料和教案。
9、每學期聽課、評課不少於10節課,而且要寫出有改進評語,教學筆記以所教學科。
(8)小學語文教師理論學習擴展閱讀
小學一級教師職業要求:
1、教育培訓: 教育學、中文、數學、音樂、繪畫、心理學、英語、等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
2、教育部的小學教師資格認證:是成為小學教師的必備條件,2001年開始全面實施。
3、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的普通話等級證書:
4、普通話水平劃分為三級六等,教師應達到二級或一級水平,語文科教師應略高於其他學科教師的水平。
5、工作經驗: 熱愛小學教育事業,遵紀守法,品行端正,敬業愛崗;
6、身體狀況良好,性格開朗,有親和力和責任心,語言表達能力強,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
9. 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前景
小學教育專業培養掌握小學教育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小學教育研究和管理能力。主要課程:中國文學史、高等數學基礎、現代科技概論、班主任工作藝術、教育行政管理學、現代科技概論、教育學、心理學、中國文化史、教育原理、小學語文教學概論和小學數學教學概論等。
小學教育專業就業方向
小學教育專業就業趨勢
:
1.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到農村小學補充音樂、體育、美術、科學等小科教師缺乏現狀;
2.應聘到中小城市的幼兒園工作;
3.應聘社區文化特色學校;
4.應聘到社區做管理工作;
5.應聘企業、事業單位擔任培訓教師;
相應就業崗位:小學數學教師、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英語教師、小學語文老師、學習管理師、教育咨詢師、小學數學老師、課程顧問、初中數學教師、初中英語教師、酒店店經理、小學英語老師等。
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前景
根據調查,目前小學教育專業用人數量呈下降趨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於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黑龍江省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每個鄉鎮只有兩三所小學,基本上沒有村小,對小學教師的需求是很有限的。隨著小學生的減少、拆校並校的進行,小學教師已經飽和,新教師進入已經很難了。小學教育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教育學類中的教育學類,其中教育學類共10個專業,小學教育專業在教育學類專業中排名第3,在整個教育學大類中排名第4位。針對小學教育專業,招聘企業給出的工資面議最多,佔比85%;0-2年工作經驗要求的最多,佔比42%;大專學歷要求的最多,佔比50%。
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崗位比較多的城市有:1北京、
2廣州、
3上海、
4深圳、
5武漢、
6東莞、
7成都、
8杭州、
9南京、
10佛山。
10.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一、創設情境,感受閱讀氛圍
盧梭說:「教學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愛因斯坦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告訴我們:學生只有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去。學生在特定的、輕松的、愉悅的情境當中學習才能獲得最佳效果,使大多數人的創造力達到最高峰。
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最直接的方法是引導學生進入課本角色。例如,在教授《瀑布》一文時,我首先在網上下載了瀑布的聲音。在學生讀課文之前,我要學生仔細傾聽瀑布的聲音,並讓他們邊聽邊在腦海中想像瀑布的樣子。聽完之後,鼓勵他們大膽地說說自己聽到了什麼樣的聲音,用語言描述出來。就這樣,通過傾聽瀑布聲音,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形象地感受了瀑布的聲音,為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做好了鋪墊,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到底自己想像的瀑布和文中的瀑布有什麼不一樣呢?就這樣,學生帶著迫不及待的心情開始了《瀑布》的閱讀。
二、師生「PK」,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拓寬了知識面
有人說:「有了理想才有動力。」是啊,如果做什麼事都渾渾噩噩,像一隻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撞,那麼自己又何來動力呢?閱讀也是一樣,假如教師只站在遠處,不去布置具體的任務,只是讓學生自學,由於學生年齡的限制,再加上各種能力也有限,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了什麼去學習,更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一連串的問題將縈繞在他們的腦海里,使他們揮之不去,還要他們專心地去閱讀根本不可能。所以,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一定要布置具體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有了目標才會去努力。在我們的社會中也有許多為了自己的理想去積極進取的人,如張廣厚從一個因數學不及格而未能考上中學的學生,一步步走進數學的殿堂,成了享譽世界的數學家。這不就是實實在在的例子嗎?試想如果他心裡沒有目標,只是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思想,能有這么大的成就嗎?我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能。所以,布置具體的閱讀任務對於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尤為重要。
新課標對小學各年段的課外閱讀量作出明確的要求:低年級5萬字以上,中年級就要達到40萬字以上,高年級100萬字以上。自從實行了「PK」制後,師生一周交流一次讀書心得,談談自己讀課外書的收獲、感受。我發現學生們書包里的課外書日漸增多,以前學生書包里只裝課本、紙、筆,而今居然把課外書帶到了教室,有《小學生學習報》《童話》《漫畫》《故事大王》《少年網路知識》等,各類作文書,科技類,軍事類,經濟類等各種書籍,更有甚者,還把《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名著也帶來了。
學生之間交換閱讀,一改往日課余追逐打鬧無所事事的局面,學生坐得住,靜得下心來看書。不僅如此,通過家訪,家長反映,孩子回家以後,與以前判若兩人,變得愛讀書了,不再那麼痴迷電視動畫片、網路游戲。還詢問老師給他們施了什麼魔法。再如,我在教學詩歌、散文時,通常會在上課前先讓學生欣賞一段與內容相關的音樂,然後讓學生在音樂中去閱讀、去感悟。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懷念》等現代散文時,我通常會找一些抒情性比較強的古典音樂,讓學生在寧靜的音樂聲中去體會感悟文中所蘊含的真摯的情感;在教學《楓橋夜泊》《送孟浩然之廣陵》古典詩文時,通常選取一些古箏、古琴曲,配合柔和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融入文中的角色,感受文中角色的喜怒哀樂。感染心靈的音樂,聲情並茂的誦讀,奇妙的境界,就是享受閱讀。
現在,自覺看課外書已成為我們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樣持之以恆,日積月累,一定能保證閱讀的量,學生的知識面寬了,眼界也越來越開闊,口頭表達能力也增強了,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看著這些驚人的變化,面對學生那股不服輸的犟勁,我驚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