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聲音為話題,自擬作文。記敘文。500字以上
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
「你把最好的給予別人,就會從別人那裡獲得最好的。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嗇,就越一無所有。」這是文章的第一段。現實就是這樣,只有那些樂於幫助他人的人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我相信你聽過這個小男孩的故事,他出於一時的氣憤對母親喊他很憎恨,然後,也許是害怕懲罰,他跑出家裡,對著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著山谷傳來迴音:「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跑回家裡對母親說,山谷里有個卑鄙的小孩子說他恨他。母親把他帶回山邊,並要他喊:「我愛你,我愛你。」小孩照母親說的做了,而這次他卻發現,有一個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說:「我愛你,我愛你。」
生命就像是一種回聲,你送出什麼它就送回什麼,你播種什麼就收獲什麼,你給予什麼就得到什麼。只要你付出了,就會有收獲。再多的話說來也沒用,只有這一段話,正是助人的真實寫照: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我們付出的是自己對別人的生命的愛,就彷彿給別人的生命之樹捧一掬清泉。愛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們付出得越多,內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強。所以,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獲。
幫助他人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崇尚美德,因此也呈現過不少令人敬佩的榜樣:雷鋒、叢飛,還有普普通通的工人,勤勞的農民,清純的少女,等等。他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去溫暖這些人的心靈。社會的繁榮興旺,更少不了人們之間的互相幫助。許多工程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它需要大家的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激勵,才能圓滿成功。當我們幫助了別人,就會油然而生一種無比的喜悅,極度的愉快。助人是快樂的。
別人得到了溫暖,自己得到了快樂。這不就是「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嗎?銘記:給予就是獲得。
Ⅱ 以「聲音」為話題寫作文
陽光的制聲音
當我還沒有出生時,母親是陽光,母親延續著我的生命,讓我在她的腹中成長。
當我從母親腹中來到這個世界時,醫生是我的陽光,是她接我到這個世界報到,保護我的生命和健康。
母親是陽光,她說:「快點長大吧,我有點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你長大的樣子呢!」
醫生說:「你要健康成長哦,你的家庭才會美好。」這就是陽光的聲音。
當我還是一個三四歲的小孩,爸爸是陽光,每天接送我上幼兒園,在家裡陪我玩,帶我到處逛,他說:「小丫頭要快長大,長大了就不拉著爸爸逛世界啦。」這就是陽光的聲音。
上小學時老師是陽光,她傳授給我們知識,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好人,還給我們講故事、講笑話,還帶我們到處玩,簡直就像我們的大朋友一般。她說:「快成長,我想看一看我培育出的花朵啊。」
上中學了,朋友是陽光,在困難時鼓勵我,在我孤單時陪我,幫助我學習,指出我的錯誤,他們說:「上中學了,同學們都在埋頭苦讀,遇上朋友很不容易,我真的很願意做你的朋友。」這也是陽光的聲音。
父母是陽光,醫生是陽光,老師是陽光,朋友也是陽光,他們照亮我的生命。他們的聲音陪伴我,我願這陽光的聲音陪伴我一生。
呵呵
Ⅲ 以聲音為話題的詩歌怎麼寫作文也行。。500字左右就好
有一種聲音
令五洲的山峰也垂下頭顱
傾聽
有一種聲音
令四大海洋也偃旗息鼓
傾聽
有一種聲音
令極地的冰蓋也流出淚水
傾聽
有一種聲音
令人類的種族與宗教同時膜拜
傾聽
有一種聲音
令三千年的詩詞歌賦化作一炬
傾聽
有一種聲音
為空谷風鈴而寫
這樣一個普通女子
一首首精緻的小詩
令所有的驕傲、憤怒、冷漠、瘋狂、紛爭都黯然失色
寫完之後,我忽然想到更多
其實在天涯詩會或者更大的世界裡
有很多空谷風鈴一般的聲音
只要用真實、謙虛的心來傾聽就聽得到
風鈴女子啊
我怕太多的目光眩暈了你心的眼
我怕太多的鮮花令你的嗓音黯啞
莫要怪我老朽絮叨:
我願意聽到你自然的聲音
直到我一切的感覺都失聰
直到我這把衰骨化作塵灰
我的靈魂還在聽
作文:
許多人時常慨嘆:知音難求。何為知音?知音難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者?
當年,俞伯牙輕奏《高山流水》時,鍾子期為之高聲喝彩,於是鍾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斷,流傳著一曲千載稱頌的金蘭之交的贊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弦斷有誰聽?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
人生,就像開放在郊外的野花,萬紫千紅,芳香四溢。人生的掌聲猶如陽光雨露,滋潤著每一片花瓣。恩賜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而掌聲比恩賜更為重要,精神的鼓勵感召著每一個孤獨無助的行人。
人生,就像顛簸在海上的小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人生的掌聲猶如遠方的燈塔,引你掛雲帆,濟滄海。恩賜是一縷海上輕柔的微風,使躁動不安的人感到人世的溫情,而掌聲比愛心更為重要,心靈的通道連接著每一個沉思憂郁的哲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街頭賣藝者,其琴聲悠揚,令人感動,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圍的人紛紛向錢罐里丟錢,轉眼工夫,錢已裝滿了罐子,但賣藝人臉上並沒有一些欣喜的笑容。後來,一個旅遊者抬起手來為之鼓掌,賣藝人眼裡溢出了感激的淚水。可見,賣藝者是哲人,他尋求的是知音,期待的是掌聲。人生需要掌聲,掌聲比恩賜比金錢更為重要。
當你失落喪氣時,你希望有人給你勇氣;當你猶豫彷徨時,你希望有人給你理解;當你精神窮困時,你希望有人給你熱烈的掌聲。是的,我們在不斷地等待著,祈求著愛心的降臨,但我們更在時時刻刻尋找著知音,尋找著精神世界的同路人。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於絕望,也會像那位賣藝人一樣流出感激的淚水。
沒有掌聲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誰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靜?沒有掌聲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誰願意在壓抑中生存?人生缺少了掌聲,只會剩下英雄垂淚、七子悲歌的結局。正如當年的屈原,世人皆濁惟他獨清,世人皆醉惟他獨醒,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沒有掌聲,沒有理解,只有漁夫的嘆息,終於使他熄滅希望之火、生命之燈。
人生的掌聲永不能停息,它永遠激勵著人追求靈魂的高尚與完善,掌聲比愛心比金錢更為重要。
讓掌聲響起來,人生需要掌聲。
大自然的聲音
去年暑假時,我回到故鄉,至今想起,仍然回味無窮,因為那裡山明水秀,到處可以聽到大自然的聲音。
晨曦初露,村內到處飄飄緲緲,籠罩著一層輕輕的薄霧,猶如羞達達的少女蒙上一層薄薄的面紗,給人一種輕柔朦朧的美感。不久,拂面的清風吹走了薄霧,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大大的荷花池。池中荷花千嬌百媚,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鶴立雞群,有的則邊冒出水面的勇氣也沒有。這一景,流淌著淡淡的碧光。我猶如進入了蓬萊仙境,鳥語花香,一天的開始由大自然的美景拉開了序幕。
來到村後面的小山,只見青樹綠蔓,草盛花繁,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蜜蜂從睡夢中醒來,嚶嚶嗡嗡地開始了它一天的工作。蝴蝶也展開漂亮的翅膀,在繁花綠草中翩翩起舞。空地上,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在追逐吵鬧,追蜜蜂,撲蝴蝶,采鮮花……你爭我搶,玩得不亦樂乎。大自然在唱歌了,它以優美的旋律告訴我們——這是它的聲音,使人快樂的聲音!
再向前走,只聽見蟬鳴鳥叫。抬頭一望,只見畫眉、杜鵑在樹上跳跳走走,快活得猶如神仙。這樣一幅詩情畫意的圖畫,我還沒有欣賞完,一陣流水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哇,大自然真的會妙手點睛!我趕快向小林走去,原來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鵝卵石粒粒可數,小魚在水裡快活地游來游去,啊!大自然又為我們奏上一曲了。
其實,大自然的聲音處處可聽,只是現在人們都在忙碌,沒有注意到罷了。在緊張的生活中透不過氣來時,我們不妨到山間來走一走吧,大自然的聲音絕對會我們放鬆身心,心曠神怡,使我們產生豐富的想像,領悟到可貴的哲理,也讓我們久久回味,忘記一切世俗的煩憂。
敞開胸懷,接受一切屬於大自然的聲音吧,我們就會活得很開心!
琴聲感動我心
西沉的紅日,把縷縷落寞的桔紅塗滿天際。夕陽下,蒼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滿著迷離的格調,顯得格外的幽靜。天地萬物似乎都酣醉在這片凝固著卻極短暫的美麗之中,止住了一切聲響。
我拖著長長的影子,在寧靜的古道中漫步,心中翻滾著萬千的思緒,為連日的挫折、不順而憂傷著。忽然,一陣悠揚的琴聲夾雜著徐徐清風輕輕送入我的耳朵。那美妙的鋼琴聲似乎很遠,遙不可用,又似乎很親近,繚繞耳際。我止住了腳步,讓這一串串靈動跳躍的音符輕輕滑過心田,快樂地舞動著。
琴聲依舊迴旋在蒼照暮色中的小道上,卻猶如一股清泉為每個途人洗去心靈的污垢,洗去疲倦的塵埃。我的思緒漸漸地與這靈動美妙的琴聲融為一體,有超脫紅塵,「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之感。
我沿著聲音的痕跡,來到了一間破舊的小屋前。這悠揚的琴聲正是從裡面傳出來的。我正要屏住呼吸縱情賞樂時,琴聲驟然止住了。一個稚嫩的童聲傳進我的耳中:「爺爺,我累了。彈琴真快樂,雖然我看不見,但也可以用心去感受,是么?」
一個蒼老的聲音:「是的,小丫,你彈得十分動聽。我看見你的手指多麼靈活,就像在那些琴鍵上跳舞一樣。」我的心猛然像觸電似的,腦海中升起了許多問號,難道……難道他們是……我悄悄透過那積塵已久的玻璃窗往裡張望,只見一位七八歲的小女孩正用雙手比劃著什麼,對著一位老人講話。只是小女孩的眼睛雖然失去水靈靈的光彩,卻透出一種快樂的自信感。她是一位盲人!而那位坐著的老人竟是位聾人!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感動著,兩行溫熱的淚竟悄然滾落。這淚,是甘甜的!
夕陽收起了最後一縷余暉。在我轉身離去的瞬間,那美妙的琴聲再一次響起,也再一次讓我莫名的感動。古道間回盪著這爺孫倆的歡聲笑語和感動人心的琴聲。我前行的腳步變得堅定了,因為在這個黑黝黝的夜晚,那感動人心的琴聲,便是我前進的明燈。
陶行知爺爺的聲音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雖然我沒有聽過陶行知爺爺的聲音,但他的那句名言在我心中無聲勝有聲,讓我受益良多。
作文難寫,考場作文更是難寫。為了找到應考作文的「捷徑」。星期天一大早,媽媽就鑽進了書店,中午抱回一大堆作文書。我目瞪口呆地望著小山似的書,詫異道:「老媽,現在只剩下兩個星期要中考了,您該不會讓我看完它們吧?」「考場作文僅靠現場構思,能得高分嗎?這些都是我精心挑選的,你只要巧妙地汲取其中的營養,作文就不成問題了。」
我無可奈何地抱著「小山」准備回房,媽媽擺擺手,「乖孩子,別苦著臉,這么多書你看不完,要巧幹。」我驚訝地望著媽媽額頭上滾動的汗珠,剛准備說話,媽又說到:「你只要頭腦中准備幾篇範文,到時就能以不變應萬變了。我已經把每本書中的精品剪輯裝訂成『濃縮的精品』,你只管背就行了。」我接過媽媽手中的「書」,沉甸甸的。我的心,也沉甸甸的……
媽媽的苦心果然沒有白費。中考作文「聲音」剛好與我背過的關於環保的範文吻合,我剛准備下筆「嫁接」完成一篇「佳作」,耳邊突然響起老師的聲音:「考場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實感,不能有假,更不能抄襲。」雖然媽媽教過我怎樣靈活變通,不露出馬腳。但我從心裡贊成老師的話--寫作文要有真情實感。可現在是中考啊!誰不想拿高分?我左右為難……耳畔突然想起陶行知爺你爺的聲音「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咬咬牙,毅然做出有可能改變我人生的決定:「我手寫我心。」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我只能舍利取義,去偽存真了。
我辜負了媽媽的一片苦心,但我知道媽一定會原諒我的,因為媽和我一樣崇拜陶行知爺爺,而且我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寫也了我心中最好的中考作文。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爺爺的聲音為我敲響了警鍾,它回盪在我的耳畔,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更激勵我努力前進。
Ⅳ 以「聲音」為話題的作文
參考例文:
大自然的聲音
大自然的聲音是悅耳的;大自然的聲音是粗獷的;大自然的聲音還夾雜著點點孩子氣。
小時候,在放暑假的時候,爸爸帶我去鄉下的一個地方避暑。那兒有條小溪,有小魚,只有少許的魚兒。但我可不管這么多,我一把踏進小溪里,在水中撲騰撲騰地踩水。在夕陽的照耀下,點點銀光的陪襯下,聽,這是大自然在與我快樂玩耍的愉快的笑聲!
冬天,我和家人圍著電爐烤火,看文藝會演。屋裡一片溫馨的畫面,屋外卻是寒風在呼呼地響。
這是大自然帶有「怒氣」的聲音。
沙沙沙,嘿!這是春風的聲音。和著樹葉兒優美地舞姿,她的聲音悅耳又動聽。真不知道她是怎樣練就這么一副好嗓子的。
呼--咻咻!「凶惡」的秋婆婆在發怒!正把可憐的小樹葉們從她們的媽媽--樹身上拉走!小樹葉兒哭喊著不願離去,樹媽媽也悲傷地揮揮手,與她的孩子們道別。
(這讓我想起了那些俗到家的電視劇。)
可這是一聲聲令人心揪的聲音!
我不忍心再繼續當聽眾了,只得快步走向家裡。
……
大自然,一個多麼變幻莫測的孩子!
一會兒高興得天空萬里無雲,艷陽高照--這可害慘了那些愛美的女孩哦!
一會兒烏雲布滿蒼穹--好像那個是人就知道的《西遊記》里每逢有妖精來時的場面啊!
一會兒又哭得稀里嘩啦,讓人措手不及--一個個抱頭鼠竄!
……
大自然,你好像現在的我們--變幻莫測!
父親的笛聲
⊙ 佚名
依稀想來,已有幾年未踏上這一條灑滿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親親手用鵝卵石鋪成的,在月下泛著朦朧柔和的光。路的那頭,連著那河邊的小屋,連著我的父親。父親呵,你是否依然執著地坐在岸邊,哀怨地吹著笛子,等著兒子的歸來?
父親愛好吹笛。小的時候,父親的笛聲載滿了我童年的樂趣,像那條絲帶一樣的小河,牽引著我的童心在父親愛的港灣里晃悠。父親很疼我這個惟一的兒子,老喜歡用粗糙的雙手捏我的臉蛋,不顧我疼得哭起來,還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時分,父親帶我到河邊的草地上放牛。他常常放開牛繩讓牛自己吃草,自己從背後的草簍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間最美妙的音樂。我就靠在父親腿上,看著天邊的夕陽將父親的頭發染上點點金色。我愛父親,父親的笛聲最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討厭起父親:討厭他滿嘴煙味,討厭他的黃牙;討厭他背個草簍到學校找我,還從窗外傻傻地盯著我看;我還討厭他沒有本事,只知侍弄幾畝薄地,連我的學費也沒能賺回。我和父親逐漸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幾次後,父親不再打著赤腳去學校看我,不再嘮叨著讓我好好學習。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而在我看來,這又成了不務正業的標志。
我到外地上學去了。離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條熟悉的小路,感覺到一絲眷戀與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劃過的痕,也劃過我的心。幾年時間里,我未回過一次家。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我走後,父親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飯不思,只知去河邊吹笛子。最終,我應母親的請求回到了家。到家裡已是夜晚,月剛升起,當我懷著無盡的思緒在小路上行走時,遇到了等我的父親。我忽地一下子哭出來,緊緊抱住了父親。我請求父親給我吹笛,父親答應了。哽咽的笛聲又在耳畔響起,響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憶。我感覺到父親眷眷的愛子之情,感到愧對父親的笛聲。父親愛我,他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發現它和我的心竟能產生如此強烈地共鳴!
路很美,很美,是月劃過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親的笛聲則是我的心魂。
聽 雨
⊙ 佚名
小時候,住在瓦屋下,每當下雨,便能聽到淅淅瀝瀝、凄凄然然的雨聲。長大了,住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中,聽不到雨聲凄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靈氣。缺了能讓人感動的至柔至弱的東西,心便開始在慢慢沙化。於是就懷念起那瓦屋的雨聲。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輕靈的東西,敲不響那厚重的鋼筋水泥的樓房。而瓦屋則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當當的,發出悅耳的聲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親近自然的福氣。雨勢急驟,聲音就慷慨激越,如萬馬奔騰;雨勢減緩,聲音也弱下去,輕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時節耳邊的輕風。瓦片似乎是專為雨設置的,它們盡職地演奏著,聽雨人心中便漫出不盡的情意。
人們喜歡當心中充滿懷念與感喟時,一個人靜靜地坐下聽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抱負;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情懷;多情的詩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思。
雨聲成了人們修飾感情、寄託心願的使者。
閑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經聽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聽到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聲。迷濛之中,雨聲里透出一種古怪的情調,是久未溝通的那種。它拒我於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對我的陌生,然而我卻能從意識的最深處感受到它存在的氣息。我有一種從夢中猛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後的滄桑感。
哦,我在雨聲中相約的竟是已隔了時空的自我,它在講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問自己,我是誰?還是從前的那個我嗎?
有詞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然而聽雨卻都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回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語還休的惆悵。似乎只有在這瓦屋輕靈的雨聲中,心靈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續。
雨聲依然在響,像我真實的心跳……
人生需要掌聲
⊙ 李新林
許多人時常慨嘆:知音難求。何為知音?知音難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者?
當年,俞伯牙輕奏《高山流水》時,鍾子期為之高聲喝彩,於是鍾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斷,流傳著一曲千載稱頌的金蘭之交的贊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弦斷有誰聽?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
人生,就像開放在郊外的野花,萬紫千紅,芳香四溢。人生的掌聲猶如陽光雨露,滋潤著每一片花瓣。恩賜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而掌聲比恩賜更為重要,精神的鼓勵感召著每一個孤獨無助的行人。
人生,就像顛簸在海上的小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人生的掌聲猶如遠方的燈塔,引你掛雲帆,濟滄海。恩賜是一縷海上輕柔的微風,使躁動不安的人感到人世的溫情,而掌聲比愛心更為重要,心靈的通道連接著每一個沉思憂郁的哲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街頭賣藝者,其琴聲悠揚,令人感動,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圍的人紛紛向錢罐里丟錢,轉眼工夫,錢已裝滿了罐子,但賣藝人臉上並沒有一些欣喜的笑容。後來,一個旅遊者抬起手來為之鼓掌,賣藝人眼裡溢出了感激的淚水。可見,賣藝者是哲人,他尋求的是知音,期待的是掌聲。人生需要掌聲,掌聲比恩賜比金錢更為重要。
當你失落喪氣時,你希望有人給你勇氣;當你猶豫彷徨時,你希望有人給你理解;當你精神窮困時,你希望有人給你熱烈的掌聲。是的,我們在不斷地等待著,祈求著愛心的降臨,但我們更在時時刻刻尋找著知音,尋找著精神世界的同路人。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於絕望,也會像那位賣藝人一樣流出感激的淚水。
沒有掌聲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誰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靜?沒有掌聲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誰願意在壓抑中生存?人生缺少了掌聲,只會剩下英雄垂淚、七子悲歌的結局。正如當年的屈原,世人皆濁惟他獨清,世人皆醉惟他獨醒,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沒有掌聲,沒有理解,只有漁夫的嘆息,終於使他熄滅希望之火、生命之燈。
人生的掌聲永不能停息,它永遠激勵著人追求靈魂的高尚與完善,掌聲比愛心比金錢更為重要。
讓掌聲響起來,人生需要掌聲。
Ⅳ 以聲音為話題的作文
琴聲感動我心
西沉的紅日,把縷縷落寞的桔紅塗滿天際。夕陽下,蒼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滿著迷離的格調,顯得格外的幽靜。天地萬物似乎都酣醉在這片凝固著卻極短暫的美麗之中,止住了一切聲響。
我拖著長長的影子,在寧靜的古道中漫步,心中翻滾著萬千的思緒,為連日的挫折、不順而憂傷著。忽然,一陣悠揚的琴聲夾雜著徐徐清風輕輕送入我的耳朵。那美妙的鋼琴聲似乎很遠,遙不可用,又似乎很親近,繚繞耳際。我止住了腳步,讓這一串串靈動跳躍的音符輕輕滑過心田,快樂地舞動著。
琴聲依舊迴旋在蒼照暮色中的小道上,卻猶如一股清泉為每個途人洗去心靈的污垢,洗去疲倦的塵埃。我的思緒漸漸地與這靈動美妙的琴聲融為一體,有超脫紅塵,「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之感。
我沿著聲音的痕跡,來到了一間破舊的小屋前。這悠揚的琴聲正是從裡面傳出來的。我正要屏住呼吸縱情賞樂時,琴聲驟然止住了。一個稚嫩的童聲傳進我的耳中:「爺爺,我累了。彈琴真快樂,雖然我看不見,但也可以用心去感受,是么?」
一個蒼老的聲音:「是的,小丫,你彈得十分動聽。我看見你的手指多麼靈活,就像在那些琴鍵上跳舞一樣。」我的心猛然像觸電似的,腦海中升起了許多問號,難道……難道他們是……我悄悄透過那積塵已久的玻璃窗往裡張望,只見一位七八歲的小女孩正用雙手比劃著什麼,對著一位老人講話。只是小女孩的眼睛雖然失去水靈靈的光彩,卻透出一種快樂的自信感。她是一位盲人!而那位坐著的老人竟是位聾人!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感動著,兩行溫熱的淚竟悄然滾落。這淚,是甘甜的!
夕陽收起了最後一縷余暉。在我轉身離去的瞬間,那美妙的琴聲再一次響起,也再一次讓我莫名的感動。古道間回盪著這爺孫倆的歡聲笑語和感動人心的琴聲。我前行的腳步變得堅定了,因為在這個黑黝黝的夜晚,那感動人心的琴聲,便是我前進的明燈。
Ⅵ 以聲音為話題作文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有魅力的聲音,讓我們不禁覺得這世界更加的美麗了。六月天,孩兒臉,說變就變。剛才還是晴空萬里,轉眼間,老天好像生氣了,天空變得灰沉沉的,不一會兒,又已是烏雲密布。
「轟隆隆」,雷公發怒了。伴隨著一陣震耳欲聾巨響,風「呼呼」地颳了起來,路旁的玉蘭樹被風吹得拚命搖晃著,發出「呼啦呼啦」的響聲。隨即而來的是傾盆大雨,「嘩嘩嘩,嘩嘩嘩」地從天空傾瀉下來。我坐在房間里,看著窗外細密的雨線像一幅無邊無際的透明珠簾。馬路上,一輛輛車在雨中行駛,川流不息,不時傳來幾聲「嘟嘟嘟」的喇叭聲。遠處的田野籠罩在雨霧當中,我似乎聽到禾苗正咕嚕咕嚕地喝著甜美雨水的聲音呢!
突然,客廳里電話機「鈴鈴鈴」地響了起來,原來是媽媽打來的。正在上班的她牽掛晾曬在陽台的衣服,讓我趕快收拾起來。
收拾好衣服,我站在窗口遙望。雨,越下越大,那雨珠子像一支支箭,不斷地射擊著大地;風,也不甘示弱,發出一陣陣「呼呼」的聲音。大地變得一片白蒙蒙的,好像披上一層白紗。
半個多鍾頭後,雨停了,太陽公公露出了笑臉。天空中出現了一道七色的彩虹,鳥兒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唱著,樹葉上的水珠滴落在雨蓬上,發出「丁——冬——丁——冬」的響聲,非常清脆。
我正陶醉在這大自然美妙音韻中,「嘭嘭嘭」,一陣敲門聲傳來,原來是媽媽回來了。
Ⅶ 以聲音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四季的聲音
四季的聲音是奇特的,如果你仔細聽,還能聽到蜻蜓飛專舞的聲音屬、花朵盛開的聲音、各種植物生長拔節的聲音。
春天來了,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小溪水「嘩啦嘩啦」地流淌;瀑布從山崖飛落而下,擊得岩石發出「嘩嘩」的聲音;蜜蜂「嗡嗡」得叫著,在花叢張采蜜;小青蛙在池塘里「呱呱」得叫著,好像在說:「春天終於來了,我等了好久呀!」
夏天到了,百花盛開了,知了在枝頭「知了知了」得叫著,好像在說:「夏天到了,好熱啊!」小朋友在水中劃船、游泳,發出「嘩嘩」的水聲和歡笑聲。雨天,雷聲「轟隆隆」地響過,雨點打在窗子上發出「噠噠」的聲音。
秋天來了,蛐蛐在草叢中「嘟嘟」地叫著;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農民伯伯看著豐收的果實高興地笑著說:「太棒啦!又可以賣個好價錢。」
冬天,到處都可以聽到北風「呼呼」的吼叫,雪花飄落發出「沙沙」的聲音,人們的雙腳踩在雪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世界上還有許多美妙動聽的聲音,等著我們去發現。只要你用心聽,你就會知道我們這個世界的聲音是多麼豐富、美妙!
Ⅷ 以聲音為話題的作文,500~600字
思路分析]
下面的文章供參考
[解題過程]
琴聲感動我心
西沉的紅日,把縷縷落寞的桔紅塗滿天際。夕陽下,蒼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滿著迷離的格調,顯得格外的幽靜。天地萬物似乎都酣醉在這片凝固著卻極短暫的美麗之中,止住了一切聲響。
我拖著長長的影子,在寧靜的古道中漫步,心中翻滾著萬千的思緒,為連日的挫折、不順而憂傷著。忽然,一陣悠揚的琴聲夾雜著徐徐清風輕輕送入我的耳朵。那美妙的鋼琴聲似乎很遠,遙不可用,又似乎很親近,繚繞耳際。我止住了腳步,讓這一串串靈動跳躍的音符輕輕滑過心田,快樂地舞動著。
琴聲依舊迴旋在蒼照暮色中的小道上,卻猶如一股清泉為每個途人洗去心靈的污垢,洗去疲倦的塵埃。我的思緒漸漸地與這靈動美妙的琴聲融為一體,有超脫紅塵,「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之感。
我沿著聲音的痕跡,來到了一間破舊的小屋前。這悠揚的琴聲正是從裡面傳出來的。我正要屏住呼吸縱情賞樂時,琴聲驟然止住了。一個稚嫩的童聲傳進我的耳中:「爺爺,我累了。彈琴真快樂,雖然我看不見,但也可以用心去感受,是么?」
一個蒼老的聲音:「是的,小丫,你彈得十分動聽。我看見你的手指多麼靈活,就像在那些琴鍵上跳舞一樣。」我的心猛然像觸電似的,腦海中升起了許多問號,難道……難道他們是……我悄悄透過那積塵已久的玻璃窗往裡張望,只見一位七八歲的小女孩正用雙手比劃著什麼,對著一位老人講話。只是小女孩的眼睛雖然失去水靈靈的光彩,卻透出一種快樂的自信感。她是一位盲人!而那位坐著的老人竟是位聾人!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感動著,兩行溫熱的淚竟悄然滾落。這淚,是甘甜的!
夕陽收起了最後一縷余暉。在我轉身離去的瞬間,那美妙的琴聲再一次響起,也再一次讓我莫名的感動。古道間回盪著這爺孫倆的歡聲笑語和感動人心的琴聲。我前行的腳步變得堅定了,因為在這個黑黝黝的夜晚,那感動人心的琴聲,便是我前進的明燈。
Ⅸ 作文以聲音為話題作文
我想,對於一般人來說,在生活上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是他的爸爸和媽媽。而我卻與眾不同,在生專活上對我影屬響最大的人是我的奶奶。
因為我媽媽爸爸在海口工作,不能回家,奶奶就挑起幹家務活的重擔。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然後去拿牛奶,最後再去鍛煉;中午,我回來之前,奶奶早就把菜買回來,並把飯做好了;晚上,她忙完晚飯之後,又去給我買第二天早上吃的東西......
我清楚地記得去年春天發生的一件事......
那天正好是星期日,我吃了一個星期的稀粥,有點兒想改善改善伙食,於是對奶奶說:「奶奶,今天我想吃肯德基,行嗎?」奶奶十分爽快地答應了,說:「那你在家把作業寫好,我去買。」說完奶奶便騎上車走了。
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我聽見有人敲門,我想是奶奶回來了,於是飛快地跑去開門。門開了,果然不出所料,是奶奶回來了,她捂著手說:「剛才我騎車時摔了一跤,手給跌破了。」奶奶指了指她的手,說:「哎,人老了,連騎車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