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節約糧食珍惜水電作文600字
勤儉節約我能行
在生活中,吃零食、小吃……似乎已經成了同學們的「習慣」,沒擰緊水龍頭、白天開電燈等在同學們眼中也不算什麼大事。可是你們的父母的錢財與國家的資源都要因此而受到「威脅」。勤儉節約在我們的眼中永遠像一粒米、一棵草,那麼不起眼,不值得去想……
勤儉節約是什麼?雖然一直把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是你們真的做過勤儉節約的事嗎?你們真的理解了這個詞嗎?讓我們先來說說錢物吧!
父母的錢都來之不易,有打工的,也有的是日夜奔波到客戶家裡推銷產品的、出差到好幾個月才回一次家的……而因為你的貪吃、貪玩,這些血汗錢都被一點一滴的「吞噬」,而父母的生活也得因為你而變得艱難,哪怕你的家境多麼富裕,因為你的隨意揮霍,這些錢財總會花光的。所以,我們要將那些買零食、買游戲卡、玩具的錢攢起來。一天、兩天、三天……你總會攢到很多錢的:十元、一百元甚至一千元!你會變成一個「小富翁」!小時候的成功,會對你未來的事業很有幫助,錢物上的節約,請千萬要記住哦!
再來說說資源吧。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使用的資源也不斷的增多,資源也更加短缺。我們在生活中洗手完水龍頭有擰緊嗎?我們出門了有把空調還一直開著嗎?仔細想想,我們肯定有過這樣的事兒,你、我、他,應該都有吧。可是我們曾想過這會對世界資源造成影響嗎?沒有吧!我們只是想:管它的呢,一個水龍頭而已,流也流不了多少水,頂多讓爸媽多交點水費吧……如今世界資源的緊張,環境的惡化,將節約提到了一種新的境界——社會節約,就是以多數人甚至所有人的人生幸福為目標,追求社會整體效益、力避各種浪費的社會運動。你,做到了嗎?
如果你還在揮霍你的父母的血汗錢,如果你的廁所水龍頭還沒關,房間電燈還沒關,那麼請你伸出你的雙手去把它們關了,把自己准備買的不該買的東西的錢贊起來,我想這很容易做到吧?伸手、攢錢不是太麻煩吧?要知道,沒了這些資源與生活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麼辦呢?
② 作文:節約糧食珍惜糧食
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我每天吃飯都剩下許多白花花的米飯在桌子上,在碗里。
過不了幾天,我剩下的米飯居然差不多有一碗那麼多。媽媽看見我這樣浪費糧食,決定在星期天帶我去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星期天,我正要去拉車去田野時,媽媽說:「寶寶,車子壞了,我們只好走著去了。」一路上,猛烈的陽光像一團大火一樣,讓我感到非常的悶熱,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額頭上滲出來。
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一塊綠色的大毯子鋪在那裡。在這綠色的毯子上,有著許多人在忙碌地干著農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邊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民伯伯正在拋秧,他從一塊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綠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讓它們自己成長。他每拋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隨著秧苗飛灑向田中。此外,還有一個農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輕輕地彎下腰,用那潔凈的雙手去接觸那骯臟的雜草和污泥,雖然雜草除去了,卻臟了自己潔凈的雙手。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後背上,汗珠濕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衣服,每個農民從田裡走出來,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
忽然,我看到了我六十歲的外婆也在地里幹活,她彎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鍾又站起來伸伸腰,並不斷地用手捶打著自己地腰。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裡。這時。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後,我想了又想,覺得自己以前這樣浪費糧食真是太不應該了,我下決心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
③ 愛惜糧食正文開頭和結尾啊 跪求
開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專這首詩道出了農民屬伯伯的辛苦。它凝聚著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並提醒我們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可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米飯和可口的飯菜時,誰又會想到農民伯伯的辛勞呢?糧食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都應該愛惜糧食,作為學生的我們,更不應該浪費糧食。可是,平時我們又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結尾: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杜絕一切浪費行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貢獻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做珍惜糧食的小衛士!
④ 珍惜糧食的作文開頭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也許同學們在幼兒園里就已經會背了。然而不知同學們是否留意過沒有,每天中午學校開飯後,就會在食堂里發現很多同學桌上、地上會留下米粒或飯團;有的甚至因為菜不合胃口,只有吃了幾口,就把剩下的飯菜倒在學校的塑料桶里了,這實在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⑤ 關於珍惜糧食的作文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低碳從我做起!
往事點點,匯成了我記憶內的海洋。心中,每容每泛起幾朵銀白的浪花,讓我回味讓我珍藏,我體會出人生的真諦與樂趣。
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愛惜糧食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大家不應該浪費糧食: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低碳從我做起!
「糧食」,相信這兩個字大家都很熟悉。糧食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困難地「流」出來的。對於我們來說糧食也不怎麼貴,所以有許多人會浪費糧食,對於這些人來說糧食只是一種好不值錢的東西,但是其實它是沾過農民伯伯辛勤汗水的寶貴物品。我們不應該浪費糧食!!
當我們面向國旗時,我們可曾想過浪費糧食對不對得起祖國!農民伯伯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沒有他們辛勤地勞動,我們也不會吃得各個白白胖胖!所以請尊重農民伯伯,尊重糧食,珍惜糧食,杜絕浪費,低碳從我做起!不要挑食,認認真真把每一頓飯不浪費地吃完。
吃別人的東西出汗,吃自己的東西出眼淚,所以只有吃自己中的東西才能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
同學們,珍珠為寶,稻米為王,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低碳從我做起!
⑥ 珍惜糧食的作文600-700字
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了糧食,我們就很難生存。
現在,因為全球變暖,環境惡化,氣候反常,有些地方種的糧食顆粒無收,使到糧食短缺,糧價飛漲,許多窮人因為糧價飛漲而買不起糧食,忍飢挨餓地過著凄慘的生活。糧食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大難題。
糧食,對人們來說太重要了,節約和愛惜也成為人們的話題了。
記得小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就教我們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類節約糧食的兒歌,教育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要浪費;媽媽也做了榜樣,她在洗米時總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撿起來放進鍋里。這使我懂得了愛惜糧食。
在小學的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用「來之不易」造句,我毫不猶豫地寫上:「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種的來之不易的糧食。」老師在我的句子上打了一個鮮紅的勾。
但是,我也發現有不少浪費糧食的現象:在學校吃午餐的同學不是很多,可是總能發現白花花的米飯到在垃圾桶里;在餐廳里,一些人的飯菜點了一大堆,吃不完就到倒掉了,這樣既花錢又浪費糧食。這些現象真令人痛心。
為了節約糧食,我和爸爸媽媽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每頓飯都把碗里的飯粒扒的乾乾凈凈;在外面吃飯,爸爸媽媽從不鋪張浪費,能吃多少點多少。有一次,媽媽看我吃得這么干凈,便半開玩笑地說:「今天兒子的碗可以不用洗了。」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糟蹋糧食就是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啊!只要人人都節約糧食,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地球資源,我相信,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⑦ 怎麼做珍惜糧食的作文珍惜糧食的內容即要
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詩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是啊,這首詩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理解的一首詩.每一粒糧食都凝結著多少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啊!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糧食,珍惜糧食便應該從我們小學生做起!
我們國家雖然是一個繁榮昌盛,地大物博的國家,但是在一些偏僻的小山村裡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整天,吃山裡的蘑菇,野菜.更別說肉了,有時一兩個月都吃不上肉,吃不飽肚子.作為在城市裡生活的我們應該很滿足了.整天,衣食無憂.每天魚肉蝦,樣樣齊全,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可有些人卻卻在福中不知福,還浪費糧食.
有些人只要是他吃過的東西總要剩下一口.剩下一口饅頭,留下一口稀飯.為了讓人們珍惜糧食,為了提醒人們注意糧食短缺的問題.為了避免更多人飢餓和營養不良的問題.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每年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別有心栽的做法.讓人們珍惜糧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了的東西掉在地上,不挑食偏食,不浪費食物.讓每一個人都珍惜糧食!
在飯館,有些人為了炫耀自己有多大方,點上了一桌子菜.往往這些菜總會剩下.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闆倒掉了.其實完全可以讓這一類的事情不再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少點一些,吃完了再點,或者打包回家都是一個很好的節約方式.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只需舉手之勞,不費絲毫力氣
從古至今,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為新世紀的我們,更要節約糧食.為那些營養不良,忍飢挨餓的人們想想.當你想到掉這些食物的時候,想想他們.或許他們此時,正在挨餓.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吃干凈盤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做一個節約糧食的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⑧ 關於節約糧食的作文結尾怎麼寫
《珍惜糧食,不要鋪張浪費》作文結尾
還有,最好不要養成挑食的習慣,認為不好吃的就隨便丟棄。在家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最好少盛點,因為吃完了還可以再盛。在餐館就餐後,如還有剩菜,就要打包回去吃,千萬不要覺得很丟人,這其實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在這,我有幾個小小的建議供大家參考:去餐館吃飯,不要因為要面子就瞎點,其實夠吃就行,不要太奢侈。
最後,我大聲呼籲,人人應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自身做起!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作文結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們為了糧食,冒著嚴寒酷暑,在田地里辛勤勞作,從而我們才有糧食吃。每當我再望著香噴噴的米飯時,農民那辛苦的背影總能在我眼前浮現,心中不由然想起這首詩。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珍惜每一粒糧食吧!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愛糧節糧的模範。
《糧食的哭訴》作文結尾
原來糧食是這么痛恨人類,但它們卻無私地奉獻著自己。
我呼籲人們珍惜糧食,如果我們聽到糧食的哭訴。那麼我們人類離滅亡的時間就不遠了,不要等到糧食哭訴的時候我們才知道珍惜糧食,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爭做節約糧食小衛士,讓節約糧食的觀念傳遍全世界。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節約糧食從我做起,讓我們來加入「光碟行動」吧!
《愛惜糧食》作文結尾
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約變為自覺、成為習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愛惜糧食就是愛惜生命。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⑨ 珍惜糧食的作文
這個還不錯。
附其中一篇。快速作文訓練五步
(一)素質訓練,也叫基礎訓練
任何一種技能技巧的形成,並使之達到熟練程度,都必須經過干錘百煉,所謂熟能生巧、巧能生華就是這個意思。競走、賽跑運動員的速度是練出來的,游泳、自行車運動員的速度也是練出來的。快速作文也一樣,要提高寫作成文速度,主要靠練。快速作文沒有秘訣,沒有魔圖,只要通過嚴格訓練,就能出成果,問題是要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步驟。我每接手一個班,都嚴格按照下列五個步驟進行訓練。
(一)素質訓練,也叫基礎訓練
快速作文訓練的中心是「快」,這種訓練是在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和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的基礎上求「快」、求「好」的訓練,如果寫作素質太差,就沒法進行快速訓練。因此,我每接手一個班,第一步就是進行基礎訓練。通過基礎訓練,要求達到下列目的:
1、提高寫作興趣,培養寫作情感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開發智力的動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學都必須嚴格遵循興趣性原則。只有當學生對寫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快速作司文訓練才會有成效。心理學同時告訴我們,興趣與當前的需要有關,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辦法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向學生進行快速寫作目的教育,如果學生認識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會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習趣。另外,出作文題要緊跟形勢,與時代同步,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命題要盡量新,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學生有話可寫。
2.積累寫作材料
這一點要貫穿到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始終,但在基礎訓練階段要重點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寫作材料,再好的寫作高手也難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學生分專題記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關愛國主義,黨的領導,尊重知識,改革開放,廉政建設,學雷鋒等等,每個方面都要記住一兩個典型材料。材料的積累,教師只能做指導,要讓學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統一,全班統一了,寫作的論據就會雷同。所積累的材料要注意三點:一要典型,二要准確,三要記牢。要強調用腦記,要背,不能光靠筆記本。材料越充足,寫作速度就越快。
3.豐富寫作語言
如果學生語言貧乏,寫作時搜索枯腸也找不到一句恰當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往往寫了塗,塗了又寫,就無法提高寫作速度。如果詞彙不豐富,寫到中途某個字不會寫或者沒有一個恰當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寫作就會「卡殼」,當然也就達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寫作語言的訓練和詞彙的積累是十分重要的。豐富寫作語言的方法之一是,背書和加強課外閱讀,書讀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會越通順,語言就會有文采,不會老說口水話。再就是指導學生學習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克服學生腔。另外,要指導學生積累詞彙,詞彙豐富,寫起作文來就能得心應手,速度也就快了。
4.訓練書寫能力
書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寫作速度。因此進行快速作文教學,必須強化書寫能力訓練。作文不是書法競賽,並不要求鐵畫銀鉤,但也不能龍飛鳳舞,我們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把字寫得清楚、規范、工整。具體做法主要是臨摩字帖,每個學生應備有兩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書,先練正楷,後學行書,逐日臨摩,堅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總之,通過素質訓練,要使學生想寫作文,愛寫作文,並且有東西可寫,話寫得通順。
(二)思維訓練
快速作文的關鍵是快速思維訓練。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徵和規律性的認識。快速思維則要求學生在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的整個思維過程中,思維活動應具有廣泛性、獨立性、敏捷性和創造性。一見到作文題能立即做出反應,要求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的全過程不超過五分鍾。抓好快速作文思維訓練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要正確反映客觀世界,首先必須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因此,要和政治課相配合,組織學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要了解當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正確的政治觀點、思維觀點是快速思維的定向器和指示燈。因此,必須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樹立遠大理想,加強政治修養,提高政治覺悟。
2.加強抽象思維訓練
議論文的構思過程,實際上就是抽象思維的過程,因此,必須教給學生分析、概括、綜合、判斷等基本邏輯方法和縱向思維、逆向思維、反向思維、輻射思維等思維方法。訓練抽象思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辯論。課堂討論應允許學生和老師唱「對台戲」,要鼓勵學生在課外爭論問題,學生爭得面紅耳赤的時侯,也就是思維最活躍、最敏捷的時候。
3.進行形象思維訓練
寫記敘文離不開想像、聯想、幻想等形象思維活動。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寫好一篇記敘文,沒有扎實的形象思維訓練是不行的。訓練形象思維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的基本形象,牢記心頭,並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要重視寫回憶錄,回憶錄的寫作過程實際就是訓練形象思維的過程。
總之,通過這一步訓練,要達到開拓學生思維的目的,使學生變得思維敏捷,對作文題反應迅速,想像力豐富,要改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維遲鈍、思想渙散的不良習慣。
(三)寫作速度訓練
第一步素質訓練是基礎,第二步思維訓練是關鍵,這第三步的速度訓練則是目的。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快速寫作。如果第一、二步訓練都抓得扎實,速度訓練就會見效。基本做法是嚴格要求,限時作文。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個課時,一定要嚴格要求,當堂完卷。要求學生做到快速審題,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謀篇,快速寫作,快速修改。總之,一切都要立足於一個「快"字。40分鍾的時間分配大致是這樣的:審題、立意(確定中心思想)和謀篇布局(編寫作提綱)不超過5分鍾,寫作30分鍾,修改5分鍾。通過訓練,這個要求一般學生都能做到。另外,在班內開展快速作文競賽也是個提高寫作速度的好辦法,一搞競賽,學生的興趣就來了。剛開始進行速度訓練時,有些學生是跟不上的,40分鍾怎麼也寫不完。怎麼辦呢?二是多加鼓勵,切忌指責;二是暫時遷就,但絕不放鬆要求。時間一到,一律收卷,沒寫完也要收卷。這樣,學生下次寫作文就有一種緊迫感和時間觀念。有些學生,一講快速作文,字就亂塗亂畫。碰到這樣的學生怎麼辦呢?不能操之過急,分兩步走,先要求寫完800字,再要求字跡清楚。作文不是書法競賽,不要求鐵畫銀鉤,只要字體工整,文字規范就行。個別字跡潦草的學生,要加強教育和書寫指導。
(四)技巧訓練
第三步訓練要求解決寫作速度問題,這一步訓練便是"快」中求巧,同時,也是對速度訓練成果的鞏固和提高。基本方法是專題指導,講練結合。如果前三步抓得扎實,這一步訓練往往水到渠成。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不但要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各種文體的寫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快速寫作的技巧。比如快速審題、快速立意、快速謀篇布局、快速寫作、快速修改等技巧,都要分專題進行歸納,總結和指導,還要能快速應付寫作中隨時出現的「卡殼」現象,諸如走題、空洞、鬆散、結構混亂、詞不達意、字不會寫等毛病的糾正和意外情況的應付辦法。至於這些快速寫作的具體技巧和方法,我在下面將作專門介紹,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
(五)綜合訓練
通過以上四步訓練,學生基本掌握了快速寫作的方式與技巧,具備了快速寫作的基礎。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必須進行綜合訓練。訓練內容有:
1.各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的快速綜合運用;
2.各個作文環節(審題、立意、構思、成文、修改)的快速綜合訓練;
3.各類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的快速綜合訓1練;
4.各種作文形式(命題作文、選題作文、看圖作文、給文字材料作文、自擬題目作文)的快速綜合訓練。
上述五步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雖然有時在實際訓練中可以穿插或同時進行,但必須有所側重,按步訓練,可形成一個序列,堅持到底,必然能達到快速作文的目的。
參考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好運!
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我每天吃飯都剩下許多白花花的米飯在桌子上,在碗里。
過不了幾天,我剩下的米飯居然差不多有一碗那麼多。媽媽看見我這樣浪費糧食,決定在星期天帶我去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星期天,我正要去拉車去田野時,媽媽說:「寶寶,車子壞了,我們只好走著去了。」一路上,猛烈的陽光像一團大火一樣,讓我感到非常的悶熱,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額頭上滲出來。
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一塊綠色的大毯子鋪在那裡。在這綠色的毯子上,有著許多人在忙碌地干著農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邊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民伯伯正在拋秧,他從一塊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綠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讓它們自己成長。他每拋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隨著秧苗飛灑向田中。此外,還有一個農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輕輕地彎下腰,用那潔凈的雙手去接觸那骯臟的雜草和污泥,雖然雜草除去了,卻臟了自己潔凈的雙手。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後背上,汗珠濕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衣服,每個農民從田裡走出來,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
忽然,我看到了我六十歲的外婆也在地里幹活,她彎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鍾又站起來伸伸腰,並不斷地用手捶打著自己地腰。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裡。這時。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後,我想了又想,覺得自己以前這樣浪費糧食真是太不應該了,我下決心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
愛惜糧食 為國分憂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時,你們有沒有為我們的祖國憂愁呢?
我國人口眾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三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著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你們為我國這一最大的問題憂慮過嗎?
不錯,我們有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早已解決了舊中國幾千年沒法解決的人民吃飯問題。我們應該為之自豪!可是,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有這么一組數據。2000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增產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同學們都知道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糧周。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帶回家。
8、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
⑩ 珍惜糧食的作文帶題記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要吃飯。還沒等到下課,同學們的肚子就已經唱起了內「空城計」容,下課鈴一響,大家就爭先恐後地打飯。一些「眼大肚皮小」的同學,覺得飯菜很好吃,就打了很多,結果吃不完,就理所當然、毫不可惜地倒掉了。一些同學在打飯的時候心不在焉,搞得米飯掉了一地。天天都讓裝剩菜、剩飯的桶吃得飽飽的,挺著一個「將軍肚」。
這樣的現象,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李紳寫得《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確,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辛勞和汗水。想想平時在家吃飯的時候,爸爸為什麼看到我的桌子上掉了米飯會那麼生氣,現在才知道,爸爸是為了珍惜糧食,是為了讓我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珍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我們這些生活在「蜜糖」里的同學卻不知道珍惜。在當今社會上,還有很多生活在貧困山區里的孩子,他們連溫飽都不能解決,和我們比起來,我們更幸福,卻不知道珍惜。正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同學們,難道改掉那些浪費糧食的壞習慣真的很難嗎?其實不是的,那就讓我們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