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三了 要高考了 誰有些有關nba球星的作文素材
記者采訪科比:為什麼會如此成功?科比反問記者:你們知道每天早上4點鍾的時候洛杉磯的樣子嗎?記者說不知道.科比說:我知道每一個早上4點鍾的時候洛杉磯的樣子。
❷ 重慶高考作文情有獨鍾,老師喊我們寫篇議論文.麻煩提供5個素材!!!有範文更好!
情有獨鍾(2011年重慶高考作文題)廣東省惠州市惠陽一中實驗學校 劉建濤 郵編:516211 很多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作為一個「籃球迷」的我也不例外。在所有的明星中,我對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情有獨鍾。 科比目前效力於洛杉磯湖人隊,他被譽為「21世紀NBA最佳球員」,其年薪高達2303萬美元。他用自己不同常人的稟賦和非同一般的努力創造了NBA歷史上的一個又一個紀錄! 他是NBA歷史上的第一個高中生後衛,NBA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發出場球員,NBA歷史上最年輕的入選最佳新秀陣容的球員,NBA歷史上最年輕的入選防守陣容第一隊的球員,NBA歷史上三節比賽個人得分超過對手全隊得分的第一人,NBA歷史上最年輕的突破24000分的球員…… 科比頭上的光環太多太多,像春天裡茫茫大地上青翠欲滴的小草,讓人數都難以數清!這個不斷刷新NBA紀錄的超級巨星總是像磁力巨大的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著每個球迷的心!他不僅具有出色的彈跳能力、近乎完美的突破能力,良好的身體失去平衡時的調控能力,而且具有聰明的頭腦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越在重壓之下發揮越出色!無論面對多強的對手,多大的挑戰,他都不會喪失頑強的鬥志和對勝利的渴望。就算經歷再大的挫折,再重的失敗,他都能更堅強地站起來!科比擁有一顆永遠不會被打垮的心! 賽場上的科比總是像一隻來去如飛的靈狐,他擁有一種可以闖過任何困難的自信,他進攻的時候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他防守的時候是一堵堅固無比的鋼牆!他的身姿永遠是那麼矯健,那麼靈活,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像事先精心排練過一樣精準、流暢,讓敵人防不勝防!籃球因為科比的出現,不僅是一項「強強對抗」的比賽,而且成了一門讓人大飽眼福的藝術!難怪「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曾說「如果讓我挑出聯盟目前最出色的球員,我顯然會選擇科比!」 宋代大文豪蘇軾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其實,科比之所以在飛速的奔跑中也能做到「人球合一」,也決不僅僅是因為有他過人的天賦! 《籃球先鋒報》總編蘇群在07年接受CCTV采訪時說:「科比每天的投籃量,相當於我們普通國家隊球員的一百倍,相當於一個非常刻苦的中國球員的4倍到5倍。這種量,在專項上投入的精力,投入的汗水,不是一般球員能夠相比的,因為太枯燥了!三分線外,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方式,你要投800個球,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這也最終決定了,在科比需要投籃的時候,不管面前有沒有人,他跳起來,這個球就有!」 從這個小小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出:科比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巨星」,與他的「超級勤奮」是離不開的!如果認為科比的光芒只閃耀在賽場上,那你就錯了! 科比的身上有一個紋身。這個紋身是一群蝴蝶圍繞的王冠,其下方是在翅膀、光環和《聖經》中第23首贊美詩映襯下的他的妻子的名字。蝴蝶王冠代表了他的妻子,因為他妻子的名字——瓦妮莎——在拉丁語的意思是「蝴蝶」。翅膀的左翼代表科比,右翼代表瓦妮莎,表示兩人要比翼雙飛。《聖經》中的那首贊美詩是用來贊美他妻子的。他右手腕上的字母代表了他女兒的名字。妻兒畫在科比的身上,也時時刻刻地掛在科比的心上!這個紋身的每個地方無不透露出科比對妻兒的款款深情! 科比不僅是一位超級巨星,一個優秀的丈夫,一個優秀的父親,同時還是一個積極投身慈善事業的人。 2005年,「黃蜂隊」所在地新奧爾良遭受了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科比當即掏出了10萬美元援助受災民眾,同時他還積極相應肯尼·史密斯舉辦的慈善義演,籌集到了100萬美元的善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後,為援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科比捐贈了500萬美元;2009年7月,「科比中國基金會」為四川地震災區的兒童提供了500萬元的資金支持,幫助他們開展文化體育活動…… 科比之所以能使無數的球迷為之傾倒,除了那出神入化的球技之外,恐怕還在於他那無比勤奮的品格、俠骨柔腸的情懷和博愛濟世的善舉!這樣的一位超級巨星又怎能不讓人情有獨鍾呢?
❸ 科比勵志事跡300字
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在一首詩里說:「清晨4點沒有人感覺舒暢。」是的,比如我很少在這個時候起床,我要麼是酣然入睡,要麼是熬了夜,剛剛入睡;只有特殊事情的人才會在清晨4點醒來,但那種感受一定不夠舒暢。
我平時很少看網上的體育頻道,最近卻在這種頻道上無意間看到一個記者問「籃球天才」科比·布萊恩特:「你為什麼能如此成功?」科比竟然反問道:「你 知道洛杉磯每天早上4點鍾是什麼樣子嗎?」這句話讓我很感興趣,我想知道洛杉磯清晨4點跟一個人的成功能有什麼關系?
實際上連勤奮敬業的記者也不知道早上 4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科比就自問自答:「滿天星星,寥落的燈光,行人很少。究竟是什麼樣子,我也不太清楚。但這沒有關系,你說是嗎?每天早上4點,洛 杉磯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
科比講到這里,我終於意識到清晨4點為什麼跟科比的成功有關系,身為一名籃球運動員,他堅持每天清晨4點就起床,除了去做體能訓練和投籃練習,還能 做什麼?據科比自己講,他這樣堅持了一天又一天,洛杉磯清晨4點的黑暗始終沒有改變,而他卻逐漸發生了變化,就好像光明一點一點地來到他的人生里,讓他從 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變成一個萬眾矚目的明星。
「10多年過去了,洛杉磯早晨4點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我已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著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科比說。
此話不假,今天的科比仍然能夠在比自己年輕10歲的年輕隊員頭上扣籃,並創造出單場比賽奪得81分的個人記錄。即便是在訓練房中,他的投籃命中率也 並不隨意:以前他的目標是每天不投中800個球絕不停止,後來在同樣的時間里,他已經能夠命中1000個球,達不到這個目標同樣絕不停止。
科比的話讓我深受感動,一個追求事業成功的人就應該這樣勇於在黑暗的清晨4點奮力打造自己的「光明」,讓自己在黑暗中發熱、點燃、淬火,最終如一把 寶劍在蘇醒過來的時間中光華四射,「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沖」。最可貴的是,在成為籃球明星後,科比仍然能夠在「沒有人感覺舒暢」的清晨4點起床堅持訓 練,似乎自己仍是當初走進清晨4點黑暗中的無名練習者。
科比自己是這樣講述的,其他人當然也有見證。羅伯特·阿勒特是一位知名的體能訓練師,他在2013年4月出了一本書《我和科比的訓練故事》,其中講道:在備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羅伯特和美國男子籃球隊一同來到拉斯維加斯集訓。在隊員們合練的前一個晚上,羅伯特忙了一天,正准備上床休息。這 時候是清晨三點半,他的手機竟然響了起來,原來是科比,他在電話那頭客氣地問:「我想知道,你能否幫我做點體能訓練?」科比的請求真誠而熱忱,沒有一點大 牌球星的架子,當然他並不知道羅伯特正要休息。
羅伯特沒有拒絕,來到訓練館,卻吃了一驚:科比早已到達訓練館,而且自己練得渾身是汗,簡直像剛從水裡爬出 來!在羅伯特的指導下,科比一直訓練到早晨6點。羅伯特有些堅持不住,兩人只好分別,而科比則繼續去練習投籃。
當天上午11點,羅伯特去訓練館指導全隊合 練,竟然發現科比仍然滿頭大汗在練習投籃。羅伯特特別感動,問:「你什麼時候結束?」科比投出手中的籃球,一下命中,這是他當天投中的第800個球,然後 回答:「這不就結束了。」
這個小故事並不是科比刻意表演給羅伯特看的,實際上自從進入NBA後,科比每天都這樣做,不過並不是每天都有體能訓練師給他做指導。
有關科比的報道可以從勵志方面來理解,這無疑又是一個「天才出於勤奮」的典型例子,我卻仍想引用辛波斯卡的詩句來結束這篇文章:「如果螞蟻在清晨4 點感覺不錯,我們就給它們三聲歡呼。」在我看來,清晨4點的「螞蟻」更需要鼓勵,在他們實現夢想之前,在迎來光明之前,我們更應該給他們「三聲歡呼」。
❹ 科比的勵志故事200字
足球是義大利的第一運動,所有的小孩都熱衷於足球,科比經常是一個人孤獨地在籃球場上練習著。可是當其他孩子們來到球場上時,科比就必須讓位了——他們是來踢足球的。「如果只有一兩個小孩,我可以把他們趕開,因為我比他們高。但如果來了一群人,我只有走開,或者當守門員了。」 雖然籃球的樂趣無窮無盡,但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里生活,年幼的科比遇到了同齡人不能想像的挑戰。「我是從義大利上小學的,全班同學沒有一個人講英語,而我對義大利語根本不懂。在義大利的頭幾個月,我只是獃獃地坐在教室里,看著老師的教鞭揮來揮去。」 第一年過後,3個孩子的義大利語都非常流利了,喬在義大利聯賽里也獲得了成功,他為嚴謹的歐洲籃球帶來了少有的創造力。布萊恩特一家在義大利生活了8年,換了4個城市,但每到一處都大受歡迎。「在義大利,家庭是至高無上的,人們彼此信任,在大街上見到你,他們都會親熱地說『你好』,這和印象中的美國大不相同。」 當然,對科比影響最大的還是義大利人悠閑的生活方式。在NBA,球員有一半時間在客場比賽,訓練通常在上午進行;但在義大利,一個星期只有一場比賽,而且基本上是下午訓練,這給了小科比接觸職業籃球的機會。
父親知道小科比最大的樂趣便是籃球,於是每次訓練都會帶著兒子到訓練館去。當父親的球隊在球場一頭進行熱身時,小科比會拿著一隻籃球在另一邊投籃。等到球隊開始正規訓練了,科比就在場邊跟著父親做各種准備工作。職業球員嚴格科學的訓練方式,在科比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對父親的模仿,從現場觀看訓練和比賽中對各種動作和戰術進行印證,他的籃球意識遠遠超出了同齡人。
喬·布萊恩特在義大利極為成功,他得到了廣闊的空間,發揮自己的籃球創造力,在義大利球迷眼中,喬是籃球場上的藝術家,他每晚能得25分、30分,他在空中飛翔的動作更令義大利人耳目一新。球迷們改編義大利民歌,來贊美喬的球技。當歌聲在球場上回盪時,科比興奮不已,他體驗到了籃球的另一種樂趣:一種被人認同,一種贏得球迷尊重和熱愛的樂趣。
「父親教給我最可貴的東西就是對籃球的熱愛,對球迷的熱愛。他告訴我不要讓壓力和人們對你的期望,破壞了你自己從籃球中體會到的樂趣。他讓我在比賽中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想做什麼動作就大膽地去做。籃球是一種藝術,打球是一種尋找幸福的過程。」
不到10歲,小科比就和父親開始了一對一的練習。父親這樣的培養,並不是要求科比日後能在NBA取得成功,而是讓科比找到籃球中的樂趣,從而知道怎樣去尋找生活的樂趣。在義大利自由的陽光下,科比的球技茁壯成長,同齡人早已不是他的對手。科比常常看大洋彼岸傳送過來的NBA球賽節目,卧室里貼滿了喬丹、伯德和「魔術師」的海報。在他眼裡,這些巨人並不是那樣遙遠,他已經開始從籃球中體會到這些巨人對籃球的熱愛,他覺得他們在球場上玩出的魔術自己也能做到。當然,這一切都要回到美國才能得到證實