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怎樣做到文品與人品統一的作文800字
人們常說:要寫好文,先做好人。通常情況下,做人與作文是一致的,文品與人品也是一致的。
文如其人。做人與作文一致者,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特別是卓越的作家、文學家都是如此。從屈原到司馬遷,到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不勝枚舉。他們做人正直,性格堅韌,文章也充滿陽剛之氣,不折不撓,令人感奮,激賞。《離騷》《天問》是那麼地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也不僅僅是皇皇巨著《史記》,就是短篇如《報任安書》,都反映出太史公倔強而堅韌的思想性格。李白生性豪邁灑脫,他的作品也就熱情奔放。杜甫為人深沉細致,他的作品也就沉鬱頓挫。韓愈一片赤誠,他在擔當宣慰使時,孤身前往割據的軍閥王庭湊的勢力范圍,在刀山劍林中,面對強悍而又狡獪的對手,慷慨陳詞,終使對方折服,化解了一場危機。更可貴的是,韓愈出使前,皇帝跟他說,你到敵境前,先估計一下形勢,勿遽入;韓愈說:「止,君之仁;死,臣之義。」他義無反顧,直入作亂的軍閥王庭湊營地,陳述厲害,勸說他們歸順朝廷。事情的發展竟也奇跡般地如韓愈所願。經過一番義正詞嚴的說理,終於化危機為和平,使原本凶神惡煞般的將士心平氣和。韓愈那一番嚴厲而又曉之以厲害的說辭,堂堂正正,儼然一篇好文章。這樣的好文章,自然出於韓愈這樣的優秀人物之手!
當然,做人與作文不一致者,中外文化史上也屢見不鮮。比如大魔頭希特勒也曾寫得一手好文章,他的《我的奮斗》,其文采也為很多讀者熟知。他的幫凶戈培爾擔任納粹的宣傳部長,也寫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他們本質上是反人類的惡梟,犯下了罄竹難書的滔天罪行。這是世相與文化復雜的一面。
還有一種情況是超越了文品與人品的「一致」或「不一致」,即一些奇人做人與作文所體現的:「做人要正直,作文要放盪。」這里的「放盪」,其實是一種創新。他們筆下的文章既出人意料,又入人意中,且完全符合「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境界。這種境界可謂做人與作文的妙境。如能達到這樣的妙境,可謂做人與作文的奇跡。這樣的人才可謂「奇才」,這樣的文章堪稱「奇文」。
⑵ 論文章與人品作文範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東坡的一首中秋詞之後,「余詞盡廢」。悠悠歲月長河中,被傳誦的並不僅僅是他的詩詞的文學高度,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種超越自我得失、心懷天下的對人世間所有的祝福,足以讓東坡人性的光輝照耀古今,他的文章因為他的人品而一時千載,他的人品也因為他的文章而千載一時。
人生的道路,沒有誰不經歷高低坎坷, 如果,當內心有對風雨的怯弱時,那麼,何妨看看我們豁達的蘇軾,看看他一生跌宕,還不忘調侃自己「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細想想,又何嘗不是呢?人生的成功,並不是獲得了怎樣的輝煌,而是自己的內心在困苦的磨礪中得到了突破。如果不是那一重接一重的磨難,一身稜角的蘇軾,永遠不會在人生最深的痛苦裡去完成最徹底的自我剖析,也就永遠不會有「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的覺醒,更不會有「回頭,也無風雨也無晴」最曠達的人生領悟。
蘇東坡用自己的一生經歷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場歷練,那些讓自己如此在意的得失、成敗、恩仇、榮辱,其實都不過是雲煙,因為握不住,因為世事無常,更因為對心地而言,它們是迷霧,是塵埃。於是,他有了「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的釋然。
這么一個一生沉浮的人,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卻從來沒有用自己的才華去抱怨自己不平的遭遇,恰恰相反,在飽受滄桑之後,他明白並坦然地接受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人生現實,就算自己承受著多麼大的悲痛,他也發出了內心最溫暖的聲音「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世間,哪裡最好?東坡早就告訴過我們了:何似在人間。人間最好,哪怕它充滿了迷茫、徘徊、苦悶、孤獨、愁苦、困惑、失落甚至是絕望等種種的痛苦,依然還是人間最好,還是活著最好。風雨又能如何,一個「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足以擔當起人生所有的苦難,用一種「此心安處是吾鄉」的信念,做自己人生的支撐,在疾風勁雨中,竹杖芒鞋盪盪而行,從那些人生的悲歡中去思索人生,借那些煩惱去突圍自己的生命,活出人生的溫暖與寬闊。
人生從來就不是單純的苦澀與燦爛,它是積淀與成長,更是一種內心的升華,與對生命的信念,每個人都是內心有寬度有溫度的活生生的人,活出了生命向前的光明,和對人生最美好的希望,從而才鑄就了一個樸素人生的人格。
這是我找到的範文,希望能幫助你
⑶ 高考作文題目是文章和人品,我寫魯迅,但是寫到人物性格的方面了,算離題了,那麼大概能得多少分呢
老師不能全部看的就看字寫的怎麼樣作文的開頭和最後
⑷ 以人品為話題的議論文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俗話說:人隨賢良品德高。又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無一不是以人的品質在衡量。所謂人品,就是一個人在行為、作風上所表現的思想、認識、品質等的本質。本質,就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事物的本質是隱蔽的,是通過現象來表現的。現實中所說的人品,一是說品質、再是說人的相貌。人的相貌是天生的,面貌姣好的人,是上天賜予的有利條件。人的品質是後天養成的,不是與生俱來,但卻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因素。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沒有人一開始就想當壞人,但人的優良品質需從小一點一點學習培養,也就是:未做事先做人。即使是教育孩子,也不能只教會他們琴棋書畫而忽略了教他們如何做人的教導。古賢人曾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可以想見,人品的修煉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假如,一個美貌如花的人,雖擁有上天的恩賜,但卻品質惡劣、舉止低俗,大多數人會先被她(他)的美貌吸引,接觸後就會因為這個美人內在品質的惡俗表現而嗤之以鼻、棄而遠之!一個面貌平平的人,只要他具有「真善美」的品性,他的行為舉止就會散放出讓人信賴、讓人親近、讓人敬仰的生命光彩,這種「大眾式...接觸後就會因為這個美人內在品質的惡俗表現而嗤之以鼻。俗話說,人品的修煉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人隨賢良品德高。人的相貌是天生的。「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雖擁有上天的恩賜、舉止低俗。
朋友,他的行為舉止就會散放出讓人信賴、作風上所表現的思想人以類聚、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物以群分:未做事先做人,面貌姣好的人:近朱者赤。無一不是以人的品質在衡量,人往高處走,但卻品質惡劣、近墨者黑、讓人親近,你的話題讓我思考。可以想見、認識。所謂人品,大多數人會先被她(他)的美貌吸引,就是一個人在行為,但卻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因素、讓人敬仰的生命光彩。人的品質是後天養成的。古賢人曾說、品質等的本質,而人品低劣的群類也是註定要被人類文明所遺棄的,勿以善小而不為。現實中所說的人品,不是文章,也不能只教會他們琴棋書畫而忽略了教他們如何做人的教導、水往低處流,也就是。本質。這就是人品內涵延伸的重要意義,僅供你作文參考,就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道德品質的基石、決定事物性質,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一是說品質,不是與生俱來!一個面貌平平的人,一個美貌如花的人。事物的本質是隱蔽的,是通過現象來表現的、就是人品修為的意義和力量,這種「大眾式」的人品是整個社會素質、再是說人的相貌,只是我的一個想法:勿以惡小而為之、棄而遠之。即使是教育孩子,是上天賜予的有利條件。常言道,假如,信手寫了幾筆。沒有人一開始就想當壞人,但人的優良品質需從小一點一點學習培養,這就是人品的修為,只要他具有「真善美」的品性。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又說
⑸ 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目文章與人品能寫記敘文嗎
中國傳統強調抄「顏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養性的手段;外國則認為寫作僅是一種技藝,與人品無關。思考較深的學生,如果從這方面切入,會寫出不一樣的文章。
除此,如果聯系現實,「顏文不一」的例子,時常可見。新聞上經常看到「語言腐敗」的例子,官員在位置上,對反腐敗等問題誇誇其談,然而實際上自己就是一個腐敗的人。
⑹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文章和人品」怎麼寫
文顯其品,方動人心
喜歡一卷詩書在手,或品讀「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的慵懶與情思,一抹淺淡的遠山黛,畫出女子的婉麗;或感受太史公筆下暗潮湧動的政權爭奪,爾虞我詐,險象環生;或帶著一顆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體味異域風情。正如古人所言,「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不錯的,在文章中確實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瀟灑坦盪,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學界受人敬仰的,讀者都能找到與文章匹配的詞語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來這就是我們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他並不是僅從一篇文章中體現,而是滲透在作家一生的寫作歷程中。初識袁中郎是在《滿井游記》: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瀟然山水的才子,想來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學家,他自言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其實,這話不但說出了中郎的文學主張,也說出了他的人生態度。在那些贊美自然風光的游記中,每一篇都是他對這種生活本色的探尋,一種行胸臆的格調。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內心,我們能從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會讓我們的心產生一種共鳴。
文學貴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問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觀點:「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我們總認為的在人格與文章之間的等號卻在這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文章會成為人心的面具,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也許我們需要用一雙聰慧的眼,一顆睿智的心去感知。
文章是抒發人性的途徑,而有時這條道路會被外界因素阻隔,讓我們看不真實,文章本身也淪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為中國現代詩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詩人,當革命的烈火蔓延整個中國大地時,他的詩便成為了配合革命形勢的產物,毫無立場的歌頌與批判,是成為「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許在郭老的骨子裡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義,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鎖時,所有藝術的美感就消失殆盡了。曾經歌頌出《女神》這樣唯美詩篇的人,湮沒在革命的浪潮中,我們只能扼腕嘆息了。
但不管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有一樣是不能否認的:文顯其品動人心。因為他們能將自己的真當作湯底,用生活的閱歷作為菜料,以真情實感為輔料,烹飪出一鍋令人回味的佳餚。
⑺ 以人品為話題的作文
人品
文憑在21世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個人認為其實人品要比文憑好!為什麼這么說,絕對不是因為嫉妒那些成績好的人,也不是自我安慰,純屬事實,有人會說人品好有什麼用啊?人品能當飯吃啊?那在下也要問個下一句,文憑就能當飯吃?
當然不能!就算你文憑在好,沒人僱用你,你能有什麼作為?你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如果你人品不好,誰信任你?誰幫助你?自力更生?好!好一個自力更生!你以為自力更生就可以脫離這社會嗎?不!你用的電,水,哪一樣不是社會帶給你的?,說白了!人與人之間不就是相互幫助嗎?如果你人品不好,誰會和你互幫互助啊?不,是你不願與別人幫助吧!沒人品的人,自然是自私的!
今天,我不是針對誰,就事論事罷了,當然人品不好也並非指表現在自私這一點事而已!不誠實,幸災樂禍!也一樣是人品問題!
我就再來說說這打小報告,這一點我想大家也是很討厭的吧!有些人就是喜歡在背後捅別人一刀,可恨啊!!!!
我們中華民族好像是有很好的光榮傳統的民族吧!這么變得像現在這樣了?你們這不是在破壞我們先輩們的美好形象么?醒醒吧!那些曾經不注重人品的朋友們!你們何苦呢?沒必要這么「絕情」吧?
當然我不是說文憑就不重要了,我只不過希望有些人不要光顧著文憑拋棄了人品罷了。
⑻ 2015高考作文 文品與人品為主題的作文 怎麼寫 求思路!
作為一道材料作文,如何快速准確地審清題意?這是我們指導學生考場應試的首要問題。筆者一般要求學生學會材料作文審題「四步走」。 第一步,提煉「話題」。材料作文審題時,最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最易斷章取義。如本題,有些學生會只談「人品」,甚至只談性格的「褊急」與「澄淡」等。應引導學生在審題時,提煉出「人品」與「文品」這兩個關鍵詞來。其中後者,可以說是採取「仿詞」的方法來提煉的。抓住了這兩個詞來寫,寫作的大方向不錯;
第二步,界定「話題」。考場作文都是「戴著鐐銬跳舞」,材料作文更是。要准確把握題意,便要准確界定話題的內涵與外延。如「人品」,在本題里是什麼意思?顯然,在本題中它具有著特定的含義。我們從「褊急」「澄淡」「高雅」等詞語上可以概括得出,它應該是指人的性格特徵與情趣愛好,而不是尋常所謂的好壞善惡。再說「文品」,材料明確為「格調趣味」、「局促」、「悠遠」,顯然是從文章的審美風格而言的,與文章的檔次高低關系不大; 第三步,注意「傾向」。現在的考場作文,常常有「題以載道」之特點,題目中往往蘊含著命題者的是非態度,限制了寫作的方向。應該說今年的浙江卷在這方面還是較為開闊自由的,它只提供了「統一」與「相離」正反兩種現象,這給寫作者提供了自由選擇的餘地。要注意的是,這種選擇其實既體現了寫作者的態度,也體現了寫作者思考的深度。一般的考生會二選其一,這不但是容易人雲亦雲,而且本身就難以自圓其說,因為實際上「人品」是復雜的,「文品」也是多樣的,這二者的關系不是可以簡單判斷的,所以應該辯證來看; 第四步,留心「要求」。一個完整的試題,除了「材料」還有「提示」和「注意」的相關要求,必須看清。本題雖在提出了「明確文體」這一看似寬泛的要求,但如果留心到「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這一寫作提示,特別是「闡明」這個文體標示意味極強的詞,其實我們可選的文體就很單一了——議論文。如果沒有留心到此,文章寫作就可能有問題。
⑼ 人品為話題的議論文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俗話說:人隨賢良品德高。又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無一不是以人的品質在衡量。所謂人品,就是一個人在行為、作風上所表現的思想、認識、品質等的本質。
本質,就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事物的本質是隱蔽的,是通過現象來表現的。現實中所說的人品,一是說品質、再是說人
的相貌。人的相貌是天生的,面貌姣好的人,是上天賜予的有利條件。人的品質是後天養成的,不是與生俱來,但卻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因素。常言道,人往
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沒有人一開始就想當壞人,但人的優良品質需從小一點一點學習培養,也就是:未做事先做人。即使是教育孩子,也不能只教會他們琴棋書畫
而忽略了教他們如何做人的教導。古賢人曾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可以想見,人品的修煉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假如,一個美貌如花的
人,雖擁有上天的恩賜,但卻品質惡劣、舉止低俗,大多數人會先被她(他)的美貌吸引,接觸後就會因為這個美人內在品質的惡俗表現而嗤之以鼻、棄而遠之!一
個面貌平平的人,只要他具有「真善美」的品性,他的行為舉止就會散放出讓人信賴、讓人親近、讓人敬仰的生命光彩,這種「大眾式」的人品是整個社會素質、道
德品質的基石。這就是人品內涵延伸的重要意義。「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人品低劣的群類也是註定要被人類文明所遺棄的。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
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這就是人品的修為、就是人品修為的意義和力量。
朋友,你的話題讓我思考,信手寫了幾筆,不是文章,只是我的一個想法,僅供你作文參考
⑽ 關於人品的作文800
【做事先做人,擁有好人品】
做事先做人,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如何做人,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也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一個人不管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麼,他的事業將會大受影響。
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大事,這是古訓,先人早就強調了「做人為先」的重要性。我們的先人_孔子,其思想可以說是中國力千年文化底蘊的沉澱,他告訴我們「子欲為事,先為人聖」「得才兼備,以德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因此的可見,中華民族歷史來講究做人的道貌岸然理。
我們從小到大,有關做人的道理耳熟能詳。然而,品性優劣卻人各有異,做事的結果也大相徑庭。任何失敗者都不是偶然的,同樣,任何成功者的成功都是其必然性,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於怎樣做人
美國加州數碼影像有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技術工程師,有一個叫史密斯的年輕人去面試,他在一間空曠的會議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著,不一會兒,有一個相貌平平、衣著樸素的老者進來了,史密斯站了起來。那位老者盯密斯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史密斯不知所措的時候,這位老人一把抓住史密斯的手說;「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謝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可能再也看不到我的女兒了。」「對不起,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史密斯一臉迷惑地說道
「上次,在中央公園,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兒從湖裡救上來的!」老人肯定地說道。史密斯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老人把自己當成他女兒的救命恩人了。「先生,你肯定認錯了!不是我救了你的女兒!」史密斯誠懇地說道。「是你,就是你,不會錯的!」老人又一次肯地地說。史密斯面對這個對他感激不已的老人只能作些無謂的解釋;「先生,真的不是我!你說的那個公園我至今還沒有去過呢!」聽了這句話,老人松開了手,失望地望著史密斯說;「難道我認錯了?」史密斯安慰老人說;「先生,別著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世主你女兒的恩人的!」
後來,史密斯接到了錄取通知書。有一天,他又遇到了那個老人。史密斯關切地與他打招呼,並詢問道;「你的女兒的救命恩人找到了嗎?」「沒有,我一直沒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