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書內全部古詩文
課內的,第15課。共有4首。。
【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島竦峙(sǒngzhì)。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zaī),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天凈沙 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十首。。
【龜雖壽·步出夏門行】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注音:黍(shǔ),斜(xiá)。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歡喜。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 夢 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 詩人: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B.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所有古詩和文言文.要全的。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5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6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8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1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14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5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5.童趣 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童趣 譯文
回想我童年的時候,能夠對著太陽張開眼睛,明察秋毫,見到極小的東西,必定細細去觀察它的紋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聲音象雷鳴,我心裡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鶴在天空飛翔。心裡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變成仙鶴了。我抬起頭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讓蚊子留在帳子裡面,慢慢地吸口煙噴出來,叫蚊子沖煙飛鳴,當作青雲中的白鶴觀看,果然就象鶴唳雲端一樣,令人怡然稱快。
我又常在土牆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叢雜的地方,蹲下身子,與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細觀察,以叢草作為樹林,以小蟲和螞蟻作為野獸,以泥土凸的作為山丘,凹的作為山谷,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見到有兩個小蟲在草里斗,看得正高興的時候,忽然有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個小蟲就被它吞了進去。我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覺嚇得叫了起來。定了定神,捉住這只癩蝦蟆,鞭打了數十下,驅逐去別的院子 。
10.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20.《山市》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
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25.《世說新語》兩則
1.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①雪驟②,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①.【俄而】不久,不一會兒。 ②.【雪驟】雪下得急。 ③.【差可擬】差不多。 ④.【未若】比不上。 ⑤.【因】乘。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急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比不上柳絮乘風飄起」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游戲。客人問他:「你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 」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分見面,中午不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客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30.《寓言四則》倒數兩則
3.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譯文
宋國有一個富人(有一天)天下大雨毀壞了牆。他的兒子說:「如果不修補,一定有盜賊(偷東西)。」,鄰居家的老人也這么說。晚上(他家)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認為自己的兒子很聰明,卻懷疑鄰居家的老人。
4.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譯文
靠近長城一帶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一些迷信活動)的人,他的馬無原無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領地。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經過幾個月,他的馬帶領著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來恭喜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禍患呢?」家裡有許多好馬,他的兒子很喜歡騎,有一次,從馬上掉下來折斷了大腿。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打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打仗。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戰死了。唯獨這個人的兒子因為瘸腿的緣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C. 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的原文和譯文:
5、《世說新語》兩則
原文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後,那人才來。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10、《論語》十二章
原文和譯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孔子說:「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能通達整理不為外物所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時能聽得見各種意見,七十歲時能隨心所欲,而不會逾越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子曰:「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肯讀書,就有危險了。」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孔子說:「多麼有賢德啊,顏回!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多麼有賢德啊,顏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孔子對著滔滔江水,感慨地說:「時光就像這流去的江水一樣,日夜不停呀!」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孔子說:「軍隊可以改變主帥,但哪怕是一個最普通的人,也不可改變志氣。」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子夏說:「廣泛地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且能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20、雖有嘉餚 《禮記·學記》
原文: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
雖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後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後才能勉勵自己。所以「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尚書.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25、河中石獸紀昀
原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pǐ)於河,二石獸並沉焉。 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zhào)數小舟,曳(yè)鐵鈀(pá),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yān)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嚙(niè)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yì)斷歟?
譯文:
滄州南面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寺院正門倒塌在河中,(門前)兩個石獸一起沉入了河底。過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錢款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到底沒能找到,(人們)認為它們順流而下了。(於是)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沒找到(它們的)痕跡。
一個講學者在寺廟里講學,聽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石獸)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應該是石頭的特點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點是又松又輕,(石獸)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罷了。順流而下尋找它們,難道不荒唐嗎?」大家信服地認為這是正確的觀點。
一個老河兵聽了這話,也笑著說:「凡是沉在河中的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石頭的特點是又硬又重,沙的特點是又松又輕,水不能沖走石頭,(但)水流的反沖力,一定會將石頭底下迎著水流的地方沖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沖越深,延伸到石頭(底面)一半的時,石頭一定會栽倒在坑穴里。照這樣再次沖刷,石頭又會再次(向前)翻轉。不停地翻轉,於是(石頭)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人們依照他的話(去做),果然在(上游)幾里外找到了(石獸)。那麼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況太多了,怎麼能(只)根據某一個道理就主觀地臆斷呢?
30、智子疑鄰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譯文:
宋國有一個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牆坍塌下來。他的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築它,一定有盜賊來偷東西。」鄰居家的老人也這樣說。(可富人不聽他們的話。)這天晚上富人家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那個富人認為自己的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竊是隔壁那個老人乾的。
30、塞翁失馬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譯文:
靠近長成一帶的們人中,有位精通術數的人。(一天)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那邊去了。人們都來安慰他。那老人卻說:「這難道不是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竟然)帶著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來祝賀他。那老人卻說:「這難道不是禍害嗎」他家是有的是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有一天)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都來慰問他。那老人卻說:「這難道不是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多數都戰死沙場。這個人惟獨因為腿瘸的緣故(沒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倆得以保全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