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寫菊花的借物喻人的作文200字,五年級
菊花
正值秋深霜濃、菊花盛開的時節,我懷著濃厚的賞菊興致,來到了中山公園。
一進公園大門,我便彷彿置身於一個奇妙無比的世界裡:噴水池前,兩盆大立菊花傲然怒放,數百朵小菊花環繞簇擁,爭妍斗芳,真是好一派佳境啊!東邊的花白似雪,西面的花黃如金,陽光之下,黃白相映,分外清新沁人。噴池沿上,開滿了閑雅灑脫、多姿華麗的懸崖菊。株株枝條懸垂而下,朵朵小花密似繁星。它們肩並著肩,膀挨著膀,神態不一,各具情趣,或似孔雀開屏,或如銀河落地,或若蛟龍探海……真是仙容窈窕,妙趣橫生。
隨著人流,我步入菊展室。這里展出的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開吐蕊,有的似剛出浴,有的盡露精髓……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若雲——一時間,五光十色,滿堂生輝。恍惚間,我宛如進入仙境。看,那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艷欲滴,惹人喜愛;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軍」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發低首,不似「帥旗」風風火火,卻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另一種美的享受。耐人尋味的「三喬」,花朵半紫半黃,亭亭玉立,看到它,就不禁使人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我看著想著,遐思無盡,流連不舍。色澤如雪的「白牡丹」、「古都瑞雪」,潔白如玉,密抱如雪球,成為畫家們一再光顧的對象;對顏色奇特而聞名的「墨菊」,「墨荷」,紅中帶紫,紫中透黑,不斷受到攝影者的包圍;更逗人喜愛的要數那花色可變的「木蘭換裝」,初開時呈青蓮色,晚間變粉,剛中帶柔,英勇中又不失女兒氣,頗像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爾後又悄然還其裙衩的花木蘭……
菊花如此多嬌!自古以來,人們頌菊、贊菊,有多少詩人、作家與菊結下了不解之緣,又有多少騷人墨客給人留下了關於菊的佳作名篇。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吟出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清代大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詩詞寫出了花與人的關系,道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偉大的革命家陳毅更以「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的光輝詩篇,深切表達了革命者不畏困難、敢於斗爭的豁達情懷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我吟誦著:「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是啊!多少年來,菊,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激勵著人們奮進。中國人民養菊、賞菊,更愛菊,不正是因為它象徵著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執著追求的情懷.
看著,走著,想著,漸漸地,從我心底升騰起從未有過的一種感情……
Ⅱ 菊花(小學生借物喻人作文)
亭亭玉立的荷花,我喜歡;濃艷欲滴的玫瑰花,我喜歡;清香典雅的臘梅,我喜歡。然而,我更喜歡那傲霜怒放的菊花。
菊花的莖的顏色要比葉子的顏色深很多,有的發棕色,但又略呈墨綠色,莖上有許多皺紋,好像久經風霜。碧綠的葉子像寶石雕成的一般,不規則地長在莖的兩側。鷹爪似的花瓣向四周舒展,略微彎曲,又有些下垂,好似金黃色的瀑布傾瀉而下。花的香味十分濃郁,沁人肺腑。人們有時摘來它的花做成香包,放置於家中,家裡頓時香氣撲鼻。
菊花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菊花傳入歐洲,約在明末清初開始。中國人極愛菊花,從宋朝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
我愛菊花不是因為它花色鮮艷、用途廣泛、擁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而是菊花所代表的含義與精神。
我愛菊花。在中國,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中國歷代詩人畫家欣賞菊的不畏嚴寒的精神,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經驗,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並將流傳久遠。
我愛菊花。菊花傲霜怒放的精神很可貴。秋天,許多花都凋謝了,可菊花傲霜怒放。在其他花都要凋謝的時候,菊花仍然昂首挺胸。它寧抱枯枝也不向北風低頭的精神鼓勵人不怕困難,勇於向上。「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不畏嚴寒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千姿百態的菊花,我愛你;香味四溢的菊花,我愛你;不畏嚴寒的菊花,我愛你!
不知不覺,小草換上了黃色的毛衫;樹葉被染成了彩色;大雁排成整齊的人字形隊伍向南方飛去。這一切都預示著:秋天來了。
昔日那些爭奇斗艷、嬌艷無比的花兒都黯然失色了,唯獨菊花不畏風霜,傲然挺立,成了花壇的主角。它的葉子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淺綠的葉子上布滿了細細密密的白絨毛,摸上去毛茸茸的,邊緣長著一排小鋸齒,不經意還發現不了呢。
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麗淡雅,有的鮮艷奪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看!那花兒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團團綵球,小的像盞盞精巧的花燈。那一團團、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菊葉經霜,已變得發紫了,誰能夠想得到呀,這秋天的山溝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陽光的照耀下,多麼迷人,多麼耀眼,多麼令人贊嘆!
看吧,它開得多熱烈,多麼奔放,紅的如火如荼,粉的清淡高雅,黃的金光閃閃,還有墨綠的、淡紫的……使人百看不厭,此時此刻,秋菊彷彿要把它所有的生命、所有的力量一起迸發,獻給秋,獻給金黃的秋天。
每當秋天來臨百花凋謝時,這里滿山開滿著五顏六色的野菊花。它們一簇簇、一叢叢的,有白的、黃的,還有紫的。有的菊花鋪在山坡上,有的立在山腳邊,遠遠看去,如繁星,如瀑布,閃著一片輝煌奪目的亮點兒,一直瀉到地上,活像一扇艷麗動人的鳳尾,又像一條被舞台燈光照著閃爍發光的長裙。那些綴滿花朵的修長的枝條,紛亂地垂落交叉著,有著一種山林的「野味」。
秋天來了,樹葉兒慢慢地黃了,花草逐漸凋零,惟有傲霜的菊花卻迎著秋風怒放。這兒一簇,那兒一叢,競相開放,奼紫嫣紅,流光溢彩,爭妍斗奇。紅的像一團火,黃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銀絲。在花叢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層趕著一層,向外涌去。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太陽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極了!
菊花不僅有觀賞價值,還具有葯用價值,可以清熱瀉火。
菊花不畏風霜,傲然獨立,讓人不禁想起陳毅的《秋菊詩》: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我愛菊花,更愛具有菊花般高貴品格的人們。
Ⅲ 菊花的作文500字借物喻人好詞很多
1 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沒回來過,所以,等待和猶豫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版無情的殺手。權
2 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我的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張愛玲在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題寫)
3 情,親情我們之間無所不有,卻唯獨沒有愛情。
4 如果情感和歲月也能輕輕撕碎,扔到海中,那麼,我願意從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語,我愛聽,卻不懂得,我的沉默,你願見,卻不明白.
5 愛,從來就是一件千回百轉的事。不曾被離棄,不曾受傷害,怎懂得愛人?愛,原來是一種經歷,但願人長久你喜歡那些呢?有什麼感悟呢?
Ⅳ 以秋菊為話題寫一篇字數為600字借物喻人的作文
我很喜歡花,尤其是菊花。
夏姐姐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的離開了,秋姑娘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她用一支美麗的畫筆,把楓樹染紅了,把小草染黃了;她又施展她那神奇的法力,使菊花在秋風中綻開了美麗的笑容。
平原公園每年的秋季都要舉辦菊花展覽,展覽期間儼然就是花的海洋。
瞧!那一朵粉紅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緊緊簇擁在一起,遠遠望去,既像一個小絨球,又像一個大家族圍坐在一起商議什麼事情。再瞧那兒,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聽秋風老師為她們講故事呢!看她們一個個揚著腦袋,挺著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都想得到秋風老師的表揚吧!美麗的菊花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每一個人到了這里都要彎下腰來聞一聞,彷彿吸足了氧氣,站起來就覺得心曠神怡,走起路來顯得那麼精神。
登上鍾姿山,站在高處向下看,只見滿園的菊花,紅的像火,黃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嬌媚。整體看來,就像一塊花地毯。
我不僅喜歡菊花的美麗,更喜歡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別的花都凋謝了,惟獨菊花開的轟轟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風里,昂首挺胸向秋風挑戰。陳毅爺爺曾這樣寫詩贊美秋菊:
秋菊能傲霜,
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
風霜其奈何。
的確,菊花雖然沒有牡丹雍容華貴,沒有月季嬌艷嫵媚,沒有百合高貴優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確實令人喜愛。我們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樣,不怕困難,知難而進。
Ⅳ 以菊花.竹子.松樹.梅花等借物喻人的文章......
在我家門前的空地上,栽種了幾棵竹子。前兩年還不見有什麼動靜,這兩年竟迅速擴張,並越長越高,尤其在一場春雨過後,尤為明顯。怪不得有個成語叫「雨後春筍」呀!原來是因此而來呀!
它的快速生長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打量了竹子一番。茂盛的樹葉,蒼翠挺拔的竹干,十分精神。走上前,我仔細地看了起來。只見一般竹葉長12厘米左右,為翠綠色,在與枝幹相接處還略有小細毛。竹干呈墨綠色, 一截約長20厘米,摸上去十分光滑,竟讓人愛不釋手。難怪自古以來的文人雅客們都喜歡竹子。就連蘇東坡也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陣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既像位位技藝高超的樂師,正在合作演奏悅耳的交響曲,又像是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在風中翩翩起舞。
聽爺爺說,竹子不僅可以作為觀賞植物來種植,竹筍還可以食用,富有韌性的竹干還可以編筐、籮等。竹葉還可以造紙。就連燒完的竹炭還有用處呢!竹子真是渾身是寶呀!
竹子
學校里有一片小小的竹林,裡面有許多翠竹。
竹葉細細的、綠綠的、長長的,好像一位大人的中指。怪不得在少數民族的舞蹈中,常擺動手指,原來是在摹仿竹葉擺動的姿勢呢!
竹子一生中只開一次花,那就是竹子要死的時候。開出的花兒白白的,聞起來香香的。花形像廣玉蘭一樣。過了幾天,竹子便會漸漸枯黃,最後死去。所以人們把開花的時候形象的叫做「死前的美麗」。
竹子,為人類做重要的貢獻。竹竿可做竹器,雕刻成藝術品。竹瀝、竹茹方可用葯。竹筍可以吃,防便秘。竹子的用途真廣!
竹子是一種堅強的植物。冬天,在些花凋謝了,有些草枯萎了,有些樹的葉子掉光了。只有竹、梅、松這「歲寒三友」挺立在雪中。
然而,我更欣賞在雨中的竹子。雨滴滴嗒嗒的下著。沉重的雨滴拍打著竹子,打幾下,它只不過彎幾下腰,多像一個寧死不屈的戰士呀!
Ⅵ 菊花作文400字是借物喻人的
在眾花之中,我最喜歡的是那不怕風打霜凍的菊花。它不像嬌氣的茉莉,也不像月季那麼華而不實,它不需要多少肥料和養分,也不需要你精心地去護理,只要一個簡易的花盆,它就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菊花的品種繁多,一朵朵挨在一起,各有各的特色。它們或仰或傾,或聚或散,有怒放的,也有含苞的,在風中似歌似舞,看得人都眼花繚亂了!
細看菊花,就會發現它們花瓣的形狀雖然各不相同,有像明月的,有像扇子的,有像卷發的……但不管是什麼姿態的,一律是潤如玉、輕如紗,輕輕摸一下,一股輕柔的感覺直透心脾,整個人頓時輕鬆了許多!
「新生代」的葉子是嫩綠色的,看上去很柔軟。碧綠的葉均勻地圍在筆直的莖周圍,有點像幾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圍著一根圓柱說悄悄話。那些葉子有點像金魚的尾巴,邊上都長著一圈小小的鋸齒,這可能是它們的防身武器吧!
在這西風蕭瑟、百花凋謝、寒霜彌漫的深秋,菊花依然傲然怒放。而且西風越緊,菊花開得越是繁茂;寒霜越濃,菊花開得越是艷麗。難怪陳毅爺爺會如此贊它:「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是啊,在本性如此剛強的菊花面前,風霜又能怎麼樣呢?
菊花不僅有令人敬佩的頑強意志,使人賞心悅目,它還能葯用呢!而且把菊花曬干後,泡成菊花茶,喝了可以使人清涼、去火,起到避暑的功效呢!
所以,菊花,我要贊美你!
Ⅶ 求名家寫的菊花的借物喻人的精美語段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 陶淵明《和郭主簿·其二》
九日黃花酒,登高回會昔聞。答 —— 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龍山飲》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 劉徹《秋風辭》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還要麼?、、、、、、、、、、、、、、、、、、、
Ⅷ 菊花寫一篇借物喻人作文500字
經過冬天漫長的等候、春天短暫的浮華、夏季溽悶的煎熬,秋天——終於神清氣爽地如約而至了.在天空越來越湛藍、越來越澄澈的時候,各色的菊花成群連片地開起來了.
我喜歡菊.宋朝的周敦頤在《愛蓮說》中稱:「晉陶淵明獨愛菊」.有了採菊東籬下的詩句,因了陶氏的鍾愛,菊花遂於隱士結了緣,於清逸之中平添了幾分高標與孤隱的意味來.但我以為,隱者雖有愛菊之意,菊花卻無孤隱之心,說她孤標傲世,似有誤解,她只是不媚流俗而已.
菊花的美,淡而有味,雅而有致.菊花的品格,自然、質朴而又從容.她不像桃李那樣愛炫耀,為了爭得人們的誇贊而苦爭春色,搶搶奪奪;不像牡丹那樣重功利,稱王稱魁,用大堆的頭銜來抬高身價;不像玫瑰那樣慕虛榮,醉心於華麗的包裝,穿梭與世人的感情糾葛之中,供養於富人的水晶瓶內……她清雅,卻不像荷花那樣拒人三尺,遺世獨立;她幽香,卻不像蘭花那樣喜弄玄虛,隱於空谷.她平易而又從容,菊花的芳跡隨處可見.她可入詩,在陶淵明的籬下,在李清照的簾外;更多的,她還是開在尋常百姓之中,在喧鬧的都市、在廣闊的原野、在學者的案頭、在農人的牆根……
菊花的品格,來源於她心底無私的坦盪和不畏艱苦的韌性,所以才有了出世的超然與入世的積極,所以才能在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時候不浮躁,在天氣嚴寒眾芳萎逝的時候不消沉,不擇環境、不慕繁華、不計得失,在屬於自己的季節里燦然怒放,釋放一種真實的心情,裝點出了一個多彩的世界.
Ⅸ 菊花借物喻人的文章
經過冬天漫長的等候、春天短暫的浮華、夏季溽悶的煎熬,秋天——終於神清氣爽地如約而至了.在天空越來越湛藍、越來越澄澈的時候,各色的菊花成群連片地開起來了.
我喜歡菊.宋朝的周敦頤在《愛蓮說》中稱:「晉陶淵明獨愛菊」.有了採菊東籬下的詩句,因了陶氏的鍾愛,菊花遂於隱士結了緣,於清逸之中平添了幾分高標與孤隱的意味來.但我以為,隱者雖有愛菊之意,菊花卻無孤隱之心,說她孤標傲世,似有誤解,她只是不媚流俗而已.
菊花的美,淡而有味,雅而有致.菊花的品格,自然、質朴而又從容.她不像桃李那樣愛炫耀,為了爭得人們的誇贊而苦爭春色,搶搶奪奪;不像牡丹那樣重功利,稱王稱魁,用大堆的頭銜來抬高身價;不像玫瑰那樣慕虛榮,醉心於華麗的包裝,穿梭與世人的感情糾葛之中,供養於富人的水晶瓶內……她清雅,卻不像荷花那樣拒人三尺,遺世獨立;她幽香,卻不像蘭花那樣喜弄玄虛,隱於空谷.她平易而又從容,菊花的芳跡隨處可見.她可入詩,在陶淵明的籬下,在李清照的簾外;更多的,她還是開在尋常百姓之中,在喧鬧的都市、在廣闊的原野、在學者的案頭、在農人的牆根……
菊花的品格,來源於她心底無私的坦盪和不畏艱苦的韌性,所以才有了出世的超然與入世的積極,所以才能在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時候不浮躁,在天氣嚴寒眾芳萎逝的時候不消沉,不擇環境、不慕繁華、不計得失,在屬於自己的季節里燦然怒放,釋放一種真實的心情,裝點出了一個多彩的世界.
Ⅹ 借物喻人的作文400字五年級 菊花
我很喜歡花,尤其是菊花。
夏姐姐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的離開了,秋姑娘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她用一支美麗的畫筆,把楓樹染紅了,把小草染黃了;她又施展她那神奇的法力,使菊花在秋風中綻開了美麗的笑容。
平原公園每年的秋季都要舉辦菊花展覽,展覽期間儼然就是花的海洋。
瞧!那一朵粉紅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緊緊簇擁在一起,遠遠望去,既像一個小絨球,又像一個大家族圍坐在一起商議什麼事情。再瞧那兒,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聽秋風老師為她們講故事呢!看她們一個個揚著腦袋,挺著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都想得到秋風老師的表揚吧!美麗的菊花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每一個人到了這里都要彎下腰來聞一聞,彷彿吸足了氧氣,站起來就覺得心曠神怡,走起路來顯得那麼精神。
登上鍾姿山,站在高處向下看,只見滿園的菊花,紅的像火,黃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嬌媚。整體看來,就像一塊花地毯。
我不僅喜歡菊花的美麗,更喜歡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別的花都凋謝了,惟獨菊花開的轟轟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風里,昂首挺胸向秋風挑戰。陳毅爺爺曾這樣寫詩贊美秋菊:
秋菊能傲霜,
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
風霜其奈何。
的確,菊花雖然沒有牡丹雍容華貴,沒有月季嬌艷嫵媚,沒有百合高貴優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確實令人喜愛。我們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樣,不怕困難,知難而進。
我本一介俗夫,雖然仰羨古人高風,每年的清秋時節賦詩賞菊,然而情致所限,自己只會隨著涌動的人流去看菊展,看經過人工技巧馴育出的名品異種。一朵朵怒放的菊花風情萬種,極盡妖嬈,雖然少了古人推崇的瘦勁之氣(易安居士說過「人比黃花瘦」,由此推知,菊花應該是以瘦為上),多了「痴肥」之嫌,徜徉於花海之中,仍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我的舉止算不上高潔,稱不得隱逸,可是試問蝸居如我者去哪裡找尋菊花的落腳之地呢?陶淵明好歹有個院落有道東籬,杜甫雖然賞菊時需要賒酒,不過他的草堂里也應該有任由菊花生長的園圃,所以我的辯解既是推詞又是苦衷。最重要的是,我是從真心裡愛菊花的。
菊花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它的根及莖、葉都可入葯,花朵泡茶飲可以清肝明目,解氣消熱。干菊花可以裝枕頭,做香包,製作成工藝花束。並且,它一直是餐桌上人們喜愛的菜餚,屈原就曾經「夕餐秋菊之落英」。初春的菊花芽是和香椿芽、花椒芽齊名的鮮品,菊花菜系、菊花火鍋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這些功用,較之那些徒有嬌艷經不得風雨的嬌貴花兒,相去不知多遠了。菊花,除有一身傲骨以外,奉獻精神也是難得可貴的。人們賞菊愛菊,情所難免。
牡丹雍容華貴,蓮荷出淤泥不染,幽蘭空谷吐芳,杜鵑高寒綻蕊,各有獨自的韻致,傾倒無數愛花人。傲世也因同氣味,喜歡什麼,還要看愛花人的主觀性情,看自身的氣質稟賦,看個人的理想品位。天下惜花愛花者甚眾,不過我想,喜愛菊花的人應該不算少吧。
九月的天氣,秋風已帶來了寒意,百花園中多種鮮花漸漸的凋落。它們被無情的寒氣所驅趕,告別了暫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數花卻在這時大顯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這少數花中的佼佼者。
菊花,花中隱士者也。她有松樹般的風格,有著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來,曾被世人所贊許。它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紮根於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壯地成長著。它的枝幹挺拔直立,葉片鬱郁蒼蒼,足能給人美的享受。
最使人欣賞不夠的是它那盛開著的鮮花。爬上山坡,走進公園,邁進庭院,那盛開於凋謝的百花叢中的菊花,散發出沁人的香氣,置身於菊的海洋中,有誰的心不能被陶醉呢?你看它,五彩繽紛,落落大方,爭芳奇艷。白的、紅的、紫的,那成百上千的花啊,足有碗口大。片片彎曲的花瓣,團結緊密,顯得高雅純潔。萬紫千紅的菊花啊,你羞羞噠噠地低著頭,顯示出你特有的文靜莊重,如火如荼的菊花啊,你不畏寒意,堅強不屈……
菊花,你給九月帶來鮮艷,菊花,你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的生機、美感。
你可以自己寫借物喻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