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記敘文教學與研究

小學語文記敘文教學與研究

發布時間:2021-01-01 15:09:29

1. 研究閱讀方面小學生的現狀的論據是什麼

XA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的研究

結題報告
關鍵詞
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意義及對小學生以後成長學習的幫助

結題報告摘要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明確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在教育倡導「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訓練,從學生實際出發,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鞏固學生課內所學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陶冶學生情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

結題報告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在什麼背景下我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內涵是什麼?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研究的理論、實踐、政策依據。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一,概念的界定
1、課外閱讀:就是課堂教學時間以外的一切閱讀。從時間上,可以是課堂教學以外的一切時間的閱讀;從方式上,可以是看書讀報,也可以是上網瀏覽;從內容上,教材以外的一切有益的、健康的閱讀。通過閱讀,一方面可以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另一方面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2、閱讀興趣:一是具有閱讀的強烈興趣,見到書報有看的慾望,經常看書看報;二是具有一定的閱讀方法,注意力集中,邊看邊思考,查工具書,收集資料,寫讀書筆記;三是具有一定的閱讀鑒別能力,自覺抵制不良書籍,有健康的閱讀期待。
學生學習的過程習慣於被動地吸取知識、機械記憶、反復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而不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構造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再創造過程。所以,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要遵循知識形成的規律,來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從而達到積極閱讀的良好習慣,為後期學習儲備能量。
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研究目標:
1、學生目標:通過對我校三四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和指導,使教師、家長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從小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提高課外閱讀的能力。落實語文課標中關於小學課外閱讀量的指標:小學四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50篇。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教師目標:使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銜接,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讓課外閱讀指導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切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研究內容:
1、具體而真實掌握學生課外閱讀的有關情況,了解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閱讀面、閱讀量、閱讀途徑、閱讀方式和閱讀效果。
2、為學生閱讀創設更大的空間,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科學地利用好學校的圖書室;倡導學生以及家長,少買一樣玩具,少吃一次零食,把節省下來的錢購買圖書,並和班級同學進行共享,成立班級圖書角。
3、通過課內多角度的有意識的閱讀指導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選擇課本中經典的文章,設計拓展性閱讀指導方案進行共享,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讀,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4、通過開展多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濃郁的閱讀氛圍,營造校園閱讀文化氛圍,濃厚校園文化積淀。
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既要完成量的規定,更要在閱讀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閱讀都成為豐富語言和精神的有效閱讀。具體的操作措施和做法如:把學生的閱讀成果以各種形式進行展示;用讀書競賽等多種形式營造班級閱讀「內環境」;用優秀閱讀個人、優秀閱讀家庭事跡介紹、表彰等辦法,營造家庭閱讀「外環境」,這樣校內外並進,以濃濃的閱讀氛圍引領學生快樂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
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通過對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的分析與研究,制定出課外閱讀的具體計劃,開展實踐與研究,並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採用邊學習、邊研究、邊改進、邊總結、邊提煉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過程中培養起一支高素質的學生課外閱讀指導隊伍。
2、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把握學生的閱讀狀況,分析存在的問題、了解課外閱讀的教學情況及其效果。
3、經驗總結法。課題組的教師不斷研究,及時總結提煉成功的經驗。避免一切從頭做起,善於總結和篩選以往的經驗,並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總結新經驗,以保證課題研究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利用。
研究的對象
XY小學3,4年級學生
研究過程與研究策略
2013年8月,我們課題組提出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與實踐」這一課題,針對研究目標,結合語文新課標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們根據本校情況嘗試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研究:
1、全面調查並分析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2、優化讀書環境,創設廣闊的閱讀空間,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供良好條件。
3、通過課內多角度的有意識的閱讀指導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4、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探索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研究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策略。
★第一輪學習實踐階段 。
1、問卷調查,了解實情
為了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本學期初,我們對本校2個班的120名學生從閱讀時間、閱讀方式、閱讀類型、午讀情況等進行了抽樣調查,旨在通過了解學生閱讀的興趣愛好、閱讀習慣和閱讀內容等,對學生的閱讀現狀進行分析,力求找准突破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調查顯示:43.33%的學生比較喜歡閱讀,但是閱讀的時間不夠充足,每周只有46.67%的學生閱讀時間超過1小時。學生在接受文本閱讀的同時,也在接受電視、電影、電腦、游戲等多種聲像的刺激,而電影、電視、游戲等聲像製品又以層出不窮的手段和方式刺激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聽力,使學生對於白紙黑字的鉛印文本越來越疏遠,讀書的人群越來越少。學生對於全是文字的讀物不太感興趣,如閱讀文學作品的學生只佔到33.33%,他們更喜歡的是文字內容與圖畫相輔相成的讀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課外閱讀有「功利性」增強的趨勢。學習輔導類讀物,如作文書佔66.67%,可以看出,部分家長和老師極為重視這類「知識型」書籍的閱讀,閱讀「作文寶典」成了學生習作的秘密武器,致使學生在習作中出現「雷同現象」、「無病呻吟」,習作成了「假、大、空」的舞台,缺少學生思維靈動的火花。在對學生的讀書習慣調查顯示:約有16.67%的學生基本不寫閱讀心得,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只是用眼睛看,不善於思考,只有28%的學生在閱讀時會提出問題,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只有10%的學生去查字典。這就說明,學生閱讀自主性還不夠強,閱讀處於被動狀態,存在著為完成任務而閱讀的現象。
2、營造氛圍,創設讀書環境
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營造氛圍,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經常性地「讀」。那麼教師就要成為一個有心人,有心構建書香班級,有心搭建學校與家庭的交流平台。
A、建立優秀的書香班級: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源和班級圖書角,成立班級讀書組織,制定詳實可行的學期閱讀計劃,定出合理的讀書措施,完善並落實圖書借還登記制度,確定閱讀評價規則,每月開展「圍繞一個主題的閱讀」評比活動。在有序、有競爭的讀書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是一種動力、一種提升。
B、營造濃濃的書香家庭:利用家長會、校訊通等形式,宣傳「每天讀書一小時」活動。與家長達成共識,建立家庭課外閱讀聯系卡。請家長盡力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課外書;抽出時間陪同孩子一起讀書看報;或者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在濃濃的親子讀書氛圍中,讓孩子們感受到閱讀是一種快樂,一種親情。
★第二輪學習實踐階段。
1、探索閱讀指導方法,為閱讀提供科學引領,讓學生會讀
◆ 精讀法:「授人一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方法的重要性。知識是死的,方法是活的,掌握了做事的方法、技巧才能事半功倍,觸類旁通。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來「讀」,有的走馬觀花,這邊讀,那邊忘,讀到最後,連文章講了什麼內容,也說不出來。有的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因此,我們首先就要利用語文課或閱讀課,用科學的方法引導他們不但愛「讀」,而且會「讀」,讀得有收獲。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語文課本里的文章就相當於數學課本里的例題,課堂上學習課文,就像給學生講例題,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使學生得法於課堂,得益於課外。在實驗中我們探索出了閱讀教學中的五步讀書法。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發現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告訴他們要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這樣學生就掌握了利用工具書的方法,慢慢養成利用工具書的習慣。在這一過程中還應教給學生瀏覽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細讀課文,多方感悟。在這一過程中教會學生邊讀邊想邊做記錄的方法,以及自己質疑並解疑的方法,從多方面感知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做記錄時,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學會用固定的符號,如:重要的地方在下面畫「——」,關鍵詞語在下面加「.」精彩語句在下面加「o」,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在前面加「*」,對某些內容有疑問就打上「?」。這樣學生就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在解疑時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反復閱讀,或找同學討論,或查資料,慢慢找到獲取知識的途徑。
精讀課文,悟情明理。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如教學《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時,抓住「他知道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體會徐悲鴻為祖國勵志學畫的決心,表達了徐悲鴻強烈的愛國心,同時受到為祖國努力學習的教育。
美讀課文,積累運用。課文中有些句子是靠感情朗讀來體會的,如《桂花雨》這篇課文中描寫搖花樂的語句「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才能讀出作者當時的興奮、歡樂之情。在這一過程中,還應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和優美語句,如《九寨溝》最後一段「雪峰插雲,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這段既概括了九寨溝的特點,知識性也很強,語言又非常優美就讓學生摘抄到「閱讀集錦本」上。
通讀全文,回歸整體。一篇文章讀完了,有什麼收獲,這時需要來一個快速回讀,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課堂閱讀,學生學到了閱讀方法,並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就能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並不是什麼書或文章都這樣一步一步去讀,應教給學生根據需要採用相應的閱讀方法。另外,還應教給學生一些大量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如「索引法」(用編序號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篇名、作者、報刊名稱、期數、頁碼等,需要時翻索引。)剪貼法(把好文章、片段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
◆ 泛讀法:在課外閱讀方面,我們除了教學生用以上講的「五步讀書法」來精讀美文,我們還借鑒了魯迅先生的讀書方法:泛覽,他提倡博採眾家,取其所長,主張在消閑的時候,要「多翻」。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著名學者郭啟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種讀書法,也是讓學生泛讀,讓學生有閱讀的強烈興趣,見到書報有看的慾望。
2、學校讀書活動
① 創設班級讀書口號:我讀書,我閱報;我成長,我快樂。
② 開展師生讀書成長日記接力活動。每天早晨利用10分鍾時間,教師為學生朗讀一段好書。
③ 成立書香演講團、故事團。
④ 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一學期准備1~2次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介紹自己所讀書目,讀書收獲,讀書方法,討論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問題,推廣成功的讀書經驗。在交流中指導,另外設置閱報欄,讀書卡、手抄報展板,朗誦台等,可供學生讀書展示的舞台,讓交流無處不在。
⑥ 結合重大節日等開展主題閱讀。每年的節日很多,我們將讀書活動融於節日之中,開展大量主題閱讀,如「中秋文化、元旦文化、重陽文化……學生在閱讀中認識了這些節日,同時使這些節日過得更有意義,更使學生的作文不再是無源之水,而變得洋洋灑灑,信手拈來。
3、參加各類徵文評比活動,激發閱讀向縱深發展
積極參加社會各單位主辦的讀書徵文比賽。比如晶口杯作文比賽。在活動中,學生買書讀書的熱情很高,積極參與課外閱讀的實踐。將課外閱讀轉化為一種自覺的學習興趣。
4、開展各類讀書展示活動,激勵學生嚮往閱讀
小學生課外閱讀,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外顯,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與贊許,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定期向學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使每位學生心理上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是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又一重要舉措。為了進一步拓寬閱讀渠道,豐富內容,靈活形式,在教學中我們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讓他們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感受大閱讀的魅力,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積淀豐厚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輪總結階段
收集整理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分析、歸納、總結、撰寫有關論文,回顧課題所取得的全過程,寫出結題報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
三、課題研究的成果
通過一年來課題組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實驗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學生方面
1、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才會努力去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才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為自主尋求的「我要讀」。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閱讀效率提高了,加上各種讀書活動、激勵措施,學生讀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課余時間,人人爭著借書,經常可以看到學生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看書或討論書中的問題。正如劉國正先生言到:「有了興趣和習慣,你不讓他讀都難,幾天不看書,他就會覺得空盪盪的難受。」
2、教師正確的引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經常遇到一個難題,就是學生的盲目性、隨意性較大。這直接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形成。因而,要將課外閱讀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制定長遠目標和短期計劃,切實抓好。俗話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閱讀要養成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反復訓練才有可能形成習慣。所以應遵循從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按「讀多——讀深——讀透」的步驟進行。
3、大量的閱讀,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
「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書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學生常常問我:「老師,我做完這個作業可以看書了吧?」得到我的許可,他們往往特別高興。的確,讀書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十分愉悅的事情,學生從書中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從書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同時還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真、善、美的啟迪,凈化了學生心靈,培養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較好養成。正如有個同學在談到課外閱讀的收獲時所說:「課外閱讀已成了我的習慣。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她使我的心胸變得寬廣,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充滿快樂;她就像一股清泉,暢飲泉水,我的心也變得玲瓏剔透。」
4、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了學生閱讀的效能。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大量的閱讀,特別是課外閱讀,對於學生的閱讀水平、語文能力、個性的發展乃至認知思維水平的提高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應首先瀏覽序言、目錄、後記,然後通篇瀏覽,以確定是精讀還是略讀。如果是單一的一篇文章,開始應通讀瀏覽,稍加意會即可,以便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基本情感。對於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應加以精讀、反復吟詠,並隨時圈點、勾畫、批註、摘抄,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新課程標准中進一步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還應重視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的培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鼓勵學生不受老師、同學的影響,把自己閱讀中獨到的體會、感悟真實地寫下來,甚至還可以是自己對文章的故事改編。常言道:「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讓學生真實地不拘泥任何形式地記述閱讀感悟,才能進一步達到理解文化、提升品位、開拓思維 、綜合提高語文讀寫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准》 北京師范大學;
2、《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 孫雲曉 鄒泓 北京
3、《與孩子共同成長——寫給家長的信和便箋》 常麗華,小學語文教師
4、《好習慣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孫雲曉 北京
5、《小學生的21個好習慣》 孫雲曉 孫宏艷 北京少年兒童

2.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論文7千字

碼7千字回答你一個問題,你有報酬呢

3. 小學作文的國內外研究述評、選題意義、理論依據和研究價值

一、「活」字教學的時代意義
首先從時代目標要求看:「活」字教學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而語文,誠如《語文教學大綱》所說:「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是學習各門學科必須掌握的基礎工具」。因而,語文教師「活」字教學對於「兩個文明」建設和「四化」大業早日實現的意義自不待言。
其次從教改科研成果看:「活」字教學又具有可行性。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早就告誡同行「一定要把學生教活」,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也撰文《關鍵在於一個「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麼,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所以我認為「活」堪稱語文教學法之精髓。
最後從語文教學現狀看:「活」字教學更具有緊迫性。至今有的教師仍信奉「重壓之下出成績,汗水時間換分數」,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為;有的教師為了大顯身手,講風過濃,越俎代庖;有的教師死抱著「練為主線」不放,練功過烈,師生疲於奔命,捉襟見肘;有的教師由「滿堂灌」走向另一極端「滿堂問」,擺花架子,僅學得「活」之皮毛……如何把師生從呆板的教學程式和練習、考試、分數等枷鎖中解脫出來?如何使師生花費時間、投入精力都較少,而又能取得最佳教育教學效果?這便成了當前語文教改研討的「難點」和「熱點」 。解決這一棘手問題的途徑可能有多條,方法也可能有多種,但可以肯定地說,語文教師」活」字教學乃不失為使語文教學走出「低谷」的「治本」之舉,勢在必行。
二、「活」字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的原理
1.「樂」是活的教學前提
樂是通向學習樂園的向導,引導人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樂也是潛在的學習動力,使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學習熱情;樂又是一位學習的良師,使人加快獲得知識的進程。《論語•雍也篇》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原理告訴人們,興趣導致歡快,學起來能得到內在的滿足。研究結果也表明,學習情緒輕松、愉快、高漲,學起來、教起來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麼如何做到樂呢?一是目標激勵,化苦為樂。語文教師要從培養又紅又專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遠大的人生目標,喚起他們學好語文的原動力,以苦為樂,化苦為樂。二是講究實效,學有所樂。教師應設法使學生不斷體驗到學有所得的快感,教師既要胸中有書,更要目中有人,務實求真,使學生學有所樂。三是示範表率,寓教於樂。語文教師要善於挖掘和運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發揮示範表率作用,如:要求學生背誦的,自己先「亮相」,亦可經常「下水」作文。真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教育,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開發智力,其樂融融。
2.「情」是活的教學關鍵
我國著名教育家馬丁倫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感情」。社會心理學認為,人與人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傳遞,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認同基礎上進行。「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培養的對象不同於工廠里生產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活生生會思維有感情的人,因而,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要想把課教活,「感情豐富」是必不可少的。「情」是一種巨大的教育潛能,從某種角度說,語文課堂便是情感場,不少教材情文並茂,如果配上教者情緒飽滿、面帶微笑,「未成曲調先有情」,再加上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輕松愉快,必能產生某種微妙的情感效應。作為語文教師要真正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了解他們的生活,思想,了解他們學習語文的甘苦;少做「嚴父慈母」,多做兄長學友,使學生可親近、可信賴、可仿效,沒有心理距離,教師引著學生走,學生推著教師跑。這樣教師就能得心應手,最佳發揮;學生則如坐春風,其情濃濃。
3.「美」是活的教學完善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猶如一曲優美和諧的動人樂章,給人以完美的藝術享受。對教者 而言,教態大方自然瀟灑,板書簡明美觀巧妙,語言純潔幽默詼諧,韻味無窮是美;對學生而言,閱讀可感受美、領略美,論辯可賞析美、想像美,練習作文可體驗美、創造美,要努力使雙邊活動配合默契,引人入勝,主旋律扣人心弦,曲終余興未盡。讓學生在語文課堂這個既狹小又廣闊的美的王國里自由馳騁,充分施展自己 的聰明才智,去發現美、追求美、創造美、塑造美的人生,真可謂妙不可言,美不勝收。
4.「智」是活的教學保證
「活」字教學就得使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統天下,而應把學生推上主人公的寶座。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導演」,而不是「主角」,而且還得根據「主體」發揮情況順其自然,因勢利導。這就對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具有較好的教學機智,非凡的應變能力。首先要熟悉大綱,對目標要求爛熟於心;其次要鑽研教材,對知識點胸有成竹;且要了解學生,對施教對象了如指掌;再就是要講究教藝,設法佔「制高點」,找「誘發點」,抓「發散點」。或精心啟發,悉心觀察,或耐心等待。具體講:一是引導,主要是激發「情感場」;二是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習方法;三是啟導,主要是啟開思路;四是疏導,主要是疏導難點。看上去如行雲流水,實際上匠心獨運。
三、「活」字教學實施的探究
1.「多功能」合作法
課堂45分鍾是語文教學的主戰場,也是學生獲得知識、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高效率的課應是耳聽、眼看、口讀、手寫、腦想,「全頻道」式接受、「多功能」協調、「立體」式滲透。語文教師在授課程序設計方面要兼顧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學法思路。充分考慮「聽、說、讀、寫」的最優化組合,及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的相機穿插。盡可能使學生大腦皮層處於積極的興奮狀態,保證全神貫注而又輕松愉快地上好每一節語文課,真正在主戰場上打好提高學習效率的攻堅戰。
2. 「現場辦公」作文法
作文課堪稱「眾學所歸」,作文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體現,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所在。學生常常為作文犯難,教師每每為批改發愁,真可謂談「文」色變。每周一作固然重要,但一周後 (甚至更長時間)的講評卻已時過境遷,激情冷卻,效果欠佳。所謂「現場辦公」是指當堂出題、當堂指導、當堂訓練、當堂批改、當堂講評的口頭作文訓練方法。其好處是:容量大,一般一次可訓練幾道題;周期短,體現了「短、平、快」的節奏特色;興致濃,人人參與,氣氛熱烈,引進競爭機制;費力少,教學雙方一般都可當堂清,不留後遺症。方法上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剛開始選題難度可低些,盡可能使學生感興趣,有得說,並幫助他們消除顧慮,激發說的慾望,強調重在參與。亦可採用「示範下水」說、啟發鼓勵說、樹典型模仿說、因材施教指導說、集思廣益幫助說等辦法,並相機傳授說話技藝,逐步養成「出口成章」的說話習慣和能力。「入門」後可開展說話競賽,如即興說、論辯、演講、求異說等,還可以把說和寫結合起來,先擬提綱,再揚長去短,取長補短修改成文,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實踐證明此法效果頗佳。
3. 問題情境創設法
書是靠學生自己去讀懂的,教會學生讀書可受用一輩子,語文課本充其量只是個例子而已。葉聖陶說過:「教師之為教……貴能令三反,觸處自引申。」以啟發式教學為例,不少教師仍止步於「我問你答,我啟你發」的淺層次上,結果學生的主動性、求異性都受到傷害。古人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引而不發,躍如也」。教師們不妨大膽嘗試,以學生為中心,留足夠時間讓學生先想、多想。教師給學生引路架橋,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過橋。方法上,可讓學生互問互答,取長補短,或改由學生問老師,共同切磋。教師以參與者身份融入到學生中,這樣做的好處是教師便於撥動學生心弦,點燃好奇之火;掃除障礙,解開症結,指點柳暗花明處;矯治思維「盲點」,撥正思維歧途,師生都進入「積極思維的王國」,教學相長。
4.社會課堂滲透法
語文教師應千方百計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注意運用「遷移」規律,變封閉式開放式,使小課堂與家庭、學校、社會大課堂互相滲透。擴大信息量,創造機會,增加實踐,從深度、廣度和效度上鞏固知識技能,彌補小課堂之不足。方法上,可搞些諸如「一日一名言接力」、「語文早餐大家說」等活動及組織「周末讀書俱樂部」、「文學社」、「書畫社」、「新聞社」、「文娛社」等團體,使人人都有「風光」的時候,個個都有理想的去處。甚至可以走向社會「觀光記游」,「采風調查」,「做小記者」,「當業余編輯、節目主持人」等等。總之,以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語文學習,在活動中發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力求自己達到變教為學、會教會學、樂教樂學、活教活學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准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語文課程標准解讀》
3、《中學語文教研》之《快樂學語文》——劉亞其
4、《中學語文教學報》2005第五期之《新課程與學生》——黃天

4. 對《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這門課程的心得體會1000字作文

寫作思路:可以談論溝通層面的問問題技巧,也可以談論問題的價值性,而這又是問題的另外一個層面。如果你通通雜糅在一起寫,恐怕花一天的時間都寫不完。這時候你就要找准切入點,定下標題,才能穩穩地隨著標題的引導順利展開論述。

正文: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敢於發表自己個性化的見解。

試想,在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不再是過去面目可憎的「權威者」,加之興趣的激發,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能不愛學嗎?由愛學轉為會學,會學更愛學,從而真正走到了教學中的良性循環。

作為我們這一代人,從小接受著傳統的應試教育,深受其害。教師的「一言堂」、搖頭晃腦的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教材和課堂,扼殺了多少兒童對知識的嚮往。現在,我已為人師,難道還要讓我的學生也有同樣的遭遇嗎?作為教師,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和選擇,是課程改革倡導的新觀念。

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被動接受式的學習,嚴重束縛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讓新觀念、新方法走進小學語文課堂,應是教學改革的核心,也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那麼,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哪些新的教學觀念呢?

語文教學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現代教學過程。

體現在教學實踐中的民主性包括兩層含義:

一是教師的角色發生改變,由教學的中心和主宰變為服務於學生發展的地位,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學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富有創造性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教學應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

二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作用在於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中要給學生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重視展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研究和發現的成果。要注意開啟學生的內心世界,課堂上不要有這樣或那樣的清規戒律,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形式和內容,善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和體驗,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學的民主性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語文教學的開放性是指開發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語文教學的大課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

教學的開放性應體現在:

一是學習空間的開放。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圖書館、網際網路等也應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

二是學習內容的開放。要打破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學生和教師都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對教材的內容可根據實際進行改換、增刪,使學生從豐富的教學資源中獲取語文知識。語文教學應注重課程的整合,有機滲透數學、音樂、美術、自然等方面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帶給我們的僅僅是理念上的認識,理論上的指導,要真正地落實到實踐中還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認真領悟,不斷反思摸索。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用汗水耕耘教育這方聖土。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帶給我們的僅僅是理念上的認識,理論上的指導,要真正的落實到實踐中還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認真領悟,不斷反思摸索。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用汗水耕耘教育這方聖土。

5. 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從哪方面找論文題目和題材

提供一些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題目,供參考。 兒童課外文學閱讀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佔的比重、地位及意義 某一位兒童作家或某一類兒童文學作品的研究 關於文學欣賞的研究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小學語文教師人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研究 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研究 課改背景下的語文課程發展性教育評價研究 小學識字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拼音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和地位研究 論小學語文教育中的語文素質培養 家庭教育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 小學拼音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識字教學的人文教育研究 詞彙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小學閱讀教學中涉及的漢語語法知識及其教學問題研究 小學語文教師的邏輯知識與小學生思維發展研究 小學高年學生作文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其對策 小學作文常見病句類型成因及對策 新中國成立以後小學生作文的發展脈絡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的多元現象研究 傳統作文教學的誤區研究 中外優秀小學作文教學模式之比較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研究 小學語文學習方式的研究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的研究 小學語文創新教育的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育的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訓練途徑的研究 小學作文訓練與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常見的拼音錯誤調查分析 小學生錯別字情況調查及對策分析 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使用狀況的研究 語感與小學語文教學 口語交際與小學語文教學 小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評價研究 小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研究 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 小學生語文知識構成的研究 小學生語文作業批改的藝術 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考試改革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指導的研究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小學語文的合作學習研究 小學語文的研究性學習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作文評語的研究 中國古典詩歌藝術鑒賞的研究 中國古代小說鑒賞的研究 中國現代小說鑒賞的研究 中國現代散文鑒賞的研究 中國現代詩歌鑒賞的研究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記敘文教學與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