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友情的事例(作文素材)(會加分哦!)
「你離我有多少遠呢,果實呀?」
「我是藏在你的心裡呢,花呀。」
——題記
這是泰戈爾在《飛鳥集》中所著的,雖然花有別於果實,但是它們之間的距離僅一步之遙,果實永遠在花的心中。
其實人類也是一樣的,即使存在著不同的種族,但是我們仍然應該互幫互助,而不應有什麼種族歧視。所以,我認為在我們有能力的情況下,我們應竭盡全力去幫助那些不幸的人。
也許這是一件幼稚的事,但是對於我來說卻意義不同,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我產生了這個觀點。那是一個陰雨綿綿的下午,雨點淅淅瀝瀝飄打在我們的臉上。我和同學走在路上,不知怎麼得忽然感覺一陣暈眩,同學發現了我的不對勁,立馬扶住了我。關切地問道:「怎麼啦?不要緊吧?」我對著她搖了搖頭,示意我沒事。我們繼續緩緩向車站走去,在那一段路中我清楚地看到了她那急切的眼神,讓我不時感到有暖流湧上心頭。
不一會兒,車來了。車上雖然不擁擠,但是卻座無虛席。同學見了之後,便毫不猶豫地走向一位陌生人旁,誠懇地說道:「叔叔,可不可以把這個位子讓給我的朋友坐,她有些不舒服。」叔叔向我看了一下,欣然同意了。坐在位子上的我內心很是激動。車子顛簸得向前駛去,但我腹中變得更為難受了,便趴在了前一排座位上。忽然,我覺得有一股東西正往上涌,我正想和同學說,沒想到她已經猜到了,拿出了塑料袋放在我面前。「嘩——」就好像火山爆發似的,我胃裡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頓時我覺得舒服多了。
可是,坐在我身旁的一位女士,對我皺了皺眉頭,把頭扭向了窗外,讓我覺得有點愧疚,又有點不好意思。但是,我的同學卻毫不嫌棄,把塑料袋扎緊,拿在了手裡。溫柔的撫摸著我的背說:「怎麼樣?好一點了吧?」我對她輕輕的點了點頭,她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下車後,她頂著雨點堅持把我送回了家。
是她,在我困難時幫助了我,讓我感受到了友情的存在;是她,在我難堪時關心著我,讓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溫暖;是她,在我虛弱時體貼著我,讓我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
花,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會把果實緊緊的包裹著,不會懼怕咆哮的暴風,不會逃避突如其來的驟雨,始終如一的與果實在一起。我們也應該學習花的那種品質,無論在何時都不要吝嗇對他人的幫助,不要讓他在困難中徘徊。伸出援手,可能對你來說並沒有什麼,但是對於身處困境中的人來說卻是莫大的鼓舞。這會讓他們覺得上帝為它關上所有門的同時,仍舊為它開啟了一扇窗。這並不是幸福快樂的結束,而是另一個幸福的開始。相反,對需要幫助的人視而不見,置之不理,會讓他放棄一切希望,不再對未來抱有幻想,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那些窮山溝溝里的人,雖然條件再艱苦,但是仍舊對學習充滿了熱忱之情,從電視上看著他們那渴求知識的眼神,沒有人不被震撼的。時下不少影視明星紛紛開始幫助那些身處困難的人,我們崇拜明星不應該只是因為他們的外貌或者才華,而是應該學習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平常人沒有的東西,那才是更有價值的。
生活的准則,不應該只是幸福美好,而是應該多多幫助那些不幸的人,讓他們也早日能夠快樂起來。即使我們的力量微不足道,不能幫助所有的人,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做起。多多留意身邊的人,把心中的愛灑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吧!
❷ 關於友誼的名人事例
關於友誼是名人事例:
1、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有位出色的音樂家伯牙。他精於彈琴,據說他彈琴連吃草的馬也 會抬頭傾聽。而當時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過於鍾子期。伯牙用琴表現高山情懷,鍾子期 聽後說:「善哉,峨嵋兮若泰山。」用琴聲表現流水的情調時他聽後說:「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後來,鍾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絕的摔破了琴,扯斷了弦,發誓終生不再 彈琴。——伯牙摔琴謝知音。
2、管鮑之交
春秋時,齊國的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但是兩人各事其主。後鮑叔牙侍 奉的公子小白為被立為齊桓公,鮑叔牙卻向齊桓公薦管仲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輔 佐下,齊國日益強大,最終成為「九分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後的管仲十分感慨地 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魯迅與瞿秋白相識於1932年春夏之間,彼此一見如故,十分相契 。從此後他們為推動革命文化運動而並肩戰斗,結下深厚友誼。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難 於魯迅家中,後魯迅為瞿秋白安置住處,讓他用白之的筆名發表雜文。魯迅曾親筆題寫了由 瞿秋白擬寫的對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贈給瞿秋白。在瞿秋白就義後 ,他仍堅持抱病為之友編印《海上述林》,以此表達深切的悼念。
4、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
馬克思主義的兩位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結 識時起,兩個人共同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努力奮斗,在斗爭中結下真誠而無私的友誼。40年 間,他們精誠合作,親密無間在一切重大問題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寫了許多科 學社會主義經典著作。即使分居兩地,也通信聯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兩個人都為 結識對方而自豪,他們的友誼超越了一切古人,成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佳話。
有關友誼的名言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 ----中國諺語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孔子 (講朋友的重要性)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 魯 迅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 孔 子 (朋友的選擇)
——同學們在作文里寫友情寫親人的關愛時,不要一味地寫「一起瘋,一起玩」,也不要洋洋灑灑地寫一些雞毛蒜皮的爭吵,這樣顯得文章的立意比較低。應該多寫朋友、親人對自己正面的幫助,對自己正面的影響,使自己養成……的好習慣。這樣的立意較高。
❸ 以友情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1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有位出色的音樂家伯牙。他精於彈琴,據說他彈琴連吃草的馬也會抬頭傾聽。而當時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過於鍾子期。伯牙用琴表現高山情懷,鍾子期聽後說:「善哉,峨嵋兮若泰山。」用琴聲表現流水的情調時他聽後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來,鍾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絕的摔破了琴,扯斷了弦,發誓終生不再彈琴。
2管鮑之交
春秋時,齊國的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但是兩人各事其主。後鮑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為被立為齊桓公,鮑叔牙卻向齊桓公薦管仲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日益強大,最終成為「九分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後的管仲十分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3管寧割席
東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園中鋤草,發現地里有塊金子,管寧對金子視如瓦片,揮鋤不止,而華歆則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後,再也不以華歆為友。
4朋友比狀元重要
唐代政治家、文學家白敏中在青年時,與疏言灑脫的賀拔甚是好朋友,兩人一起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當時的主考官王起欣賞白敏中的才學,想取他為狀元,但不滿意於他與賀的交往。於是派人帶信給白敏中。白敏中很想考中,於是就拒絕賀的來信,但是事後他又後悔了,就跑出去追賀將事情告訴了他,然後說:「狀元有什麼了不起,難道比朋友更重要嗎!」兩人於是開懷暢飲,王起知道後,反而一起錄取了他倆。
5真假朋友
明代學者蘇竣在《雞鳴偶記》中,對真正朋友還是虛假朋友作了區分。他指出,道義互相砥礪,有過失互相規勸,這樣的朋友為「畏友」,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危急關頭,都能生死相依,這樣的朋友可稱密友;而以甜言蜜語來迎合人,以吃喝玩樂論交情的朋友是「昵友」;遇到利益相互爭奪,遇災禍就相互傾軋的人是「賊友」。
6忘年之交
近代著名文學家、反清志士章太炎與著名愛國者、《革命軍》作者鄒容,年齡相差16歲,但因志趣相投,兩人結成忘年交。鄒容在日本反清遭迫害,被迫回國,在上海拜訪章太炎,兩人一見如故,引為知己。因為鼓動革命,章太炎被逮捕,鄒容卻為了承擔責任,主動投案。後迫害至死,章太炎為其修墳,親自撰文刻石表示自己對亡友的深摯悼念。
7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魯迅與瞿秋白相識於1932年春夏之間,彼此一見如故,十分相契。從此後他們為推動革命文化運動而並肩戰斗,結下深厚友誼。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難於魯迅家中,後魯迅為瞿秋白安置住處,讓他用白之的筆名發表雜文。魯迅曾親筆題寫了由瞿秋白擬寫的對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贈給瞿秋白。在瞿秋白就義後,他仍堅持抱病為之友編印《海上述林》,以此表達深切的悼念。
8最神聖的東西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作家薄加丘認為:「友誼是一樣最神聖的東西,不光是值得特別推崇,而且值得永遠的贊揚。它是慷慨和榮譽的母親,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貪婪的死敵,它時刻准備舍之為人,而且完全出於自願,不用他人懇求。
9生命的一半
德國偉大文學家歌德與席勒是親密的朋友。盡管他們在年齡上相差很大、並且性格氣質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和對文學的熱愛把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席勒寫《威廉·退爾》的劇本。歌德便將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資料全部提供給席勒。而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寫作,也得到了席勒鼎力幫助。席勒英年早逝後,歌德無比悲痛地寫道:「我失去了一個朋友,同時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10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
馬克思主義的兩位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結識時起,兩個人共同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努力奮斗,在斗爭中結下真誠而無私的友誼。40年間,他們精誠合作,親密無間在一切重大問題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寫了許多科學社會主義經典著作。即使分居兩地,也通信聯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兩個人都為結識對方而自豪,他們的友誼超越了一切古人,成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佳話
❹ 寫友誼的作文 寫事例的
最真最純的友誼
朋友是一個可以給你依靠著嚎哭的肩膀,是一口你放心把內心的痛苦往裡面傾注的井;是一排令你熱情高漲的巨浪;是一雙把你從黑暗和絕望中拉出來的手……朋友,一個普通的名詞,一個普通的人,一件普通的事,體現出不普通的友情。
我與幾個朋友去公園玩。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我們躲在一個房檐下避雨,本想等雨停後再走。可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大。當時,我們每人大都只穿一、兩件衣服,所以我們大家都凍得瑟瑟發抖,我身體比較弱,臉被凍得青紫,嘴唇也凍黑了。由於大家太冷了,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我們幾個依偎在一起,這樣就有點暖和了。可安琪卻將身於擋住了些風,使風不會太猖狂。「嘩啦啦,嘩啦啦」雨不停地下著,「呼,呼」風不停地刮著。雖然我們的體溫已經融合在一起了,可這樣並不是辦法呀!這時,好運從天而降,遠處被風吹來了有一平方米左右的塑料薄膜。我們趕緊跑過去撿,把上面的水珠抖幹了,發現這「把傘」還不錯,就是一個死角破了一個洞。這時,我的好朋友安琪又毫無怨言地撐起了那個死角。我們一人撐一個角邁著愉快的步子回家。途中,「阿欠!」我打了個冷顫,不由自主地將薄膜向自己這邊拉了拉。過了一會兒,我回頭望瞭望安琪,不由驚呆了。安琪頭上那個洞已經把她半個身子淋濕了,再加上我拉走的一部分薄膜,安琪整個身子都被無情的大雨淋得像只「落湯雞」了。我正想把薄膜拉。可能――也許是老天爺被這舍已為人,有金子般閃閃發光的品質打動了,不忍心她再受折磨了,便召回了還要向下落的水娃娃,露出了笑臉。
大家,現在讓我來告訴你們:「在困難的時候伸出友誼之手的,才是真正的朋友。而安琪這個朋友是值得我真心對待的,因為這是世界上最真最純的友誼。
❺ 2011年中考語文作文素材 關於親情 友情 成長 校園生活 社會生活的素材 事例...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位大師向他的三個徒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人當面指出你的新衣服上有個小窟窿,你會怎麼辦?第一個徒弟回答:「置之不理。」第二個徒弟回答:「把它遮掩起來。」只有第三個土地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枚針,回答道:「將它補好!」聽了他的回答,大師微微頷首,目光中流露出贊許的神情。
這個小窟窿就像是我們犯過的錯誤,對待錯誤的最佳方法,不是迴避,不是掩飾,而是改正。請以「改正錯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3、題目自擬;4、不少於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寫作提示]
錯誤難改,或因習慣,或因認識,或因方法。因此,如果你打算著墨於改正錯誤的過程,你一定要細致地展示改正者的思想動因,也就是說,要寫出真實的心理感受。如果你打算集中筆力寫改正錯誤之後的故事,那一定要寫出不同的人的不同反映,通過側面描寫突出主題。
掌握了一定的素材,不妨就寫一篇議論文或者散文,以自己的獨到見解啟發讀者。
[作文素材]
1、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
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3、改過之人,如天氣新晴一般,自家固自灑然,人見之,亦分外可喜。——陸世儀
4、知過非難,改過難;言善非難,行之難。——陸贄
5、知過之謂智,改過之謂勇。——陳確
6、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西塞羅
7、知錯就改,永遠都不嫌遲。——莎士比亞
8、永遠不要因承認錯誤而感到羞恥,因為承認錯誤說明你今天更聰明。——馬羅
9、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麼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
10、任何改正,都是進步。——達爾文
11、我想,人的最高尚行為,除了傳播真理外,就是公開放棄錯誤。——利斯特
12、我國歷史上有不少人從人生歧途上轉入正道,留下美談:東漢時的王渙,年輕時把時間都耗費在結交朋友和玩樂上,但後來轉變了,史書上稱他「晚而改節」,做官政聲很好。東晉時的著名愛國志士祖逖年輕時「性豁盪,不修行檢」,到十四五歲還「不知書」。後來發憤學習,博覽群書,被人稱為「贊世才具」。初唐的陳子昂「十八歲未知書,以富家子,尚氣俠,弋博自如」,以後改悔,成為開盛唐詩風的詩壇巨擘。宋朝名臣寇準年輕時「不修小節,頗愛飛鷹走狗」,後來受到母親的嚴厲訓誡和教育,成為一位剛正清廉的愛國官員。
❻ 關於友情的作文事例
1.
人生路上難免有風風雨雨,朋友之間難免有磕磕碰碰。但這一切的坎坷和挫折都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驛站,是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所以,朋友,別太在意,不要因為彼此的誤解和一點小小的矛盾而枯萎了你我之間正在開放的友誼之花。
人生固然短暫,人海固然茫茫,但在短暫的生命和茫茫的人海中,你我能相聚,並成為知己,那是緣分。「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既然有緣,又何必太在意生活湖面中錯投的石子盪起的層層漣漪,更何況在今後的日子裡,你會驀然發現:那石子盪起的層層漣漪,將成為增進你我之間友誼之樹長綠的催化劑。朋友,別太在意,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朋友,彼此忍讓一些,讓生活的帆船載我們駛進青春季節中最亮麗的湖面。
生活的道路固然不是平平坦坦,每天的日子固然是平平凡凡,但是,既然選擇要摘取天山的雪蓮,既然下決心要翻過荒無人煙的高山,既然下決心要和你建立永久的友誼,那麼,通向我們友誼歷程的艱難,就像站在泰山山頂看山腳下那裊裊的青煙。在這個時候,你可不要為生活的坎坷和朋友之間的瑣事而悵惘,因為那些坎坷和瑣事本是人生海邊七彩的小貝殼。你應該想法去克服我們友誼路上的障礙,開辟未來的路。假如你沒有搬走我們友誼路上的絆腳石,趕走那隻攔路虎,你仍不要太在意,灑脫一些過得好。因為天無絕人之路,沒有大路還有小路,沒有太陽還有月亮,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停。
人生的財富是無窮無盡的,但真正的財富是什麼呢?是金錢?是權勢?不是,是友誼。不知哪個哲人說過:「財富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才是永久的財富。」朋友,當你知道朋友的價值時,就別太在意朋友之間的瑣事,你應該知道:友誼不在一時,而在平時;不憑年齡,而憑心靈。朋友,別太在意,讓我們攜手望著美麗的朝陽,共同奮斗吧!
2.
友誼是什麼?如果說友誼是一顆常青樹,那麼,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說友誼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麼,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
「友誼?你們還懂友誼?」聽了媽媽的這句話,我好生氣,我知道,也許在大人眼裡,我只不過是一個十二歲的「黃毛丫頭」,但是,在我認為,我一是一個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而努力奮斗的「大人」了。或許,昨天,我並不是一個值得人們注意的小女孩,但是,在今天,我卻是一個懂得了珍惜友誼的大女孩了。
從幼稚園里開始,我就有好多「好朋友」。從一年級開始,我便有了新朋友,忘了那陪伴我三年的「知己」。從一年級,我便有了兩個「鐵哥們兒」——董潔與李晨。或許在六年裡,我們吵過駕,生過氣,但從沒有讓我們對彼此失去信任,相反,讓我們三個成為了——死黨!六年裡,我們有過歡笑,有過傷心,我們有一起抱頭痛哭,有一起大罵別人的時候,那時的我們,是在一條繩上的,我們對彼此是透明的,從不隱瞞,從不欺騙,就是這,讓我們三個走過了即將結束的童年!
記得四年級時,有一次我沒考好,說什麼都不敢回家,是李晨和董潔兩個人給予我勇氣,讓我回家「坦白」的。他倆陪著我在操場上一圈一圈的走,一遍一遍的罵,一聲一聲的哭。直到我們累得走不動時,他倆才開口說:「回家吧,或許,在你家裡,正有等待你回去的媽媽呢!快回去吧!乖一點兒!」聽了這好像我姐姐說的話,誰能不動心呢?每當我傷心,難過,寂寞時,我的腦海里,只有四個人,爸,媽,董潔和李晨!想到這兩個活潑可愛,對生活充滿信心,帶給我快樂的「天使」時,總會痴痴的笑;想到她們和我一起考試遲到被打手時,總會對自己自責;想到我們一起站在橋上大喊大叫,被人看時,總會傻傻得跳;想到我們一起在校園追著打時,總會獃獃得看;想到……
在我和她倆相處得六年裡,他們讓我從「啞巴」走向活潑;他們讓我從膽小走向勇敢;她們讓我從自卑走向樂觀。是她們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歡笑與鮮花。
在這即將畢業的日子裡,更讓我明白了友誼的珍貴,朋友的難得,更何況是這份死黨的情。在這即將畢業的日子裡,更讓
我明白了死黨的意義,那就是不論你幾天見不到她,一接上她的電話,興奮得睡不著覺的那個人;是那個在雪天吃著啃不懂得雪糕,但和你追求浪漫的那個人;是那個唯一有權知道被你壓在書包底層的試卷上分數的那個人。
在這即將畢業的日子裡,我們要在一起,大聲地說出那憋了好久的話:
我們,要永遠,永遠,在一起!
3.
友誼是什麼?你也許會奇怪我連友誼都不懂,不過,讓我深有體會的,真正明白它的含意的卻是在那件事之後。 那天中午,太陽還在吐著火舌,猛烈地照著大地,似乎要將大地燒焦。我和兩個同學也因為這躲在樹蔭下聊天。我們討論天氣,一個同學說:「天氣預報還說今天要下雨呢,我看是說假話吧。」我也支持他的觀點,另一個同學說:「這么好的天氣哪像要下雨啊。」 可是到了下午第二節課下課,老天不作美,偏向了天氣預報,不一會兒,天空就陰雲密布了,我們連忙跑進教室,一會兒,一道銀光劃破天空,雷公吹了一聲口哨,雨姑娘就灑出了最好最多的珍珠。 放了學,大家都「各奔前程」,我呢,一個人傻愣愣地在校外路邊站著,盼望著雨能停下來,因為根據我家的路程之遠和我奔跑之慢,足以讓我洗上一個大澡。忽然,一把雨傘把我頭上的天空擋住了,我一回頭,原來,我的好朋友在我的後面,他甜甜地笑著,說:「來,一起回家吧。」我太高興了,和他說說笑笑走進了雨中,把剛才的煩惱也拋掉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要到分叉口了,看來,我只能拼一下了。我正打算沖進雨中,他突然說:「給,這把傘你撐去吧。」我說:「這怎麼行呢?那樣你不是要淋濕了嗎?」他卻笑笑:「沒關系,我家近,用不了跑幾步就到了,你家遠,你還是趕緊回家吧,不然,你爸爸媽媽要著急了。」我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不過我聽到我還是說了聲「謝謝」。 一路上,我的心沉甸甸的,裝滿了友誼。
友誼值得珍惜 友誼,是一把刀,將我心中的石塊敲碎;友誼,是一盞燈,照亮我心中的黑暗;友誼,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箱子,收獲快樂,也分享快樂。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朋友?難!找到一個知心朋友?難上加難!但這一切相遇,彷彿是上帝安排的,讓你無意中得到一份珍貴的友誼,就看你願不願意珍惜……也許,友誼就是這樣,來得意想不到,當然,我也不例外。
❼ 關於友情的作文素材
友誼是志同道合的結合,是真誠的代名詞。你若想贏得友誼,就請敞開你的胸懷,噴出你的真情。庇護你的短處,絕非知已;批評你的錯誤,方是諍友。
關於友情作文素材來自http://www.boonwin.com/SuCai/12803.html
名言
1、先人而後己。——《禮記》
2、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體衰而愛渝。
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JY〗——《詩經》
4、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後漢書·宋弘 傳》
5、居必擇鄉,游必擇士。——《荀子》
6、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韓詩外傳》
7、好正道則正人至,好邪道則邪人至。——程顥
8、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英莎士比亞
9、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並不容易;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馬克思
10、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份快樂;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半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個憂愁。——培根
11、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 好、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彷彿失去了太陽。——西塞圖
12、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得,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 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變與之化矣。——孔子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損。——《薛之情公讀書錄·交友》
15、順利時結交朋友,逆境中考驗朋友。——拉丁諺語
1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17、信任一位虛偽的朋友,增加 一個敵對的證人。——西班牙諺語
18、背後說我好話的才是朋友。
19、友誼就是棲於兩個身體中的同一靈魂。——亞里士多德
20、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們彼此交換著生命。——羅曼·羅蘭
21、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會永遠記得。
事例
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有位出色的音樂家伯牙。他精於彈琴,據說他彈琴連吃草的馬也會抬頭傾聽。而當時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過於鍾子期。伯牙用琴表現高山情懷,鍾子期聽後說:「善哉,峨嵋兮若泰山。」用琴聲表現流水的情調時他聽後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來,鍾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絕的摔破了琴,扯斷了弦,發誓終生不再 彈琴。
管鮑之交
春秋時,齊國的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但是兩人各事其主。後鮑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為被立為齊桓公,鮑叔牙卻向齊桓公薦管仲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日益強大,最終成為「九分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後的管仲十分感慨地 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寧割席
東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園中鋤草,發現地里有塊金子,管寧對金子視如瓦片,揮鋤不止,而華歆則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後,再也不以華歆為友 。
朋友比狀元重要
唐代政治家、文學家白敏中在青年時,與疏言灑脫的賀拔甚是好朋友,兩人一起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當時的主考官王起欣賞白敏中的才學,想取他為狀元,但不滿意於他與賀的交往。於是派人帶信給白敏中。白敏中很想考中,於是就拒絕賀的來信,但是事後他又後悔了,就跑出去追賀將事情告訴了他,然後說:「狀元有什麼了不起,難道比朋友更重要嗎!」兩人於是開懷暢飲,王起知道後,反而一起錄取了他倆。
真假朋友
明代學者蘇竣在《雞鳴偶記》中,對真正朋友還是虛假朋友作了區分。他指出,道義互相砥礪,有過失互相規勸,這樣的朋友為「畏友」,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危急關頭,都能生死相依,這樣的朋友可稱密友;而以甜言蜜語來迎合人,以吃喝玩樂論交情的朋友是「昵友」;遇到利益相互爭奪,遇災禍就相互傾軋的人是「賊友」。
忘年之交
近代著名文學家、反清志士章太炎與著名愛國者、《革命軍》作者鄒容,年齡相差16歲,但因志趣相投,兩人結成忘年交。鄒容在日本反清遭迫害,被迫回國,在上海拜訪章太炎,兩人一見如故,引為知己。因為鼓動革命,章太炎被逮捕,鄒容卻為了承擔責任,主動投案。後迫害至死,章太炎為其修墳,親自撰文刻石表示自己對亡友的深摯悼念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魯迅與瞿秋白相識於1932年春夏之間,彼此一見如故,十分相契。從此後他們為推動革命文化運動而並肩戰斗,結下深厚友誼。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難於魯迅家中,後魯迅為瞿秋白安置住處,讓他用白之的筆名發表雜文。魯迅曾親筆題寫了由瞿秋白擬寫的對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贈給瞿秋白。在瞿秋白就義後,他仍堅持抱病為之友編印《海上述林》,以此表達深切的悼念。
最神聖的東西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作家薄加丘認為:「友誼是一樣最神聖的東西,不光是值得特別推崇,而且值得永遠的贊揚。它是慷慨和榮譽的母親,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貪婪的死敵,它時刻准備舍之為人,而且完全出於自願,不用他人懇求。
生命的一半
德國偉大文學家歌德與席勒是親密的朋友。盡管他們在年齡上相差很大、並且性格氣質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和對文學的熱愛把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席勒寫《威廉·退爾》的劇本。歌德便將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資料全部提供給席勒。而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寫作,也得到了席勒鼎力幫助。席勒英年早逝後,歌德無比悲痛地寫道: 「我失去了一個朋友,同時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
馬克思主義的兩位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結識時起,兩個人共同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努力奮斗,在斗爭中結下真誠而無私的友誼。40年間,他們精誠合作,親密無間在一切重大問題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寫了許多科學社會主義經典著作。即使分居兩地,也通信聯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兩個人都為結識對方而自豪,他們的友誼超越了一切古人,成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佳話。
❽ 求中考作文素材事例等(有情親情。。
驚喜時間:2012-05-28 編輯:admin 5月13日,是21世紀的第一個母親節。雖說這是一個西方國家的 節日,但在如今國門開放的政策下,中國人的生活也漸漸西方化了。
我要給母親一個驚喜,讓她也知道養女兒不是白養的.
母親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擺弄些花花草草。於是我決定為母親買一束七色康乃馨。走進花店,眼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為母親送上一份 祝福成了今天的熱點話題,再看看前來買花的人,幾乎都是女孩子,這可 正應了中國一句古語:「女兒是娘的貼身小棉襖。」
好不容易買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坐在車上,我手中的七色花散發著 陣陣清香,這時,「媽,姐姐們為什麼都拿著花呀?她們是送給誰的?」「她 們是送給她們的媽媽呀!」「媽,我長大了天天送你好看的花。」……那位 年輕的媽媽抱著自己可愛的孩子,甜甜地笑了。也許有一天,她懷中的 孩子會把這象徵母親的康乃馨交到她手上,那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我想像著,母親拿到花會是怎樣的表情。可是回到家,來迎接我的, 卻是母親留下的字條:「去姥姥家吃飯,媽,即日。」我拿起花向姥姥家 走去。
老遠就看見年邁的姥姥坐在竹椅上享受太陽的恩惠。姥姥二見我, 就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兒女多了可真好,周末連家務也不讓做.,協奇心 促使我要去看個究竟。做家務,又為什麼把姥姥打發……走……天哪! 這里似乎是個花的海洋,滿屋子的康乃馨,這些都是姥姥的孩子們送給 她的母親節的禮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 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正門上的條幅則更加引人注目。媽媽把 姥姥請了回來。這一切對於姥姥來說,是一個多麼大的驚喜呀。她睜大 了眼,望著『切直發呆,眼淚則早已成了她此時心情的最好見證。
是的,這一切對於姥姥來說是個多麼大的驚喜。幾十年來的含辛茹 苦,此次終於得到了回報。我悄悄地把我的花也插到了中間。我要把它 送給母親的母親,也給天下所有的母親。
❾ 關於友誼作文的素材
關於友誼作文的素材如下:
1、十八世紀末法國最著名的兩個詩人歌德與席勒,他們通過詩歌締結了偉大的友誼。歌德出身於一個富裕的家庭,而席勒卻出身貧寒,但相同的志向使他們成為至交。在詩歌創作中,年長成熟的歌德給了席勒安定的呵護,而年輕激越的席勒給了歌德新的創作熱情。
2、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馬克思對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說自己總是踏著恩格斯的腳印走。而恩格斯總是認為馬克思的才能要超過自己,在他們的共同事業中,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資本論》這部經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晶。
3、李白與杜甫的交誼是中國文學史上珍貴的一頁。李白比杜甫年長許多,二人之間有過幾次接觸,也在詩歌中往來唱和過,彼此贈詩有褒有貶,總體來說,二人之間還是有著深厚感情的。
4、魯迅、瞿秋白他們兩人在中國現代文化,特別是中國革命史上所建立的功勛是不可磨滅的。這兩位馬克思主義者因為有著相同的家庭出身相似的生活經歷和共同的生活理想——為在中國建立無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而奮斗終身。因此在三十年代反對國民黨反革命文化「圍剿」中兩人心心相印和衷共濟風雨同舟並肩戰斗。
友誼是一種來自雙向(或交互)關系的情感,即雙方共同凝結的情感,必須共同維系,任何單方面的示好或背離,不能稱為友誼。
友誼以親密為核心成分,親密性也就稱為衡量友誼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親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後即使這份友誼因事淡化,這份美好的記憶也會終生珍藏在「永恆的」回憶中,當再次重逢時它也會由懷舊中尋回,這種情感才能被稱為「永恆的」友誼。
❿ 關於親情友情的作文素材!(要有事件的)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父親和母親。 深夜,萬籟俱寂,唯有明月與星星高掛天空,給萬物蓋上個溫暖的被子。 我懶散地躺在床上,睡了。爸爸說要下窗簾,可窗簾壞了,拉得蠻高,下不來了,月光照進來,多少也有點亮。爸爸做醫生,他說太亮會影響睡眠和大腦,我說沒事,能睡著,為了能讓我早點睡,爸爸幫我關上門,走了。窗簾依然掛得高高的。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估摸著也有12點了,可能是月光太亮,還有我早上喝了點茶,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靜靜地躺著,望著透過的月光,真有點愜意。忽然,只聽「咔」一聲,聲音很小,房門慢慢地推開,一束光射了進來——是爸爸!我生怕讓他知道我這么晚了還沒睡著,連忙把被子一卷,裝出一副熟睡的樣子,懵著眼睛,還能看到:他手拿螺絲刀、鉗子,還有一小袋的螺絲。他生怕吵醒我,脫下了拖鞋,看了看我睡得怎樣,然後躡手躡腳、慢慢地走到窗簾前,輕輕地,把各種工具輕放在我的書桌上,緩緩地搬來一張凳子,然後站了上去,把各種工具拿到了手上——爸爸在窗簾上修理起來。明亮的月光下,他修理得很認真,全神貫注,又盡量不發出聲音,修著修著就轉過頭來瞧瞧我有沒有被吵醒,他把每個細節都注意到了,動作雖不算嫻熟,但全力以赴,爸爸近40歲了,每個動作都顯得很吃力,彎腰、低頭,再也沒有以前那樣靈活了。很快,窗簾修好了,爸爸輕輕地從凳子上下來,輕手輕腳地把窗簾拉下,窗簾遮住了光線,房間暗了下來,舒服多了。 爸爸拿起工具,踮著腳緩緩地拉開門,正准備出去,拉開門一瞬間,一陣光線又射了進來。我的床離房門很近,眸子中,我清楚地看見了爸爸那布滿血絲的雙眼、憔悴的面容、勞累的身影…… 我轉過頭,把頭窩在被子里,父愛的力量,使我不禁潸然淚下…… 親,多麼讓天下兒女敬仰的字眼;母愛,多麼像哺育我們成長的寧靜港灣。 母愛是純潔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只知道給予而不企求回報的。 母愛像春天的暖風,吹拂著你的心;母愛像綿綿細雨,輕輕拍打著你的臉面,滋潤著你的心田;母愛像冬天的火爐,給你在嚴冬中營造暖人心意的陽光。 人世間的兒女們,望著兩鬢斑白的母親,哪一個不辛酸至極呢? 母親賦予給我的愛實在、朴實、嚴厲,有時還有點詩情畫意。 恍惚中,我的思緒回到了童年。我看見一個忙碌的身影,那是母親在辛勤工作;我看見一個疲憊的身影,那是母親在為我編織寒衣;我看見一個歡快的身影,那是母親在為我學習進步而高興。 細細回想,在我的生活中,哪一天又少了母親的身影?每當我哭時,媽媽就安慰我;每當我感到像一隻孤弱無助的小鳥時,媽媽就張開她那寬廣的臂膀,給我溫暖和愛的氣息。 有一次我們學校里打針,結果我暈血。那時正值中午,媽媽聽說後,二話沒說,連中午飯都沒吃就匆匆趕到學校,背我去找醫生,後來媽媽請假在醫院陪我。當時我看見媽媽很傷心,不知為什麼,我也感到一絲心酸。 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買了一個大西瓜。回到家,還沒吃,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媽媽切好瓜後,先給了我一塊瓜籽少,瓜肉甜的一塊。她卻吃瓜籽多,瓜肉不是很甜的一塊。 但母愛有時也會是嚴厲的。我一直有粗心大意的不好習慣。有次,我在學校上體育課後不小心丟失了衣服。回家後,媽媽狠狠批評了我一頓。但我知道,媽媽其實也很心痛,她也不想罵她的兒子,但也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我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母愛是愛裡面最偉大的一種。兒女是母親用自己的愛澆灌而成的花草,兒女的成長離不開母親的每一滴愛。母親,一生為兒女護航,默默在兒女背後為兒女導引方向。 母親對我們的愛,是我們所能報答得了的嗎?正如《遊子吟》所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潤物細無聲 風,無聲,吹綠了大地;愛,無言,滋潤了心田。 曾經認為,父親是個感情遲鈍的人。 小時候放風箏,陪我的是我的母親,撿風箏的是我的父親。 學習騎自行車,扶起摔倒的我的是母親,站在一旁喊著讓我爬起來繼續的是父親。 小時候闖了禍,打我的是我的父親,給我上葯的是我的母親。 舉辦生日聚會,陪我吹蠟燭的,是我的母親。替我吹氣球的,是我的父親。 手指感染,上醫院摘除壞指甲時微微顫抖地攥著我且反復告訴我別害怕的,是母親,被我緊緊攥著且一聲不吭的,是我的父親。 ……莫非是父親不會表達感情,還是…… 我開始用心去尋找答案。 每次,我的自行車出了小毛病,第二天,它卻被修好了,並且被擦得鋥亮,事後,才知道是父親做的。 每次考試前一天早上,我的寫字台上都會擺好削好的鉛筆,事後,才知道,是父親做的。 每次當我為突然的跳閘而氣憤時,電視屏幕總會刷地一亮,我知道,是父親做的。 每次我放學回家,幾乎都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我知道,是父親做的。 寫字台上整理好的卷子,是父親擺的。 床頭上那心愛的鬧表,是父親修好的。 小屋牆上的印記,是父親抹沒的。 …… 猛地,我察覺到:不是父親「遲鈍」,而是我的愚笨,是我沒有體會到那沉默背後迸發出來的溫暖啊! 光無聲,照亮了大地;愛無言,溫暖了心田。 父愛,無言。 母與子 (海港中學高二文班 王珊 ) 親情,一個永恆的主題。正是這血濃於水的親情,陪伴著我們走過每一個難忘的日子,譜寫著我們多彩的人生。 透過那扇歷史的窗戶,我窺視,我看到了親情,看到了那一幕幕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 百餘年前,雷雨交加,傾盆大雨,肆虐的狂風撲向載著孩子的小船,孩子和岸上的母親撕心裂肺地哭喊,卻無濟於事,就這樣骨肉分離了,而風在呼嘯,它冷笑著看著這一幕,嘲笑瘦弱的母親不能改變骨肉離散的命運。我不僅看到了這幕百年的悲劇,窗戶的那端,我又看到骨肉分離日子裡天各一方的思念。斗轉星移,歲月流逝,但相隔千里萬里,也隔不斷母子的思念。是啊,親情又能被距離和時間沖淡!漫漫長夜裡,漁船上點亮了盞盞漁燈,透過這微微的火光,兒子似乎看到了母親含淚守望時瘦弱的身影。「母親」,我偉大的母親,我一定要回到您的身邊!「希望」讓兒子堅信黑暗終有一天會被光明的太陽驅散,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小漁船駛入了生養他的港灣,母子泣涕漣漣,激動萬分,此時歷史的窗戶靜靜地看著,它感到驕傲,為那母親,也為兒子。它銘記著那一刻的喜悅和淚水。 然而我發現母親在這份喜悅下還藏著一絲的抑鬱。原來母親還有一個兒子,他的名字叫台灣,台灣與母親雖只是一峽之隔,但億沒能投入母親的懷抱。他的眼睛裡寫満了無奈。歷史的窗戶旁一棵快要枯死的樹上,一隻翅膀受傷的小鳥哭喊著:「媽,我想回家,回家……」小鳥的哭喊使聽到的萬物心痛。啊,我看到了,受傷的小鳥的媽媽飛來救它的孩子,小鳥媽媽為找小鳥已經飛得很累了,但此刻她沒有停歇,而是忙著為小鳥治傷,為小鳥覓來食物。終於小鳥的傷全愈了,同母親在空中一起飛翔,再看看周圍:老枯樹在雨水的滋潤下又抽出了新芽。 風清,雲靜,天藍,草綠。因為親情在,世界變得精彩;因為親情在母與子必將團聚。 愛子親深,反哺意切 (唐山海港中學 寧靜 ) 世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在濃濃的真情中最冷人刻骨的還是那血濃於水的親情,是血濃於水的真愛伴著孩子們的幸福成長,是血濃於水的反哺,讓花四甲老人安度晚年。 人都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母愛溫柔似水的柔情,父愛深沉似山的沉穩,山水相間,山水相間,山水相映,奏響了一首幸福的愛之歌。 在一次報道中真實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地震中,房屋急劇倒塌,造成這個地方居民傷亡嚴重,在搶險隊救援中無意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尋聲而去卻在廢墟中發現地對青年夫婦用自己的身軀擔起沉重的重物,在他們中間的孩子卻安然無恙,一對父母在生死之間,做出了愛的選擇。在面對這樣的選擇時,我想天下父母的選擇會出奇的一致,只因為那是他們的孩子,有血濃於水的親情。 山水蘊育文明,我們應保護山水環境,那麼對於比水還深,比山還高的母愛、父愛,我們該做些什麼呢?一位65歲的母親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在病床上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作為兒子,目睹年邁的母親在病床上呻吟,在母親求生的眼神與自己相撞的那一刻,他心如刀絞,於是他決定為母親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他——田世國用行動作出了回答,他用愛使母親脆弱的身體堅如磐石,他用真誠給天下所有的母親以最大的慰藉。 愛子情深,反哺意切,是濃濃的愛意帶來家庭的溫馨,是真誠的行動書寫社會的和諧,看親情如燈,在悄無聲息中照亮我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品親情似風,和煦中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這便是親情,如此朴實無華,這就是親情,如此刻骨銘心。 親情,燦爛的花朵,芳香四溢,浸人心脾;親情,晶瑩的露珠,美麗純凈,招人愛憐;親情,皎潔的明月,素雅靜謐,柔和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