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2009高考作文題目浙江

2009高考作文題目浙江

發布時間:2020-12-29 09:49:22

❶ 2006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題目

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生有所息生無所息

據《列子》記載:子貢倦於專學,告仲尼曰:屬「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古今中外,還有諸多相關的論述,例如:

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辦法。(康德)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勞農夫以休息之。(《呂氏春秋》)

休閑不是偶爾玩一次一次,而應是人們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們應該學會超前休息,也就是說在疲勞之前,適當休息效果最佳。(醫學專家)

讀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請以生無所息/生有所息 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可任寫一個方面,、也可兼寫兩個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於800字。5,不得抄襲。

❷ 求1999年到2009年全國各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陝西2009年高考語文作文是一道材料題。題目中講到一群小動物學游泳的故事:一群小動物有一次被大灰狼追趕到河邊,於是萌生了學習游泳的想法,但是大家都學不好,後來仙鶴說,既然兔子跑的快就不用學游泳,既然松鼠會上樹,也就不用學游泳……

題目要求,根據這段材料,自擬題目,完成800字的作文。
2009高考全國1語文卷作文題:路徑

請以「路徑」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選角度,自行立意。2、除詩歌外,文休不限。3、不少於800字。
2009年高考全國卷I語文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歷屆小動物運動會的短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邊,差點被抓住。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面發展,將小兔子送進游泳培訓班,同班的還有小狗,小龜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龜學會游泳,又多了一種本領,心裡很高興: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長時間都沒學會,很苦惱。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游,你們四條腿還不能游?成功的90%來自汗水。加油!呷呷!」

評論家青蛙打發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麼只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展特長呢?」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游泳就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就學爬樹嘛。」

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恆謙網特約陝西省高級教師 張普軒

【作文題目】小動物學游泳而引發的評論

題目中講到一群小動物學游泳的故事:一群小動物有一次被大灰狼追趕到河邊,於是萌生了學習游泳的想法,但是大家都學不好,後來仙鶴說,既然兔子跑的快就不用學游泳,既然松鼠會上樹,也就不用學游泳……

題目要求,根據這段材料,自擬題目,完成800字的作文。

【權威解讀】:09陝西高考作文不是中國民眾所關注的社會熱點,但卻是本著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的。

【寫作啟示】

話題1:人各有所長,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

成功心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決斷一個人是否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已的優勢。例如職場中人,如果根據自已的長處選擇職業,並「順勢而為」地將自已的天才發揮得淋漓盡致,就會事半功倍,如魚得水。

范曉是某建築學院會計學專業的本科生。他最大的困惑就是高考填報的法律專業志願,卻被調配為會計學專業。他對會計並不感興趣,三年來雖強迫自已努力,但學習起來很吃力,每次考試都是費盡心力才勉強過關。就要畢業了,對選擇會計類職業確實沒興趣,另外改換專業又要從零開始,心中無底,甚是煩惱。

研究發現,每個正常人都有其獨特的才幹以及用才幹構成的獨特優勢,是指一個人天生能做一件事,總比其他人做得好,比如兔子跑的比誰都快,松樹能上樹等等。。。

話題2:世界上任何物質都遵循規律,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是不能違背的。假如讓兔子和松鼠通過學游泳來逃避大灰狼,無疑是不可為的,最終結局只能是事倍速功半。
-------------------
我年年都關注一下作文題,誠實的講,今年的感覺尤其囧,
我為N年前我也是這么過來的突然覺得很難為情……

❸ 歷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目

1951年高考作文題目:一年來我在課外努力地工作 1952年高考作文題目:記一件新人新事

1953年高考作文題目:寫一個你所熟悉的革命幹部

1954年高考作文題目:我的報考志願是怎樣決定的

1955年高考作文題目:我准備怎樣做一個高等學校的學生

1956年高考作文題目: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裡

1957年高考作文題目:我的母親

1958年高考作文題目:大躍進中激動人心的一幕

1959年高考作文題目:記一段有意義的生活

1960年高考作文題目:我在勞動中受到了鍛煉

1961年高考作文題目:一位革命先輩的事跡鼓舞著我

1962年高考作文題目:說不怕鬼;雨後(兩選一)

1963年高考作文題目:「五一」勞動節日記

1964年高考作文題目:讀報有感——關於乾菜的故事

1965年高考作文題目:給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年—1976年:高考中斷了11年)

1977年高考作文題目:「我在這戰斗的一年裡」

1978年:縮寫:「速度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

1979年:改寫:「陳依玲的故事」

1980年:讀後感:《畫蛋》(達·芬奇的故事)

1981年:讀後感:《毀樹容易種樹難》

1982年:命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983年:看圖作文:①說明一篇;②議論一篇(漫畫《挖井》)

1984年:一段報道,關於怎樣寫作文

1985年:「致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關於環境污染問題)

1986年:「樹木·森林·氣候」(一段報道,副標題自擬)

1987年:自擬題(關於育民小學游泳訓練班的簡訊)

1988年:習慣

1989年:「致青年同學的一封信」(關於報考志願的困惑和苦惱)

1990年:①動作表情;②肖像描寫;③議論500字(素材為:玫瑰園里的花與刺)

1991年:①以圓形物體為本,寫一段想像②命題——選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辯論或議論)

1992年:①記敘;②議論(關於社會公德問題,街頭雨中一景)

1993年:廣播稿:關於補課報酬問題

1994年:嘗試

1995年:①一段對話;②一篇評論(素材為詩歌《鳥的對話》)

1996年高考作文題目高考作文題目:①說明一篇;②議論一篇(關於給六指做整形手術的兩幅漫畫比較,議論題為「我更喜歡」)

1997年高考作文題目:自擬題(社會調查分析,素材兩份,主線為「助人為樂」)

1998年高考作文題目: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二選一)小作文:補寫《媽媽只洗了一隻鞋》

1999年高考作文題目: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2000年高考作文題目: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2001年高考作文題目:誠信

2002年高考作文題目:心靈的選擇

2003年高考作文題目:感情的親疏與對事物的判斷

2004年高考作文題目:浙江:人文素養與發展 ,05年浙江:一葉、一枝、一世界,06年浙江:生有所息生無所息,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08浙江:觸摸城市或感受鄉村。

❹ 2009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點評及

你要批卷了,綠葉對根的情意主題應圍繞鄉土情結或母愛或老師一類,兩者應內該有輕重之分,綠葉和根不是容同等的,而你寫友情的話,與你朋友就是一樣的,無謂說綠葉和根,可能在審題上就有偏差了。

如果老師覺得你的文筆還可以的話能上30,不然就20到25徘徊了。

❺ 09年浙江高考作文題

《綠葉對根的情意》這首歌中的一段歌詞,根據歌詞自擬題目作文。

《綠葉對根的情意》內歌詞

不要容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心依著你

不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情牽著你

我是你的一片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風中告別了你, 今天這方明天那裡

無論我停在那片雲彩, 我的眼總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風中歌唱, 那歌聲也是為著你

唔......

不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路上充滿回憶

請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不要問我 你不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是你的一片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❻ 2012浙江高考作文題目

浙江
台灣作家劉繼榮的一篇博文說,她讀中學的女兒成績一直中等,但回卻被全班同學評為「最欣賞答的同學」。理由是樂觀幽默、熱心助人、守信用、好相處等。她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女兒卻認真地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這篇博文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網民甲: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挺好。
網民乙:都在路邊鼓掌,誰在路上跑呢?
網民丙:路邊鼓掌與路上跑步,都值得肯定。
請在上述網民的議論中,選取一種看法,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不得脫離材料的內容和含義的范圍作文。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套作。

❼ 2019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麼,要浙江的

2019
試卷類型
作文題目
全國III卷
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
全國I卷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北京卷
韌性、色彩
江蘇卷
物各有性,事猶是,人亦然
浙江卷
作家與讀者

❽ 09年浙江卷高考語文作文是什麼

2009高考浙江作文綠葉對根的情意劉歡唱的歌詞大意:要問我回到哪裡去, 我的心依答著你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情牽著你我是你的一片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風中告別了你, 今天這方明天那裡……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路上充滿回憶請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我是你的一片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根據歌詞表達的主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見解,可以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表評論,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 ,題目自擬。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少於800字。4, 不得抄襲。

❾ 2010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1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簡析

作者:hyllm 加入日期:-06-08


作者EMAIL:[email protected]

201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簡析(原創)
1、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題回放:
傳說有的雛鳥長大後,會銜食喂養衰老的母鳥。人們把此現象稱為「反哺」。
人類社會也存在類似現象。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的文化影響被稱之為「文化反哺」。千百年來,在以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的正統傳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猶如潛流引而不現,但在迅疾變化的當今社會,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們在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
以「角色轉化之間」為題,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文體除詩歌外不限,字數在800字以上。

2、作文材料分析:
這個作文題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角色轉換之間,都會有自己的認識和感悟,所以很容易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和高考作文關注生活、關注人生的倡導是吻合的,利於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反省,從而調動起他們的情感思維,寫出有生活氣息的、鮮活的文章,從而體現出學生個體的寫作能力,不失為一道好題。在行文中,學生能否抓住「轉換」這個側重點,是立意是否准確的關鍵。
該作文材料第一段解釋「反哺」。第二段第一句闡釋「文化反哺」;第二句提示「正統傳承方式」是「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文化反哺猶如潛流引而不現」,點撥考生應對傳統文化作深層思考;第三句為考生提示寫作思維拓展的方向(寫作切入點):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而且明確告知考生,年輕人的反哺能力「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
愚以為,2010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命題有如下特色:
(1)角度多元
文題可從多個角度切入。材料已點示:考生可從「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多角度切入寫作點;也可從施教者或受教者兩個角度分別切入;也可從施教者和受教者互相轉化的辯證角度切入。而考生思考的層面、語文的素養、識見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考場作文等級,這使得2010年的浙江作文題更具區分度,更符合高考選拔性考試的要求。
(2)思維理性
命題《角色轉化之間》隱含著一對關系:施教者與受教者。由傳統的「父輩」對「子輩」的施教,到迅疾變化的當今社會,年輕人對長輩的文化反哺能力,需要考生在立意方面作出理性的辯證思維,對「傳統文化」和「文化反哺」都要有自己的正確認識,這樣方能立意准確。
(3)文題中性
命題《角色轉化之間》,既可以寫成記敘文,記敘兩代人之間對文化的認識差異和互相影響,也可以寫成散文,抒發自己對文化反哺現象及本質的情感;更可以寫成議論文,直接闡述自己對文化反哺中角色轉換的看法。任何一種文體都可以切合這個命題,因而文題是中性的。
(4)關注現實
201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題繼承了2009年的「綠葉對根的情意」這個材料的命意,仍舊著眼於現實文化的困境:商品大潮洶涌而來,網路文化四處泛濫,外來沖擊無孔不入,在這物質享受高於一切的現實社會,在這娛樂至上娛樂至死的年代,在「科學知識」的傳承、「價值觀念」的分歧、「生活方式」的改變、「審美情趣」的更新上,我們很多人不知覺地失去了許多可貴的東西,作文將人們的視角帶入了當下,關注了現代社會文化,更關注了我們的精神。如果說,2009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比較感性和抒情,那麼,2010年的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則更重理性和思辨。從這一點來說,作文難度有所提高。
(5)指向深刻
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生存之根,而文化需要傳承和創新,既不能囿於傳統畫地為牢,也不能否定拋棄傳統而另起爐灶。文題引導考生反思文化,以期讓中華文化煥發生機,形成強烈的感染力,產生巨大的文化輻射力,使我們的民族文化真正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

3、寫作要點:
(1)全面理解材料,命題作文不能另起話題。如單寫「反哺」或僅寫物質生活上子女對父母長輩的反哺就是片面理解材料,審題不準確。
(2)可以以敘述為主,講講自己對家長的引導,比如看超女和快樂男聲,看非誠勿擾,沒有青年人引導,家長幾乎不可能看此類節目並產生興趣。 至於這個「反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各站在自己的立場闡述就好。
(3)激活大腦庫存的知識和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和關注現實的認識觀,引導心靈的真善美和思維的開闊和多樣。扣住「文化反哺」,將個體心理上升為一種群體情感傾向,一種公眾認同的正確觀點,則有望寫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佳作美文。

❿ 2009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共多少篇 題目分別是什麼

2009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送你一個滿分作文網http://e.people.com.cn/GB/8216/28339/去看看吧!!!!!!!

【原題解讀】
1、「綠葉」
兒子(女兒)、學生、遊子、赤子……
2、「根」
母親、老師(教練)、家鄉、祖國……
3、「綠葉對根的情意」
母子情(親情)、師生情、桑梓情(熱愛家鄉、鄉愁)、愛國情(遊子、愛國赤子)……
【考點解析】

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浙江卷自04年自主命題開始,都是話題作文與命題作文,新材料作文還是第一次。從本質上講,新材料作文脫胎於材料作文,但又不限制文體,同時保持了話題作文的開放性「三自」,更具靈活性、新鮮性與開放性,也更能發揮考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新材料作文因其「新」的特點,容易給考生設置一些無形的障礙。筆者認為要寫好這篇文章,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必須全面理解材料,不能脫離整體材料的意思另起話題,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就是說要從材料中提煉觀點而不是話題。如有的學生從材料中引出話題「情意」,則有可能偏題。
第二,必須考慮綠葉與根的雙元關系、辯證關系。根滋養撫育綠葉,綠葉才得以蔥綠昌茂,綠葉心懷感恩之情,縱使飄零一生,也眷戀不忘根對自己的呵護。根作用於綠葉,綠葉反作用於根,這是相互的。有很多考生應該會提煉出「感恩」的觀點,比如「遊子對故土的感激眷戀」、「華僑對國家的回報感恩」「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愛戴」等等都可以,但是像一般的幫助別人,比如朋友之間的互相關心,情人之間的互相體貼,陌路人一個友情的微笑,身處尷尬時一份溫馨的憐憫等等就與材料中的「感恩」之味有點距離,因為它們都脫離了「綠葉與根」的關系。

第三,要寫好這篇文章,對考生的的思維能力要求較強。近幾年浙江省命題導向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激活學生庫存的知識和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關注現實的認識觀,引導學生心靈的真善美和思維的開闊和多樣。如果考生能超越 「感恩」,能從材料中品出根與綠葉的延續性關系——「給予與吸收,及再給予」,將個體心理上升為一種群體情感傾向,比如「鄉愁的文化心理」等,則能寫出一定的思想深度,容易得高分。

總之,在全國大范圍一片話題與命題的作文大潮中,今年的浙江卷昂揚走在「新材料作文」的行列,與全國卷Ⅱ及上海卷一起,情理兼重,相信積極參與生活,思考生活,注重生活積累與情感積淀的考生定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滿分作文一

歸情

我到底該用怎樣的情感,摻雜多少理智,才能將這份深植入每朵靈魂深處的情感說清道明。

十六歲那年出遠門,懷揣新鮮感飛至大陸另一端去尋訪未知的世界。彼時還未理順心情,只當是一次游歷,所以心情愉悅地在異地街頭說著外語過著外國人的生活。還記得那是一個下雨的日子,我站在街頭無人陪同,周圍的人語言不通,滿世界都是陌生的字眼。腦海中突然泛起了韓少功在法國的掙扎——

「全世界都是法語、法語、法語!……而我的心,卻在歸途……」

我突然明白了,那種掙扎在內心的鄉土情結有多麼強大,那種歸情,實質上就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最完美的體現。

十六歲的我在歸情中懂得了我對故土的熱愛,也讓我突然領悟了上一輩的離鄉之人的愁思之源。當我看見年近古稀的餘光中老人堅定地在廈大校慶上朗誦他那廣為人知的詩作《鄉愁》時,不知不覺我的眼眶盈滿了淚水;當我看見在異國他鄉的僑胞們在傳遞火炬時的護跑,我彷彿看見了五星紅旗之下一顆顆忠貞的赤子之心向著太陽灼灼燃燒……

歸情,這份深沉的愛,在思鄉之子的心中沉澱醞釀許久的歲月里,撐起一個民族不敗的雄姿。

所以,我想我是懂得索尼爾仁琴在歸國那一剎的沉默的,我懂他在那份悲欣交集的歸情得以實現之時的激動與哀嘆;所以,我想我是敬佩錢學森的,敬佩他「豈以禍福避趨之」的勇敢的大義,更敬佩他身上那附屬著的中國人的傲骨。是那一份落葉歸根式的歸屬感集聚了人心的力量,才能讓索氏在俄國灰暗天空中樹起精神孑立的一幟,才能讓我國的軍事科學方面有了重大成就,從而推進了一個國家的崛起,一個民族的復興與強大。

懂得這份純潔的歸情,讓生命最初最美的回憶常在我心;

深藏這份厚重的歸情,讓民族最強最醇的牽引常系我心;

釋放這份歸情,這份屬於每一個有愛的靈魂的頌歌。記住,這是你對你故鄉的熱愛,也是故鄉的人對你遠遠輕輕、真摯無聲的掛念和祝福……

【點評】

文章飽含深厚忠貞的赤子之心。舉例所及韓少功、餘光中、護跑僑胞、索尼爾仁琴、錢學森……看似信手拈來,點到為止,實則始終貫串「歸情」,覆蓋古今中外,意味深長。成熟雅緻的語言,純潔厚重的歸情,寫就富有真情意韻的散文,表現出相當高的寫作水準,而且是在緊張的高考時刻完成的,難能可貴!

滿分作文二

脈脈鄉情

浩浩的江水載著揚帆的船兒遠征,然而船兒明白來時燈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戀的港灣;碧藍的天空承載著鴿子飛翔的雙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著的依戀,天空中掠過的思念,當一個熟悉的名詞在腦際浮現,心中總是有些悸動。

曾經是如此驚詫於葉落的壯美,感懷於那極致的美麗。枝杈與土地僅有幾米的距離,然而葉兒毅然掙脫,任風翻飛,它飛旋:任車將它壓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著根的方向飛旋著動容的美麗。我問落葉,落葉不語,那該是由內散發的情愫,慢慢體會。

直到那一年,陽光融融,拂過內心小小的激動,春風暖暖,卻吹過心底淡淡的苦澀,門前的柏樹窸窣作響,搖曳著內心的不舍,那一天我們舉家遷往城裡。遠去了清晨那晶瑩的露珠,遠去了熏豆茶在鄉土味中蒸騰出的清韻雅志,遠去了春雨下撐著傘漫步於田埂的愜意。鑽進門前等候的車內,望著陽光映襯出的古屋的倩影,記憶便塵封在這安詳佇立的院落,在那漸漸遠去的方向,我落淚了,止不住地落,從心底流淌出的。

遠離了家鄉,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麼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這時我彷彿能夠真切得體會到落葉掙脫枝頭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語堂的一篇隨筆曾給予了我深深地慰藉。小時候的他住在鼓浪嶼,離海很近,他常常和父親在海邊傾聽海的沉吟,他常問父親海的那邊的圖景,他嚮往著,終於他飛過了那道海,可海的這邊依然深深地縈繞在他的心底。他說:「當我乘飛機越過這道海時,覺得其實它很小,而當我在海的那頭遙望家鄉時,它是如此渺遠。」短短的一句話是如此意味深長,因為鄉愁是人間最美的語言。

每個生靈都有著它的根,都有著牽引著它的一根絲,流淌著人間最美麗的情感。就在秘魯和玻利維亞的交界處有一條的的喀喀湖,上面住著一群烏魯人,當日月斗轉過多少個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島上,當印加文明漸去,當溫室效應襲來,他依然堅持固守,他們說:「那是根生長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動的。」

那是多麼簡單卻是那樣動人的話語,帶著那樣尋找的願望,帶著按捺不住的依戀,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綠的熏豆茶,踱步於鄉間小道,感受著那氤氳的濕氣里彌漫著的泥土的芬芳,猶如泰伊的彌撒曲一般令人銷魂,那一刻我覺得自己被融化了。隨手拔起路邊的野花,我驚詫於那根系的蔥蘢,是它生成了絢麗的色彩,那時我找到了一直追蹤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揚帆起航,一卷書,一杯茶,蒸騰著脈脈鄉情,在心底一直有燈塔照著我來時的方向。

滿分作文三

綠葉對根的情誼

當爺爺開始品沖泡了四遍的陳年龍井,來吊喪的賓客也已漸漸散盡。媽媽緊緊地牽著我的手,與這一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作別。我微微地苦笑,原來並沒有永遠的故鄉,我們永遠都是過客。

處理完奶奶的喪事,爺爺也不再堅守這一方留下了無數記憶的土地,順從地跟隨著我們來到城裡。然而,走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我無數次看見了爺爺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戀與無以言表的無奈,最終都化為一滴渾濁的淚水,慢慢地倒流進心底。

別了,我聽見這兩個字。

在城裡的爺爺,依舊每日早起。這在習慣了夜生活而對早晨陽光不屑一顧的城市,多少顯得有一些另類。然而,爺爺並不在乎那些異樣的目光,依舊每日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舊工作服,穿梭於社區的各個角落。他在樓前被廢棄的土地開墾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種奇奇怪怪的種子,每日伺弄,神情嚴肅得彷彿在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爺爺的孤獨。因為我也有著這樣孤獨。我懷念故鄉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轉的鶯啼,那木製樓梯凄婉的呻吟,那透過碧綠的竹林灑落的細細碎碎的陽光,那讓人無法忘懷的帶著淡淡清香的泥土氣息。

在這一片鋼筋混凝土中,我已無法找到那樣淳樸與純粹的笑臉,我看見爺爺每次想要揮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過中無奈地放下,我總有一種想哭的沖動。當年的爺爺是一片意氣風發的綠葉,他可以暫時離開他的根,去遠方飄盪,尋找屬於他的風景,然而如今,這一片綠葉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與故鄉永遠地廝守在一起。

那是爺爺的八十大壽,親戚朋友們藉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轉,卻尋不見爺爺的身影。悄悄起身出了宴會大廳,我看見爺爺徘徊在角落的窗前。我過去,握住了爺爺的手。爺爺動動嘴唇,說:「我想回家。」彷彿是一個尋求家庇護的孩童。

「好,我們一起回家。」

我從爺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是一片綠葉,不管飄到多遠,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這是每一片綠葉無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麼,就讓我們帶著綠葉對根的情意打拚,然後在日落之前,牽著手,回家。

【點評】

讀罷全文,覺得每一個字都飽含著真情,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作者在緩緩的敘說中,展現出爺爺對故土的眷戀。選取曾使自己感動過的材料而寫出的文章,才能讓人發自內心的感動。

滿分作文四

綠葉對根的情意

根,托起了綠葉,在春天。根,供起了綠葉,在夏天。根,讓綠葉最後的玩一次,那是在秋天,直到冬天,綠葉再回到根的懷抱里,讓它也休息一會兒。
根有自己的想法:托起綠葉,讓它感受到陽光的溫暖,綠葉也有自己的想法,把自身的暖意,帶回給根,讓它享受到泥土外的溫暖。
根常對綠葉說,你遲早會翱翔於天際,而不在於你與我的這段日子裡。綠葉會回答它,我知道,這是最後的煎熬。根笑著,從此托起綠葉。
很快,根就撐不住了,但它仍用最後的力氣,對綠葉說,來吧,撲進我的懷抱,讓我再次保護你吧。綠葉不會,離巢的鳥,怎麼會記得巢的溫暖呢?
直到根不再有力氣托起綠葉,它才會發現,自己不再有機會翱翔於天際了,它會咒罵,對根的軟弱恨之入骨,直到它悠然而下,發現根最後的容貌是如此凄厲,它才會後悔,會用最後的力氣沖向它,安撫它,與它以同長眠。
根會勸綠葉再一次爬上去,它會托起它,但綠葉拒絕了,越高的天際,越會迷失自我,與其忘了自己是綠葉,駕著威聶的風,過著觸不可及,卻隨時會跌落的生活,還不如和你踏實的住在一起。根會哭,會笑,為綠葉的不爭氣而哭,為綠葉的醒悟而笑,它不知道,遙遠的天際,是多麼的危不可及。
綠葉和根在一起的時光是最快樂的,陪伴著托起自己的根,撫慰著為自己受傷的根,說,我同樣飛過。
根會舍棄自己的身軀,為綠葉攔下雨雪,哺育著它,綠葉也會舍棄一切,用自己的身體滋潤著它,它們都會說,來年再見。直至綠葉也在根的懷抱中長眠,根會呼喚它,醒醒吧,綠葉兒,天亮啦,我給你找了許多雨水呢。一滴滴雨水,摻著根的淚水,最後一次流在綠葉身上。
根終於把體內的淚水,都給了綠葉,但綠葉仍舊在睡,而根,也再無法呼喚綠葉了……
來年,根又托起了綠葉,問它:你渴嗎?

滿分作文五

綠葉對根的情意

當綠葉離開根後,感情就變做對根的思念。遠離故國,這對懷有赤子之心的遊子來說簡直就是折磨!所以,我們就很好理解為什麼美國極力挽留科學家錢學森,但他還是不顧一切毅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若是有人罵他傻,那這人一定是沒有離過鄉或是沒心沒肺的人,我就要說一句「誰解其中味」了。
古人有著更強烈的鄉土情結,「月是故鄉明」則是多數文人的心聲,其中把這種情懷抒發到極致的,非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文天祥莫屬。他從元軍中逃脫返宋時曾感慨:「使旦夕得正丘首,復何憾哉!復何憾哉!」古人惜墨如金,兩句的感嘆足以看出文山先生對宋土的無比摯愛。盡管古人對於「國」的概念有些狹隘,但我們絕對要對這片「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綠葉致以崇高的敬意。
現在我才明白,葉子在樹上出生成長,即使枯萎了也是緊落在根旁,隨風而去的不過是寥寥數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葉子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找到了最好的歸宿。
但也總有幾片葉子不那麼安分,自己在風中縹緲也就算了,卻痴心妄想著把大樹連根拔起。我不知道他們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是不甘於寂寞,亦或是受了別的大樹的蠱惑?也布置他們對我們的根有怎樣的情,是不共戴天的恨,或是平白無故的蔑視,還是心理變態的產物?只知道他們的行為可以用「以卵擊石」、「蜉蝣撼樹」或「螳臂當車」來形容。一片綠葉,或多或少總得到過根賜予的營養,但不知受了什麼刺激,忘恩負義地揚言要拔樹或「自成一樹」,這實在是很可笑。這樣蛻變的綠葉在寶島盛產,卻不是蔣介石的錯。盡管委員長帶了「國民政府」逃去了台灣,但他從沒有想過讓台灣獨立,他只是把台灣當成了一根樹干,想著憑借它有一天把*****這棵樹干給鋸了。這當然不可能成功!我們要知道的,是他從沒想讓台灣獨立地成為一棵大樹。如今台灣的「痴夢」,就是蛻變後的「國民葉」「民進葉」的產物,只能嘆一聲可笑!
不管是「國民葉」還是「西藏葉」,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綠葉就是綠葉,永遠成不了大樹,這是我們所堅信的不爭的事實。
我們這些綠葉,既已明白中華古樹之恩,就應挑起繁榮樹葉之擔,終盡落紅護花之責,讓我們的中華寶樹永屹於世界之巔,與日月同輝!

閱讀全文

與2009高考作文題目浙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