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文素材 關於道德的時事熱點新聞有哪些
「彭宇案」、「許雲鶴案」這些因道德、誠信、良心而引發的社會受關專注事件仍在人們心中留有餘屬悸的時候,秋風瑟瑟的十月又一起新的「道德」事件引發了社會各屆全民討論,也讓這個秋天更添了寒意——廣東佛山2歲女童連續兩次被車碾壓,18位路人無一人上前施救,最終那位救女童阿姨是一位處在社會底層的拾荒者——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18位路人漠然離去?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撿垃圾的阿姨熱心施救?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橫在了當今社會?今天作文頻道就事論事,就近幾年頻發的社會道德事件,為同學們搜索了一系列關於「道德」的作文素材、時事素材,從道德的定義、道德觀、時事案例等方面全面討論「道德」,道德缺失作文素材。【事件回放】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女童遭兩車碾壓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型貨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現在小悅悅在廣州軍區總醫院重症監護室,接近腦死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❷ 關於作文的,求時事熱點高中作文素材
最近有兩件事廣受關註:其一,廣東東莞政府部門集體辦理「月月捐版」——綁定一張銀權行卡,每月固定扣10元以上「捐款」。當地一名幹部稱,10元標准,並不過分。其二,沈陽、濟南、西安等地群眾向媒體反映,他們正在讀小學的孩子被學校要求加入紅十字會,並要繳納5元會費。
針對批評質疑,東莞市民政局表示,「月月捐」可以隨時參加隨時退出;幾個地方的紅十字會也強調,中小學生入不入會,完全自願。然而,在政府部門、學校這種對個人表現頗有壓力的場合,即使內心對這種方式並不認同,又有多少人會因為幾塊錢的「小事」公然退出類似的「集體活動」?
小事其實不小。「郭美美事件」之後,我國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公眾的慈善熱情,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此同時,人們對於慈善的關注程度則有了極大提升。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前一些司空見慣的「慈善模式」正在被重新打量,比如對動用權力募捐的反思,比如對善款去向的關切。正如日前民政部有關負責人所說,一系列輿論風波引發的思考,讓政府部門、慈善機構和社會公眾對慈善事業的本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現代社會中如何開展讓人民滿意的慈善有了相當程度的反思,這對於提高慈善組織規范程度、運作水平是一個促進。
❸ 新聞熱點作文素材,可以當論據寫的
2013年最新時事熱點作文素材
1、農民工工資被風吹散遭哄搶的思考
上海北翟路劍河路,一農民工剛從銀行拿了1萬8元的年工資不小心跌倒,手中錢被風吹起,路人和轎車司機在馬路上瘋搶,等警察到只剩3000元,有搶錢照片和監控頭記錄,拿錢者摸著良心請去新涇派出所還錢。
曾在網上看過類似的報道,一女子丟錢袋百元大鈔滿天飛,被路人哄搶一空;有一男子手中拿錢被風吹起,十餘路人1分鍾哄搶走一千多元;還有廣西一貨車側翻致2死2傷,當地村民哄搶死傷者錢財等等。在有著五千年文明古國之稱的中國,在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今天,在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看到的國人素質卻是如此低下。如果說當時廣西貨車側翻搶死傷者錢財的是農民,經濟條件、道德素質可能不高,那麼今天,在上海,國內經濟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而且路人和轎車司機都是參與者,搶的是農民工的血汗錢。真是讓人不勝唏噓,國民素質、社會風氣豈止是一個差字?遭搶的不是農民工資,而是國人素質。
中國有句俗語「不義之財不可取」。我們每個人每天的奔波、勞碌,說大的方面是為社會做貢獻,為人民造福,說的狹隘點也是最基本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而努力掙錢。掙錢本沒錯,但絕不能見到錢便不擇手段的佔有。無論是農民工還是富人,作為同胞,在他們需要幫助時,我們表現的不應是貪欲,而是友愛。錢可以買來物質上的東西,卻買不來精神上的需求。
據悉在社會的呼籲下,已返還農民工700元錢,雖然與丟失的數量還差的很遠,但對於還錢的國人,同樣值得尊敬,畢竟是經過思想斗爭後明白了是非。對於另外一些錢,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人返還,拿著搶來的錢,花著也不會心安。筆者希望無論這件事情的參與者,還是旁觀者,此事能觸動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我們人生中為人處世都應該有個底線,任何時候都不能利慾熏心,都不能忘記自己是文明的中國人!
一個民族的強大,並不是看他擁有多少人口和財富,而是看他的民族信仰、民族精神和價值觀。社會的發展,也不是靠老百姓的腰包來驅動的,社會發展需要的是人們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如果不提升人們的道德素質,社會發展的腳步將會放緩;如果不提升人們的道德素質,即使達到了全面小康社會,那也是物質上的。只有不斷加強人們自身道德素質的追求,社會才會不斷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全社會的安定團結。
2、伴隨周口車站一同坍塌的還有什麼
2月1日晚上7時許,河南周口在建的綜合客運總站發生坍塌事故,1人不治身亡,多人受傷,24小時已經過去,失蹤的2人至今沒有找到。事情發生後,當地政府禁止記者進入現場及附近采訪,而在其設立的新聞中心,負責介紹事故相關情況的工作人員不忘玩電腦游戲,對事故的進展一問三不知。
再過幾天,咱們中國人的農歷新年就要來臨了。當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數億國人心急火燎地行進在回家的路上,希冀著能趕在新年鍾聲敲響前踏進久違的家門之際,一場坍塌事故殘忍地擊碎了受難者的團圓夢,甚至從此與家人「陰陽兩隔」。念及這些,每一個身處他鄉或有家人在外地工作的中國人能不感同身受
❹ 運用熱點新聞作文素材的作文,600字的有沒有
為了來幫助網友解決「有自關2016年社會熱點新聞的作文素材及評析」相關的問題,學網通過互聯網對「有關2016年社會熱點新聞的作文素材及評析」相關的解決方案進行了整理,用戶詳細問題包括:RT,我想知道:有關2016年社會熱點新聞的作文素材及評析,具體解決方案如下:
「爺爺,今天雨下得這么大,剛剛老師也打了電話說取消,今天就不練了吧。」我小心翼翼試圖徵求他的意見,卻又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
可是他的臉綳得緊緊的,冰冷的撲克臉讓人厭惡卻又情不自禁地屈服。他現在開口了;「下雨有什麼關系,想當年練兵,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
心中滿滿的委屈又浮現上來,他總是要求我做著做那,簡直不把我當女孩子看,憑什麼啊,再說休息一天又沒事,差那麼一天嗎。
心中的怨恨像一把利刃,劃破本就簿如蟬翼的理智,滿心的尖酸刻薄傾巢而出,:「我才不要練什麼破舞,無聊都無聊死了,每天都練練練,休息一下會死啊!」一眼瞄見他眉頭輕挑了一下,慌不擇路,奪門而出。
❺ 怎樣寫一篇以時事熱點為素材的作文
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材料作文佔有很大的比例,在統計共17道作文題中,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中材料作文分別是6道、6道和8道,由此可見,材料作文占據了重要的舞台,材料作文成為命題者的新寵。而材料作文中時事新聞類材料作文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09年遼寧卷對「明星代言」的看法, 09年江西卷對蔡銘超拍下獸首的看法,2011年全國卷ⅱ「代買彩票中大獎,你怎麼做」和2011年北京卷 對「世乒賽中國隊包攬金牌」的看法的材料作文。
那麼如何寫好時事新聞類材料作文呢?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什麼是時事新聞類材料?時事新聞類材料又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所謂時事新聞類材料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材料,同時也是時事政治中的新聞或社會熱點材料。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具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性,社會關注度高,材料所涉及的事件都是新近發生並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的。2、此類材料具有開放性,人們對提供的材料往往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3作文引導語上往往有「談談你的看法或感受」「你對此有何看法或請你就此發表你的見解或看法」這樣的提示話語。比如:2009年江西卷,你對蔡銘超的行為有什麼看法?請據此寫成一篇文章。
二、時事新聞類材料和一般故事類材料作文有什麼區別?
時事新聞類材料常常在道德觀、價值觀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對文中觀點的「是」或「非」來確定作文的正確或錯誤。學生可以以自己的思想來表達對材料的認識,可褒可貶,可評可爭,可諷可諫,可嬉笑怒罵,只要能夠自圓其說,言之成理都可以。而故事類材料是在故事中蘊涵道理,作者要從材料中提煉出觀點,然後通過古今中外事例來證明這個道理的真實性。
如09年全國卷ii作文題是「色盲、拉麵、乾洗劑」三個小故事,我們可以從三個小故事共同提煉出「留心生活,就會有所發現,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於思考,是成功的保障」「人生因思考和探索而精彩」「留心生活,抓住機遇,才能成功」等等人生道理。
三、時事新聞類材料作文的二種常見寫法
1、直面材料——就事論事
「就事論事」常指僅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在這里指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過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進行評議,發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適用於時事評論、人物評論、影視評論、詩歌評論、經典評論等評論類文章。
要寫好這類文章,首先,要求旗幟鮮明發表自己對某件事或某現象的看法,或褒或貶,或肯定或否定,或總結成功經驗或指出失敗教訓等,要求實話實說。如根據09年江西卷蔡銘超事件可提出以下觀點:1、拒絕「二次搶掠」,2、向不合理的規則說不,3、理性愛國。寫就事論事評論文章,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對所評之事做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評事可以有多種思,如評事的對錯,評事的成因,反思此事的教訓。評「事」以不限於一點或一個角度上,可以多點或多角度,但需記,所評所說,必須與所評之「事」密切相關,不能游離於「事」而高談闊論。
其次,要為自己的評判寫出分析和理由。分析說理是時評的靈魂所在,如果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是司法上的一條准則的話,那麼,時評的寫作也可以說需要「以事實為依據,以道理為准繩」。 評論文,不但要寫出自己怎麼看,還要寫出自己這些看法的依據和理由。評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才能評得文明,才能讓人心悅誠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既能把看法說清楚,又能將看法的依據和道理寫深寫透,這樣的評論才是好的評論。
就思路結構而言,這類作文比較適合採用「層進式」結構,按照「引述材料,擺現象——析危害,挖根源——指辦法,提倡議或號召」的步驟來展開。
2、借題發揮——就事析理
借題發揮是指借著某件事情為話題來做文章,以表達自己真正的意見或主張,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在把握題意後的所做的擴展、挖掘和提升。借題發揮不能超出材料允許的范圍,角度可以不同,但要回答共同的問題—母體,關注核心信息,不能信馬由韁。所謂就事析理,就是對所評之事進行充實說理,闡明一個道理,而不是中止在就事論事上,而應達到「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寫作目標。就事析理,寫法上還要求「啟齒要小」,抓住一個題目,講清一個道理,一事一議,以小見大,必需從「小」中評析出小道理來,所謂「著眼大處,落筆小處」。
就事析理類材料作文要求:既要有評,又要有析,即既要有自己明確的判斷,又要有深入、透闢的剖析給予支撐。同時還要有類似現象的聯想,以避免陷入就事論事的局限。它貴在聯系實際深入分析,這樣才能顯示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否則就落入了空談道理、古今中外事例一大堆、名言警句幾大筐、表面雄辯,其實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窠臼。
寫就事析理的文章我們可以採用:引——議——聯——結的基本步驟來進行。
引——就是引用材料,得出觀點。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對原材料進行分析後,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並據此提出自己的觀點。一般說來,引述不宜過多過細,能說明觀點就可以了。還有,更不應整段地照抄原文,要根據表達的需要,只在行文中引用原文的一些關鍵性詞語或句子就行了。引要簡潔,並且據材料提出問題,一般寫在第一自然段,要求從材料中引出恰當的中心論點。
議—— 就是分析材料,確立觀點。是針對前面提出的觀點,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議論,使觀點確立起來。議,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在此部分千萬不能脫離材料提出觀點,而要結合事例作針對性分析,然後得出觀點,且注意事例間的過渡和銜接。
❻ 2017年9月最新發生的時事熱點新聞作文素材有哪些
下面是2017年9月最來新發生的時源事熱點新聞作文素材,僅供參考:
1·罵「支蛆」的高考狀元再致歉:反「港獨」 熱愛祖國
2·"卡西尼"號"吻別"土星 20年探索旅程將迎終點
3·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中資收購美晶元商
4·外文版《永遠在路上》海外熱播:讓全球觀眾更好了解中國國情
5·國際專家熱議:中國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新動能
6·2020年基本覆蓋 十五部委全國推廣乙醇汽油
7·2017未來科學大獎於2017年9月9日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清華大學施一公、北京大學許晨陽分獲「物質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❼ 作文素材積累事例:近期最熱點人物及事件3個(每個事例400字左右)
建議你可以參考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裡面的素材:
【郎平 雄心志四海】
【頒獎詞】臨危不亂,一錘定音,那是盪氣回腸的一戰!攔擊困難、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釘子般砸進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躍起,一記記扣殺,點染幾代青春,喚醒大國夢想。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
【人物事跡】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決賽,中美巔峰對決,身高1米84的中國女排主攻手郎平擊潰了美國女排的防線,幫助中國女排登上了冠軍的寶座,賽後誕生了一個流行詞——「鐵榔頭」。
「鐵榔頭」郎平兩次在中國女排最困難的時期,主動接下了中國女排主帥這個「星球上壓力最大的職業」: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際,她毅然歸國,擔任女排主帥,累倒在工作當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國女排倫敦奧運會被日本隊淘汰,2013年同年齡隊友陳招娣撒手人寰,這一系列的悲痛觸動了郎平內心深處的女排情結,於是她冒著「一世英名可能毀於一旦」的風險再次走馬上任,僅僅一年半時間,郎平就帶領中國隊於2014年時隔16年重返世錦賽決賽舞台,最終奪得亞軍,並於2015年重奪世界盃冠軍。30年來,從擔任主攻手時的「五連冠」到任教練率中國女排重返世界之巔,「鐵榔頭」似乎已經是奇跡的代名詞。
【徐立平 大國多良材】
【頒獎詞】每一次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葯上微雕,不能有毫發之差。這是千鈞所系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鍛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國工匠。
【人物事跡】
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葯進行微整形。在火葯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目前,火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葯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葯葯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
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葯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葯,以及火葯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葯,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或者還有時事新聞類別的:
【素材展示】
「大專及以上學歷,專業不限,工資1600元……」2013年6月26日,廣西《柳州晚報》刊登了一則城管招聘啟事,幾天後,畢業兩年、25歲的小韋持清華大學本科文憑,前來報名,讓招考人員驚訝不已。
25歲的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畢業生韋偉,突然成了媒體熱議的新聞人物。最近一個月內,韋偉先後參加了廣西柳州市不同城區的兩次城管部門招考,最終都以優異的成績入選。「一紙文憑不過是代表自己的學習經歷,並不能說明什麼,從小事做起慢慢積累工作經驗、人生閱歷,當機會來到時就能穩穩抓住。」今年以來,各地城管相繼出現的負面新聞,加上招工難、就業難等因素的作用,這一抉擇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有點「瘋狂」,有人由此感慨清華北大的「天之驕子」已經走下神壇,有人懷疑他是想藉此炒作博出名,也有人將他的選擇當作是就業難的一個例證……面對如潮質疑,小韋則拿著錄用通知書淡然一笑:「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對小韋的做法,有人叫好,有人質疑,小韋則說,「沒什麼,從基層做起。」對此,你怎麼看?
【多維解讀】
1、理性看待
城管只是一份工作,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一個城市不能沒有城管,否則就會滿大街都是佔道經營和違章建築,發達國家也不是可以隨意擺攤的,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應該如何管,希望這些高學歷的大學生能踏實工作,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想出更好的管理方法。
2、腳踏實地
今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近日,人社部專家也表示:今年預計300萬以上大學生難就業。如此形勢下,小韋選擇去作一名有編制的城管「瘋狂」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不是「瘋狂」,是腳踏實地、是從基層做起。人們都高看清華大學,但憑著一紙清華文憑就真能橫掃用人市場嗎?恐怕未必,正如小韋的現實情況,冷門專業畢業、已在家待業兩年,選擇報考城管,當然是最好的直面現實。大學生特別是清華大學生可以放下身段去做城管工作,也折射出了如今一些大學生自我定位的理性,就業觀等的改變與成熟。這有利於改變此前人們對大學生眼高手低的認識,引導大學生們樹立起正確健康的就業觀!
3、可喜現象
清華學子當城管,這是給當下城管陷入「誠信」危機的一個很好響應。其實,城管隊伍真正缺少的不是人,而是高素質的人,特別是城管隊伍需要從把好「入口關」上下功夫。要吸收高層次人才,注入高素質血液。城管工作,特別是未來的城管工作,也需要高學歷者。城管不是僅趕趕小販,城市管理的內容非常復雜,管理的要求各不相同。城管隊員要有語言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還要會運用網路計算機技術,對市容等進行實時監控,城管也需要高素質人才。清華學子當城管有利於提高管理能力、水平,對文明執法有利,對社會進步具有推動作用。
【適用文題】
就業觀、直面現實、理性定位自我、尊重個性化選擇、職業無貴賤之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