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沒有以中國十大感動人物為素材的作文
看了感動中國後,總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台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4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有十個,有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有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乾部山西村官段愛平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後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裡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么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是他讓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
用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吧!
❷ 作文素材感動奧運人物
[作文素材感動奧運人物]丘索維金娜丘索維金娜是當今女子體操項目上罕見的高齡選手,她之所以現在還拼搏在世界體壇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患有白血病的兒子掙得醫療費,作文素材感動奧運人物。她已經參加了四屆奧運會、正緊張的備戰著自己的第五次代表第三個國家的奧運之旅,她從獲得第一枚世錦賽金牌至今已經有17年,她是女子體操的"祖母級"的選手,她已經33歲,她是國際體操界唯一一個為兒子而戰的選手。她的故事,讓世人動容。2008年8月21日,在北大的李寧08接待中心,著名體操奧運冠軍李寧代表李寧基金向33歲的德國體操運動員丘索維金娜捐贈了2萬歐元,用以丘索維金娜兒子的白血病康復治療。史東鵬這個一直被劉翔光芒所掩蓋的小夥子,在劉翔退賽後,很意外地獲得了人們的關注。他是一個值得稱贊的選手,在一塊成為別人陪襯的領域里始終努力著。他的天分沒有劉翔高,跑得沒有劉翔快,他其實可以選擇別的路,不必再做別人的陪襯。但他執著、熱愛這項運動,始終有一顆奔騰的心。在雅典奧運會,他也跑進了八強,但沒有人留意到他;沒有劉翔,他會是中國最出色的110欄高手;他從來沒有劉翔那種傲氣,質朴得像個農村小夥子。從心裡祝願他取得好成績,即使沒有獎牌,依然為他喝彩。伊拉克選手自從雅典奧運會之後,體育運動在伊拉克遭到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據報道,2006年,13名伊拉克跆拳道運動員到約旦訓練後集體失蹤,去年夏天人們才發現了他們的屍體。隨後,伊拉克奧委會主席沙瑪萊、伊拉克自行車和摔跤教練先後遭到謀殺。今年伊拉克運動員又差點不能出席奧運會。伊拉克短跑選手達娜·候賽因的一句話曾讓世界潸然淚下。她躲過了兩次槍擊後依然堅持訓練,但是此前得知無法參加北京奧運會時,她一度崩潰了。教練安慰她,4年後可以參加倫敦奧運會,21歲的達娜脫口而出:"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由於資金匱乏,參加短跑比賽的伊拉克女選手達娜·海珊也只能穿著一雙有些破損的"二手"跑鞋參加比賽。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竟然窘迫到只能穿一雙二手跑鞋,這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運動員身上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不過達娜卻不是很在意:"我肯定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一雙名牌新跑鞋,但是我獲得了來北京參加奧運會的機會,我已經很幸運了。"娜塔莉婭·帕蒂卡她用一隻手臂做到了常人用兩只手都很難做到的事情。在波蘭,沒有人不認識她。在北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開始關注她。就在兩天前進行的乒乓球女團小組賽中,波蘭隊以3比1戰勝了德國隊。在這場比賽中,這位來自波蘭的獨臂女俠贏得了全場的尊敬和掌聲。她叫娜塔莉婭·帕蒂卡,一個天生右前臂殘疾的堅強姑娘,一個被譽為為乒乓球而生的波蘭"維納斯"。在波蘭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此前未獲得北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比賽的參賽資格,但是波蘭乒乓球隊主教練還是將他們心目中的這位女英雄選入了女團參賽陣容,使得本屆奧運會除了"單腿美人魚"、南非游泳運動員娜塔莉外,又多了一個既參加奧運會又參加殘奧會的"獨臂戰士","帶著半截胳膊上陣"的帕蒂卡。誰也不要小覷這個年僅19歲的獨臂姑娘,帕蒂卡1989年出生在波蘭一個富裕家庭,天生缺少右前臂。她就像金庸筆下的"獨臂刀客"。她從7歲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歲參加殘奧會,15歲贏得2004年雅典殘奧會乒乓球冠軍。今年年初,她還在世乒賽首輪小組賽中打敗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將李佳薇,作文素材《作文素材感動奧運人物》。這個樂觀的波蘭女孩說,"對我來說,從來就沒有公不公平,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戰勝弱點,發揮我的優勢。在這一點上,我和其他人是一樣的。"馬蒂亞斯·施泰納"你在天堂能看見嗎"?當馬蒂亞斯·施泰納佩戴金鑲玉,手持鮮花和妻子的照片站在北京奧運的最高領獎台上,這個300多斤的彪形大漢似乎進行著這樣的訴說。男兒熱淚鐵漢柔情,他用金牌告慰在天堂的妻子。埃里克·尚蒂美國游泳選手埃里克·尚蒂還沒有參加北京奧運會就震驚了體壇。他在上周的美國游泳奧運選拔賽後被確認患上睾丸癌,然而他仍然固執地決定先參加北京奧運會,而把手術治療癌症的日期推遲到了奧運會後。娜塔莉娜塔莉14歲時就開始為南非國家游泳隊效力,2001年2月她在訓練結束後遭遇車禍,不得不截去左小腿。但是她並沒有離開賽場,手術後三個月她就復出,並在今年5月取得了北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成為了首位同時獲得奧運會和殘奧會資格的運動員。在今年的奧運資格賽中,娜塔莉獲得了第四名,今天的比賽她很有希望沖擊獎牌,成為56年來第一位獲得夏季奧運會獎牌的殘疾人。而在2004年雅典殘奧會上,娜塔莉曾經一人獨得5金。不過在今天的10公里公開水域游泳比賽中,她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你知道我不能游得太快,因為游快了腿容易抽筋,我只能更多依靠雙臂。"這位帶著夢想而來的"單腿美人魚"必將在賽場上吸引眾人的關注,而她已經表示她不會戴著假肢游泳,"我與你有同一個夢,我們是平等的。"這位已經成為奧運會第一位殘疾人旗手的南非姑娘,將在今天創造新的歷史。肢體殘缺,卻胸懷炙熱如火的奧運夢想。無論是帕蒂卡還是杜托伊特,給了我們同樣的感動,她們與所有參賽選手一樣,來自"同一個世界",有著"同一個夢想",雖然她們很難登上最高領獎台,但已用勇氣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薩烏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薩烏丁就像跳水池中的瓦爾德內爾,在十多年的時間內薩烏丁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和素有"夢之隊"之稱的中國跳水隊相抗衡,但也正是薩烏丁的出色表現,逼迫中國跳水隊必須拼盡全力來捍衛強國地位,中國跳水也因此一直強盛不衰。只是歲月不饒人,薩烏丁老了。他的對手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的熊倪、肖海亮變成了田亮,從田亮換成胡佳、彭勃,一直到現在更年輕一代的秦凱、何沖和林躍。他光亮的額頭上,已經刻上了深深的皺紋;他輕巧的動作,早已無法同他頂峰時期同日而語。盡管他小心翼翼,把每個動作做得完美無缺,盡管他也學會施展一些小小的詭計,預賽鬆鬆垮垮,保存體力,只求進入半決賽,決賽再全力去拼…但他還是稍顯力不從心。不過傳奇還是傳奇,明星還是明星。昨日男子單人三米板決賽的現場,在12名選手中第5個出場的薩烏丁,第一跳就把自己半決賽第八的排名前進了四位,排到第四名。可惜他沒能再進一步,最後第六跳,看台上同胞體操公主霍爾金娜也趕來為他加油,俄羅斯國旗在粉絲手中傳遞飛舞,還有中國觀眾用中文大喊著"薩烏丁!好樣的!"老薩也確實拼了,用了難度系數最高的動作,這謝幕一跳果然技驚全場,裁判打出了99.75分的超高分!見此分數,薩烏丁也很高興,興高采烈地和每個人握手,以示感謝。博爾特一個探身,博爾特以標準的沖刺動作,將成績定格在19秒30,打破了塵封12年之久的男子200米世界紀錄。雙冠王,雙紀錄保持者,博爾特已經站在了田壇的巔峰。包括劉易斯,約翰遜,都必須仰視他。認真起來的博爾特是可怕的,出色的成績讓他擁有狂傲的資本:"只要我專注就能行,我證明今年我是世界上最強的,我希望從現在起,我每年都是世界最棒的。"和男子100米賽後一樣,博爾特在混合區里接受采訪時,牙買加總理的電話再次如期而至,博爾特笑嘻嘻地對總理說:怎麼樣,向你保證的事情都完成。欒菊傑2008年8月11日中午11:30,北京奧運會女子花劍決賽第一輪結束。藍色劍道上,13:9,代表加拿大參賽的欒菊傑,擊敗了20歲的對手,終於成功闖入第二輪。因為她就是當年那個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揚眉劍出鞘、為中國贏得迄今為止唯一一枚擊劍金牌的英雄。時隔24年後,已50歲的她再次站在奧運賽場上,揚起了劍花,鑄就一段不老的傳奇。但令所有的掌聲變成奪眶而出的淚水的,是接下來的這一幕--脫下面罩,面帶微笑,舉劍輕點。欒菊傑沒有馬上離開。她彎下腰,從裝備包里拿出一條紅色的橫幅,展開。它大聲地說出一份濃得化不開的遊子情:"祖國好!"〔作文素材感動奧運人物〕【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❸ 以「擁有陽光」為題,用2009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為素材的作文!!
那時,我還小,僅有五歲的我,便要承受在眾目睽睽之下「登台亮相」的壓力,也許,無知的我什麼也不懂,可是,也就是這一次「壓力」有彷彿讓我明白了好多……
臨進比賽了,在台下天真,爛漫可愛的我似乎是一隻快樂的小鳥,帶著自由的羽翼翱翔,台下的緊張排練,似乎改變不了什麼,但是,真正走上舞台的一剎那,我才明白了一切。
台上的五彩斑斕,頓時使我幼小心靈上有了極大的觸碰,時間過的好快——該我上台了。
那時的我才剛剛明白什麼叫膽怯,畏懼。放眼望去,台下黑壓壓的一片,評委一個個訓斥的目光,彷彿讓你無心的比賽。面對著一切,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可是「屋漏偏逢連陰雨。」第一次恐懼的我竟然忘詞了!我只是獃獃地站在充滿彩燈的舞台上,面對台下的觀眾,我無言以對。細細的汗絲滾落在身上,我頓時不知道怎 么辦,於是,我便開始試探著向前路的「沼澤」趟走。我的話結結巴巴,斷斷續續。我的眼睛濕潤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彷彿就是在空曠無邊際的天空中,閃爍著的明星——老師向我投來「奇異」的目光,我從那目光中讀出了好多,這慈愛的目光,不斷在為我鼓勁,為我喝彩,為我加油。霎時間,我明白了,也正是老師奇異的目光,讓我有了奇跡的發生!我的腦中從「一塵不染」到了「五彩繽紛。」那時,在我的眼中,舞台就像是一個平地,台下的觀眾,彷彿是花花草草,我竟奇跡的把台下的所有都說了出來。是的,我以很精彩的表演結束了演出。臉上的妝以被幸福的汗水浸濕,我站在台上久久的望著,獃獃的,剛剛發生了什麼,我什麼也不記得了。但是,我還是聽到了,我還是看到了!我聽到了觀眾熱烈的掌聲,我聽到了夥伴的吶喊聲,我聽到了評委的議論聲,我看到了,我看到老師欣慰的目光,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勝利的前方!是的!我成功了!
對於現在的一切,我還是在思索著那時的我,我還在思索著目光的力量。我真的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目光,竟有如此大的魔力,一個小小的目光,怎能成功?一個個「為什麼」在我心中纏繞。可是,現在,我明白了,這目光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眼神,而是充滿自信的目光。
讓我們都擁有陽光
❹ 以感動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感動就在身邊
歲月無痕,當我們驀然回首,翻閱著自己的心靈,總有一段段記憶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無法忘卻,每當我們拾起它時,心裡總涌動著一絲久違的沖動,這便是感動。
其實,在生命的長河中,每時每刻都有感動存在。父母牽掛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動;朋友的信箋、一條祝福的簡訊是溫暖心靈的感動;口渴了,同事幫你打回一杯水,這是感動;勞累了,女兒給你捶捶背,這是感動;夕陽中,看著一對滿頭白發的夫妻相互攙扶著走向路的盡頭,這也是感動……
感動無處不在。紐約曼哈頓街頭,有一個小女孩守在一棵樹下不肯離去,原來她在等待秋天最後一片樹葉落下,孩子是純真的,她會為一個平凡的自然更替而感動。
然而,行色匆匆中,多數人被生活磨礪得開始變得粗糙,開始漸漸冷漠,不願停下腳步去傾聽心靈的跫音,更不願去回味那感動帶給心靈的慰藉。有段時間,我似乎也忘記了感動的滋味。整日忙於工作,埋頭學習,不是坐在電腦前打字,就是整理資料。朋友提醒我:葉子,離開電腦,休息一會兒,做做運動!簡單的話語,讓我疲憊的心開始溫暖,讓我冷漠的心開始融化;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心情變得煩躁、郁悶,甚至忍不住落淚,這時朋友又告訴我:流淚並不代表脆弱,只是緩解一下內心的不快,哭吧!那一瞬間,我被感動了,被朋友朴實的語言感動了。隨後我也開始改變自己,也嘗試著去關懷別人,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句話,但別人從我這里獲得了快樂,從我這里得到了溫暖,回報我以感動的微笑。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了,原來快樂及關懷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感動是什麼?可能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也許,感動是夏日一縷涼爽的清風,是冬日裡一輪暖暖的太陽,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是芳香四溢的一杯熱茶……擁有了感動,我們的心開始變得明亮、寬敞、純凈。
感動不是單純地落淚,不是膚淺地感時傷懷,而是一種內心的感受,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當你在感動別人的時候也會讓自己感動。所以朋友,當你心靈感到寂寞的時候,請騰出一點點時間來回味一下那一次次讓你無法忘懷的感動吧!那個時刻,你的精神家園將開滿美麗動人的花朵。並指引著你走向前方。
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老師的溫暖,作文材料
最美鄉村教師朱敏才、孫麗娜頒獎詞:
他們走過半個地球,最後在小山村駐足,他們要開一扇窗,讓孩子發現新的世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夕陽最美,晚照情濃。信念比生命還重要的一代,請接受我們的敬禮。
最美鄉村教師朱敏才、孫麗娜事跡:他曾是一名外交官,她曾是一名高級教師,夫妻二人退休後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婦朱敏才、孫麗娜並沒有選擇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來到貴州偏遠山區義務支教。
他們將義務支教作為新生活的支點,也是圓了自己未圓的夢--1965年從貴州大學英語系畢業時,朱敏才填寫的志願是到貴州山區當一名英語老師,而國家的統一分配讓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來是小學教師的孫麗娜,因為跟隨丈夫常駐外國使館而不得不放棄心愛的工作,她總覺得當老師還沒當夠。
把光鮮靚麗的西裝和禮服留在北京,背上簡單的行囊,他們來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個孩子,在他們之前,這兒只有一名代課老師。
盡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備,但條件之艱苦還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料。他們的卧室跟男廁所共用一面牆,夏天臭氣熏天,孫麗娜晚上要戴著兩層口罩才能睡覺。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讓孫麗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視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危險疾病,山區濕冷的氣候又讓他得上了風濕病。這里缺醫少葯,朱敏才乾脆硬扛著。為省下錢購買教學器材和孩子的學慣用品,那條大窟窿連著小窟窿的秋褲,他們都不捨得扔,縫縫補補接著穿。
這些年,夫婦倆行了上萬公里,支教了5所鄉村小學,不僅為學校新開設了外語、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還募集善款350多萬元,為孩子們建了電腦教室和學生食堂。偏遠的山寨因為他們的出現而看到了希望,他們也因為孩子們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滿足,整個寨子都飄著他們朗讀的讀書聲,那聲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紮根貴州山區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孫麗娜一起,接受最美鄉村教師的頒獎。談起未來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還能動,就在那裡教下去。但讓孫麗娜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一個月之後,丈夫就因突發腦溢血被送進了遵義縣人民醫院。突然見不到朝夕相處的朱老師了,孩子們總是問:朱老師什麼時候回來呀?朱老師您快點好起來吧!
穿一件充滿生機的綠色上裝,孫麗娜來到感動中國的舞台,含淚接過屬於他們夫婦倆的榮譽。她帶來了丈夫的近況:他右半邊還沒有知覺,但神智開始清醒,可以連著說兩三個字了。回到孩子們中間,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願。
當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將大愛灑向山間的時候,江蘇江陰的村鎮和河南鄭州的隴海大院同樣因為超越親情的大愛而溫暖如春。
❻ 感動中國的作文素材
當物慾的強光讓人迷失,當財富與權力霸佔一席之地,當社會的價值取向被內影響……靜容下心來聽一聽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熱忱讓你我重拾感動與感激之情,撥動你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那根弦。
林俊德:工作到最後一刻
❼ 怎麼利用感動中國人物素材寫作文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在高考考場上寫出優秀的作文,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閉門造車是根本不行的。厚積方能薄發,惟有廣泛汲取,才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但對高三學生來說,時間卻是最大的絆腳石。惟有把捉襟見肘的課外閱讀時間用在刀刃上才能事半功倍。筆者發現最近幾年的高考滿分作文中有不少同學都直接或間接地引用了《感動中國》頒獎詞、鮮活生動的事例、優美精練的語言,貼近時代的內涵讓文章增色不少。
寫作運用示範
利用「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作為寫作素材,可以從如下角度來切入:
人物及美稱――材料傳真――頒獎詞
【示範舉例】
◎人物及美稱
人們的好軍醫、值得託付生命的人――華益慰
◎材料傳真
華益慰是著名醫學專家,一生兢兢業業,被患者譽為「值得託付生命的人」。他做過數千例手術,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沒有出過一次醫療事故和差錯。從醫56年,華益慰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對得起病人。他為醫療事業鞠躬盡瘁,在遺囑中表示要將遺體解剖,貢獻給醫療事業,不留骨灰。
妻子張燕是他的同學、同行,說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說:「他也就是盡到了一個做醫生的職責,做了一個醫生分內的事情,只不過他做得比較認真。」
◎頒獎詞
一輩子做一件事:就是對得起病人;愛人和知人。醫乃仁術。不拿一分錢,不出一個錯。這種極限境界,非有神聖信仰不能達到。他是醫術高超與人格高尚的完美結合。他用盡心血,不負生命重託。
◎運用方向
1.熱愛本職工作;2.責任;3.無私奉獻;4.人格魅力;5.信念;6.追求;7.人生境界;8.嚴謹;9.敬業精神;10.平凡與偉大;11.傳遞愛的溫暖;1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13.認真;14.持之以恆;15.良知
原創文本展示
華益慰,傳遞愛的好醫生
是你靈巧的手,從「小兒門脈高壓症」那裡救回了山西姑娘王文亞,使她過上正常的生活;是你溫暖的手,在冬天裡為病人帶來溫暖的陽光,給予他們信心與安慰。其實你給別人帶來溫暖的,又何止是手呢?從醫56年,你只做著一件事,那就是對得起病人。一生兢兢業業,被患者譽為「值得託付生命的人」。你做過數千例手術,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沒有出過一次醫療事故和差錯。你把愛心傳遞給每一位患者,給它們帶來生命的希望。
你病了,每天都有許許多多的人,知名的,不知名的,前來看望你。憂心忡忡的朋友們,在病房外徘徊,為你祈禱。這是多大的榮耀!但又有什麼好驚嘆的呢?這不正是你傳遞愛的太陽所得到的回報嗎?愛,從你的手上傳播開去,盪漾在每一位患者心間。當每一個人都把愛從自己手裡傳遞出去,當每一雙手都成為溫暖的太陽,這個社會會因為愛的傳遞而變得更加美好。
林秀貞,傳遞愛的好黨員
是你,用充滿仁愛的手,支撐起六位老人生命的天空;是你,用充滿溫暖的手,傳遞出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的善行。人人幫別人,世上沒窮人,人人管閑事,世上沒難事。你在自己經濟條件也不寬裕的情況下,與丈夫贍養著六位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老人,而這一養,就是三十年。你用行動向世人傳遞著愛的太陽。
有多少人,像你一樣平凡,卻無法像你一樣偉大。你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儒家傳統的精髓要義,在現實中找到了最好的註解,在普通民眾的身上得到升華,這種看似平凡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的舉動,向世人傳遞著愛的真諦。
你的臉純朴而安詳,你的手粗糙而溫暖,你的心質朴而善良。愛,從你的身上傳遞開來。孩子感受到了,老人感受到了,年輕美麗的心靈感受到了,孤寡殘疾的身軀也感受到了。你――林秀貞,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傳遞出愛的太陽,讓九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