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行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材中有哪些是散文
口語交際nbsp;1.教學建議。nbsp;保護文物,既是愛國的表現,也是守法的行為。對「世界遺產」,既要申報,又要宣傳,更要保護。安排這次口語交際,就是為了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樹立「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的觀念。nbsp;教材中關於長城的報道,是為了引出口語交際的話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引發學生交際的興趣,如,讓學生自讀這段文字,或向學生展示破壞文物的圖片實例。nbsp;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是商量怎樣保護,提出保護的建議。可以先分小組商議保護長城的建議,或就「如何做一個文明的遊客」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再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後形成建議書或倡議書。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要通過點撥、評議等方式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具體,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如,提建議時,要把意思相近的內容放在一起說。nbsp;如果當地有「世界遺產」,或是其他文物古跡,學生可以圍繞當地文物保護的現狀展開口語交際,而不必拘泥於保護長城的內容。nbsp;2.相關鏈接。nbsp;2002年,中國長城學會專門組織了一次長城沿線的抽樣調查,行程9nbsp;000多公里,調查了近百個地段,發現目前長城保護存在嚴重問題。早在1984、1985年的時候,中國長城學會就曾組織過長城全線的徒步考察,發現長城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地段還存在可以辨認的城牆;三分之一的牆體已經由於各種原因坍塌或毀壞,剩下由大量夯土和石塊組成的城牆遺址;另外三分之一則已經完全消失。而這次考察發現,許多在1984、1985年時是城牆的地段現在變成了遺址,而原來是遺址的地段,現在已經完全消失了。如,1984年考察時,張家口萬全縣狼窩溝原有一段1000多米的長城遺址,雖然牆體已經不存在了,但大量石塊堆積在那裡,仍蔚為壯觀。現在不但石料被盜走,而且被掘地三尺,連地基都被挖走了,令人十分痛心。而在我國的西北地區,長城沿線的許多地方由於環境惡化,土地沙漠化嚴重,當地農民找不到可以用來蓋房、壘豬圈的黃土,竟然把長城的夯土挪為己用,這樣的情況在長城沿線時有發生。nbsp;現在雖然已經不再有像20世紀50~70年代那樣對長城的大規模破壞,但一種更為可怕的、更難以管理的「蠶食性破壞」每天都在侵蝕著長城的軀體。在這次9000多公里行程的「中國長城萬里行」活動中,專家們發現,除了盜用石料、土料的破壞行為外,過度旅遊開發也為長城帶來了諸多不應有的磨難。nbsp;隨著旅遊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游覽未開發過的長城,而這種旅遊又都處在無管理的狀態,對長城的保護十分不利。如北京附近的黃花城長城和箭扣長城,本來就已經殘舊的城牆還要承受每年至少數萬的遊人。由於缺乏相關的旅遊管理工作,現在不但城牆毀壞嚴重,而且遍地垃圾,對自然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nbsp;另外,長城沿線許多地區搞旅遊開發,當地政府加大了修繕長城的力度,這雖然是好事,但許多原本有很高文物價值的老城牆被修繕之後失去了原有的價值,這其實也是對長城的一種破壞。nbsp;2003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世界古遺址基金會公布了全球100處最瀕危遺址名單,中國的萬里長城因自然破壞、遊客過多、破損嚴重等原因入選其中。北京等地現已制定了有關保護長城的法規,目前,國家文物局正協作有關方面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長城保護管理條例》。nbsp;習作nbsp;本次習作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語言和資料中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實用的語言。學生在這次習作活動中,可以繼續體會「世界遺產」的魅力,感受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nbsp;教材中明確提出了習作的內容、要求和步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讀一讀這段文字,然後讓學生自選內容、自由表達、自主習作。nbsp;要提醒學生注意導游詞的特點,如,寫導游詞要根據遊人的需要確定重點,選取最有特色或最有價值的內容向大家介紹,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還應根據口語交際討論的成果,提示參觀游覽的注意事項,向旅遊者提出「當文明遊客」的要求。nbsp;在教學時,要把說和寫充分結合起來,寫好後可以安排模擬導游講解,給學生創設表達的機會。nbsp;在講評習作時,教師要鼓勵表達有個性、有創意的同學。如,圖文搭配,表達形式豐富;引用或創編恰當的廣告詞,調動遊客的興趣;或把題目分為總題目「×××導游詞」和小題目「景點風光簡介」「××的傳說」「請您注意」等。nbsp;我的發現
❷ 人教版小學語文書中有哪些冰心的文章
人教版小學教材中沒有收錄冰心的文章,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則收錄了冰心的文章。
1、《荷葉母親》:出自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葉贊母的散文詩。它是一篇愛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生動場景所感動從而聯想到母親的呵護與關愛,抒發了子女對母親的愛。
2、《紙船——寄母親》:出自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是現代詩人冰心的一首現代詩,寫於1923年。這首詩歌以一個童心未泯的孩子的口吻寫成,總體基調歡快,通過「疊紙船」這充滿童趣的行動,托物育情,賦於紙船特別的含義,寄託對母親的愛與思念,進而抒發出作者對母親、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3、《觀舞記》:出自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此文用精妙的語言展現了印度卡拉瑪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藝,表達了作者對她們的贊美、感激和懷念之情,同時也揭示了民族藝術之根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的內涵。全文綜合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充分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極大程度激發了讀者的想像力。
4、《談生命》:出自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此文中作者把抽象的「生命」理念化為具體的物象,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讓人們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去認識生命的真諦。
文章用優美的語句描繪出的不僅僅是一幅幅立體感很強的畫面,更像是一首首生命的贊歌,語言清新,感情真摯,描寫細膩,於含蓄凝煉之中透出酣暢和淋漓,讀來耐人尋味,意趣無窮。
5、《《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出自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繁星》和《春水》是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創作的兩部詩集,二者是姊妹篇,均創作於1923年,最早發表於《晨報副刊》上,其中《繁星》由164首小詩組成,《春水》由182首小詩組成。
❸ 小學語文中葉聖陶的課文
1、《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英文名The foot of the Boston ivy)是冀教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也是滬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課文。作者葉聖陶。本文章介紹了爬山虎是如何爬牆的。
2、《荷花》
《荷花》是著名作家葉聖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葉聖陶專集》 ,收錄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科書中,朗讀人是陸洋。
本文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
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繪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圖——月兒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著藍藍的夜空和閃閃的星星。
展現了孩子想飛上月亮遨遊太空的美好願望。本文想像奇特,插圖生動形象,能引起孩子對夜空無限的遐想,和對大自然由衷的熱愛。全詩韻律和諧,語言通俗易懂,充滿了兒童情趣,易於激發兒童朗讀的興趣,驅遣他們的想像。
入選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課本。
4、《記金華的雙龍洞》
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葉聖陶游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是按游覽順序記敘的。先寫沿途所見的美景;繼而寫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寫孔隙;最後寫內洞。是按空間順序寫的。
表達了作者葉聖陶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錦綉河山的熱愛。
本文入選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冀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收錄為課文。這篇游記不作為課文的時候叫《記金華的兩個岩洞》。
5、《藕與蒓菜》
《藕與蒓菜》就現代作家葉聖陶於1923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借物抒情,作者將自己對故鄉的熱愛之情寄託在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藕與蒓菜」上,借對故鄉「藕與蒓菜」的懷念,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熱愛之情。
縱觀全文,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很少,只是順著他的思路,聽他把一些藕和蒓菜的瑣事娓娓道來,細細品味,那平實的一字一句才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使整篇文章韻味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藕與蒓菜》後被收入滬教版七年級《語文第一冊》第八課。
❹ 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中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一共有5部,分別為:
1、《母雞》,是小學人教版四內年級上冊16課
2、《貓》,是小學人容教版四年級上冊15課
3、《草原》,是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1課
4、《北京的春節》,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6課
5、《養花》,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綜合復習
❺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有哪些散文
答:《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蘿瀑布》、《我的信念》、《春》、《濟南的冬天》、《散步》、《羚羊木雕》、《背影》、《老王》、《信客》、《橋之美》、《地下森林》。
❻ 小學語文教材散文有哪些
答:《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蘿瀑布》、《我的信念》、《春》、《濟南的冬天》、《散步》、《羚羊木雕》、《背影》、《老王》、《信客》、《橋之美》、《地下森林》。
一、散文: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一種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文學體載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文學體載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
二、中文名:散文
三、釋義: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一種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
四、概述:殷商時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記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諸侯國的史官進一步以樸素的語言、簡潔的文字記錄了列國間的史實,如《春秋》。以後,隨著時代的需求,產生了描述現實的歷史文學,這就有了《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
五、分類:現代散文的定義是指與小說、詩歌、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對它又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1: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議論抒情為主的散文外,還包括通訊、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等文體。隨著寫作學科的發展,許多文體自立門戶,散文的范圍日益縮小。
2: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
❼ 四年級下冊的哪篇課文是散文
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全)海上日出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學習課專文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屬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描寫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雲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難點:目標1、2。教學過程:一、啟發談話,引入課文1、今天,我們來學習巴金的一篇著名寫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二、朗讀課文,暢談感受。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力求讀正確、流利。2、這篇文章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誰來說說自己的感受?(生自由發言:我覺得課文寫的非常美;我覺得巴金的文章語言很生動;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動詞,把太陽怎麼升起來寫得栩栩如生,像親眼看到一樣……。)3、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好嗎?三、精讀課文,感受壯觀1、對於一篇課文來說,我們不僅需要盡……
❽ 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中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一共有5部,分別為:
1、《母雞》,是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6課
2、《貓》,是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5課
3、《草原》,是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1課
4、《北京的春節》,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6課
5、《養花》,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綜合復習
《母雞》是滿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貓》是老舍創作的一篇狀物散文,發表於《新觀察》1959年第16期。該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貓,其形象在老舍的筆下栩栩如生,摯情躍然紙上,表達了作者愛貓至深是有緣由的。該篇文章已選入人教版小學課本四年級。
《草原》是現代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歡圖。作者在最後引用了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北京的春節》是現代作家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同時對比新舊社會的春節,突出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春節過得歡樂而健康,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全文充滿北京味兒的朴實語言,陳述樸素自然,不事雕琢,流暢通達,又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8)人教版4年級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散文擴展閱讀: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解放後,老舍不再需要花瓶了,他有了一個小花園。1950年,老舍搬進了北京一座小四合院。從此老舍就和夫人在院子里養起了菊花,一共養了100多種,300多棵。每到秋天花朵爭奇斗艷,真可以舉辦個小菊展了。這就是老舍著名散文《養花》一文提到的情景。
❾ 人教版小學語文朱自清的散文都有那篇分別是幾年級學的
初一上冊有《春》初二有《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